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青林的身高应该相当于后世一米八三八四的样子,姚舜英则一米五还差一点点,这么个大高个儿对着个小矮人毕恭毕敬,在场送别的人都忍俊不禁。李兴初笑道:“青林表哥你上当了,英娘唬你呢,咱一个大老爷们怕她一个小妮子说出去不得让人笑死。”
田青林正色道:“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师。英娘妹妹既然教授我识字那就是我的先生,我敬她那可是天经地义的。”
李兴初怪叫道:“古人云古人云,青林表哥你只是跟着英娘认了几天字便跟三猴子一般浑身冒酸气。你说你一个庄户子弟,偏学那些穷酸识字念书的有什么用,真是何苦来。”
“满嘴碰粪,赶紧给老子滚一边去,没见识的东西!幸好你不随了老子的姚姓,不然祖宗都得被你从地下气得跳出来不可!”姚承恩额上青筋暴露,一声断喝兼几记爆栗子,打得李兴初抱头鼠窜再不敢张嘴。
活该,叫你胡说八道,自己不上进还讽刺挖苦喜好学习的人,祖父这举措真是大快人心。狠命瞪了哭丧着脸的四哥一眼,姚舜英不但不同情还幸灾乐祸。
三月清明杨柳绿,四月牡丹花正红,五月端午赛龙舟,庄户人一年累到头,节日是他们调剂身心的好借口。启汶虽然经济不如长植发达,但其龙舟赛在整个南坪洲却是最出名的。
其原因有二,一是启水在流经启汶县城的时候河面变宽而且水流平缓,最适合龙舟比赛。然后两岸因为地势不高一涨大水便要被淹,前几年官府花了大力气修了牢固的堤坝。堤坝顺着河岸斜势而上砌成一级级的台阶,正好给观看龙舟赛的人提供了地方。放眼整个南坪洲,没有一个县城能比得上启汶这般适合于举行龙舟赛了。
第二个原因则是启汶人们对龙舟浓烈的喜爱之情。单从启汶民间流传的“宁输一亩田,不输一桡船”这句话,就可以想见人们对龙舟赛输赢的看重程度。硬件软件两样条件都具备,小小的启汶龙舟赛在全国都小有名气。
按规定每三年一大比,由南坪州府派员下来协助启汶县衙组织比赛,防止安全事故斗殴事件的发生。今年正好轮到大比之年,但今年比历年都要隆重,因为整个南坪州府下辖的十七个县都会派船来参加本次比赛。往年其他县虽然也会来船,但从来不像今年这般齐全。
启汶作为东道主,独独可以派三只龙舟参赛,也就是说今年一共将有二十只队伍参赛。在端午节来临之前启汶县先内部划片进行选拔,吴家堡片凭着实力抢到了三张入场券中的一张。
因为比赛场次较多,每只龙舟都得准备两班人马轮流上场。按照大赛的规定,每船设鼓手一人,舵手一人,旗手一人,划手二十六人,每船上场人员共计二十九人,两班人马就需五十八人。
能上船当划手的除了体力好还要水性好,吴家堡片划手选拔的年龄范围在十八岁到三十八岁之间,人员大多在吴家堡这些靠近启水边的人家当中选。
因为沿河挑选的人数有限,必须还要在山里人家抽调几个。李家庄没有大河只有小溪,照说这儿的人水性应该不怎么样。但李大椽少年时候在吴家堡跟人跑过几年船,那些认识他的船客在吴家堡一组织龙舟的时候就向领头主事的推荐了他,领头的一看他健壮的体魄二话没说就留下了他。
因为往届参加过且是一把好手,今年李大椽照旧入选了。如果说三叔的入选让姚舜英觉得理所当然的话,那田青林的入选就让她觉得出乎意料了。首先听说他还差着月份才满十八岁,其次田家湾跟李家庄一样也只有一条小溪,他的水性应该不好吧。
后来听三叔说,田青林是毛遂自荐入的选。他自己跑去吴家堡当着领头主事的面跟人比水里憋气,比划水快慢,跟人掰手腕,实力强得让人不得不服气。
古代和现代没什么两样,除了官府拨出的银子,还有各高门大户人家以及商户们的赞助,所以参加龙舟队训练比赛的人除了每天的大鱼大肉还有不菲的工钱拿。故而李大椽的入选让全家人都很高兴,特别是吴氏,回娘家都觉得脸上有光。
启汶本次比赛,连京城里那些高门贵户都惊动了,听说有人将不嫌舟车劳顿前来观看比赛。这让南坪州知府很是激动,督促得越发起劲了。
