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脱贫致富奔-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妹妹坚持,夏大姐只有应承道”“好···好···,我们二妞说是秘方就是秘方。姐不告诉别人。”
  看着自己被夏大姐当成任性的小孩子安抚,夏晓晴很是无奈。
  第二天去镇上,夏晓晴姐弟还是选择了坐牛车。因为家里竹笋为患,必须加大销售量,但单凭两个小身板背笋去确实不科学,而夏大姐又必须坐镇家里加工竹笋,牛车就变成了最好的选择。早上夏大郎帮着他们把货送上了牛车,才回家吃早饭上学。
  到了镇口后,夏晓晴多给了一文给车把式,让牛车直接把他俩送到了福满楼后门,车把式还亲切地帮他们把东西搬进了院子。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周掌柜看到夏家姐弟准时到来,高兴地迎了过来。夏晓晴先把昨日四坛的订货拿出来,请周掌柜验收,周掌柜一坛坛地揭了盖尝了没问题后,才叫伙计把货收了进去。
  “小娘子,不是说要带另一种腌笋过来吗?就是这些吗?”周掌柜看着地上剩下的几个坛子问道。
  夏晓晴从地上拿起一个做了记号的腌笋坛,掀开盖子递给周掌柜品尝。“周掌柜,就是这种,这种腌笋叫百香笋,是用我们家祖传的秘方做成的,你尝尝,别的地儿绝对找不出比它还好吃的。”
  周掌柜满心期待的尝了,吃着比之前的腌笋香味更浓厚,层次更为丰富,隐约有一股香料的味道,却又说不清到底是那种,味道连他这个吃遍美食的人都觉得惊奇。周掌柜马上叫人上厨房把唐师傅请了出来,唐师傅是福满楼的大厨,手艺十分了得,不要说在这这东大镇,就是连长安城都是数一数二的。
  没一会儿唐师傅就跟着伙计出来了,周掌柜又把手里的百香笋给他尝了。唐师傅吃后也是一阵惊奇,觉得味道十分奇特,楞是没吃出来到底放了哪些调料,能做出如此美味的百香笋,直呼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其实这也不能怪唐师傅学艺不精,本来在古代的香料就多是用于香囊、香包的制作,就算有厨师用来烹调肉食,也十分单一,不会很多种一起混合使用,夏晓晴如果搁在现代就是个业余选手,但在古代可能就是专业中的专业了,毕竟两个时代的口味不是一个水平线上的。
  周掌柜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带来的两坛百香笋,以每坛二十四文的价格成交。后来夏晓晴又向周掌柜展示了背篓里的新鲜竹笋,周掌柜也冲动地买了五斤竹笋,在夏晓晴的忽悠下准备在福满楼搞个春笋系列菜肴。
  有了福满楼这个大客户,夏晓晴和夏二郎一下轻松了许多,在市集卖完了带来的三十斤竹笋后早早地回了家。
  持续的卖笋生涯,让夏家几个孩子都有点疲惫不堪,几个孩子都是从早干到晚,一直没停过,夏大姐每晚还要熬夜做绣活,连夏大郎每天放了学,都要上山捡两大筐柴火回家,还好值得庆幸的是每天竹笋的销售都很稳定,夏家收入也开始稳定起来。
  福满楼自从推出了春笋系列菜肴后,生意越发的好了,来尝鲜的人络绎不绝。周掌柜又接受了夏晓晴的建议,在酒楼里面设计了几面翠绿的竹墙,绿意围绕竹香浮动,受到了广大酸腐文人的追捧,一时间福满楼生意火爆,超越了东大镇最好的酒楼聚仙楼。
  福满楼每日的用笋量涨到了,鲜笋每日二十斤、百香笋十五坛。当十几天后第一批酸笋出坛了,夏晓晴第一时间送到了福满楼,并送上酸笋老鸭汤的食谱给唐师傅,声称也是自己家祖传秘方,把唐师傅感动得老泪纵横,在那个时代学点手艺不容易,没个十几二十年学不出来,更不要说是独门秘方这种代代相传的东西了。果不其然,酸笋老鸭汤又引起了一阵风潮,连起它酒楼都纷纷效仿,但是味道就是比福满楼差了一大截。
  自从福满楼生意火爆,每天腌笋、酸笋需求量大,夏家就只独家供应给福满楼了,毕竟腌制竹笋还是比较费工夫,价格也不比卖鲜笋高多少。只从独家供应福满楼以后,夏家就以一个月二百五十文的价格,雇了车把式每天早上直接把牛车,赶到夏家门口拉货,夏二郎就独自跟着车去镇上送货卖笋,夏晓晴就在家里帮夏大姐采笋做酸笋、腌笋。
