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府小妹-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太后娘娘恩典。”二人异口同声道。

待到李出尘坐定,宫女们鱼贯而入,端上形形色色的诱人糕点与茶具。李出尘趁着太后与母亲寒暄的话茬,微微打量这太后所居的宫殿。

只见殿内云顶是百福字样的檀木作梁,明黄色水晶玉璧为殿内各处灯托,大小均等的珍珠为内殿外厅的幕帘,金鳞金甲的凤凰为柱础。着实显得气派华贵。

“将军夫人,这芙蓉糕啊是太后特命奴婢去给您做的。知道您爱吃,这不还热着,您尝尝。”嬷嬷端着精致的碟子放置于董小宛与李出尘中间的小堂桌上。

“有劳嬷嬷费心了,这芙蓉糕还真是属太后娘娘这儿做的最可口酥软。”董小宛称赞道。

“小宛要是喜欢呐,让嬷嬷在做些带回府上去吃。”太后熟络的招呼着,眼神带着常人难懂之色。她眯着眼睛,面带笑意。略有所思:

当年,这小宛还是一个伶俐的小丫头,却以她的才情与睿智俘获了自己王儿的心。可惜了,二人缘分尚浅,加之当时时局不稳,王上还需借助先王后家的兵力稳固王位,在自己的劝说下王上终究放弃了爱情至上的念头。最终没能结成连理。

想着往事,太后感叹的同时目光不由的转向稍远处的李出尘。

这小人儿,模样长的像极了她的娘亲。算起来,如今她这岁数比她娘亲第一次进宫还要小那么几岁。

但从一进这宫门,太后就发现,这李出尘以一株寒梅绣于水蓝烟纱碧霞罗,逶迤拖地淡黄水仙绿叶裙,身披金丝薄烟蓝绿披风。低垂鬓发装点着同款的小红梅,清新秀雅。难得的是,这丫头没有丝毫忐忑的神色,镇定自若的很。这可不是一般官家小姐所能拥有的气度和胆量。果然是将军家的小姐,亦是董小宛调教出来的好丫头。

李出尘隐约感觉到堂上坐着的那位时不时打量自己的眼神。她努力安抚自己的稍显慌乱的心绪,保持着那份该有的泰然与敬意。

“这小美人儿定是你们家老七了吧?”太后终于开口道。

“回禀太后娘娘,正是小女。”董小宛福了福身回道。

“长的倒是俊俏,假以时日必定也像你娘亲年轻的时候一样,倾国倾城的。”

“太后娘娘过奖了。”

“瞧我这记性,叫什么名儿来着?”太后说着,起身走向李出尘。

“回太后娘娘,是叫出尘,李出尘。”清朗的嗓音响起,李出尘那两汪清水似的眼眸,虽然总是淡淡的看人,却有说不出的明澈。

太后甚是喜欢李出尘的这份恬静与不卑不亢。

“这第一次进宫,若是有什么不适应的可要与哀家说说。以后啊,哀家这把老骨头还指望你能常来这儿坐坐聊聊天儿的。”太后若有所指道。

闻言,董小宛与李出尘默契的对望,两人各自揣测着这太后娘娘的心思起来。

“夫人,看来太后对着小姐喜欢的很呐。”太后身边的嬷嬷掩着手帕笑着帮衬缓和气氛道。

“能获得太后青睐,实在是小女的福分。”董小宛亦是平静的福身谢道。

骤雪初霁,头顶着冬日里的太阳,似乎拉近了与人的距离。显得格外地清晰,格外地耀眼。但阳光的温度却好像被冰雪冷却过似的,怎么也热不起来了。郭淳轩策马奔驰而来,直至延福殿的前门口。守门的宫人认出了来人便即刻上前问安。

“给颐亲王请安。”

“免了,太后娘娘可起来了?”郭淳轩懒懒的问道。

“早起了,这不正与方才进宫的李将军的夫人和小姐聊着呢。”

“李夫人和李小姐已经来了?”郭淳轩略感讶异。

“是。不过,也才到了一盏茶的功夫。王爷,奴才给王爷通报一声去。”

“去吧。”郭淳轩看着宫人前去禀报,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的。

他迈步进入殿内,侧目便瞧见一身华服端坐在堂下的李出尘。彼此的目光掠过,让人难以察觉。来到正品茶的太好跟前儿,郭淳轩甩下剑袖,单膝下跪。

“孙儿给王祖母请安。”

太后合上杯盏的盖子,嗔睨他一眼。

“你这孩子,真是想让祖母找个人去绑了你才好。起来吧。”

