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3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征调的王令下达,诸乡诸县的百姓们便是踊跃的应征。成千上万的百姓,迅速的向黄河沿岸汇集。

    几天后,凌统、蒋钦等将所统的三百余艘战船。在数万纤夫的拖拉下,逆着黄河的波涛,浩浩荡荡的向西开进。

    不数日间,舰队越过陕津、郯津等南岸诸渡口。声势浩大的开入了潼关水域。

    曹操和他部下们。作梦也没有想到,南方的舰队,竟然能够穿越涛涛黄河,进抵潼关这般水势险峻的水域。

    当楚国的舰队,耀武扬威的出现在潼关北面大河上时,关上的曹军士卒,无不惊恐错愕,一片的骚动。

    关城上。曹操僵直的站在那里,错愕的眼神中。充满了惊悚。

    左右那些文武,亦是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颜贼,竟然把水军开到了这里,这——”曹操声音颤抖,几乎不敢相信眼前所见。

    “丞相,颜贼的水军一旦由黄河进入渭水,就大事不妙了。”郭嘉惊恐的说道。

    曹操身形又是一震,心头如遭重锤一击。

    楚国的舰队一旦进入渭水,向西可威胁长安,向东可截断潼关之后,向北转入洛水,则可直取冯翊郡治所临晋。

    而那临晋城距蒲坂津渡口,不过三十余里,一旦楚军对取临晋城,便可配合黄河上的舰队,从东西两面攻取蒲坂津。

    蒲坂津倘若有失,就等于被楚军截断了并州与关中的联系,曹仁、徐晃等诸军,便等于成了孤军。

    此等危险,曹操如何能不知。

    “那,那本相该当如何是好?”曹操有些慌了神。

    郭嘉沉吟半晌,默默道:“唯今之计,丞相只有壮士断腕,方能渡过此难关。”

    壮士断腕?

    曹操心中一寒,隐隐已猜到了**分,沉声问道:“怎么个壮士断腕之法。”

    “弃却并州,集中全部兵力退守洛口。”郭嘉几乎用悲壮的语气回答。

    弃却并州!

    四字一出,曹操与在场众人,无不神色剧变。

    那可是并州,整整一个州啊,一旦弃却,曹操的地盘就等于缩水了三分之一,倘若再加上先前损失的司州,那么曹操在与颜良的战争中,等于已损失了一半的土地。

    曹操岂能痛快接受如此损失。

    郭嘉却解释道:“今颜贼舰队将入渭水,如此,则潼关必不可守,丞相早晚也当弃了潼关,退守洛口这第二道防线。而潼关一失,颜良的大军便可肆无忌惮的北入河东,那个时候,单凭子孝将军他们手中的兵力,焉能守得住并州。”

    曹操沉默了,脸色越来越阴沉。

    “并州既不能守,何如干脆弃了,如此,还能保住三万多生力军。有了这三万兵马,再加上手头的兵力,我们至少可以聚起六七万的兵马,以此兵马拒守洛口,背依长安后方,才有机会挡住颜贼的兵锋,保住关中不失呀。”

    弃并州,保关中,这是曹操现在唯一的选择。

    曹操虽有万般的不甘,但他还没有失去理智,沉默半晌,他终于是长叹了一声。

    “传令给子孝他们,速速由蒲坂津渡河,退守长安吧。”曹操有气无力的说道。

    “那……潼关之事?”郭嘉试探着问。

    曹操摇了摇头,无奈道:“只待子孝他们的兵马一到,就弃了潼关,退守洛口吧。”

    曹操终于还是做出了正确的抉择,郭嘉长松了一口气。

    ……

    潼关之东,黄河南岸。

    颜良驻马河滩,远望着自己浩浩荡荡的舰队,脸上皆是引以为傲之色。

    “文和,你曾为曹操谋士,以你之见,此时此刻,曹操会有怎样的应对?”颜良远望大河说道。

    “这个嘛……”贾诩思索了片刻,说道:“曹操此人,极是擅长取舍,以如今之势,臣以为曹操必会弃守并州,集中所有兵力退守洛口。”

    弃这并州,退守洛口么。

    颜良微微点头,又道:“士元,倘若曹操果真如此,那依你看,本王下一步将如何用兵?”

