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返回东宫后,他进了丽正殿,这里是他自己的寝宫。他的头疼得厉害,进殿后便躺下了,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直睡到天色黑了下来,这才悠悠醒转,就感头更疼了,而且有恶心想吐的感觉,心里有一股闷气,却又发泄不出来。

李治慢慢起身,出了大殿,来到外面,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顺着殿外的花径,没走出多远,忽听墙那边似乎有歌声传来!

本来他就烦得厉害,闹心无比,在这种时刻,东宫的人都躲着他,连大声说话都不敢,可墙那边竟然有人唱歌……

李治大怒,是谁这么大胆,宫中出了这么大的事,还敢唱歌,很开心吗,我让你开心!

第四百六十四章 你不是那个,那个谁来着

李治心里烦躁异常。又担心父皇的病,又怕王平安出了意外。更要命的是,白天他在甘露殿里大哭失态,竟被朝中重臣们都看在了眼里,这些也就都罢了,偏偏父皇的脾气也不好,当着重臣们的面叫他回了东宫!

他是很懦弱,而且从来也没把骨气这玩意儿当回事,所谓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除了对着自己宫里的嫔妃们显示过之外,从没在哪个大臣面前表现出来,但不管怎么说,他终究是太子,太子的面子他还是要的!

心中的郁闷和愤怒无处发泄,偏巧听到院墙那边有人唱歌,他真算得上是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李治没有吱声,向四下扫了一眼,见假山那边有些石头,他跑了过去,搬起一块人头大小的石头。就想扔过去,可又发现石头太大,他扔不动……无奈只好扔了大的,捡起块拳头大小的石块,对着院墙,使劲儿扔了过去!

太让人失望了,他竟然没扔过去!

东宫的院墙很高的,就算是内墙,五六丈没有,三四丈总是有的,而且这里是花园的一部份,院边有树,枝条茂密,他扔这块石块的劲力太小,被对枝一挡,竟然没有扔过墙去!

石块啪嗒一声,落到了地上!无巧无不巧,院墙那边唱歌的人,此时正好唱了个长音,长音结束之时,那人啪啪的拍了一下手,正好配合着石块落地,就如专门配乐一般!

李治大怒,本来是想给院墙那边的人一点颜色看看的,谁让那人唱得那么开心了。如能听听那人被砸后的惨叫声,正可以发泄一下他心中的郁闷,结果没发泄好。反倒让那人给他配了个乐!

他顺着院墙大步向前,打算找个门,亲自过去,教训一下院那边唱歌的人!

丽正殿里,还有不少小宦官和宫女呢,他们都知李治现在暴躁得很,所以都躲得远远的,但人人都注意着李治。他们都听见院墙那边有人唱歌了,却万没想到,李治竟然拿石块往对面扔,还没扔过去,现在又怒气冲冲地想要亲自过去修理那人!

小宦官和宫女们面面相觑,以前太子不这样儿啊,估计是前段时间总去宫外游玩,和市井之徒待的时间长了,连隔墙拍砖的勾当都学会了,没拍好还要当面去拍。太子殿下,真真是学坏了,再没那么乖了!

几个小宦官互相瞧瞧,然后一致挑出一个最好欺负的,让这小宦官跟在李治的身后。远远地伺候着,如果太子要找人撒气,这小宦官好把脑袋伸过去,让太子拍啊!

被挑出来的小宦官委委屈屈地跟在李治的后面,顺着院墙去找门。

李治虽然身为太子,住在丽正殿里,可却从来没有顺着院墙找过门,他要进正宫从来都是走凤凰门,而凤凰门是在承天门那个方向,现在李治却是向玄武门方向走,走了几十步,都没找到一个门过去!

“这里没有门吗?”李治回过头,招手叫跟在后面的小宦官过来。

小宦官吓了一跳,这么快就要拿我撒气啦,他慢吞吞地蹭到了李治的跟前。李治问道:“门呢,这里怎么没有门过去?”

小宦官忙道:“门?凤凰门在那边!”说着,他冲凤凰门那边一指。

李治气道:“孤当然知道凤凰门在那边,孤天天都走的!孤是问,过这道院墙,该走哪座门!”

小宦官委屈得都快哭了,凤凰门就是过这道院墙的门啊!他把头深深低下,小声道:“回殿下的话,如要不走凤凰门,那这里就只有一个角门了,在院角那里,不过是奴婢们走的,不合殿下身份!”

