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府小妹-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着安延熹的话,连匡蓦地想到了诏书。观之安延熹的表情连匡脸色露出了惊讶:“你怎么会知道!”

“呵呵,连城主莫急。杂家慢慢与您说来。”随后安延熹将郭裕不放心连家父子传送诏书一事告知了连匡,并且将郭裕交给自己的另一份诏书递给了连匡一看。

世代忠心又如何,在帝王的眼里他始终是个不可靠的外臣而已。一时间连匡只觉得郭裕根本就不相信自己,帝命的一切都不过是个幌子。

看着受打击的连匡,安延熹继续善诱道:“连城主忠心为国。加之对颐亲王又有恩,杂家这才无条件的相信城主您呐!”

郭淳轩!连匡听到这三个字,陡然看清了眼前高深莫测的安延熹。原来他早就是郭淳轩的人。拨开云雾见青天,郭淳轩啊郭淳轩,你还真是高明,连匡不禁暗忖道。

“连城主,如今王上已经登基,为了玉国和郭氏,咱们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好。”安延熹所指不过是想让连匡放弃送郭裕进城的念头,只要郭裕一死,他们两个守口如瓶,郭淳轩的王位就固若金汤。

“安公公,这是昧着良心啊!”连匡的性子令他一时半刻无法接受这样的大逆不道之举。

“为了天下安定,咱们也只能做一次昧着良心的事儿了。连城主,你不相信王爷的能力你也应该相信李家和晏家这两大家族的能力吧?”安延熹深知,郭淳轩也许比起离莫言来少了一些才智和计谋,但郭淳轩的仁厚善良才是当下的玉国帝王最需要的。而且只要李出尘当了王后,李家同晏家都会成为郭淳轩一势的最大支柱。

“这…”安延熹说的没错。在连匡年轻的时候他就听自己的父亲说过‘得李家者得天下’。即使李清臣早已不在,但李家的儿子和董小宛都是玉国不可多得的人才,加上晏家士大夫家族的贵族血统。这对于郭淳轩来说是绝对的如虎添翼。反观,离莫言虽然才华横溢,但没有人和,地利也说不上。继承王位恐怕会引来各方的猜疑和不满。

“连城主慢慢斟酌,杂家告退。”安延熹也不逼着,这件事关乎重大,他希望连匡能够想清楚以免将来倒戈多生事端。

一面是老主子,一面是新主子;一边是忠心,一边是私心,连匡还真是难以抉择。半夜,连匡找来了自己的亲信:“陆征,你立刻前往李将军府,务必把这封信交给李家七小姐。不得有误!快去!”看着人离开,连匡的心也跟着忐忑起来,一切都得看她怎么抉择了。

朝霞初露,鸣啸城一片喧闹繁华。早间的集市黑压压的挤满了街道。李出尘起了个大早本打算入宫,可惜这马车被对面来的拉货板子堵在了街中心。无奈,李出尘只得下车徒步而过。张小浔近身陪着,远远的隐处秦如桑亦是跟着李出尘的脚步。

看着无往日无常的人群和景致,李出尘竟然有些茫然。对于百姓来说,似乎谁当王帝都无关紧要,只要没有战争,他们依旧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富也过,穷也活。

“小姐小姐,行行好吧。”也不知是打哪冒出来的小乞丐,拉着李出尘的衣角可怜巴巴的乞讨道。看着这孩子不过六七岁的模样,瘦骨嶙峋,浑身脏兮兮的,只有两只清澈的大眼睛透着一丝灵力。李出尘不禁心疼的问道:“你怎么一个人在外面?你爹你娘呢?”

“爹爹打仗的时候死了,娘亲上山摘果子就再也没有回来。”孩子说着眼眶就看是泛红。

“真可怜。”张小浔摸了摸孩子枯黄蓬乱的头发。

李出尘拉着孩子的手柔声道:“你叫什么名字?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孩子望着李出尘无力的摇摇头,瞬间就晕了过去。李出尘一把将孩子抱在怀中,对着张小浔吩咐道: “我们先带他回府吧。”瞧着身旁冷漠的过路人毫不在意这个孩子的死活,李出尘的心就跟着疼起来,当初她也是这样被世人遗弃……