    “很简单,先放下潼关不攻,集中兵力北上,抢占了蒲坂津,断掉曹仁并州军团归关中之路。”庞统却没有多少思索,回答的斩钉截铁。

    颜良深以为然,冷笑道:“军师所言,正合本王心意,就传令给凌公绩他们,命他的舰队不必入渭水,径直北上,给本王强占蒲坂津。”

    颜良的王令传下,位于黄河上的舰队,迅速掉转船头北向,向着几十里外的蒲坂津杀去。

    为了掩护舰队北上,颜良又下令给文丑,将所有的骑兵都调往北岸,以保护那些纤夫拖船,阻止曹军骚扰。

    与此同时,颜良又传给黄盖,命其率部分水军,攻打北岸渡口大阳城,牵制徐晃所部。

    数路齐下,不两日间,凌统所率的水军就进抵了蒲坂津水域。

    这蒲坂津乃是因黄河东岸的蒲坂城而得名,此地连通并州与雍州,自春秋以来,便是秦晋交战的必争之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蒲坂津虽然重要,但在此之前,曹操其实并未在此屯驻重兵,反倒在东岸的蒲坂城中,屯扎了三千余军。

    因为蒲坂津位于黄河上游,除非颜良攻陷了河东郡,由对岸蒲坂城渡河威胁蒲坂津,而河东郡有有徐晃和乐进的数万兵马驻扎,故从理论上来看,蒲坂津所处的位置非常安全。

    但曹操万万没有想到,颜良的舰队,竟然会直接开到黄河上游这么远的地方,如此一来,蒲坂津反而成了兵力空虚之地。

    当颜良的舰队北上时,曹操发给曹仁的军令,已经去往晋阳,而其子曹彰,也正统帅三千精兵,奔驰在由潼关前往蒲坂津的路上。

    只可惜,曹操的反应,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凌统率领的三百艘战舰,两万多水军,经过一天一夜的强攻,歼灭了蒲坂津的千余守军,在付出了两千人的代价后,终于顺利的拿下了这座战略重镇。

    并州与关中的联系,就此被斩断。

    随后赶至的曹彰,眼见蒲坂津已失,自是震惊不已,不甘心之下,便对楚军发动了几波的攻击。

    曹彰所率领三千兵马,虽然人数少,却皆为精骑,其战斗力不容小视,凌统的水军虽有两万,但陆上交锋,未必会是曹彰的对手。

    所幸颜良早就料到,曹操必会派精骑去援蒲坂,故他在给凌统的王令中,命命他攻下蒲坂津之后,就深挖高垒,坚守营寨,无论曹军如何挑衅,都不可出战。

    凌统很忠实的遵从了颜良的命令,兵马虽多却拒守不出,但遇曹彰强攻,只以乱箭狂射。

    曹彰屡攻无果,损失了五百余骑兵后,只好无奈的放弃,率军退往几十里外的临晋城,并飞马往潼关向他的丞相父亲报信。

    潼关城。

    夜已深,万籁俱静,除了关北滔滔的黄河之声外,再无一丝杂音。

    曹操却辗转难眠,久久无法入睡。

    “子孝啊,你一定得把并州的三万人,给本相带回来啊,我曹家的兴衰,就在你身上了……”

    踱步于帐中的曹操,口中喃喃自语祈愿。

    正自焦虑时,帐外亲兵来报,言公子曹彰,已派人送了紧急军情。

    曹操忙令将情报送入。

    当曹操接过那道奏报,展将开来一看时,整个人,霎时间冰冻在了那里。

    手中那帛书,脱手而落。(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五章 逼到曹操自残

    蒲坂津,竟然失陷了!

    我曹操竟然是再一次的,让那个该死的颜良抢了先手。

    曹操失神的僵硬在了原地,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神色,说不出是愤恨,还是懊悔,又或者是震惊。

    曹操就想不通了,为何自己的每一招计策,无论多么精妙,最终都会为颜良所识破,与颜良的动作比起来,他总是要慢半拍。

    就仿佛,颜良乃是上天注定,是他曹操毕生的克星一般。

    “蒲坂津已失,并州已被隔断,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从失神中苏醒,曹操焦虑已极。

    无计可施的曹操,只有赶忙将郭嘉等谋士召来,以期共商对策。

    当郭嘉听闻了蒲坂津失陷的消息后,自然也是震惊万分,惊动了好一会,方才不得不接受这残酷的事实。

    “蒲坂津一失,子孝他们的并州军就无法撤回关中,这形势可于我们大大的不利呀。”郭嘉恨恨的击打着拳头,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对策。

