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宫女-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玉璧此时则在问萧庆之:“你是不是觉得有所亏欠?”

端着茶正饮到一半,这个问题让萧庆之放下了茶盏,看着玉璧好一会儿才开口回她的话:“不,是在感慨。”

“感慨因为丑陋与残酷的事实真相而变得成熟世故,你觉得这是种错误,但你却改变不了什么。因为你不是一个人,你担负着更多的东西,比如家族的荣辱,个人的抱负,以及更多人的期望。也因为,你的头上悬着一柄利刃,你不能行差踏错,只因你早已经失去了那样的资格!”马列不是白学的,真要装一装,她也可以伪一下哲人,灵魂导师之类的职责。

闻言,萧庆之猛然双目圆睁,他很意外于玉璧竟然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但是他的震惊还没有结束,因为玉璧接下来给了他一记狠的:“萧庆之,政治无道德,但施政者若无道德既是这世间毁灭的开端。”

“其实我真正想告诉你的是,世间的事大多本身就是矛盾的,如果你总是被过去所累,总是被一些无所谓的情绪所累,那么总有一天,你也会被抛弃。萧庆之,永远不要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你可以去抛弃他们,但,不要让他们抛弃你。”玉璧说完,很欢快地拍拍手,就像是手上有尘埃一样,拍完继续提起炉火上温着的水高冲低斟,就像她刚才什么都没说过一样。

“政治无道德?”马基亚维利《君主论》里的这五个字让萧庆之发出无数思索,最终伸手,揉揉玉璧愈发圆润的脸蛋,笑眯眯地说:“还是我家小玉璧最善解人意。”

“嗯,这一点我坚决承认。”玉璧说完还不忘拍开自己脸上的手,她的脸越来越圆完全是因为某人手欠。

第二天起来,萧庆之说带她去好好逛逛越州城,不能来一趟,连越州城到底什么模样都没看清。这点,玉璧也坚决拥护,两人弃马车不用,潇潇洒洒地携手同游,一路走着向越州最繁华的集市走去。

江南地大抵都差不多,家家涉水,户户通船。比起吴州来,越州到底有一股子闲适富贵气,江南道第一州的名头总不是凭空来的。两人缓缓踱着步子,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平静,萧庆之只觉得各种胸中种种一扫而光,壁垒顿消,整个人都轻快起来。

至于玉璧,抱着一堆小吃,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情绪不情绪,有吃有喝对她来说人生就美好到爆表了!

因为明天要回吴州,总还要顺手买点特产,虽然说两地间隔不远,但带点东西总是心意,到时候和吴州的女眷们会面,相互送一点表个意就成了。在吴州,萧庆之是上官,所以意到了就行,不需要讲究。

午后吃完饭才回行宫,玉璧屁股都没坐热就被人请过去,倒不是周氏找她,而是薛甘霖有请。再次见到薛甘霖,玉璧又发现这位有点不一样了,透着那么的超凡绝俗,身上连一丝烟火气都没有了,一袭素淡的纱衣穿在身上,仿如姑射仙子清绝至极:“薛姑娘,不知你找我来有何事?”

“还欠着一个谢字,但言谢又轻微了,陈尚令,来日若有机缘,甘霖定思还报。”薛甘霖轻轻淡淡地说着,话里的力度却很深刻入骨。

玉璧一笑道:“薛姑娘不必挂怀,适逢其会而已。”

“太子妃说,你是尚令,宫里的规矩我半懂半不懂,有些事还需要你提点。不过听说你们明天就要回吴州,想来也没工夫跟我说什么,便请陈尚令指随意教一二吧。”本身就是周氏在薛甘霖耳边提起,她不过是顺周氏的意,找个人来感受一下什么叫“宫规”。

她周氏却忘了,薛氏的门第岂能比周氏低多少,周氏通的礼仪,薛甘霖能不知道。都是门风严谨,出过皇后的人家,谁家没有几个精通宫中礼仪的婆子师傅教导规矩,薛甘霖不过是在摆出任人揉捏的态度。

玉璧假假真真地说了几句没营养的话,然后辞别薛甘霖出来,没走出多远,就看到从太子书房里出来的萧庆之,萧庆之却皱眉说:“去了薛姑娘那里?”