两人匆匆忙忙抱着孩子回了府,李出尘亲自替孩子治病、洗漱、更衣,忙活下来已经到了晌午过后。孩子醒了,眼瞅着身边的一切呆呆的环抱在床榻上不敢动。

“不要怕,如果你愿意,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李出尘看着怯怯的孩子亦是怜悯。

“小男子汉,你还没说叫什么名字呢?”张小浔说着亲昵的拉着孩子关切道。

“我叫江帆,一帆风顺的帆。”孩子眨巴着眼睛,对着眼前的两人天真道。

“真好听。我是小浔姐姐,她是出尘姐姐。”张小浔瞧着孩子喜欢的紧。

孩子看了一眼张小浔又望着不远处的李出尘,本想说谢谢,可惜了肚子这时候咕噜噜的作响,嘴角一瘪脸也跟着红到了耳根子。

“走,小浔姐姐带你吃好吃的。”张小浔替江帆穿好了靴子,拉着就往外头走。

“小姐,外头有人找您。”家仆正巧在院子里见到了李出尘。闻讯,李出尘便与两人分道随着家仆去了前厅……

☆、第101章 情义

厅子里,陆征早已恭候。李出尘看着眼熟,应该是在哪见过可就是想不起来怎么称呼。

“李小姐,卑职奉连匡连城主之命将此信交给您。城主说希望李小姐即刻回信。”陆征取出信递给李出尘,接过信的李出尘让家仆给陆征上了茶,自个儿打开信浏览起来。

“陆大人稍等,出尘这就去里头写封回信给连伯伯。”李出尘对着来人福了福身便往里走。

拒霜园,李出尘刚进自己的书房就见到了从珠帘后走出来的秦如桑。

“如桑,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呵呵。”李出尘对着一脸疑惑的秦如桑有些卖关子道。

秦如桑观察着李出尘的表情,一时间猜不透她的心思:“什么事?”

“你看看这个。”李出尘将连匡的信交给秦如桑,一看,秦如桑整个人都怔在了原地。

李出尘微微观之,心中打着鼓。她这无疑是在冒险,秦如桑是金翎军统领,理应是自己的人,但是李出尘知道秦如桑对郭裕的忠心……

“你为什么要给我看?”如果不知道这事他的行动就简单多了,但是偏偏李出尘让自己知道了这事,那么她就不怕自己带领金翎军去找连匡吗?!

“因为我认识的秦如桑有足够的能力分析现实和大局。而且,我把你当朋友,朋友之间就该以诚相待。我不想等到事情结束才来告诉你,我曾经骗过你。”李出尘说的坦坦荡荡,这又让秦如桑同连匡一样。陷入了两难之境。

李出尘说完便执手给连匡写了回信,至于秦如桑做出如何决定她都尊重他。待到李出尘写完,秦如桑依然木讷的站在原点。出门之前,李出尘微笑的对着秦如桑说道:“明日晌午我就会进宫。希望在此听到你的好消息。”

楼上的秦如桑默默地看着李出尘走远。心底的纠结越发的激烈……

入夜时分,茂密葱郁的水杉和一排整整齐齐的翠柳在月光下编织成一片静谧的碧海。随着晚风的吹拂逐层涌动着碧波树浪。拒霜园的小院子里,为了小江帆。李出尘亲自备下了小宴,董小宛、李家兄弟还有夏侯溪妍都应邀再宴。

“以后你就安安心心的住在这,我们都是你的家人。”李出尘拉着小江帆的手温柔道。

小江帆话不多,看着众人都瞧着自己不禁有些怯场,瑟瑟的躲到了李出尘身后。

“男子汉大丈夫,怎么可以如此扭捏。来,咱们来比划比划怎么样?”说话的正是李正泽。

小江帆有些犹豫。但却鬼使神差的走到了李正泽身边,好不服输的与李正泽扳起了手腕。董小宛看着不禁联想到了这三十而立的大儿子至今也没着落。看样子,还是这顽皮的小儿子得先成家了。“溪妍啊,粮食一事也办妥了。你这趟回去,就让正好陪你一同回灵渊城吧。”

夏侯溪妍一听眸色就朝着李正好望去。李正好眉头微微一皱道:“娘,这时候我还是留在你身边的好,万一有个什么事儿你也有个跑腿的。”

“诶,这有正泽和出尘在,可不缺你。溪妍一个女儿家的,单独回灵渊城我可不放心。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夏侯城主可得责备我不是!”董小宛看着自己儿子一一根筋的傻劲儿不禁气闷。

“是啊六哥,你还是陪溪妍去吧。你们这聚少离多的日子,我这妹妹都看不下去了。”李出尘打趣着将自家六哥推到夏侯溪妍身边。

“六弟你放心。这里的事儿都是琐事,四哥能解决。”李正泽抱着小江帆对李正好宽慰道。

瞧着众人意见统一,李正好看着夏侯溪妍便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算是答应了董小宛。

