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当自强-第2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人退完之后,顾晓晓收起笑意,二话不说庄重的朝风玉停行了个大礼,头几乎弯到和腰齐平。

    直将风玉停吓了一跳,也不敢伸手去扶,只能远远避开,扑通一声单膝跪地道:“太后万不可如此,折煞微臣也。”

    他这一跪跪的瓷实,面色冷峻,完全不为之所动。

    顾晓晓知道风玉停脾性,也不上前搀扶,长叹一声道:“风司长何必如此,哀家与皇儿,如今朝不保夕。哀家只问一句仪鸾司究竟是保皇,还是独善其身。”

    风玉停微垂着头,脑中转过无数念头,第一反应便是怀疑太后在算计什么,第二反应则是这又是陈斯年的奸计。

    比起吴宝珠,风玉停对吴家了解更多一些,论起来吴家也算世代忠臣,当初永嘉帝时,吴宝珠的祖父曾带头弹劾陈斯年,在朝中也掀起过一阵惊涛骇浪。

    若非当时永嘉帝对陈斯年宠幸非常,恐怕吴家联合朝中忠正之臣已经将他拉下了马。

    所以陈斯年和吴家的矛盾,从近十年前就开始埋下了伏笔,吴家失势吴宝珠进宫,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这其中必然有陈斯年的手笔。

    以陈斯年睚眦必报的性格,吴宝珠虽然是以正宫皇后的身份入宫,但谁也知道,她以后日子绝对好过不到哪儿去。

    只是两三年过去了,吴宝珠从皇后变成了太后,在坤宁宫中无声无息的过着日子,也不曾遭受过暗杀或者过度刁难。

    坤宁宫虽有刁奴,所受不过是一时之气,这跟陈斯年赶尽杀绝的作风十分不符。

    太皇太后和陈斯年有些不清不楚,这种大逆不道让人作呕之事,宫外人可能不清楚,但仪鸾司人常在宫中守卫,还是有几分笃定的。

    有白容波在先,风玉停不得不怀疑吴宝珠也许暗中也和陈斯年有染,只是不如白容波那般密切,这也能解释陈斯年为什么会对吴宝珠手下留情。

    他心中如此计较,面上自然不会显露,只是摆出一副公示公半的样子说:“太后此言差矣,臣领国家俸禄,为陛下办事,自然兢兢业业忠君爱国,不敢有丝毫懈怠。”

    风玉停脊背停止,单膝跪在地上,掷地有声的说。

    他越是这样,顾晓晓反而越满意,风玉停心中担忧不过是怕这一切是陈斯年的诡计而已。

    顾晓晓为了取得风玉停信任,主动抛出了一个劲爆的消息:“哀家知道风司长忠心为国,对哀家的话尚存怀疑。那么,哀家不妨告诉风司长一件事,陈斯年是一个假阉人,他和太皇太后白容波生了一个女儿,送到了北静郡王府!”

    这几乎就是晴天霹雳了,风玉停猛然抬头,一双锐利的眼睛锁定住顾晓晓,当即问到:“微臣如何知道,太后所言为实,人人都知陈斯年入宫多年,当初深受永嘉帝宠信,且他阴柔秀丽长年无须,如何可知他是男儿身。”

    他眼神灼灼,语速迅疾,毫不避讳的看着顾晓晓。

    顾晓晓见他对此事上了心,微微一笑:“哀家乃女流之辈,若无十全把握,如何敢在风司长面前多言。当初太皇太后借出宫为永嘉帝祈福,实则是为了生下两人孽种。是非曲折,风司长到北静郡王府一查便知,他们做的再隐秘,总要留下些蛛丝马迹。”

    风玉停眉头拧出了一个川字,若陈斯年是一个假阉人,那他所犯之罪,不仅是yin乱后宫,还有混淆皇室血脉之罪。

    但是太后的话真的可信么,如果可信,她为何要突然与他说这些?若是吴宝珠和白容波两人争风吃醋,拿他当枪使,那他就活脱脱吞了苍蝇了。

    “太后所言虽然在理,但此等私密之事,太后如何得知,您与陈斯年,又是何种关系呢?”

