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7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的景象。

这徐州兵马看起来人数不多,据说也有近万,可近万官军行动声势浩大,却不是眼前这个样子,若是经过一个县城,恐怕一天两天都走不完,而且会沸翻扬天,滋扰地方,四下不得安生。

赵家军过境的时候,青州府、莱州府和登州府地方各州县虽然听过赵家军的规矩森严,可还是做好了防备,财货粮食都是藏好,年轻女眷躲远或者上山,务求万全,然后还是按照从前的经验,由地方上的豪强牵头,大家凑出一笔劳军的银子和物资,等大军经过的时候送上去。

就这么提心吊胆的等着,甚至还集合民壮乡勇做了万一的预备,但过了几天却是纳闷,心想着赵家军未免走得太慢了些,怎么大队还没来,找人一问才知道,赵家军已经过境了……

大伙不是没看到军队过境,可看着那规模,看着那行进,还以为是打前站的前哨,等县里支应的人一说才知道,敢情他们觉得规模小的前哨,就已经是大军本身,那样紧密有序的队列,那样行进的速度,他们根本没有见过。

当然,地方上同样没见过这等不敲诈勒索,不骚扰打搅的过境军队,等听到这赵家军是照价购买了部分物资,大家都是瞠目结舌,觉得这根本不可能。

更让大家感到纳闷的是,这赵家军没有携带太多的军资,那官军携带五日或三日耗用的行粮,等到吃光用尽后就去洗掠地方或者全军崩溃,这徐州如此富庶,怎么也做出这样的蠢事来,难道这一路就靠着银子买?在关内你还能靠着银子买,或靠着刀子去抢,可去了辽东地方你怎么办?

所有这些疑惑在到达登州港口后都烟消云散,这么多大船,这么多物资,如山如海,有了这些什么都足够,而且这些大船还不住的向下卸货,因为要腾出舱位来装运士兵和装备,据说还有些船只没有出现在港口,从长山岛到大竹岛再到隍城岛,自登州军港到辽东金州,海上岛屿密布,这岛链就是天然的道路和兵站,那些很少在登州港出现的巨大海船,将满载的粮食运送到一座座岛屿上,然后不停的转运。

登州府这边的士绅百姓知道赵家军在海上有关系,却没想到有这么大的关系,比起登州军港的官船,赵家军调集的船只都可以称得上巨大,漂浮海上,如同城池一般,更有渔民从海上回来,说还有番人的大夹板船,那上面全是火炮,只不过没有入港。

全是火炮?看着港口这些大船上就有不少火炮,那全是火炮是个什么概念,大家想都想不出来。

莱州府和登州府的士绅百姓和关内不同,他们是知道海的,知道这广大洋面上到底有什么,到底意味着什么。

登莱两府的士绅百姓并不把海洋视为绝地,他们也知道从前军粮海运的“倾覆漂没。”到底是怎么回事,当看到赵家军的海上力量之后,他们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从建州女真入侵辽东,辽镇军民逃向山东,辽地和鲁地的民众第一次这么团结,大家都为赵家军的渡海北进鼎力相助,尽管赵家军不需要他们帮什么忙,有人想要出钱,有人想要参军,大家都踊跃的想要参与其中。

说什么新旧鼎革,说什么新朝气象,在这个时候完全可以看到了,这就是民心所在。

除了暂编第一师的人马之外,山东云山行和农垦田庄的大批人等也云集在登州军港,云山行在本地采购军资,雇佣民船,甚至还要和那些顶尖豪商敲定辽货将来的供应,甚至还有大商人过来询问辽东田地的价钱,他们也知道建州女真的强大,但这时候是下注的时候,愿赌服输是底线,万一赢了怎么办?

而农垦田庄的人则是抽调出大批辽民出身的庄头、管事、军兵,甚至还有普通的庄户,他们将来要做什么很明确,就是在辽东建立起相同的体制,将辽东的汉民甚至女真人、蒙古人组织到这个体系里,为赵家军输送粮食,输送兵员,为赵进巩固和加强对那里的统治。

第1357章金州

抽调优选的时候,也有些悲喜剧,很多辽民被编入农垦田庄后只是在混日子,而有些则是努力上进,这些上进的还总是被那些混日子的嘲笑,说是这边是徐州人和山东人的天下,咱们这些外来的根本没有出头日子,老老实实做牛做马不好吗?

