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3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入大通房,女眷和孩子们便不能跟进来了,这已经开始进入议事的节奏。

外面的女眷和孩子们,自有张芸娘和渠敏秋去应对,而房内,李元庆也笑着抛出了正题:“诸位,长生岛的规矩,大家想必都已经了解了。废话,我也不再多说。此时,诸位关于造船、修船,有什么好想法,都可以对元庆明言,咱们一起探讨!”

李元庆的平易近人,也给了这些船匠船工们更多的底气,片刻,一个约莫六十出头的老船匠,忙站起身来,恭敬对李元庆一礼,这才道:“将军,老朽已经在大明的各个船厂,干了快有五十年了。敢问将军,您想造什么样的船?是大船还是小船,是战船还是快船?”

虽然没有与这些船工船匠们见过面,但李元庆却早已经将这些船工船匠们的底细摸的通透。

他知道,这个老者,叫周传海,是这些船工船匠们中的最高军职,到了副千户,也是这群船工船匠们的领头人。

不过,在大明,匠户的军职,实际意义不是太大,是有些许油水,但更多的,却是承担责任。

比如,某个工程,哪怕是稍微出现了一些意外,这些匠户们的军职,将是最直接的问罪人。

而且,有很多时候,他们都是无法回避的‘替罪羊’。

“周老爷子这个问题问的好啊!”

李元庆一笑,“敢问周老爷子,若元庆想造大船如何?想造小船又如何?”

周传海也没想到李元庆竟然知道他的姓氏,那~,想必也是知晓他的名字了,心中不由又兴奋、又激动,忙笑道:“将军,造大船,自然是用最好的料,最好的手艺。造小船,也有造小船的手段。老朽虽是不才,但对大明各种船只的构造,却是有一些了解。将军,您想造什么船,尽可对老朽明言!老朽也好看看,老朽的本事,到底能不能接的下!”

李元庆不由哈哈大笑:“周老爷子是爽快人啊!即是如此,元庆自也不会墨迹了。元庆想造的船有很多,大船也要,小船也要,一切自是多多益善。不过,元庆想造的船,却也有很多的要求。” ,

“哦?还请将军明言!”

周传海有些皱眉头,似是已经准备好了接李元庆的招。

李元庆一笑:“周老爷子,元庆想造的大船,至少,应该有五六十步长,坚固耐造,可漂洋过海,可到日本,可到南洋,甚至,可到更远的地中海。经得起风浪,经得起战争,敢问,周老爷子可能造?”

“呃?这……”

周传海没想到李元庆居然一上来,就给他抛出了这么个大难题,不由愣在了当场。

周围这些船匠们,登时也是一阵窃窃私语。

*************************************************************

第639章 造船(二)

