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华再起-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语调冷静从容,却把琦善的境遇形容的更加不堪,更加可怕。

    一席话说完,正是四月好时节,天气不冷不热,琦善的额头汗水却是如小溪般潺潺流下。

    看到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颤抖着双手擦汗,张华轩也是心有不忍,只得扭过脸去,不去看琦善的窘态。

    他成功的抓住了琦善的心理,夸大了太平军北伐的威胁,篡改了太平军的北伐路线,要在心理上先打跨琦善的心防,然后利用这个人为他的崛起而造势!

    “那依老兄说,老夫该如何做?”

    张华轩所说的话题,显然是琦善与大营中诸多将军们多次会议过的,所以琦善才分外关心,反应也特别的大。

    以张华轩对现在江北大营构成的理解,清末几个有限的文臣兼统帅极的人物都不在这个营中,若是左小亮或曾剃头在,又或是李鸿章在,甚至就是胡林翼与江忠源等人,也能轻松看出张华轩的危言耸听之处,而且也根本不需要向他问计,自己便会拿出办法来。

    琦善庸才,麾下大将也无出色之处,却让张华轩一个汉人道台说的汗水淋漓,满人当时缺乏人才,竟是到了如此地步。

    见对方已经举止失措,张华轩沉声道:“江北大营可不保,扬州一定要保。江南与江北,甚至安徽的粮赋收入,都先集于扬州,经运河过淮安北上,这两地是大清的漕运中心,米粮汇集之处,若失扬州,其罪非小。大人可以上书朝廷,先弃江北大营,全师退保扬州城防,在城外与城内一起构建防御,保得扬州城不失再说!”

    琦善摇头道:“断然不可。江北大营发费数月时间,十余万民伕人力辛苦建成,岂可未战而先弃,光是建议,老夫便是有罪了。”

    他的苦恼之处显然也是在此,守着大营保不得扬州,退守扬州就得先弃守大营,当真是无法可想。

    张华轩当然也是明白此点,当下向着琦善慨然道:“既然大人有难处,职道倒有一个建议。”

    琦善大喜,向着张华轩急道:“请说!”

    “发匪非过江不可,依职道看,不会从浦口过来,而是必从瓜洲,大人可以由江北大营相机防备,若是来敌人数不多,则出营迎击,若是发匪全师而动,则大人退保大营。职道已经看过大营的防御,过百营头绵延数十里,拒马壕沟营寨森严,敌人便是来个几十万,一时也攻不破大营。而职道则引领麾下兵马,保护扬州不失。这样一来,敌人攻江北大营很难得手,职道部下新练,用来退保城池的话,一时半会敌人也攻不下来。如果发匪两边都不能着手,到时候几十万人困顿两处,进退失据,到时候敌人一慌乱,咱们两路夹击,没准还能大胜!”

    ----------

    上完课来上传,辛苦啊,大家多给几张票吧。看现在的点推心酸啊。

猛虎出柙(10)

    对张华轩汇制的美好蓝图,琦善并不感兴趣。太平军转战几千里,从广西一路杀到了南京,能被他琦善终结在扬州城下,他倒是没有这种自信。

    不过以张华轩的计划,他琦善守江北大营,张华轩却把守扬州城的责任扛了下来,江北大营原就是琦善自己的手尾,这个年轻道台不懂官场里的学问,把扬州城防的大事自己背了下来,如此一来,只要琦善守住江北大营,扬州就算丢了,也是张华轩的责任了。

    如此一来还有什么话说,琦善兴高采烈,拍手笑道:“好好好,就依老兄的说法办!”

    这个年轻道台的出现,使得困扰了他几个月的难题一扫而空,令得琦善当真欢喜。其实归根结底的问题还是兵力不够。杨文定溃败后,他的巡抚标兵已经彻底溃散,新任巡抚吉尔杭尔到任之后,自己带了一些兵马过来,然后收拢了杨文定的败兵,总算拼凑了四五千人,守在苏州城里根本不敢出来,能与江南大营一起,护得苏南浙北安全就算邀天之幸,哪里还敢冒险过江?

