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赵进吩咐,已经有家丁过去把钟功辉带了过来,看着赵字营家丁手里锋锐的长矛,人人列队的精悍气势,钟功辉身边的那些人就算不愿也不敢有什么异动了。

赵进和伙伴们听了如惠刚才的叙述,对这钟某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那钟功辉满脸的苦闷犹豫,迟疑了几次都没说出话来,到最后直接跪在了地上,磕了三个头之后才诚恳说道:“进爷,凤阳百姓苦难,大家只想找条活路,现在留下也能活了,求进爷开恩,放过大伙好不好,少死一个就是积德,少死一个就是恩德,进爷开恩啊。”

钟功辉说得凄切无比,说到最后,他边磕头边恳求,没几下额头就是见血,血泪混合在一起,当真是惨烈,他这边磕头,在人群中和钟功辉亲近的不少人也都跟着跪下磕头。

“进爷,闹灾的时候流民足有几十万,可现在只有几万了,进爷,不能再死人了。”钟功辉泣不成声,一直在说流民的凄惨。

站在赵进身边的几个人,如惠脸色难看,董冰峰和王兆靖都是动容,吉香和刘勇则是面无表情,刘勇更是不住的比着手势,调动自己能动的人靠近那些磕头的。

“老钟,你倒是个好人。”赵进笑着说了一句,下面钟功辉磕头的动作一停,随即又是继续,因为不管怎么听这笑声都是冷笑。

赵进神色变得淡然,平静的开口说道:“这件事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恩德,是我要这些人有用,顺带着给他们一条活路,而不是因为怜悯慈悲,才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援救,你识相些,聚拢去徐州的人越多,你救活的人就越多,你若是卖弄你那可笑无用的善心,凤阳死人会更多。”

第397章前恭后倨

“进爷,进爷,现在本地乡绅也愿意收容,他们留下多少有口饭吃,多少有条生机,可要是在路上,冻死饿死不知道有多少。”钟功辉嘶哑着声音说道。

赵进冷笑了两声说道:“为了防备流贼再入徐州,赵字营会杀绝祸患,到时候你们就算想求个冻饿而死都不能,我现在人不到三百,你吆喝起来能有两千,信不信半个时辰我杀光了你们。”

钟功辉的身体先是僵住,随即颤抖起来,他带着人从凤阳来到徐州,先去的是何家庄,他从未见过这样的豪强团练,这样的队伍似乎比他看过的官兵都要强,这样的精锐队伍,又是马队长兵,真要动手,这不到两千的流民就是土鸡瓦狗,而赵进的那番话更让他惊惧,如果赵字营入境捕杀流民,或许没过多久就会被官府阻止,甚至还会有冲突之类,可在那之前,无辜的流民百姓不知道要死多少,甚至连没有成流民的良善人家都要遭殃。

禽兽,以民为食,大奸大恶之徒,亏得自己当日还去寻他帮忙,钟功辉怒火冲心,抬头怒喝道:“你。”

不过他也只说出了这么一个字,他一抬头,吉香和王兆靖手都按在了兵器上,这杀气压得他立刻说不出话。

被杀气一激,钟功辉总算冷静了,在目前他没什么选择,而且他知道赵进说得出做得到。

抬起头又是磕下去,钟功辉的嗓子突然变得嘶哑无比,涩声说道:“进爷怎么吩咐,小的就怎么做。”

赵进没有多说,转头对如惠说道:“曹先生,让老钟帮你忙,先把这些人送回徐州,再走两三个时辰,前面就有人接应了,大香,安排一个连护送,交接后再回来。”

被吩咐到的人都答应,赵进几个人则是去往这田庄的住处,所谓住处不过是还算齐整的农户宅院,如惠他们就住在这里,外面搭着一片窝棚,上面都是盖着枯草,里面铺着的也是枯草,这些东西,在冬天根本不管什么用。

“恩,都是按照规制来的,没有马虎的地方。”从窝棚中走过,赵进满意的评点了句。

流民聚集,如果任由便溺,不管那些病死冻死的流民,很快就会有疫病流传,赵进特意对营地什么的专门规划,焚化和厕所都有规定,这些东西开始实行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麻烦,可现在都感觉到了好处,自然坚持照做了。

“大哥,流民可怜啊。”王兆靖突然说了句。

赵进脚步一停,转头问道:“你被那老钟说动了?”

