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黛玉-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黛玉听王熙凤如此一问,心中有了答案,不由微微颦眉道:“若是嫂嫂自己个儿来的,那便回去劝着哥哥。”说到这儿,黛玉压低了身子,朝王熙凤那边儿偏了偏,小声道:“少与那边儿来往。”

    黛玉说完直起身子,接着道:“若是哥哥让嫂嫂来的。那便转告哥哥,做自己便好,不问不听不说,好生跟着先生读书,便是春哥儿那边儿也尽管放心,老管家看着呢。”说完黛玉仍旧很是不放心地又叮嘱道:“东府那边儿,能避则避。”

    黛玉说完,也不管王熙凤是否明白,也不管王熙凤是个什么神情,自顾自的回了屋子。

    王熙凤却是顿在了当场,她能感觉到今日的黛玉很不同寻常,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皱眉想了想,方将疑问压在了心底。

    初四那日,丧仪焜耀,宾客如云,自铁槛寺至宁府,夹路看的何止数万人。内中有嗟叹的,也有羡慕的,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说是“丧礼与其奢易莫若俭戚”的,一路纷纷议论不一。至未申时方到,将灵柩停放在正堂之内。

    贾琏自得了王熙凤的传话儿,便除了早晚三炷香,也不去东府露面儿了。旁人问起,也只说身子抱恙,贾珍如今与两位小姨子打的火热,成日里都在上房厮混,也没心思关注贾琏,毕竟本来交往也不多。

    如此贾琏倒是得了轻省,贾宝玉自是不理事儿的,但自从那日黄府归来,与贾琏促膝而谈后,也上进了许多。

    却不想贾敬灵柩尚且还停放在宁府前厅,贾琏便得了消息说是贾珍在后街花枝巷购得屋舍,将尤氏姐妹都娶了回去。

    这事儿哪里瞒得过王熙凤?原著中贾琏偷娶尤二姐,那是心中惧怕王熙凤,故而瞒得严严实实,如今贾珍可不怕尤氏,若非在孝期,哪里须得往外边儿去?王熙凤往宁府上香时,便见着过那两位尤氏姐妹,当时只觉得是两个美人儿,不想竟是这样。

    再想起黛玉一再地叮嘱远着东府,不由心惊肉跳,这不孝可是大罪!王熙凤也不说破,只对贾琏交代道:“别人家的事儿,咱也管不着,管好自己就不错。如今那边儿老太爷没了,爷也去打探打探,父亲母亲可是要回来?”

    贾琏一拍脑袋这才想起来,苦笑道:“这么些日子,也不知东府那边儿遣了谁去打探的消息,老爷也是没个信儿回来。说不得还不知道呢。我这就写信去告知。”

    贾琏却是不知,贾赦已然收了消息递了折子,只是如今尚且还在路上罢了。

    黛玉倒是在那日与王熙凤说了那许多话儿后,便收拾了箱笼,告辞了贾老太太回庄子去了,因着如今园子里只剩下探春一人儿,黛玉便对贾老太太笑道:“外祖母瞧着我一人儿在城外也甚至寂寥,莫不如允了探春妹妹前去与我做伴儿可好?”

    贾老太太见此自是无不应下的,遂在贾敬灵柩回府之前,黛玉便带着探春回了城外的庄子。这贾珍与尤二姐尤三姐的事儿,便自然是不知道的。

    黛玉不知,皇帝也能不知吗?看着密报送来的信笺,皇帝是冷笑不已,回头看了看恭立一旁的王公公笑道:“可知道什么叫自作孽不可活?”说完竟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王公公见此自然也是跟着赔笑不已,毕竟皇帝的心情,从初五开始就不好到现在了,这大半个月里,宫中上下,多少人都活在低气压之中。能见皇帝如此开怀大笑,王公公也是顿觉松了口气。(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七回 黛玉回庄(一)

    初五那日,王熙凤亲自送黛玉与探春出城。姑嫂三人一路上有说有笑倒也畅快,探春更是第一次这般无拘无束,便是丫鬟婆子也在后面的车子里跟着。贾琏与林德二人骑马领着林府不多的家丁,与武郡王妃特意给黛玉留下的侍卫,跟随在一旁。

    马车刚出城门,黛玉便扬声吩咐道:“林德先带了人回去庄子,哥哥护着我们去一趟牟尼庵。”

    王熙凤没想到黛玉忽然这么来一句,但林德却是在马车外回道:“姑娘放心,小的定当护着马车平安回去。”黛玉笑道:“多大的事儿,也只当我不放心的?”贾琏也是扬起马鞭抽在了林德的马臀上,黛玉几人在车内,只听得外面马嘶人笑好不热闹。

