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直接到达顶端!

百姓们听后,无不狂喜,如果粥里能加些盐,那可是太好了,这和淡不淡食的无关,关键是没有盐吃,全身就要无力,也更容易生病,所以能得些盐,那是再好不过了!何况老道说话时,故意称之为咸盐,还把“咸”字咬得极重,让人一听,口中就自然而然地感到那久违的味道!

不等王平安说话,百姓们齐声欢呼,拥着王平安就往徐州城赶。老道一直抓着王平安的手,低声对他道:“乖徒儿,咱们一起去吧,这时候你可不能说不去,那样百姓会对你很失望的!”

王平安情知非去不可,他叫道:“哪位好心,请去我家告知我爹娘一声!”他喊出话来,自有百姓前去报信,反正离得又不远。

王平安哼了声,对老道说道:“我倒要看看你能耍出什么花样来!”反手抓去,一把捏住老道的脉门,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别光你抓着我,我也得抓抓你!

老道嘿了声,并不挣脱手臂,反而笑道:“好小子,看你唯唯诺诺的,想不到还有点刚儿!很好,道爷喜欢!”

百姓们簇拥着王平安和老道,一起向城门口跑去,半路上又有无数灾民加入人群,越聚越多,待到了城门口,人已数千,加上门口早到的,足足有二三万人,百姓数量仍在增加!

牛正宏站在城楼上,脸色乌云密布,而且乌云里随时都会有闪电击出,他是刚刚从洛阳赶回来的。这一路上他弃车不做,乘马狂奔,可紧赶慢赶,到底还是回来晚了,长安来的巡察大员已然来到了徐州。

牛正宏此次赶去洛阳,为的就是和上司及同僚们商量,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钦差,宋州和汴州方向发生水灾,虽未祸及徐州,但百姓逃难,离了家乡,实际上真正的赈灾,不是发生在已成泽国的灾区,而是在附近州府,压力全要由他们这些地方官来承担!

大唐建立不久,无论是在皇帝心中,还是在宰相们的心中,隋朝那天灾人祸引起的大乱,还历历在目,所以长安城里,没有人敢不把这次水灾当回事儿,派下的钦差更是一个瞪眼便杀人的强势人物!

皇帝为什么要派下这么一位杀人不眨眼的钦差来,目地呼之即出,就是让他来杀人的,哪个官员要是敢不卖力赈灾,掉脑袋那是肯定跑不了的。所以洛阳留守连忙招集各州刺史,去他那里议事,刺史们做事不力,掉脑袋没关系,可那却会连累到他的,虽然留守大人手眼通天,可面对这次来的钦差,他也是无能为力,没法通融!

刺史们更加害怕,到了洛阳后,正在商议应对之法,突然有人报告,在赶往洛阳的钦差车驾突然消失,钦差大人易容化妆,直接进入民间,探查灾情!

刺史们无不大惊,钦差既然做出这种事来,想必不会是光要探查灾情,也是要考评官员的能力啊,而他们偏偏又都离了治所,跑到了洛阳,万一留守的官员赈灾不利,那这账岂不是要算在他们的头上!

洛阳留守焦急之下,忙命刺史们连夜赶回治所。牛正宏也是心惊肉跳,不敢耽搁时间,骑上马没命地往回跑,等回到徐州,见本州已然开始放粥,百姓也无闹事的,这才放下心来。

他大大地夸奖了一番众官吏,说在路过别的州时,有几个州府尚未放粮,估计着那几个刺史要有祸事,他本来还在担心徐州,可一回来,见竟然已经开始放粮了,行动迅速,非常叫人放心。他好生夸奖了一番众官吏,说他们做事果断干练,尤其是给这次放粥出主意的米远国,还有实际执行者常庆丰,所得夸奖最多!

常庆丰受了夸奖,对王平安感激得五体投地,心中充满了憧憬,看来自己升官的日子不远了,真不知该如何答谢王平安啊!

可没高兴多一会儿,突有人来报,说是钦差大人到了!

牛正宏一听这个,差点儿没吓晕过去,从洛阳到徐州,沿途那么多的州府,怎么钦差都没去,却偏偏来到了徐州,这不是要人命嘛!他赶紧迎接出府,所有官员尽数出迎!

