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了房驸马之名,恐怕这次也是进不来的!”

王平安大吃一惊,怪不得寺里这几天如此反常,竟是有人在外拦路,不让百姓前来!他道:“我没得罪谁啊,顶多就是得罪了太医署,可他们似乎没这么大的势力吧,竟能派人将道路全部堵住!”

赵璧又问道:“你不是在左武卫里有人吗,他们说了什么?”

王平安皱眉道:“三天前,左武卫来人说有要事,调走了我的随从。对了,我家里不是有个小孩也在左武卫挂名嘛,是那种最低级的武官,也被调了去,说是有要紧的公务。这已经去了好几天了,一直也没回来。我以为是正常的公务,也没多想……”

邱亭轩在处世方面,经验比较多,听他这么说,便道:“那肯定是出事了,说不定是有人要对你下手,这才调开了你身边的侍卫。不过,这事儿颇有蹊跷,且不说你是否得罪了哪位高官,而是既然那人能有这么大的权势,要想对你下手,怕是不需要如此曲折吧?”

王平安沉默不语,他实在是想不起来得罪过哪位大人物了,而且就算得罪了也没关系呀,他好歹也受过太子的召见,算是个有靠山的人,谁敢这么难为他。不怕得罪太子吗?

赵璧却道:“我看这事儿也好解决,咱们在这里胡猜也没必要。诗文会明天就要召开了,我们三个今天来,是和无病你做个最后的确定。等明天大会一召开,咱们不就能见到房驸马了嘛,有啥事儿问问他,这不就成了嘛!”

“这倒也是!”王平安叹了口气,如果实在不行,那他就去找尉迟恭,估计尉迟恭这时候应该回到长安了,不管他得罪了谁,估计尉迟恭都能为他摆平,倒也用不着太过担心。

卢秀之和他详细说了诗文会的流程,王平安听后,哭笑不得,气道:“我说两位哥哥,你们这是举办诗文会哪,还是要接见外国使团哪?怎么把番邦的人都给弄来了!他们怎么也肯来啊?”

赵璧和卢秀之脸上却大显喜色,赵璧笑道:“这事还真是奇了怪了,你说咱们中原人举办诗会,也没请番邦的人啊,可那些番邦的人却纷纷找到我俩,要了请柬去,说是要见识一下咱们中原士子的风流,还说要派他们国家的人,也来考进士!”

卢秀之也笑道:“番邦的人也能来咱们天朝应考,这还真是新鲜儿事啊!”

王平安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不外乎就是类似遣唐使一类的人物,来中华上国求个功名,然后回国去,就可以凭着这个文凭,当大官甚至当公侯了!

邱亭轩倒没有他俩这么兴奋,摇头道:“这场诗文会,闹得动静太大了,过犹不及,要是万一闹出什么风波来,那可就是得不偿失了!”

四人也没再说别的什么,反正王平安是什么都无所谓,而赵璧和卢秀之兴奋还来不及呢,哪管别的许多,只有邱亭轩一直摇头,似乎对诗文会大大的不赞同,搞的场面实在是太大了些!

事前准备,虽然繁琐,但王平安要做的却是不多,四人说了一会儿话,便散了。王平安只是纳闷儿,不知到底是谁要为难于他!

第二天四更天的时候,赵璧等人便又来到,叫起王平安,和他一同乘车赶往曲江池的芙蓉园,王平安带上了所有的家人,甚至还把惠正和有难两个和尚也带上了,带着他们去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一队车马,离了灵感寺,赶往芙蓉园,走了不多时,便就到了!

在园外停住车马,王平安下了车,向园内望去,只望一眼,他便叫道:“各位,赵兄,卢兄,过火了吧,你们这算什么,把整个园子都包下来了吗?”

就见芙蓉园内,新建起了小桥流水,不仅如此,园中还用不去皮的松枝,搭成上百座的花棚,这些花棚之上,全是盛开的鲜花,也不知是用的哪种方法,竟然种到了棚顶上!

这些还都不算,各个花棚之前都新开了小溪,溪水引自曲江池,而在花棚围成的空地之上,竟然散养着仙鹤、孔雀、梅花鹿、兔子,甚至不知还从哪里弄来两只小骆驼,都在空地上悠哉游哉的进食,看样子生活得还挺不错!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要的就是让别人吃惊!