跪求正版订阅!跪谢!

~~~~~~

看着这些船匠们一个个苦思冥想、近乎是不可思议的模样,李元庆的嘴角边,不由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华夏有句俗话,叫做‘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对于~大海的狂热追求,在舰船方面,李元庆着实是下了不少功夫。

在此时,大明官方的航海技术,实事求是的说,已经开始落后于世界之林。

像是觉华岛水师的主力战船,一般,也就在二三十米长,吃水大概也就在五百石左右。

这种战船,一般都会装配投石弩、投石炮之类,拥有一定的冷~兵器作战能力,但火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这种主力战船,觉华岛水师也没有几艘,尚不足一手之数。

大部分的战船,都是普通的沙船规模,甚至,有很多都是沙船改造而来,长度一般在十几米到二十米之间,运载能力还算不错,但战斗力,也可以忽略不计……

李元庆给出周传海这些船匠们的数字,五六十步长的战船,看似是很夸张,但事实上,在西方的先进航海国家,这样的战船,已经开始付诸实施。

………………这就是传说中的风帆战列舰。

当然,即便有领先这个世界五百年的阅历,李元庆却也没有自大到,一口就能吃下个大胖子,指望着这些船匠们,现在就能给他造出战列舰。

已经来到大明六年了,对这个时代的行为准则,李元庆早已经摸得透透彻彻。

这些船匠们,看似很卑微,但事实上,因为传承的问题,他们也是非常固执的一群人。

简单一句话概括,‘传男不传女,传女不传婿’。

每个人的手艺,都是自己辛辛苦苦、不知道费尽了多少力气、花费了多少代价才学来,他们自然不会轻易把这养家糊口的手艺,传给别人。

当然,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大势,跟华夏的传统经济体制,也有着很大的原因。

在西方,每当一项改革、发明问世,这就意味着,能换来一大笔、一大笔的银子,发家致富。

但在华夏,即便有再多的发明,却也意味着,他们只能为帝王家族而服务……

二百年了。

郑和下西洋的辉煌早已经随风飘散,大明传说中的宝船,早已经化成了灰烬,加之这些原因纠结,大明的航海技术又怎的不落后?

不过,事物都有相对性。

在此时的大明,官方的航海技术的确已经跟不上潮流~~,但~,在东南,在福建,有一个家族,却是掌握着东亚最先进、甚至是不落后于世界顶尖水平的航海技术。

那便是郑家。

之前,在登莱,在大明水师老将沈有容的寿宴上,李元庆曾与郑家的老二、郑芝虎,有过一次短暂的会面。

此时,郑家虽然已经独霸大明的东南沿海,垄断了对日本、对荷兰、以及对南洋的大部分商路,但~~~,此时的郑芝龙,还没有找到朝廷的门路,混到他梦寐已久的福建总兵,完全洗白。

再直白一点,郑家虽然有钱,但还是不入流的泥腿子,在政治上,他们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影响力。

在之前,李元庆也曾经考虑过,与郑家合作,互惠互补,但这毕竟是‘南辕北辙’。

他李元庆在九边是有名,可以说是一呼百应。

可惜,这毕竟不是一个领域,没有拿得出手的本钱,以郑家的尿性,很难会买他的帐。

好在,辽地也有辽地的优势。

因为直面后金,辽地战事极为密集,而且,李元庆和他的儿郎们,面对的是正值巅峰鼎盛的后金军。

这支建州女真的武装力量,虽然比他们的祖先完颜家族,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却基本可以代表东北亚地区、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游牧集团,最高的战斗力了。

长生营的儿郎们,个个身经百战,骁勇果敢,即便在海面上,他们没有足够的主动权,但~~,一旦登陆作战,他们又会畏惧谁?

时间不等人啊!

早一天筹谋,早一天实施,便能在未来占据更多的先机。

李元庆必须要踏出这第一步,即便有艰难险阻,即便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他却必须义无反顾。

而此时,他需要做的,就是先把这些匠户们拿捏住,将他们牢牢绑在他的大船上,为他贡献他们的最大力气。

这时,已经筹谋了好一会儿,可还是没有丝毫头绪,周传海忙看向李元庆:“将军,您说的这,这大船,老朽真是,真是闻所未闻啊!敢问将军,您,您可曾见过这种大船?”

李元庆微微一笑:“这种大船,本将也没有亲眼见过。不过,本将却是听闻,在极远的泰西,已经有白毛番鬼,构造出了这种大船,并且已经开始下水试航了。”

“啊?”

“这,这不能够啊!如果真的有这种大船,那,那龙骨又要多么大的大树啊!这,这不可能,这不可能啊!”

周传海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他身边,他的几个儿子,也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周围其他的匠户们,也都是久久回不过神来。

