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望春风-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姐,你没事吧?”惠英被她脸上的异样吓得大惊失色,急道:“您哪里不舒服么?”

幼桐红着脸连连摇头,“无妨无妨,只是忽然有些热。”说话时,还顺手拿起一旁的绢扇挥了挥企图掩饰。这两个丫鬟到底未经人事,再加上幼桐独自住在这冷清的别庄,自然不会往别处想,心中虽略有不解,但并未多问。

洗漱罢了,又用了早饭,幼桐惯常要去庄子附近走一走。

因此地临近温泉,故京中达官显贵都在此置办别庄,附近的低价也随之飙升,一个寻常的小院子能卖到上万两银子,就这还十分抢手。崔家这庄子有三进院落并一片池塘,算起来也得值好几万两。但这在此地还不算大的,据红芸说崔家别庄东面百余丈还有处庄子足足有五十多亩大,可想而知得费多少银两。

因此时已是夏天,来别庄泡温泉的人就少了,四下里安安静静的,只偶尔有附近庄子里的下人走过,神色也俱是悠闲。崔家别庄外有一条小河,河边全是高大的香樟树,沿着河边小路一直往东,走不多远便是一处凉亭,平日里幼桐会在此地暂歇,今日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当她们主仆三人走到凉亭附近时,才发现亭子里已经有人了。端坐凉亭石椅上的是两个年轻女子,一个正对着幼桐她们,故能看清楚模样,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穿一身银红色滚边绣花长襦裙,杏眼桃腮,活泼可爱,作未出嫁的少女打扮。另一位则背对着他们坐着,只瞧见她穿了身银色素面长袍并石青色百褶裙,乌丫丫的头发盘成留仙髻,只在脑后插了支素色珠钗,除此之外不见旁的饰物。

另外还有三四个丫鬟打扮的女子站在他们身后,都低头不语,十分有规矩。

幼桐见亭子里有人,不好进去打扰,便欲绕过亭子再多走几步,去不远处树下的石凳上休息。谁知那穿银红色长裙的少女忽然朝她们看过来,看清幼桐眼睛一亮,竟不由自主地站起来朝她们走过来,脸红红盯着幼桐身上的衣服上下打量,眼巴巴地问道:“这位姐姐,你这身衣裳真好看,请问这料子是在京城买的么?”

幼桐一愣,尚未回话,忽见先前背对着她们而坐的那个女子也缓缓转过身来,徒然撞上幼桐的视线,面上的表情顿时僵住,浑身一颤,手中的青花瓷杯“啪………”地一声咱在石板地上,摔得粉碎。。。。。。

“小…………”青黛眼一红,眼泪顿时决堤,一旁的丫鬟不明所以,只吓得赶紧上前问道:“青姨娘,您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红衣少女听到身后的动静,循声回头看,见青黛忽然哭起来,也吓了一大跳,再顾不上问幼桐衣服的事,赶紧三步并两步地冲回亭子,急声问道:“这。。。这是怎么了?好好的,怎么忽然哭起来,可是哪里痛?”

青黛浑身瘫软无力,张张嘴却连话也说不出来,只有眼睛还在不停地往外淌眼泪。

幼桐见她失态,赶紧也跟着走过去,默默地看着她,朝她微微摇头。她主仆二人相处好些年,一个眼神就足以表达所有的意思。青黛见她身后跟的那两个丫鬟的做派和她这身打扮,便知道她离开后定是有什么意外的境遇,自然不会随意喝破她的身份,只擦了擦脸,哽咽道:“是我失态了方才瞧见这位姑娘,竟与一位故人有几分神似,故才…………让诸位见笑了。”

红衣少女听罢,这才松了一口气,喃喃道:“我的好嫂子,您可是把我给吓死了。若是你出什么意外,不说顺哥儿那里,我可怎么跟高大哥交待啊。”说罢,又夸张地拍了拍胸口,眼睛眨巴眨巴,脑袋一歪,问道:“你说的故人,不会就是你成天提在嘴边的那位余家小姐吧。”

青黛求助地看了幼桐一眼,不知该怎么回答。

幼桐笑着插嘴道:“这位姑娘所说的余家小姐不会就是近日在京里传得沸沸扬扬的那位余幼桐姑娘吧,倒不是头一回有人说我和那位余小姐生得相像了。”

红衣少女一愣,尔后作恍然大悟状,指着幼桐好半天才结结巴巴地说道:“你。。。你你。。。你就是那个崔家九小姐。。。”

幼桐嘴角含笑地点点头,青黛则一脸茫然,红衣少女则作出一副好奇的神情,“大家都说你长得跟余家大小姐相像,没想到,居然连青黛都认错了。'