结果到了现在,大家都是傻眼了,没想到赵家军真的要反攻辽东,真的要渡海征伐,这个时候回去,那可就是新朝从龙的功臣,可是要在将来被重用,要飞黄腾达的,而且这还是回到辽东,又能把受苦受难的亲朋好友救出来,又可以风风光光的衣锦还乡。

凡是在农垦田庄里待过的辽东庄户们对赵家军都是信心十足,只有亲身参与其中,见识过这样的组织和效率,见识到能动用的力量,才知道他能做到什么,那些没有努力的,风言风语的,也只能暗地里说鞑子如狼似虎,这一去不知道多么凶险,好不容易逃出来还要回去,搞不好就把命丢回去了。

但凡是有心上进的,这些人心里就都存着回去的心,就有不畏艰辛,报仇雪恨,收复故土的心思,他们有自己的准备,也有自己的决心。

登州府士绅百姓见得辽民多了,甚至农垦田庄组织的这批人里也有熟面孔,在登莱两府混日子祸害地方的辽民颓废潦倒,充满了绝望和怨恨,让人又是鄙视,又是担心,唯恐某一日会惹出什么祸患,可看到田庄出来的庄户后,却发现这些人充满了干练之气,这样的气质往往只有衙门里最出色的吏员和差役才会有。

物资充足,后备充足,唯一可虑的就是所谓暂编第一师一共不过万人,这里面还是将辎重夫子算入后才有这么多,这让大家都是担心不已,渡海痛击鞑虏是好事,可辽东已经被经营成了建州的根本之地,那鞑虏自己就有十万兵马,加上强心驱赶或者不顾廉耻的辽镇附庸,二十余万兵马怎么也能凑出来,这样的力量,你这边就用不足一万的兵马去打?风险未免太大。

而且大家还知道一件事,辽东沿海的消息登州军港知道的很快,同样,这边的消息辽东也知道的很快,都不用心照不宣,谁不知道登州府这边有许多鞑子的眼线奸细,兵贵神速,兵贵突然,你弄得这么大张声势,海对面的建州女真早就知道了,肯定要从容调集兵马迎战,可赵家军还在按部就班的走,这到底是轻敌还是虚张声势,谁也说不准,但任何人都很担心。

要说有什么好消息,那就是金州旅顺一带仍有抵抗,本来鞑虏只在那边安排了两千兵马堵截牵制,可突然间就把兵力增加到五千余,压得总兵张盘以及麾下兵马喘不过气,但金州旅顺和皮岛不同,那边可以得到登州府这边的直接支援,最起码不用担心粮道被断,建州女真在海上一塌糊涂,根本没办法封锁拦截。

还有一个喜忧参半的因素,就在前些时日,皮岛东江镇的船队来到了金州旅顺附近,船上都是东江镇本部的精锐,船上物资也是不少,这大大加强了金州和旅顺的实力,但却让人担心皮岛那边的境况。

这批从东江镇转移到金州和旅顺的兵马都憋着一股气,他们本来可以直接渡海到登州府,可大部分人都选择继续留在辽东和建州女真拼杀血战,按照他们传回来的消息,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十有八九已经战死,东江镇已经陷落了,在那边的徐州营头凶多吉少。

登州府上下,甚至包括原来的大明军将,都为赵家军提心吊胆,甚至有人主动去建言献策,说鞑子已经到了皮岛,辽东那边又有五千余兵马,也就是说,在金州和旅顺这个方向上,鞑子差不多有近两万的大军汇聚,而且赵家军还在海上,鞑子在陆上,还占据几分主动。

这次出兵不光是天下人心振奋,对赵家军也是大事,为求稳妥,怎么也要加强兵力,如果这么冒冒失失去了,有什么闪失折损,赵家军很可能会一蹶不振。

谁都愿意去打鞑子,谁都愿意去收复故土,到了这个时候,正统和反贼都不那么重要,特别是那些山东官军和登莱镇的武将建言更是掏心窝子说话,不过赵家军的反应和从前没什么区别,依旧我行我素。

当一切准备工作都就绪后,赵家军暂编第一师开始登船,海上航行需要淡水和食物,船只的舱位被食水占用的很多,不能尽最大运力去装运士兵和装备,但在登州军港到金州旅顺的航路上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沿途那些岛屿就是最好的中继站。