既然上头对本次比赛如此重视,下头的人自然更是牟足了劲儿百般努力,启汶端午前一个月就开始选拔训练了。
因为训练一直在吴家堡,田青林便同李大椽成日吃住在一起,李氏觉得家中有几铺床的棉絮太老旧了,那样九月份李兴元成亲客人留宿实在是太寒碜了一点,就让吴氏的爹重新弹了几幅新棉絮。
棉絮弹好了丈人让李大椽挑回家,因为李氏还让李大椽买了别的东西,加之棉絮太厚一担箩筐挑不住,田青林便自告奋勇帮助李大椽。他们是训练完了吃罢晚饭才回家的,回到家天都黑了,当晚只好留宿家中。
现在家中喂猪的活儿都归姚舜英负责了,田青林趁着喂猪的时候顺势又请姚舜英检查了自己以前学的字,顺便又新学了一些字。姚舜英见他那么好学,特地用笔给他写在纸上让他得空就学。两个人闲聊姚舜英才知道田青林盯着这龙舟划手资格不是一天两天了,感情人家早在两年前便开始在小溪里学游泳练憋气了。
这家伙为什么这么想参加龙舟赛啊,莫非是为了出风头引起岸上观看龙舟的小娘子们的注目,似那焦三郎一般赛一回龙舟娶个富家女回来?姚舜英不厚道地想着。
第三十六章 香艳的故事
姚舜英想起蓉娘说过的奇闻轶事,说九年前启汶有个大富商家的闺女,因为被龙舟赛上一名青年划手焦三郎的英姿迷住了,要死要活地非要下嫁。其家人拗不过只好请媒人去男方家里提亲,好在那焦三郎尚未定亲,一场好事竟然成了。富商自然不愿女儿去乡间受穷,特特在城里给亲家买了一所大宅子,将其全家都养了起来。
焦三郎一个农家的穷小子一朝成了富家女婿,其家人也跟着住华屋服美食穿绫罗着绸缎,真可谓一人得道仙及鸡犬。这等香艳的故事在民间极有市场,几乎每年端午赛龙舟的时候都要被启汶人民翻出来咀嚼一番。
想到这里姚舜英不禁抬头仔细打量着田青林,这家伙宽肩窄臀蜂腰猿臂,眉浓眼大鼻挺唇薄,肤色虽然黑了点但看着更给人一种健康的感觉,无论现代古代都算得上是个美男子吧。
看罢忍不住小声嘀咕道:“不知道田三郎比不比得上焦三郎。”姚舜英刚一出口才发觉自己说的话有多不妥因为在说起焦三郎的时候固然有人羡慕,但也有人讥刺其攀附富家换取一家人的荣华富贵,其本质跟女子卖身没什么两样,但凡真正有骨气的男儿谁会如此。自己竟然当面说田青林想向焦三郎学习,岂不是找骂。
她后知后觉地捂住嘴巴,偏生田青林耳朵尖,竟然听到了一点,只是没有马上反应过来。不解地问道:“什么田三郎焦三郎的。”
“啊,没什么我说错话了,没,没什么意思。”姚舜英着急掩饰。
见她神色慌张不大自然,田青林很是不解,稍后忽然脸色一变,粗声道:“英娘妹妹是将我与那焦三郎做比了吧,难不成你以为我去参加龙舟赛是为了攀上个豪门贵户之女?你真是,真是……竟然这样想我。想不到我田青林在你心中竟然是那样的人!”田青林语气急促神态激动,显然气得不轻。
姚舜英知道自己这回实打实地把人给得罪了,立马想法子补救挽回。于是急声道:“田三哥你误会我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听说那焦三郎如何人才出众,如何使得岸上观赛的小娘子们倾心不已。然后见田三哥相貌英俊,自然而然就想着跟他比较一番了。”
田青林微怔,继而又微微自得:“是这样吗?我相貌英俊,英娘妹妹也觉得我相貌英俊?”
汗,这都叫什么事儿。这可是古代,自己竟然当面赞扬一个青年男子长相好,这不是让人觉得自己言行轻浮吗?可话赶话,姚舜英也只能硬着头皮装出一副天真纯洁的萝莉神态点头道:“可不就是,我想给田三哥做媒的人一定踏破了你家的门槛了吧。田家舅舅舅母肯定头疼该选谁家的闺女才好。”
她这样一说,田青林的脸色才彻底缓和下来道:“我大哥去年才成亲,二哥都还没定下亲事,哪里就轮上我了。”
姚舜英心里一松,说话又开始不经大脑了,嘻嘻笑道:“没轮上你人家不会预定啊。大凡好东西抢的人就多,先下手为强你不知道啊。”
田青林剑眉微皱道:“英娘妹妹脑子里头都想些什么啊,小妮子尽说些稀奇古怪的话,难道长植的风气跟我们启汶有那么不同吗?”
