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劫炼仙录-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勋问道:“怎么回事?你看到什么了?”

“你们看,在这獾的后脑之上有什么?”丁柔拨开死獾脑后的毛发。

“两个洞?是什么洞?鼻眼?耳眼?”两人惊疑地道。

“这只獾天生异禀,脑后多出两个气孔,这样算来,加上七窍它的脑袋上总共有九窍。天生万物,凡生九窍都便可自感灵通,炼化天地元气凝成内丹。这只獾是天生异种,只不过它还太小,没来得及育成金丹,凭着灵性找到这处地脉灵气聚集的地方,在这里打洞筑窝,每天吸取地脉灵气焠炼肉身。”

“那些在这里布天阴绝煞阵的人没有发现它吗?”陶勋惑道。

“它是天生九窍,全凭本能修炼,再加上当时它听到地面上响动后必定凝气屏神,所以极难被发现。”丁柔解释道:“后来那些人布阵之后,阵眼正好在它巢穴的正上方,阵柱钉下来离它的穴顶只有一尺,而阵法启动之后立时地脉灵气飞速向此柱汇聚,獾受到影响后本能地打通了通向此柱的洞道,它的天生九窍比起铜柱来毫不逊色,所以反而夺走了凶阵收聚起的大部分地脉灵气;而且因它在地下打洞,凶阵阵眼之柱的地形遂遭到破坏,阵法因此残破,十损其九。那些布阵之人只想着要害人,却没有料到选址之处有这样的意外,最终功亏一篑,这也是天数使然吧。”

“可这跟阿牛的病有什么关系呢?”陶勋打断了她的感慨。

“这只獾十年来一直平静地吸取灵气修炼,成长迅速,应当已经到形成金丹的关键时刻。此时最是关键不过,受不得半点打扰,而恰好五天前阿牛偷偷闯进洞中,引发阴餍离阵,阵法受到震动,此獾立即走火入魔、丹毁体毙。它修炼有时,元神、魂魄非比寻常,自有一股怨气不会消散,飞出阵外找到害它身亡的罪魁祸首阿牛,附到他身体里。阿牛只是个幼童,被阴餍侵袭后全身阴元之气丧失几尽,人之阳气为魄、阴气为魂,阴气不足则阳魄暗弱,要是没有了阳魄人就变成白痴。此獾灵恰恰是阴元灵气之体,所以喧宾夺主占据了阿牛的阴魂位置。”

“我明白了,难怪阿牛身上每天都会发生异变。只不过为何都在中午阳气最盛之时发作呢?”陶勋继续问道。

“阴极阳生,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亏你是个读书人。”

陶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想到一个问题:“那为什么阿牛每天早晨都会出现在河边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呢?”

“肯定跟獾灵有关,獾这种动物善于打洞,也许河边有它洞穴的入口。”

朱大人插话问道:“那阿牛可还有救吗?”

“当然有救,只要驱逐走凶獾怨灵,再补以阴元,开些补气的汤药,身体就可最终恢复。我观此洞终年不见阳光,又有残破的天阴绝煞阵泄出地脉灵气,所以洞里可能就有性寒的灵药或炼器的材料,如果能够找得到的话,治阿牛的病就简单多了。”

丁柔取出百宝囊将七十二根青铜柱和青琰玉珠收起来,先施法将阵法彻底破坏掉,然后将雷光镜抛到空中,念动口诀后,镜中射出一道两尺多粗的光柱将洞中仔仔细细地照了个遍,果然在东、西两个角落里分别找到了一块半尺高的、墨绿色的、非金非石的东西和一洼泉水。

丁柔高兴地向两人解释,那块墨绿色的东西叫做地阴石,是仙道界炼器的好材料;那洼冷泉叫做地灵泉,每年也只生成一滴,是炼药的极佳材料,若以此为引再配以玄霜丹,就可以治愈阿牛的病。

三人从洞里出来,丁柔让两人走远些,然后施法将山洞口彻底封闭掉。

朱大人等丁柔走近后笑着对她说道:“原来沐公子竟然是得道的高人,仙术如此神妙。”

丁柔装作没听见,对陶勋道:“你看下一步怎么办?”

陶勋莫名其妙地问她:“为什么问我?”

“因为你是举人大老爷呀。”丁柔打趣地冲他道。

朱大人见丁柔没有理她,也不生气,仍然接着道:“其实以沐公子的仙术,如果能够进宫为圣上所用,那天下间的荣华富贵可就享用不尽了。当今天子笃好仙道,必定会重用沐公子这样有真才实学的高人。”

陶勋忍不住插话:“朱大人,沐公子是世外之人,修仙道者淡泊名利,你所讲的那些荣华富贵对她来讲又有什么用处呢?说句大不敬的话,能够飞升仙界,难道不比在人间做一位君主更令人向往吗?沐公子何以要舍本逐末、自损道行来做这种赔本的买卖呢?”