“是,太子妃让去说说宫规,我便去说了几句。”玉璧心说幸好要走人了,要不然跟这儿过下去,一天都跟一辈子似的。

同样,在萧庆之心里也有类似的感慨,好在是要回吴州了,面对整个江南的官员,都比面对行宫里复杂的人和事要轻松一些。真是人在罗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当两人坐上回吴州的马车时,车帘子一放下,两人就相视一笑,各自放松下来:“诶,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跟着你来,还以为有好玩的,没想到什么都没玩到不说,还差点看热闹把自己看进去。”

“你不觉得这趟很有收获吗?”明明是在窃喜,却偏偏跟他装成一模一样的一脸疲倦,萧庆之真不忍心点明白,可这丫头自个儿找着凑上来让他敲打。

“我有什么收获?”玉璧嘿嘿装傻。

萧庆之一把将她拽进怀里,脸上忽然就布满了笑意:“大公主不再是你悬在胸口的大石,另一桩也透亮了,再无反复,收获最大的不是你这醋缸子吗?”

“嘿嘿”笑几声,玉璧特得意地眉飞色舞:“还是被你看出来了,是不是显得特不厚道,可我是真的觉得这样好轻松。”

“你觉得轻松就好,前尘往事也不能挂一辈子,就像你说的,人不能总被无谓的情绪所干扰,我还有很多事要去做啊!”萧庆之长叹一声,这时才真正放松下来。

只是一回吴州,放松下来的萧庆之就开始连轴转,玉璧则忙着招待各家女眷,日日里小聚大聚不断,连杏花楼都没工夫去管。不过杏花楼现在也步入正轨了,就算说书的不再是名家,凭着那些有趣的故事,倒也在吴州站稳了脚跟。

招待完各家女眷,玉璧就开始思量着把杏花楼做大做强,赚一点小钱可不是她的目标,她要挣很多很多的小钱钱。

“对了,江南斗茶会!可惜我把最好的时机都给错过了去,轮到我的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合适的茶叶。不能再堕落下去了,光凭杏花楼这个名字,我就不能辱没了它。”玉璧这段时间还得了好水,从越州城一家寺庙里找到的龙心泉,是古时第一茶家所评的天下第一泉,原本不叫这名字,这是后来哪个皇帝给赐的名,饮之龙心大悦,是名龙心泉。

这泉水,要光喝,比不得宫中御用的水源,但很独特的是,沏茶分外好。而且这水和普通

水还不一样,说是泉,却是山泉聚成瀑布,与其他的泉截然不同。玉璧记得,茶圣陆羽所评的天下第一泉谷帘泉也是山泉聚成的瀑布,看来,龙心泉和谷帘泉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在于,这时代的人以御水为上,龙心泉反而长在闹市无人问了。

用最好的水,沏最好的茶,吃吃喝喝,人生无非就是如此简单,简单才快乐!

不过找寻快乐的路上总是岔道无比多啊……

第九十八章京城来信

江南斗茶会虽然带有江南两个字,但事实上,却是当朝上下所有茶商都会参加的斗茶会。茶叶一般茶场主送来,偶尔也有茶商会选送茶叶来,试图借斗茶会一举成名。这也就催生出了一个产业,“炒茶”,这个炒不是放在火上炒青的炒,而是指把一个无名的茶叶通常炒作手段做起名声来。

当然,这也得那茶叶本身资质还不错,“炒茶”炒到最后,无非也是希望能成为贡茶,当今天子多爱喝茶的主,要是不好的茶叶进贡去,天子一尝,什么破茶也敢来进贡。天子一怒,下边的人就得遭殃。

不过玉璧错过了这几天茶场主和茶商一窝蜂来的时间,这时候来的都是些小茶场主,安县有名的也就那几个山头,小茶场主一般占不着好的地理位置,茶的品质相对来说就没那么出色。

玉璧连着选了几天都没选到合适的茶叶,这天又接待了三个送茶上门来的小茶场主,一家是高山茶,一家是老树茶,另一家据说是上好的茶王作母株培育出来的茶种。

“夫人,怎么样?”俭书实在不想再四出去搜罗茶场主了,正巴望着自家夫人赶紧选出茶叶来。俭书都不想告诉自家夫人,江南斗茶会这样的赛事,只要侯爷愿意,随便操作一下,妥妥当当的茶王没跑,自家夫人却一门心思要凭实力。

好吧,实力也有,毕竟宫中陛下都赞赏有加,可现在不是没好茶叶可选了么。随便将就将就算了。

“不怎么样,老树茶香气不错,茶种不行,底蕴差了些。茶王作母株的只怕是子株再分株出来的。已经没了茶王的味道,而且那茶王本身就算不得上品。至于高山茶,底子不错。味道香气都可以,就是制茶的师傅手艺糙了点,焙火焙得过了。高山茶不焙火或轻焙才好,焙火过了一股子干燥的焙火味,哪还有茶的灵韵。”玉璧也很苦恼啊,找不着好茶叶,还参加什么斗茶会。眼看着明天就是报名的最后一天,呈不上选定的茶样,怎么能报上名。