王兆靖连忙摇头,急促的解释说道:“大哥做什么,小弟不会有什么二话,就是觉得这些流民可怜,这个天气,去往咱们那边,的确是要冻死饿死,不少人还要去向淮安府,若是留在这里。”

“你以为留在凤阳就有活路吗?既然留下了,既然不值钱,我为什么要拿出粮食来,亳州那边不是有人在河南收拢流民吗?那些更便宜,等那些河南流民过来,这些没有根基的又要被赶走了,到时候要死多少人?”跟钟功辉没必要解释太多,但和王兆靖要细说,悲天悯人之心皆有,边上的董冰峰脸上都有不忍,如果不解释很容易落下心结。

“你以为凤阳官府收拢流民的时候会给他们准备饭食?会给他们搭建窝棚,会有这么严整的规制吗?”赵进连续几个反问。

不要说凤阳官府,天底下的官府救助灾民只不过是开设粥棚,定期把死掉的人焚化,这都已经算是难得的善政了,谁也不会像赵字营这样周到。

“到时候让他们露天过夜,只怕这一夜过去就要死几百人,来年还要有大疫,你们想想,在闹灾流民的时候,凤阳府都压下消息不报,何况这种收尾的时候呢?”赵进又是说道。

董冰峰点点头,开口说道:“能被赵字营接济安排,是他们的福气。”

王兆靖缓缓点头,没有继续说什么,赵进没有接着解释下去,说到这个地步已经足够了。

赵进也知道这些理由里面有些破绽,可他更知道,再过些年,天崩地裂,各处义军流贼风起,军阀残暴无道,满清入关,到那个时候,死的人会更多更多,自己这么作,就是给他们将来活下去的机会,赵进一直让自己这么想,好坚定自己的心志。

从前的记忆,今生的经历,可灾民流民的凄惨也就是这些年才见到,赵进也不是铁面石心,不可能不被震撼,但他脑筋很清楚,知道这个时候只有坚持自己的目标走下去才能救更出更多的人,为了一时的慈悲心软导致满盘崩溃,那不是慈悲恩德,而是残忍。

流民来到这边都是因为钟功辉的指引和带领,现在钟功辉亲自出面,本已动摇的流民重新安定起来,何况现在身边还有了全副武装的队伍护送,这队伍一方面是个威慑,另一方面也是让人觉得安全,大队人马向着徐州赶去。

送走了这几千人,如惠立刻把钟功辉和他的一于亲信都押了回来,然后来到赵进这边。

“打从边境到宿州这一带,道路上所有拦阻的都一概肃清。”赵进于脆利索的说了宗旨。

“东主,咱们毕竟是徐州团练,过来后这般行事,会不会引起麻烦?”如惠谨慎的说道。

赵进笑着安了他的心:“大家都不敢说明自己身份,谁都不敢揭破了,那就是比谁拳头大了。”

大家都是点头,赵进又开口说道:“曹先生你在信上说,本地的豪强士绅一直是蠢蠢欲动,意图对这个庄子下手,能确定到具体哪一户什么人吗?”

“东主,何止是蠢蠢欲动,这伙人已经动手了,要说每个人都知道不容易,不过已经知道符离桥的汪家,宿州城北的杨家,这两户也是宿州一带顶级的豪强了,没什么官身,却是世袭的六房出身。”

“咱们这次一共带了两天的于粮,后续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从徐州调拨过来,不过我们要吃,流民也要吃,太多粮食支应会很麻烦,既然这几家不长眼,那就跟他们借粮。”赵进于脆利索的说道。

如惠雇佣的本地人手已经全部被看押了起来,大家自以为本乡本土,做事都没什么收敛,身为耳目,通风报信都是肆无忌惮的,被如惠带来的人发现了不少,除此之外,赵进这次还带了衙门里的老差役,这伙人眼睛毒懂得拷问的手段,挨个过关,问清楚到底是谁派来的。

这庄子里鸡飞狗跳,宿州那边又派人过来了,这边来了一支人马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死了几个人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所以过来的是官差,为首是个捕快打扮,跟着十几个白身的差人。

