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浮生沐烟雨-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二皇子脸上露出的笑意,太子就知道自己是中计了。

好在皇帝并未当即表态,只让众臣都举荐心中合适人选。

自然又有人提了太子。

不过皇帝皆没有表态。

高坤在心里估摸一番,落在太子身上的视线,格外透着寒气。

皇帝并未当时便做下决定,让众位大臣回去思考一番,第二日早上带着折子来,折子不用写别的,只消写上举荐为主将之人即可。

皇帝吩咐完,便让众人退走。

太子回到东宫,心神不宁。

他知道自己在御书房,在皇帝面前那番话太冲动了。

若非二皇子故意激他,他也不会说出那番话来。父皇不会真的让他带兵去抗击西夏吧?他兵书虽看不过少,可实战的经验是丝毫没有呀!

宣绍得知此事之时,亦是傍晚,当即便秘密见了太子。

“太子万不可离开临安!”宣绍道。

太子点头,“太傅,我知道是我冲动了,可父皇的心思……万一……我也不能抗旨呀!”

虽然宣绍太傅的封号早已不再,可太子私底下见他之时,却一口一个太傅,无论宣绍怎么纠正,他就是不改。

时间长了,宣绍也听之任之了。

“二皇子和高坤已有勾结,皇上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太子若再此时离开临安,只怕想回来,就难了!”宣绍寒声说道。

太子一愣,他虽知道自己离开临安不妙,却不知已经到了这种地步,“真的会至于如此?”

“万事得做好最坏的打算。”宣绍微微点头,“所以,太子绝不可离开临安。且西夏军队,也没有那么不堪一击,能迅速攻占两座城池,西夏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

“如今,该如何让父皇改变心意?”太子额上微微冒汗。

宣绍不提醒,太子倒不曾想过,倘若二弟趁着他不在临安之时,对父皇做些什么,再将他隔离于临安之外……只怕是……

“皇上应当并没有决定让太子带兵前去,否则不会让众臣举荐。”宣绍垂眸想了想,忽而抬头道,“太子安心!”

说罢他转身就要走。

“太傅去哪儿?”太子伸手拖出他的衣摆,“太傅,可是有了打算?”

“是,太子尽管放心,您定不会离开临安的!”

不能太子再问,宣绍便匆匆离开。

他回到家中之时。

父亲宣文秉果然不在。

如今烟雨快要临产,宣璟便住在父亲母亲身边,由母亲照料。

父亲因着宣璟的缘故,呆在家里的时间很多,一般这个时候都会在府上的。

可今日却是不在。

宣绍抬头望了眼已经暮色微垂的天空,轻叹了一声。

有些事,便是深知危险,亦不能改变什么,也不能去阻止。

宣绍回到自己院中的时候,烟雨正看着小丫鬟们摆饭,等着他回来。

见他进门,她几乎是一眼就发现了他漆黑眼眸之下沉敛的情绪。

但她聪明的什么都没问,只笑的平常一样,若无其事,夫妻二人一同用了晚膳,一同躺在床上。

两人一直安安静静,谁也没有多说什么。

直到宣绍以为,烟雨已经睡着,轻叹一声之时。

身侧的人忽而翻身,侧脸看他,“有心事?”

“还没睡?”宣绍伸手揽过她,让她枕在自己的手臂上。

“我隐约觉得像是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所以睡不着。”烟雨低声说道。

宣绍却抬眼向窗外望去,良久只说了一声,“父亲,怕是还没回来。”

烟雨闻言,放出自己的听力,去探听,点了点头,“是没有回来,此事与父亲有关?”

宣绍低头,在她额上落下一吻,“睡吧,明日自有定论。”

他不再说,她自然不会再追问。

烟雨生产的日子就在这几日。

产房在已经准备好,先前接生宣璟的婆子,也被从庄子上请了过来,如今正在府里随时候着。

就在烟雨被抬进产房的时候。

圣旨到了宣家。

圣上着宣文秉带兵十万,赴西北边境,抗击西夏。即日启程。

宣家众人,除正在生产的烟雨外,一同跪着接了旨。

宣文秉一下从赋闲在家的闲人一个,一跃成为带兵十万的将军。

随着这道圣旨,众人都在猜测,宣家是要复起了。可圣旨上却只字半语都没有提到宣绍。更没有擢升他的意思。

宣文秉送走宣旨的太监,他的行礼其实已经打点好了。这时候,却又不急着走了。

宣家外,有等着宣文秉前去阴山军营整兵的侍卫,以为宣文秉在打点行装,倒也不好催促。

唯有宣家人知道,宣文秉是在等自己的儿媳妇顺利生产的消息。

“府医看过了,是个女孩儿,刘嬷嬷她们都在,定然会平安无事的,等你回来,就又添了个活泼可爱的小孙女了,且安心吧!”宣夫人一面偷偷擦着眼泪,一面尽量语气轻松欢快的说道。

宣文秉拍了拍妻子的手,“我知道,你照顾好家里,等我凯旋。”

生孩子是急不来的事儿,尽管烟雨也很想快点把孩子生出来,可孩子自己不着急,她有什么办法?

