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龙腾-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换成了“马尼拉大帆船”,将两人的商业线路由中国——印度——巴达维亚(现印尼雅加达)——日本的航线转为中国——澳门——马尼拉——南美洲,西班牙人向来是由澳门购入中国货物,如生丝、丝绸、茶、瓷器等,由马尼拉再运往南美,自1580年以来,南美的丝制业,织布业早就崩溃,中国货物美价廉,南美市场早已被中国货占据。只是一向由于路途遥远,其间航线又被西班牙人控制,中国商人无法涉足罢了。即便如此,由于西班牙人无法用低级的香料来换取中国的高档产品,只在数十年间,便有价值四亿比索的南美白银流入中国南方,张伟深知,其间十余年内,在满清断绝所有海外贸易之前,由南美、日本流入中国市场的白银将占有世界白银存量的四分之一还多,如此数量的白银流入,张伟自然不会错过机会。此次与何斌共同自西班牙人手中购买了十艘吃水千吨以上的“马尼拉大帆船”,直航南美,在交给西班牙人一定的海上贸易费用后,在澳门装满货物,远航而去。

    两人在卖掉小型商船前,计议了一番利弊。何斌原想留下小船,继续在中国南洋之间赚银,但张伟坚持卖船,而且从西班牙人手里买船的事,也要对所有人保密。两人对话放出风声,只说是要专心在台湾发展,海上贸易决心放弃。

    果然不出张伟所料,郑芝龙听闻两人如此,却是放下一块心病,原本忌惮两人在台湾基业稳固后要争雄海上,现下两人卖掉商船,他心头一阵轻松,购买张伟卖给他的台湾土产时,也分外客气许多。杨帆原要将张伟买遇害荷兰商船之事透漏给荷兰人知晓,郑芝龙权衡再三,止住杨帆,令其不得多生事端。至此张伟在台湾,暂且消弥了外患,短期之内,算是没有人再打他的主意了。

    诸事顺利,张伟原也该轻松些时日。可惜周全斌赴澳门后已有数月,却是一直未归。其间派人去澳门寻访了数次,却是全无消息。澳门地方皆云没有此人来购买武器。周全斌携带巨款,身边有十余人跟随保护,若说是被人打劫,张伟却是不信。他耳边成日都有人嘀咕,都说那周全斌与其它诸人见财起意,带着银子躲到内地,或是跑到南洋做富家翁去了。张伟起初不信,后来时间过的久了,心里也有些焦燥起

    来,只是心底到底还有些不敢置信,若说他全然看错了周全斌此人,张伟是打死也不能认同的。

    这一日已是立秋,但台湾天气炎热非常,立秋时分人稍微一动便是汗流浃背,张伟来自现代,享受惯了空调冰茶等降暑物品,原也是极怕这酷热天气。去年夏天他尚在澎湖,便整日价躲在房内,用买来的冰块放在铜盆中,搁在屋中四角降温,仍然是热的不行,要说这耐热的功夫,却是比之施琅何斌等人差的远了。今夏人已是在台湾,这台湾却是比澎湖热的多了。但张伟却是一日未歇休,整日冒着酷热与诸人各处巡查,尽管穿着薄绸长衫,也是终日未曾干汗。何斌施琅见状,想此此人去年躲在屋内避暑的情形,各自皆佩服不已,均各自感奋,做事更努力了多。

    张伟早上便去了蔗田巡查,这数月来张伟皆是安置新来人口,规划蔗田,布置建设糖厂,忙的不亦乐乎。因已有四镇,那种蔗之人离四镇较远,只是与宁南镇相接,张伟布置人手,将木栅墙又拉长了数里,新来人口尽住于其中。现在条件却是比张伟刚来时好的多了,台北瓦匠、木匠甚多,虽要新盖数千间房屋,却也只是月余的功夫便告完备。因这批人是因种蔗而来,所种甘蔗又是新品种竹甘,因而张伟将

    此镇命名为:新竹。

正文 第二十二章 新竹(下)

    眼下台北已有五镇,人口十万余,人来人往,皆面色饱满,不复在内地时面有菜色,无精打彩之状。张伟上午巡视新竹镇与蔗田,见虽然天气炎热非常,但各人仍在田间忙分碌,镇上也很少见到游手好闲之人,心里大是满意。午饭之后,本想睡个午觉歇休一会,后一想,那三卫士兵最近皆是交给施琅训练,自已没有过去查看一下进度如何,现下突然想起,却是有些不放心,那施琅一向重视个人武力,忽略整

