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暹罗大唐通过解放农奴废除萨克迪纳制,而获得了当地一部分的劳动力。同时暹罗大片土地都落入了唐人手中,唐人自然就可以利用这些土地和劳动力。在暹罗开设种植园,种植有经济价值的作物,比如橡胶和蕉麻等。而之后这些唐资的种植园在盈利上,显然会大大超过那些普通种粮食的地主,接着其他暹罗人就会想着种植同样的经济作物来盈利。

再然后唐人就可以在本地开一些农业初级品的加工工厂。做一些运到大唐本土加工比较困难而且成本更高的业务。再加上暹罗本身还有一些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唐人也可以开设一些工矿,这样一来,暹罗便有了比较基本的工业。

唐人更会在本地操持商业,因为完善的商业网络和服务,会促进商品的交易和流通,自然就便利于唐人的收益。

其实唐人还是很想安安生生地不要打仗,将拿下的地盘好好治理一番的。不过,这个国家总有一些像是白南一样的家伙,撒了欢地全世界跑马圈地。大唐最早控制夏威夷的时候,其实就是希望拥有一个热带作物的产区,主要是甘蔗和橡胶。一个夏威夷群岛虽然不大,但是也够唐人开发不短的时日了。而唐人之后更是靠着一股海盗拿下了婆罗洲,这个世界第三大岛。这里有殖民基础,也有一些资源,原本唐人可以好好地进行一番开发。可是唐人先是一波带走了这里大多数的华人移民用来充实本土,然后还不满足,又通过北美**战争夺取了东南三州,在执行杜鹃计划的时候又顺手拿下了北海道岛和库页岛。东南三州距离尚远,虽然土地肥沃而广袤,但是殖民不易。而变成南北固威岛的北海道和库页岛,那也是可以好好开发一伙了吧。特别大唐还从清国弄来了六十万的满人在此流放,劳动力都充足了,大可以建设出一个很像样子的殖民地。

可固威领没有弄完,唐人又打下了幕府手中的奥羽,直接把旗子插在了日本列岛上。这里也根本不作为开发重点,反而成了募廉价佣兵的基地。

东南亚的巽他群岛打下了一堆地盘,这开发根本还没有个谱,又借着暹罗的内乱插手到了中南半岛这边。可以说,白南现在自己手上的大唐公务员资源,供应中华联合特区都比较悬了,再加上面积更大的暹罗和真腊,那真的就是呵呵了。

所以白南现在不得不想别的办法,比如从清国培训一批具备管理能力的人才,前往中南半岛,代替唐人去管理那边的土著们。这个办法倒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在上海香港等地,大唐开设了培训公务员的教育机构,逐步使其获得培养这类人才的能力。未完待续。

404告官潮

远在中国的上海,仍旧处于固定的平静和繁荣之中。顶点小說,这个新兴的城市,已经展现出了自己魔都的魅力,开始像一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整个江南地区的财富人才和风物向此集中。仅唐清贸易一项,就使得这座都市保持着极大的繁华。每天都有来自于各地的数百成千的商家,以及为他们服务的伙计和工人们,要么带来各地的特产,要么兴高采烈地运走来自大唐的各类商品。商品经济已经萌芽的江南人,越来越习惯使用物美价廉的唐货。特别是来自大唐的低价布匹,在江南倾销,而破产的手工业者又不得不寻求新的工作,而此时上海就是一个充满各种工作机会和机遇的城市,大量谋求生计的失业者前往上海谋生路。而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最后是被大唐的“人贩子”给忽悠到大唐本土或者其他的海外领,变成了一个移民。

即便是清廷,也多少有些满意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崛起。上海带动的整个江南经济,也促进了清国的税收。即便由于之前的贷款,清国关税收入现在主要落在了唐人口袋,用于还债,不过由唐人指导的嘉庆新政中,清人对于税务的改革也是非常巨大的。比如原本的契税,全面转变为了现在的印花税,无论是农民买卖土地,还是商人进行货物的交易签订合同,都需要缴纳印花税。因为商业活动的激增,加上合同的强制性订立,使得印花税的缴纳数额也出现了激增。再者就是商税。嘉庆新政下。对于全国商税进行了统一。并且规避了诸多下层官员吃拿卡要的弊端,使得商税也逐渐地发展起来。