    殿内没有外人,风玉停站了起来,从上俯瞰顾晓晓冷眼问到。

    顾晓晓在谈话之前,就猜测过风玉停可能会有的疑虑,如今听到他问她和陈斯年的关系,不由冷笑到:“自然是不共戴天之仇,他将吴家玩弄于鼓掌之中,阖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知哪一日屠刀就要砍下。哀家在这宫中,更是枯坐春秋,对陈斯年恨之入骨。”

    女人的话,向来只能信一半,这是风玉停的想法,所以他半真半假的听着,心中还是有些怀疑。

    “若是如此,微臣谢过太后娘娘提醒,在九龙玉佩失窃一案水落石出后,定会彻查此事。”

    眼看风玉停对自己还所所怀疑,顾晓晓将玉臂从淡青色薄纱中伸出,往前一递。

    风玉停猝不及防,眼前多了一抹雪白,急忙避开视线,口中道:“太后还请自重。”

    “风司长,哀家不怕您笑话,哀家的守宫砂如今尚在,你大可放心,哀家与陈斯年势不两立绝无瓜葛。”

    她这么一说,风玉停勉强移目,果真看到她露在外面的玉臂上,有一颗血**滴的守宫砂。

    宫中守宫砂与民间不同,是做不了假的,风玉停办案时也要接触这些,所以一眼就认了出来。

    既然守宫砂在,那么吴宝珠就不可能和陈斯年有私,她的话虽然不能全信,但可信度无疑提高了。

    “微臣明了,不知太后到底要让微臣办什么事?”

    风玉停终于松口了,顾晓晓将袖子放下,心中的巨石也落下了,她还真没想到风玉停为人如此有谨慎,逼得她露出守宫砂来自证清白,才信了她的话。

    要知道,先前顾晓晓瞧着手臂上的守宫砂可是碍眼的很,琢磨着拿什么东西把这东西弄没了。(未完待续。)

第五五六章 厂花与太皇太后之间的炮灰11

    (表白大家,陵子最近心情好,爱你们!!)

    碍眼的东西在关键地方派上用场,虽然顾晓晓还是很讨厌封建社会将女子物化这一点,但对手臂上的守宫砂倒没那么厌恶了。

    “哀家想让风司长教陛下功夫。”

    虽然大周重文轻武,但对贵族子弟来说,除了君子六艺,文武双全也是必要的。

    小皇帝身为天潢贵胄,由于身份特殊,在坐上龙椅之后开蒙,已经比其他孩子要快上一步了。

    如今四五岁的年纪开始习武,放在寻常人家也不算太早,只是小皇帝功课繁忙,暂时无人提及此事。

    再者等到一国之君亲自的动手与人打斗的时候,恐怕已经到了国家危急存亡之时,以国君一人之力也难以力挽狂澜了。

    风玉停眉目依旧冷肃,心中却有些疑惑:“陛下自然有专门的教武师傅,不知太后为何要让卑职执教。”

    教导皇帝的名头对旁人来说有吸引力,但仪鸾司司长抬出来,抬出来要比教武师傅响亮多了。

    风玉停不太明白,为什么太后要让他亲自教导小皇帝,难不成这其中还有什么说法。

    顾晓晓正了神色,严肃的说:“哀家不相信陈斯年派来的人,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小皇帝乃是大周国祚所在,哀家与他情同母子,不愿他被陈斯年暗害。所以希望能得到风司长帮助,联手锄奸扶正,共肃大周朝堂,荡平朝中妖邪!”

    她说的大义凛然,风玉停终于有所触动,对吴宝珠不由高看了一眼。

    在此之前,风玉停不曾注意过这位年纪轻轻就守寡的太后,在他心目中妇人多见识浅薄,尤其吴宝珠年纪轻轻就入了皇宫。

    但今日,他对吴宝珠刮目相看,她的见识了胆魄,都不像一个不谙世事的二八少女,不像宫人传言中的泥菩萨。

    一个女子能有这种忠君爱国的血性,他们这些男儿,又有什么理由退缩。豪气荡胸而起,风玉停慷慨道:“太后高义,让人佩服,但陛下年幼,纵然精通拳脚功夫,亦难抵挡奸人陷害。”

    说这些话时,风玉停心中微微叹息,太后虽然高风亮节忠君爱国,想法到底有些天真了。四五岁的娃娃,哪怕是天纵奇才,学了功夫又能如何。

    陈斯年敢将十几岁的荣惠帝害死,将方维正推上皇位,还敢与太皇太后偷情生下孽种,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呢。

    教导小皇帝功夫,顾晓晓一人足矣,她让风玉停传授小皇帝武艺,为的就是借小皇帝和他搭上线,同时借助仪鸾司之手,将朝外诸如吴家、孙家及江家之类的忠臣联合起来。

    故而,在风玉停提出质疑时,顾晓晓会心一笑,压低了声音说:“还请风司长借一步说话。”

    风玉停如今对太后改观不疑有他,上前一步,微低了身子,眼前却出现了一支沉香簪子,还有一双莹白如玉的手。

    “这是?”