宣文秉着实不好耽搁下去,如今他在临安浪费的时间,都是边疆将士在拿着性命相抗。

没能等到孙女出世的消息,他还是匆匆离了府,离了临安。

宣绍目送着父亲骑在马上离开的身影,在府外站了良久良久。

每一个热血男儿心中,只怕都有报效国家,为民除害,平定战乱的宏图伟愿。只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愿景。

就算他能舍得娇妻幼子,和那个即将到来的孩子。只怕皇帝也不放心,他们父子两人双双离京而去。

宣绍不知自己在府外站了多久,直到背后传来家仆急切的呼喊,他才回神。

“公子,公子!少夫人生了!生了!”家仆大叫的声音,让宣绍不禁提步向内院掠去。

“先生了一位小姐,接生婆说,还有一位……”

宣绍一听这话,惊得险些脚步不稳,一路纵着轻功来到内院。

宣夫人正站在产房之外,搓着手,慌张的走来走去。

见到宣绍过来,一把就抓住宣绍。

“接生婆说,还有一个!还有一个孩子!烟雨已经累的昏过去了!”宣夫人的声音急切得很。

宣绍手心里也黏腻腻的都是汗,“我去看看。”

说着便冲向产房。

宣夫人一惊,来不及阻拦,就见宣绍已经推开门,身影没入产房之内。

“烟雨……”宣绍声音里是从未有过的紧张颤抖。

产房里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子血腥之气,和一声声婴儿的啼哭。

烟雨许是刚被产婆弄醒,便听到了宣绍的声音,十分虚弱的嗯了一声,侧脸向外看。

宣绍正站在屏风处,一脸惊慌。

“没事……”烟雨居然还笑着安慰他。

一听这有气无力的“没事”两字,宣绍的眼泪几乎都要掉下来。为何女人生子要这般痛苦?受这般罪?

生璟儿的时候,他见到的是已经收拾利落的她,虽苍白虚弱,却也不像现在这般憔悴到狼狈。

一张精致的脸上全是汗水,没一点血色。

“少夫人,您醒了,喝碗参汤,喘两口,还得用力。还有一个孩子!”产婆站在烟雨脚边说道。

此时产房中,照顾孩子的照顾孩子,照顾烟雨的照顾烟雨。没人顾得上宣绍一个大男人,怎么就闯了进来。

“烟雨,为夫守着你,莫怕,为了孩子,一定要坚持住!”宣绍忽而转过屏风,来到烟雨身边,从刘嬷嬷手中拽过烟雨的手。

烟雨只觉一股暖流,顺着宣绍的掌心,缓缓渡进自己的身体。

暖洋洋的,似乎让疼的发紧的四肢百骸都重新活泛了起来。

她点点头,一旁婆子拿帕子擦去她脸上的汗珠,并喂她喝下了备好的参汤,让她口中含了参片。

“好,吸气,吐气,用力…………”产婆站在她脚头高声说道。

不知是不是因为宣绍渡进她体内的内力起了作用,烟雨竟觉得此时自己全身满满的都是力量。

跟着产婆的吩咐,让她如何用力,便如何用力。

不知过了多久,她只觉身上一轻。

随着“啪…………”的一声巴掌响,婴儿嘹亮的哭声便传了过来。

烟雨再次疲惫至极,缓缓闭上眼睛的同时。

隐隐约约听到宣绍暴怒的声音,“你为何要打孩子?!”

打孩子?谁打孩子了?

烟雨来不及细想,便陷入了昏睡。

再醒过来的时候,身上湿哒哒血淋淋的衣服,已经被换去。

她正躺在柔软干爽的床榻上,身边是微微红着眼圈的宣绍,不远处立着宣夫人和趴在小床边上的宣璟。

她听到宣璟压低了声音问宣夫人道:“祖母,为何弟弟妹妹会一起从母亲肚子里出来?而我是一个人出来的?”

