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4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会正果断下令,“召集诸部将领,再议攻击之策。”

    十月初八,燕北,怀荒镇,齐王行营。

    李子雄的书信经李思行之手,由秘密渠道送至怀荒。齐王、韦福嗣、李善衡、李百药得知联盟大军已于九月二十六攻陷奚王府,惊喜万分,虽然之前李思行也有密报,说李子雄已经率军杀到蟠龙堡,与古北口建立联系,另外行宫那边也有密报,说圣主和中枢态度明确,支持收复安州,要求古北口给予支援,但事情的关键是拿下安州,如果二李不能攻陷奚王府,未能取得较大战果,也就谈不上收复安州,所以齐王等人忧心如焚,日夜期盼好消息,结果如愿以偿,心花怒放。

    李子雄在书信中具体述说了安州战局,第一阶段因为攻敌不备,打了奚族一个措手不及,战果丰硕,但接下来联盟不但要巩固和加强前期战果,同时还要与阿会正所领的奚族主力大军以及突厥人作战,困难较大,需要各方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长城内的粮草武器的支援。然而,谈判并不顺利,官方提出条件,要求飞狐留守军队立即撤进安州,这触及到了联盟底线,李风云不可能答应,如此一来长城内的支援就有了变数,而这个变数直接危及到了联盟能否在安州战场上扩大战果。

    为此李子雄提出建议,恳请齐王在燕北方向有所举措,威胁闪电河两岸的突厥人,牵制一下碛东南牙旗,给联盟收复安州争取更多时间,另外就是与飞狐留守军团建立默契,积极压制镇戍燕北的副留守阴世师,抢到围剿的主导权,确保飞狐留守军团的安全,如此三方在长城内外就形成了呼应之势,只待实力壮大,必定可以影响乃至控制幽燕局势,而这又能进一步壮大实力,实力越大,齐王在南北战争中取得的战果就越大,未来利益就越大。

    李子雄写这封信的时间是月初,尚不知道圣主和中枢已经诏令涿郡留守段达不要干涉支援安州事务,也不知道圣主和中枢为了围剿飞狐叛军对代恒和河北的人事做了调整,所以他在书信中敦促齐王,利用眼前这个难得的好机会,想方设法把更多的“自己人”调至北疆,迅速壮大,确保在北疆立足。

    李子雄特意提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左骁卫将军、彭城留守董纯,一个是右骁卫将军郕国公李浑。这两个人都是齐王在军方的支持者,且都是能征善战的军方统帅,若能把这两个人调到北疆,不但可以让齐王的实力迅速壮大,且能帮助齐王在南北大战中建下功勋。

    “郕国公?”齐王看完书信,顿时心动,当即询问韦福嗣,“可有机会把郕国公调到北疆?”

    韦福嗣面露难色,李善衡与李百药四目相顾,摇头苦笑。圣主之所以做出妥协,把董纯调到北疆,纯粹是为了明年的第三次东征,圣主需要齐王安心戍边以牵制突厥人,而更重要的是,圣主利用围剿一事,给齐王挖了个“大坑”,只要齐王跳进这个“坑”里,圣主秋后算帐时,就能一网打尽。

    “大王,这次人事调整的背后隐含杀机,足见圣主已有了秋后算帐的打算。前有汉王杨谅,后有越公杨玄感,圣主屡遭打击,岂会重蹈覆辙?”韦福嗣叹道,“我们把郕国公调来北疆,有百害而无一利。”

    齐王冷笑,质问道,“既然圣主一定要秋后算帐,那么郕国公留在京师,难道就能置身事外,安然无恙?”

    韦福嗣哑口无言。

    “圣主利用飞狐叛军给孤设下陷阱,而孤为了自身之安全,是否就要剿灭飞狐叛军?孤不跳进这个陷阱,是否就能重新赢得圣主的信任?”齐王怒声说道,“既然孤只能以壮大实力来自保,为何还要讨圣主的欢心?既然孤要壮大实力,为何还要把郕国公留在京师,置其于九死一生之险境?”