赵璧哈哈大笑,道:“这番景致,足足花了我和卢兄十万贯。前无古人,这点我敢担保,后无来者嘛,少说点儿,一百年之内,这曲江池畔,再也遇不上我们两个这么敢花钱的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国使者只差一个

王平安大感头痛。他指着前面正中间九座最大的花棚,道:“我也曾进过东宫,我看这几座花棚,是按着崇贤馆的格局造的吧,竟然还造出了三层的花棚,这也未免太过夸张,如此奢侈,未免有失文人该有的朴素作风了,会被人指责的!”

狄仁杰也是大感不满,道:“你们别忘了,离此不远,便是人市,那里几天吃不上一顿饭的人多到数不清,你们在此胡乱花钱,那些赤贫之人,该做何感想?”

卢秀之冲狄仁杰一翻白眼儿,道:“他们怎么想,与我等何干,难道就因为怕他们想,我们就不举办诗文会了?真是岂有此理!”大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那种派头。

赵璧却一拉王平安。笑道:“盖都盖好了,钱已花完,总不能连用都不用,就直接拆了吧!走,走,咱们去花棚里面说话,天就快亮了!”

众人进了花棚,立时有仆人送上各色水果茶点,水果俱都是时鲜,点心更是精致,南北各色应有尽有!

王平安等人坐在花棚之中,可两个小丫头却不愿在这里枯坐,柯莲雾和丁丹若跑到场中空地上,一个小丫头去抓兔子玩,另一个则跑到小骆驼旁边,抚摸不止!

王平安叫人拿过客人名单,见竟有厚厚十几纸之多,他皱眉道:“这怕不是得来上千人吧,长安城中,有这么多的待考士子吗?”

赵璧笑道:“上千人?这你可少说了,来的人怕得超过二千,不光是京中待考的人要来,还有其他人呢,只要有点名气的,我和卢兄一个不落,全都派人送去了请柬。这还不算,听说房驸马还要另行邀请一批王公贵族前来。只不过他要邀请谁,却是没有说起,估计着怎么也得有百十来人吧!”

他们这头正议论着名单,忽听园外一片嘈杂声。众人转头望去,就见一大群的优伶歌姬拥了进来,还有大批的乐师,足足拥进来上百人。他们抬着鼓、钟、罄、琴以及各种各样的乐器,进了芙蓉园!

在这些人的最前面,是哈米提和阿依丁,这两位老兄,离得老远就叫了起来:“无病,无病,有些日子没见了,想没想老哥哥啊!”

王平安笑着起身,迎接出花棚,笑道:“哈老爷,阿老兄。这些日子你们怎么都不去寺里看我,可是将我给忘了不成?”

“哪能呢,忘了谁,也不可能忘了你啊!”哈米提走上前来,拉住王平安的手。笑道:“你不是不知道,自从你和太医署的人斗医术,大获全胜之后,药膳坊的生意好的不得了,天天火爆,客满为患哪,别人家是怕客人不来,咱们家正好相反,怕客人来得太多,没地方坐啊!”

阿依丁也笑道:“这钱向山崩海啸一样的进来,真是拦都拦不住啊!”他一指后面的歌姬乐师,又道:“我们提前就把燕乐坊的人,全都订下来了,花了双倍的价钱,不过也值得,为你扬名嘛!”

王平安点头道:“多谢多谢。对了,没有再乱排我的故事吧,我可不想变成个神棍,拿着把破木剑,四下里降妖除怪!”

哈米提笑道:“没有没有,这次绝对没有。我花了大价钱,找人新编了剧目,包你满意,等会诗文会开始时,你就看着吧!”说说笑笑,他们也进了花棚。

又过了一小儿,东方显出鱼肚白,天亮了。

忽然就听远处传来木鱼声,又有人念经。众人不解,向园外看去,就见上百名和尚,站成两排,手持木鱼,正向园中走来。和尚的身后,另跟着百十来人,却个个衣冠楚楚,只是长衫之外,都披了件袈裟。

赵璧忽道:“前几天,我曾听房驸马说,他要请批和尚和俗家弟子来,说是给诗文会祝兴,我还以为是开玩笑呢,没成想真的来了!”

“请和尚来祝兴?”王平安有点纳闷儿,想起那天寺里来的那个小宦官了,也是问自己是不是俗家弟子,不过却被史忠臣给骂走了,难不成那天也是要来告诉我,我得给自己的诗文会祝兴?

那天小宦官还没把事情说清楚呢,就被史忠臣给抽跑了,所以王平安不知真相,也没人告诉他!

