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暹罗是中南半岛政治的核心,牵扯了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可以说,暹罗这个点唐人按下去了,反应的不仅仅是暹罗本身,而是整个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缅甸对暹罗西北部的入侵,就是大唐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新问题。大唐从来都不是吃亏的国家,更是没有坐视这个地区被缅甸人拿走的理由。

大唐的国力在突飞猛进,特别是白南手上多了费用廉价而且作战用命的大和兵团。更是使得他能够支撑得起很多具有一定强度的战争。在此之前,大唐受限于国家规模和人力,只能对暹罗进行贸易。同时还扶植阮福映这种货色。但是现在,唐人看着阮福映的旧阮政权,外加北方的西山朝,都是十分碍眼,并且早晚都要把他们给除掉了。

缅甸兴兵来犯,虽然山地作战给唐人的后勤带来不少麻烦,但这仗不得不打。唐人须得把缅甸人打服甚至打灭,才能真正地主导中南半岛,建立以大唐价值观为标准的海外领。

当然这毕竟不是一场《全面战争》或者《钢铁雄心》游戏。战争的复杂程度令人崩溃。以白南的权位,当走到这一步的时候。他也不得不向国内求援了,因为可预见的对缅甸战争。白南虽然可以做到将缅人逐出暹罗,但是贡榜王朝如果不修理一下,今后暹罗就会持续性爆发冲突。

还有,那就是缅甸在孟云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并且现在英国人已经在孟加拉建立了殖民地,并且不断地向东扩张。再下一步就是阿萨姆等地区,然后就是缅甸。在另一位面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英国加紧对缅甸进行侵略,最终得以灭掉贡榜王朝,于此建立殖民地政府。而本位面中,英国人在印度西北部输了法国人一筹,必然更加努力地向东扩张,缅甸是大唐延伸进入印度洋的一大据点,也是稳定中国西南地区的最佳屏障,更是资源丰饶的地区,是大唐所不能放弃的。

所以在缅甸,大唐和英国存在隐性的竞争关系,哪怕现在两个国家的所谓殖民还八字没有一撇。但无论如何,提前对缅甸进行势力范围的划分,总是没有错的事情。

对缅甸的战争,将会是以大和兵团为主,少量唐军正规军参与,不会出现在清国时那样的大规模机械化兵团,日裔士兵们将用自己的脚底板在山林中作战,条件的艰苦程度是难以想象的。甚至,如果出现一些战术上的失误,极有可能会面临失败。大唐立国至今,确切意义上的败仗是没打过的,白南对于大和兵团信任程度不够,也会担心他们会在缅甸的山林中崩盘。到时候收拾起来就相当麻烦了。

失败的可能性有,但成功的几率更大,这毕竟是两个时代的军队。缅甸人虽然在火器化的程度上还比之前的清军高,但跟大和兵团还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只要谨慎妥善,这场战争必然可以取得胜利。

唯一成问题的,就是白南并没有充足的军费来维持这样一场战争了,暹罗那边没大打,也耗费了他上百万的经费,现在如果杀入缅甸,必然在后勤上存在更大压力,唐军需要花钱雇佣暹罗人肩挑背扛,当然这部分可以用大唐产的廉价粮食来抵用。而现在暹罗国内,必然不可能信任那些暹罗本地人组成的武装,吞武里之战后,暹罗常备军基本烟消云散,维持暹罗海外领这个架构的是唐军。而这部分唐军抽调进入缅甸了,难免暹罗又出现什么情况。

毕竟现在暹罗和柬埔寨都需要唐军的镇守,即便不用一万人,也至少需要七八千之众。所以,势必白南要从奥羽继续抽调大和兵团,甚至抽调德意志佣兵来中南半岛作战。不过德意志佣兵在使用价格上要贵于比较贱的日本人,这一点还是让白南不打算将他们用于主战场上,进行治安维持类的工作倒是还不错。

热带的气候对于日裔和德意志人都是比较难忍受的,这也可能成为唐军面对的最主要问题,好在唐人的医学水平摆在这,不至于像古代军队一样,碰上什么瘴气就全员染病。备齐抗生素,至少闯热带还是有保证的。

经费上,白南不得不向国内伸手了,这也是天经地义的。白南在写给总统赵大岭的信件中表示,希望总统能够批下一笔2000万唐元的款子,用于唐军在中南半岛的扩大作战。唐军今年国防预算一亿唐元出点小头,这一张口2000万唐元,就等于又多拿了五分之一。当然白南要这个钱也不是拍拍脑袋就决定的,他整理了一份比较详实的账目,其中包括各类经费所需项目,涵盖两万多大唐外籍士兵和各种军事物资的运输费用弹药补给和药品的采购还有当地维持的经费。

