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村妇清贫乐-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承恩瞪了一眼:“我何尝不知道这个,可是吴家堡亲家那里怎么交代?人家把个闺女嫁过来,结果因为给咱家生孩子年轻轻便死了,然后咱家儿子在人家闺女尸骨未寒之时急慌慌迎娶新人。你自己想想这事儿要是落在你头上你心里好受?”

“吴氏生孩子死了大家都难过,可那不能怪咱们,女人生孩子本来便是一只脚跨进鬼门关的。再说什么尸骨未寒,这不马上满一年了嘛。只是,吴家……”李氏嘴里辩解着,心里终究还是觉得心虚,说着说着声音就低下去了。

“英娘,你看你三叔要急着娶孙眉娘,咱们这边又觉得无脸面对吴家人,你说怎么办。”面对祖父探询的目光,姚舜英只好硬着头皮道:“三叔在书信里头说的的确是事实,宝娘的娘那长相太招人了,赵家人又恨她母女,长期在县城里头住着委实不是事。而且三叔不是还说,那孙家父母又在打着卖女儿的坏主意了,三叔担心夜长梦多也不是没有道理。既然请媒人上门提亲宜早不宜迟,那就只好对不住吴家人了。不过咱们应该尽力弥补,主动上门跟菊娘妹妹的外祖父母先通通气。说三叔年纪老大了还没个儿子傍身,然后人家又介绍了这么一个合适的寡妇,机会不容错过,自家便只好这般行事了。”

姚承恩听完不住点头:“这孩子跟我想到一块去了,老婆子,就这么办。后日便逢集,你买些东西去吴家堡,好言好语地跟人家说。虽说人家闺女不在了,好歹菊娘还是人家亲外孙女。”李氏叹了口气:“好吧,我便舍了这张老脸,人家要抱怨说些难听的话我也尽力忍着,绝不跟人动气。”

姚舜英心想吴家人不见得会当着李氏的面抱怨,毕竟自己女儿已经没了,而女婿迟早是要再娶的。后娘待自家外孙女如何谁知道,菊娘往后过得好不好全仰仗李氏这个祖母,自家又何必去得罪李氏呢?不过这毕竟只是自己的悬揣,哪能说出口。

结果李氏去了吴家堡回来之后,说吴家人很通情达理,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满,嘴里只说自家女儿嫁去多年也没留下个儿子,于情于理李大椽都该紧着另娶。事情圆满解决,姚承恩大松了一口气,紧跟着问李氏媒人请谁合适。

李氏却有些神色古怪,说吴家人虽然没有抱怨,但另外说了一些话。姚承恩问是什么话,李氏道:“亲家母和她那儿媳妇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咱们做亲家这些年两家关系一直不错,要是能一直保持着亲家关系就好。然后又说四郎这孩子看着不错,老大两口子又是实诚人。最后说她家那大妮子跟着就满十四了,和四郎相差两三岁。”

姚舜英吃惊地看着李氏,姚承恩干脆直接说道:“莫非她们想让咱家四郎做她家的女婿?”李氏道:“听那意思,应该是这样没错。我想着老三家的那副懒样子,再想着老三对她的厌恶,哪里还敢再要她家的闺女,打着哈哈蒙混过去了事。”

姚承恩皱眉道:“吴家的大妮子,三年前不是来过咱家一回嘛,看着似乎有几分伶俐劲儿,好像不像她姑姑那般推一下动一下。这两年没见,也不知道如何了。”李氏道:“我去的时候她正在招呼菊娘吃饭,菊娘吃得不好,她便一口一口地喂,耐性很好。听说菊娘去了吴家,都是她在照顾,晚上也是跟她一起睡。”

姚承恩听完叹了口气:“吴家想着将妮子嫁过来,固然是看上咱家看上咱家四郎,不过恐怕也有为菊娘打算的意思吧。可怜啊,都是做父母的,老三家的生前有多金贵菊娘她家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老婆子,你好生去打听一番她家那大妮子,这回咱们不急,慢慢打听清楚。若是还行,就成全了人家一片苦心吧。”

“哎,我明白。”李氏赶紧点头答应,眼眶却微微湿润了。姚舜英想到吴氏,内心也不由一阵怅然。李氏想了想又说道:“不过这事咱们两个还是要跟老大两口子商量一番才好。嗯,最好让田氏自己去打听。”姚承恩点头道:“那是自然。”

姚舜英出来见到院子里和李兴业哈哈说笑的李兴初,又替他感到别扭。四哥啊四哥,你知不知道,你的亲事在大人们的三言两语中就要被定下了。那吴家的妮子既然来过李家,那肯定见过李兴初,甚至还可能一起玩过,不知道四哥跟人家相处得如何。嗯,等下旁敲侧击地找蓉娘姐姐问问。不过蓉娘姐姐比较精,四哥的事情又没定下,自己说话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第九十三章 招蜂引蝶