    “大王,安州那边的形势还没有明朗,尚没有形成三方呼应之势,尚不能构成威胁,我们尚需隐忍,不能早早激化矛盾。”韦福嗣劝道,“欲速则不达,先把顺政公(董纯)调到北疆,然后再寻找机会把郕国公调来,于不动声色中发展壮大,切莫大张旗鼓,闹得沸沸扬扬,人所皆知。”

    “你们是否仔细看了这封信?”齐王冷声说道,“这是针对南北大战的提前布局,是把郕国公调到北疆,是让他始终掌控军权,而不是调到幽燕,调到孤的身边。”接着齐王抬手指向韦福嗣,“正如你所说,圣主已经打算秋后算帐,那么第三次东征结束后,圣主看到孤实力壮大,势必重拳打击,而他回到京师后,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杀掉郕国公,甚至灭掉陇西成纪李氏满门。如果这一推测变成现实,孤岂不惨遭重创?”

    此言一出,李善衡骇然变色,当即说道,“大王言之有理,臣立即书告郕国公,请他想方设法离开京师,外放北疆。”

    =手机用户请访问m

    。。。

第823章 你争什么?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十月初十,安州,武列水上游,鹦鹉川。

    鹦鹉川掩映于崇山峻岭之中,枯黄草木在凛冽山风中颤栗,初冬寒意异常逼人。此处小河潺潺,怪石林立,两岸峭壁陡峻,乃人迹罕至之地,却有虎贲和骠骑两军将士悄然隐匿。

    吕明星和郭明站在河畔山岗上,披着厚实毛氅,迎着呼啸冷风,向东方眺望。远处山峦叠嶂,森林茂密,广袤无边,一眼望不到尽头。

    “这才初冬,气温就骤然下降,让人措手不及。”吕明星抬头看看阴沉沉的天空,心里掠过一丝不安,转头看向身后向导,和颜悦色地问道,“你们这个地方,初冬会不会下雪?”

    向导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山中猎人,鲜卑段氏后裔,削瘦精干,期盼回归中土,对霸占他们祖地的奚族满怀仇恨,看到中土大军终于杀进来收复安州,欣喜若狂。听到吕明星的询问,这位叫段山的老者摇摇手,“将军请宽心,我们这个地方虽然初冬时分偶尔也会下雪,但以我的经验来看,今年肯定不会,今冬的第一场雪至少要到十月下。”

    “河川封冻大概在什么时候?”郭明问道。

    “一般在十一月中左右。”段山回道,“就算今冬严寒来得早,也不会早过十一月上。”

    吕明星和郭明四目相顾,眼中忧色更浓。河川封冻,马军如履平地,突厥人和东胡诸种一旦呼啸杀来,联盟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恐怕难以招架,因此时间宝贵,联盟一定要抢在河川封冻前击败奚族大军,先行摧毁一路敌人,然后集中力量对抗突厥人和来自弱洛水两岸的东胡诸种。只是,阿会正非常高明,对眼前战局有清醒认识,并不主动求战,而是耐心等待反扑时机,等待突厥人的救援,这给联盟歼敌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就在这时,几个斥候淌着河水狂奔而来,直冲山岗。

    吕明星和郭明互相看看,不约而同地迎了上去。

    大总管李风云的命令以最快度送达,昨日奚族大军开始渡河,诱敌之计已经成功,请虎贲、骠骑两军火行动,出鹦鹉川,沿着武列水东岸急南下,占据东岸所有津口,断绝奚族大军的退路。

    “阿会正中计了。”吕明星喜形于色,“只要我们攻占了武列水东岸,绝其后路,阿会正插翅难飞。”

    “切莫大意。”郭明说道,“阿会正小心谨慎,未必会倾力攻击,其麾下大军也未必会全部渡河,一旦其在武列水东岸留有接应军队,我们只要一显身,意图就暴露了,阿会正必定果断后撤,如此我们将面临奚族大军的疯狂攻击。”

    “难道他还能杀出重围?”吕明星嗤之以鼻,“武列水就是天然险阻,再加上我们近八千精锐将士的阻截,足以让阿会正寸步难进。”

    “阿会正虽是瓮中之鳖,但困兽犹斗,一旦破釜沉舟,以命相博,我们的损失就太大,得不偿失。”郭明摇摇手,告诫吕明星不要轻敌,“此次潜伏鹦鹉川,道路难行,迫使我们不得不放弃所有辎重,粮食和武器都是随身携带,数量极其有限,严重限制了战斗力,即便有武列水这道天然险阻的帮助,我们也很难在阻截中做到最小伤亡,所以还是小心为上,不到迫不得已,不要过早暴露意图,尽可能让其他各路伏兵先行消耗阿会正,以减轻我们的阻截重压。”