片刻,旁边又一个老匠户,小心开口道:“将军,若,若真的如您所说,真的有这种大船,那,那它又是用什么木料构造?恳请将军为老朽等解惑。”

李元庆一笑:“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你们。因为,这就是你们的工作范畴了。”

这些匠户们不由一个个都苦下了脸来。

李元庆给他们的待遇的确很优厚,他们也很欣喜,都是卯足了力气,准备为李元庆大干一场,但此时~,李元庆已经分配下了任务,可惜,他们却是闻所未闻,更不要提实施了,这……

又是一阵低声议论之后,周传海苦着脸道:“将军,您,您这样的要求,恕,恕老朽等人,实在是无法做到啊!这,这……”

李元庆哈哈大笑:“周老爷子,你心里,是不是想让本将另请高明?”

周传海虽然心里极度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但现实摆在眼前,他忍不住苦涩的点了点头:“将军,老朽等人实在是,实在是无法完成将军所托,有负于将军的恩德啊!这,这又怎的能吃将军的闲饭啊!”

“哈哈哈……”

李元庆不由哈哈大笑:“周老爷子,诸位乡亲父老,咱们老祖宗有句话说得好,叫做丑话说在前头。不过,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心。元庆刚才所言,只是元庆的一点想法。当然,也不是现在,立刻就要你们去实施。而是未来五年、甚至是十年内,咱们需要去达到的目标!而今,咱们自是要先从小做起,先从最基本的战船开始营造。在这方面,你们都是专家。有什么想法,尽可对本将言明!说的好了,本将重重有赏,说的不好也没关系,一碗好酒,我李元庆还是出得起的!”

“啊?”

“将军圣明啊!”

“将军仁义啊!您可是差点把老朽的心肝儿都要吓出来喽。”

“……”

李元庆先抑后扬,最后才抛出了底牌,这些匠户们,就像是做了一番过山车一般,不由都是大喜,很多人,甚至都掉下泪来。

李元庆笑着摆手让亲兵给他们添上茶水,平复他们的情绪,也不着急,静静等待他们整理思绪。

到了各自最熟悉的领域,这些匠户们,神采也都起来了。

周传海也恢复了不少,忙笑道:“将军,老朽不知道您想造的是哪一种战船?您可否给老朽和这些老伙计们一点提示?”

李元庆一笑:“就以寻常的主力战船为例吧!”

周传海忙笑道:“将军,老朽也不是自夸,若是造这种大船,老朽就算是闭着眼睛,也能摸索出来。”

说着,他神采飞扬的笑道:“将军,要造大船,造好船,最重要的东西,便是龙骨。我大明水师战船的龙骨,一般都是以上好的柚木为主。尤其以百年柚木为最佳。我大明水师的战船,之前多是采用南方的柚木。但老朽来辽地已经十多年了,对辽地的风土人情,也了解了很多。老朽曾听他们说,南方的柚木,长到七八丈高,便已经是大木、好木,但在辽东的深山老林子里,却是很多柚木,可以长到十丈、甚至是十几丈,若能找到这种柚木,或许,将军您所言的大船,也不是没有可能造出来啊!”

周围众人也都是连连点头。

李元庆的宽容和远见,也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

李元庆也笑着点了点头,“周老爷子,若本将给你们足够的人手,你们用多长时间,才能造出这样一艘合格的大船,又需花费多少银两?”

周传海思量片刻,忙道:“将军,若是直接造船,大概三两月便足够了,成本,也就在几千两银子。不过,龙骨方面,要求却是很苛刻。首先要把这种好木料砍下来,而后自然晾干,这可能就需要七八年,甚至是十年。您这样说的话,老朽也不能给您准确的回复啊!”

“十年?”

李元庆眉头不由皱起来,他倒是真没考虑过这个方面,忙道:“晾干木材需要这么长时间么?用别的办法行不行?比如说,烘干、晒干之类的?”

周传海忙摇了摇头:“将军,您待老朽已诚,老朽又怎能欺您?将军,想必您也知晓,龙骨是船身的最重要骨架,要承担整个船身的重量,便更不得有半分怠慢。将军,若是用烘干、晒干的方法,打造龙骨,确实也可以。但您要的大船,是要乘大风、破大浪,这方法便行不通了。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龙骨的支撑强度不够,很可能会船毁人亡啊!将军,此事,老朽不敢作假!”

说着,周传海赶忙跪地对李元庆磕头。

李元庆早就知道造船会很麻烦,却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这么麻烦,这真是……

看来,短时间内,他想要自己造船的想法,怕又是要泡汤了啊。

“周老爷子,您快快请起。此事,您能告知元庆实话,元庆感激不尽。来人,赏周老爷子百两纹银!”

“是!” △≧△≧,

亲兵忙将早就准备好的、抱在托盘红布里的雪花白银取过来,递到了周传海面前。

周传海脸色不由大变。

他的几个儿子,也都有些慌了神。

周围一众船匠们,也都开始咽唾沫。

他们长这么大,又有谁,见这么多的银子啊!

好半天,周传海这才反应过来,却忙道:“将军,老朽,老朽寸功未立,又,又怎的敢收您的银子啊?”

**************************************************************

第640章 船队返航!

感谢抹两抹油兄弟的捧场,小船多谢!

跪求正版订阅支持!