因为麦二郎家打算明年下半年迎娶蓉娘姐姐过门,所以蓉娘已经开始忙着做鞋子了。李氏特地打听了一下麦二郎家到底有多少个亲戚参与新妇敬茶,得到大致数字之后便开始安排分工。王氏这个亲娘不用说,便是田氏蓝秀凤都被分派了任务。姚舜英还算自觉,自动领了三双任务。

农忙过后,姚舜英和李兴本照旧进城帮工,雪娘和李兴本的婚期定在明年二月,时间更赶,好在她家起先已经做了几十双了。姚舜英为了显示一视同仁,主动提出给雪娘姐姐也帮忙做三双鞋子。

三叔在九月份如愿迎娶孙眉娘进门,孙眉娘不住在启汶城里,也不需要绣东西养家糊口了,姚舜英就不用给她经常画图样了,本来可以轻松下来的。但林老娘林姐夫后来其实已经知道孙眉娘绣的图样是姚舜英画的,玉娘姐姐替姚舜英解释说因为自家三表叔看上了孙眉娘,便指示侄女帮助孙眉娘母女,姚舜英也是尊长辈之命行事。幸好有了她的解释,不然姚舜英在林老娘和林姐夫眼里难免有吃里扒外之嫌。

因为孙眉娘绣的东西已经有了名气,林家母子便让姚舜英继续画图,然后在铺子里的绣娘当中选了一个技法高超手脚麻利且忠厚老实的接着绣,当然额外又给姚舜英加了一份工钱。

娶了自己真正想娶的人,三叔的精神风貌大不一样,与孙眉娘成亲后他只在家中待了三日便又赶回了浑水镇,理由是两个侄子跟着要成亲,家中要的是银子,自己这份工可不能丢。既然孙眉娘进了门,李氏也就不瞒着大房二房了,将所有事情和盘托出。意思是宝娘虽然姓赵却是李大椽的亲骨肉,让他们不要怠慢了孩子。

家中几个孩子除了李兴业菊娘年小嘴巴不牢怕他们说出去,其他几个人也都告诉了真相。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大家便能真心实意地对待孙眉娘母女。菊娘不知道是年小还是外祖家的人事先教了她,这孩子嘴巴显得特别甜,对着宝娘一口一个“姐姐”,喊孙眉娘“娘”的时候也丝毫没有别扭不高兴的样子。李兴业本来就没多少心眼,然后宝娘不光样子长得好,性子也好,因此他很快便喜欢上了这个新来的妹妹。

孙眉娘本出自小生意人之家。然后嫁到城里赵家多年,农活根本不会干。不过她比吴氏勤快,家里里里外外的活计倒是都能顾上。做饭洗衣喂猪喂鸡什么都干。有了她在家,上山劳作了一天的人回到家不光能吃上口热饭菜,放眼一看到处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心里立马舒畅无比,谁还计较她不下地干活这件事了。李氏起初还有点担心她对菊娘不贴心。观察了个把月后见她对菊娘似乎是真的怜惜,加上还有宝娘这个真心疼妹妹的人在家,她老人家便放心地将家和菊娘通通交给孙眉娘,自己也下地干活去了。

家里传来的是好消息,出门挣钱的人也过得不错。三叔那里照旧工钱按时发,伙食油水足。姚舜英和李兴本他们也传来好消息。吴国贤浑水镇的表妹薛小姐因为姚舜英的关系给林记介绍了一笔大生意,镇上致仕回家的大理寺少卿段老爷家重新修整老宅子,窗纱帷幔靠垫椅套什么的都要换新的。因为这样的人家往往格外讲究挑剔。林老娘为了稳妥起见,特地让李兴本驾着车载姚舜英去浑水镇实地考察一番,先听取主人家的意见再根据他家的整体布局和风格来给人家提建议怎么搭配。

因为段老爷绝对算得上是启汶的名人,李兴本又到过浑水镇,所以一下子就知道这个段老爷就是李大椽和田青林修园子的那一家。姚舜英兄妹来到段家之后。被她家的一个老仆领着四处察看人家的宅子。外院看好了之后该轮到内院了,李兴本是男子不便进入。姚舜英被一个姓何的中年仆妇领着进入内院,那中年仆妇似乎是个管事娘子,中途有人喊她处理什么事情,她便让姚舜英自己先看着。