    曹操的心情,愈加的沉重。

    这时,刘晔叹道:“蒲坂津一失,并州军团无法归关中已成定局,唯今之势,我们所要面对的,就是如何以区区几万兵马,挡住颜贼十几万大军。”

    刘晔的话,如刀子一般,狠狠的扎在了曹操的心头。

    那可是十几万大军啊,无论数量还是其精锐程度,都远胜于当年官渡时的袁绍。

    官渡一役。良将如云的曹操,尚且无法抵住袁绍的兵锋,如今将星凋零。他曹操又如何能挡住比袁绍还强的颜良。

    曹操欺骗不了自己,以三万多的兵马,他绝无信心击退颜良。

    此刻,一直深思的郭嘉,眼眸蓦的一凝,似是做出了什么沉重的决定。

    深吸一口气后,郭嘉默默道:“丞相。事到如今,恐怕只有一条计策,可以阻退颜贼。保得关中暂时的安全了。”

    “什么计策,奉孝快说。”曹操如捞出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迫不及待的摧问郭嘉。

    郭嘉轻叹一声,沉声道出了自己的计策。

    曹操神色为之一震。眉头深凝。一时陷入了沉默。

    刘晔却道:“丞相,此计虽有自损之嫌,但事到如今,也只有如此才能挡住颜贼的攻势了,为了顾全大局,必须有所牺牲啊。”

    刘晔这么一劝,曹操凝重的表情,此刻便有些缓和了几分。

    “大局。为了大局么。”曹操喃喃自语着,内心中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半晌后。曹操抬起头来,脸上已皆是阴沉与决毅。

    他一咬牙,恨恨道:“颜贼逼人太甚,本相为大汉社稷,也不得不如此了,就依奉孝的计策去办吧。”

    ……

    潼关东,楚军大营。

    一队队的楚军离营北上,北渡黄河赶赴北岸河东郡的大阳城。

    几日前,徐晃奉曹操之命,为了回守关中,弃却了大阳城,率一万兵马回师蒲坂城,结果对岸蒲坂津为楚军抢占,而他却将大阳城拱手送给了楚军,可谓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黄盖所部,随后轻易而易的就攻占了大阳城,成功的拿下了通往河东郡的渡头。

    颜良收到捷报,便在庞统等谋士的建议下,再次调整了战略,加大了河东战场的兵力投送。

    于是,张辽、甘宁诸将,率五万兵马北上大阳城,前去夺取河东郡,消灭曹仁的并州军团,将并州也顺势纳入颜良的版图。

    当然,以颜良目前的军事实力,他完全有能力两线作战,故在北攻并州的同时,他也没有减缓进攻关中的脚步。

    十万楚军振奋精神,已作好了兵进潼关准备。

    但就在颜良打算水陆并进,大举攻关之时,斥候却来报,整个潼关已是人去楼空,近四万的曹操星夜弃关而去,退守至了潼关以西的洛口。

    正如贾诩所推测的那样,曹操果然弃守了潼关,退守洛口。

    但此时的曹操,并州军团已被隔断,就算退守洛口,也仅有三万多兵马,何以阻挡颜良的十余万大军西进。

    得知这情报,颜良当即率大军,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潼关。

    兵进关中的大门,就此畅开。

    “本王倒想看看,咱们的曹丞相,他还能支撑多久。”颜良站在关城上,眺远望着关中平原,脸上流露着绝对的自信。

    话音一落,周仓匆匆而来,将发自于关中的最情新报呈上。

    “念吧。”颜良摆手道。

    周仓便大声道:“洛口方面发来情报,曹操退往洛口后,连夜发一万士卒,将洛口以东的渭水南岸堤坝,决开了有百丈之宽,眼下南岸平原洪水泛滥,大水正向潼关这边漫来。”

    曹操掘了渭水!

