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当自强-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自己的寝宫内,都要处处受人监视,她这日子过的也太艰辛了。

    慈宁宫中,白容波收到了陈斯年派人递过来的消息,让她派人将启寿泉的泉水,给坤宁宫送上一坛,顿时打翻了醋坛子。

    她不知其中缘由,也怕到陈斯年面前询问,再惹他厌烦,愤愤不平之后,派人装了小半坛子启寿泉的水,又在里面掺了大半坛子的井水,派人送到了坤宁宫。

    慈宁宫送来的东西,就算是琼浆玉露,顾晓晓也不愿沾,何况她开了坛子,瞧着那水有些像井水,没有启寿泉独有的清甜味。(未完待续。)

第五五七章 厂花与太皇太后之间的炮灰12

    但论起来,慈宁宫那边是长辈,长者赐不可辞,顾晓晓让人将这坛名义上启寿泉的水,拿去分成两坛和榨好的果汁封在一起。

    至于酿好之后顾晓晓会不会喝,这就是她的事儿了。慈宁宫那边人再清闲,也断不会为了一坛启寿泉的水大费周章。

    至于九龙玉佩一案,顾晓晓脑袋没毛病,才不会主动去找陈斯年,给自己增加障碍。

    不过这案子一时半会儿还真破不了,因为九龙玉佩是顾晓晓和小皇帝联手,藏到了一个非常隐秘的地方。

    除非顾晓晓主动拿出来,否则,任谁也查不出玉佩的下落来。

    虽说如此,但几个刁奴也难逃其咎,从他们住处搜出来的各种金银珠宝,足以给他们定罪无数次。这些胆子最大的宫女和公公,正是平时最喜欢跑到慈宁宫献媚讨好嚼舌根的人。

    没有人保他们,九千岁没有,太皇太后也没有,这让被关在仪鸾司牢中的几个刁奴,惶惶不可终日,尤其狱内刑法森严,他们着实受不了皮肉之苦。

    盗窃圣上之物,难逃一死,但他们平时虽然手脚不干净,却绝不敢主意打到皇上贴身携带的玉佩上,就算严刑拷打也招不出九龙玉佩的下落。

    几人哭天抢地,一面是证据确凿的盗窃事实,一面是铁面无私的仪鸾司将士,他们肠子都要悔青了,每日只知哀声求饶。

    顾晓晓不关注几个刁奴在仪鸾司大牢里过的如何,这几个人,在坤宁宫中狐假虎威,不知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儿。

    原主性子慈和,对他们虽然深恶痛绝,但到底没怎么管,这才让他们越来越横行无忌。

    落到顾晓晓手里,他们就别想再逍遥自在了,当年做的恶,如今一桩桩一件件的,也该还回来了。

    坤宁宫一时风声鹤唳,虽然那些吃里扒外的人心中还是向着慈宁宫,但兔死狐悲,瞧着同类的下场,到底有些畏惧了,行事也不敢那么张狂了。

    论起来,这倒算是意外之喜了,顾晓晓巴不得手下宫女太监们都消停些,少在她眼皮子底下搞各种小动作。

    三日之后,风玉停再次来到坤宁宫,仍是以查案的名义。他在几个刁奴住处象征性的查了一圈后,以怀疑他们将九龙玉佩藏匿到失窃场地为由,再次进了坤宁宫主殿。

    顾晓晓得知风玉停来的消息后,这几日来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先前风玉停是答应了要和她合作,但这三日不见任何风声,他也没想办法传过来消息,她几乎要以为两人之间的合作要搁浅了。

    不安等待中,顾晓晓甚至怀疑是不是《降龙十八掌》不适合这个任务世界,所以风玉停以为她在骗他。

    但转念想想又不应该,她从宫中收藏的话本,以及所谓武林秘籍中,也翻到过各种拳法、掌法和剑法,林林总总和她印象中的武功区别不大。

    尤其是剑法,但看到那些套路相似堪称粗陋的剑法,一时技痒,恨不得再开创一个流派出来。

    剑术追求的不是华丽,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剑招,而是剑意随心潇洒自如的快意,顾晓晓只盼着早日轻功有所大成,介时她随身携带一柄软剑也可防身。

