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那个小宦官是怎么嚣张的,大家都看到了,而小宦官却管这个只长半边胡子的人叫老祖宗,那显而易见地,这个人更加嚣张!没人愿意惹这个人。百姓们纷纷向王平安告退,出了大殿,去外面看热闹了!

王平安看向史忠臣,心想:“这个人好生面熟啊,我好象在哪里见过……啊,假胡子!他不是曲江池那个被花粉弄过敏的人吗,难不成他也是个宦官?”

史忠臣冲王平安笑了笑,道:“无病,来来,到咱家这里来,咱俩去后院走走。”

王平安哦了声,走了过去,道:“在下王平安,敢问这位大人可是宫中执事?”

“咱家史忠臣,听爱国说起过无病你,你很懂做事啊!”史忠臣笑着道,拉过王平安,带着他向后院无人之处走去。

王平安一听史忠臣三字,便想起李治东宫里那位史爱国了,又想起米小苗的话来,这个史忠臣可是大大有名之人,算得上是权宦,不知他怎么会出现在灵感寺,他应该在宫里伺候皇帝才对!

史忠臣拉着他的手,道:“那日曲江池畔,幸亏你救了咱家一命啊!”接着,他便说起那天的事来。

史忠臣虽然很感激王平安,但他毕竟人老成精,想让他的嘴里说出点什么秘密来,那连半点可能都没有。他只是说如何感谢王平安,而今天又是如何“碰巧”在这里遇上了。对于皇帝也对王平安产生了兴趣,他连半个字儿都没提,守口如瓶!

王平安一边听,一边谦虚,也是满口的碰巧,他不明白史忠臣到底要干什么,自不肯深说,史忠臣说那天的事,他便也顺着话题跟着说。不管怎么说,他俩这也算是“老相识”了。

两人慢慢走到后院,灵感寺的后院依旧荒凉,杂草遍地。

来到一片破禅房的外面,史忠臣忽道:“无病啊,皇上赐了你这个表字,是希望你能达人之前,先达自身。所以说,在女色方面,比如说有夫之妇,或者怀春少女,你在她们面前,可要经得住考验啊,莫要迷失了本性,做出自毁前程的事来!”

王平安啊地愣住了,这话从何说起,自己从来也没招惹过有夫之妇,或者怀春少女啊,怎么他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

史忠臣忽然皱了皱鼻子,道:“这是酒味吧,和尚庙里怎么会有酒?咦,这酒气可真够浓的,这是烈酒啊!”

随着他的话,一处破旧的禅房打开,里面蹦蹦跳跳出来一个孩子,身上穿着军服,手里捧着个小酒坛子!

孩子身后有个妇人道:“快去快回,慢着点,别把坛子打了……”

妇人的话还没说完,这孩子毛手毛脚的,跳下台阶,却忽然看到门前站着的王平安和史忠臣,他吓了一跳,手里的酒坛子,啪地一声,掉到了地上!

孩子一惊之下,冒出了句古怪的突厥语,类似于中原话里的糟糕!

坛子一碎,一股浓烈的酒香扑鼻而来,其烈性的程度,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任何一种酒!

史忠臣啊的一声,他能听懂一些突厥话的,边看地上的酒液,边道:“突厥小孩,怎么穿上我大唐的军服了?”

第二百二十九章 突厥徒弟

王平安先冲吴有仁打了个手势。示意他不要慌张,继而对史忠臣道:“史大人,这个孩子确实是突厥人,汉名叫吴有仁,父祖之辈在草原上也风光过一些时候,落难到了长安,我收留了他们母子,他们有酿酒的本事,会酿造烈酒!”

史忠臣嘿地一声,道:“吴有仁,一听就是假名,那些突厥人最喜欢故弄玄虚,丢了祖先的牧场,就跑中原来卖酒……”说着话,他蹲下身子,去闻酒液。

吴有仁是突厥王孙,他不喜欢说中原话,不是代表他不会说,听史忠臣语气里充满蔑视,他叫道:“祖先的牧场,我一定会夺回来的!”

“小孩子家的。胡说些什么!”吴氏从屋里三步并做两步出来,啪的一记耳光,打在了吴有仁的脸上。

吴氏本在屋里忙着,儿子打碎坛酒,倒也没什么,她并没有第一时间出来看,可忽听外面有人说话,又听儿子说出什么祖先的牧场,她一急就奔了出来,给了儿子一记耳光,叫他不许乱说话!