    没一会儿一队人便兵分两路,林德领着丫鬟婆子带着家什物件儿往庄子而去,贾琏领着剩下的侍卫,护送着黛玉她们的马车以及唐嬷嬷的马车往北面儿的牟尼庵而去。

    直到此时,探春才真正的安心道:“可算是出来透口气儿了。”听探春如此说,王熙凤不免抬眼看了看她,探春立时反应过来,讪讪地笑了笑,却又一时不知如何分辩。

    黛玉见此没好气地横了探春一眼道:“嫂嫂最是直爽的性子,你只真心待她,她岂能亏待与你?”说着学着王熙凤平日点自己额头的样儿,点了点探春的额头道:“亏你还自诩聪明,没得一时聪明,一世糊涂!”

    王熙凤接话道:“不都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吗?”黛玉看了王熙凤一眼,有看向探春,笑道:“嫂嫂瞧她那样儿可是聪明一世的模样?依我说嫂嫂才是真真儿的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

    王熙凤一愣,正欲问黛玉何出此言,却见马车猛地停下,贾琏在急忙靠近车窗边儿低声道:“前边儿遇见四皇子的人,你们呆在车里别出来,我去……”不待贾琏说完,便听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

    宫中皇长孙洗三那日的传言,探春不知,但王熙凤却是知道的,听说又是四皇子,王熙凤不由看了看黛玉,却见黛玉也是抿紧了嘴唇不再说笑。

    探春记起上次在黛玉庄子,临时起意去后边山林踏青,也是半道上被四皇子给拦了下来。想起四皇子那英姿飒爽的身影,想起那温文尔雅的言谈,探春不由得微微红了脸颊,却又想到四皇子乃是寻黛玉的,不由得看向黛玉的目光,多了一丝复杂。

    黛玉却是在心底无声的叹息道:怎地圣上已然言明,这个四皇子仍旧如此不知进退呢?

    正想着,四皇子已经靠近了黛玉所乘坐的马车,这次四皇子可没上回那般好说话儿了,只听贾琏刚领着侍卫,下马给四皇子见礼道:“微臣见过四皇子……”未及说完,便听四皇子怒斥道:“滚!”接着便是一声响亮的马鞭抽打声,以及一声闷哼传来。

    光听声儿,王熙凤就是心中一紧,想要掀开窗帷子往外看,却被黛玉咬着牙死死的拦了下来。黛玉咬着下唇,拼命地朝王熙凤摇头,在探春不解地目光中,王熙凤才含着泪,颤抖着收回了伸出去要掀开窗帷的手。

    探春虽是不解黛玉和王熙凤这是何意,却也看出了她们神情的紧张,跟着黛玉与王熙凤一块儿,侧耳听着外边的动静。

    只听没一会儿又有一位侍卫朗声道:“四殿下,车内乃是武郡王府女眷,请殿下自重!”话音刚落,便又是接连两声马鞭声。

    马鞭声未消,便听贾琏怒喝道:“车内乃是贱内与舍妹,不知四殿下究竟意欲何为?”这是方传来了四皇子有些阴冷地声音,只听他问道:“玉县主可在车内?”

    也不知他是朝车内问呢?还是朝贾琏问,一时间车内三人都屏住了呼吸,贾琏却也没有做声。

    等了片刻,四皇子再次问道:“玉儿可在车内?能否一见?”这次的声音听起来温和了许多,甚至带着一丝疲惫。

    黛玉也不知车外情形如何,看了看王熙凤。只见王熙凤紧锁着眉头,冲她摇了摇头,正欲张口回话。黛玉眼疾手快地一把捂住了王熙凤的嘴,深吸了口气后,对着王熙凤笑笑,而后转头朝着车外回道:“不知车外可是四皇子殿下?”

    仿佛是听到黛玉的回应,有些欣喜,四皇子的声音也越发的柔和了起来,轻声道:“是我,不知玉儿可方便一见?”

    黛玉想了想朗声回道:“不若请四皇子庄上一坐?”四皇子显然一愣,没想到黛玉竟然请他上庄上去坐,却又在看到一行人的方向后迟疑道:“瞧着你们行进方向,不是去庄子上的。”

    黛玉也不隐瞒道:“原本想去城外庵堂进香,既然遇上四皇子,那便掉头回去,也是可以的。”

    黛玉这般一说,四皇子反倒是犹豫了起来,想了想竟是回道:“既如此,莫不如我送你前去便是,到时我在庵外等你,与你一同返回庄子,不知可否?”