丁柔早猜测朱大人是官府中人,听陶勋为替自己出头竟然当她的面讲出大不敬的话,心中不由得吃了一惊。

好在朱大人听完陶勋的话后只是笑了笑,脸上反露出欣慰的表情,对他道:“倒看不出你是个不肯随波逐流的人,要是皇上身边多一些象你这样的臣子,朝廷现在局面或许会有所改观,只不过……呵呵呵,你的商人味浓了点。”

她又沉思了一下接着道:“可惜我这趟奉要务出京,事虽办成了可还有不少人在觊觎我的功劳想要半途抢夺,为了潜形匿迹尚且要托公子荫庇,否则由我出面跟本地官府交涉必定可以消弥阿牛的灾难。不过我还有一个办法,这里的知县是刑部尚书田庆的学生,我身上有一张由田尚书亲笔签名的令札,你们带上它去找县令,只要沐公子替阿牛驱走邪、治好病,应当可以让他改判的。”

丁柔问道:“朱大人怎么知道这里的县令是刑部尚书的学生?怎么你身上还会有刑部的公文?你到底是何种身份?”

朱大人笑而不答,陶勋忍不住代答道:“朱大人是钦卫所的钦卫身份,钦卫所受诏监控百官及江湖武林,依圣上口谕可以有临机决断的权力,听闻钦卫所内对朝中诸大臣均建有档案,想必大人有权调阅。这次大人受命执行秘令,身上携带刑部公文,定是必要时可以调用地方官府力量的凭证吧。”

朱大人取出一信笺递到陶勋手上。陶勋打开看,上面写了“着诸道、府、县全力以助执笺人查案”十五个字,落款盖了刑部大印并有田庆的签名。

丁柔忽道:“朱大人打的好算盘,让我们带着你的信物现面来吸引你的敌人,然后你自己乘机脱身,好个金蝉脱壳之计呀。”

朱大人笑着回答她:“沐公子不要怪责于我。邵刘氏母子不过是孤苦的平民百姓,连安身立命都须依仗族中施舍,阿牛如今被知县判了火刑,那就是负罪之人,如果不由知县将其改判赦其罪名,终生是个逃犯,纵使沐公子以仙术将他救出来,其必颠沛流离、惶惶不可终日,且其母子分离之苦亦惨绝人伦。然而公子能够带着阿牛避于世外、终身荫庇他吗?我的计策固然有私利在其中,要累两位公子置身纷扰之中,或罹不测之祸,然而对邵刘氏母子而言却可免去大祸,况且沐公子是世外高人,有神仙的手段,行此计策断不至于暴露身份贻祸自身。如此看来既解邵刘氏母子之忧,助妾身之力,又全了两位侠义之心,这可是三全其美的事情呀。”

丁柔明白朱大人所讲的话颇有道理,心里已经接受了这个主意,口中仍然说道:“你口口声声说有人要谋害你,却不告诉我其中的原因,我可不想做个糊涂鬼被人利用。”

朱大人叹了口气:“事关朝廷纷争,你是个修道之人,何必要与闻其间呢?徒增麻烦罢了。”

丁柔仍然不服气:“以我看来,由你出面解决阿牛身上的官司,事办完后我送你回京,不过两三日路程。”

朱大人听后,面有喜色,不过思量了一会儿还是回绝了:“我所负的任务关系重大,不能轻易冒险,而且对手中也有几个厉害的角色,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再说我一露面,则路上的行踪也难以保密,恐怕会牵连到陶公子。”

陶勋插话道:“我不怕什么牵连。”

“我知道公子心胸坦荡、急公好义,不过朝廷里的事错综复杂,你现在只是个举子,还不知道里面的轻重,一个不好祸及自身倒也罢了,要是株连亲属,试问公子还能安心吗?”

陶勋思量了一下就没再吭声了。

丁柔不满地扫了他一眼:“我就知道你是个胆小鬼。”

陶勋有点尴尬,转而问朱大人:“大人这趟从船上下来,恐怕不光为了躲避姚仲冰吧?”