自东昌府调来的五个军兵营就担当了戍守岛屿的任务,保证这些海上兵站的安全,这个行为让登州府上下惊叹不已,登陆辽东怎么看也是要浴血奋战的,而守备各岛明显安全舒服,可那赵家军的大将陈昇却让自家营头吃苦受累,那几个二等营头避风享福,这在大明可是绝无仅有。

甚至还有些消息传出来,说什么那几个二等营头的军将对这个安排咬牙切齿,拼命要求参战,反而被训斥一顿,对于登州府的士绅百姓来说,这样的传闻太过荒诞无稽,自然没什么人肯相信。

尽管声势浩大,可赵家军也没有连出发的日期都昭告天下,港口周围已经被大军征用,而且向外封锁,无关人等已经没办法进入,可当地的辽民百姓还是在外面焚香祝告,或者送来酒肉犒劳,就是为了尽一份心力。

大军次第登船,第一旅的四个团以及各营各队先行登船,而骑士第二团因为马匹上船太麻烦,则是留在登州府这边等待消息,等到那边拓展出阵地,然后再上船过去会合。

从山东向辽镇输送军资走海路开始,每年从地方报向兵部户部的文书账簿中,总会出现大量的海难,海路艰险。

船只倾覆,粮秣军资的大量损失,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账目上的把戏,报上去的那艘船是否存在都难说,但这个倾覆漂没的把戏是朝廷和地方上许多人的生财之道,自然没人去揭穿,在外人看来,登州军港到辽东这一段的航路就成了险途。

而实际上,只要方向不差,这段航路没有什么危险,大多数时候都是风平浪静,更有岛屿作为中继,更妙的是,岛上还有淡水,所以当赵家军认真准备渡海的时候,没有人说海上有什么风险。

“这里算个鸟毛,兄弟们在南洋海面上经历过什么,看着船被浪抛到天上去,抱着木头才活下来,这里就和个池塘差不多,谁说这里风大浪大,那是没脸皮的。”

郑家和余家的人对这里都不屑一顾,海上人对海洋往往充满了敬畏,不过他们对辽东和山东之间的航路,却怎么也敬畏不起来,据说船队里的洋人对此更是评价刻薄,不过他们描述自己的经历都好像是山海经里的传说,什么环球航行之类,让人难以置信。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船只沿途补充,顺风顺水的到达了隍城岛,然后船队在隍城岛群的大小岛屿间等待了一天,尽管这边淡水缺少,可船只还是从长山岛和大竹岛不停的运输过来,所以还不算难熬。

等待期间,有船带回了金州旅顺那边的消息,在那里的建州女真兵马果然已经知道这边的动向,所以攻打金州旅顺明军的队伍已经增加到了七千人,从沈阳、辽阳的建州核心腹地向这边补充队伍并不容易,或许还有更多的兵马在陆上,但目前只有这七千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船队扬帆,继续向辽东进发,到这里就没什么意外可讲,剩下的就是战了!

相比于徐州船队第一次来到辽东,仅就辽南金州一代来说,东江镇的局势好了很多。

原本被建州女真兵马压在海边一隅的张盘部众,已经拿下了金州城,要知道,那船队第一次来的时候,张盘所部是在海边的旅顺要塞和建州女真激战。

因为徐州和皮岛的贸易,皮岛东江镇的实力变强,主动袭扰辽东边境,消灭小股建州女真部队,导致针对张盘所部的营头被调往鸭绿江畔一代,给了金州旅顺附近的残余明军活动空间,吸纳难民,壮大队伍,反攻拿下了金州城和复州城。

只不过好景不长,当建州女真派出近万兵马攻打皮岛的时候,也有五千兵马来到了这边,张盘这边的局势看着很好,实际上却摊子铺大了,建州女真一旦投入力量,侧翼的复州立刻抵挡不住,只有靠海的金州城还能维持。

有城池工事作为依靠,有海上作为退路和粮道,加上金州地峡这边宽度有限,和皮岛上的崎岖地形异曲同工,建州女真没办法一次投入太多的力量,金州城这才坚持了下来。

第1358章攻守艰难

但能抵抗到现在的真正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中途皮岛东江镇精锐的加入,一个是在山东始终有断断续续的人员和物资输入。

尽管登州府已经被赵家军控制,尽管在这边的登莱镇早就被遣散,可这边来自辽东的军民数量众多,也有心志坚毅的热血之士愿意冲回辽东参战,更有人愿意捐助军资粮草助战,甚至愿意自筹船只。

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下,在“热心人士。”的出钱出人出力下,金州的明军就这么一直维持了下来。

可到现在,他们顶不住了,从前的坚持是因为建州女真没有将注意力投注到这边,但建州女真认真起来的话,立刻变得艰难困苦。

“让后面轮替的人上来!鞑子第二波要冲了!”