    体训练,虽交待给他训练大纲,只怕他未必照办。张伟若是想不起来也罢了,突然想到此层,立时便坐立不安,当下就召了车夫,乘车向镇北镇外的兵营驶去。

    这兵营在镇北镇外约十里处,吸取了当年鸡丝卫士训练扰民的教训,特地将兵营建设的离城镇稍远,十里距离不足以扰民,若是镇上有警,又可以快速赶到,当初张伟选址时,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

    待行进兵营,便可看到一排排绿色营房间疏有序的排列于前,营房四周,亦是用青砖建起围墙,按施琅的意思,随便搭些帐篷茅舍便足以为营房了。施琅云:“兵士原本便是要吃苦,若都是住起大瓦房,吃的大鱼大肉,还打的甚仗,大明的兵士,食的都是猪食,住的也只是草舍,人家可不是一样能打仗。”张伟嗤笑他道:“施倔驴,我且问你,大明的军队战力若何?遇财可抢劫么?遇色可强奸么?”施琅无言半响,方答道:“这些都是为将者的责任,若是军令森严,谁敢犯禁?”张伟又道:“无赏且可言罚?兵士若穷,打仗时自然要劫掠,方能养家糊口。你当明朝的大将都是傻子么,放纵士兵大掠百姓,只是为了让士兵发财,然后才能管好。若照你的意思,将咱们的兵弄的跟乞丐似的,将来若有战事,你施琅能管的住才有鬼。若是一味的杀人,只怕你也难以服众。”

    施琅至此方无言,见张伟流水般的银子花将出去,只是暗暗心疼。要说明军的饷银每月也是有数两不等,不过中间上官扣点,下发的时候成色不足些,再掺上几块假的,每月能拿上一两二两,便已是烧了高香。那还是明初时事,明太祖见众官员克扣兵士,曾道:“那小兵每月只领了几两银米,还有一家老少要奉养,你们这般克扣,当真是丧尽天良……”,到了明末,朝纲吏治败坏,想领到现银早就不可能,便是打了胜仗,朝廷说每人赏上十两二十两的,能拿到手的,不过是十分之一罢了。每月只能领一些掺了石子的碌米,吃不饱,也饿不死罢了。小兵唯一的出路,便是打仗而不死,不死又能抢掠,那样才能弄几个现钱。施琅没有带过兵,虽然颇有将才,这内里的关系,却是不懂。张伟熟读史书,自然知道其中的厉害。于是这台北五镇的兵士,每月足银五两领着,还有五两的伙食费用,比之明军不知道高

    了多少,上头还有话,若是打仗,不计首级计功,只要参战,便各有赏赐。训练出力者,一样可计功。每月从训练高手中选出头三名,各赏白银若干,于是本来只是想混口饭吃的五千新兵,吃的舒服、住的惬意,拿的满足,各人都是心悦臣服,施琅每月向张伟报告情形时总说,这些新兵在训练上到是当真出力的很。

    此番张伟若不是担心施琅在方法上出错,到也是不需要来视察。待张伟进了营门,正见数千军士们列队排操,正在分别训练张伟交待的正步、踏步、列队、立正等步兵操法,还有的在持枪默立,练习持枪,亦有一群人浑身泥土,正在训练匍匐前进,跨越障碍,张伟一见之下便即放心,想象中的施琅领着一群肌肉男苦练举磨盘的景像并未出现,当真令张伟长出一口大气。

正文 第二十三章 阅兵(上)

    虽是周全斌迟迟未归,但张伟装备新军火器决心已下。因银子大半支付给了周全斌使用,只好先放弃火炮和自已铸造的打算,又另派人去澳门买了五千只西洋撞击式燧石枪,比之当时明军装备的鸟统,这种欧洲最新式的火枪更轻便,击发速度更快,虽然射击的距离与明军鸟统一样不能超过五百米的距离,但射击精度和火药杀伤力,却是比明军鸟统大上许多。原本这五千支枪还配有刺刀,但在施琅的强烈要求下,取消了刺刀,而是配上自日本购买的倭刀。比之中国式的大刀,这种倭刀钢火更好,刃口更薄,使用起来轻便,配合火枪,无论近战远射,张伟手下的这支军队,应该是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冷热兵器装备了。