  自从有了卖笋的收入,夏家是过得十分幸福。每次夏大姐去赶集买药就会割肉回家,平时不吃肉的时候夏大姐也时不时地让夏二郎买猪大骨和下水回来熬汤,再加上偶尔跑进竹筐的小鱼儿,夏家基本上这段时间油水没断过,全家人都长胖了,脸色也好看了,特别是夏母有时都能下床走两步了。
  为了不引起村子里其他人的注意,特别是夏大伯一家的注意,夏晓晴特别跟车把式商量,让他每天很早就来拉货。尽管如此小心,几天后还是引来了夏大娘的上门打探。
  夏晓晴现在是无比痛恨这矮小的篱笆,完全是拿来好看的,起不到任何保护安全和隐私的作用。而此时夏大娘正无比轻松地拉开关着的院门,自顾自地看着放在两边树下的腌菜坛子。
  看到夏大娘进院子,夏晓晴赶紧冲进厨房,“大姐,快来,大娘来了。”
  “大娘,她来干嘛。”夏大姐顿时脸一沉,快步走了出去。出门就看到夏大娘正揭开一个酸笋坛子,还伸手进去翻看,夏大姐心里顿时就起了火,定了定神,忍着气迎了上去。
  “大娘,你怎么来了。你在干嘛?”夏大姐走到正在偷吃腌笋的夏大娘旁边,出声问道。
  夏大娘看完酸笋,又揭开了旁边的一个腌笋坛子,看到腌得油亮的腌笋,赶紧抓起一些腌笋就吃起来。正吃得高兴,夏大姐一出声把她吓了一大跳,使劲吞下口中的腌笋,又讪讪地放下坛盖。
  夏大娘随手用袖子擦了擦嘴,说道:“大妞啊,最近我听说你家在做啥大买卖,每天还雇了车来你家拉东西。”
  夏大姐听到夏大娘的话就愣住了,她没想到大娘这么快就知道了,自己家买笋的事连周婶都没仔细说过,她不想大娘知道自己家卖笋赚钱了,大娘这个人是但凡有点便宜就想占,前几年没少来家里打秋风。夏大姐想糊弄过去,但她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夏晓晴站在一旁,看到夏大姐明显愣住了,赶紧接话说道:“大娘,我们没做啥大买卖。就是卖了点腌菜。那牛车是酒楼雇的,在邻村拉了蔬菜,顺道过来拉腌菜的,我们自己可雇不起车。”
  “就是这些腌菜,味道吃着挺好。想必这些天赚了不少钱吧?”夏大娘指了指地上的坛子,一脸谄媚地问道。
  “卖点腌菜能赚啥钱呀,就赚点糊口的小钱。”夏晓晴两辈子都没见过这么不要脸面的人。
  夏大娘撇了撇嘴,不死心地继续说道:“你们还小,家里大人又病着,做买卖可不要被别人骗了。要不,明天大娘来帮你们看着。”
  “大娘,不用了,我们和酒楼签了契的,爹也看过了没问题。”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夏晓晴才不想让她来占便宜。
  “哦,签了契的啊,那应该就没问题了。”夏大娘眼看插不了手,赶紧又对夏大姐说道:“大妞,你还下,不会管钱。要不大娘帮你保管着,你差点啥来找大娘要。”
  “大娘,不用了,这钱月底酒楼才给呢,我们家还差起济世堂的药钱呢,可能月底得了钱还不够付药钱的。”夏晓晴故作忧愁的说道。“大娘,如果你家宽裕,借我家点钱吧,爹的药又要吃完了。”
  夏大娘看夏晓晴说得滴水不漏,还反过来找她借钱,心里一阵恼怒。拉下脸,拔高声音说道:“我家也穷着呢,没钱。”说罢转身就走了。
  夏大姐看到妹妹把大娘气走了,心里一阵舒畅,抱起妹妹一阵亲,“二妞,这小嘴太能说了,姐还是第一次看到大娘没占到便宜就走呢。”
  “大姐,等卖笋赚了钱,我们在屋外面修一道高高的院墙吧,这篱笆一点都不管用。”修院墙这个想法在夏晓晴心底盘旋许久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跟夏大姐说,夏晓晴前世住惯了装铁门的楼房,实在是不适应这种像装饰物的篱笆,她就怕晚上跑进来个坏人、野兽啥的,再溜进来几条毒蛇之类的,到时候怎么死都不晓得,真是太不安全了。“有了院墙,大娘来就不怕丢东西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想到冬天家里丢的那只老母鸡,夏大姐一阵心疼,那是家里最后的一只鸡,全家的舍不得吃,就等着它下蛋给爹娘补身体,结果被大娘偷了,虽然没有当场抓到,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家里修了院墙,就买几只鸡喂上,天天下蛋给爹娘吃了。“好,二妞,等隔几天姐就跟爹娘说去。”
