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黛玉-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很满意,自然是假的,毕竟那个女子没有那凤冠霞帔梦呢?尤其是如探春这般在勋贵人家儿长大的姑娘。可若说不动心也是假的,毕竟能按照自己心意生活,不是探春这样的庶女能够奢求的,如今机会却已经摆在眼前。

    见探春一时拿不定主意,黛玉也不着急,给探春重新斟了杯茶水,淡淡地笑道:“你也别急,若是考虑好了,便来告诉我,我写信回去,让老族长遣人前来提亲,若是不愿意,只当我没说罢了。咱们姊妹也不必为此伤了感情。”

    探春听黛玉如此说来,方点了点头,又与黛玉说起其他,见天色不早方告辞离去。

    王夫人生病的消息传到薛府,薛宝钗犹豫再三在薛蟠妻子严氏的建议下,薛姨妈带着薛宝钗和儿媳妇严氏来了贾府。

    这是薛姨妈一家搬出去后,第一次过贾府来,王夫人在病中,一直没有娘家人来探望,此刻薛姨妈能来,自是十分的高兴。姊妹俩叙了许多话儿,王夫人瞧着也精神了许多。

    薛姨妈三人除了去拜见了一番贾老太太,便一直留在王夫人屋里,直到用过晚膳方告辞回去。

    其间薛宝钗倒是与黛玉等人聚了聚,姊妹几人虽说在抱琴出嫁那日才见过,但此刻再见却也分外亲热,尤其说起出嫁的宝琴,如今幸福美满地样子,探春眼中便多了几分羡慕与思索。

    四月的时间便在王夫人的病中悄然流逝着,转眼便到了饯花节贾宝玉生辰之日,王夫人虽说身子已经好利索了,却从此不大出门,除了晨昏定省,大多都将自己关在小佛堂内。(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五回 饯花后,金丹死

    特此感谢雪梦夕阳的月票支持!谢谢亲!么么哒

    ————————————————————

    因着不是整生日,贾老太太又是从来都叫贱养宝玉,遂也没人给他过什么生日,只探春惜春邀约着要给宝玉庆生。

    黛玉一直担心着的太妃薨世,也记不清原著中究竟是几月发生,可到如今却是一直不曾传来消息,不由让黛玉疑惑起来。是自己记错了日子年份?还是这一世因着自己的到来,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变故……?

    如今与原著中已然大不相同,别说迎春出嫁,薛宝钗回了薛府,薛宝琴从未到过贾家,便是史湘云也已经离开,黛玉遂也放下心来,甚至颇有兴致地指挥者石楠几个小丫头,蒸了蛋糕给贾宝玉当作寿礼。

    四月二十六下午,贾宝玉听说探春惜春要给自己过生,还不觉得怎样,毕竟每年,都有给自己准备礼物,也不过是些鞋子衫子之类罢了。可贾宝玉又听说黛玉也参与其间,不由高兴了起来,认识黛玉这么些年,这可是头一回的事儿。

    贾宝玉做东,从外边儿馆子包了不少的菜肴回来,再加上姊妹们给添的,满满一桌三四十个碟子堆放在一起。也不曾摆在,就在大观园左右两边儿的分道口——沁芳亭。

    四个人围着一大桌子,探春见了笑道:“很该请了凤姐姐一块儿过来才是。”惜春也是难得的点头道:“很该如此,不然岂不是显得太过冷清?”不想黛玉却是对探春笑道:“便是环哥儿也该请来。”探春一愣,没想到这个时候还有人能记起贾环。

    探春见黛玉鼓励地朝自己笑了笑,方稳了稳心神对侍书吩咐道:“让翠墨去请了凤姐姐,你去接了环儿过来,只说宝兄弟过生,请他们来吃酒便好。”贾宝玉见探春如此吩咐,心中多少有些别扭,但却不好出言说什么,只低着头自顾自的吃酒。

    令探春与惜春,甚至贾宝玉都没有想到的是,没一会儿翠墨回来禀报道:“二奶奶说是身子不爽利就不过来了。”话音刚落,贾环却是随着侍书走了过来。

    看着贾环,贾宝玉总觉得哪里变了,却又说不上来,但兄弟二人难得相见,贾环如今瞧着也是彬彬有礼,至少对探春与黛玉都甚是恭敬,贾宝玉遂也没说什么,只邀请他入座。

    待贾环也挨着探春,夹在探春与贾宝玉中间儿坐下后,众人才纷纷拿出礼物来。

    令贾宝玉没有想到的是,不仅探春今年不再送鞋子衣裳,送了他一副不知谁做的《问春归图》,惜春更是送了自己绘的《怡红公子》,这原本已经让贾宝玉很是惊讶了,谁知黛玉竟也拿出一部法帖与他,这下可令贾宝玉喜出望外。

