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色-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子的婚事既然解决了,接下来就该轮到长女了。

相比许王,大家对刘桢的婚事可就热衷多了。

毕竟当皇子的老婆有风险,当公主的丈夫可就是稳赚不赔的,何况是深受当今皇帝看重的这么一位公主。

刘远对这个女儿的宠爱,加上刘桢这次在过国策之争里的建言之功,让他决定好好挑选驸马,势必要让刘桢嫁得风风光光,又幸福美满。

——————

“子望,下差了想去何处消遣啊?要不要和我们去城东酒肆,那里新来了一批歌姬,歌喉很是不错呢,身段也是曼妙的!”北军的同僚拍着陈素的肩膀,用一种心照不宣的语气和表情笑道。

“不了,今日我想早些归家。”陈素笑道。

他从许众芳那里调入北军已有一段时日,现任左京辅都尉,这个官职不算高,负责协助北军的最高统帅,也有带兵的职能,在他上头还有中垒令,中垒丞等十来个官职压着,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能够从地方调入京畿,这已经算是令人歆羡的高升了。北军中有些人知道陈素与许王交情好,只当陈素是托了关系才调过来的,在陈素刚进北军的时候,颇有些风言风语。

陈素对此一笑置之,并不理会,这种传言一味计较去解释,只会越描越黑。

如今在北军的时日一久,他也逐渐能交上几个谈得来的同僚了。

“啧啧,子望,你日日下差就赶着回家作甚?莫非家中有美娇娘不成?我听说你家人又不在京师,连你那屋子都是租赁来的罢?回去也是独对烛火,哪里有跟着一帮兄弟出去玩耍来得痛快?走走走!”对方揽着他的肩膀就要把人拽走。

陈素轻轻一拂,也不见如何用力,对方的手就不由自主地被拂下去了。

“好你个张与前!我如何没有和你们出去了,昨日不就与你们一道去喝酒了?结果你们个个醉得七荤八素,还要我把你们送回家!”陈素笑骂一句,婉拒中又透着亲昵,“今日便罢了,我得早些回家,明日一早还要随武库令去清点武器的。”

被他唤作张与前的同袍嘟嘟囔囔:“武库令这人最会来事,无非是见你新来的好欺负罢了,你和许王不是交情很好吗,早该请许王出面,给他点颜色瞧瞧!”

陈素淡淡一笑:“人生在世哪里没有一点挫折,怎能遇事就让旁人出头?”

张与前为他抱不平:“可那畜产成天给你找事,连我都看不过去!”

“好了好了!”陈素拍拍他得肩膀笑道:“不必为我操心,这点小事我没放在身上,你不是要赶着去看你的歌姬吗,还不快去!”

张与前还想说什么,就听见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在外头响起:“陈子望啊陈子望,你不单有许王殿下撑腰,如今连美人都找过来了,可真是艳福不浅啊!”

随着声音,进来一个人。

北军有拱卫咸阳城之责,但却是以军营的方式驻守城外,离咸阳城不过咫尺之遥,是以除了普通士兵和值守的官吏之外,但凡没有差事在身上,隔天休沐的人,都会在城中租赁房子居住。

进来的人名叫孙益,正是张与前口中喜欢为难陈素的武库令。

“什么美人,美人在哪里?”张与前一听美人就眼睛一亮,下意识往孙益身后看。

孙益哂笑一声:“不必看了,人家在外头呢,指名找陈子望的!”

方才军营外头来了一辆车驾,不仅装潢精致,还有两名甲士护卫,孙益正好从旁边路过,一看就知道这是贵人的车驾,心想上前去套套近乎,指不定还能有什么好处,谁知道对方指名道姓要见陈素。

孙益心下不快,又不敢有所表示,只得不情不愿地过来喊人了。

陈素有点奇怪,他孤身一人在咸阳,平日又从不流连酒肆乐坊,哪里会有什么女子来找他。

但转念一想,说不定是刘桢身旁的阿津呢。

他便拱手笑道:“多谢武库令相告,我这便去看看。”

孙益从鼻孔里喷出气,也不作声。

陈素一笑,又朝他拱了拱手,便迈步走了出去。

一出了军帐,果然远远瞧见军营外头不远处停着一辆牛车,旁边除了甲士,还站了两名女子。

其中一人自是阿津,另外一个……

陈素的心不自觉跳得快了一些。

那少女正背对着他与阿津说话,似乎是阿津对她说了什么,后者转过身,看见陈素,便对着他嫣然一笑。

“拜见公主。”陈素走过去,郑重行礼。

“子望何须多礼!”刘桢笑吟吟地亲手去扶他,二人相视一笑。

跟在后面的张与前和孙益看着“艳福不浅”的陈素,各自张大了嘴巴。

仗着交情不错,张与前厚着脸皮蹭过去,“子望,你不介绍一下吗?”