说罢,又毫不掩饰地羡慕道:“你可不晓得,京城里的那些小姐们了羡慕你了。自从余家小姐过世后,多少人想嫁进徐家都不成,结果没想到被你给抢了先,大伙儿都气得吐血,前几日还有几位小姐非赶着去崔府想要找你的麻烦,崔家二夫人说你不在府里,大家还当她是托词,没想到你还真不在啊。”

这红衣少女说起话来就跟放珠炮似的,性子也爽直,跟文颜有几分相似,虽说直来直往的但却不让人反感。

青黛听到徐渭的名字顿时作不解之色,忍不住朝幼桐看了两眼,幼桐只笑不语,面上却难得地带了一丝羞涩。青黛是过来人,心中略动,虽不明白这一年来发生了什么,但见幼桐气色比以前更好,便放下心来。

三个人热热闹闹地说了一会儿话,幼桐方才晓得这红衣少女的身份,原来她名字唤作高雅竹,是高恒二叔家庶出的小姐,因高二老爷家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平日里看得重,故衣着打扮与寻常人家嫡出的小姐一般。

高恒没有出仕,只帮着打理府里的店铺,也是上个月才到的京城,青黛跟着他到了之后并未进京,一直住在高家在城外的别庄,这也是青黛一直未能听到幼桐消息的原因。

因高雅竹和诸位丫鬟在,许多事二人都不好说,幼桐只得笑着邀请她二人到崔家别庄小坐。高雅竹正寻不到说话的人,哪里有不应的道理。

到了第二日,她们两个果然就来别庄拜访。高雅竹性子活泼,一进庄子就蹦蹦跳跳地到处看。这崔家乃是本朝最大的世家,这庄子虽不大,但陈设摆件无一不是独具匠心,直把雅竹看得目瞪口呆。

幼桐趁机让惠英和慧巧领着她去周围转转,尔后拉着青黛进到屋里。屏退下人后,幼桐方才关上门,一转身,就见青黛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身子一软,整个人都倒了下去,口中唤道:“小姐………”喉咙一哽,眼泪又掉了下来。

幼桐赶紧上前将她扶起身,拉着她到一旁的矮榻上坐下,低声道:“好不容易才见了面,该笑才是,哭什么。”说着,自已的眼睛竟也隐隐地发酸。

“奴婢以为您。。。”青黛赶紧又打了自已一个嘴巴,气道:“您看我说什么混帐话,小姐您吉人天相,怎么会出事。我只是………回头怎么也找不到人,见屋里东西又没动,这才胡思乱想。对了………”她赶紧从怀中掏出一个荷包来递给幼桐,小声道:“小姐,您仔细点一点,看看落了什么没有。”

幼桐疑惑地接过了,将荷包里的东西拿出来,打开一看,不由得愣住,喃喃道:“这是…………”

“是您落在湖州城里的物事,除了这几张大额的银票和房契外,还有后来从别庄里运出来的几样古董字画,奴婢都一一造了册,而今存在湖州的隆兴钱庄里。”

幼桐心里一暖,她当时被崔维远掳走时,除了切身衣物里藏着的几张银票外,其余的财产不是留在田【奇】庄池塘下的暗室,就是在湖州【书】那处小院子里,零零碎碎算起来【网】也能值好几万两银子,没想到青黛竟然一直好好地帮她收着。虽说她出嫁时幼桐也给她置办了嫁妆,但与这些东西相比起来实在不算什么,可她却没有丝毫的贪财之心。想想白灵的背叛,再对比面前的青黛,幼桐一时感慨莫名。

二人不免要说起离别后的种种。关于幼桐至今的身份,青黛早已向雅竹询问清楚,就连跟沈家婚事的纠葛,甚至白灵坠山的事略有所闻,提到白灵,未免又气又急,道:“没想到那个小蹄子竟然是个白眼狼,小姐,您可要小心些,她既然能污蔑您推她下山,日后就恐会站出来指证您的身份。”

幼桐冷笑道:“我又怎么惧她,而今放她一把不过是看在她伺候我这么多年的份上,她若真要恩将仇报,可别忘了,她的卖身契还在我手里。”

这两个丫鬟说来都是心腹,要不当初诈死时她也不会特特地只带她二人一起,可也不知是她早有预见还是怎地,当初心念一动,却只将青黛的卖身契还了,而白灵的那一份,则一直在田庄池塘下埋着。

40 回京之前

青黛闻言微微一愣,当初崔氏过世后,幼桐便将卖身契还了她,所以她以为白灵也早就是自由身,没想到幼桐竟还留了这么一手,一时又惊又喜,道:“幸好小姐早有防范,既然如此,便是白灵有那沈家三公子撑腰也不怕,她一个叛主的逃奴,证言自不可信。”