“你们可别乱来,我要出不去,立刻就有人回州城报信,到时候朝廷大军立刻过来。”这捕快估计也是运气不好才被派来,满脸的哭丧,一进来就连忙说明,生怕被灭口在这里。

而且他还的确做了些准备,比如说有两个人骑马在庄子外面呆着,估计是一有风吹草动就回去报信示警的。

“你们各位刚才有人说看到你们杀人,这件事是不是真的。”这位捕快刚刚抬高了些声音就立刻放低,满脸小心。

赵进和伙伴们没有出声,边上的如惠却冷笑了声讥刺说道:“我去衙门报官几次,说有盗匪骚扰,你们理都不理,现在倒是上门了,还真是勤快,你们不是说光天化日哪来的什么响马,那我也可以告诉你们,光天化日,怎么会有杀人,你这是意图诬赖,想要敲诈良民。”

“你诬赖好人。”那捕快差点跳了起来,他一动,就看到有两个年轻人阴着脸站起来,这个架势实在让人胆寒。

这捕快一咧嘴,连忙放缓了语气说道:“既然没有这回事,那我就回去了,可能有人眼花了,各位多担待些,我这就回去复命。”

说到最后,这位捕快的脸上已经满是赔笑,诚惶诚恐的离开了屋子。

走出屋子之后,想想自己在宿州城内城外也算是横行,居然被一个书生,几个年轻小伙子吓成这样,心里顿时冒火,扭头就要低声骂一句,吐几口口水泄愤。

没曾想才一转头,就看到了一边站立的哨兵,赵字营的家丁腰板挺得笔直,手中长矛也是笔直向天。

很多新丁都是第一次被调动行军,各个满心激情,想着好好表现,没准还能建功立业得到赵进的赏识,位阶上升之类的,所以各个都是做得一丝不苟,可怜宿州城内一个捕快,根本就没见识过什么场面,看到这么精锐严整的家丁,立刻被吓了一跳。

再顺着看过去,发现庄园里牵马持矛的家丁列队整备,有的人稍息,有的人则是开始放哨,众人行动整齐有序,新衣利刃壮马,处处都透出和寻常团练乡勇甚至和官兵都不同的气象。

看在外人眼中,这就是精悍和杀气,这就是强大。

第398章宿州吏目

捕快呆愣在那里看了会,额头上渐渐有了冷汗,猛被后面呵斥了一声,身体打了个多少,不敢在这里多呆,急忙忙的走了,跟他一起来的那些差人早就是脸色苍白,连头都不敢抬的状态,一听要走,那真是如逢大赦,慌不迭的跟上来。

急匆匆的出了庄子,结果发现事先安排在那里骑马等着的人不见了,憋了一肚子的火总算找个出口,在那里破口大骂。

又走了一会,才在半路上看到这两个骑马的,一问才知道,没停留多久,就被这庄子里的马队赶走,当时一个人还想耍个花头,没曾想被人用箭杆直接射在胸前,吓得魂飞魄散,立刻有多远跑多远。

“前几天看着还是猪羊,怎么突然间就变成了虎狼。”这捕快念叨了句,立刻回去复命了。

钟功辉已经被软禁了起来,不过钟功辉倒也明白关节利害,事已至此,他不会坚持什么,而是听从赵进的吩咐,把自己身边那些小伙子一个个派出去,将流民向这边引过来。

这些年轻人也不是这钟功辉的亲信,大家成为灾民流民的时间也不长,只不过因为这钟功辉的声望高才跟随,现在不少人反倒是对加入赵字营动心了。

跟在钟功辉身边,做些传信动武的勾当,说明这些人都不是安心农活的老实人,看着赵字营这般威武模样,年轻人怎么不会心动,肯定想着加入,给些现银的好处,然后再有许诺,很多人都被拉到了赵字营这边来,有了这些被拉拢的流民骨于,招引流民的行动就会很顺利了。

赵进领着队伍过来之后,马队就开始在庄园的范围内巡逻,几百顷的广大田地想要一处处巡逻过来当然不成,不过这时节谈不上什么耕种,赵字营只需要的是收拢流民的一小块地方,把这里防范严密就足够了。

捕快来了又走,可各处的眼线耳目还是过来不少,对这些人赵字营没有丝毫的客气,可也犯不上下杀手,直接就是用马鞭抽打。

也有宿州本地的江湖人和混混自以为强硬,顶了几句甚至还要动手,对这些人,赵字营马队直接拿出了马刀,然后就立刻做鸟兽散了。

但这种烦扰局面也没有维持太久,刘勇安排人在入口处树立了一根旗杆,上面挂着一面三角旗,黑底红边,上面写着个赵字。

围在庄子周围的探子们看到这面旗帜之后,有的人满脸懵懂,有的人则是脸色煞白,立刻头也不回的走掉,赵字营的名号还没有传扬那么广,宿州城内的市井中人或许还不知道,可江湖绿林人物却清楚得很,知道这赵字营到底是何等的杀神。

