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治慢慢又坐了下来,满是疑惑地道:“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说假话,不需要调查的吧?”

武媚娘摇头道:“那可不一定。第一个看到奏章的人是什么反应,那么后面的人也只能和他一个反应,第一个人不处理这件事,那么后面的人也不可以去处理,非要等到第一个人反应过来,能开始处理为止,大家才会共同出主意!”

官场之中,什么最大?人情最大!

长孙无忌他们和房玄龄交情深厚,他们经不起刺激,这个是真的,但朝中三省,宰相可不止一位呀!比方说,那个门下省的宰相,他不想晕,他也得晕,否则就是薄情寡意,被说成是无情之人!

这是态度问题!态度好的,大家当你是哥们儿,要是态度不好的,大家踩你没商量,而且没有人会同情你的!

这就是官场,官做得越大,越明白这个道理!

朝中玩的是廷争,而宫里玩的是宫斗,李治都没玩过,武媚娘却明白得不能再明白了!

李治惊讶地道:“要是照你这么说,那这道奏章上说的事,不一定是真的,这里面有大大的蹊跷啊!可是,可是宰相们为什么会……父皇也没……”

武媚娘想了想,道:“要是只有一位宰相,断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宰相一多……有些事就会……嗯,奴婢不太好说。但奏章送到皇上那里时,皇上定是以为证实过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要是事情关系到自己了,那,那就……”

她吞吞吐吐的,没将话说完整,但意思很明显了,这件事是在关节上出了纰漏,导致出现了严重的后果!而这件事,她还真的料对了,一丁点儿都没出现偏差!

当时为啥那么乱?就是因为人人都对房玄龄心中有愧啊,从皇帝到宰相们,都觉得对不起房玄龄,要不是他们非把房玄龄整出关去,哪有可能出现这种事呢?就因心里头有愧疚,所以一听到房玄龄的“死讯”,反应才会这般激烈!

李治好半晌无语,良久,他才对武媚娘道:“这种事情,你是怎么想到的呢?”

武媚娘低下头,轻声道:“因为房大人的事,事不关奴婢什么,奴婢只关心舅舅,从舅舅那里反着一推想,这个结果不就出来了嘛!如果是舅舅写的奏章,那何来下一道之说,而如果不是舅舅写的,别人写这道奏章,又怎么可能绕过他,单独上报呢?肯定有蹊跷的呀!”

李治咝地抽了口凉气,这个小女子很厉害啊,这种蹊跷要是让他想,他是无论如何想不出来的!

他道:“那,那现在父皇和宰相们也应该……孤去问问。”说着,他又站起身来,拍拍屁股,就打算走人。

武媚娘忙道:“殿下,您要怎么问呢?依着奴婢来想,就算大家都想明白了,一定已经都想明白了,但大家都不好意思挑明的,您要是这么就问出来,那得让皇上和宰相们多尴尬啊!”

李治停下脚步,回头看着她,为难地道:“是啊,你说的也对,可孤总不能不问啊!”

武媚娘上前一步,凑到他的耳边,小声道:“您是可以不问的,可以换种说法儿,最好这么说……”给李治出了个主意。

李治这辈子什么都不缺,就缺能给他拿主意的人,王平安能给他拿主意,他就把王平安当成铁哥们儿一样看待,比亲兄弟还亲,现在武媚娘给他拿了个主意,他挠挠后脑勺儿,道:“这,这行吗?”

武媚娘重重地点了下头,她比李治强的地方,瞬间就表露了出来。她道:“行的,一定行的。要是奴婢所料不错,三天之内,下一道奏章必到,那时殿下必会受到皇上的夸奖,大臣们也会全都说您行的!”

“那要是这道奏章,是真的呢?”李治还是有些犹豫。

武媚娘轻轻推了他一把,道:“殿下,等会儿你先看看那道奏章,只要它不是奴婢舅舅写的,那就一定不是真的。报喜不报忧,这么大的忧心事,谁会傻到不让奴婢的舅舅扛着呢?如果是推卸责任,那就该是互相指责,奴婢舅舅手底下的人有多能跑,殿下不是不知,哪可能容别人的奏章先送进长安呢!”

李治啪一拍手,大声道:“对啊,无病手下的人是最能跑的啊,其中有一个长得象猴子的,马都跑不过他呀,孤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他对武媚娘道:“你很好,这个主意出的不错,孤这就去甘露殿!”说罢,转身大步离开,赶去李世民那里。

武媚娘在后面想了想,壮起胆子,叫了句:“殿下,要有气势,一定要有气势的啊!”