“姐姐,火生好了。”张小浔在树底下喊着大家,李出尘一看这像模像样的烤架已经生了炭火,手就痒痒的把串好的食物放到了架子上。

“妹妹这吃法倒是有点像北方游牧民族的吃法。”李正好瞧着李出尘的架势。真没想到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自家妹妹居然还有这手艺。

“像,但又不全是。妹妹,你这是打哪学来的?”李正泽斟酌着好奇道。

李出尘但笑不语,这换做在二十一世纪,只是非常普通的一次露天烧烤而已。她早就希望和家人来一次烧烤聚餐,可惜好事总是多磨,今日遇到了好时机,兴致起了便动手张罗了一番。“姐姐总是有许多奇思妙想,这也不足为奇吧。”张小浔说着也加入了自烤自尝的队伍里。

“溪妍,你也试试。”李出尘看着夏侯溪妍依然端坐着,赶忙拉着她一起‘自食其力’。

“我也要!我也要!”到底是孩子,小江帆一看又好吃的话也跟着多了起来,李正泽和李正好似乎很喜欢这小子,一个劲的给他吃烤肉。张小浔也拿了刚烤好的食物去给董小宛尝尝鲜。

烤架前,李出尘对着专心致志烤食物的夏侯溪妍微笑道:“夏侯小姐,这次六哥送你回去,你一定要把他留在灵渊城。无论将军府和鸣啸城发生什么事都不要让他知道。”

“你这话什么意思?”夏侯溪妍听出了李出尘话里有话。

“别那么严肃嘛,我的意思是夏侯城主就你一个女儿,六哥以后可以当夏侯家的上门女婿嘛。”李出尘无邪的笑道。

“你是不是有什么计划?是不是有事瞒着正好?”夏侯溪妍本就心思缜密,即使李出尘把话圆了过去她还是灵敏的嗅到了李出尘这话有着几分危险的味道。

“计划,哪有什么计划。我只是心疼六哥和你,经历了那么多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了。”李出尘保持着微笑,拉起了夏侯溪妍的手:“夏侯小姐,不对,我应该改口叫你六嫂了。有些话,只有时间去证明它,该发生的就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也许也会发生…现在的我们都不知道以后究竟会如何。不是嘛?”李出尘的话说的隐晦,夏侯溪妍听的糊里糊涂。到底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夏侯溪妍张口想问却被回来拿食物的张小浔截断了话题:“姐姐,夫人夸你这厨艺可比御厨了呢!”

李出尘听着张小浔的话收回了注视夏侯溪妍的眼神,若无其事的笑道:“那当然了,这可是我的独门秘方,只此一家,绝无分店!”这话令众人乐不可支,难得李出尘如此活泼,董小宛瞅着也窝心了许多。

“给你三分颜色你还真开起了染坊。哎哟,我可不知道咱家七妹还会王婆婆卖瓜这一套!厚脸皮哦!”李正好对着李出尘打趣道。

“六哥,这可不是自卖自夸!这是事实!要是你不同意啊,你就别吃了。”李出尘佯装生气,离开了烧烤的架子。

“哎哟!”李正好吃痛一喊,原来是小江帆狠狠的给了他一脚。

小江帆做完坏事立刻跑到了李出尘身边,对着李正好不客气道:“不许欺负姐姐。”

“好啊!你这个吃里扒外的小东西!”李正好作势扑上前要抓住小江帆,这小鬼头倒是聪明的很,竟是往桌底和人身边逃窜。

“没想到他这么护着你。”李正泽笑着看着一大一小在眼前追逐对着身边的李出尘说道。

“也许是因为在他最没有安全感,最需要的帮助的时候,我帮了他吧。”李出尘回想到第一眼看见的小江帆差点就把正事给忘了。“四哥,听江帆说他的父亲叫江桂,曾经替朝廷效力,可是死在了战场上。依我看江桂应该是郭淳耀军队里的士兵……”

“你想……”李正泽看着李出尘有话要说直言问道。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是底下的士兵都是无辜的,他们不过是普普通通的百姓,还请四哥在早朝上为他们说几句话。”

“你想四哥怎么说?”