“你醒了?”宣绍见她睁开了眼睛,便哑着嗓子问道。

烟雨点点头,往小床那儿看去,“孩子还好么?”

“一男一女,孩子很好,你感觉怎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宣绍紧张的问道。

他的神情倒是比她生宣璟的时候,还要紧张。

烟雨摇了摇头,“我没事,幸好有你在身边,后来若不是你帮我,我也不能这么顺利把孩子生出来。”

她说着,只见宣绍微微背过脸去,他再转过脸时,是一脸的郑重,“咱们已经有璟儿和如今这两个孩子了,以后……以后,我再也不让你生孩子了!”

烟雨一愣,“为何呀?”

宣绍红了眼睛,“我不想……不想再让你受苦了!”

烟雨闻言忍不住轻笑。

宣夫人转过脸来,看着他们。

宣璟却是把食指比在嘴上,“嘘…………不要吵了弟弟妹妹!”

烟雨抬手握住宣绍的手,轻声道:“不苦,真的,能为你生孩子,我很开心,很开心……”

宣绍定定的看着她,一时竟觉得她是如此的伟大,一场苍白虚弱的脸,竟比往常还好美上几分。

顾不得母亲和儿子就在近旁,便俯身吻在她光洁的额头上。

烟雨推了他一把,“我听到你说‘打孩子’,谁打孩子了?”

只见宣绍一阵脸红,支吾道:“没什么,许是你听错了!”

烟雨蹙眉,“我的耳力,也会听错?”

宣绍尴尬了一会儿,才说道:“是接生婆子拍了孩子的屁股,为了能让孩子哭出来。我,我不晓得要如此……”

烟雨笑着点点头。

丫鬟捧着熬好的益母草汤走了过来,宣绍喂她喝了汤,又让她躺下休息。

烟雨再醒来的时候,才起身去看了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还在睡,姐姐明显比弟弟胖一些,也更白些。

弟弟则有些瘦弱。

两个孩子都没有宣璟当初刚生下来那时候壮实。

因着一开始只备了一个奶娘,后来生下来竟是两个孩子。

宣夫人当即便命人将之前挑好的另一个奶娘也接了过来。

这次的两个奶娘,烟雨都十分满意,两个奶娘是两处庄子上的,以前并不认识,到不知日后两个奶娘能否相处得来。

这些事,日后再留意着就是。

有了照顾宣璟的经验,烟雨再为母亲,总算驾轻就熟了些。

只是这次两个孩子则不同于宣璟那时候的待遇。两个孩子洗三,宣家仍旧没有大办,却是有不少的官员皆派了家仆前来送上贺礼。并表示满月宴一定会来参加。

宣绍虽然还是衙门里无品无级的小吏,可皇帝对宣文秉的重新启用,委以重任,让嗅觉敏锐的大臣们,嗅到了不一样的风向。

自然立即行动起来。

这次就连宫里的二皇子都派人,给宣家送来了贺礼。

也不知是他自己想到的,还是背后另有人指点。

宣文秉出征,太子的心是落定了。

宣家一直支持他,宣绍虽明面上已经不担任太傅之职,但两人私底下的关系,却是比以往还要密切。

因为西夏的贸然进犯,朝堂局势也风云突变。

不管朝中局势如何,宣绍家中,却是一如既往的平静祥和。

宣夫人照顾宣璟的同时,还要照顾着小小的两个孩子。愈发忙碌也愈发的开心。

烟雨生下孩子的当日,宣夫人便亲笔写信,让人交给宣文秉。

因为宣文秉走得急,又忙着赶路,也不知信差追上了没有,亦或是路上耽搁了,一直到两个孩子满月之时,也没有收到宣文秉的回信。

两个孩子一直都未取名,说是要等着宣文秉凯旋归来,再为两个孩子取名。

一众伺候的人,都称呼为二小公子,小小姐。叫的顺口,倒也不觉得别扭。

两个孩子的满月宴虽未大办,倒是宾客云集。

烟雨这次生了两个孩子,宣夫人叮嘱她要坐够了双满月才能出得屋子。

烟雨乐得不去前面应酬,便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看孩子,听听宣璟来汇报前院的热闹景象,他说的叽叽喳喳也甚是热闹。