李治哼了声,不合身份的事儿多了,今天他非要较这个真儿不可。转过头。向前面看去,就见前面院墙的尽头,有处花墙,拐角处似乎有道门,隐藏在树枝当中,他以前从没注意过,要不是小宦官说,他恐怕会一直都不知道。

大步走到院墙的拐角那里,见果然有道小门,门上无锁,虚掩着。他道:“原来东宫和父皇的正宫竟然在这里也相通,孤以前怎地从来不知?”

小宦官心想:“岂止这一座小门,再往前走还有呢!只不过都是奴婢走的角门,这种门你从来不会走的,当然不会知道了!”

隋唐时期的皇宫相当之大,比后世的紫禁城都要大上好几倍,做为中央帝国的皇宫,贯通南北的长墙,哪可能只有一个凤凰门,只不过在等级森严的皇宫里,这些小门统治者不会走罢了,李治可不就是这样一个统治者么!

李治抬起脚,就想踹开这座小门。想了想,他又把脚放下了,万一踹开了门,把里面唱歌的那个人给吓跑怎么办,要是那人不承认,自己总不至于挨个审问吧,堂堂太子去管奴婢们唱歌的事,岂不惹人笑话!

他冲后面的小宦官一挥手,示意离自己远点,然后这才推开小门,轻手轻脚地走了进去。一进小门。他便发现,院墙后是一座小小的宫殿,殿前有个极大的花园,宫殿和花园的大小不成比例。

显而易见,这里是典型奴婢住的地方,这里的奴婢是专门照顾这个大花园的!

李治心想:“这是丽夏殿,以前来过,牡丹花开得是很不错的!”他顺着花园里的小路大步向前走,想去找刚才唱歌的那个人。

大花园里并没有其他小宦官和宫女,歌声也消失了,似乎刚才那人离开了。走出好远,他也没找到人。越找不到人,他心里火气越大,就感觉再不大喊大叫一番,自己胸膛就要爆炸了!

正想怒喝,叫宫殿里的人出来,忽然他发现前面的树丛里,有一个人蹲着,背对着自己,看样子是个宫女,这宫女忙忙乎乎的,正专心地干着什么,好象是在挖土!

李治眼珠子瞪圆了,走了过去,我让你唱歌,我让你开心,这回我让你开心个够!

花丛下,武媚娘专心地拿着小铲子挖土,她正在给一株牡丹花培土,这个活儿她已经做了好些天了,虽然天气冷,可仍干得兴致勃勃!

因为,这里将是她以后十或二十年居住的地方,是今后属于她自己的宫殿……皇帝春秋鼎盛,应该还能活那么久吧!

这段日子,是武媚娘过得最舒心的日子。她自小日子过得就不好,父亲死后。异母哥哥对她不好,而母亲又没法回护于她,姐姐出嫁了,她和母亲的日子更加难熬。好不容易进宫做了才人,却又失了宠爱,这些也就罢了,可她至今没有生下一儿半女,这是最让她难过的事情!

做为皇帝的嫔妃,如果不能生下皇子皇女,那在皇帝驾崩后,按着规矩,是极有可能出家为尼的,她可不想做尼姑,而不做尼姑的唯一途径,就是爬上皇帝的龙床,得到雨露恩泽,早日产下儿女来!

本来,这些事情都已经不可能了,她的后半辈子差不多已经宣告完蛋了,就如同宫中那些怨妇一样,只能在抱怨中过活!

可自从她认了王平安这个舅舅,她在宫里的地位突然改变,改变之大,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犹如是在梦里!

王平安这个舅舅当真是没有白认,简直太给力了,从靠山的角度来讲,完全可以用泰山的高度来形容!王平安只哼哼了几声,史忠臣立马儿对她关心备至起来,不但替她摆平任何敢难为她的小宦官和宫女,而且还拍胸脯保证,让她重新当上才人!

能重新当上才人,给皇帝侍寝,这就是天大的喜事了,而史忠臣又把丽夏殿拨给了她。丽夏殿虽小,却好歹也是个宫殿啊,她在这里管着好几个宫女,又没人来打扰她,从此再不用受人的气。

宫里的事顺心,不但有希望能再去甘露殿,让皇帝给她点儿雨露,而家里的事也让她安心,王平安派人接了她的母亲去徐州享福,一切安排妥当,她连后顾之忧都没了,只需好好讨得皇帝欢喜就成!