幼桐只是苦笑,摇头道:“哪里是我防范她,依母亲的意思,原本是等她年满十五岁就放出去的,只是后来出了童家三爷要纳她为妾的那件事,我怕她被人骗,才将她的卖身契收着,准备等她出嫁的时候再还给她,没想到。。。终究还是没有等到这一天。”说到此处,声音里已带了许多无奈。也许,从当初拦着她嫁给童家三爷为妾的时候起,白灵就已经对她起了二心吧。

青黛见状,也跟着叹息不已。她跟在幼桐身边许多年,自然知道她此时心中所想,那个烧了幼桐庄子的沈三也远远比不上白灵的背叛所带来的伤害,只因白灵有照顾她近十年的情谊令她无法下手,便将所有的恨意全都放在了沈三的身上。

幼桐不愿将气氛弄得太凝重,便笑着将话题转向青黛婚后的生活,昨儿从雅竹的口中以依稀猜到青黛得了个儿子,这会儿便问起来。青黛一提及儿子顺哥儿,面上顿时显出柔和慈祥的神情,笑着道:“这才两个月,简直就是个小磨人精,怀孕的时候我原本还长胖了些,这一做完月子就全瘦了回去,都是被他给磨的。”

幼桐闻言心中一动,青黛去年七月才嫁进高家,到而今还不到一年,怎么孩子就已经有两个多月,莫非是早产?不由凝目朝她脸上看去,一副询问的神情。青黛见她目光灼灼,知道瞒不过她,垂首苦笑道:“原本是该六月才生的,结果不小心摔了一跤,就早产了。”

她虽未提及幕后的种种,但幼桐又怎会猜不出这深宅大院里的腌臜勾当,青黛一个妾室,进门不久就怀上孩子,能保住孩子的性命已是不易。只是离孩子长大还有这么多年,又如何能过得下去。

许是看出了幼桐的顾虑,青黛赶紧安慰道:“小姐不必为奴婢担心,打从孩子满月,老夫人就让大爷带着我和孩子一起来了京城。这边的下人丫鬟都是大爷仔细挑选过的,全都是信得过的老人。”

幼桐点了点头,却仍是不放心,叮嘱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到底还是谨慎些好。尤其是孩子入口的东西要注意,能自已做的就尽量不要假于她手。。。。。。”

青黛好歹在高家住了近一年,这些事儿又是亲自经历过的,怕是比幼桐还要清楚,哪里需要她提醒,只是见着她事无巨细,每一件事都认真叮嘱,心中十分感动,含着泪一一答应了,又道:“小姐也要为自已多想想才是,奴婢听说您又和徐将军订了婚,可有此事?这可不是………白忙活了一场么?”

她并不清楚幼桐与徐渭之间的感情,只道是天意弄人,自家小姐才逃掉的婚事又给摊了上来,不由得叹息不已。幼桐见她长吁短叹,颇觉不好意思,难得地红着脸小声道:“徐。。。徐渭他早就认出我来了。”

青黛大讶,一时也未能听出幼桐话中的羞涩之意,急道:“那可如何是好?他若是…………徐将军认出你来了?”她陡然反应过来,“那他还向崔家提亲,岂不是…………小姐!”青黛顿时又惊又喜,脸上毫不掩饰的欢喜,“徐将军对您真是痴情,小姐,您有福了。”

幼桐莞尔没有说话,但面上的神情却是瞒不过人的。青黛原本就不赞成她独身,而今见她终于有了依靠,心中才放下心来。二人又说了一阵话,不外乎别后的种种,又说起青黛之子顺哥儿的事,一时欢声笑语,好不快活。

第二日又换做幼桐去高家别院拜访,终于瞧见了青黛的儿子顺哥儿。这是高恒唯一的子嗣,故高家上下格外看重,连带着青黛也水涨船高,在府里颇有些威信。高恒去了京城办事,这几日都不在庄里,这也是幼桐胆敢过来的原因,要不然,若被他撞见,终究不好。

顺哥儿虽说早产了两个月,养得却还好,小脸小胳膊都圆滚滚的,有一双大大的黑眼睛,皮肤雪白,整个一粉雕玉琢的小金童。只要听到周围有人有话,他就机灵地转脑袋,嘴里偶尔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十分招人疼。