第十八章 锦绣坊
 夏大娘王氏在小叔家没讨到便宜,一路骂骂咧咧地回家了。王氏一路走着,心里是越想越不觉得甘心,不就是用笋腌的腌菜吗,自己早吃出来了,防人跟防贼似的,赚点钱就想藏着掖着。
  回到家里,王氏看到丈夫夏仕田正悠哉地坐在炕上喝着小酒,气更是不打一处来,劈头上去就是一顿大骂。夏仕田为人老实,王氏泼辣不讲理,从结婚到现在被她压制了十几年,从来不敢说句硬话。王氏看丈夫不敢还嘴,骂得更大声了,把在外面受的气都撒在了夏仕田身上。
  夏家卖笋一直卖到三月下旬的最后一茬,最后家里的笋基本上都卖光了,只剩下自家留的一点酸笋和笋干,还和福满楼约定了明年的春笋供应。
  最后一次卖完笋,夏大姐专门到村里一个婶娘家里去买了只老鸭子,回家在夏晓晴的协助下做了一大锅酸笋老鸭汤,这还是全家人第一次用酸笋做菜吃,这也是夏晓晴到了古代后第一次吃到家禽肉。
  晚上吃过饭后,四个大点的孩子都留在了爹娘的屋里,准备算一算这一个多月来卖笋的收入。陈氏从让夏大姐从箱子里拿出装钱的大木匣子,打开来摊放在炕桌上。匣子里装着一大堆铜钱,还有一些碎银和一个银锭子。夏家每次卖笋的钱基本上都是当天晚上就上交给陈氏,陈氏也全都叫夏大姐放进了钱匣子里,一个多月下来只看到匣子里的钱越装越满,居然比以前家里富裕时积攒的钱看着还多。
  这还是家里人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全家人眼睛都看直了,夏晓晴因为是第一次看到古代的银子也是好奇不已。夏仕齐也被匣子里的钱镇住了,他没想到几个孩子折腾着卖笋,短短时间居然能赚这么多钱,以前自己坐馆一年都才二十两银子,居然还没孩子们一个月挣得多,想到这些心里不禁一阵感慨。
  夏仕齐感慨完后,收回心思给孩子们分配了工作,夏大郎和二郎算账,夏大姐和二妞数钱。
  夏大郎拿来算盘和笔墨纸砚,夏二郎也拿来了每天的送货单和出货单,二郎唱单子大郎打算盘,两人算得一阵慌乱,毕竟两个孩子平时都没正经算过帐,夏大郎也只是以前跟着父亲学过一阵打算盘,都是纸上谈兵没实际操作过,而且在古代做生意都会请专业的账房先生。看两人算得艰难,夏晓晴一阵无奈,在现代小学生都可以心算出来的东西,到了古代咋就变得这么困难了啊。夏晓晴想去帮忙,却又怕暴露身份,想提醒一下他们,无奈古代人又不会阿拉伯数字,更不会珠心算,只好作罢。
  送货单和出货单的概念还有存货管理制度是夏晓晴引进的,家里人多是第一次做生意,又是小孩子难免会出点错,虽然都是家里人不存在信任问题,但是夏晓晴还是想尽量做到正规化,难保以后家里还要做其他生意呢,有点规矩总是好的。这次合作的福满楼掌柜和李管家都挺实在,每次都是按时付帐也不短少钱银,但是以后换成其他人可就说不准了,所以夏晓晴才如此强调。
  夏大姐和夏晓晴一起坐在炕上,把钱倒出来用大布兜着,就开始数钱。数钱这个活夏晓晴还是挺乐意干的,都是明代古钱还有银锭,可全是古董啊,如果拿到现代不知道能换多少钱呢,想想都觉得兴奋。看着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钱,夏晓晴心里是一阵舒畅,自己才到了古代就能赚钱,看来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自己真是个人,哈哈······
  夏大姐和夏晓晴两人把一千个铜钱穿成一串,穿好了几十串,又拿了小秤把散碎银子过了秤,算上那个五两的银锭子,钱匣子里的钱折算下来一共有六十七两多银子。夏大郎和二郎折腾了半天,在父亲夏仕齐的指导下,终于也把帐算出来了,算上买调料的支出,刚好和匣子里的数量差不多。