姚舜英小心翼翼地四处打量,边打量边做记录。“三姑娘又去园子那边去了,大太太要是晓得了咱们会不会挨板子啊?”姚舜英正在一块大屏风后认真记录,猛然却听到外头有小姑娘打着哭腔的声音。她不由心里一惊,听这口气分明是个丫环。“那还用说!”另一个听着年纪似乎大一点。

“啊,这可如何是好,上次挨那几板子才好,这回又挨打,谁受得了。呜呜怎么办啊,这回大太太肯定比上回罚得重,咱们死定了!”大的没好气地抱怨:“你呀,就知道哭,你说你我只是离开一会子,你便看不住姑娘了。”“我的好姐姐,你又不是不知道七姑娘那性子,我拦得住她吗?七姑娘也真是,一个姑娘家也不知道避嫌,那园子里头许多做工的人,她一个闺阁小姐就不怕给那些外头的男人瞧了去!难怪六姑娘当初骂她想汉子想疯了!”那小一点的叫起屈来。

“闭嘴,你想死了不成!六姑娘为了这句村话被罚禁足三个月,老太太严令大家再提起你忘记了!哼,你还当是在京城呢,这小地方男女之妨哪看得那么重。你没见大街上那些姑娘家家的,只要有家人陪着,便能公然在街上走,连个帷帽都不戴。再说谁要你拦了,说你笨你还不承认,你不知道赶紧去叫何妈妈,她是大太太的陪房又是七姑娘的奶娘,七姑娘能驳了她的面子?”“对呀,我怎么没想到。我就想着大太太陪着老夫人去了薛家,没人能阻止七姑娘,怎么把她给忘了!哎呀,我真是,哎呀,气死人了我怎么那么笨啊我!”那小一点的哭腔更甚。

“行了,赶紧去找何妈妈,让她派人立马去园子,至少在老夫人大太太回家之前将七姑娘喊回来。”大一点的当机立断。“何妈妈方才明明往这边来了,怎么这会子不见了呢?咱们去里头看看。”姚舜英大急,这大户人家的隐私给自己一个外人听去了绝对犯了人家的大忌,可是抬眼四顾,根本没地儿可躲。正急得冷汗直冒,却听那大一点的丫头道:“说你笨你还不承认,何妈妈要在里面早出来掌你的嘴了。听说厨房的婆子们为了什么事情打起来了,何妈妈肯定去那边了。”

“嗯,咱们去厨房看看。哎姐姐告诉你个事儿,秋葵姐姐怀疑七姑娘之所以爱去园子,是因为替咱家修园子的帮工里头有个后生长得极俊俏,嗯,叫田什么来着,名字我记不住。姐姐你说七姑娘是不是真看上了人家。”“啊,竟有这事,这都还有谁知道!”“秋葵姐姐就跟我说了,眼下就咱们三人知道。”

“那便好,这事儿万万不可传出去知道吗?七姑娘真是个没脑子的。那人长得再俊又如何,老夫人大太太能让她嫁给那人?就算七姑娘一嫁过去七姑爷便死了,落了个克夫的名声,京里没人敢再娶她,可毕竟是官家小姐,怎么能嫁给一个泥腿子。”

“难说吧,若是七姑娘哭着喊着硬要嫁,老夫人八成便心软了。你看当初七姑爷家硬是要留着七姑娘在他家守寡,老夫人为着心疼七姑娘,硬是拿出大笔银子让七姑爷的爹娘松口放人。”“那不一样,那只是花费一笔银子的事情,这回可是事关段家的脸面,老夫人那人最讲究门第,万万不能让七姑娘嫁给姓田的。虽然咱们回到了老宅,可七姑娘嫁了什么人迟早要传到京里,你让京里那几房人脸往哪儿搁。”

两个丫头渐行渐远,姚舜英却呆住了。姓田的后生,长得极英俊,不会是田青林那厮吧。不用说,肯定是他,这人那张祸水脸还真能招蜂引蝶啊,给人帮工都能引来桃花运,姚舜英忍不住腹诽。然后又忍不住替他担忧,那段家的七姑娘对其发花痴,万一段老太太迁怒起来,田青林只怕饭碗不保。饭碗不保事小,可别被人家生事陷害。他一个乡下泥腿子,怎么斗得过段家。

那何娘子处理完事情,继续陪着姚舜英察看。姚舜英察看完毕之后又向她征询了一通意见之后才去外面找李兴本。李兴本说三叔喊他们过去有事交代,于是兄妹两个驾车来到段家的园子。因为正逢歇气时间,老远便见李大椽等在路边,田青林也在。姚舜英看到田青林不由暗自着急,想开口提醒人家又不知道如何说起。