“兄弟们不要手软,你手软了死的就是你,你杀了人你还能活着,你不杀大家都要死!”

有军将头目奔走在人群中大吼鼓劲,金州城墙已经残破,城墙下的护城壕已经被填满,甚至尸体和攻城器具已经淹没了城墙底部,不过看着这些尸体的衣服发式,都是汉人百姓,而在远处,在建州女真驱赶着大批哭喊的汉民又在向前冲。

这里地势远比皮岛开阔平坦,所以建州女真可以不断的投入俘虏在前面送死。

“鞑子已经急了,这几次都上了真鞑子,弟兄们挡不住啊!”刘兴治满脸脏污的大吼说道,经过东江镇一战,大家对建州女真的战力又有了新了解,只要上真鞑子,那凶猛勇悍除了徐州人之外,谁也挡不住。

刘兴祚、刘兴贤几人兄弟连心,自然明白刘兴治想要说什么,刘兴祚闷声说道:“现在还有船,上船去岛上,鞑子肯定追不上,金州这边粮草支应不起大军,等鞑子撤了咱们再回来!”

“没用的孬种,你们想逃吗?现在要跑,当初你跟着来干什么!”听到这话,边上的孔有德顿时暴怒,上来就要动手。

在年轻人中,孔有德比旁人健壮,武技也是出众,他一要动手,刘家兄弟连忙并肩相迎,有人更是把手放在了刀柄上,而不远处的个人部众也都开始聚集,这个时代兵为将有,上面火并下面自然也要跟上。

“混账,大敌当前,你们还要内讧吗!”陈继盛怒喝一声。

陈继盛在东江镇就是副将,来到金州这边后,本来地位只是比金州总兵张盘略高,可前段时日,与建州女真交战时俘虏了对方的汉军,以张盘的性子,只要汉民他就认为是自家人,就要善待和招揽,可陈继盛这边却有皮岛的经验,派人对这批俘虏严密监视,还做了相应的布置,为此张盘和陈继盛还有争论。

结果在守城激战的时候,这批招揽过来,号称悔过自新的汉军俘虏却临阵反水,如果不是陈继盛做得布置,防务搞不好就要崩盘,但因为作了布置,反而还占了点便宜,因为这件事加上从前陈继盛的地位,这才能反客为主,掌握全局。

对于刘家兄弟和孔有德的争论,张盘倒是有另外一番看法,他倒是很看得开的说道:“眼下局势如此,不想走的是为大明尽忠,想走的是为咱们辽镇留些种子,反正有船在,也不强求各位……”

“不能走,兄弟们从皮岛逃了,再从这边逃,那还有脸见毛帅,更没有脸去见死去的万千乡亲!”陈继盛厉声说道,他们从皮岛撤走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事不可为,对皮岛东江镇数万军民的下场也有所预料。

来到金州这些日子,每个逃出来的皮岛人都睡不着觉,夜里经常惊醒,不是愤怒大叫就是悲伤大哭,都是满心内疚,正因为这个心态,没有人想逃第二次了。

“陈爷说得没错,咱们顶得住,多杀几个鞑子,对得起毛帅,对得起辽东乡亲!”孔有德怒声吼道,张盘他身边的部众也都是点头,刘家兄弟嘟囔了几句,也是不说话了。

“都在这边聚着长毛吗?鞑子就要上来了,去落位杀敌!”张盘大吼说道,众人一哄而散。

城下的建州女真兵马没有驱赶着汉民不管不顾的硬冲,他们也知道是白费死伤,在城头守军所能看到的,只有一辆辆的盾车,用木板木架钉成斜面,人在后面推着前进,还有的木板上放置着沙袋和棉被。

在这样的防护下,弓箭和木石都很难伤到,而且你没办法判断,那个下面是汉民百姓,那个下面是建州女真,甚至彼此会不会混杂假扮,虽然冲到城池跟前,还是要丢弃盾车攻城,可没了沿路的杀伤,攻城力量会很轻易的聚集到城墙下,让守军应付的很艰难。

而且这么一次次拉锯下去,城头可以用来投掷的木石都消耗巨大,火器和弓箭已经要省着用了,早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