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挫折使人成长,唐毅经此一役,不知不觉已经把自己放在了上位者的角度,去平衡手下的势力,虽然还很稚嫩,但却是好的开始。

点一个赞!

“真是高兴啊!”唐慎抓起酒杯,和唐毅重重一碰,“来咱们爷俩一醉方休!”

这边唐家父子开怀畅饮,那一边有一对父子却是相对无言,谁啊,就是杨博和他的长子杨俊民。

杨博抓着晶莹剔透的玻璃杯,一口一口喝着葡萄酒,酒香醇厚,可是老头子越想越气。最后更是啪的一声,把玻璃杯给摔了个粉粉碎。

“爹,您老这是干什么,要好些钱呢!”杨俊民埋怨道。

“哼,你爹我这一辈子,没吃过亏,却让一个胎毛未褪的小兔崽子给骗了,真是无颜见人,无颜见人啊!”

杨博怎么这么生气呢,原来那一天和唐毅谈完之后,老头子兴冲冲回到了行辕,把儿子叫过来,他口述,杨俊民书写。

杨博努力回想,生怕漏掉了唐毅的奇思妙想。一直弄了两三个时辰,写得杨俊民的胳膊都快断了才堪堪弄完。

“好啊,真好,按照这个法子,经营几十年,草原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予取予求。唐毅说得好啊,要学会利用经济武器,用商品打击蒙古人,这话颇为管子的精髓,说得好,说得太好了。”杨博感叹不已。

杨俊民挠了挠头,“爹,孩儿也认为这个方略十分高明,只是光有方略吗?”

“你还要什么?”杨博迟疑道。

“好处啊,爹,您忘了,咱们不是要进入东南,分享开海的利益吗?”

杨俊民一句话,点醒了杨博。

对啊,怎么把正事给忘了。

这个方略再好,却没法立刻变成银子,而且还需要朝廷国策配合,长期经略,说白了,就是做菜的菜谱,要想吃到美味,还需要购买食材,需要洗菜切块,需要上锅烹炒,细心调味,等到能吃的时候,自己还能不能活着都不好说了。

再说得不客气,就是一张空头支票。

而东南开海则不然,如今已经是摆上桌子的一道菜,拿起筷子就能吃了。

唐毅这小子典型的画饼充饥,用美好的远景把杨博给忽悠住了,轻轻松松就把他放了出来,愣是没付出什么像样的代价。

醒悟过来的杨博能不气吗!

好家伙,一辈子打雁,被雁啄了眼,唐毅你真行!

杨俊民笑道:“爹,我看唐毅倒是挺有趣的,倒不如咱们就做一个顺水人情,和他交个朋友算了。”

“不行!”杨博断然说道:“告诉你一句话,你爹这辈子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

杨俊民把手一摊,“那您还能如何,进攻南京的罪名是许家和郑家的,加上之前被查抄的李家和蔡家,七大姓去了一大半,又过了这么长时间,陛下的怒火也消了许多,奈何不了唐毅的。”

杨博沉着脸,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他突然露出了笑容。

“你小子看着吧,你爹有办法让唐毅吃个闷亏,还要感谢你爹手下留情!”杨博伸了伸懒腰,嚣张地笑道:“要是不露一手,还真当老夫是面捏的。”

……

嘉靖三十六年的上半年,是动荡的,是混乱的,在前后派遣了六位钦差,东南的案子总算是告一段落。

兵部尚书杨博亲自撰写了长达万言的奏疏,详细汇报了东南的情况。首先杨博将主要罪名,抢掠市舶司物资、毒杀巡抚阮鹗、攻击南京城、豢养倭寇等等罪名,都归结到了被抄家的四大姓身上。

嘉靖当即下令,四大姓中,直接涉案的一律斩立决,其他的男丁发配九边充军,女子充为奴婢。

一时间,被砍头的就有七百多人,其中李家的李东升,蔡家的蔡通贵,还有策划攻击南京的郑宏宇,许云埔四个人被处以凌迟之刑。

为了震慑宵小,四个人被分散在杭州,泉州,苏州和南京四地行刑,在同一天,他们被推上了断头台。

刽子手把他们绑在十字架上,享受的是最高等级的千刀万剐之刑,每十刀一歇,一吆喝头一日例该先剐三百五十七刀,如大指甲片,在胸膛左右起,初动刀,则有血流寸许,再动刀则无血矣……整整割了三天,四个人最后只剩下了完好的头颅,还有一身骨架子。