    林家若非是百年的翰墨之族,书香门第,旁人这样的法帖,一般人家儿那是想找也找不到的,便是贾宝玉师傅哪儿也是极少。对于一心研习书法的贾宝玉而言,可谓是获得了至宝。

    贾环见此面儿上有些尴尬,心中也很是恼怒,看着一个个送出的礼物,在摸了摸自己袖笼中的物件儿,贾环便只低着头自顾自的吃喝,并不言语。

    探春自然看出了贾环的不自在与尴尬,便是其余几人也是瞧了出来。但贾宝玉此时却全部心神都在那法帖上,对此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竟是毫无所察似得。

    旁人见此也不好说什么,贾环低头吃了一阵便起身道:“我吃饱了,先回去读书了。”说着躬身一礼,便退了出去。

    黛玉见他行至有度,较之以往果然长进许多,很是高兴的对探春笑了笑,方抬头对贾环说道:“我哪儿有两部新书,你若喜欢回头我让人给你送去。好生读书,方不辜负你姐姐一番教导。”

    黛玉一番话倒是让贾宝玉想起还有贾环这么号人在这儿,顿时多少有些尴尬,贾环却在听到黛玉的话后,有些惊讶,又有些受宠若惊,看了看对自己含笑点头的探春,方躬身谢道:“谢林姐姐抬爱,我自定当用功读书。”如此才退了出去。

    亭子里再次只留下了贾宝玉等四人,相坐无言,不过是随意聊了两句,贾宝玉也觉得甚是无趣儿,惜春满心想着自己尚未完成的画作,而探春的心早已跟着贾环走了。黛玉见此也起身道乏回了暖香坞。

    黛玉一走,探春惜春也跟着各自散去,只贾宝玉一人留在亭中。袭人见此不由上前笑道:“宝玉若是觉得无趣,咱们不妨回去,一屋子姐妹等着给二爷贺寿呢。”

    贾宝玉对此却是已然了无兴趣,只吩咐袭人将探春惜春的礼物收好,自己便拿着黛玉送的法帖去了外书房。

    一切看起来好像都相安无事,然而三更天时,贾府上下却是都喧闹了起来。原来竟是如同原著中一般,贾敬在城外道观,服食丹药归西了……

    黛玉得知这一消息时,整个人都愣住了,原以为已经改变,甚至自嘲之前的安排太过自以为是,不想贾敬仍然在贾宝玉生辰当夜去了。

    黛玉急忙在芷萱的帮衬下,换好素服,往对面惜春所住的蓼风轩而去。

    此时惜春却也穿戴整齐,一身里外素白的衣裳,头上也换上了素银的簪子。小小的人儿站在厅中,虽说不哭不闹不显悲切,却让黛玉莫明地觉得甚是可怜。

    赶在屋里没有旁人,黛玉打发了入画,将之前自己的安排与惜春细细说了一遍,惜春猛地听黛玉说早已经在城外牟尼庵给她安排好,心中就是一惊,却在深深地吸了口气后,重重地对黛玉点了点头。

    黛玉红着眼眶将惜春搂在怀里安抚道:“别怕,姐姐会常去瞧你,你妙玉姐姐的师傅与那牟尼庵主持有旧,也会对你多加照顾,你留在府中实在是……”

    黛玉没有说完,惜春便懂事儿的捂了黛玉的嘴,含着眼泪道:“这么些年,到这会子了还能记得我,想着我的,也就姐姐了,姐姐千万别说这话儿,我都懂。”

    惜春的懂事,更令黛玉心疼不已,然而,黛玉陪着惜春坐了大半宿,也不见东府那边儿遣人来唤惜春,不由诧异地朝门外问道:“去瞧瞧,东府的人什么时候来?”黛玉刚说完,惜春便冷笑道:“他们谁会想着我呢?不过是看我碍眼罢了。”

    其中的弯弯绕绕,王熙凤曾与黛玉说过一言半语,黛玉原是不信的,可如今……黛玉想了想拉起惜春道:“既如此,咱们直接上外祖母屋里去,瞧瞧外祖母是个什么意思。好歹你在外祖母跟前儿养了这么些年。”

    惜春原是不愿去的,但却见黛玉甚是坚持,也明白黛玉总是为着她的,遂点了点头,跟在黛玉身后去了贾老太太屋子。

    此时贾老太太屋中已经灯火通明,黛玉与惜春到时,王夫人,李纨,王熙凤等人具是到了多时。见惜春进来,众人还惊了一下,便是贾老太太面儿上多少也有些尴尬,一时间众人都愣在哪里不知说什么才好。