可一出门,却发现来的不是钦差本人,而是他的随从,这些随从俱是彪形大汉,个个长相凶恶,与传闻中的钦差倒有几分相似。大汉们倒也没有什么废话,只是带来了钦差的口信儿,让牛正宏把护城河填了,因那护城河已然成了病源,如果再不处理,那么徐州即将爆发瘟疫!

说完这个口信儿,大汉们上马而去,不知他们去哪里了,牛正宏可没胆量派人跟踪。

牛正宏不敢怠慢,立即下令征集民夫,去城外填护城河,今天肯定是来不及了,但也要把声势造出去,让暗地里观察的钦差知道,他牛正宏是卖力气赈灾的,绝非敷衍!

城楼上,徐州官员分做两列,站在牛正宏的身后,各有所想,人人都在想着心事!

戴士强看了眼捂着脑袋的米远国,心想:“这老家伙怕是又要装晕!”他又看了眼官员后面的常庆丰,心里大大不是滋味!

他后悔啊,真是快悔断肠子了。就在今天,王平安还告诉他要把护城河填了,因为这条成了臭水沟的河已然成了病源,自己还百般推脱,不肯照办,如果自己能越权,抢先一步,就算不去真的填河,而是先造造声势,岂不就是大功一件!

戴士强无论如何想不到,王平安的想法竟然和钦差大人完全相同,就象是一个人说出的话一般。

他又看了眼米远国,心想:“完了,想要取代他当上别驾,估计是不太可能了!”又看了眼常庆丰,心中又想:“这人和王平安交情非同一般,放粮的主意他就是听王平安说的,结果立了一功,眼见在刺史大人心中份量加重,我看这场大灾这后,这家伙及有可能取代我,当上司马!”

戴士强越想越是后悔,突然来了句:“我怎么就没信他的话呢?”

牛正宏回过头来,问道:“没信谁的话?”

-----

附:平安感谢书友Sueh的打赏,你的打赏非常慷慨,平安万分感谢你的支持,谢谢,非常感谢,平安还要感谢书友我心依旧∮,感谢你的热情打赏,平安在这里向你们拱手行礼!

冠心病药膳

二参红枣饮

配方:党参、北沙参各10克,红枣五颗。

制作:1。把红枣去核,党参、北沙参切片。

2。把红枣、党参、北沙参放入炖锅内,加200毫升水。

3。把炖锅置中火上烧沸,改用文火煮30分钟即成。

食法:代茶饮。

功效:益胃生津,补气补血。适用于气血两虚型之冠心病患者食用。

宜忌:凡风寒咳嗽,肺胃虚寒者慎服。

第一百零六章 原来你是尉迟恭

听牛正宏发问,戴士强把心一横,如果这时候再不争一争,那么自己的位置真的就要被别人取代了!

他连忙上前,靠近牛正宏,说道:“大人,您的侄子王平安和下官交情莫逆……”

常庆丰在后面听着一咧嘴,白天你还把王平安给抓起来了呢,要不是我去告诉你,你至今还把人家关在牢里,这要能算得上是交情莫逆,那要是不莫逆得啥样,直接剁了?

戴士强又道:“平安这少年在大人的教诲之下,很是聪明能干,他先给常大人出主意,说了放粥之事,常大人跟米大人说了,这才放的粥!”

牛正宏啊了一声,转过头狠狠地瞪了眼米远国,刚才你怎么不说明此事,竟把功劳全都算到自己头上,冒功讨赏,蒙蔽上官,当真可恶!

米远国不知那个主意是王平安出的,还以为是常庆丰出的,见刺史大人瞪自己,他吓得一哆嗦,回头看向常庆丰,见常庆丰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心想:“要糟,难不成我熬不到年头儿,这就要退了?”

他既然能成为徐州官场的不倒翁,那可不是光靠装晕就能装出来的,用老道的话来讲,那绝对是滑不留手的老泥鳅。只看了一眼常庆丰,便知这是事实。

米远国立时说道:“不错,这个主意确是王平安出的,但他为人沉稳,做了好事却不愿留名,并不想出风头,所以并不真的出面,只是假托常大人的口,告诉了下官。下官本不欲抢他之功,但又想他是大人的侄子,这话如果他能私下里告知大人,那岂不更显亲密,所以下官不敢当面说出,大人莫怪。”

他顿了顿,又道:“这件事在场同僚都略有耳闻,心中都赞大人能有如此不好名不好利的好侄儿,当真是好福气,好福气啊!”