    调张华轩来助守扬州,就是吉尔杭尔的主意。他这个江苏巡抚躲在苏州没有什么动作,倒是给琦善出了一个好主意,直接把张华轩这头猛虎请出了山。

    两边计较已定,琦善得知张华轩已经调度兵马前来,对张华轩的印象更是大好。

    当下又信口闲聊,张华轩提起昨晚遇到托明阿一事,向着琦善笑问道:“今日议定的事,要不要先知会托将军一声?他毕竟是江宁将军帮办江北大营军务,大人有什么事情应该先与托将军知会一声的好。”

    这种低档次的挑拨张华轩信口而出,根本算不得什么。琦善的脸色可就难看的紧,他这一段时间精神紧张,对大营军务插手不多,因此让托明阿等人嚣张起来,可他毕竟是正牌钦差,正黄旗的贵胃,托明阿一个正红旗出身的将军怎么敢与他比资历?

    当下冷哼一声,向着张华轩一摆手,连话也懒得多说。

    张华轩目地达到,也不为已甚,却是又与琦善聊天品茶,后世曾是公务员,喝茶聊天勾通人际关系原本就是官员的基本功之一,张华轩此时运用起来当真是得心应手全无问题,与琦善两人论说茶道,随口聊些官场趣闻,他的举止得体,语言风趣诙谐,见识又极其广博,琦善欣赏之余,又很吃惊,委实是想象不到,一个普通的盐商之子,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风度气质与广博的见识。

    欣赏之余,琦善不免得感叹道:“老兄如果应试为翰林,不消十年,便能督抚一方,成为我大清名臣。”

    张华轩微微一笑,答道:“职道家境殷实,家父只盼职道能谨守家产便好。此次出来捐官做事,只是想保乡里平安,别无他意。若是当真为官,职道性格粗野,不喜欢拘束,只怕官儿当不好,白白丢脸罢了。”

    他适才与琦善闲谈时,也是有意识的讲一些山野隐逸之事,因为是无意闲聊,琦善只道他所说是真,此时张华轩推托起来,便也使他分外信任。

    见琦善点头,张华轩连忙将肃顺调他入京之事说了,然后笑道:“请大人代为转圆,职道在京师全无根基,没有人能帮着说上话,职道闲散惯了,并不是对肃大人有什么意气。”

    琦善摇头叹息,不过却答应道:“老兄的《海国图志拾遗》老夫也是拜读过,言论很是精当,各国情形也是了解的极为精深,肃顺要调老兄入京,老夫也是赞同。不过既然老兄如此坚持,老夫会给肃老六打个招呼,老夫的面子,他总不能不给。”

    肃顺虽然强势,不过琦善到底是三朝老臣,地位高出他太多的满洲旧人,旁人的面子肃顺可以驳回,琦善的面子总归是要卖上几分的。

    张华轩却了一桩隐忧,心里也是欢喜。他现在手里有万把兵不假,不过除了造反外,根本还没有在地方上形成势力,想做个不听朝令的军阀断不可能,如肃顺这样有势力的权臣当真为难他,那就一切休提了。

    他与琦善虚与委蛇一番后,晚间琦善又召集了江北大营守备与骁骑校以上的军官会议,将张华轩的建议说了,各级军官都是没有什么话说,守备扬州原本也是江北大营的责任,既然有人主动出来将此事扛了,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只是对张华轩的主动出击,挫敌锐气一说,诸将中晓得太平军厉害的,却都是面露迟疑之色。

    有一个守备起身质疑道:“发匪刚得南京与镇江,士气正旺,咱们能守住大营就算全功,干吗还要出击迎敌?”

    此言一出,营中其余诸将也是附合,刚刚众人因为琦善的脸面不肯出声,既然有人当先质疑,其余诸人也是立刻打马跟上。

    托明阿适才不曾作声,现在却斜眼看向张华轩,冷笑道:“小儿见识,也敢拿到大帐里来说。”

    众人如此反对,琦善也是面露犹疑之色,他也觉得诸将之见有些道理,如果能躲在营盘里不出战,那自然是更加保险。

    张华轩早就预料到会有如此情形,这些丘八大爷们看起来一个个挺胸凸肚威风凛凛,其实外强中干,根本全无战意,如果不把这把火点起来,只怕自己的打算未必能够成功。

    当下站起身来,亢声道:“诸位将军若是不敢与发匪打,干脆快些弃营北逃,这样就更加安全了。不过,我怕当今圣上未必能容忍诸位将军如此胡为!”