吴氏和丈夫在草原上遭了大难,逃到中原,丈夫到了长安又去世了,她深怕哪天自己也会突然去世,以至于幼小的儿子忘记祖先之仇,所以她不停地反复和儿子说草原上的事,让他牢记自己的身份,一定要回到草原,夺回原本属于他的东西!

吴有仁对于草原上的事,印象极为深刻,从没有一时忘记过。可他毕竟幼小,没有什么处世的经验,受不得激,今天被史忠臣一刺激,竟然说漏了嘴!

吴有仁挨完打后,却不象普通孩子那样哭闹,而是一脸倔强地站着。男子汉大丈夫,只流血不流泪,这种做人的风格,已然深印于脑。

可吴氏打完孩子,却忍不住眼圈儿红了,伸手拉过儿子,抱在怀中,轻轻抚摸他的头顶,柔声安慰!

史忠臣不过是随口一说,这年代的大唐子民,谁都瞧不起,尤其是象他这样性子本就嚣张的人,别说是突厥的没落王孙,就算是现在的突厥可汗之子,他都不一定放在眼里。见吴氏这般激动,他反倒有些惊讶,回过头看向王平安。

王平安颇有些尴尬,没落王孙身份特殊,穷得叮当响,却使终放不下架子,而且还敏感得很。他倒是从不歧视吴氏母子,可不代表别人也会这样。

王平安道:“这孩子的身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提之无味。我看他是个可造之材,所以便让人给他谋了个差事,进卫府当个小小军官,以后为咱们大唐出力,安生过日子吧!”

史忠臣哦了声,道:“他算是你的仆人?嗯,你以后前途光明,倒是可以收些家臣的。”

吴有仁从母亲的怀里探出头来,大声道:“我不是谁的仆人,我就是我!”

吴氏气道:“你还多嘴!”

王平安忙道:“他不是我的仆人,只能算是……嗯,我改良了酿酒的方法,又传了给他,他算是我的徒弟吧!”

史忠臣哪有看不出吴有仁是突厥没落王孙的道理,这种破落户他见多了,别说当初大唐取代前隋时,就算是李世民清除李建成余党时,那些被推上法场的王公贵族,他都见得多了,有不少还是他亲自传旨处决的呢!

也不以为意,史忠臣反而笑道:“无病,你收了个突厥王孙做徒弟,倒也算是机缘巧合了。”

吴氏不知史忠臣是谁,她极不愿意别人提这件事,岔开话题,道:“王公子。你说的那种烈酒,我总算是酿造出来一批,性子是够烈了,但火气却大,味道不好,估计着得埋在土里,过上一年半载的,喝起来才够甘醇。”

王平安大喜,道:“你酿出来了,这些日子我太忙,倒是没有关心过这件事。快快,咱们尝尝去,史大人你也一起来?”

史忠臣的注意力立时被转移,他从地上站起,道:“咱家这辈子,要说好别的,也没法好,可偏好这杯中之物,越烈越好,却又不敢多喝,一来怕皇上嫌咱家嘴里有味,二来也怕喝多了误事儿。你这有烈酒,正好拿出来给咱家尝尝。临走时再装上一小瓶,没事抿上一口,人生乐事不过如此!”

他和王平安边说边向屋里走进。吴氏听史忠臣竟说起了“皇上”,忍不住好奇,在后面低声道:“王公子,这位大人是?”

王平安回头笑道:“这位是天子近臣,宫里的大总管,史大人!”

吴氏啊了一声,神情巨变,也不知她在想什么,竟愣在当地。一动不动。

进了屋子,王平安回头问道:“酒呢?”

“啊,在这里!”吴氏回过神儿来,忙进屋,取过一个坛子,倒出两大碗来,恭恭敬敬地先端给史忠臣,又端给王平安。

王平安尝了一口,顿时大喜,这酒差不多了,怕是得有五十来度,可就是度数虽上去了,味道却差,看来还得再改良改良才行!

史忠臣尝了一口,大惊道:“哎呀,这是什么酒,怎么酿出来的,可真够辣的,咱家舌头都麻了!”

他爱喝烈酒,可不管他喝过什么样的烈酒,都没法儿和手里这碗比。这哪是酒啊,简直就是刀子,一进嘴,舌头象是被刀割了一般,巨痛难当。

不是说贪杯之人,就一定爱喝烈酒,他得喝习惯了才成。就算是大酒鬼,头一回喝烈到极点的酒,也不见得会立时叫好,总得适应一段时间后才成!

史忠臣不迭声地道:“哎呀呀,咱家嘴里跟着了火似的,这酒厉害啊,就跟刀子似的呀!”

