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妻驾到-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悦娘又看向守诚。“府里的人手已经够多了,正巧近日一品香开拓新业务,人手有些不够,你且先去一品香帮忙,我想告诉你,没有谁天生下来就是当奴才的,也没有谁天生就是当主子的,你的未来会如何,皆在你如何努力?先从最基础的杂事伙计干起,你可有意见?”

守诚立即机灵的回答。“奴才能蒙老夫人不弃,救下我姐弟二人,别说是干杂事的伙计,哪怕是挑粪倒夜香,守诚也无半句怨言。”

“夫人我更喜欢先做后说的人。光说不做是最让人讨厌的。”

“是。”守心守诚二人低头退下。

喜儿满脸不解,几次欲言又止,她原本是觉得这姐弟俩可疑,这才向夫人揭发,没曾想,夫人不但不赶他们走,还把那个男孩安排到一品香里干活去了。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喜儿,你是否觉得夫人我处事不公?”

姚喜儿立即慌张的跪了下去,“奴婢不敢。夫人,想必自有自己的道理。”

“喜儿,你顾虑的没错,这姐弟俩的确有问题。”

喜儿先是惊讶。随即沉思下来,咬着唇思虑半晌方道,“难道夫人是想借他们引出幕后之人?”

“喜儿果然聪明。那守心在老夫人屋子里,你替我好生看住了她,不管她做了什么。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你都要一一留心记下来,如果发现她有什么反常的地方,你该骂的骂,该挑事的也要挑事,千万不要装做看不见。”

喜儿皱眉,“前面的奴婢能懂,但是后面的那样做,岂不是打草惊蛇?”

“他们冒然进府,以我的为人,定然起疑,只有过了你的明路,他们才会自以为安全,在你面前也就越发的不会收敛行迹。若是你不动声色,他们怕反而会怀疑我们早生警觉。”

姚喜儿点头,原来如此。

处理完这里的事后,张悦娘又去了趟翡翠轩,拜托柳平潮替她查一查这对姐弟俩的来历。

据这姐弟俩说,他们是从一个闹饥荒的地方来的,而且家里十分穷苦,但是细微处显真相。

他们不知道张悦娘的眼神非常好,他们跪在张悦娘两米处的地方,张悦娘能清晰的看见他们的手指柔嫩纤细,根本不像穷人家的孩子,至后一些伤处,也是后来添加上去的。

而且那个女孩进退有倨,虽然看似老实,但是应答什么的太过顺利圆滑,根本不像一个小地方来的人。

结合李梅花之前递给李严氏的消息,这两个人十有*是杨玉娇安排来的卧底。

但是现在一切未明,张悦娘也不想打草惊蛇,先按兵不动好了。

只是出乎张悦娘意料的是,这姐弟俩道行似乎不浅,进府一个月以来,任劳任怨,丝毫没有任何出格的地方。

连姚喜儿都开始动摇,她当初的想法是否多虑。

那守心每日里除了静心苑和厨房,哪里都不动,连大门都不卖一步,除了照顾老太太起居外,就是做针线活,而且绣的一手好花,做事时安静贞娴,喜儿想套她话时,她也是微笑有些羞涩的回答,并不多话。

李严氏也曾和张悦娘会过面,有点怀疑他们是不是草木皆兵了。

安正阳曾在杨家待过好几年,对这里的水摸的比较清,他沉吟道,“你们不觉得一个人太完美很了,本身就是缺憾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

是啊,李严氏和张悦娘同时惊醒,一个正常的人,怎么可能不犯错?

守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好像事先设计好的,步步为营哪这是?

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讲话,都毫无缺漏,让人抓不到任何把柄。

试想如果她以前真的只是一个乡村女孩,初到城里做事,怎么可能这样尽善尽美?

张悦娘笑着点头,“还是安先生厉害,一句话就道破玄机。没错,这个守心这么完美,正是她致命所在。她肯定经过严格的训练,不如我们就来试她一试。”

第二日,喜儿借口要出去买些东西,便和守心打了招呼,出门去了,过不多时门口小厮来报,说是县令大人听闻,李老夫人身体欠佳,特派人送了东西过来探望。

因为从未有像县令大人这样的官,前来登门拜访,所以门房一时有些慌乱,不知道该如何处事?