    帐中诸人原本就有些愤愤,中下层的军官有些畏怯惧战,而托明阿这样的高级军官,却是愤怒琦善与一个外人定下了战守大计,故意出来搅局。

    张华轩一语既出,仿佛烈火浇油,此次不要旁人,托明阿抢先怒道:“你一个小小道台,怎敢如此放肆胡言!”

    “见识大小原本不在品级,将军这话说的当真好笑。”

    托明阿被张华轩这么一顶,气焰倒是软了下来,他身为江宁将军责任当然也是不小,如果张华轩当真有什么真知灼见,倒是不妨听听看再说。

猛虎出柙(11)

    张华轩见他退让,当下也不理会,只向着诸人侃侃而言,从太平军定都南京后的表现,加上北伐与东征的各种细节清军也是知道不少,再加上太平军一路从广西杀过来的表现,向着眼前诸多清军将领大加蛊惑,说到最后,不但是琦善连连点头,就是托明阿也被他的讲解吸引,待张华轩说到八旗兵勇武善战时,所有的旗兵将领,都是面露笑意。

    到得最后,张华轩总结道:“发匪也就是裹挟了不少无赖流氓,号称五十万,其实能战之兵不足五万,而且没有什么火器,也没有上好的兵器盔甲,去年围攻长沙,长沙城里才多少兵,十万发匪硬是攻不下来。南京之失,与其说是发匪势大,还不如说是督抚无能。想当年国朝初立,郑成功十七万人何等精锐,南京才多少驻防兵,硬是将郑逆挡了回去,现下各位掌大兵于此,发匪势众还好说,若是发匪只派出一两万人,诸位将军便避而不战,将来如何向朝廷交待?况且,兄弟本部兵马也有万人出头,进入扬州镇守,江北大营迎击渡江之敌,兄弟的本部兵马也会出兵助战,若是不敌,诸位将军退守大营,兄弟再守扬州,战胜则有功,纵是战而不利,也不过是各守城池与大营的局面,总比敌人还没有打过来,咱们就避而不战要好的多吧?”

    张华轩说完坐下,微笑喝茶,他说的话说服力极强,极具蛊惑力,一席话说完,整个军帐里的所有人都已经被他说服。

    确实,以张华轩的身份地位与立场,也没有为太平军打算的道理。既然这场仗反正要打,这个年轻道台说的话也很有道理,倒不妨试上一试。

    看到营中诸多八旗将领都跃跃欲试,张华轩肚里冷笑,这些八旗和绿营兵的战力他清楚的很,一共也就两万来人,守营盘是北伐军不想在江北大营浪费时间与兵力,不然他们死守北伐军强攻,这些窝囊废都守不住,现在受到张华轩的蛊惑,一心想着要拒敌立功,只怕这帐中人物,都是离死期不远了。

    他费心费力,先解决了琦善担心扬州不守的难题,给琦善吃了一颗定心丸,然后又极立吹捧八旗军的战力,贬低太平军的实力,使得这些八旗将领们愿意出兵与先期攻过来的太平军打上一仗,如此一来,以北伐军强悍的战斗力,势必会把自己北面的这支清军主力打个稀巴烂,等此战过后,整个苏北都将笼罩在他张华轩的控制之下!

    说服了琦善与八旗诸将之后,张华轩在江北大营中又盘恒了几天,他这次过来银子带的不多,金子却带了不少,私下约见军官时常常放了几锭金子做见面礼,几天下来,上至琦善,下到普通的守备管带都对张华轩极尽赞誉,对两边约定一起交战之事,再也没有人有半句话的异议。

    到得咸丰三年的五月初时,太平军即将渡江做战的风声越发紧密,清军江南无江防,水师早就溃败,广东调集的水师还没有过来,整个江防形同虚设,太平军当真想啥时过来就啥时过来,用后世的话来说,是太平军掌握了整个战场的战略主动权,而清军只能陷入全面防守的态式,风声渐紧,来自北京的行文也渐渐严厉起来,督促江北大营一定要严厉江防,务必将太平军挡在江北,不能使发匪渡江之后进入山东京畿。