    要不是原主的身子实在不适合重剑,顾晓晓也不愿退而求其次,但这些都是后话,如今最关紧的是问风玉停到底有何打算。

    顾晓晓相信,他不是背信弃义之人,这三天不动声色,一定有他的理由。只怪她困居深宫之中,闭目塞听,外面一切风浪都被宫墙隔绝。

    也罢,总归风玉停还是来了,顾晓晓放下心中种种杂念,只等与他见面后,听他确切分说。

    风玉停穿着打扮与上次相同,只是神色略有疲倦,眼下少许青黑,下巴上冒出了一片青青的胡茬,一看就是几天没打理的样子。

    他在看向顾晓晓时,眼神有些复杂,有惊讶也有释然,最后全化为了郑重。

    这三天里,他几乎是不眠不休的调查太后那日跟他说的话。从一开始的震惊,后来的将信将疑,到后来对太后以女子之身忧国忧民的敬佩,他决定要彻查此事。

    时间有限,哪怕在掌握了确切提醒的情况下,风玉停仍没查到太多消息。但就是所知的凤毛麟角,让他对陈斯年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

    北静郡王府中,果真有一个不到两岁的小县主,出生时曾有些不清不楚,稳婆在小县主出生后就被打发回乡下了,奶妈也是从乡下庄子里请来的。

    府上人只知夫人自妊娠满三月之后就深居简出,半年之后生下了小县主,其余明明在同一府中,却不甚了解。

    疑点重重,风玉停硬是凭着仪鸾司无孔不入的侦查能力,将小县主的身世给调查了出来,这也验证了太后的话。

    以前风玉停只知陈斯年擅于弄权,先皇之死与他脱不了关系,但在调查中,他惊愕发现,陈斯年的触角已经伸到了军营中,他所谋之事让人不敢深想。

    除此之外,朝野之外,也有许多人自愿做陈斯年鹰爪,还有人自甘堕落认他为义父,更有人恬不知耻到自认为义孙。

    真相有时比猜想还要惊人,不难想象,陈斯年能将女儿放在北静郡王膝下,若生下儿子之后,又会如何偷天换日混淆皇室血脉。

    他的最终目地昭然若揭,待孽种长到两三岁时,再故技重施害掉当今圣上,将孽种推上皇位。

    从此,大周就要改名换姓,陈斯年也能牢牢将权柄握在手掌,百年之后传于他和太皇太后的孽种之手。

    出于稳妥考虑,风玉停顺势调查了白家,结果发现白家果真紧随陈斯年其后,对其马首是瞻,也靠着陈斯年的威风,结交了不少权贵之家。

    可恨,可恶,若非太后提醒,他们这些忠臣良将一个个被温水煮青蛙,待到家破人亡之时,恐怕还尚处迷梦之中。

    “乔楠,徐钰,你们先带人在外面守着,同时对宫人进行审问盘查。我要和太后,再次确认了解当天陛下的行经之处,借此寻找九龙玉佩下落。”

    风玉停一番话吩咐下来,宫人个个战战兢兢,如何有心思告密,一个个生怕官司缠身。

    连素来手脚干净的,在阳刚威猛的仪鸾司校尉面前,手脚都不知该往哪里放。

    待几位属下带着宫人离开之后,殿内静寂无声,只剩下风玉停和一袭华服妆容精致的顾晓晓。

    顾晓晓没开口,她在等风玉停的解释。

    殿外,风吹疏竹,阳光映在琉璃瓦上,折射出七彩光芒。

    风玉停没有沉默多久,他简短有力的说了四个字:“我都查了。”

    顾晓晓看着他,不动神色,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这三天,我一直在忙着查太后娘娘上次说的事情。陈斯年比想象中更加猖狂大胆,若再姑息下去,岂只国将不国,朝中恐怕要面临大清洗。”

    一席话深得顾晓晓之心,她点头道:“风司长所言极是,哀家正是为此担忧,所以恳请您助哀家和皇儿一臂之力。”

    她将您字说的很清楚,顾晓晓不吝啬给风玉停礼遇,只要他能真正为她所用,将来加官进爵又何妨。

    哪怕没有顾晓晓提醒,风玉停对于奸邪之辈只求诛之后快,又如何会坐视不理。再者,陈斯年为人阴狠擅长谋划,他对仪鸾司早已虎视眈眈,他今日袖手旁观,来日受害的人就是他,是风家。

    风玉停作为风家钦定的下任族人,使命感让他无法纵容陈斯年猖狂下去,他眉目前所未有的冷肃:“太后娘娘请放心,惩奸除恶,是微臣义不容辞的责任。捍卫皇室,更是臣抛头颅洒热血,粉身碎骨也要坚持到底的信念。”

    顾晓晓有那么一瞬间卡壳儿,风玉停信誓旦旦,以生命起誓的决心和毅力,震撼到了她。

    这种忠心是顾晓晓难以理解的,尤其他效忠对象是皇室,哪怕现在坐下龙椅上的是才四岁多乳臭未干的孩子。

    顾晓晓扪心自问,她无法为了大周抛头颅洒热血,她愿意保护小皇帝,但没办法为他付出一切。

    感慨过后,顾晓晓非常正式的向风玉停道了谢,接着承诺:“风司长大仁大义,令人敬佩,哀家愿与风司长击掌为誓。待日后陈贼覆灭之时,便是风家位列三公之时!”

