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4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身材虽不甚高大,却是相当的强健,肩宽背厚,皆是后天努力的成果。

让人看一眼,便能明了,他是个沉稳、且又相当强大的男人。

李元庆在中午下课时布置下这个任务,在午饭时的食堂内,这消息便已经在兄弟们中间炸开了锅。

谁都知道,如果自己的建议能被采用,那铁定能在将军和陈帅心里挂上号,几乎就是一步登天啊。

谁又肯轻易怠慢?

他王三娃自是也不例外。

吃过了午饭,王三娃便急急回到了宿舍,却正巧碰到,他的舍友卢金山,也急急往宿舍赶。

一看到王三娃,卢金山不由嘿嘿一笑:“老王,我刚才在食堂一直找你,可弟兄们太兴奋了,有些乱的找不到人,我就猜到,你肯定先回来了。怎么样?心里有谱儿了没?”

卢金山此时虽不是游击,却是长生营内老字号的老把总了,战功赫赫。

与王三娃相比,卢金山只是加入长生营的资历,稍稍浅上半分,但能力,那却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也只有他们这样等级的高级军官,才能享受两人一间宿舍的待遇。其他的普通军官们,则只能是十人间、或者是二十人间了。

王三娃一笑:“老卢,我正要去找你呢。咱们先通个气。这回,将军可是给咱们了一个大好机会啊。我正要去把咱们三把总的兄弟们召集起来,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嗯。就去四甲的宿舍吧。四甲是二十人间,够宽敞,咱们百来号弟兄,应该是能盛开了。”