    对京师这种要求,包括张华轩在内的所有将领的反应都是冷笑,局面坏到这个地步,主要责任是江南大营的主帅向荣,朝廷不去寻向荣的麻烦,却对江北大营提出如此要求,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当下决定不理会朝廷命令,一切仍然按原本的计划行事。不过对张华轩来说倒是一件好事,清廷如此命令,也间接给了江北大营极大的压力,历史上太平军轻取扬州,江北大营避而不战,结果太平军扬长而去,琦善在第二年病死,托明阿继任为江北大营之主,很难说,琦善是不是死于丢失扬州的压力,尽管太平军放弃扬州后,清兵迅速将这个江北名城收回。

    既然大战将起,淮安团练的主力也到达了扬州城中,张华轩便向琦善等人辞行,决意回到扬州城中指挥作战。

    “老兄一路珍重,此次大战,老夫依仗之处甚多,万事小心。”琦善携着张华轩手,显得依依不舍。

    其余各人或是做依依不舍状,或是满嘴奉承,或是对张华轩前来配合做战寄予厚望,也有人对张华轩提出警告,让他千万不要误事。

    张华轩一一答应下来,最后拍着胸脯保证道:“兄弟的麾下不能与八旗大兵比,不过也算精锐,火枪和火炮也买了不少,只要两军一接战,兄弟必定从扬州出发击敌,与诸位将军会合,务必一战将敌人击溃,打的他们再也不敢渡江北上!”

    众人轰然叫好,这些日子相处下来,从张华轩护兵的装备上,各人已经知道张华轩的部下装备着洋枪和洋炮,这个时代的中国在火器制作上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不论是制作的工艺水平,各种细节的考究,火枪整体的威力,诸如种种,中国的土制火器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而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军舰火炮的威力,也让很多清军将领心惊胆战,一听说张华轩不声不响的从夷人手中弄到了不少火器,而当时的清廷还没有放手让八旗和绿营进口武器,要等湘军与淮军购买军火,甚至组成洋枪队助剿,而汉人军阀兴起之后搞洋务运动,整整过了几十年的时间,清政府才开始大量购买枪炮,再从购买到仿造,又是数十年的时间。

    现如今张华轩不声不响的购买了大量洋人的火器,也算是开风气之先,众将当真是艳羡不已,对张华轩军队的战力,也是更有了几分信心出来。

猛虎出柙(12)

    看到众人轰然叫好,张华轩不免又蛊惑道:“兄弟营里还有不少洋人的火枪,大伙儿以后要常在一起征战,兄弟不是什么大财主,手里银子还有几个使,洋枪也可以送一些给大营,就看各位赏脸不赏脸了。”

    他一碗一碗的**汤端出来,整个营中自琦善以下,无人不对张华轩露出感激之色。当时满汉之防没有国初那么严重,不过满汉之间也绝非融洽。汉人地方势力正在兴起,开始要从满人手里夺权,重新掌握对中国的控制权。而满人愚昧无能,却死抱着手中的权力不放,并不愿意放权,在很多职权部门都是满人掌权,军机大臣也以满大臣为主,地方的督抚中绝大多数都是满臣,如琦善这样的上三旗出身的权贵世家,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能做到一方诸候,而汉人却要十年苦读,再比满大臣多花费十倍的力气去努力,才有机会与这些满人并肩而立。

    如此这般,汉满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虽然没有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却也是并不那么的友好,如张华轩这样主动出钱出力,与满人精忠合作的,还当真是前所未闻。

    事有反常必妖,不过眼前的这些满族贵胃们显然不懂得这句话的涵义,张华轩带着自己的护兵出营时,数百人在琦善的率领下一起到营门处欢送,等张华轩骑马绝尘而去时,居然有不少人露面恋恋不舍的模样。

    他们当然不是对张华轩真有什么感情,不过张华轩身家豪富,出手大方,为人也讨喜,所以此人一走,不少人是心里当真不舍。

    张华轩却是对这支无能**而且愚昧的军队彻底没有了任何兴趣,说服他们给太平军的北伐制造点麻烦,这就已经足够了,琦善也好,托明阿也好,也完全成为他心里的一个符号,在对方欢天喜地把他送出营门的时候,张华轩已经把他们抛诸脑后。

    倒不是他天性凉薄,只是与这些人交往之际,完全自功利出发罢了。

    咸丰三年五月十一,张华轩自江北大营返回扬州城中,知州杨廷宝以下等诸多官员,到城门处迎接,与他们一同相迎的,还有张华轩营中哨长以上的军官,也与官绅们一起出迎。

    眼见冠带辉煌,张华轩极是意外,扬州城地处要冲,是当时一等一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