有些年轻夫人要来内院探望烟雨,顺便看看两个孩子,听闻是一男一女的双胎,好多夫人都既羡慕又新奇不已,自然想一睹为快。

不过皆被宣夫人拦阻在外。

宣夫人说两个孩子瘦弱,不易见风,又道烟雨身子虚弱,得坐够了双满月才好出屋子。

宣夫人虽不常出门应酬,但一向因着相公儿子身居高位,自有一番威严气势在。旁人见她说的坚决,也未坚持,用了宴席便离开了宣家。

宴席之上,除了出征在外的宣大人,坐月子的烟雨没有露面,竟连宣绍的身影都未见到。

只有宣夫人一人带着管家前后应酬。

这消息,暗地里自然传到了皇帝耳中。

皇帝略微点了点头,脸上不经意露出满意的神色。

宣家的盛衰,只能握在他的手中,他宠,便可权倾朝野也无妨,他不宠,宣家就只能夹起尾巴做人。

高坤得知宣家孩子满月宴,宾客云集,甚是恼怒。在皇上面前进谗言,说宣家仗着宣文秉手握重兵,便动起了不该动的心思,借着孩子的满月宴,结党营私。估讽扔亡。

皇帝似笑非笑的看着高坤,却并未下旨对宣家有任何的制裁。

便是高坤也猜不透皇帝的心思。

宣文秉率领大军压至西北边境,与西夏兵马相遇。

几番恶战,捷报频传。

皇帝对宣家的态度似乎也在转变,几次上朝之时,都问起宣绍如今可好?

立即有心思敏锐的大臣,揣摩的皇帝的心思,向皇帝上折子,为宣绍请封,为宣文秉请封。

不少大臣,见状,纷纷上折子,说宣文秉在前线拼搏,为保江山立汗马功劳,实在应该封妻荫子。

似乎完全忘记了几年之前,为了打压宣家之时,对宣家父子的那些诋毁之言。

不过皇帝仍旧压着这些折子,没有批示,既没有表示要封赏宣家父子,也没有打压这种为宣家父子请命之人。

似乎是在等着,宣文秉彻底战胜西夏的消息。

西夏皇宫,新皇李琛面色阴郁。

“不是骁勇善战一往无前么?为何这一个多月节节败退?连已经攻下的城池都守不住?”

跪在地上的大臣们战战兢兢,不敢回话。

一个年级稍轻的大臣抬头说道:“回禀圣上,天朝皇帝派出大将,率大军支援,兵强马壮,粮草充盈,来势汹汹。一时败退也是难免的。但天朝重文轻武,日子拖得久了,必定从国中就会生出反对的声音来,供给着如此庞大的军需消耗,可不是个小数字,待天朝内部混乱之时,我西夏大军必可长驱直入,直取田朝心脏!”

那年轻的大臣说的语气澎湃,气宇轩航。

李琛看着那大臣,脸上浮起一个阴测测的笑,“哦?孙爱卿的意思是,咱们便是打不赢,可以拖着天朝,让他们旷日持久,疲惫之时,朝中自乱?”

“正是!”年轻大臣拱手说道。

一旁大臣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但声音都不大。

李琛怒拍龙椅,“朕一向不喜拖拖拉拉,旷日持久之战,难道我西夏兵马不会疲惫么?难道我西夏兵马不需消耗军需物资么?如今攻占的两个城池被夺去了一半,从天朝边境掠夺而来的物资又能供给多久?”

一时朝中寂寂无声。

李琛探身向前道:“你们难道没有算过这笔账么?”

“回禀皇上,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和天朝大军硬抗,他来咱们就走,休养生息,蓄势待发……”

大臣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琛冷声打断。

“你要朕撤兵?未打胜仗就要撤兵?这可不是朕的风格!”李琛晃了晃手指,“天朝重文轻武,又物资富饶,就好似一个未长成的少年守着万贯家财一般。天朝不敌金国,每年缴纳大量岁币物资,如今面对西夏进攻之时,却如此强横,是为何?”

李琛说完,看着朝中跪在地上的大臣们。

大臣们一时皆没有回答,李琛笑了笑,自己说道:“这是因为,天朝皇帝以为金国厉害,而我西夏不是他的对手。不让他知道西夏的厉害,他一出兵,我们就撤退,就永远不要想在天朝得到和金国一样得到的好处!唯有我们强横起来,让天朝皇帝怕了我们,才能像金国一样,予取予求!”

“皇上圣明…………”众位大臣恭维道。

李琛冷笑,“朕不想听你们说朕圣明,朕想听到你们的主意,如何应对天朝兵强马壮粮草丰盈大军压境的局面?如何在如今这局面中,让天朝败退!”

一时朝中寂寂无声。

李琛冷着一双眼睛,看着朝堂上跪着的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