~~~~~~

李元庆一笑:“你能将实话告诉本将,让本将不至于受到蒙骗,走这个弯路,便已是大功一件!这银子,是本将对你的奖赏!你拿着吧!这初来乍到的,需要花销的地方,肯定不少。”

“将军,您,您真是……”

饶是周传海已经一大把年纪了,这时,却也再控制不住,老泪止不住的往下滴流。

周围一众船匠们也都傻了眼,没想到李元庆竟然真的说做就做,这真是……

他们可是后悔死了,之前怎么就怕承担责任,不敢出来直接对将军解释呢?

手里拿着沉甸甸的银子,感受着上好的官银美妙的手感,周传海这时也回过神来,忙道:“将军,您若想在短时间内造好船,其实,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

“哦?”

李元庆眼睛不由微微眯起来,“周老爷子,元庆愿闻其详。”

周老爷子忙擦了一把眼泪,笑道:“将军,其实很简单,咱们拿银子,去购买已经晾好的龙骨。”

说着,他忙解释道:“将军,这几年,大明几处船厂的活,都不多。天津、登莱,几处船厂里,都有不少遗留的好龙骨木料。只要咱们能取一些来,老朽可以以性命保证,一定给将军您造出好船!”

李元庆缓缓点了点头。

这倒是一个好门道。

天津那边,暂且先不说,登莱方面,就算袁可立已经去位,但沈有容还在,沈家的影响力还在,再加之有沈晋的帮忙,李元庆又是花银子购买,问题应该不大。

毕竟,这个世道,谁又会跟银子过不去?

片刻,李元庆一笑:“周老爷子,此法,倒也算一个好门道。三两天之内,本将会给你们一个准确的回复。不过,在此时,本将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麻烦你们来做……”

…………

离开船匠们的营地,天色已经黑下来。

李元庆本还想陪他们吃顿饭,继续加深一下感情,但亲兵却有消息传来,陈忠过来了,已经上了岸。

作为李元庆最亲密的弟兄,陈忠过来,李元庆自是不能怠慢,正好这里离码头很近,忙亲自去迎接。

不多时,陈忠最熟悉的笑脸,又出现在李元庆眼前。

这厮好像比以前稍稍发福了一些,脸大了一小圈,哈哈大笑着便上来给了李元庆一个热切的拥抱。

寒暄几句,两人并排着骑马返回官厅。

回到官厅,分宾主落座,吩咐小荷去准备酒宴,小莲亲自在这边给两人沏茶,李元庆笑道:“大哥,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也提前通知我一声?是要搞个突然袭击么?”

陈忠嘿嘿一笑:“元庆,倒也不是突然袭击。哥哥这次来,还真是有几件急事。”

陈忠说着,忙将来意对李元庆简要叙述了一遍。

李元庆闻言不由微微一笑。

陈忠此次过来,主要有三件事情。

第一件便是春耕时地瓜的播种问题,需要长生岛方面派人过去指导。

再者,就是长生营军器坊的鸟铳、铅弹、手~榴~弹、炸药包等一系列的军备补充。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陈忠也知晓了此次杨小船凯旋而归的消息。

“嘿嘿。元庆,既然海贸这么能赚银子,那咱们还犹豫什么?直接组起船队,往南洋跑几趟,那还不赚的瓢满钵满?”

看着陈忠兴奋的模样,李元庆不由失笑着摇了摇头:“大哥,事情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远没有这么简单啊!航道是大家的不假,但在南方,恐怕还存着很多的变数。此事,我也正要与你商议。大哥,现在是二月中,三月初或者是三月中吧,我想亲自去一趟南洋。”

“嗯?”

陈忠不由一愣:“元庆,这……这去一次南洋,要,要多少时候?”

李元庆一笑:“短则大半年,长~~~,怕是要一两年吧。”

“这……”

陈忠一时不由沉默下来。

片刻,他忙道:“元庆,此事,让底下人去不行么?我看,杨小船这小子,办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