这笔钱金额虽然大,不过钱基本上也是烂在自家锅里的,采购各种军需物资都是本国企业,刺激本国企业的生产,运输则有利于本国的航运业,如果不考虑大唐航运业现在需求本来就非常大,移民和经贸已经占了很多运力的情况下。

实际白南还能搞出一笔钱来,那就是从暹罗和真腊搜刮出的一笔资金。这两个国家也能算是相对富庶,特别是一些贵族手中还是拥有不少钱的。郑信的财产和拉玛一世家族的财产,已经被唐军充公,再加上一些之前对抗唐军的暹罗贵族,白南粗估还能够得到1000万唐元左右的经费。这样他便有三千万的军费,可以支撑他打这场战争了。

之前数年的清缅战争,清军耗费了911万两军费,大致也就是两千万唐元。那可是六万多人打了七年的全部花费,而白南准备了三千万唐元,多于清缅战争清军军费一半。不过显然唐军打仗要付比清军绿营和八旗更贵的兵饷,即便是大和兵团的日裔士兵。而且出征的各种军需物资也更复杂,花费也最大。所以趋势上随着文明发展,只能是打一仗花的钱越来越多。白南准备的兵力大约为三万六千人,这笔军费白南认为至少能够支撑唐军持续进行两年的战争。如果能够以战养战,那么就更加乐观了。未完待续。

407用命

浓密的暹罗热带丛林中,一名日裔士兵嫌恶地挠着自己身上被蚊子咬的包,嘴里碎碎地咒骂着:“可恶啊,这群该死缅甸马鹿,根本打不过我们,就在这十万大山里跟我们捉迷藏,我们大和兵团不被他们这群矮脚土著打败,恐怕也要被这里的蚊子咬死了。”

大和兵团自进入山林地带跟缅军开战后,凭借自己优势的武器装备,初期赢取了多场胜利。缅军也从来没有碰见过全员装备火器,更拥有大量手榴弹和轻型迫击炮的军队。跟当年的清军不同,唐军在热带山林中的作战是极为谨慎而缜密的。常斌自开战之后,就提出了不以夺取地盘为主要作战目标,以破坏缅军战争能力杀伤缅军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目标。这种情形下,唐军在战场上步步为营,凡见到缅军,立即进行痛击,并且对其造成重大人员损伤,而缅军如果退散,唐军也绝不轻敌冒进,不计后果地追击。

不久前的丛林遭遇战中,唐军大和兵团一个连的兵力,在山林中撞见了正打算渗透进来,偷袭唐军后方据点的缅军900余人。双方展开激战,唐军大和兵团连队抢占高地,并依仗高地优势,向缅军进行射击,缅军则依靠浓密的树木,不断地向这一部日裔唐军发动攻势。跟正规唐军不同,大和兵团缺少自动武器,所以使用s1步枪与敌人丛林作战,多有不便,缅军曾近三次打上高地,但都被这个连队击退。战争经验不多的日裔军官,在战斗中还是犯了不少错误。不过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在他们的反冲锋之下。缅军还是被击败。

而战后,由于该连队减员超过三成,日裔士兵对缅军进行了报复性的仇杀。他们用刺刀将受伤但没有死掉的缅军直接刺死,超过七百名缅军士兵被这伙日裔士兵干掉。这事儿虽然流传到了常斌的耳朵里。但是他并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苛责。实际上,唐军启用大和兵团,本身就有利用其凶狠的原因在里面。而战争的目的也是消耗缅军实力,所以常斌并未进行反对。

唐军互为犄角,相互掩护,即使一部遭到攻击,能够招引附近的友军前来支援,这使得缅军讨不到任何好处。连番作战后,损兵折将,损失超过了四千人,这让缅军有些难以接受。不过生活在山林中的缅甸人,天生就懂得游击战的策略,他们利用山林的掩护,并不主动与唐军进行交锋,而是不断地捕捉战机,同时并寄希望于环境能够帮助他们。

事实也如此,在进入山林作战一个多月后。很多来自日本的士兵已经有些坚持不住了,湿热的环境让人全天身上都是黏糊糊的,丝毫没有一点干爽劲儿。过了午后。茂盛的树林中又会下对流雨。即便日裔唐军士兵都有雨具,但这雨下得还是令人糟心。更加令人觉得不爽的是,山林中存在各种蛇虫毒物,不熟悉地形的士兵们很容易就着了道。