糟糕,又说错话了,姚舜英懊恼无比,俗话说交浅言深,君子所戒。自己和田青林的交情还没有深厚到可以拿他的终生大事开玩笑的程度。这可是古代,自己一个小姑娘跟一个外姓青年男子讨论男女婚嫁之事,在田青林眼中绝对算得上是浮华不庄重了,怎么自己就那么不小心呢?
当下赶紧朝对方弯腰赔礼道歉:“对不起,我向来跟家中几位哥哥开玩笑惯了的,说话没有分寸,还请田三哥不要跟我计较,千万别生我的气。”
田青林一愣,扬眉道:“英娘妹妹你多想了,我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啊,我只是觉得你说的话有点怪异罢了。”
怪异不就是没教养没分寸,人家无非是给自己留点颜面罢了,但多说多错,姚舜英这次吸取教训,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却不开口了。
田青林脸色一暗,闷声道:“我不会说话,英娘妹妹生我气了吧。你看我一个乡下泥腿子,不认得几个字也没人教我圣贤之道,说话没个分寸,你大人有大量别计较了好不好。”
对方语声诚恳神色懊恼,看起来是真怕自己生他的气了。姚舜英暗自好笑,这人还真不是一般的好学啊,生怕得罪自己没人教他识字了吧,还真把自己当成轻易耍脾气小心眼的小妮子了。只好温言道:“我不生气,你放心,不管怎样只要你愿意学,有机会我会一直教你的。”
“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田青林急着解释,“那个,我,嗯,我之所以想尽办法也要去划龙舟,是奔着工钱去的。你看三年前划龙舟的人每人得了六两银子的工钱,我上头两个哥哥娶亲要银子,然后我自己娶亲也要准备。爹娘每日晚上都在盘算着家中的收益,说着哪些地方要花多少,还缺多少。我就想着去赛龙舟挣银子。眼下蒙你指导学习识字,虽然你说不要钱,但我多少总得付给你一点束脩吧,这才舍下脸面拼了命地去跟人家比。天地良心我真不是想去勾引岸上的富家小娘子。还有,你跟我说笑我很开心,我绝没有一丝不高兴怪罪你的意思。英娘妹妹你别生气了好不好。”田青林额间竟然急出了汗。
姚舜英正要开口,却被人打断了。原来侯三这些天去了城里,又搜到一本姚舜英想看的书,回来立马兴冲冲地跑来献宝。不料正碰上田青林软语央求着姚舜英,他不禁眉间一竖,急急奔过来大声道:“你们在做什么?”
姚舜英乐得有人来打破自己和田青林之间的尴尬局面,当即笑道:“能做什么,还不是教田三哥识字。你回来了。看你的样子就知道那书你弄到了,快拿出来给我看看。”
侯三在姚舜英面前向来不敢粗声大气地说话,这回一时情急语气不善,原本认为姚舜英会骂自己的,没想到她还对自己笑脸相对,当即心情大好,谄媚地将自己买来的书递了过去。
姚舜英接过来大略翻了一下,抬头对田青林道:“田三哥,我明日给你在纸上写下新字托三叔带给你,你自己抽空看着识记吧。你明日还要练习划龙舟,今日便不学了吧。”
田青林只好点头道:“劳烦英娘妹妹了。”说完转身去了。
侯三待田青林一转身,立刻兴奋地对姚舜英说道:“今年的龙舟赛特别热闹看得人很多,启汶城里大大小小的客栈都给人预定一空了。我打听了一下,每日比赛卯中开始,咱们庄子离县城那么远,走路要想赶上的话得早起,坐车的话一家子这么多人估计大人们也舍不得。我城里那房子那么宽,不如你们比赛那几天就住在我那儿吧。”
姚舜英道:“听蓉娘姐姐说,往年咱们家的人去看龙舟都是一早走路去看完走路回。没道理今年我来就不成了。”
侯三耐心劝道:“那是往年,比赛的船没那么多,都是辰初才开始比的,走路自然赶得上。今年时辰提前了。”
姚舜英道:“你那房子你外祖父一家,还有你家的其他亲戚,算起来自家人都不够住的,我们家的人哪好意思住进去。”
侯三鄙夷道:“什么亲戚,除了我外祖父母,就是舅舅舅妈表弟表妹他们我原本都不想让他们踏进我的地方,只是不想把事做得太绝惹得两位老人不高兴。我那房子住两家人足够了的,我都让老侯请人将各个房子清扫干净了。”