守心却是不慌不忙,颇为沉稳,吩只裘皮厮,先请县衙来的二位大人至客厅稍坐,命人上好茶,然后便匆匆回报了李严氏。

李严氏慌张起来,她虽然是孺人,但毕竟是借儿子的光,哪里敢跟县令大人抬架子,当下便要出去迎那些送礼的人。

却被守心拦住了。

守心细柔声劝道,“老夫人,您乃九品孺人,县令也是九品,不过品级比你正一点而已。他如果是亲自上门,你去迎接还说的通,但他只是派人过来问候,那些不过是奴才,哪里敢劳动您亲自去迎接,您只管在这儿做好了,一会待他们喝完茶,稍适休息,自会过来给您请安。”

李严氏紧紧握着守心的手,满脸感激,“守心,我就知道留下你是留对了,幸好有你在,要不然老婆子我今天倒要闹出笑话来了。我儿子现在正得圣宠,以后状元也是妥妥的,注定是要当大官的,你说到时候我们要是去了京城里,这来来往往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这喜儿在这方面也是一窍不通,我还正想着呢,要上哪里找个懂行的,没曾想老天可怜见,竟给我送了个来。”

守心心里得意,脸上却是越发恭顺,“守心是老夫人的奴才,自然是老夫人教的好,才有守心的今天。”

这一记马屁拍的呀,当真是让人浑身都舒坦。

李严氏那脸上的笑容当即就像盛开菊花,一层层漫过来,越发将守心的手抓紧,对她也喜爱的紧。

然而在李严氏的内心,却早已经警戒线高竖,暗道女儿所料不差,这个守心不简单。

对大户人家的处事待人如此熟悉,根本不可能是从什么小门小户里出来的,看来以后,她要打起百倍的精神应对才行,可不能让这个守心做出什么损害女儿的事来。

在守心的帮助下,李严氏既有体面,又不得规矩的送走了县衙派来的人,还听了守心的话,给他们回了表礼。

张悦娘晚上回府后,听说此事,大为开怀,特意将喜儿和守心一起喊到春心苑。

首先是嘉奖了守心做的好,其次是训斥喜儿不懂规矩,不好好侍候老太太,怎么到处乱跑,幸好今天有守心在,要不然闹出笑话来,影响了老爷的仕途,你可担当得起?

喜儿当时就委屈的红了眼圈,但却不敢吱声,只能委屈的认错,道下次再也不敢了。

为了让其它下人看看,张悦娘是如何严格治理府中的,张悦娘将喜儿的月银罚了两个月,而将这笔钱又奖赏给了守心。

这分明就是拉仇恨的行为,若放在常人身上,定然落井下石,趁机将姚喜儿从静心苑踢走。

而喜儿的钱莫名奇妙变成别人的,按常理来说,亦会仇视守心,将她视为劲敌。

晚些的时候,喜儿悄悄来到春心苑,将一个锦囊交给了张悦娘,果然如同她和安管家所料那般,晚饭过后,老太太才歇下,守心就来到喜儿的住处,将张悦娘赏给她的银子又还给了喜儿,还极力劝解喜儿不要仇恨夫人,夫人也是为了大局着想。

表面上处处为夫人说话,实则却是暗地挑拨喜儿和张悦娘的关系,让喜儿把仇恨从她的身上转移到张悦娘的身上。

234、丰收在即

“夫人,我眼下该怎么办?我今晚上开始时很恨她的样子,待她说完那番话后,又故意做出贪财,拿了锦囊,却还别扭着脸,将她赶出去了。”

张悦娘点头赞叹道,“你做的很好,你就是要让她以为你爱财,她接下来肯定会试探你,让你替她办些事情,或是掩盖一些小小的缺点,你都要好好配合,等她将你视为半个自己人,她便会露出狐狸尾巴。”

张悦娘又招手让她过来,附在她耳边,对着她如是一般吩咐,姚喜儿连连点头,直赞夫人高明。

张悦娘坐直身体,翻了翻帐册笑起来,“这姐弟俩还真是心有灵犀呢,都是很会借势之人。姐姐在府里,渐渐获得老夫人欢心,弟弟也不差。”

姚喜儿一愣,“那人在一品香里犯事了?”

如果真犯事了,就可以把他们赶走了,她真是不想再过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有时候睡觉都不踏实。

虎娃从书本里抬起头来,“犯事的是别人,他是揭发者。要不是因为他揭发,我们一品香可能要损失一大笔,所以现在守诚已经从杂事伙计,变成正式伙计了,只是依旧没办法去后厨仓库和二楼雅间等重地,我估摸着,按这速度,再过几日,一品香定然还要出内贼。”

平福虽然人有些憨傻,但是讲的话往往正中红心。

“夫人,他们姐弟没来前,我们一品香都好的很,为什么那个叫什么守诚的一来,我就感觉一品香的伙计都自私贪婪呢?”

