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怎的,她总是觉得王府的那些女人们不会是那么简单的。若是三娘子这样的人都能在王府里混得风生水起,那王府的女人们也未免太无用了些!她总觉得这事只不过是个开始而已,将来还会有许多事情发生,三娘子想要平安生产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大夫人听了,虽然心中着急,但毕竟还知道分寸,倒也没有再说些其他的话。但那一颗仿佛放在油锅里煎熬的心却很是难受,心急火燎地似乎要将一颗心都挖出来才能安逸似的。
相较于正院中的紧张和焦虑,二姨娘的凝脂阁中却是一片春风,到处欢声笑语。
陈启郡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已经来到了二姨娘〖房〗中,此时更是跟下学的五哥儿坐在一起,为三娘子的好消息欢欣鼓舞,随便地聊着三娘子小时候的事情,一家三口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二姨娘双手合什对天祷告道:“老天爷保估,三姐儿终于苦尽甘来,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陈启郡听了,不由笑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好像王府就是什么龙潭虎穴似的!三姐儿虽是庶出,但终究是我陈启郡的女儿,不看僧面看佛面,王府的人也不会如何狠心对付她才是。只是如今她有了身孕,便更能得到夫家的欢心,倒也是极好的!”
陈启郡……应该说所有的男人,对女人总是认识不足的。他们只看得到女人想要他们看到的那一面,而对于女人的阴暗面一无所知,不知道女人狠起来了比男人要厉害得多,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二姨娘无从反驳,更不可能让他明白后宅中的残酷,只得将这份气给咽了下去,唯唯诺诺应了。
五哥儿虽然也不是很了解姐姐现在的处境,但自小在陈家这种地方长大,反倒比他的父亲更加清楚女人的厉害,于是对母亲劝慰道:“姨娘,如今三姐苦尽甘来,您该愈发高兴才是,怎的如此扫兴呢?如今要紧的是该如何帮姐姐保住肚子里的胎儿,等她生出儿子以后,才是我们母子真正可以扬眉吐气的时候。”
二姨娘听了这番话,终于露出开心而期待的笑容,连声说道:“是啊,你说的没错。该想想要如何帮助你姐姐才是!只是她如今待在王府,我们轻易不得见面,该如何是好?”陈启郡想了想。虽然他不是很清楚女人们之间的勾心斗角,但却很明白上下尊卑之别。三娘子毕竟是庶出,又是个小妾,王府里这样的女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不必指望他们能够多么细心体贴来照顾三娘子,因此,让生产过两儿一女、颇有经验的二姨娘帮帮忙就是很有必要的了!
想到这里,他便对二姨娘说道:“这你不必担心。回头我就去跟王爷商量,让你能够在这段时间顺利出入王府就是了。现在三娘子和她腹中的孩子乃是重中之重,不论如何你一定要照顾好,以免发生祸端。”二姨娘不由一愣,万万没想到一直都很是淡漠的陈启郡居然会如此积极插手女儿的事情,不禁喜出望外,连忙点头道:“多谢老爷!多谢老爷!”!!!
(167)转变
有了陈启郡的承诺,二姨娘仿佛吃了颗宏心丸,言行举止都透露出不一般的气势来。自从她失去了管家的权到,一来自身底气不够,不敢大肆张扬,二来陈家多的是捧高踩低的小人,雪中送炭者少、落井下石者多,再加上二姨娘本也就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平日行事太多张扬,得罪的人不少,一时之间,人气便一落千丈,连原本人人羡幕向往的凝芝阁也仿佛变成了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
但现在,借着三娘子的东风,二姨娘总算又扬眉吐气起来,虽然还不至于趾高气扬,但却也抬头挺胸,原本低垂的眼眸高高抬起,高傲的眼神再次出现在眼眸中,面对大夫(167)转变人的时候也不再是一味的伏低做小,眉眼之间都带着说不出的睥睨气势。
