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4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咄捺,阿史那咄捺岂不赔了夫人又折兵,自取其祸?

    阿史那咄捺当然不会冒这个风险,实际上之前攻打东湖戍,遭遇上万敌军的阻击后,他就知道对手有防备,此仗目标已很难实现,于是萌生退意,只是“虎头蛇尾”后果严重,对上对下都不好交代,即便要退,也要退得漂漂亮亮,不能损害了自己的权威,更不能给政治对手留下把柄。

    现在敌军从四面八方包围而来,证明奚王阿会正和奚族五部联盟早早就投降了中土,中土人早在鬼方城下设下了陷阱,他已经找到了推卸责任的诸多借口,目前所缺的就是撤退的契机,他不能不战而退,亦不能大败而退,要在事不可为的情况下安然而退。

    从这一目标出发,阿史那咄捺的确要坚守东湖戍,东湖戍无论如何不能丢,丢掉了就非常被动,这一仗就不好打了,即使要撤也要耗费一番力气,得不偿失。

    阿史那咄捺佯作思考,沉吟良久,问道,“斥候军可曾找到白狼的踪迹?”

    几年前纵横松漠的马贼白狼就是这支中土叛军的首领白发贼,白发贼就是白狼,这在牙旗高层已不是秘密,而最早传出这一消息的便是辱纥王部,后来从方城秘密渠道送来的消息也证实了这一传闻。

    碛东南牙旗的贵族们对白狼记忆尤深。此贼在松漠一带为祸多年,心狠手辣,恶贯满盈,但太狡猾,屡剿不平,稍有风吹草动就躲进平地松林,杳无踪迹。直到两年前白狼威胁到了奚族的安全,奚王阿会正忍无可忍,向突厥人求援,几方势力联手围杀,才铲除了这个祸患。但人算不如天算,哪料到此贼竟然逃出天生,躲进中土,如今又在中土人的支持下,卷土重来了,匪夷所思。

    正因为匪夷所思,牙旗贵族们就不得不以最大恶意去揣测白狼的秘密,最后得出结论,这是中土人谋取东北的阴谋,白狼就是这个阴谋的棋子,过去是暗棋,以塞外马贼的身份暗中混乱东北局势,现在是明棋,以中土叛贼的身份公开夺取东北。如果这个阴谋论真实可信,白狼就不是一般人了,是一个强劲对手,必须小心防范。

    史阿里门摇摇头,目露疑色,“到目前为止,斥候军尚未找到白狼,也没有发现白狼的侍卫风云军,但以我的判断,他肯定在鬼方,只是藏得很深,再加上天气原因,大雪封山,道路难行,斥候军活动范围受到严重限制,急切间难以找到。”

    阿史那咄捺眉头紧皱,又问道,“可曾发现李子雄、韩世谔、周仲和来渊的旗号?”

    这几位都是中土卫府大将,其中李子雄更是声名显赫,而韩世谔、周仲和来渊都是中土名将之子,卫府少壮派代表,亦是大名鼎鼎,虽然从中土传来消息说,他们都参加了杨玄感兵变,都是中土叛逆,为中土所不容,尤其出兵前接到的由阿史那思摩和史蜀胡悉从中土行宫内部获得的机密消息,都证实了他们的叛逆身份,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周仲的父亲周罗喉、来渊的父亲来护儿都是中土皇帝的股肱心腹,尤其来护儿现在还是卫府右翊卫大将军兼领水军总管,是中土军方数一数二的实权派,中土中枢核心层重臣,这样一位权势倾天的大人物儿子竟然背叛皇帝发动兵变,竟然没有连累到来护儿本人,这未免匪夷所思了。

    事出反常即为妖,这也可以证明这支所谓的“中土叛军”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由此引伸出一个问题,这支军队的最高指挥是谁?到目前为止,阿史那咄捺和碛东南牙旗所有高层,对这一重要问题,都没有正确答案。

    白狼年轻,即便有背景,但与李子雄差距太大,与韩世谔、周仲、来渊等人亦不能相提并论,中土皇帝绝无可能把谋夺东北这种大事托付给白狼,然而无论从表面上看还是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消息来推测,实际是这支“中土叛军”的统帅是白狼,尤其以塞外马贼盗寇为主的雷霆军的出现,更是李子雄等权贵不能做到的,那么问题来了,白狼能指挥李子雄这等功勋老臣?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突厥人不知道对手指挥中枢的构成,阿史那咄捺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白狼还是李子雄,或者是其他人,这让他非常不安,有一种无从下手之感。

    史阿里门也有同感,甚至有些忐忑,从中土叛军出塞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了,至今没有摸清对手的指挥中枢,导致安州战局的许多关键之处都笼罩在迷雾中难以揣摩。“没有发现。”史阿里门亦是眉头深皱,“但这并不意味着敌方还有更多军队隐藏暗处。”

    “多派斥候打探。”阿史那咄捺说道,“另外从几个奚族部落中想想办法,尤其阿会部,必定心有不甘,怀有贰心者比比皆是,稍加诱导,必有收获。”

    史阿里门一口答应,“是否增兵东湖戍?”