平忠拿书本磕了下平福的头,“自然是有小人在其中作祟,搅浑了一池的水,好想趁机混水摸鱼。”

姚红姑正好端了冰饮进来,一一摆放在大家面前,她虽然老实。但是最近被张悦娘锻炼的也有点心计了。

“我看如果这姐弟俩真是杨家派来的人,那么绝不仅仅满足于制造这一点小事端出来。”

平安惊讶的看着自家娘亲,姚红姑脸色一红,“做什么。以前我只是老实,并不代表你娘我很笨。”

哈哈,大家都笑起来。

平忠一边喝着绿豆饮一边点头,“红姑说的没错,我猜想这守诚暂时只会做些小动作,他的目标可能是一品香的大总管呢。你们想,若是他取信了夫人和老爷,成为了一品香核心人物,到时候再反水,一品香就彻底完了。”

大家立即沉默下来。平忠说的话也不无可能。

“大家也不用风声鹤唳,好在我们知道他是有目的地,平时多注意些,他想升上去,也看他有没有这个能力了。”

这个夏天。青峰县的人们因为有了一品香这个好去处,多了许多凉意,少了几分炎热,感觉夏天也不再是那么难熬了。

而青峰县周围的百姓们,也因为李恒之发明的水车,拯救了稻谷庄稼,眼前仿佛能看见秋天金黄色的丰收了。

转眼便是立秋。

李恒之在立秋前一天回来。整个人变得又黑又瘦,把张悦娘心疼的呀,赶紧让人做了一桌的肉菜,还炖了许多补品,恨不得一晚上把李恒之给补回来。

“你和陆放到底是一起去制作水车了呢,还是去深山老林当和尚了。这家伙难道不给你吃喝吗?”张悦娘心疼的抱怨。

李恒之虽然瘦黑,但是人越发显的精神,听见妻子的话,便笑了起来,“此次和陆放公子一起在全国转了一圈。真是长了大见识,也见了许多其它方面的人才,这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有时候农田等着急用,看着大片的稻田被枯死,于心何忍,大家少不得要连夜赶工。不光是我,就连陆放公子也是一样,又黑又瘦,回去后,那府里的门房愣是不让进,还说陆放公子冒充他们家公子,可闹了一场笑话呢。”

张悦娘又想到陆放是个半身瘫痪的人,心里的气也就逐渐下去了,又叹起陆放也不容易,还说他们俩都是死心眼。

水车图纸都画那了,只管在屋子里监督匠人制造便是,为何自己跑到田地间去勘测?

李恒之咧嘴笑道,“每个地方的地形都不一样,我们的水车已经不是当初的模样了,经过了好多改变呢,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改变。这些都必须要实地勘测才行,哪里能坐在屋子里闭门造车?”

“是是是,我知道了,你是能人,我的李大举人。人家也不过是心疼你,才说了你一句,你倒回了一车。”

李恒之立即将妻子搂进怀中,凑到她耳旁吐着热气,手便往她怀里伸去,“娘子,我哪里不晓得。你不知道出去这两月,我有多想你。”

张悦娘赶紧拦住她去解衣扣的手,娇艳的嗔道,“还是白日里呢?晚上,晚上可行?”

李恒之委屈的拉着张悦娘的手,将它放到小恒之的上面,早已经坚硬如铁,李恒之撅嘴撒娇,“娘子,你就当可怜可怜为夫吧,它实在想你想的紧。这都憋了两月了,没见到你前还好说,见到你还憋要是出了问题,以后不能用了咋办?”

张悦娘被他耳鬓厮磨的没办法,只得半推半依的从了他。

一番缠绵过后,李恒之下榻,亲自打了水来替张悦娘擦洗,二人又躺在榻上,说些悄悄话。

李恒之则将自己最近两月看到一些奇闻趣事都告诉张悦娘,听的她兴致大起,也十分向往。

李恒之搂住娘子柔软的腰,轻轻和她十指相连,“娘子,待十月举人考试过后,不论中与不中,我们都出去旅游吧,我必带你走过这些地方。”

张悦娘一愣,“皇上不是赐了你同年举人吗,你不需要考的了?”