矢夫人只看得银牙紧咬,胸中气闷至极,眼中不住地放出凶狠的光芒。
“我不管!不论用什么方式,我一定要除掉二姨娘那个贱人!如今她女儿还没生呢,就敢这样对我横眉竖眼的,将来若是三娘子真的生了个儿子,我这个正室的位子岂不是要换人坐坐了?!”她怒气冲天,冲着九娘子和宋妈妈狠狠地说道。
九娘子和宋妈妈无奈地对视了一眼。
想要除掉一个人是很简单的,但关键在于下手之后会不会暴露自己?二姨娘正是得势的时候,又是已经怀了皇孙的三娘子的生母万一她在此刻出了什么事,大夫人必定逃不脱被追查的命运。万一被人查出她们跟这事有丝毫关系,她们的小命也就到头了。
九娘子沉吟了一下,对大夫人说道:“娘亲,您且先莫要着急。三姐姐虽然怀孕了,但具体情形我们并不知道,还没到完全绝望的时候。二姨娘虽然现在看来风光无限,但三姐姐是否能顺利将孩子生下来还是未知(167)转变之数,就先让她风光一下又有何妨?笑到最后的人才笑得最好娘亲实在不必太过担心,不到最后一刻,胜负实难揭晓。”
大夫人很是不满意她们这种敷衍的态度。在她看来,自己才是千金贵胄,只有别人忍耐自己的份,自己何需委屈自己去迁就别人?!如今二姨娘对自己斜眼相看,再加上以前的恩恩怨怨,她们之间已经是个无法开解的死结,不是她死就是我亡在没有协调的余地。因此最好是能够先下手为强,除掉了二姨娘她才能彻底放心。
然而显然九娘子和宋妈妈都不赞成这么做原因为何她倒也不是不知道。但理智上能够接受她们的劝解,感情上却着实觉得有些不是滋味儿,不由阴沉着脸,也不说话,倏地站起身来扬声说道:“备车!
我要回娘家!”
九娘子和宋妈妈又是相视苦笑,大夫人虽然已经三十多岁的人了,有时候的表现却比九娘子还像个小孩子。
大夫人气冲冲回了娘家,九娘子并没有跟去。三娘子的事情始终是个不定时的炸弹,她已经努力了这么久,眼看就要达到目标,又怎能允许如此的半途而废?!她虽然嘴上说着没有办法,心中却终究是有些想法的,只是这事干系太大,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否则一旦泄露,便结局难料。
回到青岚轩,她叫来了董妈妈,如此这般吩咐了一番,董妈妈会意,转身便出了院子。
因着她妇人的身份出入内院要比青黛她们方便得多:再加上她的家人就在门口当差,进出陈家颇为〖自〗由,因此九娘子常常让她去做一些需要出府办事的事情,众人也都见怪不怪子。
董妈妈走出去之后不久木莲便来到了九娘子房里,向她行了个礼笑道:“九姑娘,宫里贵妃娘娘产下皇子,皇上大喜重赏群臣,老爷和奶奶也有赏赐。不过这会儿奶奶不在,宋妈妈就让奴婢来向您禀报,请您给拿个主意,该怎么处置才好?”九娘子笑道:“这种事情,宋妈妈不是比我更有经验么?让她拿主意就好了。我毕竟年轻,经验也少,这种事情还是别让我来做的好,免得出了纰漏,连累了全家人。”
木莲笑笑,倒也没有勉强,只是笑道:“九姑娘果然冰雪聪明,而且心思稳重,难得您有了如今的地位却还如此谨小慎微,如此一来,倒是没有什么好怕的了!”听她间接承认了自己的猜测,九娘子心中一沉,但却也没怎么放在心上。这么些年了,活了三辈子,她经历过许许多多别人不曾经历的事情,自然能够沉稳坚毅,不轻易为外物所影响。
“木莲姐姐过谦了。我不过是胆小怕事罢了。不过木莲姐姐,眼看着你就要出府去过不同的人生了,虽然我也为你高兴,却总有些觉得依依不舍。也不知木莲姐姐走了以后,别的姐姐来了能否对我的种种失礼包含一二?”
木莲会意,笑着说道:“九姑娘过虑了。木莲能够有伞天,全靠九姑娘的顾念和成全。即使木莲走了,也会牢记着九姑娘的恩典,不管是谁来继任,木莲都会一如既往支持姑娘就是了!”
九娘子笑了。
她虽然现在在陈家后院很有权势,看似威风八面,但正院儿里的事情终究还是轮不到她来做主的。如今有了木莲的承诺,以她在正院儿那么多年的经营和布置,显然比自己冒然出手要稳妥得多,她所做下的布置,想必会是极为可靠的。
两人达成了近乎默契的协议,木莲便告辞而去。回到正院儿里,她找到宋妈妈,将九娘子的话一五一十转达了,然后在旁说道:“妈妈,我看那九姑娘倒是个知情识趣的人,难怪奶奶会对她如此青睐。”宋妈妈别有深意地看了她一眼,说道:“若不是知情识趣,还有可能活到现在吗?只可惜聪明得有些过了头,难免是要遭人忌讳的。”
说完,似乎极为讥讽地翘了翘嘴角。
木莲不由一愣,脱口而出道:“这话怎么说?”