    四皇子话语很是客气,但黛玉知道,今日若是不依着四皇子的意思,怕是不能善了,想了想方回道:“既如此,那便有劳四皇子殿下。”

    如此贾琏及侍卫们很快再次翻身上马,车内王熙凤与黛玉也不再言语,探春有心想要询问,却见王熙凤与黛玉皆是神情凝重,遂也不敢言语。

    在众人一路的沉默中,很快便到了牟尼庵外,四皇子见果然是到庵堂,遂也不再多说什么,在黛玉车子进入庵堂前,策马来到车前,轻声说道:“今日鲁莽,实在情非得已,若有得罪之处,还望……玉儿见谅。”

    四皇子的声音听着有些沉重,探春很想问问究竟是什么情非得已,便是王熙凤也是想问的,当然缘故自是不同,但黛玉却是没有言语,任由马车驰入牟尼庵。

    黛玉本是临时决议过来,先时并未通知,此刻马车已然驶入牟尼庵内,主持方得了消息,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若是往常,黛玉或许还能与主持论道一番,而如今黛玉心情欠佳,只愿早日得见惜春,知道她在这儿的境况好速速返回,以解决庵外的麻烦。遂只是冲唐嬷嬷点了点头,唐嬷嬷便明了的上前说道:“武郡王府玉县主,来看看寄住在这儿的贾府惜春姑娘。”

    主持原与妙玉师傅有旧,受妙玉托付照拂惜春,如今又见武郡王府的县主前来,不由更加恭谨一些,亲自领着众人往惜春所居住的禅舍而去。

    只见惜春一身素色的水田衣,跪在佛龛前正在咏经。也不知是没听见黛玉等人进来的声音,还是故作不知。惜春甚至连咏经的速度都没有变动一下,稳稳地跪在哪儿。

    黛玉与王熙凤都不由皱起了眉头,相视一眼,黛玉上前站在惜春身旁小声唤道:“惜春?”

    黛玉眼尖的见到惜春手中的念珠顿了顿,可仍旧跪在那里,故作不知的模样,闭目咏经。黛玉只觉无名火压抑不住似得,弯腰一把扯掉惜春手中的念珠,扔在地上,怒斥道:“我是让你来出家的?!”

    到了此时,惜春是不停下也只能停下了,可人仍旧跪在那里,抬头望着怒目而视的黛玉,眼眶中渐渐蓄满了泪水,呜咽道:“我清清白白的一个姑娘,为何要被他们给带累了?为何要泼了我身的污水?”说完竟是跪伏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

    不难听出,惜春的声音很是压抑,仿佛咬着什么东西似得。听到惜春的哭声,黛玉的动作也不由顿了顿,王熙凤见此上前将惜春搂在怀中,一边儿轻轻地抚着背,一边儿低声斥责道:“瞧你这点子出息?你清清白白的,谁又能污了你?”

    探春直至此时,仍旧不明所已,只呆呆地站在一旁,看着从前寡言少语,很是冷情的惜春,哭得肝肠寸断,却不知因何而起。

    黛玉深深地吸了两口气,方蹲下身,将惜春从王熙凤的怀中拉扯出来,盯着惜春哭得有些红肿的眼睛问道:“还记得那****与你说过的话儿吗?”

    惜春泪眼婆娑地看着黛玉,过了好一会儿方才点了点头,黛玉微微笑道:“还记得我帮你到这儿来守孝的缘故吗?”

    惜春再次点头后,黛玉方一字一顿很是认真地说道:“那你记好了,我要你在这儿,好好儿的!你既叫我一声姐姐,我便一直是你姐姐,什么都别怕,有姐姐在呢!”

    别说惜春,便是探春与王熙凤,见黛玉如此,也是愣住了!这样的承诺,黛玉还不曾给过任何人。

    黛玉见惜春仍旧满眼忐忑地看着自己,不由笑道:“我母亲去世后,罗姑姑便如同母亲一般照顾着我,父亲去世后,师傅亦如父亲一般照顾着我。”

    说到这儿黛玉顿了顿,接着说道:“当年你要拜我为师,我虽未应允,但这些年你可没少跟我学,如今我便是你的姐姐,你的师傅。以后,我照顾你!”

    听黛玉如此说,惜春猛地一下扑在黛玉并不宽厚的怀中,放声大哭了起来。好一阵儿,方止住泪,点头道:“我明白了,林姐姐放心,我会在这儿好好儿的。”

    黛玉见惜春如此,点头笑道:“你的画具什么的,都给你装箱笼里带来了的,若是缺了什么,只管让入画来庄子寻我。得空我与你妙玉姐姐也会常常来看你。”说着回头看了看探春,笑道:“你探春姐姐如今也住在我庄子上,我们都会来看你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八回 黛玉回庄(二)

    四皇子策马来到马车边儿上笑问道:“玉儿上好香了?可是许了什么愿?”听到四皇子的声音,黛玉方才深吸口气,想起等在牟尼庵外的,除了贾琏,还有这么一位皇子!