深受倭寇之祸的百姓争相讨要割下来的肉块,拿回去祭奠死去的亲朋,欢呼声,惊叫声,咒骂声,交织在一起,把持东南多年的闽浙大姓就以这种惨烈的方式收场了……

第450章尴尬癌

处罚了主犯,其他官员赏罚也不能含糊,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历来都是如此。

首先是浙直总督胡宗宪,他之前有失职之过,好在后来能将功赎罪,揪出幕后黑手,功过相抵,嘉靖赏赐了一对如意,荫一子锦衣卫千户,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倒是谭纶,由于查案有功,办差得当,嘉靖破格提拔,官升两级,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而原来的浙江巡抚唐慎则是升一格,加左佥都御史巡抚福建,接替阮鹗的缺。

至于原来的福建布政使参议杨继盛也提了一级,变成苏松巡抚。

东南三省的封疆大吏全都换了,这一手可是震撼了大明的官场。这三位巡抚当中,除了唐慎是平调之外,谭纶和杨继盛都是擢升,论资历威望,他们远远不够封疆大吏的资格。可是东南处在战场第一线,这时候只看才能,不看资历。

谭纶文武双全,参与抗倭以来,练兵作战,屡立大功,上一次推举浙江巡抚的时候,他就是人选之一。

这一次五位钦差办案,赵贞吉和鄢懋卿都因为急躁偏颇,险些酿成大祸,已经被嘉靖召回京城,各自罚俸半年。

唯独谭纶在办案期间,老成持重,又最先查到藏匿倭寇据点,立功不小,接任浙江巡抚,也是名正言顺,别人说不出太多。

最奇怪的要数杨继盛,他自从嘉靖三十二年南下泉州,无论民政,还是军功,都是一等一,在吏部的政绩考评都是优等,可是他就是升不上去,原因谁都明白,杨继盛弹劾严家父子,把他压在泉州,已经算是格外开恩了。

要不是给唐毅倒地方,他也没机会升任参议,虽然参议比起知府要高一级,实际上他的权力远不及唐毅,说得不好听,就是唐毅的助手,那为何杨继盛能高升巡抚,执掌一省大权呢?

从圣旨上或许能看出一丝端倪,“……继盛受命以来,夙兴夜寐,竭心尽力,运筹帷幄,颇有功业,发天兵于猝然,破海盗于月港,东南数十年之患,消弭一空……”

杨继盛能升官,原因竟是月港的胜利。要知道这场胜利可是唐毅策划的,杨继盛不过是执行者而已,他都高升巡抚,唐毅该得到什么赏赐呢?

再看看给唐毅的圣旨:“……泉州知府,市舶司提举唐毅,勇于任事,两月之间,恢复市舶,有功于朝廷,然则该员志得意满,行为乖戾,作风浮躁疏漏,以至钦案证物被天火焚毁,有负圣恩,罢去泉州知府一职,贬为晋江县令,着令原晋江县令海瑞,接替泉州知府,市舶司提举一职……”

好家伙,赏赐没捞着不说,还从知府变成了县令,更气人的是原来的部下海瑞竟然爬到了唐毅头上。

两个人要是再见面,该怎么办啊?难道唐毅要管海瑞叫府尊大人吗?

按照常理,就算贬官,也是要外调的,不能一个城里的知府知县上下对调,这不是诚心玩人吗?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陛下怎么这么……”唐慎想说糊涂,话到了舌尖儿,又吞了回去,只是满脸的愤愤不平。

唐毅却摆摆手,气鼓鼓道:“爹,这个损主意多半是杨博弄出来的,此老被我涮了一回,什么实际好处都没捞着,故此心中不平,弄出了这么一手。不过您放心,我在福建待不了多久的。”

“是吗?”和儿子在一起,唐慎的懒癌就发作了,一点不愿意动脑子。

唐毅只好无奈道:“您老调任福建,哪有父子同在一省为官的?”

唐慎尴尬笑笑,“行之,我还是想不明白,这一次朝廷一口气换了三省巡抚,到底是想做什么啊?”

