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珍珍嫁到赵家来,从徐家带来了上百仆役,这里面有二十几个年轻女孩子类似于管事的角色,平时传递消息整理账务都是一把好手,开始徐州上下还在传说,说徐大小姐知道自己年纪大了,生怕不能取悦赵进,所以带来这些年轻貌美的女子通房侍寝,但过了几天谣言就散去,且不说这些女子住在临街的宅院,赵进整日里不着家,他要享受也得有这个功夫才行。

不过在十月中的时候,在这些侍女丫鬟居住的宅院里来了四个女孩子,这四女真的可以说是年轻貌美,可看着又不像大户人家出来的,大家又开始有了老猜想,心想徐大小姐这是托人置办来的女孩子,可接下来谣言又散了,因为这几个女孩子大门不出,每天被几个健壮的婆娘死死看着。

城内的事情大家都能盯着看着,何家庄那边已经完全成了清净地,虽说骡马市、各项集市和赵字营的营地毗邻,但之间有高墙相隔,也看不出看不到什么,所以不知道赵字营的营地里专门开辟出一个宅院,里面管着将近二十人,不时的有人放出,不时的有人回来。

第393章人为本

十月二十一日这天,赵字营第二团的两个连,联庄联保几处的团练一百五十人,账房掌柜甚至还有江湖角色一共四十几人,在雷财的率领下前往孔家庄区域,招呼早就打了过去,以往孔九英的产业将由赵字营全部接受,在他们去之前,徐家已经组织了几百壮丁过去。

万历四十四年,徐州冬天的第一场雪是在十月二十五下来的,雪花不大,可没个人都能感受到即将到来的凛冽寒意。

这一天何家庄赵字营无比繁忙,因为在临近天黑的时候,有几千人来到了何家庄,准确的说是几千来自凤阳府的流民。

何家庄这边早就搭建了粥棚,当时还说是响应云山寺的号召,为徐州百姓积攒功德,所以也要跟着坐坐善事,这说法一出,压根就没有人相信,只是猜另有用意,什么时候赵字营会听云山寺的号召,实在是笑话。

可粥棚就那么搭建起来,放在小石头村和周围村寨的存粮也开始朝着这边运输,弄得煞有介事,可一个灾民不曾看到,因为这边早有规矩,乞丐之流视作难民,抓入田庄劳作,那些跑江湖的叫花子谁还敢来这边,没想到这设置今天用上了。

大锅里熬着稠粥,有管事的手拿筷子挨个大锅巡视,把筷子插进锅里,筷子不倒这才算合格,如果筷子倾倒,就要立刻加米,就是让这顿饭尽可能的实在些。

木碗木勺之类的都很粗糙,不过数量却是足够,因为那些来自山东的流民百姓们白天做活,晚上就在忙碌这个,做出一个木碗木勺,就可以得到一文钱,做出五个,则是六文。

来自凤阳的流民并不比当年从山东过来的好多少,唯一的优点就是不那么疯狂,他们就是在绝望的寻找,找个能有条活路的地方。

在何家庄这里喝了热粥热水,很多人都是嚎啕大哭,也有很多身体稍差的,在到达何家庄的时候倒毙,紧绷了许久的那根线突然断掉,整个人都没有办法撑下去了,因为这个,在距离何家庄不远处还单独弄出一片空地,这片空地专做烧埋,火光冲天,黑烟冲天。

还真有这么多流民过来,徐州上下知道消息的人都是目瞪口呆,不过大家也松了口气,因为事先已经搭建了粥棚,不担心出什么大事了,也有脑子聪明的多想了想,是不是早就知道这些人会来?或者搭建粥棚就是为了吸引流民过来?当然,聪明人都不会乱说的。

也有人惊讶,说几千流民汇聚而来,徐州这边赵字营可能打过招呼,所以没有人惊动,可凤阳府宿州地面上怎么可能不知道?还有在这个时候往来于凤阳徐州两地的行商说,他们走在官道上也不曾见到什么大队的流民,倒是偶尔会看到官兵和团练,倒是偶尔远远看到百余人的队伍,可到了跟前就发现人不见了,再细看,发现人都躲到了道路两旁或者是山上。

凤阳府的流民就是这么百余人一小队的前行,由队伍里精于之人率领,然后又有徐州地面上的向导带着,然后在州府边境之处汇合成大队,在进入徐州境内的时候,就有人分发于粮和救济。