宋妈妈却没有回答,只是深深地看了看她,说道:“有些事情,该你知道的自然会让你知道,可若是不该你知道的,也别去强求。知道得太多对你自己并无好处。”木莲心中一凛,不敢再说什么,唯恐令宋妈妈对自己生疑。
到了傍晚时分,大夫人才姗姗回到陈家。相对于出门时的铁青脸色,她现在的脸色已经好了很多,虽然在眼光流转间仍然会不经意间闪过一丝狠辣,却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气急败坏。
“恭迎奶奶回府!”早已等候在门口的宋妈妈和木莲等人急忙迎上前去。丁香抢先从车上跳下来,然后扶着小心翼翼的大夫人走在后头。
大夫人淡淡地“嗯”了一声,便带着她们走进了陈府的后院。
“今儿个没什么大事发生吧?”她随口问道。
宋妈妈忙道:“回奶奶的话,一切都还好。只是之前说过的,宫里贵妃娘娘喜得贵子,皇上大赏群臣,老爷和奶奶的赏赐已经赏了下来,奴婢已经命人将东西收了起来,只等奶奶回来发落。”大夫人心中一动,停下了脚步道:“你为何不交给九姐儿去处理?”宋妈妈道:“奴婢派人去说了。只是九姑娘说,她年纪轻、经验少,怕是做错了惹下祸端,便推辞了此事。”大夫人脸上神色变幻莫测,良久,微微一叹道:“她确实是个极聪明的人!”便也不再多说,闷头向前行去。
很快,一行人回到正院儿里,便有人将宋妈妈悄悄找了出去,交头接耳说了一番,随即宋妈妈一脸黑沉地走回了大夫人身边。
大夫人正在喝茶,见状不由一愣,问道:“你这是怎么啦?”宋妈妈皱了皱眉头,最终还是没有隐瞒,凑了过去,在大夫人耳边轻声说道:“奶奶,方才凝芝阁传来消息,老爷不知怎的帮二姨奶奶求来了恩典,可以容许她前去见三姑奶奶呢!”大夫人眉头一皱,却并没有宋妈妈想象中的勃然大怒,只是说道:“难得老爷如此有心,既然这样,就让二姨娘去享受享受吧。不过王府的规矩可不比的咱们家,若是稍不小心,犯了什么忌讳,那可是致命的事情!”
宋妈妈会意,脸上不由绽出了笑容,道:“奶奶说的是,奴婢究竟还是眼光短浅了。既如此,二姨娘那儿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奶奶还是早些将宫里的赏赐处置一下吧。”
说完,她便向大夫人递上了赏赐品的单子。
大夫人一项一项仔细看着,不一会儿看完了,便说道:“这些东西,本不是我们家缺的,就让九姐儿先挑吧。”
宋妈妈点了点头,挥手招来一个丫鬟,拿着单子就往九娘子的住处走去。
待小丫鬟走远了,宋妈妈这才俯下身子,恭声问道:“奶奶,这次去姚家,可还一切顺利?、,大夫人的脸色顿时有些怪异,看了看她道:“还不就是那些事儿?不过九娘子的事情,现在看来,还是拒绝的好。”!!!
(168)疏漏
宋妈妈不禁感到一丝怪异。
九娘子的事橡?姚家能有什么九娘子的事情?
大夫人见她一脸的迷茫,只得进一步说明道:“就是九姐儿和王仪的事情。”
宋妈妈恍然大悟,随即却又奇怪地问道:“这是怎么了?九姑娘跟王仪的事情有什么干系么?”大夫人看了看她,道:“倒不是有什么干系。不过九姐儿的心计能力都是顶尖,王仪是个书呆子,怕镇不住这个媳妇。”
宋妈妈不娄哑然,看着大夫人半晌无法反应。
九娘子近年来锋芒毕露,在成功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地位的同时,却也引起了大夫人等人深深的忌惮。大夫人要借助九娘子的头脑和心计,却又要(168)疏漏防备着她,在大夫人看来,九娘子应该是决不能放任她离开的吧?最好是能够将她永远放在自己身边看着才好,否则一旦让她翅膀硬了,飞走了之后便再也无法节制,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说不准。
现在,连大夫人的娘家人都无法令她放心了吗?
