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军神-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够如此洒脱的让出渠帅之位,交出手下人马。他给别人的感觉,就不像是一个贪恋权势之人。那么他以前的所作所为,不但不会成为污点,然而会得到别人的敬重。

    “此事万万不可!”陈旭伸出右手,大声喊道。

    王延为了救他,奔赴千里前去濮阳,虽然最后没能帮上忙,陈旭仍旧欠下了他天大的人情。

    若是此时让他接替王延渠帅之位,别人会如何看他?因此,陈旭极力反对此事。

    却不想,王延好似铁了心一般,非要让出渠帅之位,甚至不惜以退出黄巾军为要挟。

    最后,王延向陈旭深深作了一揖,说道:“文昭,卜帅死后,我为了保证东郡黄巾不四分五裂,不惜向自己的袍泽举起屠刀。”

    “每次思念到这件事情,某心中深感愧疚。当日我曾对手下将士说过,‘我王延所作所为,绝非贪图渠帅之位,他日若能寻到合适的人,我情愿将此位拱手相让’。”

    “文昭之才,我深知矣!自从东阿与文昭汇合以后,我就想把渠帅之位让给文昭。但是文昭一直推辞不受,再考虑到帐下士卒们的情绪,此事才就此作罢。”

    “今日既然已经与人公将军汇合,我决意交出渠帅之位,若诸位不从,某宁愿就此归隐山中,亦不愿领此渠帅之位!”

    王延的话,斩钉截铁。众人闻言,又是敬佩、又是感动。

    年少而不轻狂,居高位而不恋权。如此行事,如此洒脱,绝非常人所能为。

    退无可退,无需再退。

    最终,陈旭接替了王延的渠帅之位。其余渠帅为了补偿,每人出了两百军中精锐,加上张梁的一百亲兵,一并交由陈旭统帅。

    如此,陈旭身为渠帅,手下兵力将近四千。他的实力,哪怕与其他渠帅相比,也毫不逊色。

    交割完军中事物以后,陈旭就每日忙着操练士卒。他发现王延处理内务的才能非常出众,就把军中一切琐事都丢给他,自己却每日待在军中,与士卒厮混。

    这些黄巾军,他们的身体素质,可能与以前的濮阳义兵相差无几。但是,他们的精神素养,却要远远高于曾经的濮阳义兵。

    精神,无形无相,但是对于一支军队而言,却非常重要。战场上千变万化,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够永远占到上风。

    占上风时,不骄不躁,斩将夺旗固然值得称道。占据下风之时,毫不气馁,打不垮、砸不烂,更值得敬佩。

    对于前者而言,几乎所有的队伍都能够做到。但是后者,只有那些有信仰的真正精锐,才有可能做到。而黄巾军,正是有这样的潜质。

    这些被逼造反的黄巾军,他们有信仰、有热血。只要操练得当,再配以精良甲胄,很快就能变成一支劲旅。

    陈旭骨子里是一名武将,他看到如此优秀的士卒,又怎会不见猎心喜?

    军营中,陈旭与士卒们同吃同住,教授他们的武艺、箭术。

    经过濮阳士卒倒戈之事以后,陈旭对于帐下士卒,更是关怀备至。他深深地感受到,只要与士卒们真心相对,单纯的士卒们就会拼死相报。

    陈旭虽然颁布了严苛的军法,自己却以身作则。手下但凡有士卒家中碰到困难,他都会尽力相助。因此,陈旭总是身无分文。为了吃饱肚子,只能每日与士卒一起吃饭。

    在陈旭眼中,他并没有把这些士卒,当做是自己的手下,反而是把他们当做是自己的手足。军中还有一些十七八岁的少年,陈旭更是待他们如同亲子。

    主将勇武过人,再加上他爱兵如子、体恤手下,这是每一个兵卒都希望遇到的主将。所以,陈旭虽然成为渠帅时间不长,却已经得到帐下所有士卒的爱戴。

    靶场前面,有一位脸色稍显幼稚的少年,他总是射不中靶子,脸上满是懊悔。

    陈旭来到他的后面,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别紧张,更别颓废。你的姿势不太对,应该这样。”

    陈旭一边说话,一边纠正少年的姿势:“对,就是如此。记住,心中不要焦躁。对于一个弓箭手而言,冷静,是他们所必须拥有的素质。”

    “对,放松,放松,再放松。不要想太多,只要想着你自己的目标就行。调整自己的心跳,让它平静下来。”