幼桐摸了摸他的软胳膊软腿儿,不敢上前抱。只趴是摇篮前笑眯眯地逗弄。顺哥儿似乎也能感觉到她的慈爱,笑得口水都淌了出来。府里伺候的丫鬟和嬷嬷不晓得幼桐的身份,见她跟顺哥儿玩得这般亲近,原本还待客气地阻拦,但见连青黛都只在一旁笑着看,心中遂有了计较,都只在一旁守着,不敢乱说话。

临走时,幼桐从怀中掏了个荷包塞进顺哥儿的小被褥里,说是给他的见面礼,青黛晓得推不掉,便笑着接了,尔后又亲自将她送出了门。待回到房里,只听见几个丫鬟嬷嬷齐齐惊呼出声,她赶紧进屋一看,只见那荷包里赫然装着尊鎏金掐丝小玉佛,那玉料碧绿通透水头极好,竟比满月时高老太太赏赐下来的那枚玉佩种头还要好些。

“这位崔小姐,真是好大的手笔。”

“可不是。。。。。。”

青黛上前轻轻抚摸着玉佛,眼中忍不住渗出泪来。

因遇见了青黛,别庄这边的日子便没那么难过,时不时地约了一起散散步,喝一盅茶,仿佛又回到了以前在湖州田庄的日子。所不同的,只是少了一个白灵,但却多了个顺哥儿。

就这么一直到了六月底,天气愈加地炎热起来,别庄里还好些,京城里的文颜却是受不住,非缠着二夫人要到别庄来避暑,二夫人怕她跟幼桐走得近,嘴里应了,一回头却是将她送去了城外的另一处庄子,离幼桐反而更远了些。

京城里时局不稳,大长公主与太后势同水火,徐渭这个监门卫大将军也不好做,整日在衙门里忙得焦头烂额,哪里还能抽出空来探望幼桐,只隔三岔五地派人送封信过来问候。幼桐也晓得他忙,并不打扰,只在信中嘱咐他好生休息,又跟着青黛学着做了几个香囊,填上安神镇定的香料给徐渭送过去。

别庄这边却是开始热闹起来,大多是京中权贵府里的女眷们受不得热,纷纷来庄里避暑。来的人多了,难免四下走动,便有不少夫人小姐们久闻“崔九小姐”大名,来庄里拜访。幼桐虽不爱应付她们,却还是耐着性子与她们寒暄,这样的事她也不是头一回做了,以前在钱塘是时候,城里谁不夸余家大小姐大方得体,而今在京城,她照样游刃有余。

幼桐相貌本就不俗,谈吐举止也都落落大方,那些夫人小姐们原本还有些审视的心态,这会儿也都淡了去,只想着好生结交,日后她做了徐家少夫人,也多少有些情谊可谈。但总还是有一两个对幼桐颇含有敌意,言语间都带着刺,幼桐只当听不到,不管她们怎么说,都端着笑脸理也不理。

也不知徐渭怎么跟沈三“聊”的,自从那日起他就不再来别庄拜访,惠英和慧巧一面疑惑不解,一面又暗自松了一口气。之前倒也罢了,这会儿别庄里头人来人往的,若是被人瞧见了,又被某些人添油加醋地传出去,这可如何收场。

崔家那边,二夫人不知怎么松了口,传消息过来说是等月中就接幼桐回京。幼桐心中还在琢磨二夫人怎么忽然变了性子,这厢徐渭的信就送到了,说是定了这个月底就下定。幼桐方才恍然大悟,一时又哭笑不得。她只是略微费解的是,二夫人先前待她虽不算好,但面上多少还过得去,怎么忽然就变得怎么不客气了。

得知幼桐即将回京,青黛甚是失落,幼桐也不知说什么来劝慰她,只笑着叮嘱她日后进京后一定要来崔家探望。

虽说离回京还有好些日子,但丫鬟们却已经急不可待地开始准备回京的事宜。这庄子里虽闲,却甚是无聊,总不如京城花花世界那般吸引人。

若说幼桐回京谁最高兴,那就莫过于刘庄头的媳妇儿了,自从幼桐来庄子后,她的差事就被卸了,庄子里的下人也都趁机落井下石,这些天来没少被人奚落。而今好不容易才等到这位厉害的九小姐回京,她的霉运总算要到头了。

就在众人掐着时间算着回京的时候,崔维远到了。他此番却不是为了接幼桐回京,只说是有公务,到底是什么事却是不说,白天都不在庄子里住,只有晚上偶尔回来,但却没有与幼桐见面。

自从晓得崔维远在院子里站了一晚后,幼桐也多少猜到他的心思,十分小心自已的言行举止,尽量不与他多接触。她对崔维远起先还有些怨愤之心,在崔府的一年里没少想法设法地和他作对,而今回头想想,他待自已却是不可谓不好。更重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