“尊重每位士兵的意愿,回家和入伍都让他们自由选择。至于那些已经失去生命的士兵,还请朝廷为他们的家人争取一点银两,帮助家中老小度日。”将军府可以多养一个小江帆,但她不确定在全国各地还有多少和小江帆一样可怜的孩子和老人,因为战役而失去家里的从军男丁,没有了经济来源要如何生活。

“这…”李正泽有些为难,玉国开国以来并没有这等规矩和先例。

“四哥。他们不过是王者的棋子,不会给朝廷带来危险的。”李出尘看出了李正泽的犹豫继续请求道。

“我不能打着包票答应你,但是我一定会尽力。”李正泽最终还是妥协了。

“谢谢四哥。”李出尘听罢喜笑颜开,至少四哥愿意提议,那就是有希望了。

“姐姐救我!姐姐救我!”猛的扑进怀中的小江帆看着张牙舞爪的李正好赶忙闭上了眼睛。

“好了好了,不闹了!看你满头大汗的!”李出尘制止了李正好继续闹腾小江帆,又细心的替他擦去额头的汗水。

“出尘交代你的事儿,得上心点。朝中要动用的关系和人你多选几个。”董小宛对着自家儿子又是嘱托道。

李正泽掂量着自个儿母亲的神色,随之恭敬道:“是,母亲。”

第102章戳穿

翌日,骤雨初歇。琉璃瓦上残留着夏夜雷雨的斑驳痕迹,在破晓的霞光照射下琉璃瓦熠熠生辉。向阳宫还未到早朝之时,殿内三五成群的朝臣或是为了政事各抒己见,或是相互闲谈这几日得了什么宝贝。当李正泽进入殿内,一下子就被簇拥在了中间。

“哎哟!李大人来的好早啊!”户部尚书笑盈盈的拥上来道。

“是啊李大人!您今儿个这身衣裳穿的可真精神呐!不知是出自哪位裁缝的好手艺啊?”工部侍郎拍马不落人后,赶紧插话道。

李正泽环顾,心中不禁讽刺。当初父亲一死,大哥二哥逐一被沈玉衡和肃容诬陷,朝中多少人忙着撇清和李家的干系,可如今呢……俗语说的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们为官数十载,这见风使舵的眼力劲儿还真是练得炉火纯青。众所周知这空缺的王后之位非李家七小姐莫属不可,自然的对李正泽这位未来王后的嫡亲哥哥少不了拉拢巴结的。无论在哪个国家,王后不仅仅只是权倾后宫的女人,她更是牵涉一代江山社稷的关键人物。

微笑着接受各位大人的寒暄和恭维,李正泽心底亦是盘算着自家妹妹昨儿个交代自己的事情。既然他们那么想要巴结出尘,眼下就有个机会试试这些人中到底有谁可以利用。李正泽正寻思着怎么开口,凑巧了这吏部的大人为了把其他工部的大人比下去扯着嗓子喊道:“我早就看出这王后娘娘兰心蕙质,超凡脱俗!加上医术高明,实在是玉国国母的典范啊!当年有幸亲眼瞧见王后娘娘将濒死之人从鬼门关拉回来,实在是让人不得不佩服啊!从那以后,我就暗暗发誓,以后王后娘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史林一定为王后娘娘肝脑涂地!”

众位大人心中鄙夷着史林溜须拍马的本领,嘴上却不落其后,七嘴八舌的对着李正泽表明了自己愿意为王后娘娘效力的心意。

“史大人万万不可乱称呼啊!”李正泽故作惊慌,对史林连连称呼李出尘为王后娘娘有些反感。虽然眼下,郭淳轩登基,李家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但是朝中仍然有着一些固执的老臣对于郭淳轩替代了原太子郭淳耀一事耿耿于怀,并且伺机找寻借口想要推翻郭淳轩的统治。这朝堂之上有的是各方的眼线,万一有人借此大做文章,李家便会引来祸端……

“这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咱们不过是心诚一些罢了。”

“是啊是啊。”众大人你一眼我一语,李正泽无奈之余又开口道:“多谢各位大人的美意,只是眼下这么称呼为时过早。正泽一定会转告舍妹各位大人对她的关心。”看来,这其中并没有可靠之人可以让他信任的。李正泽有些艰难的走出人群,蓦地看到廖习恒站在不远处似笑非笑的望着自己。

这以一敌百的人就在眼前,他怎么现在才想到呢!李正泽大喜,比起一百个庸臣的进言,倒不如廖习恒一句话的事儿。    “廖大人。”李正泽对着廖习恒拱手行礼。

“李大人。”廖习恒礼貌性的回复令李正泽觉得他是在故意疏远两人,而他脸上的表情截然不同于刚才的朝臣。这才是他要找的好帮手!

“我这有一奏折,想在呈给王上之前给廖大人先过目,希望廖大人能给个意见。”李正泽将连夜准备的奏折递给廖习恒。他知道,如果自己一人上奏,那些遗留的老臣必定会以自己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史官却敢插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