    只王夫人与王熙凤见黛玉进来,分别与她点了点头。王夫人甚至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黛玉虽越发觉得王夫人对她的态度很是怪异,却又说不清究竟哪里出了问题,遂也只微笑着点了点头,便陪着惜春朝贾老太太走去。

    见黛玉陪着一身素服的惜春到来,贾老太太也是顿了顿,方才将惜春搂在怀里,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只一边儿抚着背脊一边儿宽慰道:“没事儿啊,没事儿……”

    惜春却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情绪,抬眼看了看黛玉,见黛玉在众人不查时微微对自己点了点头,惜春才对贾老太太轻声说出,之前与黛玉商议好的话语。

    贾老太太只听惜春靠在她怀里,轻声说道:“虽说父亲去了道观出家,但父亲去了,做女儿的不好去送送,守孝总是要的。”

    听惜春这么一说,贾老太太也是心软了几分,轻声问道:“四丫头这是怎么了?谁还能不让你守孝不成?”

    惜春离了贾老太太的怀里,起身跪在贾老太太跟前儿,双眼含泪道:“眼见着就是老祖宗八十大寿,我这重孝之身岂能留在府中?”贾老太太一顿,不知说什么好。

    王熙凤却是看了黛玉一眼,上前问道:“那依着惜丫头的意思,要如何?”惜春回头看了看王熙凤,知道王熙凤定是会与黛玉一道的,遂含泪道:“我想着,父亲既是在城外道观里没得,我不便去道观,去那庵堂守孝也使得。”

    那庵堂中的阉膻事儿,贾老太太怎么可能一点儿不知?遂惜春刚说完,贾老太太便已经虎着脸道:“哪里使得?!姑娘家家儿的,去什么庵堂?将来可怎么办?”

    黛玉见此上前挽了贾老太太的胳膊道:“惜春妹妹也是一番孝心,只找了那些个有名的庵堂带发守孝,便是将来旁人说起,也只能说惜春妹妹纯孝。哪里又能传出什么不好的了?”

    听黛玉这般一讲,贾老太太眯缝了眼,看向黛玉不满地问道:“可是你这丫头在中间儿拾掇的?”

    惜春见贾老太太这般说黛玉,心中一紧,急忙分辩道:“是我自己想的,就怕老祖宗不答应,想着老祖宗疼林姐姐,遂来的路上求了林姐姐帮我说话儿。”听惜春这般一说,贾老太太心中也有所迟疑。

    一直不说话儿的王夫人,却在此时说道:“既然四丫头有心,若是能求得那位主持应允,想来也是可行的。”

    别说贾老太太,便是王熙凤与黛玉,也为王夫人这态度惊秫了。黛玉更是觉得王夫人这话儿,可不是帮着惜春,分明是帮着自己啊!可黛玉怎么想也没想明白,王夫人突然对自己这般好的缘由,不由想到:难不成是因着师傅成亲那日自己照拂与她?(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六回 偷娶二尤

    首先感谢fgdc2255的月票支持,另外所欠三章还了三分之一,人在医院,没办法继续加更,缓一两天,敬请谅解。

    ————————————————————

    这边儿惜春忙着收拾箱笼前去牟尼庵守孝,那边儿贾珍早已命人锁了那玄真观的道士,回头再前去审问。一时间贾府上下东西二府倒是都闹腾得不成样子。

    尤其是贾珍贾蓉父子如今先要递了折子告假,四月末的天气很是炎热,贾敬那身子是片刻等不得,尤氏不得不先请了太医验明死因,再将贾敬的尸身装殓后,挪移至家庙铁栏寺。

    好在寿木等物件儿早年便已经寄存在庙内,倒也便宜,尤氏一面命人将贾敬入殓。一面遣人一遍遍地去催贾珍贾蓉父子速来。自己也守在铁栏寺内不得空闲,如此一来宁府内,倒是没了人主持。

    尤氏没法子,便将她继母接来在宁府看家。她这继母又将两个未出嫁的妹子带来,一并起居才放心。

    而贾珍那边儿急忙上了奏本为自己与贾蓉告假,礼部官员不敢自专,又具本请旨。皇帝一见这奏本,心中就好笑,面儿上却是不显地问道:“贾敬何职?官居何位?”