武媚娘放下小铲子,伸袖擦了下额头上的汗珠,心想:“舅舅医术天下第一,从关外回来后,必会经常进宫,照顾皇上的龙体,而他定会在皇上跟前提到自己,说自己多么的乖巧,再加上史大总管在旁敲边鼓,相信自己以后定能时常侍寝,那么生下皇子,也就不是难事了!”

想到自己以后会成为亲王的母亲,后半生有了依靠,她心里欢喜之极,对于现在的她来讲,这就是最高的人生目标了,达成有望,岂能不开心呢!

武媚娘抬起头,看了看这株牡丹,笑道:“明年就看你开花了,多开几朵啊!”说完,她又唱起了歌,这回唱的是蜀地小曲,春暖花开之调!

还没唱上两句,忽听身后有人哼了声,听声音是个男子!武媚娘立即停住歌声,心想:“怎么回事,我这里向来没有外人来啊,是哪个小宦官跑来了?”

她回过头去,看到了身后之人,啊了声,吓得一屁股坐倒在地上,身后站着的人竟然是太子殿下!

李治也是一愣,道:“咦,怎么是你?你不是那个……那个谁来着?”

第四百六十五章 这个女子很会安慰人

这个可不能怪李治记性不好。他身为太子哪可能去记住一个宫女是谁,就算这个宫女有背景,对他来讲也无所谓!

要说起武媚娘的背景靠山,那在朝中也是属一属二的,王平安可是当今太子殿下跟前的大红人,日后必会成为宰相,还没到二十岁就已经是侯爷了,前途似锦,无可限量。朝中大臣一提王平安,谁不赞一声少年才俊,有几个人敢得罪他!

但是,王平安就算再怎么是只当红的炸子鸡,再红透半边天,他也是靠着太子殿下,才能这么红的,而太子殿下是谁,就是眼前这位李治啊!

李治能因为这个就把武媚娘记在心头?这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必须不可能记住,武媚娘可是皇帝的嫔妃之一,他这个做儿子的,没事惦记着干什么?他不是还没到疯狂的地步呢嘛,现在还挺正常的呢!

李治本来一肚子的火气。就如同一头火龙似的,要对着武媚娘喷出来,可猛地见到是个熟人,而且这个熟人还被他吓了个够呛,他火气竟然消减了许多,一时没有爆发出来!

武媚娘见是李治,吓得坐倒在地上,打了个哆嗦,忙爬起身,恭恭敬敬地给李治磕头行礼,道:“奴婢武媚娘,参见太子殿下!”

“孤记得你……你好象是,是谁的外甥女来着……”李治有些头疼,他想不起来武媚娘是谁了。其实那日撞景阳钟后,武媚娘去甘露殿帮忙,还曾劝过李治的,让李治出去力挺王平安。

但当时的李治头晕脑胀,六神无主,当时光想着自己呢,对武媚娘并没有如何的放在心上,之后又一直没再见过,以他的性格来讲,宫女这种小人物,他是无论如何不会记住的,别说武媚娘这个外人,就算是东宫里的宫女,在丽正殿里伺候的宫女。他都有一大半没记住是谁,叫不出名字来,只能从服饰上分出来,哪个宫女是东宫里伺候的,而哪个不是!

武媚娘赶紧提醒,道:“奴婢是王平安王舍人的外甥女,以前曾见过殿下两次!”

“啊,对对,你是无病的亲戚,管无病叫舅舅来着!”李治终于想起来了。可转念一想,又生起气来,斥责道:“你怎么在这里?还有心情唱歌,你不知道你的舅舅生死未卜吗,还这么开心,太不象话了!”

武媚娘大吃一惊,她可不知道甘露殿里发生了什么事,更不知道房玄龄“死”了。丽夏殿在皇宫里属于犄角旮旯,是正宫的边缘地带,消息哪可能这么快传到她这里来,而且也不会有谁特地跑来,告诉武媚娘朝中的事。她不过是一个照料牡丹园的宫女罢了,谁能把她当回事儿啊!

武媚娘急道:“殿下,奴婢的舅舅怎么啦?他出了什么意外?”她是真着急了,王平安要是出了意外,就等于她也出了意外。

史忠臣照顾她,不就是看在王平安的面子上嘛,要是王平安没有了,那说不定没几天功夫,史忠臣就得派人把她赶出丽夏殿去,挑水劈柴,有的是活儿等着她去干,除了给皇帝侍寝的这个活儿外!