当年那何伟远、那云山寺、那孔九英,都是名震周围府州的大豪,可都是在这赵字营的手里覆灭,更不用说山东十万流贼围攻徐州,被这赵字营几百人杀得大败溃散。

原来如惠来到这边买地招人,一切只是用云山寺的名号,他从前往来的都是士绅名流,宿州和徐州来往又不多,自然没什么人知道他已经是赵进属下。

开始赵进这边的策略,也是尽量隐秘的转移流民,所以更没什么人知道和他相关,但局面变化,自然也就要跟着做出调整,那就直接亮出了名号。

过来问话的捕快回到宿州衙门之后,被上上下下一顿大骂,去了什么都没做不说,就这么直接跑回来了,废物到了极点。

宿州衙门户房和刑房的两位书办,更是在知州老爷面前力求,说是调集城内的马步捕快,所有青壮差役以及各处团练乡勇,严查这个如惠建立的田庄,看看里面聚集流民是不是有什么不法的勾当。

还没等他们拿出什么主意,如惠的状纸到了,状纸上没有点出具体的名字,只说宿州内有人勾结响马盗寇,为祸良民庄园。

这个状纸没有指名道姓,自然是不用理会的,不过这上面还有别的内容,曹如惠曹员外的一位徐州同乡也在这状纸上署名,并说如果宿州官府不秉公处理的话,那就要找一处能主持公道的地方。

如果别人讲,大家只当个笑话,不过这位把自己的身份说得很明白,自家是举人功名,自己父亲是进士出身,已经回京复职。

身为官场中人,自然对这些英雄谱要背熟摸透,想当年王友山从京师致仕回乡,宿州这边的人也过去拜会致意,尽管这两年没什么来往,可人是知道的,如果闲居致仕的清流也还还可以不怎么理会,但起复回京,这个就不同寻常了。

王家是淮北人,王友山进士出身的京官清流,江北淮北的官场想必都要给个面子,一封信写到凤阳巡抚那边,恐怕大伙都要吃不了兜着走,在凤阳巡抚这样的大员眼里,宿州知州什么都不算。

宿州知州的师爷更是想到了这位王大人曾被认为是阉党,这名声是污名,可却能说明他和内廷关系匪浅,真要闹将起来,凤阳那位余公公或许还要给几分面子,那么下面做事的人岂不是倒霉了。

方方面面一想,宿州知州立刻变得公正廉明起来,义正言辞的说道:“徐州来人收拢流民乃是善事,本官无力作为,惭愧还来不及,再去做些于涉,岂不是被天下人耻笑?”

汪家和杨家的那两位书吏也是惊呆了,官场上的事情他们自然熟悉,本以为来的是胆大包天坏规矩的混账,没曾想来的是如此清贵门第的大豪,官面上是得罪不起了。

这两家世代做吏目,宿州江湖黑道也是熟悉的很,他们也都是心狠手辣的久了,想着既然白的不行,用黑的试试,想要动徐州人开设的庄园,城内这些混混地痞是拿不出手的,怎么也要找外面的江洋大盗绿林山寨,可派去的人很快就是灰头土脸的回来,对面给的回信很简单,来得是大家伙,得罪不起。

黑白都不行,汪家和杨家的人才傻眼了,本想着可以借机占个大便宜,连田地带着农户大吃一笔,没曾想有这样的变故,也只能红着眼放手了,谁能得罪谁不能得罪,他们还是判断的明白。

宿州城内官府安静了,挑头的角色缩头了,如惠田庄里外那些眼线都纷纷撤了回来,谁也不愿意去触这个霉头。

汪家在宿州也是头一等的人家,在城外有自己的庄子,加上宿州城也是破败穷苦,所以汪家人即便在城内当差,每日也都是出城居住。

这次的事情不光是他自家的,还接了凤阳中都那边熟人的托付,本以为除了发财之外还能落个人情,现在两手空空,汪家几个主事人郁闷得很,回到家之后,索性开了一桌酒席,喝酒去去晦气。

“这寒天难熬,湿气又大,这一口烧刀子下去,浑身都暖了,好酒。”汪家家主是在户房做书办的,汪遗世汪大爷的名头在宿州地面上不比知州老爷差。

坐在汪大爷下首的那位在三班衙役里也有个班头的职位,所谓汪二爷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