**************************************************************

这几天变天了,小船每日骑个小电瓶车周旋于街道之间,不幸染了些风寒,身体有些痛苦。

不过,在小船的能力范围之内,小船会拼命保证更新的。

这里也提醒兄弟们一句,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这才是革~命的本钱啊。

不要像小船一样,一过三十,身体各项属性,简直是直线下滑……

第848章 痕迹

~~~~~~

长生营的主体军制虽还是主将制,但参谋制,已经实施几年。

当然,摄于先天条件的不足,参谋制还是主将制的附庸,不过,经过了这几年的发展,主将身边的副手们,已经拥有了不少的发言权。

卢金山是老字号、老资格的实权派千总,王三娃虽比他高一级,但也很重视卢金山的意见。

两人先通个气,这就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党~委~内会议,主将和高级将领们先交流一下,统一一下意见,而后,再付诸实施。

此时,听明白了王三娃的意思,卢金山不由一笑:“老王,这事儿我没意见,就这么办。不过,你心里有没有计划?”

王三娃当然明白卢金山的意思,一笑道:“老卢,计划吗,我倒真有一个。不过,现在还不成熟。我说给你听听。”

王三娃将计划对卢金山简要叙述一遍,卢金山也明白了王三娃的战略意图,两人心里便都有了数,直接去四甲宿舍,招呼儿郎们集结,共同商议。

此时,在军校内,因为资源条件还不是很充裕,王三娃和卢金山都没有配备亲兵,这些事情,便只能亲力亲为。

好在,每个把总的宿舍都联系在一块,相隔也就几步路,招呼了几个甲长,很快,三把总的儿郎们便都聚齐在了四甲的宿舍内。

以往,这种出征大事儿,都是高级将领们的工作,王三娃和卢金山,就算有参与权,但说话的余地却不多。

而此时,因为李元庆的放权,莫说是王三娃、卢金山这种主将了,麾下的儿郎们,也个个都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弟兄们,这回,将军可是给咱们架上了一架通天的阶梯啊!有什么想法,大家都别担心,尽管说出来,咱们大家一起议一议。”

招呼这种会议,王三娃早已经是驾轻就熟。只可惜,这里环境稍微狭窄了一些,远不如大帐内宽敞,但这种紧密的空间,却让儿郎们的心仿似更近了些。

听到王三娃发了话,室内顿时一阵议论纷纷,气氛很快就热烈起来。

片刻,三甲的总旗官张磊笑道:“王大人,卢大人,卑职这边,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张磊是长生营的新兵序列出身,加入部队才两年多。

不过,这厮作战勇敢,头脑相当灵透,仅用两年,便已经升到了总旗的位置,只待军校结业之后,众人都明白,这小子,一个实职把总,是绝跑不了了。

此时,毕竟不是李元庆刚刚建军之时,小兵到把总,甚至一两个月,便能升起来。

甚至,像是卢金山一样,一年的时间,可以从小兵直接升到副千总。

此时,随着长生营内体系的不断完善,就算是军功很闪耀,却也要一步一步、一个流程一个流程的来走。

这也是李元庆一直强调的,军官的职位,必须要扎扎实实。只有军官的职位扎实了,整个部队的构架,才会更加牢固。

张磊此时虽只是总旗,但他的能力,却是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便是王三娃和卢金山也不敢怠慢。

卢金山不由笑道:“小张子,我和王大人早就知道,你小子必定有心思。来,好好说说吧,看大家有没有想到一根线儿上。”

张磊嘿嘿一笑,也不敢托大,赶忙将他还不是太成熟的想法,对众人叙述起来。

…………

军校内的讨论如火如荼,李元庆和陈忠却是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虽然出征的准确计划,还没有确定下来,但大体规划,李元庆和陈忠心里,其实都已经有了数。

尤其是此时时间非常宝贵,必须要在秋收时,对鞑子造成最大的威慑,时间上便更要紧凑起来。

但与此同时,京师方面也传来了天启小皇帝驾崩的消息。

李元庆当即下令,令整个辽南降半旗,所有儿郎,左臂上皆缠上黑纱,为天子服殡。

至于民间方面,政事署也迅速下达了指令,一方面,组织官方祭奠活动,另一方面,也呼吁有能力的百姓们,通过他们力所能及的方式,为天子服殡。

一时间,整个辽南,原本正在准备秋收的喜悦,却被微微的蒙上了一层哀伤的神韵。

不过,有李元庆亲自掌控大局,一切皆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两天之后,军校这边,儿郎们皆是已经胸有成竹、摩拳擦掌,只待明日的考核了。

李元庆这边,却是忙里偷了个小闲,在晚上,开了一小桌素宴,宴请了杨妙才。

与李元庆这些武人相比,天启小皇帝的死,对杨妙才这些文人,打击显然要更大不少。