嘉庆新政中一大政策,就是废除各地所涉关卡,并且不再向过往商户收取过关费用以及要求身份证明等。这种新政策自然就推动了人口和财货的流动,当然也为唐人获得移民提供了一些附带便利。

嘉庆二年年初,苏州商人梁某在上税时,被当地税务官员勒索,要求孝敬。这位梁商人不是什么有后台的。不过与唐人做生意一年有余,从来没有被唐人官员勒索过,不忿在本乡本土被贪官勒索,结果直接举报到了都察院。原本这种事情都察院是不打算管的,可是不知怎的,上海的唐人官方也对此表示了关切,甚至上海的申报还专门刊文,表明有苏州商人状告当地税务官员到地方都察院,事情最后不可避免地闹大了,而且还最终惊动了嘉庆。

嘉庆从还是皇子的时候。就痛恨各种贪官,此时听到这种动静。立即从京里就下了折子,要求苏州都察院速速办理此案,查实证据,对犯案者严惩不贷。要知道现在皇帝可是有自己的电报局了,一纸电报就直接拍到了苏州都察院。苏州都察院那帮御史们,大都是旧官僚,虽然做着新业务,但是还是旧常态。可一见皇帝的旨意都下了,甚至省都察院还派了御史专门过来,不敢怠慢,在三日内就完成了证据收集,并在苏州大理院法院提起了对涉事税务官员的公诉。

大理院立即开庭,以年前颁布的新法为根据,直接给那些勒索贿赂的税务官判刑,整个过程雷厉风行,速度极快。因此,嘉庆还大为满意,对苏州都察院和大理院的办事效率进行了嘉奖。当然暗地里嘉庆还是有些不够满意,那就是他对于这起案件以及类似案件,最多只有过问的能力,而如何断案判案,他皇帝是说了不算的。要是由着嘉庆的性子,不管是贪多少,嘉庆都是要将其斩首的。现在大理院依法量刑,也就是判个十几年外加充军流放的样子。

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苏州勒索税务官案”像是一个引子一样,一大群以江南和广东商人为主的商人们,惊喜地发现告官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之后,受了气的他们开始向各地的都察院不断地提交材料,状告一些地方官员对他们进行索贿。也怪实在有些清官贪污起来实在不要脸,居然会留下一大堆金额有问题的完税单据,或者其他的收据一类的东西。哪个地方都察院要是不受理这样的事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捅到北京那边去。唐人在特区开的报社,比如申报大公报一类的新闻报纸,虽然是大唐背景,但是因为其严谨性可读性,很快就在整个地区内流行了。而且嘉庆本人也设置了途径,做出了广开言路的开明做派。这就导致了,哪个都察院如果不受理案件,被嘉庆知道了,那责任者立即就会受到惩处。而一些都察院则认为,办贪官那是绝对政治正确的事情,而且都察院这种机构,做这样的事情做得多了,那么妥妥全都是政绩。现在大家都是在一个系统内上下移动,如果一位都察院御史办案效率高办了大案要案,上达天听,被吏部看到了,那么今后自己的升迁显然就非常有希望了。从府都察院到省都察院,甚至最终进入朝廷大都察院,这就是一条堂皇大路啊。

嘉庆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官场被这种雷厉风行的告官运动搞得风雨飘摇人人自危,他反而觉得自己对付贪官的力度是亘古之未有,相当有面子。而且在实际利益上,相对稳固的工商税收,增长相当可观,甚至在嘉庆元年经历了混乱的大清国在此类税收上,已经倍于乾隆四十四年的水平,并且上升趋势仍旧明显。朝廷现在缺钱,干什么都缺钱,所以嘉庆自然不会拒绝这大笔的收入。

至于唐人,则在后面偷着笑。清国收入上升对他们来说并无坏处,而潜移默化地变革社会和人心,才是唐人最终极的目标。作为全权负责远东事务的总督,白南在经济建设上,只需要遵循各种计划就好,各种公司和政府机构就足以处理,所以相对来说,军事事务则成了现在最占用他精力的部分。

实际上,具体的军事指挥也没有他什么事情,毕竟还有前线指挥官,而白南觉得自己的实际作用,其实就是一个军队的大管家,为在前线作战的部队,提供各种所需的东西。比如说,军费补给品,或者更多的兵力。未完待续。