    她说话时,抬起了手掌,目光定定的看着风玉停。

    位列三公对于臣子来说,几乎是来自臣子的最高荣誉,风家虽然因为统领仪鸾司在朝中占有一席之位,但族中从未出现过位列三公的人物。

    这份诱惑不可谓不大,风玉停几乎未曾犹豫,伸出蒲扇般的大手,与顾晓晓击掌三次。

    清脆的击掌声中,两人盟约就此成立,风玉停心中也多了几分信心。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太后虽然年纪轻轻,但在这方面着实让人佩服。从她可以毫不犹豫的抛出三公之位来,对风家许以承诺,便可窥出她一个行事果断的人。

    建立盟约之后,两个人之间的信任度也提高了许多,风玉停双臂微垂,抬眸道:“微臣欲六月开始,正式传授陛下武艺。太后娘娘给微臣的《降龙十八掌》,臣近日粗略看了一遍,其招式精妙绝伦威力更是惊人,但参悟起来有一番难度,恐怕要等小皇帝打好基础之后,才能传授于陛下。”

    功夫上的事儿,顾晓晓要比风玉停清楚的多,小皇帝如今熟识人体经脉和穴位,她正在教他吞吐纳气之法,待他长久坚持下去,再加上纯阳之体的特性,学功夫可事半功倍。

    也许风玉停对纯阳之体的概念只停留在传奇故事中,顾晓晓相信,他真正开始传授小皇帝武艺时,将会发现他的奥妙所在。

    “皇儿习武之事,劳烦风司长用心,哀家还有一事,需请风司长代办。”

    两人已经定好盟约,如今也算同盟,对于太后突然的请求,风玉停没有露出厌烦之意,反而问到:“太后娘娘请讲。”

    顾晓晓早就在心中琢磨过多次遣词,力图将自己的意思清晰表达出来,胸有成竹的开口:“哀家想请风司长与昭勇将军闵泽结盟,请闵泽将军加练私兵,以待日后入京勤王。“

    风玉停几乎疑心自己听错了,忍不住失声到:“什么?”

    他问的什么,不是没听到顾晓晓的话,而是不敢相信,她竟然会要求他和昭勇将军闵泽结盟,并且让他训练私兵。“

    大周严禁将士私蓄亲兵,违着轻则罢官,重则斩首,即使风玉停未曾驻守过边关,也知此事干系重大。

    但现在,太后竟然要让闵泽蓄养私兵,风玉停甚至不敢肯定闵泽的立场。

    闵家世代镇守边关,为国捐躯者不计其数,乃是镇西军中灵魂人物,人人都要称赞一句忠良。

    风玉停信得过老将军,对闵泽所知甚少,只知他年轻有为,年纪轻轻便入战场杀敌,硬生生从尸山血海中杀出一条路来,被朝廷加封为正三品的昭勇将军。

    以他的年纪,取得如此成就,假以时日,闵家将再次出现一位柱国大将军。

    但是闵泽年纪轻轻,行事不按常理出牌,熟悉他的人都称他为鬼才,还有人称他为鬼将,认为他行事冒进杀戮太重有违天和。

    虽然世人对闵泽评说纷纭,从风玉停的角度来看,他是非常欣赏闵泽的,或许这是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

    但是欣赏和佩服是一回事儿,与他结盟是另一件事。

    风玉停忍不住提醒:“太后娘娘三思,此事兹事重大,朝廷明令禁止不准武将蓄养私兵。您的懿旨,与朝中政令相违,闵小将军未必愿意遵从。”

    “哀家相信,闵将军非那等迂腐之辈,形势所迫,他深谙变通之理。”

    “话虽不错,但是太后娘娘,你如何能肯定闵泽愿意为朝廷效力,而不是被陈斯年收拢呢。闵老将军的忠心天地可鉴,但是闵小将军,天生洒脱,微臣不敢肯定,他愿受朝廷驱使。”(未完待续。)

第五五八章 厂花与太皇太后之间的炮灰13

    静谧的殿内,只剩下风玉停极力压低的声音。他激动的情绪,和神色淡定的顾晓晓形成了鲜明对比。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轻飘飘的说了八个字后,顾晓晓顿了一下,从袖中拿出了一枚玄铁牌。

    这牌子做的十分精致,只有婴儿巴掌大小,但上面刻有流云百福纹样,以及吴家十六字家训,最妙的是,看似单薄的玄铁牌底部竟然是印章。

    她将玄铁牌拿出时,特地在风玉停面前展示了一番,然后说:“这是吴家的嫡系子弟的信物,拥有此牌,可以调遣吴家下人,也可以支取吴家存在各地钱庄中的金银珠宝。”

    “太后娘娘这是?”