姚舜英道:“再怎么着也轮不上我们家人,我们凭什么啊。”侯三顿脚道:“就凭你是我的先生啊。”
姚舜英道:“先生先生,你看我像个先生吗?世间有我这样的先生吗?这也就是咱们这地方穷乡僻壤的,能识字的人少我才猪鼻子插葱冒充大象,到了外头千万别这么说,当心人家笑掉大牙。”
侯三道:“哎呀,英娘妹妹怎么学起那些酸丁的做派来了,你指点我读书识字那就是我的先生,这可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吧。”
姚舜英懒得跟他纠缠,踢皮球道:“住不住的我可做不了主,我们家的人都听祖母安排。你有本事说动我祖母就行。”侯三想了想觉得有道理,转而找李氏说去了。
因为今年龙舟赛难得的热闹,加上姚舜英和李兴业两个人年龄不大走三十多里路去看,实在是难为他们,李氏决定破例花钱让大家坐车去。一家人正在盘算着比赛的四天八个来回一家人得要多少钱。粗粗一算似乎要花一笔小钱。
李大柱两口子便在一旁说他们不去,然后李大梁夫妇也说不去。李兴元几个大点的说他们不坐车走路去,节约下来的钱给几个小的买零嘴吃。看龙舟小孩儿没零嘴可不行,不然光看着别人吃流口水。
姚承恩说机会难得,要看就大家都去都坐车,大不了往后在别的地方节省一下就是。在看龙舟赛过过年的启汶人家,持这种消费观念的人比较多,李家庄好多人家都这么安排的。一家人正在为此争论不休的时候,侯三来找李氏了。
第三十七章 分工
不出所料,李氏直接拒绝了他的邀请。侯三眼珠子一转,提出第二种方案。原来他城里房子的隔壁邻居是个常年在外地的商人,因打算往后常住外乡,便将启汶的这所宅子出手。老侯见价钱便宜便书信回京讨得侯三父亲的示下,将那宅子买了下来。
只是那房子长久闲置朽坏得厉害,须得请人重新翻修过才可以住人。老侯打算等端午节后再动手翻修。侯三说自己那房子暂时闲置也是闲置,李家人要是不嫌破败便可以住上几天。还说那房子旧主将灶房那一套家伙什都抛下了,李家人看龙舟这几天大可以自己带着柴米油盐去做饭。
这提议一下便让李氏动了心,但想着村里人可能会说的闲话又迟疑了。姚承恩道:“我看这法子倒是不错。不过侯小子,我们也不能白占你的便宜,你哪天翻修宅子,咱们出个人给你干活,就当抵了这几日的房钱了吧。”
侯三知道姚承恩说一不二的脾气,只好点头道:“好,也不用等到往后,你们住的这些日子便要动手收拾了。您老没看到,满院子都是杂草,房梁上尽是蛛网,还有那些家具地板,厚厚的灰尘。你们只要能把这些做好就完全抵得房钱了。”
李兴元道:“那能有多少活,我一人半日功夫便够了。”侯三笑道:“元大哥你是没看到那房子,只当它跟咱们乡下的一般简单。等你去看了就知道要做好这些事要花费多大的力气了。”
姚承恩听完点头赞同,表示就这么办。侯三目的达到,便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临要出门了又折身回来提醒道:“那宅子的上房是木地板,你们只需带几床盖的被子便可以了。”
看龙舟的吃住问题稳妥解决,不用跟往年一般走三十多里路来回,一家人都兴高采烈地。接下来的家庭会议的议事日程便是关于怎么过节,过节古往今来吃总是头等大事,一说到这个大家更是热情高涨兴致勃勃。
启汶过端午不光包粽子,还要包桐叶粑粑。甚至在许多人心目中,粽子还没有桐叶粑粑好吃,比如李兴业就更钟情于后者。
因此这个吃货最先嚷道:“祖母,今年咱们多包点粽叶粑粑少包点桐叶粑粑好不好。我就喜欢吃粽叶粑粑,糯糯的外头沾好多糖霜,又香又甜。”他话一说完忍不住咽了口口水,似乎裹满糖霜的粽子就在眼前一般。
“不,祖母别听他个馋狗娘的。桐叶粑粑才好吃呢,粽叶粑粑白白的一坨没有馅一点都不好吃。还是多包点桐叶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