结果她还没说话,田青林却先笑吟吟地招呼道:“英娘妹妹许久不见,看着又长高了许多。”姚舜英嘻嘻笑道:“是吗?田三哥看着也白胖了一些,整个人看着更精神了。嗯,三叔也是。”李大椽笑道:“咱们在这日头晒不着,还成日尽吃好的,能不变白能不长肉吗?”“可不就是,我和你三叔啊是掉进福窝了。”

李兴本看着两人手上的厚茧子,苦笑道:“你们当我们是傻子啊,要真有那么舒服,人家凭什么给你们开那么多的工钱。我看到那些木头都那么大根,你们两个抬的时候可要仔细些,万一失手伤到可没个轻的。”

李大椽道:“哪有那么可怕,我们两个都是一起搭档,相互照应着不会出事的。你们回去可别跟你们祖父祖母还有三婶说这些,只说我在此地一切都好。这里是这个月的工钱三两银子,你们带回去给你们祖母,家里眼下要的是银子花啊。”李兴本重重点头,小心接过银子贴身放好。

第九十四章 段七姑娘

“车子让一让,怎么停的车,都挡住路了!”前头有人娇声喊道。“啊,对不住,我这就移开。”李兴本的车子斜斜地停在路边,其实也不算太挡路,但人家抗议了,他只能赶紧道歉移车。姚舜英朝说话的方向望去,才发现不远的地方几个丫头簇拥着两位小姐正朝这边走来,姚舜英仔细一看,那个裹着灰鼠皮斗篷的小姐不就是吴国贤的薛表妹吗?

因为人家才给自己介绍了一笔大生意,姚舜英赶紧笑吟吟地走上前招呼道:“薛小姐好,没想到在这里能碰上你。”薛表妹也有点吃惊:“哦,姚姑娘,你怎么在这里呢。”“托你的福,咱们铺子不是承接了贵镇段老爷家的一笔生意嘛,我们老板为了稳妥起见,特地让我来看看段府的大致布局征求一下主人的意见。你看,要不是你,我们铺子就揽不上这生意,真该好生谢谢你才是。”“哪里,姚姑娘太客气了,我只是顺嘴推荐了一番,真正看上你们铺子的还是段府的夫人太太们。这位就是段家的七小姐,你要谢便谢她吧。”薛表妹边说边指着身边一位着白狐皮斗篷的高个儿女子笑道。

段家的七小姐,应该就是那两个丫头嘴里的七姑娘了,姚舜英赶紧睁大眼睛仔细打量她起来。但见对方身材微丰,眉眼还算清秀,肤色也很白皙,只是鼻梁上有淡淡的几粒小雀斑。虽然薛姑娘那样说了,但段小姐的目光只是快速瞥了一眼姚舜英,淡淡一笑算是招呼,嘴里不说一个字,因为她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那边的田青林身上了。姚舜英有心观察,特地偷偷去瞧田青林的反应,却见那厮看都没看这边一眼。只管和自家三叔三哥说话。

段姑娘的表现稍嫌无礼,薛小姐似乎为了打破尴尬,接着说道:“林记近段日子有新图样的绣件吗?过三个月便是祖母的寿辰,我想给她老人家绣个抹额。往年绣的无非是些福寿之类的,今年我想绣个不一样的新鲜的花样,便想参照一下林记的绣样。”

姚舜英笑道:“据我所知,半个月后将有新的抹额手帕出来,你要是想要我让老板别摆出来单留给你。左右半个月后我们还要来贵镇给段府送货,到时候顺便带给你你看行吗?”“好好,那便麻烦姚姑娘了。要不。我眼下便将银子提前付给你?”姚舜英赶紧摆手:“不用不用,你到时候再付银子。我还要跟老板说让她按成本价给你,以此答谢你替我们介绍生意。”薛表妹忙道:“不用不用。左右我也不缺那点银子,呃,那个,我五表姐近段时日还爱去你们铺子吗?”

“赵姑娘啊,她近段时日去得极少。”薛表妹一听这话。不由抿嘴一笑:“九表哥去州府考试去了,她一个人还逛个什么劲儿呀。”她们表姐妹之间争风吃醋,姚舜英哪好插嘴,只好在一边干笑。心里却忍不住道:你也别说赵姑娘,你自己还不是。吴国贤那厮一走,你便回自己家了。

“哎。乡试八月便考好了,照说表哥应该早回来了。表哥此番高居桂榜之首,可是实实在在的解元公。给吴家挣足了面子。只是吴家的太爷很是高兴,有心让他在州府结交一些读书人,便叫他在州府还呆一阵子,照这样看来,九表哥要回家。怕得到过年才行。”

“哦,是这样啊。”姚舜英顺嘴附和。心里却暗自高兴,她巴不得吴国贤一直不回来才好呢。自从上回听了李兴初的醉话之后,姚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