    她的话跳跃性太强,两句话之间毫无联系,让风玉停有些发懵,弄不清楚她到底在表达什么。

    顾晓晓将玄铁牌朝风玉停递去,示意他接下后,这才解释:“闵泽性情虽羁傲不逊,行事风格受人诟病,但他少年入伍至今,骁勇善战鲜少有过败绩。再者闵家世代忠良,若有闵家相助,陈斯年也会投鼠忌器,轻易不敢动兵戈。”

    待风玉停露出思索神情时,顾晓晓又补充到:“口说无凭,虽吴家如今日暮西山,不复当年盛景。但哀家愿以此为凭证,与风司长结盟,请您务必与闵泽联络,相信他会做出正确的取舍。”

    沉甸甸的玄铁牌仿佛重若千斤,但不可否认,太后的话很有道理。闵泽年纪轻轻就能身经百战,成为昭勇将军,绝不是闭目塞听随波逐流之辈。

    哪怕是风玉停自认虚长了闵泽几岁,但也不敢放话,若他入伍能比闵泽更加善战。

    在陈斯年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手段下,闵家若不愿与他同流合污,下场可想而知。

    他竟然没有一个女子想的通透,风玉停只楞了片刻便应了下来:“臣愿意与闵小将军联络,只是从京城到江明路途迢远,恐怕要耗费些时日。另此外,太后娘娘为何不直接和闵大将军合作。“

    刚问出这个问题,风玉停就意识到自己的愚蠢,苦笑道:“是微臣太过愚笨,以闵老将军为人若朝廷一声令下,能直接提上长枪诛杀奸臣,却断不会做出私蓄将士之事。”

    连太后都懂的道理,他却后知后觉,女子之中亦有天生惊才绝艳之人。

    谈话到此结束,风玉停离开时,步伐有些沉重。闵泽到底愿不愿意站在小皇帝这边,又是否会冒着前途尽毁的危险,与他和太后合作,一起都是未知数。

    走出大殿,瞧见正在接受仪鸾司盘问的宫人,风玉停这才发现,他手心中捏着一把冷汗。

    风玉停拿出了仪鸾司司长的气魄,在殿外将坤宁宫众宫人好生训斥,直言,若谁将审问之事泄露出去,便按贼人同党处置。

    众宫人被吓得战战兢兢,又有前车之鉴,一个个噤若寒蝉,头一次没人拿顾晓晓和风玉停私下见面的事儿,到慈宁宫邀功。

    这次见面,比顾晓晓想象中顺利,她不仅得到了风玉停的信任,还说服他试图和闵泽联络。凭着这么多任务世界看人的直觉,顾晓晓相信,闵泽会做出正确选择的。

    尤其陈斯年这次,竟然没嗅着味儿赶过来,不用和他打交道,简直好极了。

    仪鸾司若是笼统算来,将那些将军、校尉、力士和杂役加在一起,也有近两万人手。

    只是真正能在宫中当值的不过近两千人,能跟在风玉停身边有面圣机会的,不到两百人。

    人数虽多,但对风玉停来说却不全是好事。人多不止嘴杂,也难免滋生各种问题。比如各卫所之间的明争暗斗,比如有人为求广阔前程,私下投靠陈斯年。

    风玉停唯一能庆幸的便是,仪鸾司大部分将士和兵卒,对朝廷忠心耿耿,对他的差遣极为听从。

    六月如约而至,风玉停果真如先前所言,揽下了教导小皇帝武艺的差事。

    陈斯年只将小皇帝当做傀儡,只是碍于祖宗规矩,这才让小皇帝读书识字,他能做的手脚就是尽量请迂腐不知变通的夫子。

    在风玉停突然请命要教小皇帝习武时,他不由暗恼自己没能下手为强。

    几位顾命大臣对于小皇帝习武之事,自无反对意见,一国之君文武双全方能显示出大周气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