天气已经变冷,冻饿交集的流民很多死在官道上,不过没有人悲恸惋惜,现在他们前方总算有一丝希望了。

但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每个人都想逃难了,冻饿绝望,让他们觉得做牛做马做奴仆也还可以,毕竟那是活着,也有大批的人从山林中走出,回到自己家乡。

可回去归回去,那些占据了他们土地的人却没有一粒粮食给他们,由他们自生自灭,等到开春播种的时候他们才有价值。

经历过这个之后,有些人只能重新开始逃亡,只不过凤阳府的规矩是在乡为百姓,游荡别处则为流贼盗匪,格杀勿论。

被杀、饿死或者去徐州寻找那一线生机,脑子清醒的人都知道怎么选择,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北走,万历四十四年的年末,凤阳府周围的庐州府、滁州、淮安府、扬州府等地,人市的价格都是大跌,不管是用作干活的成人,还是那些用途广泛的男童女童,价格比往年都大跌了三成不止。

流民在何家庄短暂停留,吃些东西,经过简单筛选之后,会有赵字营的连队护送前往萧县和砀山的云山寺下院以及田庄,有的流民会在那里被安置,有的则是等待黄河封冻,然后渡河前往孔家庄那边。

现在黄河上已经有了浮冰,行船艰险万分,只能等待了。

“第一次三千五百余人,第二次三百多人,第三次一千二百人,第四次五百人,这三天没有人来了,这些人萧县下院的田庄足可以安置,甚至不用砀山那边。”在何家庄赵进书房中,赵进和伙伴一于人聚众商议。

听着如惠这么说,赵进脸上没有一丝轻松的表情,他转头看向跪在一边的钟功辉问道:“你说最少还有六万?不是说不少散去,不少饿死,还有不少去了别处,你先前所说的五万之上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六万?”

和上次见到相比,钟功辉脸上虽然有风尘疲惫,但气色却比那时好了很多,双眼也变得有神起来,听到询问,钟功辉连忙回答说道:“那阉人和狗官们逼迫的太紧,原本想要回乡的人又都是纷纷回来,所以人只多不少。”

赵进点头,周学智手里还拿着个算盘,手边放着账册,听到这些话在那里快速的计算,眉头紧缩,脸色难看异常,此时抬头说道:“老爷,装不下,孔家庄那边本来就有不少百姓,那些人也赶不走,算上那边的存粮,再算上沛县和丰县能解决的,现在整个徐州最多也就是接纳两万流民,而且咱们的存银要消耗三分之一。”

说这个时候,周学智满脸心疼的神情,这也是管账管钱的通病,管的久了,就当成自己腰包里的东西。

“算上徐家那边的吗?”赵进开口问道,周学智摇头。

“大哥,两万五千人已经是莫大的功德了,一步步走,一口气吃太多,容易撑坏了。”王兆靖开口说道。

屋子里每个人的态度都差不多,那就是现在做的已经足够,拿下这两万五千人足够多了,至于其他的人,如果没有赵字营的引路者,没有沿路提供的少量粮食,他们甚至都到不了徐州。

听到这个,一边的钟功辉顿时急了,不管不顾的连连磕头恳求,急切无比的说道:“进爷慈悲,进爷开恩啊,那么多人,晚一天就要死上百上千,进爷这条路若是堵死,恐怕就是满山满谷不得留存,这是几万条人命,求。”

“老爷,有凤阳行商来,急事回报,行商浑身是血,受重伤。”正这时候,外面响起了家丁的汇报,对他们的要求是尽量用简短的语句说清楚事情。

赵字营的凤阳行商,说白了就是派往凤阳府那边打探消息,给流民队伍引路的那些人,有的是临时招募的江湖人,有的则是内卫营的好手。

“带过来,找郎中过来。”赵进大声说道。

外面答应了,没过多久大门打开,用担架抬着一名伤者走了进来,那伤者身上的血迹已经被擦拭于净,伤口也都得到了包扎。

“小的腿上和肩膀中箭,不方便起身给进爷磕头了。”这人颇为恭敬的说道。

刘勇过去看了眼,回头对赵进示意,赵进立刻明白这人应该是内卫营里的角色,不过却和外人一样称呼为“进爷”,想必是为了隐蔽起见,他也没有说破,只是开口说道:“躺着说就可以,说完后好好养着,一切不用你操心。”