这二百多人一到。赵璧和卢秀之连忙起身相迎,过去安排座位,出家人嘛得照顾着点,安排的座位都是上好的。

忙乎一阵,尚未完全落座,就听园外有人高呼:“南扶余使者到!”

王平安拿起名单,见名单上面果然有南扶余使者的名字。他对南扶余了解得不多,只知道这个国家还有个称呼,名叫百济。

以前在现代时,看过几集韩剧,讲的就是南扶余的事。说南扶余被大唐和新罗联手给灭了,一个公主长得挺漂亮的那种,穿越到了现代。当时看着没留意,现在更加想不起来,只是知道再过不了几年,这个倒霉的国家就得被灭国,漂亮女人要么穿越去,要么就得被唐军抢去做老婆!

他抬头望去,就见一大群人在园外站着,好象是在排队,要往园里走。就在这时,又跑来一大群的人,衣服样式和南扶余人差不多,但却气势汹汹!

又有一人叫道:“新罗使者到!”

这一声喊完,就见园外刀光闪闪,南扶余的使者和新罗的使者,一起把刀抽出来了,看模样就要互砍!

南扶余和新罗都是朝鲜半岛上的国家,位于现在的韩国。只不过南扶余不太会拍大唐的马屁,而新罗却拍得山响,两个国家长年累月的打仗,却谁也灭不了谁,两国之人均视对方为仇人,使者见面往往亮刀互砍!

南扶余的使者大声叫着,用的是本国语言,而新罗使者立即回击,喊的也是本国语言!

赵璧赶紧跑了过去,跑到半路,想想太危险,招手叫来几个随从,护着他来到两国使臣的队伍中间,他瞪眼大喝:“这是大唐的地界,你们来了这里,都给我说人话!”

煌煌大唐,天朝上国,大唐百姓们从来不把外国番邦放在眼里,尤其是在赵璧这种实力强大的世家子弟眼里。所谓使者,不过是公派而已,与私来的商旅,也没啥大区别,谁能把他们放在眼里啊,南扶余和新罗在哪儿他都不稀罕知道!竟敢跑到他的诗文会上来撒野,找抽不是!

他这一嗓子叫出来,两家使者顿时老实了。在这时两国人的眼里,大唐子民天经地义的就是高他们一等,对他们呵斥是理所当然的!

曾经有使者赞美过中原人的生活,说中原人的房子高大,道路平坦,不仅如此,就连猪圈都造得比他们国家的好,粪堆排放整齐美观,如织如锦,好象画出来的一般……这不是夸张,这是历史上的真事儿!

新罗使者立刻把刀收入鞘中,满脸堆笑地上前,道:“赵公子,咱们又见面了,你老一向可好?你说得太对了,这些南扶余人粗陋无比,竟然不说人话,如此失礼,真是不枉了他们百济猪之称!”

南扶余使者大怒,气道:“你刚才也没说人话,那个……你这新罗狗,当真无礼!”感觉不对,这么一说,岂不是等于说两方都不是人了!

赵璧摆手道:“你们来了,就安静些,要么请走人,但却不要乱骂!”

新罗使者笑道:“对对,赵公子说得对,让他们走就是了,咱们做诗去!”

南扶余使者火冒三丈,正要上前理论。园外却又拥来一大群的人,人群中有人高声叫道:“扶桑遣唐使到!”

王平安在花棚中听着,眉头一皱,心想:“怎么搞的,诗文会尚未开始,士子们还没有到,怎么各国使者却先到了,什么事让他们对这场诗文会如此感兴趣,竟然如此积极,这不合常理啊?”

遣唐使的作派却和南扶余新罗大大不同,一到园门口,那领头的使者从马上下来,见人就鞠躬,挨个大声地问候:“阁下,你好!”

新罗使者哼了一声,把头高高扬起,不理遣唐使,新罗和扶桑也不是太和睦,虽隔着大海,但小打小闹的事却不断。而南扶余的使者却迎上前来,拉着遣唐使的手,问长问短,着实亲热。

赵璧回头看向花棚,却见王平安正在看场中的小丫头玩耍,并不看三国使者,他正琢磨着怎么安排这三个国家使者的座位呢,园外又是一片喧哗,就见来了好几批服饰古怪的人。

有人叫道:“契丹使者到!”

紧接着又有人道:“奚部使者到!”

“靺鞨使者到!”

一批批的使者,尽都带着随从,骑马赶到,园外下马,一拥入园。

坐在王平安身旁的狄仁杰忽道:“大哥,今天这场诗文会,怕不是光做做诗那么简单。如果小弟猜得不错,必有朝堂上的人物要来,而且还绝不会小了!”