    即便如此,张伟仍是很不满意现在的火器装备,其实在辽东明军步兵中,也早就是全火枪装备,明军一营五千人,三千六百人为步军鸟统手,四百名为操作野战火炮的炮手,还配备一千骑兵。虽然鸟统装填不如张伟镇远军的新式燧石枪方便,击发速度与射击精度也远远不及,持欧式火枪又经过训练的士兵能在一百步内准确的击倒敌人,而明军鸟统的有效射程只是在五十步内,而且面对敌军重甲便全无办法。尽管如此,十余万配备鸟统的步兵竟然对六万的女真骑兵全无办法,而且当年萨尔许一战,与努尔哈赤交战的全是关外精兵,且刚刚战胜倭寇,每一路兵力并不弱于女真,然后全数装备了火器的明军四战全败,杀伤女真骑兵更是万中无一。这充分说明,火器不强,只能守而不宜攻。后来明军火器及大炮全数用来守城,这才暂时遏住后金的攻势。

    张伟玩过《太阁立志传》,知道当时日军的“三段击”是怎么击溃武田家的骑兵,但所谓武田重骑,因日本铁矿匮乏,大半只是在身上包些铁片罢了,却如何能与重装铁甲达数十斤的女真重装骑兵相比?

    摆在张伟面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寻访当时欧洲最好的工匠,将前发枪改为后发装弹,将实心火炮研发升级为开花弹,否则的话,将来面对凶猛的女真铁骑,究竟能否一战而胜,到是难说的很。

    营内众将见张伟亲来查阅,便由施琅带头,身后刘国轩、范锡范等人鱼贯而来,向张伟屈膝行军礼,诸将与兵士不同,皆是身披三四十斤重的铁甲,天气闷热,众将身上铁甲叮当做响,跪在张伟面前,扬起一阵阵的尘土。

    张伟见众人从额头流下雨点般的汗滴,心内对施琅如此做派甚是不满,不过到也不好当面驳斥他,只得淡淡一笑,命众将起身,卸下战甲说话。

    众将如逢大赦,当下不顾施琅眼色,各自将身上铁甲脱了下来,一阵微风吹来,各人都觉得轻爽了多。

    张伟向施琅道:“施琅,现下你做了镇北军副统领,又兼任金吾卫统领,事务烦重,可不要累坏了,快将铁甲除下。”

    施琅无奈,只得也脱了甲,虽是心内不满张伟命令,身上到也是舒服许多。张伟见场中军士未敢因他来而有懈怠,赞道:“诸统领,你们带的兵不错。如此,我放心多了。你们定的军令细则,我不干涉。各人有各人的规则,将要知兵,方能带好兵。诸位放心,我不会对你们的具体做法多加管制,我管你们,你们管兵,大家省事。”

    见众将脸有得色,又因自已说不干涉而做松了口气的模样,张伟却竖起手指来警告道:“令行禁止,这一条无论如何马虎不得。咱们的兵小节上可以不管,但只要敢违抗上官命令的,无论如何不准宽怠,这是条原则。若是让我知道你们带兵有松檞军纪的,丢官罢职都是轻的!”

    见有人呈上茶水,张伟啜了一口又说道:“当年戚继光戚大帅为什么能打败倭人?还不是他练了一支强军出来。军强强在哪儿?就是强在军令上。百姓都传,当年戚大帅为了严肃军纪,连自个儿子都砍了脑袋。为什么会有这种传言,那自然是因为戚家军的军纪好。那一年戚大帅调往蓟门做总兵官,带了六千浙兵去上任。那北兵骄纵惯了,连将军们都管不了。戚家军早晨到城外,天忽降暴雨,六千人站在雨地

    里整整一天,虽有体力不支而晕倒者,但无一人敢乱走乱动,也无一人敢开口抱怨,那北边将军们都惊呼:“将军之令可至如此乎?”,连自已人都慑服于戚继光的军令威严,还有什么敌人是他打不败的?”

    见众人诺诺有声,张伟一笑:“今日就说到这儿。我也不看会操了,咱们不弄这些虚的。”又竖起两根手指,张伟道:“今日我来,一要看士兵跑步的速度与耐力,二要看士兵枪法,你们各自去准备。”

    众将皆听令而去,张伟见众人都走远了,方端起茶碗狂饮了一大碗,又示意身边亲随继上凉茶,递上湿毛巾擦汗,他也是热极了,只是当着众将的面,努力克制罢了。

    在施琅等人的命令声中,一队队士兵排列整齐,准备接受张伟的检阅。

正文 第二十三章 阅兵(下)

    众将将令一传,那操场上顿时是鸡飞狗跳,尘土飞扬,众军士乱纷纷跑做一团。张伟皱眉,这古人就重视正规的训练,虽然张伟再三强调,要重视战场上的突发性,要加强训练内容的突然性。照目前的状况来看,施琅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