“谢王祖母。”

“你们娘儿俩也别拘谨。淳轩这孩子,也算是小宛看着长大的。都是自己人。”太后示意给郭淳轩看座,一边又对着董小宛母女俩招待道。

“是。”董小宛自然不多说什么,凡事都只能点头应下。

“听说,前些时候,淳轩还救过出尘?这是可当真?”太后想着法子的将话题引到二人身上。

“回太后娘娘,确有此事。当初,若不是颐亲王,想必这会儿也没有安然无事的小女了。救命之恩,李家上下,无以为报!”董小宛顺应着太后的说辞,随后向对面的郭淳轩行礼道。

“夫人言重了!可礼使不得。本王的伤还是仰仗着小姐的医术了得,才熬到了回宫。若要言谢,本王倒是要向小姐拜谢。”

“好了好了,你们那,也别你谢我,我谢你的了。依哀家看那,这只能说淳轩和尘儿有缘分。既然是天注定的,也不必拘泥这些礼节。”太后笑盈盈的说道。

“是啊是啊,太后娘娘。往后若是亲王与小姐真的有缘分,兴许成为了一家人倒是美事一桩。”嬷嬷自是知道太后娘娘葫芦里想卖什么药,于是推波助澜的将话挑的明了些。

“这颐亲王身份尊贵,想必全朝待字闺中的女子对王爷亦是争先恐后。小女这身子,又岂敢觊觎。”说着,董小宛垂眸,让自己看上去更显哀怜些。

还未等太后娘娘开口,郭淳轩先了一步辩驳于李夫人。

“夫人此言差矣。小姐虽然身体行走不便,但是据本王所知,小姐小小年纪文采了得,更难能可贵的是对于医术的精通。单凭这两样,小姐已胜过千千万万的女子。夫人又如何讲出这样伤人心的话来。”颐亲王自然不知董小宛的真实用意,一门心思的想要替李出尘驳回面子。他怕李夫人这话伤了她。

话音刚落,这殿里的三位有地位的说话的女子都为之一怔。愣愣的看着眼前这个少年才俊。

“王儿这话说的好!哈哈哈。”众人闻声目光看到了大步入堂的当今君王。

一殿的人,除了堂上的太后纷纷跪下行礼道:

“王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九章 君王原是故人姿,一纸偏方获赏识

“都起来吧,丫头,你不方便就不要行大礼了。”王上亲自扶起了纤弱如柳的李出尘道。

“谢王上圣恩。”李出尘未曾抬头瞻望。一来是刘嬷嬷在府里便教导过,不能与王上对视,此为以下犯上之举,二来这心里还是生得对一朝君王的敬畏。

一朝天子,威震四方,手握生杀大权,君仪临天下。李出尘看多了书上所描述的君王,自知枪打出头鸟亦或是以卵击石的这个道理。一进王宫,她便是如履薄冰。

娘亲早在出门前便与自己商定,任何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都要三缄其口,有什么自然会有娘亲去应对。果然不错,这太后和王上总是先声问道李出尘。

“都坐下吧,都不是外人。”王上(郭裕)坐定,看着自己的儿子与董小宛母女和气道。

“是。王上。”众人端坐堂下。

“方才寡人在门口,听着王儿倒是为丫头打抱不平来了?”王上从一进门便笑意不减,只有君王自知其中的奥妙。

“儿臣并不是为李小姐打抱不平,只是就事论事罢了。”郭淳轩淡淡皱眉回禀道。

“小宛,你曾经可是舌战群儒的女才人。看来,生了三个孩子,你倒是不敌当年之勇了。”王上玩笑道。

“王上圣明。如今年岁大了,有的时候连方才的事儿,转眼都记不住了。再者,这颐亲王亦是为了小女说了好话。小宛倒是要谢了王爷如此抬爱小女才是。颐亲王一颗赤子之心真是不可多得啊。”说着,董小宛眼眸闪着一丝光芒,隐晦的望向郭淳轩。

“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国家才能兴旺不衰。想我玉王朝人才济济,前有李清臣,后有左丞相沈玉衡、右丞相肃容,寡人深感欣慰。对了,不日前寡人还求得了一剂良方。这宫里的御医各个赞叹不已,一个劲的追问这药方的出处。”说到此,郭裕稍有停顿的看向一直臻首不语的李出尘。