而一些热带病也接踵而来,即便部队中三令五申要注意饮食和卫生,但是思想比较落后的日裔士兵很多毛病改不掉。于是他们就出现了痢疾一类不要命但是很“要命”的病症,更有甚者感染了各种麻烦的寄生虫病,这段日子最忙的莫过于跟随部队的军医们了。

就算是没有得病,但是热带山林中那些抓上几只就能做盘菜的蚊子。也是极为怕人的。哪怕士兵们在身上涂了大量的驱蚊水,有些蚊子还是为了食物义无反顾。

刚才抱怨蚊子的那名日裔士兵话才刚出口。他就听到背后一声吼:“八嘎,你这个白痴。居然口出妄言。我们强大的兵团伟大的大唐怎么可能失败?缅甸人不能击败我们,而小小的蚊子更不能击败我们”

这士兵一听这吼声,登时就矮了半截,这可是他们的连长龟田信吾,一个特别严苛而且较真的家伙。当然日本人通常都是比较较真的。龟田信吾本来只是一个低层武士,不怎么被人看得起,但是由于表忠心表得到位,被提拔成了连长。不久前在真腊的战斗表现还比较出色,据说还能够再提一提。

不过这名士兵也很自觉地感受到了羞愧,他直起身子,低下头鞠躬谢罪,“嗨,连长,是我的错误,请您能够原谅。”

龟田信吾带着慷慨激昂地道:“你们,无时无刻都要记着,我们是大唐的军人,奉行武士道的军人,只有疆场能够践行我们的武道。不论是酷寒的冰原干旱的沙漠,还是现在这里的南国山林,大唐的武士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不要让武士的名字和大唐的荣耀蒙羞”

“嗨”所有的士兵们异口同声。

说完,龟田信吾又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小瓶风油精,拉过那个士兵道:“哪里被蚊子咬了?”

士兵有些怯怯地指了几个地方,龟田信吾点点头,亲自拧开瓶盖,给这个士兵涂上风油精,轻语道:“这样能够舒服一些,如果有什么发病的症状,一定不要强忍,立即去找军医,明白了没有。”

感动的士兵大声道:“知道了,连长”

龟田信吾点点头,信步走了。后面传来悉悉索索的议论声,有人道,龟田连长真是爱兵如子,令人敬佩啊。听到这话的龟田,不由嘴角微微扬起。

“果然还是中华古人的智慧厉害啊”一心成为唐人的龟田信吾最近看了不少书,其中就包括中国的史料。战国时期,名将吴起善带兵打仗。有妇人听闻吴起为其儿子亲口吸出脓疮,嚎啕大哭。邻人问何故,妇人答,其夫当年就是让吴起吸出了脓疮,作战悍勇不惜命,为偿其恩义,今日其子亦为吴起所顾,必然同悍不畏死,妇人失去了丈夫又要失去儿子了。

龟田信吾读后大为感触,所以在治军上,一面严苛缜密,另一面却对士兵无微不至,求他们用命而战。未完待续。

408中南半岛野望

缅甸人非常郁闷地发现自己踹上了铁板。原本四万多缅军浩浩荡荡地从东缅高原进入清迈高原,面对暹罗土司屡战屡胜,攻城拔寨。可是谁知唐军大和兵团从来兴一路疾行,在南奔一带,背山朝平地上的缅军发动了突袭。这一战缅军先头部队损失数百人后不敌撤退,随后唐军渡河进入清迈,并又在清迈跟缅军展开激战。由于缅军准备不足而且唐军具备火力优势,所以缅军不得不在占领清迈数日之后放弃了清迈,继续向北撤退。

另一个团的日裔唐军在帕夭和清莱的战事也进展顺利,缅军匆匆抵抗之后,仓皇北撤,将大片的地盘又让给了唐人。缅军原本自视甚高,而且国王孟云也是信心满满,可面对唐军基本上是一触即溃,打不出当年灭掉阿瑜陀耶和清缅战争时的那种威风了。