唐毅抓起茶壶,给老爹倒了一杯铁观音,双手奉上,笑道:“东南的事情,就像铁观音,头一泡儿要掉倒,剩下的就是一泡一泡的品。经过了几次的折腾,陛下对东南的情况也看明白了,策略也定下了,掌大局的还是胡宗宪,而下面的人要多用循吏,多做事,少说话,上下一心,才能政通人和,如臂指使。而且我斗胆猜测,陛下或许要加大开海的力度,不满足于泉州一地。”

听完儿子的分析,唐慎琢磨了一下,还真是这么一回事。不论是谭纶,还是杨继盛,都是心学门人,都主张务实的抗倭策略,对开海也都十分热衷,杨继盛更是直接协助唐毅开海的帮手。

他们掌权,开海势不可挡了。

泉州做成了,如果宁波,甚至松江等地都能开海,正规贸易通了,谁还跑去当倭寇啊,此消彼长,虽然不敢说倭寇能快速消灭掉,但已经露出了曙光,额不,是朝阳,成就大功已经不远。

比起大局,自己受点委屈也不算什么,唐毅笑呵呵的,反正知县和知府都是蓝袍子,区别就是胸口的补子,反正一般的老百姓也看不出来,也就无所谓了。

宠辱不惊,要的就是这个气度。

转过天,唐毅刚刚起来,就接到了一封请帖,看上面的名字,正是杨博,邀请他去钦差行辕赴宴。

“师兄,我看老家伙没安好心,摆明了是想羞辱师兄。”

“呵呵,不要瞎说,人家杨老大人是前辈,要尊着他。”

唐鹤征上上下下看了唐毅一遍,以往唐毅在人前是影帝,可面对自己人的时候,还总是真情流露,该笑就笑,该骂就骂,从来不客气,现在倒好,越发深沉了,唐鹤征总结道:“师兄,你越来越虚伪了。”

“哇呀呀!”唐毅真的怒了,“再敢啰嗦,把你送回京城,让你爹收拾你!”

唐鹤征开朗了不少,可是一听老爹,两腿发软,连忙屁颠屁颠去拿官服了。穿戴整齐,从书房出来,迎面王悦影笑着走来,她挎着小篮子,用一块青部包头,足下穿着木屐,襦裙上还沾着露水,活脱一个从田里回来的小家碧玉。

在篮子里,放着几根顶花带刺的嫩黄瓜,还有一把菠菜。王悦影的厨艺越发精湛,不但大鱼大肉做得好,就连素菜也颇有功夫。昨夜发了面,蒸一锅馒头,配上菠菜汤,拍黄瓜,就是一顿清淡可口的早饭。

见唐毅要走,王悦影闪过一丝失落,随即关切地嘱咐道:“哥,酒多了伤身,哪怕有解酒丹顶着也不成,要爱惜身体。”

“真懂事!”唐毅轻轻刮了一下小巧精致的鼻头,随手抓起两根黄瓜,在腋下擦了一把,张口大嚼起来。

“就算咱们一起吃早饭了!”唐毅留下了一句话,就和唐鹤征出了府邸,往钦差行辕赶来。

杨博的行辕本是一位盐商的宅子,只有三进院子,可是里面设计巧妙,看似朴实,实则处处匠心独具,就拿门前的台阶来说,都是一整块汉白玉刻出来的,和晋商一样,典型的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站在门口的是一个师爷模样的人,眼睛朝天,操着浓重的山西口音,“额,来滴是谁啊?”

“下官晋江县唐毅,特来拜会钦差大人,这是请帖。”

唐毅躬身把请帖送上去,对方斜着眼睛接了过来,神态之中充满了不屑,区区一个芝麻官,难怪来的这么早。

“你在这等着吧,我进去通禀一声,老爷愿不愿意见你,那可要看老爷的心情。”说完,转身潇洒离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唐毅两个在门口站了差不多一刻钟,里面连点动静都没有,唐鹤征气得攥紧拳头,“师兄,杨博欺人太甚,你就这么忍了?”

唐毅呵呵一笑,“我是忍不住,太饿了,你带着零钱吗?”

唐鹤征这个无语啊,没办法,只能摸出了十几个铜子,唐毅拉着他找了一处早点的摊子,买了两碗稀粥,四个包子,一碟咸菜,一碟豆瓣酱,他还剩了一根黄瓜,从中间断开,给了唐鹤征一块大的。

“吃吧。”

说完,唐毅闷着头,没一会儿就把东西吃的干干净净,唐鹤征没办法,也只能跟着,吃完了早餐。

唐毅又回头钦差行辕的门前,毕恭毕敬地站着,此时太阳已经升起,阳光照在身上,颇有些闷热,唐鹤征不停摇头晃脑,频频擦着汗,可唐毅呢,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一动不动,稳如泰山。

又过了差不多半个时辰,里面才传来骂声,“好奴才,谁给你的胆子,连唐大人都不认识了,还敢让他在外面等着,我看你是不想干了!”