“夫人,您稍候,下午还有几个茶场主送茶叶来。您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不过这时候已经很晚了,好的茶叶都已经找着了主,次一些的茶叶里出挑一点的也被挑走了,这会儿只能将就。”俭书把桌上的茶样收好,又转身到外边跟三位茶场主说了详情,三位茶场主失望而去。

送走茶场主后,俭书正想去跟玉璧回话,没想这时店外来了个作文士打扮的年青人,似乎是赶了急路来的。衣上带着尘埃,但通身气度还是在,看着就是个斯斯文文的读书人:“这里便是杏花村?”

俭书连忙一施礼道:“正是杏花村,敢问先生有何见教?”

那年青人还施一礼,说:“我一路赶来,问附近哪里有好茶馆。便有行人指了此处,倒正恰题。借问好茶何处有,行人遥指杏花村。请问令东主可在,因为在路上耽搁了时间,这时已找不着合适的茶馆了,听说令东主也错开了时间没找到合适的茶,不知可否请令东主尝尝我家的茶叶。”

送茶叶来的,俭书一听满脸喜色,只要是送茶叶来的,现在他都无比殷勤地抱以热情欢迎:“先生来得正是时候,夫人此刻就在茶馆,正为江南斗茶会选茶的事而忧心,先生快请。”

年青人同样喜出望外,这么好的门脸,这么清幽的环境,空气里飘荡的茶香都那般清致,想来杏花楼的东主不是只知经营不懂茶的人:“在下胡令青,还没请教掌柜贵姓,令东主又尊姓高名?”

“狐狸精?”不怪俭书想岔,最近玉璧讲了好几个狐狸精诱惑书生的故事,俭书纯粹是被玉璧带歪了呀。

胡令青连连摆手,面露微羞地说:“是东君始令青山染,又放桃花满树红的令青,不是狐狸精。”

连忙躬身致歉,俭书也觉得不好意思:“抱歉,最近故事听得多了,一时又听得不清楚,还望胡先生见谅,再下徐俭书,至于东主,您称侯夫人便是。”

“是,在下明白。”胡令青只当是嫁入侯家的夫人,可不会想到开茶馆的是令着诏命在身的侯爵夫人。

看一眼胡令青,俭书不厚道地想,夫人听到胡令青的名字肯定要笑场。

果不其然,一通姓名,加上胡令青的安县口音,很容易就听成了“狐狸精”。于是胡令青又一通解释,偏玉璧又不怎么知道这时代的诗词,到最后也没听明白这位到底什么名字,只道:“胡先生,不知你可带来样茶来?”

“带了带了,我家世代居于安县,湖山便是在下家中祖业,开出山来种茶还是几年前的事,如今正是最适宜采摘的年头到了。正逢着江南斗茶会用乌龙作题,我便不远千里来了,只盼着能在斗茶会上露露脸也好。”胡令青说完把一小砂罐装着的茶叶递给俭书。

接过茶叶,俭书看了看没异样才呈到玉璧桌上:“胡先生外边稍坐,待夫人试好了茶我再告诉你结果。”

胡令青出去后,玉璧闻了闻干茶,干茶的香气不错,颜色形状都算上佳,只是不知道沏出来怎么样。取来水烧开沏了,还不及入口就是满室茶香,明显和刚才那三个茶场主送来的茶叶不同,没有焙火,茶清淡宜人,汤色柔润绵软。轻啜一口满腹清香,茶汤口感稠厚,一入腹便化作一股香气发散开:“嗯,是好茶。”

俭书长出一口气,总算不用再四处跟逮间谍似地逮茶场主了:“夫人,可要定下?”

“定下定下,湖山,倒没听说过,不过比正山也不差。没有正山的岩韵,汤色比正山稍逊一丝金黄,但香气和味道不逊于正山。”最后关头能得到这样的茶叶,已经是意外之喜了,就是贡茶也不过如此。把第一泡放下,又起第二泡,第二泡滋味更加明显,汤色也比第一泡好看,这样一来,除了岩韵,半点也不逊色于正山了。

“那便好,我去知会胡先生一声。”

胡令青得知答案后满怀欣喜,朝俭书深深一施礼说:“令东主这是一场功德,如此一来湖山老小都有了活路,也不至离乡背景讨生活。”