    “立即增兵。”阿史那咄捺说道,“坚决不让敌军合围。”

    。。。

第八百六十一章 双刃刀

    十月二十五,安州鬼方又迎来一个难得晴天,但寒风依旧,冷彻入骨。

    上午,李风云率风云军抵达东湖戍战场,竖起了联盟大纛旗,亲自指挥各军攻打戍堡。

    虎贲军总管郭明、雷霆第二军总管米庸、安州军总管冯鸿、莫贺弗部都督莫贺屯河奉命赶到统帅部,向李风云详细禀报当前战况。昨天黄昏前,突厥人增兵东湖戍,大约来了数千控弦,保守估计,目前东湖戍战场上至少有上万敌军。正是因为这一变化,李风云才带着风云军亲赴前线,摆出了一副不惜代价也下拿下戍堡完成合围的架势。

    郭明做为前线指挥,一边向李风云、袁安、慕容知礼、李孟尝、徐十三等人介绍军情,一边代表前线诸军向统帅部提出要求,“步军团正面强攻戍堡,两翼必须有大量马军给予保护,否则必遭敌控弦的左右夹击,所以我们若想拿下戍堡,首先就要击败戍外两翼的敌军控弦,但突厥人对此一清二楚,昨天黄昏前增派三四千控弦赶到东湖戍,暴露了其主动反击之意图,因此今日激战对我不利,当务之急是调派更多马军进入东湖戍战场,给伺机反扑的敌人以迎头痛击。”

    李风云微微一笑,问道,“你们想拿下戍堡?”

    此言一出,郭明、米庸、冯鸿和莫贺屯河互相看看,目露疑色。当前战局很明显,联盟大军抢占了先机,当然这要归功于李风云,正是李风云决心实施北征决策,联盟大军不待休整就匆忙北上,非常幸运地抢在突厥人包围鬼方之前“挖好了陷阱”,完成了围歼部署,但突厥人实力强劲,联盟大军“吃不掉”,事实上鬼方一战的目标也不是“吃掉”突厥人,而是重创突厥人,把对安州威胁最大的碛东南牙旗打趴下,继而给联盟北征解除后顾之忧。既然要重创对手,当然要积极强攻,消极怠战或者僵持对峙都解决不了问题,无法有效杀伤敌有生力量。

    然而听李风云的语气,似乎并无拿下戍堡、与突厥人血腥厮杀的意思,这就令人不解了。

    米当即开口反问道,“不拿下戍堡,不断绝敌退路,不把敌人逼入绝境,敌人岂肯拼死反击?敌人不拼命,我们又如何达到予敌重创之目的?不能予敌以重创,我们又如何迫使敌军撤退,在最短时间内结束这场战斗?”

    李风云稍加沉吟,看看郭明等四位总管,问道,“你们需要多少援兵,才能以最小代价攻克戍堡?如果两败俱伤,那就得不偿失,非我所愿。”

    “明公,若能增援我们四五千控弦,再加上风云军的投入,兵力上我们就有相当大的优势。”郭明不假思索地说道,“如此必能以最小代价拿下戍堡,之后敌军反攻,我们亦能凭借这一优势予敌以重创。”

    李风云想了片刻,转目望向安州军总管冯鸿。把安州本土汉虏两姓势力组建成军后,李风云便把这支军队交给了冯鸿和李屹,给予他们绝对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急切间李风云也只能在用人上赌一把了。

    “雷霆诸军尚不具备与突厥控弦正面厮杀的能力,若要调兵增援,并确保稳妥,唯有调用部落军队,而当前可以调用的部落军队只有辱纥王部和木昆部,如此一来,加上莫贺弗部和阿会部,奚族四个部落大军均集中于东湖戍战场,这是否有利于我们的攻击?”李风云直言不讳,直接征询冯鸿的意见,“激战正酣之时,是否会出现意外?”