陈素迟疑了片刻,他不知道刘桢愿不愿意让他们知晓自己的身份。

他还在犹疑之际,刘桢却已经大大方方地笑道:“我姓刘,子望在军中多得你们照顾了,我们两家乃是世交,他就如我兄长一般,我代他多谢二位了。”

这么一位美丽的少女对自己言笑晏晏,纵然孙益再不喜欢陈素,也不可能对刘桢发脾气,更何况他断定刘桢身世不凡,定是哪家公卿大臣的女儿,当下对陈素就越发羡慕嫉妒恨了,面上却还得扯出笑脸道:“小娘子何须如此客气,子望与我有同袍之谊,他行事谦逊有度,我自然会多加照顾他的。”

我呸,还同袍之谊,你平时不给他下绊子就不错了!张与前暗暗想道。

刘桢听了孙益的话,只笑不语,这时候身旁的阿津出面道:“二位若是无事,还请自便。”

言下之意就是赶人了,张与前倒还没什么,孙益就有点恼怒了,又忌惮对方的身份,不愿就这么被赶走,便拐弯抹角地问:“不知贵居何地,改日有空,也好登门拜访!”

阿津依旧带着笑容,嘴角却隐隐露出轻视之意:“渭水之南,便是吾家娘子的家。”

待到车驾行远了,孙益和张与前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孙益回过神之后,不由有些恼怒,北军武库令一职虽然谈不上位高权重,但在军中也算肥差,从未被人如此轻视,何况还是被一个婢女轻视,她家主人就站在旁边,竟然也不制止,询问来历竟然也不直言,还打谜似的说什么渭水之南,不就是公卿之女吗,真把自己当成公主了?!

他见张与前还沉浸在自己的思路里喃喃自语,便不怀好意推了他一把:“何事想得如此入神?”

“我知道了!”张与前被他一推,却拍着巴掌喊起来。

孙益恼怒:“嚷嚷什么呢!”

张与前有点语无伦次:“那小娘子,我知道是何来历了,渭水之南!”

孙益狐疑:“是何来历?”

张与前有点激动:“渭水之南不就是长安,以长安为家的贵女,还会有谁?”

孙益先是一愣,然后整张脸都变色了。

长安长公主?!

孙益想到刘桢那句“世交”的介绍,顿时觉得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陈素原来不仅和许王交情好,和长公主的交情也很不错?

自己刚才还对他说那些怪话,他会不会一气之下,在公主面前告黑状啊?

完了完了!

孙益仿佛看到了自己一片黑暗的前程。

第75章

车厢不是很大;坐了刘桢与阿津;如果再要加上陈素的话未免勉强;陈素就跟在牛车旁边一道走,不时与护车的甲士说话,直到车驾入了城;刘桢从车上下来;吩咐车夫和甲士先回去;自己则带着阿津与陈素一道在城内的街道上走。

“子望;我先前不知你到了咸阳,直到看见你给我送的物事,多谢你。”

“不必客气,你如今身份不同,要做的事情自然也很多,那些都是不值钱的小玩意,你喜欢便好。”陈素温和地道。

二人虽然不常见面,但书信联系却不曾断过,先前刘楠还与陈素一道在军中时,刘桢给刘楠寄东西,每次都会多备一份给陈素,而陈素也都会回礼,有时候是当地的吃食,有时候又是一些小巧的玩意,虽然谈不上值钱,却都能看得出用心,后来刘远入主咸阳城,又登基称帝,刘桢成为公主,东西不便直接送入咸阳宫,这才渐渐少了。

故而如今重逢,倒也不见生疏。

陈素笑道:“今日既然出来了,就由我作东请你吃饭罢。”

刘桢故作不满:“怎么不是我请?算起来我才是东道主啊!”

陈素也不与她争,只笑道:“那好罢,这顿就由你来,下次我再请。”

刘桢笑嘻嘻:“莫要小看我,当初你与阿兄寄给我的那些钱,我到现在还攒着呢,请你吃个几顿是绰绰有余了。”

陈素这才有些惊讶:“那些钱你还留着?”