    “记住,瞄准了再放,一定要放松。可能你手臂上的肌肉,因为紧张绷得紧了一些,都会影响箭矢的方向。”

    这位少年,因为陈旭得到来,紧张无比。几次射箭下来,仍是射得乱七八糟。

    陈旭没有责怪他,只是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教导他。不久之后,这个地方,围拢的弓箭手越来越多。

    这些人都知道自家主将箭术非凡,陈旭现在虽然只是在教导那个少年。但是他说的话,对于其他人而言,也是大有裨益。

    围拢的人越多,少年越是紧张,几次射箭仍然不中,脸色涨的通红。

    陈旭知道,少年的心乱了。这个状态的他,根本无法射中箭靶。

    拍了拍少年的肩膀,陈旭对他说道:“没关系,你现在可以去休息一下。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成为一个神箭手。记住,冷静、自信!”

    “没人的时候,你可以练习射箭。五日之后,我再来检查你的成果。”

    陈旭望向少年的眼神,满是鼓励。少年感受到自家主将的关怀,鼻子有些发酸,重重点了一下头。他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成为一个神射手。

    转身走了几步的陈旭,突然回身对着少年说道:“一个好的弓箭手,不仅需要准确度,还需要力量。况且,你不觉得一个充满力量的男人,更能得到女人们的青睐么?”

    话毕,陈旭先是炫耀般地鼓起了右臂上的肱二头肌,而后挑了挑眉毛,促狭地对着少年眨了眨眼睛。

    见到自家主将如此模样,围观的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本来紧张的少年,也变得扭捏起来。

    像他这个年龄,其实早就可以结婚。因为家贫,连自己都养不活,所以才一直打着光棍。但是在军营中,他没少听到其他人谈起女人,他每次都听得又是羞涩、又是幻想。

    说完这样一番话的陈旭,感到一阵轻松。每次他在军营之中,都会感到精力过剩,脑海中,总是会想起女人那白花花的身体。

    每次,他只有拼命锻炼武艺,才能稍微缓解一下。

    “莫非这段时间,自己的雄性荷尔蒙分泌过多?看来是得找个婆娘了。”陈旭摸着下巴,暗暗想到。

    “真想知道三国美女貂蝉、大乔、小乔长什么样啊!”

    陈旭是个正常的男人,如今已近二十岁,正是春心萌动之时。二十岁尚未成婚,在古代已经算是非常稀奇了。

    “哎,貂蝉她们对我而言还太过遥远。还是现实一点,有空了多出去瞅瞅,找几个漂亮姑娘,把阿虎、阿静的事情都给办了。”

    他们兄弟三人,至今都未成婚。他和陈虎,还是童子鸡。只有陈静,自从十二岁那年,摸了李家村寡妇的屁股以后,最后不知怎么就跟她勾搭上了。

    不幸的是,那个寡妇在几年前的瘟疫中死去了。

80。第80章 前途堪忧

    八月秋老虎,时冷时热。

    精力旺盛的陈旭,耗尽身体所有的力气以后,洗了一个凉水澡,回到大帐之中。

    一个传令兵出现,疾驰而至,对着陈旭大声说道:“人公将军有令,急招渠帅前往县衙议事!”

    话毕,传令兵也不等陈旭回答,就向其他地方跑去。

    陈旭见状,心中一惊。这个时候召集众人议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顾不得休息,陈旭带着王延,急忙向县衙赶去。

    路上的百姓见到陈旭,满脸恭敬,纷纷为他让路。他们脸上的恭谨之色,完全是发自内心,没有丝毫作伪,也没有丝毫畏惧。

    官兵占领丘县的时候,还经常扰民。有些兵痞来到百姓家中,将他们畜养的家畜抢走,宰杀吃肉。

    普通百姓家,能够养活自己都很不错了,就算养了家畜,也宝贝得不得了,希望日后能够拿去换些钱财,用以度日。

    兵痞们的抢夺,不知断了多少百姓家中的生路。更有甚者,一些军官看到良善百姓家的闺女,抢到军营玩弄。百姓们还都敢怒不敢言。

    特别是卢植走了以后,董卓接任主帅之位,他更是带头如此行事。自古,上有所好,下必附焉。主将尚且不自律,更何况其他底层军官?