这两句话说得滴水不漏,不但为自己开脱了,又把其他官员一起拉下水!别的官员谁也不笨,哪可能表示自己啥啥都不知道,自然是大点其头,连说正是正是!

这下子戴士强可坐蜡了,别人都那么“体贴”,不肯明说,偏偏自己把事情挑明了,这岂非是大大的不识趣?他看了眼牛正宏,见刺史大人微微点头,心想:“坏了,他信了米老晕的话了!”

牛正宏心想:“多亏了平安这孩子啊,如果不是他,恐怕徐州此时和别的地方一样,也没放粥呢,而钦差却偏偏来了我这里!我本来有难,却因他的主意,有难变成了有功,他不但保住了我的官帽,更是救了我一命啊,这个侄子没白认,事后定当好好重谢!”

戴士强忙道:“王平安确是行事低调,他还建议下官,要填护城河,所说言辞竟和钦差的命令一模一样,下官当时便想照他的话去办,可却万万不敢越权!下官已然派出心腹家丁,赶去洛阳去告知大人了,可能是半路上错开,大人并没有见着!”

他这话是在告诉牛正宏,我本来是要按着王平安的话去办的,但因为刺史大人你没在城中,所以我才没办成,而我没办成是因为尊重你,我可是派人去通知你了,光凭这点我就比别人要强!

反正这事不好查证,而且牛正宏正是焦头烂额之时,他也不可能有心思去查证!戴士强心里已经打算好了,一等回家立即便要备上一份重重的厚礼,给王平安送去。世上之人哪有不爱钱的,只要王平安替自己说上几句好话,把事情认了下来,那他的官位就保得住了,别人休想将他挤下去!

牛正宏哼了声,他可不糊涂,他要是糊涂能做到一州刺史这样的大官么?什么不敢越权,根本就是没有采纳人家的建议!戴士强怕什么,不过就是怕他办事不力,日后被王平安说出来,动摇了他的官位!

他横了眼戴士强,这种小算盘你也敢跟我打,真是不知死活!牛正宏问道:“你说的这些本官都已知晓,但本官刚才问的可不是这些!我是问你,你没信谁的话?”

戴士强脑袋嗡地一声,刺史既然抓住这句话不放,那显然早就心里明白了,而自己说了一通,不但没能将事情掩盖过去,反而让他心中更增恶感!

自己这官位怕是保不住了,大灾期间,在赈灾方面徐州只要有一点点的失误,那么黑锅非得让自己来背不可!那个老道说自己官做不长久,看来真的没说错啊!

身子晃了晃,戴士强一跤跌倒,晕了过去!

米远国咦了声,心想:“今天可奇了,我还没晕呢,他倒先晕了!”

牛正宏看都不看地上的戴士强一眼,挥手道:“司马大人连日劳累,送他回家休养,不用再当值了。常庆丰何在?”

常庆丰心头砰砰乱跳,上前道:“卑职在!”

牛正宏道:“徐州司马一职暂由你代理,好生做,莫要让本官失望!”

常庆丰大喜过望,他早知自己会升官,可没想到竟然来得这般快,看来听小神医的话就有好前途,不听就要完蛋啊!以小神医三字称呼王平安不够妥帖,应该叫他小神仙才对!

“卑职定当好生办事,以报大人提携之恩!”常庆丰跪倒在地,给牛正宏行礼。

就这时候,城外突然有人叫起来:“粥里要放咸盐,要不然我们会得病的!”

开始只是百十来人在叫,过不多时,叫的人越来越多,呼声越来越大,城下灾民竟然全都叫了起来!

虽然城外在放粥,可此时城门已关,天黑了就要关城门,这个规矩是不能变的,差役们放完粥,也得等明天开城门时,才能再进来!

牛正宏眯起眼睛,看向城外,喝道:“左右,过去问一下,是谁在煽动百姓,吃粥还不够,竟然还要放盐!”

不用别人去问,就听城外的百姓又叫道:“平安小神医医术高明,他说放咸盐好,那就是好!”

“放咸盐,放咸盐!”城外灾民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

牛正宏一愣,随即便道:“原来我侄儿也在城外,他倒是关心灾民。很好,左右,去库中调盐,顺下城去,给百姓们添些味道!”

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什么话并不重要,看谁说才是最重要的,刺史大人真的是很宠爱那位王平安啊!

可不是宠爱嘛,牛正宏正在感念王平安救了他一命,哪有不宠爱之理,再说米这大项支出都舍出去了,何况是咸盐。再说了,百姓们有所求,而自己有所应,如果被钦差看到,自然会认为自己是个好官,这也算是一种政绩了!