王平安皱起眉头,小声道:“兄弟,你最擅长推断世事,你说谁会来,会不会是房驸马之父?”

狄仁杰想了想道:“有可能。”

王平安道:“难不成朝廷真的要大开国门,允许番邦之人参加科考,所以才引了他们到来,这个理由看似合理,却也不能让这些使者对诗文会,如此感兴趣啊,而且他们是一起到来的,比士子们来的还要早!”

狄仁杰又想了想,道:“蹊跷便出在他们来得这么早,这肯定是得到什么暗示了。还有一点,大哥你发现没有,使者们来了不少,可最大的突厥使者,却并没有来到!”

王平安啊了一声:“这么说,这件蹊跷之事,出在突厥人的身上!”

“八九不离十!”狄仁杰重重地点了下头。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王爷,公主

王平安和狄仁杰在这里猜测今天的蹊跷事。那边使者却越来越多,足足来了二十多个,虽不能代表大唐的所有蕃属,但常驻长安的,却基本都来了。

可让人更加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些番邦使者进场落座之后,竟然谁也没有过来和王平安打招呼,似乎他们压根儿不知道,这场诗会是因为王平安才举办的一样,或者就算知道也不在乎,谁也不过来见礼!

王平安有心主动过去打招呼,可狄仁杰却拉住了他,说一件事情未弄清之前,最好保持沉默,免得一不小心弄出意外情况来,到时不好收场。王平安想想也对,便也就没过去。

使者这头忙乎一阵之后,天色放亮,朝阳初升,照得曲江池波光粼粼,芙蓉园的美丽景致也开始展现出来。

士子们三三两两的开始到达园子。赵璧和卢秀之做为主持人,当然要站在园子口迎接客人,而王平安也在花棚里坐不住了,每当有士子来到,必会来和他打招呼,不管认不认识的,全都亲热非常,和王平安拉关系,套近乎,奉承之话满花棚的乱飞,简直有掀翻棚顶的架势。

只不大会儿的功夫,王平安就受不了了,应付得口干舌燥,却又不敢稍有怠慢。这些士子里面,必有日后的同僚,他哪敢礼数不周,初次见面如果没尽到礼数,那可是大大得罪人的事,说不定谁小心眼儿,就记在心中,以后小柈子加小鞋,得轮流给他用上!

哈米提老于世故,看王平安满头满脸全是汗水,便明白他快崩溃了。拍了拍手,哈米提道:“各位公子,今日感谢各位前来赴会,老夫自夸一句。也算是无病的家乡人,算是他的长辈,各位能来捧场,老夫在这里代他谢过了,特献上歌舞,供各位公子欣赏,另有茶点献上,如有没用过早餐的,请先用用点心,以免伤了脾胃!”

他将手一摆,燕乐坊的人立即将乐器摆好,又在场中铺上一块巨大的红色地毯,开始表演起来。

文人士子们也是各不一样的,有钱的是来凑热闹,结交朋友,为自己以后的道路做铺垫,没钱的呢,那就是来享受的了,诗文会好啊,至少今天的伙食不用担忧了,吃的东西相当地精致。就算不精致也没关系,至少管饱啊!

歌舞一开始,士子们纷纷坐定,不再来和王平安罗嗦,一边吃喝,一边看起歌舞来。

王平安这才能松口气,对狄仁杰苦笑道:“现在才知道,为什么那些大人物一个比一个的忙,就算不忙公务,忙应酬也忙不过来啊,一天啥事也别做了,光打招呼,就能把嗓子打哑了!”

狄仁杰却笑道:“大哥这份忙法,不知羡煞了多少人,别人想这么忙,还没机会呢!”

王平安道:“我看我可以制些润喉丸来卖卖,专卖官宦,想必生意必定好做!”趁眼前没人和自己打招呼,他赶紧端起茶杯,先给自己润了润喉咙。

咚咚咚,哗哗哗。乐声响起,花棚之中的使者和士子们稍有安静,纷纷向场中看去。

只见一个衣衫褴褛,脖子上戴着个粗大套子的人登场,这人摇摇晃晃地上了地毯,唱道:“吾本林边樵,命贱如草芥,衣食无着落,又患颈中疾。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呜呼哀哉也,今天……”

唱到今天二字,这人突然倒地,面目朝下,他的歌声一停,乐声也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