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忠不由被吓了一大跳。

此时只是天启三年,总兵还非常值钱,远不像是崇祯末,总兵多如牛毛,哪怕是一个小屯子,也敢封总兵。

但只有到了总兵这一级,才有跟朝廷对话的资格。

换句话说,也有了调配朝廷物资粮饷的权利。

但~,若在辽南一下子册封两个总兵,这……

李元庆忽然一笑,“大哥,事在人为。咱们有5000鞑子首级在手,试问天下,谁又有这个本事?跟朝廷要两个总兵而已,很苛刻么?”

陈忠也明白过来,“元庆,怪不得你,你一直没有把这些鞑子首级报上去……”

李元庆重重点了点头,“大哥,你我兄弟之间,自然不用藏着掖着。这件事,我需要你帮我。”

陈忠重重点了点头,缓缓道:“元庆,这件事,不论你想怎样,都算我一个!”

**********************************************************

第294章 白衣少女

感谢我代表avalon、打下小怪兽、低不着调兄弟的月票。小船多谢!

~~~~~~

此时,就算有了自立之心,对东江已经失望,但李元庆却也绝不会跟毛文龙正面对抗。

先不说毛文龙是整个东江的基石,数百万辽民的精神领袖,单是李元庆是他一手带出来,身为他嫡系下属的李元庆,便绝不能公开质疑毛文龙的权威。

古话说,‘忠臣不事二主。’

此时,局势虽未到这种情况,但李元庆却必须对毛文龙保持足够的尊重,所谓‘忠孝廉耻’,首当其冲的,便是第一个‘忠’字。

但此时,东江内部波涛起伏,关于义州之战战果的分配问题,必定还要闹腾一阵子。

而李元庆已经超脱了需要毛文龙恩赏功绩的时候,再耗在皮岛,陷在这漩涡里,明显不智了。

附近的码头一直是张攀的势力范围,以李元庆和他的关系,就算此时深夜离去,也不会有太多障碍。

但李元庆刚要令牛根升派人去跟张攀说一声,辽南有新的军情,他必须立刻返回,这时,沈世魁却是笑眯眯的出现在了门口。

“卑职沈世魁,见过李将军,陈将军。”

沈世魁笑眯眯的站在了门口,恭敬拱手对李元庆和陈忠行礼。

他虽然已经三十五六,但不过只是游击,李元庆已经贵为参将,自然稳稳的压过他一头。

而陈忠是毛文龙的老亲兵出身,又是广鹿岛之主,此时,旅顺还在陈忠的手里,沈世魁自然也对陈忠保持着足够的谦卑。

“呵呵。这么晚了,沈大哥怎么过来了?”李元庆忙笑着将沈世魁迎进了屋内。

伸手不打笑脸人。

沈世魁既然要来‘拜码头’,李元庆当然不能太过不近人情,面子上的事情,必然是要过去的。

陈忠也笑着对沈世魁点了点头。

沈世魁见两人态度无异,稍稍放松了一些,忙道:“李将军,陈将军,今日冒昧打扰,卑职确实失礼了。但旅顺的事情,卑职觉得,卑职必定要对两位将军解释清楚……”

沈世魁姿态摆的很低,详细为李元庆和陈忠解释了,为何他会被任命为新的旅顺都司。

按照沈世魁的说法,此时,东江的根基虽然在东线皮岛一线,但毛文龙却从未放弃过反攻辽地的想法,旅顺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节点。

与此同时,沈世魁也承认了他有私心,费尽心思,得到了旅顺的这个职位,为的就是能跟在李元庆和陈忠的屁股后面,多混点功绩,光宗耀祖。

随着沈世魁说完,陈忠已经放松了大半,笑道:“沈将军过谦了。旅顺虽是元庆和我打下来,但即是大帅的任命,我等自当服从。不知沈将军准备何时去旅顺赴任?”

沈世魁忙笑道:“这个,这个自然是越快越好。不过,本部这边,卑职还有一些事务没有处理完毕,可能还要拖上几日。”

陈忠瞬间便明了了。

这必定是沈世魁来请示他和李元庆,若两人不动身,他自然不敢先入为主。

“呵呵。”

陈忠一笑,“沈将军,旅顺位置紧要,辽南战事此时依然没有完全平息,依某看,沈将军最好还是尽快去旅顺赴任为好。此时,正好天热,可以尽快修复城池,为下一步的防御做好准备。”

沈世魁忙道:“多谢陈将军教诲,卑职一定会尽快处理完本部的事务,尽早去旅顺赴任。”

陈忠跟沈世魁打着马虎眼,一旁,李元庆透过两人的言语,也渐渐摸到了沈世魁的一些性格。

这厮,滑不溜手的。

虽然穿着游击官袍,身材也算高大威猛,但一举一动之间,充满着浓郁的商人气息,奸诈,又精明。

李元庆也想起来,这厮可不就是辽地的豪商出身么?

这样的人去旅顺,对辽南而言……恐怕变数不少啊。

正思虑间,沈世魁忽然对李元庆笑道:“李将军,陈将军,卑职已经寒舍备下了薄酒,若两位将军不弃,去寒舍饮一杯水酒可好?”

沈世魁姿态做的这么低,陈忠忙看向了李元庆。

李元庆笑道:“沈将军太过谦了啊。日后,你去旅顺,咱们便是同僚,元庆还希望沈将军多多扶持才是。”

说着,便往外走。

沈世魁不由大喜,“李将军,请。陈将军,请。”

陈忠明白李元庆的意思,这是要吃他这顿酒了,忙也跟在了李元庆身后。

…………