李治回身向她挥了下手,感觉这小女子……很对自己的胃口!

第四百六十六章 气势如虹的李治

告别武媚娘,离了丽夏殿。不多时。李治到了甘露殿,此时的甘露殿内站满了朝臣,大家都来了,他尚未进殿,就见史忠臣一脸铁青地在往殿外走。

李治迎了上去,问道:“忠臣,里面怎么样了,还是在讨论那道奏章吗?”

史忠臣点了点头,道:“皇上正在审问那个送奏章来的人,可那人一口咬定房玄龄死了,就是不松口!”这句话里面,是带暗示的。

李治一下子就听明白了。嘿,那个小女子所料的事,竟然半点没错呀。果然父皇和宰相们回过味儿来了,要不然干嘛审问那个心腹。

他又问道:“那你这是要干什么去?”

史忠臣道:“老奴不去干什么,只是出来传话的。”他招手叫过一名小宦官,道:“你去趟吏部,说奉了圣上的口谕,要调瓜州刺史尤修洁的档案,速去速回!”

小宦官连忙答应一声,颠颠的跑开了。

李治向殿内望去。见里面有人在发脾气,听声音好象是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他道:“尤修洁是谁,为什么要调他的档案出来?”

史忠臣摇头叹气,道:“这个尤修洁是瓜州刺史,白天那道奏章就是他送来的,皇上和大人们正在查问信使,这道奏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哦了一声,李治心想:“果然不是无病写的奏章,那个小女子料对了!嗯,已经要调那个瓜州刺史的档案了,这说明已经非常怀疑那道奏章的真假,连人品都要进行考查了!”

李治回想了一下武媚娘教他的话,深深吸了口气,慢慢吞出,自己给自己壮胆。行的,一定行的!他对史忠臣道:“尔随孤进去!”

史忠臣啊了声,心想:“尔?太子的心情怎地这么好?”跟在李治的后面,进入甘露殿。

殿上。长孙无忌站在大红地毯上,看着脚前跪着的心腹,而跪着的心腹,满脸都是倔强,虽然被长孙无忌的宰相之威,吓得浑身哆嗦,但却仍旧没有说出长孙无忌想要的答案。

李治慢慢走进大殿,没有象以往那样,去站到李世民的身旁,而是停在了长孙无忌的身后。给上面的父皇作势跪下,就要行大礼,见父皇一摆手,便不再跪了!

长孙无忌看了眼李治,冲他微微一躬身,权当行礼,又转过脸,对着那心腹喝问道:“当时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你亲眼见到曲智茂砍死了房大人吗?”

这心腹是尤修洁的忠心死士,一路狂奔到了长安。他早就明白,这道奏章一旦送到,那么必会有大臣向自己询问,查证此事,所以一路上他早早地就编好了答复,只等着被问呢!他可不知尤修洁盼着他被雷劈死,否则肯定就不会这么够哥们儿意思了!

心腹道:“是,是小人亲眼所见,曲智茂在陷空山里,将房相爷一刀砍死的!”

长孙无忌哼了声,抬头看向李世民。李世民斜靠在龙椅上,精神有些萎靡。但却强撑着,他冲长孙无忌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他不信,接着问!

长孙无忌低下头,对心腹道:“当时你在哪里,离得多远?”

心腹咽下一口唾沫,道:“当时小人就在我家老爷的身旁,看得清清楚楚!”

长孙无忌提高声音,道:“老夫问你当时离得多远?”

心腹忙道:“在湖的中间位置,离……离洞口大约二十丈。”

长孙无忌又问道:“那曲智茂是在洞口杀害的房大人?”

心腹连忙点头,道:“是,是在洞口杀的!”

没等长孙无忌再问,武将朝班里走出一名将军,这将军大声道:“胡言乱语,你说的那湖不就是宝石湖么,那湖大得很,湖的中间离洞口哪可能只有二十丈?而且,你先前不是说战斗发生在夜晚吗,站在湖的中间,就算那晚月色再好,你也根本看不到那么远!”