刘桢:“自然还留着,装了足有半匣子呢,可惜后来你们不寄了,不然我就有一匣子的钱了。”

陈素:“你怎么不用掉?”

刘桢摊手:“先时在咸阳城,用的是郡守的用度,后来又有了公主俸禄,所以就一直用不上。”

陈素失笑:“也是。”

说话间,三人进了九市里颇不显眼,环境却极为清幽雅致的一间食肆。

刘桢诧异:“你来咸阳不过月余,怎么会知道这个地方?”

这间食肆在九市边上,两条闾里的交叉,位置有些偏僻,刘桢虽然在咸阳城的时日不短,却不经常逛街,如果不是陈素带路,她绝对没法找到这里来。

陈素笑道:“是上回你阿兄带我来的。”

刘桢撇撇嘴,轻飘飘地表达了抗议:“好啊,你们俩跑出来玩,也不带我!”

陈素明日休沐,方才出军营的时候就已经换上常服了,不过他与刘桢看上去都气质不凡,刘桢还带着婢女,店家眼尖,立时便热情地迎上来,将他们引入雅间。

一入雅间,外头的喧嚣热闹都被隔绝在一扇门外了。

刘桢左右看看,饶是已经被咸阳宫养刁了的目光,也觉得这里很不错,格局虽小,五脏俱全。

阿津没有随他们入雅间,人候在外头。

“公主愁眉不展,是否心中有事?”陈素忽然问。

刘桢这几天确实有些心烦意乱,跑出来看陈素,也是存了想要一诉衷肠,把对方当成树洞的心思,但是话到嘴边,她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陈素看着她微蹙的眉头,有种想要伸手帮她抚平的冲动,但他最终也没有那么做,只是默默地看着她。

刘桢抬头就能看见陈素带着关切的神色,她心中一暖,又叹了口气。

“我只是有些事情想不明白,心中彷徨苦恼,不知如何是好。”

具体是什么事情,以陈素的才智,也隐隐猜到与宫闱有关,但这不是他能主动过问的,安慰的话也就无从说起。

想了想,他道:“许王可曾与你说过我的事情?”

刘桢一愣,先将自己的心事放下,“阿兄曾经说过,你出身南洋望族,幼时……”

“父母双亡。”陈素帮她接下去。

刘桢不知道该露出什么样的表情,同情好像不太合适,平静又显得太过冷血。

陈素瞧见她脸上的纠结,噗嗤一笑。

“陈家在南阳是大族,但我父膝下只有我一个,我三岁时阿父便早逝,后来六岁时,阿母也病逝了,其时因我父我母乃无媒结合,是以一直独居在外,未回陈家。六岁之前,家中虽然清贫,也没有到温饱不济的地步,阿母死后,我一人吃不了苦,便想回陈家认亲,结果当时是被陈家用棍子打回来的。”

听到这里,刘桢不由发问:“难道陈家已经没有稍微亲近一点的亲人了吗,所以他们才会将你视如外人?”

陈素笑了一下:“怎么没有,还有我大父和世父在的。他们说我是贱婢所出,无媒苟合,不当为陈家子。”

祖父和伯父都在,却不肯让一个没了父母的小孩子进家门,这是何等冷血?想当年刘远虽然是庶子出身,为父亲和嫡母不喜,但好歹也在家中待到了成年才被赶走啊。

刘桢的眼睛带上了恼意,她不自觉代入了陈素的处境。“后来呢?”

“后来我被打了几棍子,浑身都疼,心里又委屈又愤怒,就跑到阿母的坟前大哭。当时阿父已经被葬在陈氏的墓地,但是他们不肯给阿母立坟,那个地方只有一处小土丘,我那会不晓事,采了一些野花插在坟头上作标记,以为自己能找到,结果过没几天再去,那些野花已经被雨水冲走了,我认不出哪个坟头才是我阿母的,只好随便认着一个,就趴在那里哭。”

陈素的声音很平静,甚至是温柔的,刘桢听不出一点恨意,却只觉得莫名心酸。

“谁知哭着哭着,天上就下雨了,当时我只觉得天大地大,却无处容身,不如就在那里哭死算了,也好到地下和我阿父阿母团聚。结果淋了一场雨之后,我就真的发起热症来,连走都走不动,当时我心想,如果没死成的话,就要努力活下去。”

刘桢已经全神贯注融入陈素的这个故事里了:“后来呢,有人救了你?”