沈世魁的住处距离这边不远,宅子规模不算大,但也算可以了,比张攀的似乎位置还要好一些。

可以看得出,这厮在本部混的不错。

来到宅子正堂,沈世魁赶忙吩咐丫鬟上茶,又亲自下去招呼菜。

陈忠低声道:“元庆,今天咱们还走不走?”

李元庆一笑,“大哥,早点把他灌醉。”

李元庆说着,又对旁边侍立的亲兵头子牛根升使了个眼色。

牛根升一愣,很快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赶忙点了点头。

不多时,几个丫鬟开始上菜。

宴席很丰盛,山珍野味不少,还有一锅炖狍子肉。

这东西,皮岛可没有,恐怕,这应该是陈继盛的麾下,从宽甸的深山老林里打来。

看得出,这宴席沈世魁是下了血本了。

在李元庆和陈忠的临时驿馆里,双方该说的话,差不多都明白了,此时,便只是吃喝,交流感情。

沈世魁本就是生意人,嘴皮子很溜,李元庆和陈忠也刻意逢迎,很快,宴席的气氛便热烈起来。

不多时,三人已经干掉了一坛子半白酒,李元庆还保持着足够的清醒,陈忠和沈世魁都有些找不着北了。

李元庆知道时候差不多了,正要准备开口告辞。

这时,门外一个白衣少女在两个丫鬟的陪伴下走了进来。

她端起酒杯,倒了一碗酒,丫鬟又帮李元庆倒了一碗酒,恭敬对李元庆道:“李将军,奴家待爹爹敬您一杯。爹爹脾气鲁莽,他日若有得罪之处,还请李将军多多海涵。”

说着,深深一个万福,幽香直逼入李元庆脑海深处。

这白衣少女大概也就十六七岁,长的非常清秀,稍显清瘦,有一股说不出的神韵,我见犹怜。

李元庆盯着她的俏脸看了两秒,一瞬间,酒意也消散了大半,冷汗都从后心渗出来。

这恐怕,就是张攀所说的……

忙别过目光,恭敬道:“姑娘言重了。沈将军见多识广,辽南正需要沈将军这样的定海神针稳定大局。卑职先干为敬。”

说着,李元庆赶忙喝尽了碗中酒。

这白衣少女点了点头,竟也端起酒碗,把碗中白酒喝了个干净,洁白的俏脸上顿时多了一层嫣红的酒晕,施施然道:“还请李将军多多包涵爹爹的粗心。”

李元庆这时基本已经确定了,忙恭敬道:“姑娘所言,卑职铭记于心。时候不早了,卑职告辞。”

这时,牛根升快步奔了过来,低声对李元庆汇报道:“将军,复州有紧急军情。兄弟们发现了鞑子的大量哨骑。”

牛根升虽是低声,却是刻意让这白衣少女听到。

白衣少女忙道:“李将军即是有军情,奴家便不再留李将军了。奴家送李将军。”

李元庆赶忙一拱手,又让亲兵搀扶着陈忠,小心奔出了门外。

白衣少女一直将李元庆和陈忠送到门口,直到两人消失不见,这才袅袅回到了屋内。

这时,沈世魁大马金刀的坐在了主座上,一个俏丽的丫鬟,正在卖力的给他揉着太阳穴。

他眼神清明,满面红光,哪里有半分醉酒的意思?

看到白衣少女过来,他赶忙摆手屏退了这俏丽丫鬟,讨好着笑道:“女儿,他们走了?”

白衣少女淡淡点了点头,却并未说话。

沈世魁忙笑道:“女儿,你感觉这李元庆怎么样?”

片刻,他也知道说错了话,忙尴尬笑道:“爹爹不是那个意思。女儿……”

白衣少女摆了摆手,“爹爹,李元庆是英雄,毛帅也是英雄。该怎么做,女儿心中清楚。”

沈世魁有些尴尬,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片刻,白衣少女淡淡一笑,“爹爹,时候不早了,李元庆、陈忠两位将军已经离去,您早点休息吧。”

说完,她飘飘然离去。

沈世魁眼睛微微眯起来,片刻,他忽然一笑,自顾自的抿了一口酒:“乖女儿,你不要怪爹爹啊!爹爹这可都是为了你好啊!”

…………

走出了沈家的大门,李元庆和陈忠并未返回临时驿馆,而是直接来到了码头。

被夜晚清凉的海风一吹,陈忠酒意也醒了不少,忙道:“元庆,怎么回事?刚才居然没把那姓沈的放倒?”

李元庆一笑,也不多解释,“大哥,咱们上船再说。”

说着,李元庆一摆手,对牛根升耳语几句。

码头这边的值守,都是张攀和毛承禄的麾下。

李元庆和陈忠的坐船就停留在码头内侧,牛根升过去跟值守亲兵耳语几句,值守亲兵很快便放行了。

李元庆和陈忠上了船,一行人没有太多停留,竟自朝着辽南方向,急速驶去。

看着远处的皮岛越来越远,迎着甲板上清凉的海风,李元庆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

人非圣贤啊。

追求美好的事物,是人类的本能。

毛文龙又怎的能例外呢?

更何况,以他的身份,就算十个,百个,这也真算不出格。

只不过……

刚才那白衣少女看着李元庆的眼神,分明带着一丝说不出的幽怨,像是……

这他娘的!

李元庆不敢再想,用力解开了胸口的衣衫,露出了结实的肌肉,放声对着海面大声呼吼。

************************************************************

第295章 报功准备和婚期准备!