说完,胡令青又让跟随他一起来的人去把剩下的茶叶取来一半,玉璧又分了茶样出来让俭书去报名。结果胡令青一直在茶馆没走,一问才知道这位竟然连住客栈的钱都没有了,看着不像没钱的主,偏偏就是没钱:“要不这样,杏花楼后边有一溜房舍,本是给楼里的师傅们住的,但师傅们大都是本地人,房舍里至今也没怎么住人。胡先生要是不嫌弃,便领了仆从一道住下便是,日常起居饮食便在杏花楼里,无非添两双筷子,不是什么麻烦的事。”

玉璧这么一说,胡令青又露出满脸羞色来,朝玉璧一拱手道:“惭愧,承蒙侯夫人照拂,在下如今也没推辞的余地,只能致上谢意。”

午间,萧庆之来吃饭,知道玉璧选定了茶也松了一口气,他还想动用动用关系,找一家看看,她自己选定了更好:“哪个山头的茶?”

“待会儿给你沏,不是什么有名的山头,胡先生说是他家的祖产,从前一直种果树,后来果树没出路,几年前改种的茶叶。销路一直不怎么好,有人指点他来斗茶会,听他的仆从说胡先生心软,一路上处处施粥赠药慷慨解囊,加上他自己也不富余,最后连路费都没有了。现在他住在后头的屋舍里,我让他跟楼里的师傅一起起居饮食,省得这位饿死自己。”真是圣人啊。玉璧心里感叹着胡令青的人品高尚,一边又觉得可乐,这位真是行善到了无我的境界了。

萧庆之也愕然,这世上还真有这样的人,相比起来,同样是读圣贤书,显得自己多不是东西:“那就让俭书好好照顾他们的起居,这样的人如今也不多见了。”

“侯爷,京城来了封书信,是老侯爷写来的。”俭书把书信带进来递给萧庆之。

接过书信一看,萧庆之看完又递给玉璧:“是怀静师太病倒了,父亲说大概没有多少日子了,让我们最近挑个得空的时间过去看怀静师太最后一面,还我们如果不忙尽量执子侄礼给怀静师太送终。”

又是怀静师太,玉璧眉一挑,她始终觉得哥哥妹妹什么的不靠谱,执子侄礼这四个字就很值得推敲。明明萧庆之这么忙,要执子侄礼送终,让萧应之去不是一样么,怎么非要萧庆之去。

不能怪她胡思乱想,像萧梁这样的人物,在外边难道真能没点风流韵事,谁信啊!

好吧,目前就当萧瑜真的是萧瑜,而且真的是萧梁的亲妹妹,萧庆之的亲姑姑,关键是最近萧庆之忙得一天到晚就吃饭能见得到人,他哪能抽得出时间来。

“要不回个信给父亲,让父亲遣子和去吧。”

“不麻烦,再看吧,忙过这段时间应该会有工夫,父亲既然专程写信来了,还是要去一趟的。我是长子,有些事子和也替不了。”

长子,长子难道就注定爹不疼妈不爱?

第九十九章你怎么这般小看人

江南斗茶会一共有五天,第一关是沏“大会组委会”发下来的安县乌龙,这是为了考评各茶馆是不是有资质参加这次大会,否则被龙蛇混杂的茶馆参与进来,江南斗茶会丢不起这份儿。

杏花楼里沏茶的师傅那也不是盖的,经过玉璧一番细细教导,如今的沏茶水平不说一日千里,至少也是更上一层楼了。玉璧和俭书商量了一番,最后商定由何敏如去参加,何敏如在御茶房待了三年,底子不错,走得是中正平和不花哨的路线。

第一关观、闻、品,要求泡六道茶汤,但并不看沏茶的时候是不是好看,手势是不是漂亮,所以让何敏如去正好合适。

结果“大会组委会”发下来的茶叶大家伙儿一瞧,纷纷心怀诅咒:“啧啧啧,这在安县恐怕也就是拿大壶随便泡一泡,凉也好热也好随意解渴的茶,这摆明是要为难人。”

一旁的何敏如捧着茶叶仔细闻了闻,又尝了尝,然后脸就白了,只听她说:“夫人,这样的茶叶沏出来怎么喝,一凉下来肯定要发涩,这样的茶叶泡到最后必然带着一股子腥味儿。”

“别担心,又不是只有你拿到这么差的茶叶,大家拿到的都一样,你照着平常的沏,不过水温要比平常低一成,也不要提壶高冲,容易把茶叶的涩叶激得更鲜明。这样沏出来就妥了,如果再不好,大家都不好,你担心个什么。”玉璧倒很淡定,又不是自家拿的茶叶差,既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