心腹大急,眼珠直转。那晚他并没有进入陷空山,事实上他跟在尤修洁的后面,连宝石湖的一半都没走完,就又返回了隘口,到底能不能看清陷空山的各个洞口,他并不清楚,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能够看清。

心腹稍稍犹豫了一下,道:“这位将军。小人没有说谎,那晚月色明亮,小人的确看到了洞口,亲眼看到曲智茂杀害了房相爷!”

这将军哼了声,道:“我可是去过宝石湖的,那里到底怎么样,岂有不知之理。好,那就退一步,就算你看到了曲智茂杀害了房大人。那么你又怎么知道,杀害的就是真正的房大人呢?那道奏章上可没有说验证尸首的事,你可曾看到了房大人的尸体?”

心腹咽下了口唾沫,感觉朝上的这些文官和武将,相当地不好对付,自己事先编好的一套话,几乎都用不上。硬着头皮,他道:“看到尸体了,我家老爷就是在看到尸体后,这才写的奏章,让小人送回来的!”

他这么一说,这武将便沉默了,摇了摇头,叹口气,退回了朝班。而大殿之上。也没有人说话,李世民把眼睛闭上,心想:“难不成当真是天妒英才,让房爱卿遭遇了不测?”

长孙无忌心下也是悲伤,在这名信使的身上,是没法再证实了,看来确是真消息,房玄龄死了!

但别的大臣却不死心,殿上只沉静了片刻,褚遂良就出班问话,问心腹那尸体的特征。想要证实那到底是不是房玄龄的尸首。

又过了片刻,一个小宦官飞奔入殿,高高呈上一本册子,这本册子便是吏部存档的尤修洁档案。

长孙无忌接过册子,翻到尤修洁的那部份,看了看,便交给了褚遂良。拿这份档案来,不是要证实房玄龄的死讯是真是假,而是要证实这个信使的身份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那没话说了,要是假的,不就等于直接证明,房玄龄的死讯也是假的了嘛!

褚遂良拿着册子,问道:“尤修洁是你主人,那本官问你,你的主母姓什么?”

心腹回道:“小人的主母姓张。”

“闺名是什么?不要有所顾忌,直接说出来。”褚遂良又问道。

心腹只好回答:“小人的主母闺名如花。”顿了顿,又道:“还有小主母的闺名叫做金带,也姓张。”

褚遂良看了看册子,册子上没有写尤修洁小老婆的名字,但正妻的名字信使答的却是正确的。女子的闺名,是属于很隐私的东西,一般来讲,如果不是自家人,很少有外人知道,既然这个信使能答得出这个,基本上就可以证明,他是尤修洁的家人。

有心再问,可褚遂良却找不出更多的隐私东西来,毕竟册子上记载的东西不多,而且不是每个都有用的。

李治一直在旁看着,见大臣们都没词儿了,心想:“这回该我上场了,就按那个小女子……她叫啥来着,又没记住。就按她教的方法,我来说说吧!”

咳嗽一声,李治上前一步。大声道:“父皇,儿臣以为,这道奏章所写的内容,全是假的,纯属伪造,房玄龄肯定没有遇害,儿臣敢拿项上人头担保!”

他把话说得十分响亮,而且单手一挥,相当地有气势,斩钉截铁,肯定之极!

李世民啊地一声,睁开了眼睛,又惊又喜地看向李治,问道:“治儿,你怎么知道消息是假的?”他以为李治找到了证据呢!

别的大臣,除了房玄龄的政敌之外,也都是又惊又喜,难不成太子找到了铁证,可以证明这个消息是假的?

长孙无忌老脸上露出笑容,也问道:“殿下,你可是得到了什么消息,快快说来!”还是自己这个外甥给力啊,关键时刻,只有他找到了证据。

大臣们都看向李治,焦急地等待着,等着听到底是什么证据!

李治挺直了腰杆,大声说道:“是儿臣的直觉告诉儿臣的,房玄龄没有遇害,他一定还在人世!”

嗨!大臣们一起发出声叹息,什么直觉不直觉的,这种大事能靠直觉吗?太能扯淡了!

李世民也是嗨了声,又歪到了椅子上,这孩子是不是晚饭吃多了啊,被撑得胡言乱语起来,这里是朝堂,竟然叫起直觉来了,他懂什么叫直觉么!

长孙无忌大喜大忧,心想:“房玄龄死了,我很伤心,可治儿这孩子当众叫起直觉来,我岂止是伤心,我的心都要碎了啊!”