至于阉党的费清,此时,早已经被李元庆下令关进了大牢里。

一旦时局明朗,等待这厮的,将是长生岛的天价账单,足够这厮喝一壶的了。

素宴被安排在军校外面的一间小铺面内。

随着军校的兴起,周边很快有头脑精明的百姓,在周边开起了数家小酒馆。

对于此,李元庆非但没有抹杀,反而是加以控制引导,为他们划分出土地,鼓励他们开办商业。

只不过,此时毕竟是刚刚兴起,连军校都还很简陋,更不要提,是这些小酒馆了。

这些小酒馆的主体建筑,皆是以简易的窝棚为主。

不过,窝棚却也有窝棚的情调,老百姓们的智慧是无穷的,让李元庆也仿似回到了后世大学城边的地摊子。

杨妙才心情虽然不好,但他也知道,李元庆最近军校事务很繁忙,也有些没有想到,李元庆居然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是来这么私人的地方,请他吃饭。

“李帅,时事至此,我辈感同身受啊。”

杨妙才眼窝都有些微微陷进去,看得出,这厮这几日应该没少哭,很是憔悴和疲惫。

李元庆深以为意的点了点头:“杨兄的情怀和操守,元庆是深深佩服的。本来,元庆也不想打扰杨兄的清静。但今日找杨兄过来,是有几件重要的事情,元庆想听听杨兄的意见。”

杨妙才当然明白李元庆的意思。

天启小皇帝驾崩,新皇信王上台,原本阉党的格局,必将受到大的崩乱。

如此,李元庆再将他和费清限制在长生岛,意义已经不大了。

忙恭敬拱手道:“李帅有事尽可对妙才明言,妙才洗耳恭听。”

李元庆点了点头:“妙才兄,明人不说暗话。元庆这边,主要是两件事情,要与妙才兄商议。一件,便是新皇之事。妙才兄现在想必也已经知晓了。妙才兄若是想,随时都可以返回京师了。”

杨妙才早就猜到了李元庆这个意思,但还是恭敬的对李元庆拱了拱手,“李帅的心胸,妙才深为佩服。若妙才回京师,李帅尽可安心。”

李元庆点了点头,又道:“妙才兄,还有一件事情,便是这几日,我准备对后金腹地用兵。若是妙才兄有意,我想邀请妙才兄同行。”

“呃?”

饶是杨妙才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却是万万没有想到,李元庆竟然会对他提出这种邀请?

这……

但杨妙才是何人?片刻间,他已经明白了李元庆的用意。

这是李元庆要对新皇表忠心啊。

但李元庆居然要拉上自己,这摆明着是要送给自己一份大功绩啊。

事已至此,天下人,谁又会不知道,他李元庆和他长生营儿郎们的勇武?

“李帅,这,这真是……”

杨妙才一时有些激动的不知道该如何说了,忙恭敬跪在李元庆面前,“李帅的恩义,妙才,妙才永生不忘。”

文臣给武将下跪,这在国朝的历史中,几乎是不可想象之事。

但此时,杨妙才却丝毫不以为意,因为,李元庆,那根本就不是正常的武将啊……

李元庆并未着急将杨妙才扶起来,而是郑重道:“感谢妙才兄对元庆的信赖。不过,此事,与之前不同,元庆此次并非是大军深入,而是,不到千人的兵力,长途奔袭。妙才兄若想去,元庆自然会竭力成全。但若妙才兄不想去,元庆也不会强求,会尽快为妙才兄安排返回京师的快船。”

“呃?”

杨妙才没想到李元庆竟然能把话对他说的这么直白,片刻,他这才回过神来,却是更为感动,忙道:“李帅,您,您的意思,此次,您是要孤军深入,对后金示威?”

李元庆不由笑着点了点头,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不少,“正是。”

“这……”

杨妙才一时不由有些慌乱,显然,就算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却还是没有想到,李元庆竟然会如此大胆,这真是……

李元庆也不着急,平静道:“妙才兄可仔细思虑,明日晚间,再答复元庆不迟。”

但杨妙才却失笑着摇了摇头,“李帅看的起妙才,妙才又怎能让李帅失望?李帅是闻名天下的战将,能跟在李帅身边,亲自体验战场,是妙才的福分啊!”

听杨妙才将此事答应下来,李元庆登时也是大喜,忙快步将杨妙才扶起来,“妙才兄的胆识,便是元庆也望尘莫及啊。”

杨妙才笑着摇了摇头,“妙才的胆识,可皆是李帅给妙才的底气啊。”

为天子服殡,显然不好饮酒。

不过,两人已经达成了一致,接下来的气氛却轻松了不少,以茶代酒,反而让脑子更为清醒。

两人又一直聊了快两个时辰,都已经过了子时,李元庆这才返回军校内休息。

看着李元庆高大的身影一直消失在军校深处的尽头,杨妙才忍不住深深叹息一声。

事已至此,他又怎的还不明白李元庆的用意?

只可惜,他杨妙才却……

不过,片刻,杨妙才却是摇头失笑。

有了此次长生岛之行,他杨妙才身上的长生营痕迹,怕是永远也别想轻易抹去了啊。

**********************************************************

第849章 惊喜

感谢冷静的疯狂、书友25213125、zj40602166兄弟的月票。

小船多谢。身体正处于极度痛苦中……