    奚族诸部除了辱纥王部外,其他部落军队都是刚刚投降整编,虽然中土军队的强大足以威慑他们,部落老弱妇孺的生死也都捏在中土人手里,但仇恨是事实存在的,心理冲击也是非常严重的,到了战场上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冯鸿苦笑,摇头,看看目露期待之色的郭明,又与米庸、莫贺屯河交换了一下眼神取得默契,然后也是直言不讳地回答李风云,“如此关键时刻,不容丝毫闪失,更不能行险一搏,一旦出现意外,兵败如山倒,则大好局面瞬间逆转。”

    李风云连连点头,手指面色冷峻的郭明,说道,“某把雷霆第一军调过来,以确保你两翼安全,而风云军按兵不动,等待时机,至于戍堡,你还是继续攻击,但不以攻克为目标。”

    郭明眉头紧皱,质疑道,“如此战局胶着,无法有效杀伤敌军,亦形成不了合围,若持久僵持,则对我不利。”

    “稍安勿躁。”李风云摇摇手,语含双关地说道,“现在优势在我们这边,主动权在我们手上,持久僵持对我不利,但对突厥人更不利,所以耐心等等,再有一两日,战局必变。”

    牙旗帅帐,阿史那咄捺接到急报,敌军纛旗出现,白狼和他的近卫风云军到了东湖戍,东湖戍告急。

    白狼,这一仗的敌军统帅果真是白狼,这与昨夜从一个阿会部俘虏嘴里打探到的机密完全一致。这个俘虏是阿会部的小将,史阿里门亲自询问。小将很配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身份低微,知道的机密很有限,但即便如此,也给突厥人拔开迷雾看清安州局势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小将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奚族大军从落马城下撤到三会城,与中土大军对峙于武列水,茅沟川被围战败,诸部落投降、大联盟整军、阿会部被赶出安州徙居少郎河,北上鬼方攻打突厥人等全部经过,虽然他对大联盟的高层机密一无所知,但阿史那咄捺、史阿里门等人依据他的这番述说,基本上可以推演出这段时间安州局势的变化过程,得出几个重要推论。

    白狼肯定是这支中土叛军的统帅,白狼“卷土重来”的目的是横扫东胡诸种以改变南北对峙之局,然后再结合从中土传来的有关白发贼的消息,白狼肯定是中土手里的“刀”,中土有意利用白狼混乱塞外局势,而白狼则利用中土的支持生存发展。

    当然,阿史那咄捺因为知道白发贼、白狼就是中土秘兵“刀”,知道刀与南北双方某些权贵之间“水火不容”,所以他现在有些相信史蜀胡悉的推断,刀应该已经失控,刀和裴世矩之间应该是互相利用的关系。这让阿史那咄捺颇感不安,打算撤军后,立即把这一机密告之可贺敦义成公主和沙钵罗设阿史那苏尼失等牙帐保守派大权贵。

    今日的“刀”不但失控,而且已经具备相当实力,一旦羽翼丰满,尾大不掉,必然损害到大漠利益。此事史蜀胡悉肯定已经报奏于始毕可汗,如果牙帐决心把“刀”这个祸患迅速扼杀,要铲草除根、斩尽杀绝,碛东南牙旗必定会承担这一任务,考虑到牙帐内部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利益冲突,保守派完全可以利用“刀”来牟取一些政治利益,但这需要可贺敦义成公主和沙钵罗设阿史那苏尼失等牙帐保守派大权贵拿出决策。

    另外史阿里门还做出了一个重要推论,那就是白狼极有可能乘着突厥人措手不及的绝佳机会,以雷霆之势横扫弱洛水,而证据就是阿会部已经开始北上徙居少郎河的行程了。此次阿会部之所以参加鬼方大战,受白狼的胁迫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双方应该还有其他约定,阿会部以帮助白狼攻打突厥人为条件,来换取白狼对其徙居少郎河的支持,否则阿会部一出松山,必定会遭到契丹人的迎头痛击,阿会部为了生存别无选择,只能就向白狼低头俯首称臣。