朱大人掩嘴吃吃笑了一声:“果然被你猜中了。不瞒你们说,对方在水路上也有不少耳目,我要是一直搭你的船不用多久终究会被他们发现,那时反而殃及池鱼,你们前晚出手助我,我不忍连累到你们,所以到了该离开的时候。此去往北百里之外有我的一个秘密驿站,到那里换上快马,应当可以跳出对方的包围圈。”

丁柔道:“看在你对阿牛也还热心的份上,我送你一道甲马符,保你凭脚力半个时辰可以跑百里。”

朱大人喜道:“求之不得,那我就多谢了。”

陶勋问她:“不知道这个知县为人怎么样?要是个爱面子的人,让他改判可能很难做到,朱大人有他的把柄没有,万一事情进展不顺利时派得上用场。”

朱大人想了想,道:“你的担忧也不无道理,这里的知县姓赵,是同进士出身,高傲得很,向来以清流自诩。五年前他在京里做散职的时候曾经蓄养一名姓高的侍妾,因为失手打坏了他珍藏的瓷瓶被他毒打至死,后来花了不少银子才将侍妾家属安抚下来。还有一桩,此人幼孤,其寡婶无子便将他继为子嗣抚养长大,前年其婶母殁没,他却没有按制申报丁忧。”

丁柔露出不快:“假道学,伪君子,禽兽不如。”

陶勋奇怪地问道:“既然钦卫所掌握他的罪状,怎不将他绳之以法?”

朱大人失声笑道:“朝廷官员大多如此,我们钦卫依所掌握的证据要是件件都较起真来,恐怕朝堂上也剩不下几个人来,那天下的事务又该由谁来做呢?再说这些官员的小辫子等需要的时候再揪起来不是比平白浪费掉更好吗?”

她见陶勋和丁柔撇了撇嘴不置可否,便接着道:“不说朝廷里的事了,就讲现在的事吧。你们向赵知县出示此公文后可将它烧了,免得留下祸端,另外你们两个最好易容改装、变换声音,要是办完事后沐公子施展仙术带着陶公子离开那就更好了,我这里有一张易容膜,想必陶公子用得上。另外还有几件衣服,你们两个应该都派得上用场。”

陶勋接过朱大人递过来的面膜,见它软软的、薄薄的不知是什么材料制成,在朱大人的指导下贴上脸上再默运内力改变脸上肌肉的形状,果然跟原来的面貌大相径庭。

丁柔已经练到了结丹期,可以毫不费力地改变身上皮肤、肌肉甚至骨骼的形状,看到易容膜的奇妙也禁不住赞叹几句。

等朱大人离开后,陶勋跟丁柔商量了一会儿细节后时间已到了亥时,四下里黑漆漆一片,连昆虫似乎也要歇息鸣叫声小了许多。陶勋心里暗暗着急:预定的计划要到翌日才施行,现在孤男寡女独处荒郊野外算怎么回事?

丁柔见陶勋谈话渐渐变得有一句没一句,也没心思接着聊下去,对陶勋道:“天晚了,我要练功,你自便吧。”也不待陶勋回答,将身一跃纵到半空中,身体如同一片树叶般飘下来,足下生出一张布缦似的东西将她的身体包裹住后悬在树枝上,宛似树上生了个蜂巢。

陶勋见丁柔的休息方式奇特,心里惊叹不已,随后自己跳上另一棵大树树桠盘坐下来打坐运功。

第六章 降伏妖灵

 陶勋暗暗羡慕一番,摒去杂念,自寻个地方打坐练功。他将王远江传授的内功心法和从孤云山山洞里忆起的无名功诀糅合在一起修炼,两套功法运行开后整个人的气息跟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六识渐渐封闭,等到他运完功后天色已经大亮。

当年王远江传授陶勋内功心法,他第一次依心法运功居然毫不困难地产生真气。王远江惊其为天才,更令人称奇的是接下来陶勋畅通无阻地、完整地按内功心法线路将真气运行了三十六周天,丝毫没有寻常初学者真气在经络里运行不畅、身上经络穴道需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循序突破的现象。

不过当时陶勋体内的内力倒也没有因为没有了生死玄关的限制而立即变得雄厚无比、惊世骇俗,但他的内力进步确实可用突飞猛进四个字来形容,一年之功足抵得上常人十年苦练,直到最近他的内力增长才遇到瓶颈,终于变得徘徊不前、进展极微。

陶勋猜测当初之所以能够将内功心法一练就通,九成九跟他练过孤云山洞里记起来的功法有关。最初修练那段无名功法的时候也是毫无障碍地将气息运得飞快,不过由于缺少下一步的修炼功法,气息运转得再熟、再快、经络再如何通畅,却没有任何质变产生。他寻思着既然当初内功心法进步如飞缘于无名功法,那么现在遇到瓶颈后的解决之道兴许也落在无名功法上。

过冬以后陶勋即开始重新修炼起无名功诀,效果那是非常的不错。如果说以前他的内力象一缸水,那么现在的内力变成了一缸水银,虽然总量没有增加,但在质量上已有本质的变化。

一夜苦练,清晨醒来时神清气爽。陶勋转头看到丁柔正紧紧地盯着自己,吓了一跳:“你……你有什么事?”