“进爷,小的本来在符离桥那边给流民引路,手里已经汇集了六百多人,现在浍水已经封冻,直接可以过河了,而且这时候路上没什么商旅行人,连白天走都很安全,不过小的为了小心,还是按照吩咐,只是走天亮和黄昏这一段,队伍里跑了几个人小的也没在意,因为这些人心思太乱,可没走多久,大概距离浍水十里左右的地方,就遇到了百余名官兵,几十名团练,这些人还都是骑马的,看着躲不掉,本想着找个理由蒙混过去,没曾想那些人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是动手,小的看着不好,急忙窜进了边上的树林,其余人却没小的这么好的运气,直接散了。”

屋子里安静下来,赵进脸色阴沉的看了看钟功辉,又是转向这个伤员,伤员继续开口说道:“小的那次没有受伤,可一路回来,沿路碰到了三支马队,有的是官兵,有的是团练,有的看着还像绿林人物,就在快回到徐州的时候,被那伙绿林人物追上,中了两箭,好在赵字营在州府边境上安排有人手,这才急忙送了小的回来。”

“下去好好养伤,我这边不会亏待你的。”赵进沉声说道。

第394章买地

看着那伤者被抬下去,屋子里陷入了沉默,安静了一会,赵进转向钟功辉说道:“我给你安排十几个护卫,你装成贩运货物的客商,现在就回凤阳府那边去,看看到底出什么事情了,把消息打听清楚了再回来,你不用担心太多,我答应你的就一定要做。”

“冰峰,你安排你马队里的好手跟着,小勇也安排几个人。“赵进下达命令,那边各自都答应了。

这等化妆打听的事情,刘勇会安排一应细节,钟功辉本来还想跪在这里乞求磕头,可局面变成了这个样子他也知趣的离开了。

说到马队,赵进却想起了齐三,转头又是问道:“齐三现在怎么样?”

“大哥,齐三这边目前只是管着马队的内务,不过他也做得很勤快细致,大伙都在夸。”董冰峰回答说道。

“他的两个哥哥现在不会离开城池,不过他们兄弟几个应该商量过,各个都很沉得住气,平时有说有笑的。”刘勇连忙补充说道。

话说了几句,却发现赵进突然沉默下来,屋子里几个人彼此看看,都跟着安静下来,眼前这个局面的确很麻烦,尽管目前才来了不到几千人,可接下来这个数目是五万多到六万,这么多人耗用的物资银钱已经动了赵字营的根本,更不必说这件是本身触碰的忌讳,而且现在面临的是徐州已经容纳不下了。

陈晃、王兆靖、吉香、石满强、董冰峰、刘勇都是和赵进一起长大的,曹如惠和周学智也都是徐州土著,他们即便见识远超同龄同辈,可毕竟局限在徐州,连徐州都容纳不下,对每个人的压力都极大。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交换之后,大家还是看向了赵进,赵进一定能拿出主意来,每当为难的时候,大家都会这么想。

“喊齐三到这里来。”赵进突然开口说道。

立刻有人吆喝着把命令传给外面,值守的家丁跑步出去了,赵进沉声说道:“这些人必须要拿到手里,咱们不知道明年后年或者以后到底是不是灾年,还有没有这么多的人口供我们招揽,所以这些人必须要。”

大家都跟着点头,既然主意定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做而已。

“先前我们想错了,以为在凤阳府招揽流民要偷着来,不然就是大麻烦,现在这做法要改改,曹先生,你和凤阳府那边有关系吗?”赵进开口问道。

云山寺交游广阔,更不用说当年还被凤阳守备太监庇护,自然和那边有关系,如惠点头承认,赵进又是说道:“你拿着银子去凤阳府买地,符离桥以北的田地荒山,只管花钱买下来,凤阳府本地的地主招揽流民,谁敢说个不是?

大家都愣了下,随即脸上露出笑容,凤阳府和徐州相邻,在相邻的地方置办个大的田庄,收拢流民,然后直接运出来,反正自家田庄自家用,谁也说不出什么不对的。

如惠脸上满是笑容,连连点头说道:“东主妙计,属下立刻就去安排。”

这边答应下来,外面齐三已经被带到了,那次哭诉请赵进报仇却没有结果,估计齐家兄弟也知道自己的莽撞,言谈举止间又恢复了初见那时的谨慎小心。

一进门就是行礼问候,赵进开门见山的问道:“你说你是淮安府草窝子出身,你对那边熟悉吗?”