    如果这一推论是正确的,那么此刻正在进行的鬼方大战,白狼就是倾巢而出了,不惜代价也要击败突厥大军,给他北上横扫弱洛水赢得足够时间。

    现在白狼现身了,带着他的近卫风云军,直杀东湖戍,摆出完成合围,决一死战之势。这是要拼命了,但阿史那咄捺绝不允许自己打个两败俱伤,这毫无意义,因为自己即便击败了白狼,也无法阻止中土大军横扫弱洛水,因为安州还有李子雄这位老将,长城内会给李子雄以巨大支持,中土还是有能力在最短时间内击败东胡诸种。另外从自身立场来说,阿史那咄捺暂时还需要“刀”的存在,如果史蜀胡悉的推论是正确的,刀确实失控了,刀在为自己打拼,要做一方霸主,那么刀就是一把“双刃”刀,既可以伤害大漠利益,也能危及中土利益,如此利用价值大大增加。

    “我们必须支援东湖戍,坚守不退。”史阿里门对东湖戍告急做出反应,拿出对策,“只要退路不断,我们就能与敌人长久对峙,就能拖住对手,持续消耗对手,就能给牙帐赢得时间,给步利设和弱洛水两岸的东胡诸种赢得时间。”

    阿史那咄捺嗤之以鼻。消耗?谁消耗谁?怂恿我与中土拼消耗,故意坑杀我,手段也太拙劣了吧?

    “再增援?增援多少?”阿史那咄捺冷笑,“白狼集中力量攻打东湖戍,我投入再多增援也无济于事。传令下去,命令各部立即向东湖戍靠拢,我要集中主力于东湖戍,与白狼一决死战。”

    。。。

第八百六十二章 狼帅

    十月二十五,下午,鬼方战局再起变化,突厥人的狼头大纛向东湖戍移动,同一时间,战场上东、南、北三个方向的突厥军队都随狼头大纛的西移而向东湖戍靠拢。

    北线吕明星、南线夏侯哲和东线钟信指挥麾下各军,奋勇杀进,步步紧逼。

    随着突厥大军向东湖戍方向收拢集中,正在东湖戍东南一线与敌激战并逐渐深入敌结合部的阿会部控弦,突然发现前方敌军越来越多,己方有被围之危,当即调头撤离,火速脱离战场。不过考虑到己方撤离后,已无法策应友军攻打东湖戍,增加了友军完成合围的难度,而此刻白狼已亲赴东湖戍指挥作战,阿会部的突然撤离可能会引起白狼的误会,于是阿会川果断下令,立即赶赴东湖戍战场,与友军一起攻打戍堡。

    黄昏前,阿会川接到李风云的命令,率军进入指定位置,然后带着阿会拾稼、阿会阿勒两位都督赶到帅营拜见李风云。

    此次阿会部北上,选锋军将领全部都是少壮辈,诸如阿会布尔、阿会腾等声望较高的老将,统统与阿会正一起留在部落内充作人质。李风云的这种安排无可非议,双方仇怨甚深,互不信任,没有合作基础,李风云当然要以阿会部的生死来要挟阿会部控弦为自己冲锋陷阵。不过这一做法弊端很大,危害显而易见,只是李风云不怕,他的刀就架在阿会部的脖子上,真正害怕的是阿会部自己。

    阿会部为了确保安全,在其选锋军北上前,阿会正和族中长者们召集所有将领,对安州乃至东北局势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推演,对阿会部的未来做了一番切合实际的规划,阿会部的首要目标是生存,是立足少郎河,但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要赢得李风云的支持,双方要深度合作,阿会部要竭尽所能帮助李风云完成横扫东北的目标,否则阿会部必死无疑。背叛中土人肯定是死,而继续追随突厥人,弱小的阿会部又岂能逃脱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于是有人提出质疑,既然如此,为何茅沟川大败后,阿会部不顺水推舟,加入奚族的新联盟?部落首领的个人耻辱,与部落存亡相比,孰重孰轻?

    阿会正苦笑,不得不做出解释。辱纥王部与白狼结盟,是有条件的,而条件就是诛杀阿会正和阿会氏,建立以辱纥王部为首的奚族新联盟。茅沟川奚族诸部谈判时,白狼公开承诺,他不干涉奚族内部事务。这两者结合到一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辱纥王部完全可以借此机会,联合其他部落,名正言顺地杀掉阿会正,吞并阿会氏,而白狼只会支持,不会反对。

    正因为预见到这一可怕后果,阿会正抢先下手,首先就把自家兄弟契个氏吞并了,在壮大自己、团结内部的同时,警告诸部落,不要把我逼急了,否则鱼死网破,接着拒绝加入奚族新联盟,把阿会部排除出奚族内部事务,迫使白狼不得不亲自出面与阿会部谈判,结果以白狼为首的大联盟事实上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