“王上说的可是为哀家取得的这药方子?”太后卷着绸帕问道。

“正是。母后不是也向儿子讨要这人才么。”王上转动着玉扳指,故意卖个关子道。

“这汤药哀家是连服至今,确实觉得身子比起从前精神了许多。王上可否告知这高人是何许人也。也好让哀家谢谢人家啊。”太后经王上这么一说,更是好奇的连连追问道。

“母后,这高人啊,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王上笑意加深,举着青花瓷茶杯品茗回道。

“这,是什么意思?”太后被王上这话说的一头雾水,环顾四周也不见得有什么御医、高人的影子。董小宛聪明过人,此刻也没了头绪。

殿内疑云重重。李出尘也是前思后想,君王明朗的笑声再次入耳,李出尘只听着熟悉,大胆的将方才这笑声与生辰那日后院所见的老爷子声音在脑中碰撞。这一下,李出尘才恍然大悟。抬头便迎上了郭裕正笑着打量自己的眼眸。

“是你!”李出尘顾不得当前的情势,破口而出道。

“出尘,不得无礼。”董小宛看着突然反常的李出尘即刻在旁提点道。

“无碍的。这真要怪罪起来,到是寡人的不是。哈哈哈。”王上似乎很满意李出尘的后知后觉的想起了他,一派爽朗的笑道。

“王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太后也是被蒙在了鼓里,如今想来讨个明白。这一个小娃子,怎么会有这个能耐,把自己多年的老毛病给调理好?

“母后,当日王儿被接回宫里养伤。无意间寡人知晓这丫头会些医术,深感好奇。正巧了,儿子微服私访去了东边的私塾一带,却见这众多文人相拥去了将军府。当下儿子便决定去凑凑热闹。顺便,去会会这几年不见的小娃娃。没想到收获颇丰,见到了当年襁褓之中的奶娃娃已经出落的像个小美人儿,还一并为母后寻觅了良方。”王上将其中缘由道尽,一口饮下了一盏普洱茶。

“原来如此,出尘啊,这王上不说哀家还不知你有这本领。哀家要好好赏你。”太后一脸悦色道。

“太后娘娘,臣女不敢。当日不知是圣驾亲临,多有冒犯之处,还望王上恕罪!”李出尘福身请罪道。

“诶,寡人说了不是你的错。不知者不罪,丫头不必多虑。”王上一甩手,两位宫人上前稳稳的扶起了李出尘。

“谢王上既往不咎之恩。”董小宛适时接过了李出尘的话,断了李出尘的执拗,也保全了王上的圣颜。

“都是小宛教的好啊。”太后原本浮躁不安的心绪,在得知李出尘还有点本领后缓和了许多。毕竟,这丫头是王上看中的,迟早是要许配给她孙子的。她原以为是位恃宠若娇的官家小姐。不料这丫头打扮素雅,仪态落落大方,巧这脾气也像她母亲温婉恭贤。这些都甚是符合自己的胃口。

“太后过奖了。太后娘娘才是最了不得的人呢。这太子才华出众,颐亲王德孝双全,亦是归功于太后娘娘循循教导才是。”董小宛对着老人家一阵由心的赞美。

“你啊,就会讨哀家欢心。说什么都哀家都觉得喜欢。”太后掩帕一笑道。

“说了这么久,大家都没用膳。翠儿,赶紧传膳吧。今儿个,吃完,咱们接着聊。寡人奉陪到底。”郭裕说完与太后娘娘相视,上前孝顺的扶着太后摆驾朵颐阁。

郭淳轩确实脚步慢了些,看着刘嬷嬷上前背过李出尘,稳稳当当的走着这才阔步在后。

第十章 美酒佳肴失滋味,直言边关招君心

琥珀酒、碧玉觞、金足樽、翡翠盘,食如画、酒如泉,古琴婉转悠扬。无论从色泽、香气、氛围来说,都是至尚之境。

朵颐阁,阁内四周装饰着倒铃般的花朵,花萼烟紫,骨瓷样泛出半透明的光泽,花瓣顶端是一圈深浅不一的淡紫色,似染似天成。与红色宫灯遥相呼应。

君王摆驾于此,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组成的小队伍鱼贯而入。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红盒,浩浩荡荡。进到阁里,由套上自袖头的小太监接过摆好,平日菜肴两桌,因冬天今日又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

这边是膳食宫人常说的“摆谱”。

此刻所谓的“摆谱”,不是东北人的摆家谱,而是摆菜谱。这标准御膳,每顿膳有68道菜,要摆二张大桌。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罗列齐全。

早听刘嬷嬷说过,吃饭时摆谱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每道菜名叫什么,掌勺的大厨是谁,在盘子边都标得一清二禁。这样一是保证饭菜的质量,显掌勺的手艺;二是万一饭菜出了质量问题,追究起来也方便。这上膳桌的菜,在御膳房可是都有同盘备案的。

再看这王上的餐具也是有大有讲究。以金器为主,其余是陶瓷制品,挑选的自然也是上好的质地。其中,金质碗、碟、盘等器皿最能显示王家的气派和高贵。今日众人所用便是成套的金器餐具。

看着王上与太后由着身边的侍膳太监夹着各种食物入口,李出尘终于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最真实场景是如何的。而这用膳,王上与太后,亦菜不过三口却很知足的神情让李出尘纳闷。如此吃饭,又有何滋味?