~~~~~~

两日之后,李元庆、陈忠一行人顺利抵达了旅顺。

此时,旅顺在陈忠麾下将领郇猛的修缮下,已经颇具规模,虽还不得恢复往昔的荣光,但被后金军破城时打开的几个巨大缺口,都已经被修补上,防御体系算是被整合了起来。

“请两位将军检阅旅顺城。”

郇猛带着欣喜,恭敬的跪倒在李元庆和陈忠面前,希望得到陈忠的褒奖。

但陈忠一看到旅顺城,气就不打一处来,用力踢了郇猛一脚,“你他娘的这么卖力干什么?不知道花的都是老子的银子么?”

“呃?”

郇猛说不出的委屈,赶忙求救般看向李元庆。

李元庆一笑,“大哥,猛子兄弟也不知道此事。修了就修了,沈世魁不是不懂眼色的人,他应该会给你一些补偿。”

陈忠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元庆,这他娘的,真是……”

李元庆笑道:“大哥,咱们不说这些不高兴的,走,先去吃饭。”

郇猛早就为两位主将准备好了宴席。

旅顺这边野货不多,但各种海鱼却是不少,尤其此时已经五月中旬了,天气极为暖和,捕鱼便更为方面。

吃完了午饭,李元庆和陈忠占据了郇猛的大帐,仔细商议起下一步的行动。

此时,鞑子已经退兵,复州、金州、旅顺一线,已经没有了鞑子的直面威胁。

加之辽南大部都成了无人区,鞑子哨探除非带足了给养,否则,很难在这片区域内生存下来,并且还要直面李元庆和陈忠两部哨探的威胁。

按照目前的态势,短时间内,鞑子很难再对辽南发动正面攻势,两人前往京师报功、跑关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本来,李元庆倒还想拖后一段时间,等把复州城内的大量物资都运送回长生岛和广鹿岛,看着儿郎们的操练再稳定一些。

但马上就是盛夏了。

这5000级鞑子首级,虽然被生石灰处理过,也做了一些防腐处理,但夏天蚊蝇太多,天气太热,若再不送去京师验功,恐怕,只能变成骷髅头了。

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此时,虽没有鞑子威胁,但因为沙河改道,汛期即将到来,复州,包括羊官堡一带,兵力都要重新进行部署。