    风玉停不敢伸手去接,外臣岂有拿大后簪子的道理,若让外人知晓,定然浮想联翩传出风言风语来。哪怕他和太后身正不怕影子斜,也难堵悠悠众口。

    顾晓晓见他再次误会,将簪子往前又是一递:“你看簪子上刻的东西。”

    刻的东西?风玉停定睛一看,簪子表面果然凹凸不平。他接过簪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字,亏的他视力极好,才辨认出了上面写的东西。

    这是用了民间的微雕技艺,普通人要借助一种特殊的镜子,才能看到上面的字迹。

    他将乌木簪正对光亮处,极目去看,读了几行发现上面的刻的竟然是一种名叫《降龙十八掌》的功法。(乱入了一把,深觉此掌适合正义之士。)

    只听名字就觉让豪气丛生,就不知这掌法,是否如名字这般霸气了。

    木簪上的字虽然小,但鸾飘凤泊风骨极佳,能看出是下过一番功夫的。

    风玉停根本没往太后身上想,还以为她是无意中得到的簪子,于是问道:“太后给微臣这套掌法,是为了?”

    顾晓晓也没挑明《降龙十八掌》来源,只是态度庄重的说:“此掌法阳刚霸气,与风家家传武学相和,风司长不如看一看,若是觉得有用练上一练也无妨。实不相瞒,小皇帝乃是万中无一的至阳至刚之体,此掌法与他十分锲合。若风司长检查过,没有纰漏,还请教给皇上。”

    一句至阳至刚之体惊了风玉停,他将簪子紧握在手中,惊讶的反问:“此话当真,陛下竟然是这等体质,这乃是天生的练武奇才。恕属下冒昧,太后是如何得知此事,又从哪里得到这支刻着功法的簪子。”

    风玉停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他没有因为偶然得到的《降龙十八掌》欣喜若狂,也没因为小皇帝的特殊体质激动的忘记询问缘由。

    顾晓晓这次没再详细解答下去,她眸光暗了暗,慢悠悠的双手背后抬头看向珠帘方向:“再待下去,陈斯年的人该起疑了,风司长。哀家今日之话,你尽管去查,哀家以吴家列祖列宗名义起誓,吾对小皇帝绝无半分算计。”

    他的确是不能再待下去了,风玉停将手中簪子妥帖收到了袖子中,朝顾晓晓拱了拱手,接着毅然转身大步离去。

    顾晓晓目送他离去,唇边浮起一抹笑来,今日之事进行的比预想的更顺利。

    只要九龙玉佩一日没有找到,此案一日不破,风玉停就有理由到坤宁宫来查案,她也能借机与他见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终于完成了第一步,顾晓晓松了口气,她着实厌倦了困在深宫中,任何举动都会被人监视的生活。

    想到这里,顾晓晓按了按鬓角,待服侍的宫人进来后,吩咐道:“取一壶风香露,再将荔枝、龙眼,水晶葡萄拿来些。”

    顾晓晓这段日子酿造了不少果汁,旁人只道她兴致不减,却不是她添加的种种草药和植物,混合在一起后,不仅有强身健体之效,还能解除天香露带来的不良影响。

    要不是怕坚决拒饮天香露,陈斯年那边会用其它法子来害她,顾晓晓也不想每日怀着郁闷的心情喝天香露。

    这两个月她做了很多事,宫中秘宝尚处虚无飘渺中,但顾晓晓发现她这个身体,攻击力虽然不强,但学习轻功来事半功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有一等奖安慰奖也不错,至少将轻功练好之后,时机成熟后她在宫中潜行也方便许多。

    若遇到刺客,打不过,好歹跑得过。

    顾晓晓想的极好,现实却总是喜忧参半,风玉停刚离开坤宁宫不到半个时辰,不速之客就来了。

    听到殿外小公公酸倒牙的通报声,顾晓晓真想将大门一关,让陈斯年吃个闭门羹。

    他那是什么鼻子,她也就和风玉停单独相处了一刻钟左右,他就寻着味儿来了,简直比狗鼻子还灵。

    纵然心中百般不愿,顾晓晓还是接见了陈斯年,见他之前,顾晓晓在脸上补了些珍珠粉,将粉嫩一张脸涂得发白,眉眼也稍作修饰,十分美貌也被她修成了七分。

    瞧着镜中眉目寡淡的脸,顾晓晓满意的抿了下胭脂纸,一张惨白的脸衬着鲜红的唇,效果还是相当惊人的。

    见到陈斯年时,他还没开口,顾晓晓先从他眼底瞧见了一丝厌恶。

    陈斯年当初作为娈宠跟在永嘉帝身边,尽心尽力的讨好着他,当时的永嘉帝最喜欢唇红齿白的少年郎傅上厚厚的粉,所以他最厌恶这种妆容。

    “微臣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吉祥。”

    厌恶只是一瞬间,很快陈斯年面带笑意,微微躬了身子,向她请了安。

    这也是难得,顾晓晓往后一退,笑着说:“都督平日为陛下操劳,哀家何德何能受此大礼,不知都督此番前来所谓何事?”