    吕明星不以为然,拱手说道,“时间紧迫,某先行一步。”

    郭明知道他听不进去,虽有心先行,但吕明星已经开口“抢”了,他也只能接受,“吕总管先行,某随后跟进。”

    十月初十,安州,茅沟川。‘

    茅沟川位于马盂山西南麓,全长百余里,而联盟所设的阻击地点便位于茅沟川的南端,距离方城大约五十余里,距离武列水牛头津口不足百余里。

    数日前,联盟总管呼延翦与曹昆率军抵达此处,找到一个两山夹一谷的有利地形构建阻击战阵。初九,李风云率军从武列水撤到此处,并命令留守方城的联盟第四军火赶赴战场。

    初十上午,总管海东青率领联盟第四军,带着大量的长弓、强弩等重兵器抵达战场。

    同期赶来的还有联盟司马袁安。见面后李风云先就问鬼方战况。

    “突厥人虽然加强了攻势,甚至一度增兵,但经过一番激战后,突厥人依旧未能攻陷桃水防线。”袁安笑道,“明公的推断显然正确,叱吉设阿史那咄捺出于自身立场考虑,并没有倾尽全力求援奚族的意愿和动力,再说安州失陷的消息尚未送达牙帐,在始毕可汗没有做出决策前,叱吉设和步利设亦不敢冒着挑起南北大战的危险盲目出兵,所以尽管突厥人的攻势很猛,但雷声大雨点小,阿史那咄捺的目的主要还是虚张声势,以免给牙帐抓住把柄。”

    “另据长城内消息,夹毕特勒阿史那思摩和俟利史蜀胡悉已经到达行宫,而从圣主和中枢的立场考虑,他们既然坚决支持我们收复安州,当然要竭尽所能帮助我们争取更多时间,因此不出意外的话,这场谈判肯定要拖延很长时间,直到突厥人获知安州失陷,这场谈判才会结束。如此推算,即便始毕可汗做出倾力救援奚族的决策,突厥人大举进攻的时间也要到十二月乃至明年初春。而到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在安州站住脚了,足以抵御突厥人的攻击了。”

    李风云望着案几上的地图,沉默不语。

    袁安看了李风云一眼,继续说道,“月初武贲郎将赵十住到了古北口,紧急约见明公和建昌公(李子雄)。初五建昌公到了蟠龙堡,与赵十住会晤。赵十住代表留守府,坚持要求解决飞狐问题。建昌公直言不讳地告诉赵十住,请他回复段达,飞狐是个陷阱,是圣主和中枢坑杀齐王的陷阱,请他们不要自以为是,免得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其祸。据说赵十住当时十分吃惊,醒悟过来后当即做出了承诺,不但保证留守府对支援安州的支持,也将对飞狐问题做出新的决策。”

    李风云低头看着地图,微微颔,还是不说话。

    袁安隐约有些不安,预感到李风云对当前形势和未来战局有了新的构想。

    “三天前,中山刘氏的刘山伯,蓟城简氏的简浚,在李思行的陪同下到达方城,与我们商谈深度合作。”袁安说到这里眉头微皱,语气有些冷厉,“另外,古北口副镇慕容正则派遣到安州的秘使也到了。”

    李风云这才抬头,颇感兴趣地问道,“来者何人?”

    “慕容三藏的孙子,慕容正则的侄子,慕容知礼。”袁安说道,“据李思行说,慕容三藏七月病逝,前来古北口报丧的就是这个慕容知礼,因为东都兵变,遂滞留于此。”

    “好好招待。”李道,“慕容氏的子孙都是忠孝刚正之辈,令人钦佩,不可怠慢。”

    李风云的这种态度让袁安很诧异,忍不住提醒道,“明公,他拿着粮草武器要挟我们,咄咄逼人,若有退让,必定得寸进尺啊。”

    “为什么不退让?你争什么?争一口气,还是争权夺利?”李风云顿时严肃起来,“方城那边都是你这种态度?这种态度如何合作?拿什么赢得慕容正则的信任?我要粮食,我要武器,我要将士们始终保持战斗力,我要在塞外战场上节节胜利,在最短时间内赢得最大战果,并且迅展起来,成长外一个庞然大物,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去,才能在未来形势中牢牢掌控主动。如此浅显道理,你们都不懂?眼前这点退让,可以让我们在未来赢得巨大利益,两者相比,孰轻孰重,你们不知道?”