在这年代,对于官员们来讲,尤其是武将来讲,直觉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作战前,所有的情报都指向敌军要走某条路,而领兵的武将力排众议,说敌军一定不会走那条路,而是走这条,所以我们要在这里设伏,别的人问为什么,领兵的武将说不出来,却一定要大家按着他所说的设伏。按着他所说的去办,结果大获全胜。

这种直觉带来的胜利,往往被称做睿智,英明……但同样,直觉也是最不靠谱儿的,因为一提直觉,就等于是说拿不出证据来!

李治生平第一次地,在朝班的正中,旋转身子,目光扫向大臣们,问道:“诸君,房玄龄吉人自有天相,孤信得过他没有遇难,而且孤更信得过王平安,如果真的出了意外,那他也一定能够解决,绝不会辜负孤对他的期望!”

这句话便是武媚娘教他说的,他当廷大声说了出来,说得很有气势,尤其是环顾四周,更加显出了上位者的威严!

长孙无忌看向李世民,李世民也偏巧看向他,两人心中同时想:“这孩子,倒也有可取之处啊!”

第四百六十七章 达颜部

李世民心中稍有安慰。这段时间因为王平安不在长安,没人给李治出谋划策,李治便又恢复了窝窝囊囊的本色,李世民对他的不满情绪,又开如增加起来,再加上白天李治哭得跟个幼童似的,更让他不满!

可没想到,只半天功夫,李治再进甘露殿,竟然变得这么有气势,而且还大叫着直觉,当众说他信得过王平安,这个事要是日后被王平安知道,那王平安不得死心塌地地辅佐他么,而且看在众臣的眼里,也必都觉得太子恩义,绝非薄情寡义之人!

李世民坐直了身子,摸了摸胡须,心中感叹,儿子长大了,终于会拉拢人心了!

长孙无忌心里也是欢喜。好啊,治儿开始懂得什么叫做帝王之术了,他做得对,做得好,不管房玄龄的死讯是真是假,治儿都是最终的赢家,他会得到大臣们忠心的拥待。嗯,想起来了,当初皇上也用过这招!

大臣们则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李治,他们想起了凌烟阁,上面那些功臣的画像,虽然皇帝从没说过什么,但宫中传出消息,说皇上每有闲暇,总是会去那里坐坐,回忆当年的往事。有情有义,千古明君!没想到太子,也是这样的重情之人啊!

李治毫无理由的支持王平安,硬说房玄龄没有死,否则王平安一定会上报,不会等到别人先送奏章来,别看他这种做法很有些“莫名其妙”,但朝堂上的所有人,就统统都吃他这一套!

李治的人品值,嗖嗖往上窜!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但愿事情,如我儿说得一般!”

可那个跪着的心腹却着急了。他说谎,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在说谎,因为他断定房玄龄非死不可,强盗被逼得狗急跳墙之时,什么事做不出来,不杀害人质……这是不可能的,换做自己是强盗,也不可能就这么放过房玄龄和王文度啊!

他赶紧大声道:“太子殿下,小人说的话句句属实,绝无半点虚假!”

李治瞪了他一眼,喝道:“确无半点虚假,因为都是假的!值殿武士何在,将这人关入天牢,等候发落!”

按道理来讲,朝堂之上,只有两个人可以下达这样的命令,一个是李世民,一个是长孙无忌,他虽然是太子是储君,但也没有权力下这么武断的命令,毕竟他还没登基呢!

可是。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没说话,反而一起点了点头,心中都想:“好,上位者理应有此气魄,做事就应当果断,说一不二!”

值殿武士上前,将心腹拎了出去,关进天牢。

李世民向李治招手,道:“治儿,过来。”

李治有些冒虚汗,他从来没这么牛气冲天过,头一回这么英明神武,挺不适应的。见父皇召唤,便走上了台阶,来到李世民的跟前。

李世民看着儿子,老怀大慰,道:“治儿,希望你的直觉是对的,你房叔父没有遇到危险!”

李治大声道:“房叔父绝不会有危险的!”话说得大声,可腿肚子却有点抽筋,千万不要真的遇难啊,要不然我可丢人丢到家了。心里有些微微后悔,要是不这么当廷说出来就好了,那个小女子的主意,也不知会不会真的灵验。

廷上大臣议论纷纷,说了好半天,直到二更天,这才散了,对于房玄龄的死讯。没有讨论出什么结果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