    好在官兵还知道自己的身份,不敢放纵手下兵卒都如此行事。只有一部分军官,才会如此肆无忌惮。

    百姓但凡不从,都会被诬赖成黄巾军的奸细,而后砍掉头颅,杀良冒功。

    冀州乃黄巾起源之地,受到太平教很大的影响,许许多多的百姓都是太平道的信徒。张角起义之后,有很多人心中惧怕,不敢揭竿而起。

    他们曾经毕竟入过太平教,那些军官如果硬说他们是黄巾军的奸细,倒也说得过去。

    同样是一军统帅,卢植所过之处,秋毫不犯,董卓却是恨不得刮地三尺。他的贪婪与残暴,现在已经显露出一丝端倪。

    可以说,董卓带领的官兵,对于百姓而言,更甚于洪水猛兽。他们无时无刻不希望黄巾军打过来,赶走这些可恶的官兵。

    黄巾军破城以后,百姓们欢呼雀跃,他们拿着家中仅有的粮食前来犒军。

    黄巾军推迟不过,只得收下,而后他们攻破豪强的邬堡,将他们家中的财物席卷一空。留下一部分充当军饷,其余的分给穷苦百姓。

    黄巾军的此举,虽然得罪了豪强,却赢得了民心。他们每攻破一个地方,都会有很多穷苦百姓参军。

    光是整个冀州,黄巾军就啸聚数十万之众。但是,其中大多都是老弱病残,真正的壮年却并不多。

    攻破丘县,黄巾军再次增加了一千多精壮士卒。

    他们都是新兵,受过官兵欺压,有一颗火热的复仇之心。只要稍加训练,就会成为一支不错的军队。

    一千多人看似不多,但是对于一个小县城而言,这个比例,已经非常可怕了。这个时代的人口,远远不如后世,是真正的地广人稀。哪怕一个县城加起来,也不会有多少人口。

    陈家村传承几百年,是远近闻名的庞大村落,整个村子也才只有七八百人。

    陈旭、王延来到县衙之内,看到张梁站在地图旁边,皱着眉头。

    陈旭急忙上前问道:“人公将军急忙召集我等,所为何事?”

    看到陈旭两人,张梁皱着的眉头稍微舒缓了一下。他示意两人过来,而后说道:“我刚得到天公将军将令,让我等守住丘县、曲周,困死威县中的官兵。”

    “但是据斥候来报,廮陶方向有郡国兵集结,意图攻打曲周。威县的董卓军,虽然被天公将军拖住,仍旧分出一部分兵力,意图夺取漳河桥梁。”

    “曲周只有六千人马,若是官兵兵分两路,前后夹攻,打破曲周。我军前番所有谋划,都将付之东流!”

    说到这里,张梁脸上严肃无比。其余渠帅,也是如此。

    “我想要率大军前去救援曲周,在丘县只留三千兵马,不知文昭以为然否?”

    没有立刻答话,陈旭只是细细看了一下地图,而后向王延问道:“君阁兄不知可有想法?”

    陈旭话音一落,众人眼睛都齐刷刷的看向王延。

    王延亦是死死盯住地图,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向张梁问道:“人公将军,不知派往兖州的斥候,是否传来皇甫嵩的消息?”

    张梁答道:“据斥候来报,皇甫嵩刚至兖州境内,想要到达冀州,至少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想了一会儿,王延向张梁行了一礼,说道:“小将有些建议,若是与将军所想有所不同,还请将军勿怪。”

    张梁摆了摆手,不悦的说到:“君阁但说无妨,我张梁也不是听不进人话之人。”

    王延指着地图,侃侃而谈:“将军若是给地公将军一封书信,让他作出出兵南下的姿态,廮陶郡国兵见状,必然不敢攻打曲周。如此,曲周虽然只有六千人马,却有漳河天险,易守难攻。”

    “如今威县官兵粮道已断,官兵必定人心惶惶。皇甫嵩将至冀州,无疑给官兵带来一丝希望。他们若想突围,必定会向南攻打丘县,与皇甫嵩汇合,而非攻打有漳河天险的曲周。”

    “如此,曲周之危不足为虑。”

    “官兵突围,必取丘县,但是凭借丘县现在的人马,很难阻拦官兵突围。为今之计,我等不但不能够向曲周调拨兵力,反而要从曲周调来援军。”

    一语落下,满堂皆惊。众人细细思量王延的话,而后纷纷点头。

    “啪!啪!啪!”