见武媚娘着急,李治大感同情,两个人的想法一致呀,都很关心王平安,这是少有的共同语言。在皇宫这种勾心斗角,人情淡漠的地方,能有共同语言,是件相当不容易的事了!

李治叹了口气,找了块石头坐下来,他的火气消得差不多了,但郁闷的心情却没有改变。他道:“听说无病现在在折柳县,还带着一大群的突厥人,具体情况孤也不太清楚!”

武媚娘啊地一声,道:“突厥人?奴婢听说突厥人吃生肉,喝人血,都是再邪恶不过的人了,难不成他们想要杀害奴婢的舅舅,把他……把他给吃了?”

见武媚娘如此的“无知”。李治心里稍稍好过了一些,他道:“突厥人虽然野蛮,但终究不是野兽,吃掉无病,这个倒是不太可能。是今天关外送来一道奏章……”

他把房玄龄“死”了的事,说了出来。要是按着常理,他不应该和一个宫女说这些的,但他现在就想找个人说话,就想把心中郁闷说给别人听,得到别人的共鸣,或者说安慰!

这是人之常情,就算是在现代,碰到了郁闷的事,人们也要找个知心人说说。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不太喜欢和熟人谈心事了,而是喜欢和完全陌生的人谈,只见一次以后再也不会见着的那种陌生人,说过了心里就舒服了,心理上也不会有什么负担。

所以,在现代,心理医生越来越吃香了!

武媚娘是一个很好的听众,李治在讲事情时。她一句话都不插口,只是静静地听着,听李治把话说完。

尤其是当李治说到现在不知王平安会不会有意外时,这位太子的眼中,竟然泛出了泪花,武媚娘也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他俩的表情竟然差不多!

李治说完了事,擦了把泪水,道:“无病之所以被派到关外去受苦,都是孤连累了他,要不然父皇一向喜欢他。哪可能在大冬天的,派他去关外观风,去找那个该死的许敬宗!”

他现在恨许敬宗,恨得牙根儿都痒痒,要是许敬宗现在就在跟前,他极可能拿石头砸人!

武媚娘听他这么说,也恨恨然地道:“这个许敬宗,真是该杀,要不是他,舅舅怎么会涉险!殿下,要是许敬宗以后回京了,您一定要重重的处罚他,给奴婢的舅舅出气!”

李治一手伸掌,一手握拳,重重相击,点头道:“对,孤一定要重重的处罚他,把他打发到西林苑,让他养兔子去!”

西林苑是皇家猎场之一,树林少而草地多,向来兔子最多,是驰马放鹰的好去处,里面有专门的官员给皇室养兔子,以供打猎之用。

武媚娘扑哧一笑,道:“对,让他养兔子去!”

李治跟着也笑了。

两人这么一笑,心情同时好了起来。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如果一直想着难过的事,那就会越来越郁闷,所有难过的事,都会想起来。可要是和别人说说,开个玩笑,能笑出来,那么心情慢慢就会变好,就会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逐步的开心起来,也就不会再郁闷了!

武媚娘道:“殿下。你说的那道奏章是谁写的,是奴婢舅舅写的吗?”

李治呃了声,他这人有点糊涂,而且史忠臣和他说时,也是糊涂病犯了,没说那道奏章是谁写的。尤修洁是个刺史,在地方上威风八面,可对于长安里的大宦官来讲,小人物一个,所以他就没提是谁写的!

李治摇头道:“应该不是无病写的吧,要是他写的,那……那不就证明他没出意外嘛!”

武媚娘又道:“那史大总管说奴婢的舅舅会有事儿吗?”

李治眨巴了眨巴眼睛,又摇了摇头,道:“没有,没说,他说要下一道奏章,才会知道无病是否出了意外!”

武媚娘哦了声,她只稍稍想了想,便道:“那这道奏章有可能是假的,还没证实过吧?嗯,也不对,要是没经过证实,又怎么能给皇上看呢?”

李治叹气道:“当时的情况乱得很,宰相们吐血的吐血,晕倒的晕倒,没人送呈这道奏章给父皇……”说到这里,他突然啊了声,呼地站起了身,满脸惊讶地道:“对啊,这道奏章不是宰相们呈送上来的,而是底下人越级呈上来的!”

武媚娘也站起了身,道:“那就是说,当时事发突然,没来得及证实呢,就把这道奏章呈给皇上了。宰相们还没有腾出手来调查,皇上便知道了!”

李治慢慢又坐了下来,满是疑惑地道:“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说假话,不需要调查的吧?”

武媚娘摇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