  算好帐,看着匣子里孩子们的赚钱,陈氏把零散的二两银子拿出来递给夏大姐,让她去赶集的时候去镇上买几尺布回来,给家里每个孩子都做上一件新衣服,再给弟妹们买点好吃的回来,然后又叫夏大姐把钱匣子细细地收好放到箱子里。
  自从了解了明朝的物价水平,夏晓晴知道二两银子就是两千文钱,在一般农户家里可以算得上巨资了,有些家里一年都存不下来这么多钱。买点布做几身衣服,再买点好吃的,肯定也还会有剩余。
  隔了两天又到了赶集日,夏大姐就带着夏晓晴上镇上买布去了。
  到了镇上,夏大姐先带着夏晓晴去了绣坊,她要先把这个月积攒的绣活交上去。
  夏大姐熟门熟路地带着夏晓晴从侧门进了锦绣坊后院,径直走到东边的一间屋子里走去。虽然时间还早但那间屋子里面已经等满了人,想必也是跟大姐一样也是来交绣活的吧。
  夏晓晴打量起这间屋子,屋子颇大用雕花隔断分成外屋和里屋,外屋就是妇女等待的地方,里屋应该是收货间,只见里屋靠墙处有一排大大的货架,上面分类排放着各种绣品,靠外屋隔断的地方摆放着一张黑色的长桌,长桌里面坐着两个妇人,穿着藕荷色绣花襦裙的妇人正在数钱,想必应该是绣坊的管事,旁边个插着银簪穿着朴素布衣年纪稍大的妇人正在检查交上来的绣品,各种荷包手帕堆满了桌子。
  夏晓晴在家里常常看夏大姐绣花,夏大姐绣花又快又好,几针下去就是一朵漂亮的花,要不就是一只灵动的鸟儿,夏晓晴羡慕得直流口水。想当年大学的时候自己经常帮同学代工绣十字绣,一幅能挣一百多快钱,想到绣花是古代妇女生存的必要技能,外加自己还有绣花基础,夏晓晴也毅然决定跟着夏大姐学绣花。晚上夏大姐做绣活的时候,夏晓晴就拿着布头跟着学,学了很久绣出来的东西都还是歪歪扭扭的,还好这具身体的原主就以前就不爱学女红,不然非穿帮不可。夏晓晴经常感慨,当个古代女人真是不容易。
  夏大姐自己也跟着排起队来,让夏晓晴自己去院子里面玩,还叫她小心不要出院子以免走丢了。夏晓晴满口答应下来,便往屋子外面走。
  屋外院子不大,大概只有半亩地大小。院子有边有一道小门直接通到前面铺子,小门上挂着棉布帘子,夏晓晴轻轻掀开帘子,往外面望去,因为时间还早店铺里并没有客人,只有几个伙计在打扫。货柜里一溜多色丝绸、提花锦缎,显得是夺目耀眼,来到古代看惯了周围人灰扑的衣着,陡然看到这么多色彩,让夏晓晴真还有点不能适应。绣坊左边边放了一扇花开富贵牡丹绣屏,屏风后面摆放着一张黑漆镶玉圆桌和几个青花瓷蹲。
  夏晓晴正看得高兴,这时绣坊外停下来一顶轿子,一个丫鬟装扮的少女正打起轿帘让另一个同样装扮的少女扶着坐在轿子里面的妇人下来,绣坊掌柜看到来人马上热情地迎了上去。那妇人被两个丫鬟搀扶着,漫步走到绣屏后面坐下,从那妇人的走路姿势,夏晓晴才发现她原来缠着小脚,看来应该是大户人家的夫人。看那妇人坐下,绣坊掌柜站在一旁开始做起介绍来,看来这应该就是古代的VIP顾客了。
  只见那妇人细眉凤眼,穿着菱形格子绣花彩缎褙子,头戴鎏金累絲嵌玉石金簪,耳朵上坠着金環玉兔耳坠,手戴嵌红宝石凤纹金鐲,一身明艳富贵。夏晓晴完全被那妇人的穿戴晃花了眼,完全都是应该进博物馆的东西,简直太漂亮了,以后自己有钱也买,拿盒子装起每天看看都高兴。
第十九章 水田衣
 “你在看什么?”
  夏晓晴看的认真,突然身后冒出一个声音来,吓得她心突地一跳,拉着帘子的手也一下甩开了。赶紧站直身子转过头去,大声回答道:“我没看什么。”典型的做贼心虚,外加此地无银三百两。
  绣坊伙计陈四从仓库取完货出来,正准备往前面铺子走,远远就看到一个八九岁大小的女孩站在小门边上,屈着身子掀着帘子往铺子里面看,不知在看什么看的如此津津有味。陈四抱着货不动声色地走到她背后,也跟着往铺子里看,只看到有几位顾客在里面,却也没什么特别的,一时好奇便出声问道。
  夏晓晴定了定神,才发现眼前站着的是一位十五六岁大小抱着几匹绸缎的男孩子,看来应该是锦绣坊的伙计,显然自己是挡了别人进去的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