牛正宏心想:“我这侄儿不错,又给我争得了些好评!”

常庆丰赶忙道:“尊命,卑职这就去办!”连跑带颠地下了城楼,赶去调盐了!

城上自有守兵向下呼喊,让百姓稍安勿躁,这就给他们的粥里加上咸盐!

城外百姓呼喊,并非是王平安煽动的,要说煽动百姓的本事,他身边的老道才是此中高手!

老道还和他“手拉手”地站在一起。

就听老道说道:“想当初,道爷年轻时,那时的灾民可比现在多多了,也没人给他们放粥,粥里加盐更是想都别想。那个时候啊,只要出来个人,振臂一呼,立时从者如云,不用几天功夫就能拉起一支队伍来,天下之大,纵横来去,时势造英雄啊!往昔岁月,想想也让人感慨,真想永远年轻下去!”

王平安听他发感慨,硬着头皮道:“仙长,要是没事的话,咱们就此做别吧!”

老道笑嘻嘻地看着他,忽道:“你知道我是谁吗?”

王平安道:“你是位得道的神仙,嘴上功夫了得,不过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修行吧,莫要想些有的没的,比如造反之类的事情!”

老道哈哈大笑,道:“事情到了这份上,本道爷也该亮亮身份了,要不然再被抓进牢里,还得靠你救我!”他低声道:“道爷复姓尉迟,单名一个恭字!”

王平安点头道:“尉迟恭?嗯,好名字,听着有点耳熟……”他微微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

老道笑道:“你这小子有份好心肠,道爷很是欣赏,世风不古,现在你这种人可不多了!道爷有意要栽培一下你,来,你跟我来!”

-----

附:平安感谢书友FCloud,感谢你连续热情的慷慨打赏,平安还要感谢书友白翼龙,书友103206,书友海峡老头,感谢你们的热情打赏,平安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拱手相谢,多谢多谢!

高血压病药膳

风痰上逆型

沙参银耳粥

配方:沙参、银耳各10克,粳米100克。

制作:1。沙参洗净,切片;银耳发透,去蒂根,撕成瓣状;粳米淘净。

2。将粳米、沙参、银耳同放锅内,加适量水,如常规煲熟即可。

食法:宜早餐或宵夜食用。

功效:滋阴润肺,降低血压。适用于高血压症风痰上逆型患者食。

宜忌:脾胃虚弱者忌食。

第一百零七章 易地而处,你该如何

尉迟恭拉着王平安的手,就往人群外面走。王平安问道:“你真的叫尉迟恭?你怎么出家当了道士?”

尉迟恭回头笑道:“你猜猜看?”一个俏皮的笑容出现在他的脸上,不过他长相凶恶,这种笑容出现在他的脸上,尤其是天黑之时出现,说实话,俏皮有三分不假,可恐怖却占了七分!

王平安心想:“怪不得他的画相被贴在门上,当门神使用,果然够吓人的!”见尉迟恭玩俏皮,他也俏皮了一下,道:“莫非是你感情上受了挫折,心灰意冷,所以出家当了道士?”

尉迟恭一愣,脚步一缓,心里纳闷儿,什么叫感情上受了挫折?忽地,他明白了,道:“是啊,道爷感情上确是受了挫折,你这小子眼光倒也不错!”

尉迟恭所说的感情,并非指男女方面的感情,以他的身份和性格,男男女女的事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他说的感情,指的是与朝中大臣们的感情,他性子骄傲,甚至有些居功自傲,总看不起别人,而朝中的大佬们,个个都是开国功臣,谁也不见得比他身份低多少!

这次发了水灾,本来没打算派尉迟恭来的,他是一介武夫,这种细致活不见得会办得妥帖,本来打算派一位干吏前来,可尉迟恭瞧不起那位干吏,在散朝之后竟大加讽刺,如何如何的说了一大通,结果把那干吏差点没气死!

那干吏受了委屈,便跑到皇帝那里告状。皇帝也很生气,找来尉迟恭,对他说既然你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那干脆,这次赈灾的事,你去办吧!

尉迟恭又后悔了。其实象他这种人很多的,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可真要让他去办事儿,他又没本事办得好!让尉迟恭冲锋陷阵,杀人放火,那他一个顶俩。可要让他去赈灾,做细致活,他就不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