王平安哈哈大笑,道:“好,承蒙史大人夸奖,这酒就算是有名了,就叫烧刀子好了!”

“烧刀子?好。好好好,就叫烧刀子了!”史忠臣十分兴奋,一小口一小口地将整碗酒都给喝了。一喝完,他脑袋就开始有些迷糊了!

王平安忙道:“史大人,你没事儿吧,要不要我给你开剂解酒汤喝?”

史忠臣一摆手,笑道:“要的就是这个劲儿,解了酒,那就没意思了!”他摇摇晃晃地道:“不行了,咱家不能再待了,再待就回不去了。改,改天再来瞧你!”

王平安忙扶了他一把,亲自送出门去。吴氏倒出一小瓶酒,交给王平安,让他转送史忠臣。她跟在后面,想说什么,却见史忠臣不太爱答理自己,只好忍住没说,可她的表情,却更加复杂起来,心事重重。

史忠臣被王平安送出灵感寺,说了几句客气话,便由欧阳利一路护送,回转皇宫。

待回宫之后,酒劲儿上来了,史忠臣说不出的兴奋,这烈酒喝后的感觉,和平常的酒不一样啊,他摸了摸口袋,那里有临走时,王平安塞给他的一瓶烈酒。

史忠臣取出酒瓶,心想:“这事儿,我得和皇上说说去,让他也高兴高兴!”一路摇晃着,向甘露殿走去。

这时的李世民正在用晚膳,忽见史忠臣进来了,满脸通红,他忍不住一皱眉头,斥道:“你这老狗才,愈发的不懂规矩了!”

要放在平常,史忠臣非得吓趴下不可,可他现在全身舒坦,精神亢奋,竟然没有害怕,反而走到近前,道:“皇上,老奴今天可见到新鲜事儿了!”

李世民一皱眉头,史忠臣毕竟跟他很多年了,也不至于因为一点小事就要惩罚,他放下筷子,道:“什么事,说来听听!”

史忠臣跪坐在皇帝面前,笑着把灵感寺里抢女婿的事说了出来。这事相当有趣,李世民听得龙颜大悦,哈哈大笑,道:“抢女婿的事,朕也听说过,不过那是在前隋时,炀帝昏庸,在民间选秀女进宫,结果害得百姓大惊,纷纷在街上拉女婿,不成想咱们大唐也发生了这种事,而且是在和尚庙里拉!”

史忠臣没敢说王平安是俗家弟子的事儿,这事儿他找机会,会和高阳公主私下说,却不能让皇帝知道,皇帝会伤心的!

历史上,李世民的确是因为高阳公主和辩机的事,伤透了心,以至于病情加重,不久驾崩的!不过,巧在王平安的出现,高阳公主转移了目标,而王平安绝对不会和她如何,而又如之何的,所以李世民也许能活得长久一些。

史忠臣从怀中取出了那瓶酒,放在桌上,道:“那王平安让人酿了一种烈酒,这酒可是够劲,老奴喝后,身子里象有一团火似的,烧得这个舒服啊。不过,皇上您还不能喝,先让老奴为您验验,要是没事,皇上再喝。”

虽然这个老狗才,现在有些失态,可对皇帝的忠心,却也正好从这时看了出来。李世民心中难得地有了一丝感动,叹了口气,道:“还得是老人儿啊,凡事都能记得朕,可不象那些孩子们……”

打开酒瓶,只闻了一下,李世民便皱起眉头,道:“这酒太烈,定是胡人酿的,咱们中原人却是不喜欢喝这么烈的酒!”

史忠臣道:“皇上英明,这酒可不正是胡人酿的,王平安收了个突厥的没落王孙当徒弟,这酒就是那个徒弟酿的!”

李世民微微一怔,道:“没落王孙?突厥的?哪个部落的?何时进的京?现在是在灵感寺里吗?”

第二百三十章 诗文会盛大召开

李世民一连串的问出来。把史忠臣给问蒙了,他的酒劲儿刷地就消失了,赶忙跪直了身子,心想:“我这是怎么啦,竟然君前失仪,幸亏皇上没有怪罪,给了我一点儿老脸!”

擦了把汗,史忠臣吭哧几声,这才皱着脸道:“回皇上的话,老奴……没问啊,这种破落户以前见得多了,所以也没当回事,不知那个小孩是哪个部落的!”

李世民怒道:“糊涂,喝酒误事,果然不假。你喝了两口酒,竟然误了朕的大事,该当何罪!”