暹罗西北部虽然也多山,但平坦地形比较多,人口聚落也多分布在这些地区,这也是缅甸人的主要目标,可是在平坦地形上作战,缅甸人相当不擅长。日裔唐军不仅从暹罗和真腊征得了大批的骡马,甚至还有专职的象奴驱赶大象负载物资。而且他们能够建立壕堑阵地,并利用阵地对敌人进行攻击dingdiǎn小说,o,缅甸人无法突破这种战术。而大和兵团一旦冲锋起来,也是非常有战斗力,特别是针对地形,日裔唐军携带了不少的60口径迫击炮,冲锋前打一轮炮击,就对缅甸人形成了不小的伤害。

真正使得战争进入拉锯状态的。是孟云认清形势。将缅军转入清迈西北部和夜丰颂的山林地区。这才使得唐军的进展慢慢放缓了。

倒是这些地区本来就没有多少人口,经济也是原始状态,即便大唐控制了这些山林地区,也不可能对这些原始的村寨进行多大的改造,恐怕仍旧是当地的土司和头人进行治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唐军可以放弃这块区域,大和兵团将部队送入山中,步步为营,小心地搜索着缅军的踪迹。寄希望以进行一场围歼战,重创缅军。

实际孟云已经打了退堂鼓,但是此事他又不甘心,新登基后派遣四万大军进入暹罗,指望能够夺取这一地区,可是没想到唐人的反应极快,立即就派兵打了回来。全火器化的唐军给了缅甸人极大的震撼,他们也曾经见到过英国人的部队,但是没有想到会有如此的威力。孟云如果就此收手,跟唐人议和。那么自己在国内的地位就会受到挑战,发起了这样一场战争。损兵折将收场,那些怀有异心的家伙,必然会对此大做文章。

所以,孟云的最好选择就是能够维持住对夜丰颂、清迈一带的山区控制权,然后寻求跟大唐讲和。实际最初孟云发兵就是考虑唐人应该注意力都放在暹罗湄南河一带和真腊,对于清迈高原地区关注不大,最好情况就是双方瓜分暹罗。可是显然唐人没有打算让给缅甸人一分一毫的土地,唐军的战力之强令缅甸人意外。

相对地,唐人做好了持续在山林地区与缅甸人作战的准备,甚至这场战争从白南策划之初,就不是一个单纯的防御性作战,所以他才会继续向中南半岛增兵。也就是大和兵团其他四个旅尚未抵达,不然常斌直接挥军直捣掸邦,而不是在清迈和夜丰颂的山区里跟化整为零的缅军玩捉迷藏了。

缅军进入山地也是很麻烦的事情,即便他们是天生的山地部队。补给运入山中更加困难,虽然他们可以用抢劫当地村寨的方式进行补给,但缅军本身数量很大,又不能真的跟游击战一样散布得那么开,所以他们总会选择一些地方安营扎寨的。

这时候,唐军海军陆战队的海豹部队再次派上了用场。

王涛的小队出没于密林,游斗虫蛇,可以说这是他们自加入部队后,面对的最困难的作战环境了。整个小队晚上睡在林子中,随时警惕着缅军的斥候和那些剧毒的生物。热带的气候令人恼恨,潮湿是人类舒适最大的敌人。他们的军服贴在身上,即便军装本身是透气的材料,也会令人觉得难受。

可海豹部队毕竟是海豹部队,没有人会抱怨,当初他们在夏威夷也都训练过热带丛林和山地作战。陌生的环境中,充满警惕的特战精英们,小心地寻找着敌人的踪影。

杨有光手持军刀斩碎了一些蔓藤植物,走到前面,观察了一下,回头对王涛道:“这里有大部队经过的痕迹,看来这附近确实有一支缅军的部队。”

王涛面容严肃,道:“关键是他们有多少人,如果只是一支百多人规模的部队,我们可以尝试偷袭他们,那不值得我们呼叫后方那群日本人。”

杀伤缅军、打疼缅军是唐军的作战纲要,唐军也无法接受长期在丛林中的驻守,只有把缅军杀伤到他们承受不起的程度,缅甸人会自动撤军,这是一个非常清醒深刻的认识。海豹们在密林中找到敌人,他们会立即用无线电通知在后方的大和兵团向这边靠拢,然后对敌人打出一场歼灭战。在这样的地形中,不需要全歼,只要打散了敌人,缅军就基本没有重新集结的可能了。

缅甸人其实相比唐人,更不能打一场长期的战争,他们消耗不起。跟十多年前的清缅战争不同,缅甸人在那场战争中能够撑得下去,一是有边境土司的支持,二是清军实在太过脓包,使得缅军自始至终没有遭受什么不可承受的损失。而如今这场冲突中,唐军一上来就打了缅甸人一个措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