丁柔冷冷的问:“你练的什么功?怎么跟我峨嵋派的入门功法一模一样?”

陶勋从清易道人的闪烁其辞中早就怀疑这套功法传自仙道派,现在从丁柔口中得到证实,心里面既惊且喜,他知道江湖中对门派的观念极重,所以本能地答道:“沐姑娘一定弄错了,我练的心法传自王远江大哥。不过几年前,我有幸遇到贵派一位高人,承蒙他抬爱,指点了一点益寿养气的功法。”

“峨嵋派的高人?谁?”

“乃清易道长是也。”

“原来是清易师兄,他怎么敢私自将本门功法传给一个凡人?”丁柔狐疑地道,面上表情似信非信。

“也不是清易道长传我,是我从一本古籍上看到一篇功法,向清易道长请益的时候,他指点了其中的几处讹误。”陶勋小心地回答。

“唔,你怎么跟清易师兄认识的?”

“这个么,说来话长。”陶勋将话题引开:“现在天光大亮了,你我还是找个地方洗漱一番,吃饱肚子,然后乔装打扮,赶紧上路。”

丁柔见他不肯讲,居然没有勉强。

两人收拾好重新上路的时候样貌已是大大不同。丁柔运功将身体拉高一寸扮成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陶勋扮成三十岁上下,又在丁柔的帮助下将身高也拉高半寸,恐怕就算是陶骥当面也认他不出。

两人一路打听,到县衙门前差不多巳时。衙门前站着两名衙役,懒洋洋地半倚在门框上闲聊着。

陶勋对其中一人道:“劳驾,在下有事想要求见赵知县,烦请通禀一声。”

两个衙役拿眼睛上下打量两人一番,看见陶、丁二人肤色白皙、穿着光鲜,便堆起笑脸问:“不知二位如何称呼?我也好向太爷回禀。”

陶勋答道:“你就说京城里来的客人。”

两个衙役一听,行动马上麻利许多,其中一人转身往后堂跑去,毕竟赵知县从京里外放至此没多久,说不定面前的两人还是县太爷的亲友。

很快,那衙役跑出来,脸上推着笑弯腰行礼:“两位请,太爷在后堂等候。”

陶、丁两人跟着衙役进入后堂,看见一人穿着官服站在堂阶上,知道是要找的知县大人,紧走了两步向他拱手施礼。

赵知县四十岁出头,形容清瘦,留着三绺胡须,模样倒也和蔼。他看到两人后一愣,脸上有些许不快,狠狠瞪了带路的衙役一眼,方才微微拱手还了一礼:“恕本官眼拙,不知道二位高姓大名?从京城到本县有何事务?”

陶勋从怀里取出朱大人所赠的信笺递了过去:“大人请看。”

赵大人抽出信纸看一眼,立即变得恭敬多了,侧身抬手相让:“两位上差请进,咱们坐下说话。”等两人坐下后赵知县吩咐衙役上茶,见附近没人了轻声问两人:“不知二位大人如何称呼?要到本县办什么案子?”

陶勋介绍道:“我姓张,在卫所供职,这位吴道长是圣上御封清峰真人的得意弟子。”

赵知县连忙起身对丁柔深施一礼:“下官不知仙长身份,刚才多有失礼,请仙长原谅。”

丁柔心里好笑,脸上摆出一副傲慢的神情来,只对赵知县轻轻摆摆手:“罢了,赵大人不必如此客气,这点小事贫道并未放在心上。”

赵知县稍稍宽了心,重新坐下来,不过将身子坐直不敢再靠在椅背上。

陶勋接着道:“前阵子湖广的白莲教闹得挺凶,想必赵大人有所耳闻吧?”

“不错,下官的确听说过,好在本县境内没有白莲妖教侵扰的迹象。”

“赵大人的话也不必讲得这么绝对。白莲教妖人的妖术有两把刷子,所以这趟出差时特意请动吴道长大驾同行,以专克妖教妖术。在下和吴道长回京经过贵县的时候,看到了一桩奇事。”

“不知两位大人所指的是哪件事?”

“我们昨天在运河边看到贵县差役拘捕一个昏迷的儿童,好奇心驱使下就凑过去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