李元庆和陈忠经过简单商议后,很快便达成了一致。

复州,长生营将留下3个千总队的力量防守。

防御以第一千总队段喜亮部为主,工事第三千总队的许黑子为主,负责各项工事问题,防备汛期沙河有可能会带来的洪水。

第七千总队的孔有德也留守复州,协助两部事务,同时也算是战备操练。

陈忠方面,将留下两个千总队守卫复州,除了陈忠本部的乙总千总队,郇猛这边,也将移防复州,旅顺方面,只留下一个把总兵力,等待与沈世魁进行交接。

此时已经是五月中了,李元庆和陈忠约好,两部留出十天时间,各自返回长生岛和广鹿岛处理各自内政,五月底之前,在复州城集合,前往京师报功。

毕竟,出征已经几个月了,李元庆和陈忠也不是铁人,家中的老婆娃崽,还有许多政务,都需要亲自过问、巡视。

做完了决定,陈忠很快离开了旅顺,返回广鹿岛。

李元庆也乘船返回长生岛。

长生岛有商老六坐镇,李元庆倒并不是太过担心,但整个岛的防御,包括羊官堡、南信口、北信口以及复州的联络通道,李元庆却不敢有丝毫怠慢。

刚回到长生岛,李元庆立即签发了调令。

除却复州城外,官沧海的第二千总队负责海路的金州至羊官堡一线。

王海的第四千总队负责南、北信口的防御和汛期工作。

黄国山的第五千总队,负责南信口至复州城的道路畅通工作,同时负责押运复州城的大量物资,至南信口。

这些物资到南信口之后,再由李元庆和陈忠两部的船队均分,分别运往长生岛和广鹿岛。

第六千总队的李三生,则率本部,返回长生岛,驻守长生岛安全。

命令迅速被发送出去,在十天之内,这些部署,都要完成。

有各部镇抚督促记功,李元庆倒也不必凡事再亲力亲为。

虽然各部千总级军官,都是他心腹中的心腹,但这种调动大事,必须完全按照军令行事,谁也不能例外。

回到官厅,舒舒服服的洗了个热水澡,李元庆还没来得及去跟几个大小老婆温存,商老六和马管家便急急赶过来汇报工作。

这些时日,长生岛的总体状态一直处在平稳趋势,各项事务的发展,有条不紊。

农垦方面,也很顺利,虽然雨水不算多,但长生岛水系充沛,人力充足,今年的行情,比去年要强上不少,估计能有个十几万斤的小麦入账。

“元庆,还有盐场方面的事儿。”

商老六将话题转向了最为关键的财政收入,他仔细解释道:“元庆,按照咱们长生岛现有的盐场规模,每个月的固定产出,在万两左右,抛却其他开支,稳定收入在六千到七千两之间……”

李元庆闻言不由眉头紧紧皱起来,“商大哥,怎的会这么少?我记得,过年时不是万两的规模么?”

商老六忙解释道:“元庆,这主要是咱们没有销售渠道,咱们的盐质量好,价格低,张家集那边,包括整个登莱,都对咱们很有看法了。沈晋那边也没有办法,只能暂时先维持着。”

李元庆点了点头。

此时,不能自己掌控销路,这价格,他就没有决定权。

登莱官僚体系庞大,盘根错节,每月仅是各方面的打点,就要消耗三千两以上。

这他娘的!

但此时,李元庆并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跟登莱这帮人开战,只能咬着牙维持现状。

“对了,杨小船那边有消息了么?”

马管家忙道:“回将军。三月底杨大人曾派人传回过信。他在南面的路程还算顺利,已经顺利抵达了澳门,与那些洋人达成了部分妥协。但效果可能并不是最理想。杨大人说,他准备去南洋一趟,到什么吕宋、马六甲,去那边碰碰运气。”

马管家说着,赶忙将杨小船的亲笔信,恭敬地道了李元庆面前。

李元庆打开扫视一眼,眼睛不由微微眯起来,片刻,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在约瑟夫这洋鬼子的帮助下,杨小船他们一行人,顺利抵达了澳门,并同澳门当局的葡萄牙人,达成了一定的妥协。

但从安东卫、杭州、泉州采购的货物,在澳门并不能卖到高价。

杨小船便想去南洋碰碰运气。

按照他的预计,如果事情顺利,他将在今年十月份,或者十一月份之前返航,在今年年节之前,应该可以回到长生岛。

此时,私盐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