    一直乱了十几分钟,数千名军士方全部列队完毕,掌旗官一打旗令,六千人沿着石子铺底的路面长跑起来。张伟给施琅下达的标准就是后来中国陆军的越野跑步标准,每周这些军士皆需负重在山上跑五公里,现下是在平整的路面上跑,且又没有负重,只是身上背了一支枪而已,于是一个个跑的脚底生风,都想在张伟面前表现的好一些,没准第一个跑到的当场还能升官儿呢。

    不到半个小时,所有士兵皆已跑完全程,张伟肚里暗赞一句:“这些家伙可都比老子跑的快多啦。”

    表面上却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只微微颔首,又令士兵不得休息,随机抽出一百名来打靶看枪法。众将也不知他是喜是怒,也不敢在人选上捣鬼,于是各自在自已属下中指指点点,挑出人来。虽尽力选了几个平时枪法好的,却仍是各自抹了把汗。

    这些兵士在家时皆是修地球的农夫,要么也是些小商贩之类,明朝虽不禁私人拥有火枪,但贫苦人家,又无处射猎,没事使那火枪做甚?故而当兵之前大多从未摸过火枪,更别提瞄准打靶了。“砰砰砰”一阵枪响过后,大多打靶的士兵都成绩不佳,甚至有几个人脱靶不中,看看远处坐着的张伟,又看看脸色铁青的直属上官,那些士兵一个个害怕起来,只恐张伟一声令下,把他们拖出去砍了。

    张伟心中其实很是不满,他知施琅等人到底在心里无法摆脱冷兵器时代对火枪的偏见,在施琅等人眼里,火枪兵还是做为一种辅助兵种才是正道。固而在士兵刀法训练上更肯下功夫,而对火枪的使用和训练上,就不肯多费心力。当然,现下没有好的火枪教练也是士兵枪法不佳的主因,毕竟自已练的再苦,也没有高手点拨一下效果更佳。

    心头无奈,表面上却不好太过斥责诸将,只淡淡吩咐几句一定要加强训练,张伟便离营而去,临走吩咐施琅,晚上到他府中,有事相商。

    施琅自任了镇北军副统领,又兼管金吾卫,成日奔波于镇北镇与军营之间,后来事情越发繁杂,每日忙的他头晕脑涨,无奈之下,只得不顾老婆的阻拦,带了行李睡到军营里来。他做事便是如此,要么不做,要么就非得做好不可。这支军队如何训练,如何发展,这些时日来他也考虑的颇多,见张伟召他去议事,施琅准备一下,便准备去说服张伟,放弃现在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至傍晚无事,施琅吩咐刘国轩等人加强戒备,不得懈怠,自骑了一匹马,也不带亲兵,打马自向张伟府中奔去。

    一进镇北镇外木栅围墙,施琅就感觉今日大不同往常,全镇上下尘土飞扬,包括几个镇首在内,所有人等都在大街上打扫,几十辆三轮小推车来来回回,将镇上的垃圾推向镇外的垃圾场而去。施琅拉住镇首一问,却原来是张伟从兵营回来时有了闷情逸志打量镇上的风光,原来心情还不错的张伟一见镇上污水横流,垃圾处处,苍蝇成片的乱飞,还有那猪、牛、狗、鸡到处都是,这数月里一直在镇外忙着种甘蔗的张伟却不知这台北五镇自人口日多后,这卫生情形却也是越来越差。中国人号称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若说是赚钱吃饭,到也是名符其实。但若说是收拾身边的这些不干净的东西,却也是懒的要命。张伟原就对随手乱丢垃圾,乱挤乱撞,大声喧哗等没有公德的行为很不喜欢,他现在虽立志要改变历史,但是对如何改变中国人的思想却是无从着手。去年张伟曾想下令不准女子缠足,立时引起所有镇民的不满,就是何斌、施琅,也表达了强烈不满。面对现实,只好做罢。现下见镇上如此脏乱,张伟乃大发雷霆之怒,立时下令召来所有的镇首,命令在镇上所有人等立时打扫,若是在天明前环境仍是如此,便要挨家挨户的检查,遇到不符标准者,立时驱逐出台湾,在此严令之下,所有人等不敢马虎。于是待施琅到得镇上,便见到这狼狈景象。

    叹一口气,施琅也不好多说,只得向镇首道一声辛苦,便向张伟府中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