    她的话,顺了陈斯年的脾气,旁边小公公殷勤的擦干净顾晓晓下首的太师椅,他也不等赐坐,掀开大红色圆领袍顺势就坐了下去。

    “太后过奖了,微臣听闻九龙玉佩失窃一案,尚未侦破,特地来了解一下。此事虽由仪鸾司经办,但若需要东厂的地方,微臣绝不敢推脱。”

    陈斯年声线阴柔,凭良心说,他的声音是很好听的,但联想到他隐藏在平静外表下的暴戾性子,每次听他讲话,顾晓晓都有种不寒而栗感。

    那边,已经有人自觉给陈斯年上了宫中最新入库的贡茶,顾晓晓只能面露微笑,听完之后感激的说:“多谢都督牵挂,只怪哀家监管不力,坤宁宫中竟出了如此胆大妄为之徒。可惜,今日虽然查出了几个手脚不干净的手,只从他们住处搜到了一些珠宝首饰,九龙玉佩尚未有踪影。”

    顾晓晓说着,眉宇间浮上淡淡清愁,好像真的在为九龙玉佩丢失一事自责。

    陈斯年尝了一口宫人沏的茶,眉心微皱,那边便有人将痰盂捧了过来,他侧身用手帕掩口吐过之后,摇头道:“寻常井水,暴殄天物,待会儿我让下人送一些启寿泉的水来。“

    话题冷不丁被他带到了茶上,顾晓晓只得笑到:“如此倒是谢过都督割爱了。”

    启寿泉位于慈宁宫内,泉水清冽甘甜,但每日只得少许,白容波自用且不暇,如何会往坤宁宫送。

    “太后不必挂心,那等欺上瞒下的刁奴,平时手脚不干净,如今吃了雄心豹子胆,将九龙玉佩给盗走,着实非太后之错。”

    “多谢都督体恤,只是陛下的玉佩是在坤宁宫被盗,哀家只盼早点儿找到,今日特地与风司长彻谈此案,只望他能早点找出玉佩来。”

    为了防止陈斯年以此发难,顾晓晓主动将她和风司长单独谈话之事说出。

    果然,陈斯年哈哈一笑,眼角浮出两道极淡的笑纹来:“不过是一块玉佩,太后何须如此介怀。若风司长撬不开几个刁奴的嘴,只管将人丢到东厂。三天之内,哪怕是哑巴,微臣也让他们开口,哪怕是石头,微臣也能让他们开花。”

    陈斯年说的信心满满,顾晓晓只觉冷风吹过,违心应和到:“哀家在此谢过都督,只是一事不烦二主,若风司长未查出九龙玉佩下落,还请都督出手相助。”

    “这是自然,吾等领朝廷俸禄,陛下之事就是微臣之事,绝不敢有半点怠慢。”

    他说的铿锵有力,让知道他真面目的顾晓晓,只觉打心底里作呕。

    “呵呵,哀家在此多谢都督。”

    送他一句呵呵,代表了顾晓晓此刻心情。

    陈斯年似乎也没有和顾晓晓长谈的意思,说完先前的话后,他起身有要走的意思,顾晓晓也没挽留。

    在走之前,陈斯年又撇下了一句让人膈应的话:“多谢太后信任,微臣还有公务要忙,就不叨扰了。只是风司长毕竟是外臣,太后日后还是避嫌些好。”

    撩下话后,陈斯年将手一拱,留下面色尴尬的顾晓晓扬长而去。

    待他走后,顾晓晓收起尴尬神色,心中编派起陈斯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行径。

    他还有脸提醒别人,自己的顶着太监的身份,和太皇太后孩子都生了,还反过来要别人注意瓜田李下之嫌。

    所谓脸之大者,厚若城墙,也要在陈斯年面前甘拜下风了。

    顾晓晓恹恹的吃着琳琅满目的水果,喝着清甜的果汁,心中盘算着,到底何时才能将坤宁宫无处不在的眼线给肃清出去。

    在自己的寝宫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