405孟云

历史距离白南原本位面中的轨迹,已经偏离得越来越远了。美国更早获得了**,并且更加迅速和全面地进入了工业革命,但对于周边土地的开拓能力却被大唐限制了。欧洲更是较劲一般地从大唐引进先进的机器,生恐自己在这一轮工业革命的大潮中被落下。乾隆变成了北海道岛上无所事事的退休老头,中国的国门被另一位面的中国人提前打开。

当然一些细微的变化也是有的,并且对于地区和世界形势也产生了一些影响。1781年的夏季,缅甸贡榜王朝的第六任君主孟云,比历史上提前了大半年的时间登上了王位,他登位后把王都迁到了阿布拉马拉今曼德勒城外地区,并且再度发兵,企图征服暹罗。

孟云是缅甸历史上颇有贤明的君主,在他主政期间,缅甸的社会和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他同样也是一个具有野心的君主,在登基之初,孟云就希望以赫赫武功来确立自己的地位和声望。他有两个选择,一是再度向北,在掸邦和中国云南交界的地方,发动对清的战争。十多年前的清缅战争,虽然最终是以双方主帅在没有取得各自君主同意下,进行的战场议和。但实际过程中,真正取得军事胜利的还是缅甸人。清军没有实现自己的几乎任何军事目标,清军四次更换主帅,四任主帅尽皆身死,更是折损了数万士兵,缅甸的损失却相对有限。不过缅甸也因为这次战争,而彻底失去了之前已经拿下的暹罗,被郑信赶出暹罗。吐个槽,屁股是偏的维基百科英文版中,直接写缅甸获胜。并且伤亡lyless,还写这场战争是缅甸抵御中国侵略,战后奠定了缅甸的疆域。而且确保了缅甸的**。比较可笑的是,你转回中文版维基词条。说是争夺支配权的战争,就是一个和局。反而在中文词条上,维基标准中立性有问题,带有地方立场。我觉得,号称中立和自由的维基百科,本身就是最偏见的了

京师事变后,清军的虚弱可以说被很多人看在眼里了。尤其是嘉庆新政推行,传统的军事体系被废除。新军上路,更是处在青黄不接战斗力不成的阶段。正是因为这样,缅甸内部有声音,认为应该出兵车里西双版纳,夺取云南。

另一个选择就是再度出兵暹罗,毕竟缅甸和暹罗之间是宿敌关系,几乎谁强大起来都是要压对方一头,好好地欺辱对方。之前差一点就能够统治暹罗了,结果因为清缅战争和曼尼普尔的叛乱导致美梦成空。

孟云也权衡,清军虽然弱小。但是毕竟是数十倍上百倍于缅甸的国力,缅甸是如何都不能与清国进行一场长期战争的。即便是清缅战争,清军连续进行了四次作战。基本上被打败一波,就来一波,就跟从lol高地无限刷新出来的小兵一样,缅甸是怎么补也补不完,最后如果再遇上一个超级兵,那直接可以打个gg收场了。缅军并也不是真的那么强大,清缅战争中,缅军利用地形和清军的愚蠢,杀敌过万。可是一旦缅军进入旷野,与清军进行野战。清军的马甲骑兵和兵阵,让缅军相当不适应。难以取胜。这样来看,即便清军弱小,可是数量的优势以及一些地形上优势,让孟云极为犹豫。

缅军可不能即时刷新,只要一场大败,缅军就彻底完了。甚至孟云自己的宝座也坐不稳了,国内盯着他的人可是多了。如果不是当年三代缅王对于清国的国力没有深刻认识,缅军肯定不会主动挑衅,企图占据云南的。

那么这样看来,能够选择虐待的也只有暹罗了。孟云也听说了,暹罗年初发生了内乱,随后来自域外的唐人入侵了暹罗,并且击败了昭披耶却克里的大军,现在已经占据了王都吞武里,并控制了大片的暹罗土地。孟云不熟悉大唐,但是也听说过这个国家的威名,这个国家在几年前一举攻入了清国的国都,甚至还强制地给他们换了一个皇帝,国土在万里之外,却能够派遣数万大军到远东来打仗,国力不可谓不强。