李恒之抱着妻子柔声道,“我是想看看我能走到哪一步,皇上赐的终归名不正言不顺,我想凭自己能力考。”

“那行,相公,我支持你!”

李恒之在张悦娘额头上叭亲一口,“娘子,你真好。今生能娶到你,真是我的福份,现在你不用担心了,我一定会考中状元的,到时候我们就会有孩子了。”

张悦娘紧紧搂着他瘦而结实的胸膛,用力点头,“你说假如有了孩子,真的会是我们的凌儿吗?”

“当然啦,神仙又哪里会骗你。”

张悦娘这才放下心来。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这不除了瓜果飘香之外,成片的田里也是一片金黄色。

何大爷还记着当初那个赌约呢,在割稻子前一天,派人过来请李恒之和张悦娘前去。

张悦娘想了想,又让李恒之下了贴子,请陆自在同行。

乡亲们见县令大人竟然亲自前来慰问,立即跑过来磕头,磕过头后,又去割稻子。

李恒之带着陆自在参观了他那一分田的抛秧试验田,周围被拉起了黑布,保护的十分好。

陆自在虽然是武将出身,但幼时也曾与母亲下过田种过秧,见这田里的稻茵长的七歪八扭,不由面呈古怪之色,李恒之连忙解释由来,他这才点头表示理解。

乡亲们都挤在这里做见证。

各家先从自己家的田地里割出一亩的稻苗,用碾子脱谷成粒,再将试验田的稻子也脱谷成粒,两相一称,明显的优势出来了。

与之打赌最高产量是一亩一石,算是高产了,还要多亏今年旱天时有水车相助。

而且今年各家田里的稻谷都十分高产。

一石是一百斤,那一亩田是十分地,就是说一分田的均产量为十斤谷子。

但是从李恒之的实验田里的产出,却是一分田三十斤稻谷,这个数字震惊了全村人,也震惊了陆自在。

一分田三十斤,那一亩田的话,岂不就是三石了!

古代没有化肥也没有农药,所以稻子在快要成熟时,会有蝗虫来吃,就算人力去驱赶,效果也不会减多少,加上天的旱涝,会折损不少,所以古代一亩田能产一石稻子,已经是高产了。

没想到李恒之的实验田,竟然一分田产了三十斤,众人看向李恒之和何家人的目光立即热切起来,陆自在也激动的不行,连连问道,“确定吗?”

周师爷是全程监督的,激动的回报,“没错,连小零头还没算呢,这里是去除贬坏的谷子,光剩下的颗粒饱满的谷子。”

“恒之,这是怎么做到的?如果能够禀明圣上,全国推广的话,到时候我们洪国一旦发生水灾,再不愁没粮可调了。”陆自在激动的快要语无伦次了。

一分田三十斤的产量,这简直如同神话一般。

而且据李恒之的说法,那抛秧不但产量高,还节省人力,一分田只用了不到一柱香的功夫。

这样说来,一个人的力量就会被发挥到无限大呀。

李恒之和张悦娘只是出主意,具体实施是何春,便由他来说,他初见县令大人,还会激动,讲话直哆索,后来才流畅了些。

“李老爷让我们在田间之间挖出沟来,捉了许多青蛙放入其中,又在稻田的河沟里养了十来只小鸭子。虽然小人也不知道老爷这样做有何道理,不过让人吃惊的是,当我们的稻田里皆在赶蝗虫的时候,这试验田中,竟然一只蝗虫也无,而且那鸭子还养的十分肥美。”

235、反抗才是出路

陆自在不是笨人,微一思量便明白过来,随即拍着大腿大笑起来,“恒之,你这真是惊世绝才呀,我们都知道青蛙吃小飞虫,鸭子也会吃蝗虫,所以你让人前期放入青蛙是为了消灭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微小虫子,待长到中期时再放入鸭子的幼崽,这样鸭子的高度不及稻苗高度,自然不会啄到稻穗,而正好将根部和中部的蝗虫吃掉。既养了鸭子,又有益稻田,而且还节省了人力去驱赶蝗虫,真是一举多得呀。”

这陆自在也是个妙人一个,脑子转得极快,只不过稍一提醒,便立即想通其中关窍,真可谓文武双全。

只是这样聪明的人,不知道为何却由二品大员沦落到九品县令?

难道真如传说中的那般,皇上是故意在磨他的锐气?

李恒之听了陆自在赞叹的话,并不多骄傲,只是微微一笑,谦虚道,“正是如此,这叫生态养殖法。从抛下秧苗到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