一个三十来岁的华服公子从里面走了出来,见到唐毅,格外热情地跑过来。

“唐大人,我叫杨俊民,我爹正在里面等着呢,快请去客厅吧。”

唐毅和煦一笑,微微颔首。

一边往里走,一边杨俊民就说道:“我爹总算是把差事办完,明天就要回京复命,临行之时,请大家吃顿便饭,也算是缘分一场。”

杨博请客,岂是了得,足足摆了二三十桌,花厅都摆满了,一直摆到了院子里,唐毅被安排在靠近窗户的一桌,外面不远处就是荷塘,花开的正艳,可惜很快唐毅就无暇欣赏了,杨俊民很快由去而复返,带着两个人过来。

“唐大人,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新任泉州知府海大人,这位是新任漳州知府,赵闻赵大人,你们都认识吧?”

赵闻和海瑞互相看了眼,再看看唐毅,顿时尴尬癌都犯了,傻愣愣站在了都不知道迈哪条腿了。

第451章做小辈儿不吃亏

官场上后来居上的情况也不是没有,甚至有老师要指望着学生,可谁也不会像唐毅和海瑞还有赵闻,一夕之间,猪羊变色,府尊变县令,县令变府尊,整个天旋地转,让人无法接受。

再有市舶司都是唐毅留下的基业,他们等于是摘桃子,其中的尴尬不是当事人根本无暇体会。赵闻直接就傻了,不知道怎么办。

还有些提前赶来的士绅也看到了这一幕,一个个瞪大眼睛,捂住嘴巴,险些叫出声来,乖乖,这可是一处好戏啊!

设身处地想想,如果自己是唐毅,辛辛苦苦开创的局面,竟然被下属抢走,还变成了顶头上司,该多羞辱啊,只怕要扭头就走,一刻都待不下去。

正在他们胡思乱想的时候,唐毅竟然率先起身迎上来,要主动施礼。

下一幕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一直默默不动的海瑞突然抢步,大礼参拜,唐毅连忙侧过身体,激动地说道:“府尊……”

海瑞断然说道:“大人若是叫海某府尊,海某立刻撞死!”

“可别。”唐毅连忙摆手,苦笑道:“刚峰兄,你这不是为难我吗?官场有官场的规矩,如今你是泉州知府,我是晋江知县,就是你的下属……”

“不!”

海瑞抬起头,大声说道:“大人,虽然在您的麾下时间不长,海瑞却获益匪浅,海瑞性情偏执,只能实心用事,不能执掌全局,今后市舶司的运作海瑞唯有萧规曹随,唯大人马首是瞻,一应规矩,绝不改变分毫,请在场诸位贤达作证,海某绝无虚言!”

说完,海瑞不待唐毅反驳,郑重其事,磕了三个头,而后起身站在唐毅身边,宛如属吏,比起以往更加恭顺三分。

在场众人一见,不由得给海瑞挑起了大拇指。

谁说这家伙是个蛮子,死守着官场规矩不知变通,如今一看,岂止是通情达理,简直是知恩图报。

你海瑞一个举人出身,何德何能骤然升任知府,还接掌了油水十足的市舶司。还不都是唐毅抬举你。

如今唐毅被贬官了,你要是敢和他摆什么上司的架子,官场上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你。可海瑞如此表示,却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甚至心中赞叹,唐毅果然有眼光,挑的助手不差。

一旁的赵闻这个气啊,他算是唐毅半个老师,又是漳州知府,不能学海瑞一般磕头,他只能深深一躬,唐毅不敢托大,急忙回礼。

“唐大人,多余的话我也不多说了,虽然您暂时贬官,可是您所作所为,大家伙都看在眼里,以陛下的英明睿智,要不了多久就会提拔唐大人,鹏程万里,展翅高飞,到时候,还请唐大人不要忘了我们这些老部下才是。”

赵闻说的客气,顿时也引来其他的人的符合之声,来的士绅官员,一多半都和市舶司有瓜葛,不是直接参与贸易,就是治下有茶园,有瓷器作坊,都指着市舶司出货。唐毅虽然不再管市舶司了,可是作为创始人,而且唐毅的老爹又是新任的福建巡抚,唐毅说的话比谁都管用。

大家都迫切想要知道,人事变动会不会影响到市舶司的未来,朝廷会不会继续坚持开海。因此见两位大人如此客气,他们也都仗着胆子凑了过来。

“唐大人,您给我们说几句话吧,市舶司以后要怎么办啊?”

“是啊是啊,还请您明示啊!”

……

看着一张张满是期待的面孔,唐毅心里头也有些激动,看来自己干的很不算差。

“诸位,今天是杨老大人设宴,本来不该喧宾夺主,可是大家伙问了,我也不能不识抬举。市舶司还处在草创阶段,很多规矩亟待完善,贸易份额还会快速扩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