齐三还有些懵懂,下意识的点头回答说道:“小的在那里呆了十几年,对那边熟悉的很。”

这两个问题问出,石满强还没懂,吉香若有所思,而陈晃、王兆靖、刘勇和如惠都朝着赵进看过去,满脸不可以思议的表情,周学智愣了愣也抬起头来。

“从咱们徐州去能藏人的草窝子,要走几天路程,方便不方便走?”赵进继续问道。

齐三愣了愣,随即回答说道:“方便,沿着黄河一路走,两边都没什么城池,大的市镇也少,再过十几天黄河封冻,运河也要封冻,骆马湖起码要冻住一半,过河过湖都方便的很,等进了草窝子怎么走都可以。”

“大哥,再过些日子就是天寒地冻,去了那荒无人烟的荒草滩里,恐怕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去那里就是死路一条。”王兆靖担忧的说道。

赵进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然说道:“天下这么大,只有我给他们一处容身之地,他们也该满足了,在凤阳府他们就是死路一条,在那里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他这些话并不避讳下面的齐三,齐三刚开始还听得糊涂,到这时却是一愣,也不知道听懂了没有,在那里急忙说到:“老爷,其实也不是弄不到吃的,草窝子还没有出事的时候,很多灾民都是秋冬逃过去的,他们给邳州那边的大户做工,骆马湖那边到了冬天也有不少翻修出力的活计需要人手,而且草窝子里的于草和一些出产,都能拿到邳州那边换粮食。”

“那边有什么粮食?”

“那边漕粮的仓库有不少,很多人夏天弄出粮食,冬天闲时发卖。”齐三熟门熟路的说道。

赵进缓缓点头,开口说道:“拿来换酒的漕粮估计也是这个来路,这么说那边还不算绝境,多少还能活下些人。”

齐三这时候想明白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恳切的说道:“老爷,小的对那边很熟,偌大的荒草地,也只有有河有水的地方才能活人,还要有方便的旱路水路,不然人进去出不来,货物什么的也是一样,小的愿意去那里带路领路。”

“有用得着你的时候,今天说了什么不要对外讲,你先下去吧。”赵进开口说道。

齐三连忙磕了个头答应下来,满脸激动的起身出门。

“他倒是聪明,能想到咱们去了淮安府的草窝子,必然要和冯家发生冲突,到时候他报仇什么的都有了指望。”赵进笑着调侃了一句。

王兆靖脸上有担忧的神情,肃声提醒说道:“大哥,冯家势大,咱们招揽流民已经有些麻烦,再和他们那边起了冲突?”

“徐州太小,我们现在做很多事都有了局促,必须要出去,咱们现在只能去淮安府和凤阳府,那就必然会有冲突,不过,他们家在草窝子也不能明目张胆的做,咱们不会吃亏。”

十月下旬的时候,赵字营这边忙碌不停,断断续续有几百人的流民队伍到达徐州,他们有的在赵字营这边简单安顿,有的直接去了那些收容之地。

因为粥棚早早就搭建起来,大伙对这些流民的到来并不觉得奇怪,反认为是理所当然。

如惠带着几十人去了凤阳府,徐州和凤阳府都是信佛的地方,有个云山寺的招牌,在宿州那边也好用得很,宿州和徐州不同,宿州的田地相对肥沃平整,又有多条河流经过,灌溉也容易得很。

不过宿州并不比徐州富裕多少,宿州是中都凤阳北边的门户,中都是大明皇陵所在,又是圈禁宗室罪人的地方,堪称是天下间最紧要的地方,凤阳府屯驻大军,又有维护皇陵的大量队伍,看守宗室的人员也相当不少,这批人的耗用大部分都要由凤阳本地供养,这也是凤阳府区域为什么划得这么巨大。

供养这么多人丁,税赋徭役比起其他府县来就要加重,尽管官面上的数目正常,可实际上的附加火耗等等却比其他地方繁重许多。

还有些古怪的原因,按说这凤阳出了大明太祖朱元璋这样的开国皇帝,那些开国功臣也大多是淮西人士,这里可以算得上一方福地,可实际上却不然,自大明开国以来凤阳府就是多灾多难,水灾、旱灾、蝗灾,甚至还闹过几次大的瘟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