史忠臣大吃一惊,他并不知道这是大唐君臣们商量出来的,对突厥用兵的办法,这种军机大事,他一个宦官自不会去多打听。哪会知道李世民正要找一个突厥的没落王孙,为了找这么个人,把细作都派到草原上去了!

李世民不等他回答,立即道:“是在灵感寺,对吧?马上命人将灵感寺包围……不,派人暗中盯梢儿,一来要查出那个突厥小子的来历,二来要查出他现在和草原还有没有联系!”

史忠臣连忙道:“是是,老奴这就去办!”爬起身来,就要往宫外跑。

“探明之后,速速回报!”李世民又道:“还有,王平安是怎么收了他做徒弟的,为什么要酿造烈酒,这酒是不是要卖到草原上去,诸如此类的,都要探个明白。”

史忠臣刚到跑到一半,忙回身道:“是是,老奴命人暗中察探,定不会再误了皇上之事!”正转身要再往殿外跑。

就听李世民又道:“这个王平安运气很好,有福之人不用忙,他的福气看来不小。不是过几天有个诗文会吗,朕到时也会去看看,不过你暂时不要说出去!”

史忠臣见皇帝并没有太过责怪的意思,这才松了口气,陪着笑脸道:“王平安确是有福之人,皇上特地去看他,他的福气当然不小。这是他祖上积德十辈子才积来的啊!”

见皇帝再没有别的吩咐,这才转身,跑出了宫殿,去传旨命令禁军办事去了。

灵感寺。

王平安见前院无事,便又回了后院的禅房,和吴氏研究起烈酒的酿造方法来。吴氏将酿造方法详细的说了出来,王平安录于纸上,他准备将这种方法,先捂上几年,待结结实实地赚足一笔钱后,再公开秘法,这个倒也不急。

吴氏说完秘法后,问道:“王公子,听人说你过几天要去曲江池,召开一场大诗会。那能不能带我们母子也去见识一下?”

王平安笑道:“当然可以,这有何难,你们愿意去,那就一起去好了!”

吴氏想了想,问道:“那位宫里的史大人,看起来和你交情很好,他会不会去捧场?”

“那就不一定了。宫中事忙,他不见得能抽出时间来。”王平安叹气道:“你是想多结交些大人物吧?不瞒你说,这长安城里的大人物,并非是太好说话的。你就瞧我吧,名头也算不小了,可也只是被太子殿下召见过一次而已,殿下就再不理我了!”

吴氏叫过儿子,抱着儿子的肩膀,道:“有仁有后终会长大,能让他见识一下大场面总是好的!”她按了按儿子,道:“王公子愿意收你为徒,你还不快快拜见恩师!”

吴有仁很听话地跪倒在地,给王平安磕了八个响头,叫道:“徒儿吴有仁,拜见恩师。”

王平安呵呵笑了几声,心想:“你们一直都不肯说出真实姓名,早先也和我只做交易,说什么报恩,可说的都是以后的事情,一点实在的没有。这回发现我认得宫里的宦官头子,这才向我恭敬起来,还要拜师。做人做到这个份儿上,可真够现实的啊!”

不过想想也对,只有现实的人,才能最会利用现实,吴氏如此精明强干,说不定以后真的会带着儿子返回草原,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来!

王平安伸手相扶,道:“免了免了。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倒也不必这么客套!”扶起吴有仁,却不并问这个徒弟到底叫什么名字,只是说了不少鼓励的话,让吴有仁好好干,闯出一番事业来。

见王平安很是通情达理,即使收了儿子当徒弟,却仍不打听身份,以免自己为难,吴氏心中着实感动,大恩不言谢,她并不如何的奉承,不耍嘴皮子上的功夫,以后会该怎么报答,看她的实际行动吧!

此后又过了三五天,出乎王平安意料的事,他的名头虽然已经响彻长安,本应求医问药的人越来越多,可事实正好相反,不知怎么的,来灵感寺的人忽然就减少起来。

第二天人最多,足足来了近两万人,可第三天就不成了。只来了八九千人,而第四天则只来了一千多人,到第五天最是夸张,寺外竟然只来了三个人,一个是赵璧,一个是卢秀之,还有一个是许久未曾露面的邱亭轩!

他三人一进寺,见到王平安,赵璧便满脸全是惊讶地道:“无病,你不会是得罪了什么大人物吧,怎地灵感寺突然间就冷清了起来。变得和从前一样了?”

卢秀之也道:“我们进坊之后,在通往寺里的各个路口,见了不少大汉,一个比一个的横,竟然还上来找我们的麻烦,要不是我们提了房驸马之名,恐怕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