陈素摇摇头:“哪里有什么人来救我,是我自己醒过来的,兴许是我命太贱,上天不愿意收我。我大病了一场,等身体好些之后,就开始走街串巷,行乞为生,陈家嫌我丢人,不肯让我靠近陈家附近的那一片宅子,那时我便想,我就是再苦,也绝对不会再去求陈家。”

刘桢轻声道:“此仇我可为你报之!”

陈素笑了笑,又摇头:“多谢你的好意,但是不必了,他们本就与我毫无瓜葛,我的姓氏也只传承自阿父,与他人无关。如果没有当日他们那番作为,也许还不会有今日的我,如此想来,我岂非还应感谢他们?”

刘桢叹道:“后来呢,你就从军了?”

陈素:“十三岁时,有一位族叔可怜我,让我拜入南阳鹿首先生门下。”

刘桢心头一动:“是儒家?”

陈素点点头:“儒家提倡有教无类,所以鹿首先生并没有嫌弃我是个乞儿,在他门下的那两年,我学到了很多。十五岁时,鹿首先生说我应该学的都已经学得差不多了,我应该去游学天下了。但我无意于此,便直接去从了军。”

难怪刘楠会说佩服陈素,单是陈素这经历,就已经比他们强出许多。

刘桢暗叹,若是易地而处,让她从六岁到十三岁都四处流浪,行乞为生,她能坚持下来吗?她会不会忍不住又回头跑去求陈家?

刘桢不敢保证,她对自己的意志力没有那么强的信心。

但这一切,陈素都捱下来了,不仅熬了过来,而且现在还出人头地,不必再回南阳,看那些亲戚的脸色。

看到眼前恂恂儒雅的年轻人,谁还能将他和那个蓬头垢面的乞儿联系在一起?

“我一直觉得我们从前的境遇已经够艰难了,现在才知道,与你相比,不及万一。”

陈素温和地看着她:“我说这些事,并不是为了诉苦或炫耀,人生在世,难免波折,但没有什么坎子是过不去的,关键只在于你如何去做。”

刘桢沉默下来。

因为陈素这席话,她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最近太过顺风顺水的缘故,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觉得心烦意乱。

何况她所担心的一切还没有挫折,这甚至还算不上挫折,起因仅仅是老爹的几句话而已。

实际上,刘远告诫她不要掺合到皇位之争里去,往深一层想,这未必不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皇权之争从来都是血腥而残酷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尸骨无存。

当年秦二世胡亥篡位登基,除了名正言顺的扶苏之外,胡亥甚至连他的姊妹都没有放过,全部杀了了事。

只有刘桢彻底远离太子之争,才有可能在刘远身后,也能保证富贵无虞,平安一生。

不得不说,刘远这想法实在是有些天真了,也有身为一个父亲的想当然,但刘桢不能否认他对自己的爱护之意,迄今为止,她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父亲给的。

而且她所担心的一切,现在都还没有发生。

老爹虽然不喜欢长兄,甚至透露出可能不会立他为太子的意思,那也仅仅只是可能,而非既定的事实。

他将本应外放封地的刘楠多留在咸阳两年,本身肯定也是存了考察的意思。

也许他现在心中有更中意的人选,譬如刘桐,但那还不足以令他喜欢到马上决定立其为太子。

虽然大家都知道嫡长子继承才是正统,才是最省事的游戏规则,可古往今来又有多少皇帝遵循这个游戏规则?

如果事事都按照规则来,那世上怎么还会有如此多的勾心斗角?

一个皇帝,尤其是像刘远这样的开国皇帝,才是真正的乾纲独断,他们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朝代,更不会被所谓的规则束缚,除非他们自己需要或愿意。

所以刘楠现在的关键问题,并不是需要打倒刘桐刘槿等其他兄弟,而是刘远觉得这个长子究竟是否有资格当太子。

想通了这一点,刘桢就觉得有些豁然开朗了。

刘楠是她的亲兄长,是与她从小一起长大的,会在她危险的时候站出来保护妹妹的好哥哥,刘桢不可能放下他不管,她不能坐视刘楠可能会出现像刘疆那样的结局——历史上的东汉,刘疆身为光武帝与皇后郭圣通的长子,本是最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但在阴丽华成为皇后之后,刘疆这个太子,却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只能成为东海王,因为心理压力太大,最后抑郁而终,英年早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