    黛玉自然看不到四皇子眼中的那份殷切,只觉想起这位四皇子,她就觉得有些头痛,不由得疲惫地闭了闭眼,方才回道:“不过是拜访姑苏旧人之友,顺带给父母亲祈福罢了。”

    黛玉声音清冷地说完,便不再言语,外面四皇子目光不由暗了两分,整个人都顿了顿,想到马车内还有旁人,方才不再多说什么,策马走在了前头。

    一路上谁也不曾说话,不似刚出贾府时那般欢声笑语,探春不由觉得有些压抑,小声儿地附在黛玉耳边儿问道:“这四皇子找林姐姐可是有事儿?”黛玉闻言,睁开眼打量了探春一眼,似笑非笑地回道:“这我便不知了。不知探春妹妹可是有什么……”

    黛玉不曾说完,但探春已然红了脸庞,黛玉见此叹息道:“这皇家的儿媳妇可没那么好做。”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黛玉说完便再次闭上了眼,王熙凤却在此听到黛玉之言后睁开了眼,低声问道:“谁要做皇家的儿媳妇了?”探春红着脸摇头道:“哪里有谁,听林姐姐乱说!”

    探春面上不显,心中其实是有些暗恼的,却也明白,此时决不能与黛玉闹僵,遂说完这么一句,便也闭了嘴,歪着头靠在车围子上。不知行了多久,就在探春迷迷糊糊似梦似醒时,马车停了下来,唐嬷嬷亲自掀了车帘唤道:“县主,庄子到了。”

    闻声探春也睁开了眼,见黛玉已经起身,往车外而去,探春赶紧抚了抚自己的发髻,也跟着下了马车。

    孙嬷嬷与锦儿好些日子没见黛玉,此时相见竟都有些激动。孙嬷嬷又是问饿不饿,又是问要不要先沐浴,竟是不知如何是好的模样,黛玉见此拉了孙嬷嬷的手笑道:“探春妹妹的屋子可是收拾出来了?先领她去洗漱吧。”

    见侍书等在黛玉一众丫鬟中间儿,黛玉摇头笑了笑便不再理会,有向锦儿吩咐道:“我前边儿还有事儿,先带了嫂子去休息,我换身衣裳便先去前边儿。”锦儿显然已然知道四皇子殿下前来之事,遂问道:“晚膳摆在那儿?”

    黛玉见此挑眉笑道:“嫂嫂估计晚上要赶回去,晚上便摆在花厅,都是自家姐妹兄弟,到时请了哥哥进来一块儿用膳便是。”

    黛玉吩咐完便往里边儿走去,铃兰,安儿,宁儿领着寄春,夏荷,绿卿簇拥在黛玉身边儿,却并不言语,锦儿禀明事情也忙着去安排,只唐嬷嬷与孙嬷嬷相视一笑跟了上来。

    探春见此,眼中充满了说不出的羡慕,却见王熙凤直直地盯着自己,遂极快地低下了头。随着侍书往为自己准备的院子而去。

    黛玉换了身石青色缂丝衫子,挽了个随云髻,简单地插了几支玉簪将发髻定住,便匆匆地带着唐嬷嬷与孙嬷嬷一块儿,往前院儿而去。刚到仪门边儿上,唐嬷嬷便固执地取出面纱将黛玉半张脸遮挡起来,却不知这样更显黛玉那双眼睛的灵动。

    贾琏满腹心事地陪着四皇子在前厅坐着,并没有多少言语,甚至二人间显得有些尴尬。

    四皇子却是知道贾琏,与林府关系不一般,尤其记得贾琏曾为了林如海闯宫门,遂对其态度倒是很温和,便是今日怒极抽人鞭子时,也不曾抽到他贾琏身上。然而四皇子却不知,贾琏心中的怨气,可不比挨了鞭子少。

    在贾琏心中,黛玉那就是比自己亲妹妹还亲的妹妹,姑父姑妈对自己有恩,却等不及自己报答便早早仙去,如今就留下黛玉这么一个妹妹,那是万不能受了委屈的。

    之前皇长孙三朝,齐妃当面求圣旨赐婚,圣上若是答应了,今日他贾琏自然是扫榻以待,然而,圣上却是拒绝了,且依然道出将为四皇子指婚他人。四皇子此时来寻黛玉,是何居心?欲要置黛玉于何地?

    贾琏只要想到这些,心里便犹如油煎火燎般的难受,偏偏他却又什么也做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