孟云相当谨慎,对于这个不熟悉的国家,他不打算轻易招惹,可是看着这个国家把暹罗生生吞下,又是孟云所不能接受的。而根据缅甸探子的回报,唐人的军队并没有进入暹罗西北部的山区,而是仅在平原地区活动,这就让孟云想入非非了。就算仅占据清迈夜丰颂南邦等山地地区,也是相当可观的一片土地了。

更何况,孟云的最大目标,并不是要统治暹罗。新登基的他,需要这样的军事胜利来稳固自己的位置。而无疑暹罗正处于动荡中,开疆辟土也正是好时机。唐军远征暹罗,注意力集中在平原地区,那么缅甸占领西北部山区,唐军处于理智,并不应该采取什么激烈反应,而缅甸则有大把的精力,可以消化掉这个战果。

于是,就在孟云刚刚登基缅王不久,他纠集了四万多缅军,从上缅甸出发,从掸邦攻入暹罗。清莱清迈等地的暹罗领主,本就力量不强,虽然全力抵挡缅军,但还是被击败,领地被夺。这些当地的贵族领主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逃到南方去,以前他们自然会求暹罗国王替他们做主,而现在暹罗已经没有了国王,吞武里做主的人是唐人。反正不管是谁了,他们尽管之前没有宣布服从唐人的统治,现在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说自己是大唐治下领主,现在土地被缅甸无端夺取,子民被无端杀戮,希望唐军可以为他们主持正义。

这个消息立即就引起了唐军的重视,常斌也立即调动兵马,在西北部地区集结,同时向白南请示,是否进入山区同缅军作战。因为一旦这么做了,唐军很可能就会陷入一场扩大化的战争中。未完待续。

406军费申请

“中南半岛需要增兵。”

在上海总督府内,几乎远东战区所有高级军官和参谋都做出了如此的判断。最初大唐虽然是介入暹罗的局势,平心而论,即便拉玛一世登位,郑信被杀,但实际上大唐的商业利益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反而,拉玛一世是一个标准的守成之君,在他的统领下,经过多年战争和郑信的波动统治后的暹罗,开始休养生息。而大唐能够借着暹罗恢复经济和社会的趋势,从中谋求利益。

但这点商贸利益,已经不被唐人看在眼里了。可以说,随着一个个的胜利和战略的遂行,大唐已经不满足于在暹罗赚点做生意的钱了。干涉暹罗并不是一时意动,实际在大唐的国际战略中,构成一个比较重要的一环。

大唐致力于构建自己的殖民帝国,并且快速地进行国家的工业化,提高文明的层次。这是由于大唐根底上是一个穿越众建立起来的国家,而穿越众中的民国众和现代众都是见过未来的群体,他们有着明确的发展目标,并高度期待能够恢复原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形态。大唐的工业化和高度文明,不是自己建设好北美本土就可以了的。这势必需要一个庞大的体系进行支撑,国际环境且不论,至少它需要一个足够庞大的内需市场,足够庞大的原料来源地,以及足够庞大的人口。

战略上,泛东亚可以说是大唐最重要的一环,是实现大唐世纪之梦的中心,甚至比北美还要重要一些。所谓泛东亚,实际上也可以称为亚太,它北起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涵盖大中华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中南半岛东南亚群岛以及大洋洲和西太平洋诸岛。这一地区无疑是以大中华地区为核心的,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几乎齐全的各种自然资源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且具有成为世界中心的潜力。

从杜鹃计划成功,上海的总督府挂牌的那一刻起。从白南这个战争输出狂人,到洛杉矶的大唐国政院国会,都有一个极富野心的意识那就是泛东亚只能归属大唐,这里将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国家,更不能出现任何一个国家的殖民地。大唐将建立以中华为地域核心,以东北亚东南亚和澳洲为经济和发展腹地,建设一整个区域政治和经济体系。

这个宏愿蓝图并不是白南一个人制定的,而是大唐政坛中一种共识性的思想。所以在这种思想下。在暹罗出现插手时机的时候,唐人就会果断出手。当然也正因为暹罗危机爆发的存在偶然性和突然性,使得唐人多少需要更多的后招来完善整个问题。

暹罗是中南半岛政治的核心,牵扯了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可以说,暹罗这个点唐人按下去了,反应的不仅仅是暹罗本身,而是整个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缅甸对暹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