~~~~~~

李元庆回到宿舍,陈忠这厮还没睡,正拿着一本《纪效新书》看的入神。

看到李元庆回来,陈忠忙将手中书本放下,笑道:“元庆,今晚战果如何?”

李元庆一笑,拿起一旁的雪茄盒,丢给陈忠一颗雪茄,自己也点燃一颗,笑道:“大哥,还算可以吧。不过,明日,咱们得再加一把火。”

陈忠一愣,片刻,这才回过神来,用力吸了一口雪茄道:“元庆,你,你是说,让杨妙才那个书呆子,也参与明日咱们的军议?这……这也太看得起那个书呆子了吧?”

国朝以文御武,已经数百年。

换句话说,在军议之事上,武官们向来只有参与权,根本就没有决策权,甚至,连话语权也只是寥寥,基本就是干活的苦力。

不过,在长生岛,在辽南,也包括东江,却是完全另一种模样。

辽南和辽东虽是有太监监军,但却没有文臣监军。

尤其是辽南的军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李元庆和陈忠的‘一言堂’。

陈忠着实是没有想到,李元庆居然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让杨妙才这种文臣参与进来,这不是要坏了规矩么……

“呵呵。”

李元庆一笑,他当然明白陈忠的意思,“大哥,这倒不是坏规矩。而是…………,为了让别人挑不出咱们的毛病而已。”

陈忠深深吸了一口雪茄,眼睛不由微微眯起来。

他已经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

以往,两部虽是无往而不利,战功赫赫,但只有太监监军,没有文臣监军,某种程度上,这往上的战报,就显得没有那么的精彩。

反之,辽西那边,就算是战报垃圾的不能看,却是‘纹龙绘凤’,大气磅礴,在文采上,或者是文学性上,要远远高过辽南和辽东的战报。

若此行能带上杨妙才,依照杨妙才的才气和文笔,由他来写战报,的确是能添彩不少。

但陈忠还是有些不放心,“元庆,让杨妙才跟着倒无所谓,不过,军议之事,让他参与,是不是,是不是有些太潦草了……“

李元庆一笑,“大哥,此事你尽可放心,在辽南这片水里,还没有人能在咱们眼皮子底下翻起风浪来。这杨妙才是懂事之人,他知道该怎么做。”

听李元庆这么说,陈忠这才放下了心,嘿嘿笑道:“元庆,我现在都有些等不急了,不知道明天,这帮小兔崽子,能给咱们带来什么惊喜?”

李元庆一笑,“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大哥,咱们拭目以待便是。”

陈忠很快便沉沉睡过去,身边响起了极有规律的鼾声。

李元庆却迟迟不能入眠,这倒不是陈忠的呼噜声影响,而是对未来格局的展望。

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长生岛和辽南没有文人的制约,的确是节省了李元庆不少力气,让李元庆的思量和筹谋,能尽快长生岛和辽南实施,并逐步完善起了骨架。

但到了此时这个程度,在各项事务都趋向于稳定的程度下,文人的重要性,便凸现出来。

尤其是繁琐的政务和各方面的教化工作,李元庆是迫切需要不少助手啊。

当然,还有最关键的一方面,伴随着新皇的登基,在京师和朝堂方面,李元庆也是迫切需要可以撑得起架子的帮手……

而此时的杨妙才,便是李元庆的一块‘试金石’。

只是,关键要看,杨妙才这厮,究竟能不能把握住了……

…………

次日中午,军议正式在军校的简易大教室内进行。

杨妙才也没有想到,李元庆居然会邀请他,参与到这么重要的军务中来,这已经完全涉及到长生岛和辽南的核心机密了啊。

不过,事已至此,他杨妙才又怎的能拒绝?又怎的敢拒绝?

虽有些不情愿,但杨妙才还是准时来到了军校内的简易会场。

此时,环境虽是简易,甚至可以说是简陋,但~,儿郎们的精神面貌,旺盛的斗志,却是让杨妙才有些叹为观止。

饶是杨妙才没有战争经验,却毕竟是熟读史书,便是他也能够看出来,此时的儿郎们,究竟充满了多少能量啊。

也无怪乎李元庆能有今日的规模了啊。若是论用兵、带兵,天下间,怕真的是无人可以和他比肩啊。

会议由陈忠主持。

此时的儿郎们,根本就不用再鼓舞军心。

经过了简单的开场白之后,便开始按照顺序,以把总为单位,由各把总代表开始发言。

旁边有数个文职镇抚记录,李元庆和陈忠、杨妙才三人,则是坐在讲台这边,仔细聆听。

经过了在军校内三个多月的学习,这些将官们的整体文化素养,都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说起话来,也比以前条理了不少。

即便还是有很多军事方面的术语,儿郎们都是用方言,但杨妙才还是听懂了不少,完全不会被拉下。

此时,轮到了第三把总的张磊发言。

这厮先是恭敬对讲台上的李元庆三人一礼,又笑着对前方的儿郎们一拱手,这才开始大声叙述起了他们第三千总队的战略。

“将军,陈帅,杨大人,诸位同僚,我们三把总的战略意图是,部队乘船队出发,以三岔河口为据点,沿着河道沿线,进入后金腹地。若到时形势允许,那咱们便直杀入后金军腹地。若是形势不允许,那咱们便向西转入蒙古境内。此时蒙古牛羊正肥、战马正值养膘……”

听着张磊的叙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