    张梁咀嚼王延的话之后,满脸欣喜,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他的欣赏。

    “若非君阁直言,某必定铸成大错!”

    若是果真如王延所料,他们只需死守丘县十日,官兵的粮草就会彻底消耗一空。就连他们的战马,恐怕也会被杀光。

    到那个时候,黄巾军再去攻打官兵,绝对会是吹枯拉朽般的胜利。

    众人都沉浸在以后攻破官兵的巨大胜利之中,除了王延,没有一人注意到陈旭的脸色。

    王延深知陈旭才华,见他没有出声赞同,也不恼怒,向他询问道:“文昭眉头紧锁,可是我所说策略有不妥之处?”

    众人闻言,这才想到陈旭,都把眼睛看向陈旭。

    这时的陈旭,他忽然想到历史上‘司马懿克日檎孟达’的事情。自古善战之人‘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若是皇甫嵩倍道而行,半月可至丘县。

    想到这里,陈旭肃然说道:“按照正常行军,皇甫嵩一月有余才能抵达丘县。然,皇甫嵩乃世之名将,岂不知‘兵贵神速’?”

    “若是官兵倍道而行,半月即至矣!”

    众人闻言,心中一凛,而后计算了一下,脸色才舒缓开来。

    一个渠帅说道:“文昭莫忧,纵然皇甫嵩半月即至,董卓军也早已粮尽兵败。届时,我等与大贤良师合兵一处,何惧皇甫老贼?”

    皇甫嵩击溃豫州黄巾,屠杀战俘之事,早已在天下传开。所以,黄巾军对于皇甫嵩都是深恶痛绝,恨不能生食其肉。提起他来,自然没有什么好话。

    摇了摇头,陈旭继续说道:“纵然董卓军中只剩下五日粮草,亦能拖到皇甫嵩前来救援。”

    县衙众人,面露不信之色,只有张梁问道:“文昭何出此言?”

    陈旭冷笑几声,说道:“威县虽是小城,亦有不少百姓,若是官兵实在无粮,肯定会劫掠县中百姓。若是粮草仍是不足,杀人就食之事,董卓也不见得做不出来。”

    王延毕竟年幼,见识不广,他颤声说道:“他们可是官兵,如何会做此等事情?”

    其他人闻言,却感觉一阵寒气从脚底冲了起来。他们都是穷苦百姓出身,很多人也曾感受到饥荒的可怕。

    他们中间,更是有人曾亲眼见过人吃人的事情。若是官兵真饿到一个地步,不见得不会杀掉百姓吃肉。

    陈旭继续说道:“董卓出身西凉,那边汉胡杂居。受此影响,董卓以及他帐下西凉兵卒,个个凶悍不已,没有什么他们做不出来的事情。”

    张梁脸色非常难看,若是果真如陈旭所言,等到皇甫嵩北上以后,黄巾军还未消灭威县官兵,则黄巾军危矣!

81。第81章 董卓

    很多事情,只是不容易想到,一旦想到,就会豁然开朗。

    无论是皇甫嵩会倍道而行,奔袭丘县;还是董卓缺粮之后,会劫掠百姓,甚至杀人充饥。

    以常理来看,都不会出现这种事情。但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若陈旭说言不错,黄巾军的处境将会变得非常不妙。

    夫智者,当防患于未然。拥军作战,统兵而行,当慎而慎之,稍有大意,就万劫不复。

    张梁面沉如水,恭恭敬敬向陈旭行了一礼,真切地说道:“现今情形,还请文昭教我!”

    忽然受了自家主将一礼,陈旭心中骇然。他连忙回礼,口中说道:“某何德何能,敢受将军如此大礼?”

    张梁起身,肃然说道:“我兄弟三人出身卑微,见惯了百姓生存的艰难。大家可以看看,我们没来丘县之前,兵非匪而犹胜匪,民非贼而被污成贼。”

    “兄长自以为建立太平教,率领天下百姓揭竿而起,就能够推翻汉室,构建太平世界。”

    “然,时至今日,黄巾起义虽然声势浩大,却寸功未立。反而在官兵的逼迫之下,节节败退。”

    “如今,兄长对我寄予重望,希望我这路人马能够截断官兵粮道,歼灭冀州官兵,而后再与皇甫老贼决一死战。”

    张梁面色潮红,他挥舞着手臂,大声说道:“我黄巾军的生死存亡,太平盛世能否实现,就在现今。”

    “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