    “明公,圣主和中枢的态度很明确,坚决支持我们收复安州,主动权在我们手上。”袁安说道,“慕容正则不过一个小小的副镇,只有俯听命的份,岂能反客为主,拿粮草武器来威胁我们,甚至干涉我们的决策?”

    “谁说主动权在我们手上?”李风云冷笑道,“圣主和中枢虽然支持我们收复安州,但坚决遏制我们壮大,所以这个支援是暂时的,短期的,只待圣主和中枢的目的达到了,在外牵制了突厥人,在内动了第三次东征,接下来必然寻找一切借口减少甚至断绝支援。这一必然趋势你们看不到?眼前这点胜利,就让你们盲目乐观到不知所谓的地步?”

    “明公,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态度才要强硬。”袁安争辩道。

    “强硬的后果你考虑过吗?”李风云质问道,“如果圣主明年初春动东征,给我们的支援必定减少,而突厥人如果年底或者初春动大规模的进攻,我们怎么办?所以我们必须抓住眼前这个难得的机会,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兵贵神,在未来两到三个月内,不但要稳定安州,还要北上弱洛水,竭尽所能扩大战果,壮大我们的实力,这样我们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赢得与突厥人抗衡的能力。若想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迫切需要什么?粮草武器,大量的源源不断的粮草武器。”

    袁安吃惊了,没想到在李风云的谋划中,“兵贵神”贯彻始终,不但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就连自己都没有喘口气的时间。不过想想也的确应该如此,联盟根本就不能松懈,形势瞬息万变,变数太多太大,稍一疏忽联盟可能就会坠入败亡深渊。

    “你立即返回方城,把某的话原原本本的告诉所有人,让大家意识到危机日益严重,我们距离胜利遥不可及,务必戒骄戒躁,全力以赴。”李风云冷声说道,“另外你回来的时候,与慕容知礼一起来,就说某请他参加这场决战。”

    。。。

第824章 不满

    十月初十,安州,武列水西岸。‘

    阿会正谨慎小心,奚族大军在他的指挥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敢有丝毫大意,不给对手任何可乘之机,即便对手已经撤出数十里之外,他都如临大敌,严阵以待,唯恐出现意外。

    渡河耗时一天,而在这一天里奚军斥候四面出动,频遭阻击,最远探查距离也没有过五十里,尤其南边直接受阻于濡水,奚军斥候根本过不了河。

    阿会正敏锐感受到了危机,于初十上午召开军议。

    木昆部俟斤处和塬忧心如焚,担心坚守要阳的数万部落军民遭到中土大军的围杀,恨不得肋生双翅日夜兼程杀到方城,与中土大军展开激战,以拯救部落于危难,但阿会正不急,慢得像蜗牛,而这一做法说得好听点叫谨慎,实际上就是拖延,就是保存自身实力,罔顾盟友死活。处和塬因此怒不可遏,在军议上向阿会正难,指责阿会正贻误战机,要求阿会正加快攻击度。

    阿会正耐心做出解释,目前白狼虽率主力大军撤回方城,但突厥人是否倾力攻击尚未可知,毕竟突厥人已经攻陷鬼方,连续攻击后已经疲惫,再加上长城内的中土援军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所以突厥人未必愿意与中土人打个两败俱伤,这种情况下奚族大军匆忙进入战场,必然被突厥人所利用,被突厥人驱赶与中土人死拼,因此从奚族立场出,这一战肯定要参加,但必须选择恰当时机参加,以谋求最大利益。

    另外就是濡水南岸的杀戮河套已陷入中土之手,奚族大军的侧翼完全暴露在中土人的攻击下,一旦濡水南岸的中土军队在奚族主力北上之后,渡河攻击,占据武列水,断绝奚族大军的退路,则形势就对己方不利了。‘

    “白狼之所以大胆撤离武列水,集中兵力于方城,正是因为他的军队攻占了杀戮河套,控制了濡水南岸,对武列水形成了威胁,甚至对五渡水乃至更远的三会城都形成了威胁,让我有后顾之忧,不敢倾力北上。”阿会正指着地图,语气沉重地说道,“从这两天斥候探查结果来看,濡水南岸的中土军队全部出动,已经做出渡河攻击之势,而在我们前方,距离我们大约五十里的地方,有一支两千余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