众人依然是食不言寝不语的模样。李出尘暗暗联想到曾经所看的电视中的场景,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多的人,再热闹也不过如此。

“出尘,想吃什么尽管吃。”这话儿,也是在起筷前王上撂下的。陡然,即便现在美味佳肴当前,李出尘也食不知味,真想速速离开这朵颐阁。

当王上拾起帕子擦了擦嘴。余下几人也做的恰到自然处,不紧不慢的放下了筷子,一副吃的刚好的意思。

“小宛,晚上的元宵宴可是要你置办几个出彩的灯谜。”太后亲切的拉过董小宛的手笼络道。

“愿为太后娘娘效劳。”董小宛心想,确实有些日子没进宫陪这老太太了,遂即顺从答应道。

“王上就与淳轩和出尘丫头下会儿棋,品品茶。哀家先借这才名满都城的将军夫人一用了。”说罢,太后笑吟吟的携着董小宛右转进了朱漆红门内。

“寡人正有事要与你俩商量,走,找个能谈事儿的地方坐坐。”王上说罢大步流星的走在了前面。也不管余下二人是何反应。

郭淳轩与李出尘,面面相觑,却猜不出者王上找他们俩能商量什么。

可怜了刘嬷嬷,一把年纪背着李出尘倒是走了不少的路。此时,李出尘骑虎难下。即使当下眼睁睁的看着刘嬷嬷体力不支也不能当着圣驾说自己能行走。欺君之罪,可是连诛九族的。咬咬牙,心一狠。李出尘依然安安稳稳的让刘嬷嬷背着。心想着回府再好好的让刘嬷嬷休息几日。

李出尘说定了一颗愧疚之心,抬头瞥见郭淳轩正带着不解的瞳色注视着自己。他是知道真相的,若他在王上面前拆穿了自己她便难逃这宗罪。

但他没有,只是用眼神讲诉他的疑惑与难懂。李出尘知道,这个王爷不会害自己。于是单纯的朝他一笑,权当是谢过他没在王上面前揭露真相。殊不知,郭淳轩看着李出尘这一笑,心中又是涟漪阵阵。他奇怪,自己为何总是见着她时,心情就大受影响。郭淳轩轻咳几声,将头撇向他处。躲避这与她相撞的视线,而脑海却依旧浮现着方才那娉婷一笑。

随着郭裕,众人举步来到了乾坤宫的上书房。这是王上处理政务、批阅折子的地方。李出尘心中郁结更深了,这王上到底想做什么?

“淳轩,把这个拿给丫头看看。”王上抬手将一折子递给自己的儿子。

“是,父王。”郭淳轩上前,接过转递于李出尘。

“王上,这,使不得。”李出尘不知这位君王到底有何用意,俯身回道。

“寡人让你看,自然是其中道理,也不会怪罪于你。你且细细看好,再将自己的想法一说便可。不必担心那些有的没的。”王上一手握拳道。

“你先看看吧,士兵的性命就看你了。”郭淳轩小声附耳道。

“好吧。臣女遵旨。”李出尘忐忑的接手奏折,翻开浏览起来。

当李出尘专注的浏览奏折,郭淳轩亦是稍显放松,不自矜的痴痴望着她。暖榻上的王上抿着茶,转着手里的佛珠于旁观者的视角看向二人,不露声色的点头。

“王上,依臣女所知,其实这些都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只是每个士兵虽然看似病症相同,但体质终究不同。想用一个方子治百号人,恐怕,臣女不说,王上也知道这收效差强人意。”李出尘直言不讳道。

“是啊,寡人派去二十名军医。如今这雪鸢城里只剩下了十人。雪鸢城是极寒之所,全城百姓加起来也仅七十万。年轻力壮者大多都投入了军队中,凑合的加起来勉强有个三十万。北方游牧连日多次进攻,让我军元气大伤。若眼下不断流失对抗外敌的兵力,又没有后继者,雪鸢城那是岌岌可危了。”王上说着,坐正愁眉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