那该是对九娘子忌惮到什么程度啊?!
宋妈妈略微感到有些心惊,却也不敢多说什么,看了看大夫人,便默默站到一旁。
九娘子自然不知道大夫人心里的变化,即使知道,她对于跟王仪的事情本就没多大兴趣,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
三娘子怀孕之后二姨娘便经常出入于王府之中。这是王爷给陈启郡的面子,也是三娘子怀孕有功的奖赏,算是一种殊荣了。二姨娘因此而天天容光焕发,神采飘扬,看起人来都要高人一头,直恨得大夫人咬牙切齿,却又无计可施。
九娘子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一直在行动着。几天之后,她所想要的消息终于来到了自己手中而其中的内容则并未超出她的预料。
冷冷一笑,她看着手里的东西,陷入了沉(168)疏漏思。
“姑娘,您看,咱们需不需要做点儿什么?”负责为她取来这些消息的董妈妈在一旁悄声问道。
这个消息也就只有她们主仆俩知道,因为太过震撼,以至于自认已经见识过不少东西的董妈妈都觉得有些胆颤心惊。
九娘子笑了笑,道:“那倒不必了。这消息既然咱们能知道,别人就一定也能知道就算咱们不动,自然会有别人动也免得咱们自己动手闹出的动静太大,打草惊蛇。”
董妈妈今日已非当年吴下阿蒙,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道:“确是如此。毕竟咱们算是“外人”想要在王府动手脚风险太大倒不如让她们自个儿去斗去,咱们只要坐收渔翁之利就是了。”
九娘子也点了点头,道:“此事并不算什么机密,应该会有不少人知道。不过至今仍然没什么动静,如果不是有人刻意压制,就是在等待着更有效的时机来做个大的爆发。若是后面一种,咱们也就省事了。但怕就怕是前面一种,对方意图不明,我们纯粹的等待就落了下风,难免会受制于人。董妈妈咱们也不能一味地坐等,还是要小心打探着才是。”
董妈妈应道:“姑娘放心,奴婢省得,已经让人盯着了。”
九娘子便满意地笑了笑。
除了二姨娘外,仗着三娘子的得势而趾高气昂的还有一个,就是三娘子的弟弟五哥儿。
五哥儿身为二姨娘的小儿子在二姨娘得势的时候可谓受尽了娇宠,虽不是嫡出,所收到的待遇也跟嫡出相差无几了。但随着大哥儿的疯魔,二姨娘的失势五哥儿在陈家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不得不跟二姨娘一样夹紧了尾巴做人。
如今三娘子总算争气,在王府里占有了一席之地,五哥儿失去的荣光仿佛又回来了,整个人都似乎焕发出了新光彩,面对着兄弟们的时候也多了几分底气,渐渐地就再也忍受不了以前那种受人忽视、看轻的状况。
二姨娘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之前孩子们都还小,还看不出来明显的差别,因此陈启郡对几个儿子都是差不多的态度,尤其是大哥儿、四哥儿和五哥儿,借着生母的光,受到陈启郡一视同仁的亲近照顾。然而随着年纪渐长,个人的天资和能力就渐渐显现出差别来,再加上后来大哥儿惹出了祸事,二姨娘也跟着失宠,大哥儿和五哥儿就慢慢落在了四哥儿身后。
此时二姨娘总算发觉了自己的疏失,没能在自己得势的时候就帮儿子们驱除潜在的威胁,以至于现在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四哥儿的如日中天而束手无策。但其时她已经失去了权柄,想要做什么已经是来不及了。
如今终于有了翻身的机会,她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想到五哥儿的前途,毕竟五哥儿未来的好坏也就直接决定着自己未来的情形,自然不敢怠慢。况且天公作美,四哥儿偏生在此时落入了美色的陷阱,沉迷于温柔乡中,疏忽了学业,引起了陈启郡的不满。如此天赐良机,若不好好抓住连她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
很快,二姨娘的机会就来了!
这天,陈家的下人们从一早上起来就忙碌开来。包括粱邵阳等与陈启郡有关的今年科考的新科进士们,约好了一起到陈家来拜见陈启郡,是后辈对前辈的拜见,也是对之前陈启郡给他们提供的科考上的帮助进行感谢。
这可不是件小事。这些新科进士们将来都是朝廷的栋粱,说不得十几二十年后就能入主中枢,跟他们打好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更别提这些人本就跟陈启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一张无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