    听到这个消息,颜良和左右谋士们,均是吃了一惊。

    颜良当然很清楚,曹操此举,乃是因为自知以己之力,无法阻挡颜良西进,故才决渭水之水,把下游平原统统掩了,借大水来阻挡颜良进兵。

    但要知渭水不同别处江河,此水泥沙甚多,河面要高于平地,一旦决堤,除非等到秋冬水势减弱,否则极难填堵。

    曹操今掘了渭水,虽可暂时阻挡他颜良进兵,但从洛口到潼关,那被淹没的田地,想要重新恢复,不知要花多少年的时间,其损失之地,从长远来看,很难估算有多沉重。

    “真不愧是曹丞相啊,这种自残的招数也能想得出来,不容易啊。”颜良感叹之中,暗藏着讽刺。

    庞统也叹道:“曹操被我军压迫成这样,出此下策也是再所难免了。”

    感叹归感叹,颜良当然不会因为一纸情报,就放弃了对关中的进攻。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并没有急于进兵,而是兵驻潼关,继续对关中进行侦察。

    此时正当春末近夏,正是大雨纷飞的季节,雨助水势,渭口一直处于暴涨的状态,而决堤之后的洪水,也是异常的凶猛。

    几天的时间内,汹涌的洪水,便是将洛水以东,渭口南岸方圆数十里的平原,统统都淹成了一片泽国。

    三日后,颜良站在潼关城上时,已能瞧见漫卷而至的洪水。

    所幸的是,潼关地处秦岭之中,此间虽处渭水下游,但地势却要高处很多,渭水的洪水根本威胁不要潼关。

    虽如此,但出关向西不足数里,已是一片汪洋,人马根本无法再行走。

    亲眼目睹了如此水势,颜良只能暂时放下了他的西进战略。

    没办法,大水汪洋,他的十余万大军根本无法行进,就算水军可以进入渭水,但这里到底不是长江,若无步军掩护,光凭水军根本威胁不到曹操。

    暂停西进后,颜良并没有闲下来。

    在留朱桓率军两万,镇守潼关后,颜良则亲率大军,还往了陕县,打算由此北渡黄河,以大军先扫灭了曹仁,彻底断了曹操一臂,待渭水洪水退后,再兵进关中不迟。

    颜良的十余万大军,由大阳登陆河东地面,迅速的长驱北上。

    徐晃和乐进的两万曹军,如何能是楚军对手,一路是节节败退,不断的向北收缩战线。

    楚军长驱直入,所过之处,无不望风而降,不到半月时间,就连取解县、安邑,闻喜,几乎将河东郡尽数纳入版图。

    徐晃等人自知不敌,便将兵马退往北面平阳郡,驻兵于临汾构建防线,希望凭借山险之势,阻挡楚军北上。

    只可惜,自从失去了同关中的联系后,曹军上下人心惶惶,士气消沉,数万将士的斗志,已濒临土崩瓦解的边缘。

    并州,晋阳城,安北将军府。

    大堂之上,气氛一片的凝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焦虑二字。

    曹仁盯着满案的情报良久,叹道:“当年汝南一役,本将没能绞杀了这颜贼,未想却纵虎为患,酿成今日的大祸啊。”

    曹仁的言语中,颇有几分自责。

    他当然不会忘记,当年汝南一役时,颜良的手中所有,不过千余兵马而已,何其之微弱。

    但那一役中,曹仁拥有着绝对的优势兵力,却只因为轻敌,导致了兵败。

    无数次,曹仁都自问过,倘若当年他能够谨慎一点,灭掉了颜良,他曹家又何以落到今日这般地步。

    “如今我们已失去了与关中的联系,颜贼的兵马也攻陷了河东,并州的形势岌岌可危,恕末将直言,这个时候可不是将军懊恼过去的时候。”

    曹仁身形一震,举目望去,却见进言那人,正是太原人郝昭,目下在他军中,任参军之职。

    曹仁只得收起了那份自责,叹道:“颜贼十余万大军北上,我军势单力薄,又是孤军奋战,诸位若有拒敌良策,可畅所欲言。”

    众将皆垂首不言,默不作声。

    连曹丞相和郭嘉这等智谋之士,都敌不过颜良,他们这些武将,又能有什么良策。

    曹仁环视众人,越看越是失望,但他的目光,却停留在了郝昭的身上。

    他看到,郝昭似乎有欲言又止之状。

    “伯道,到了这个时候,你若有什么计策,但说无妨。”曹仁问道。

    郝昭站起身来,深吸过一口气,拱手道:“禀将军,末将以为,到了这般地步,唯有一策,方能避免我们并州军覆没的噩运。”(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六章 走投无路

    “伯道有何妙计,快快道来?”曹仁立时兴奋了起来,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郝昭轻咳了一声,道出了两个字:“降刘。”

    降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