    那礼部官员代奏道:“系进士出身,祖职已荫其子贾珍。贾敬因年迈多疾,常养静于都城之外玄真观。今因疾殁于寺中,其子珍,任三等将军,其孙蓉,任龙禁尉,故乞假归殓。”

    皇帝听那礼部官员如此说,不由得眯了眯眼,挑眉道:“贾敬虽白衣无功于国,念彼祖父之功,追赐六品之职。令其子孙扶柩由北下之门进都,入彼私第殡殓。任子孙尽丧礼毕扶柩回籍外,着光禄寺按上例赐祭。朝中由王公以下准其祭吊。钦此。”

    此旨一下,不但贾府中人谢恩,连朝中诸多大臣,皆嵩呼称颂不绝。却不知这一切早已落入皇帝的算计。

    黛玉在听到这旨意后,更是心惊不已,黛玉明白,皇帝这是要一网打尽啊!黛玉虽心惊,却也明白此事却是张扬不得。

    贾珍父子策马往玄真观飞奔而去,半路中又见贾王扁、贾珖二人领家丁飞骑而来,远远看见贾珍,一齐滚鞍下马请安。贾珍急忙问道:“这是作甚去?”

    贾珖答道:“嫂子恐哥哥和侄儿来了,老太太路上无人,叫我们两个来护送老太太的。”贾珍听后点头称道:“很该如此。”接着又问了自己走后的安排布置。

    贾珖自是不做隐瞒地将如何看押道士,如何请了太医检验,又如何装殓移至家庙铁栏寺,再如何请了亲家母与两位姨娘代为照看府邸,都细细说了一遍。

    贾蓉听见两个姨娘来了,便和贾珍相视一笑。贾珍忙咳嗽两声,说道“妥当”,“太太思虑,很是妥当”说完加鞭便走,店也不投,连夜换马飞驰,奔入铁槛寺。

    贾珍和贾蓉下马后便放声大哭,从大门外跪爬进来,至棺前稽颡泣血,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

    尤氏等都一齐见过后,贾珍父子方按礼换了凶服,在棺前俯伏,因要理事,少不得减些悲戚,好指挥众人。又将恩旨备述与众亲友听了,贾府上下具是感恩戴德,一时间心中竟不知是悲是喜……唯贾琏总觉心中怪异,却又说不上来。

    贾蓉被贾珍打发了个家中料理停灵之事的差事,便急忙飞马归家,也不知是忙于收拾安顿,还是别的。

    贾蓉到家后,倒是先命前厅收桌椅,下槅扇,挂孝幔子,门前起鼓手棚牌楼等事。而后才又进去看外祖母与那两个千娇百媚地姨娘。

    对于此事贾琏是不知的,此刻心中正惊忧着圣旨之事,却又不好与旁人说起,想寻了空儿回去也是诸多不便。王熙凤见他心神不宁的模样,不由多问了两句,贾琏心思一转急忙拉了王熙凤角落吩咐道:“你且寻了空子回去,只问妹妹这圣旨是否有碍。”

    王熙凤心中一惊,忙问道:“爷是觉得这旨意有何不妥之处?”贾琏摇了摇头道:“我也说不好,只觉心神不宁。此事你万莫与旁人说起,单只寻了妹妹一问便是,若当真有什么,妹妹自会与你交代。”

    二人正说着话儿,贾蓉已备妥府中诸事,赶至寺中,回明了贾珍。贾珍于是连忙分派各项执事人役,并预备一切应用幡杠等物。择于初四日卯时请灵柩进城,一面使人知会诸位亲友。

    王熙凤见贾蓉归来,诸事已妥,便借故劝了贾老太太家去,贾老太太唤来贾珍,诸事一一问清,见确已妥当方在王熙凤的同下,回城归了府邸。

    回府后,王熙凤第一时间安置好了贾老太太,便去暖香坞找了黛玉,如今寥风斋与暖香坞这一块儿也只留下黛玉一人住在这里,王熙凤却见黛玉早已在院子里摆了茶水,好似等候多时的模样,不由笑道:“妹妹这是知道我渴了给我备着茶水呢?”

    黛玉却是不言不语地挥了挥手,命唐嬷嬷及芷萱等人统统退下。王熙凤见此心中一禀,也挥手令小红退下。

    待王熙凤于对面坐下后,黛玉一边儿给王熙凤斟茶一边儿轻声说道:“不知嫂嫂是自己要寻我,还是……”说到这儿黛玉抬眼看向王熙凤,顿了顿才接着问道:“还是哥哥让嫂嫂来的。”

    王熙凤听黛玉如此一说,紧了紧神色,却见黛玉仍旧定定地望着自己,不由挑了挑眉笑道:“你哥哥让我来的,或是我自己个儿来的,有何区别吗?”

    黛玉听王熙凤如此一问,心中有了答案,不由微微颦眉道:“若是嫂嫂自己个儿来的,那便回去劝着哥哥。”说到这儿,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