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门淑媛-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兰英莲一路将吴王迎进前厅,屏退左右后,她亲自去将门掩上,“王爷前来,可是骆厚德有了消息?”见吴王颔首,她轻吁了口气,再度抬头,却见吴王神色并未松懈,反而越发肃穆,不由心中一凛,急忙问,“是不是又出了什么事?”

“骆厚德是安陆侯送回来的。”吴王沉声说道。

“啊?”兰英莲很是意外,低呼一声后,她凝眉不语。胡愈,又是胡愈!

吴王没有开口,只静静地看着兰英莲。除了一瞬间地惊讶外,兰英莲并未多问,很显然,她知道其中的关键,所以他在等着她开口。

短暂的沉默后,兰英莲徐徐说道:“王爷来此,想必是想问,胡愈为何掺入其中来。”

没有否认,吴王轻轻地点了点头,“岳母还请直言。”

叹息一声,兰英莲将胡愈曾拿兰芮的身世要挟老太太之事说了出来,只是,她担心吴王心里不悦,从而误会兰芮,犹豫再三之后,还是没有说出胡愈当初是想求娶兰芮,只说胡愈不惜得罪兰家,是想得到一个去军中历练的机会。

等她说完,吴王皱眉问:“如此说来,上次在忠州时,岳母让本王放他走,也是受他胁迫?”

“胁迫倒不是。芮儿的身世文姨娘也清楚,文姨娘便是胡愈的生母,上次去威武胡同说合的就是她。我是担心如果那日在忠州不放胡愈走,文姨娘惊惶伤心之下,恐怕会做出疯狂的举动来,这才说服王爷放他入京。原是想卫王爷疑心重,必定不会轻饶他。谁知他倒真有几分本事,才两个月的功夫,不但让卫王爷去了心中疑窦,还趁机升了金吾前卫的百户……想要动他,恐怕还得费些心思。”兰英莲想了想,又道,“不过从这几次他的行事来看,显然是在向王爷示好,一时半会儿肯定不会有所动作,王爷不如先给他些甜头,先稳住他,等这事过去再做打算。”

这些吴王也想到了,他点了点头。

该问的已经问明,他没有久待,嘱咐几句后立刻起身告辞。

回到王府,贺达山已经等在了外院书房。

“招了没有?”吴王一边坐下一边问。

“骆厚德就是一软脚虾,小的命人拿出刑具,他立刻吓得什么都说了。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落入了胡愈手中,更没见过胡愈,还当英莲将军试穿他的计谋,将他抓了起来。”贺达山回道,“不过胡愈如此撇清,完全是多此一举,欲盖弥彰。他不知内情,去抓骆厚德做什么?”

吴王露出哂笑,“他不过是想借此事表明自己懂得分寸罢了。既然他一心投诚,又有几分聪明,倒是值得一用。”

贺达山闻言吃惊地抬头,“王爷,此人唯利是图,今日可以为利背弃卫王爷,他日……”

吴王打断他,“骆厚德可有同党?”

“已经有消息传来,一路入关,骆厚德都是孤身一人,有如丧家之犬般疲于奔命,由此看来,他并没有同党。”

没有同党,胡愈那边可以暂时稳住,这件事可以说暂时压下去了。

思及此,吴王脸上的肃穆之色微敛。

第248章推波助澜(一)

晚饭过后,兰芮打发了霜降几个,坐在灯下看书,顺便等吴王回府。

夜色静谧,院中夜虫鸣叫清晰可闻,这样一个适合潜心读书的夜晚,她却握着书一行字都未看进去。

善思早出晚归了好几日,福建的异动压下去了没有?

就在她胡思乱想的时候,院中传来轻微却又稳健的脚步声,片刻后,又有细碎杂沓响起,想是霜降几个看见吴王进了内院,正赶上去服侍。听着外面熟悉的一切,她嘴角往上翘了翘,先前心里的忧烦一扫而空。

果然,脚步声由远及近,湘妃竹帘被人高高挑起,吴王走了进来。见兰芮起身迎了上来,吴王笑起来,一边将外衣脱下递到兰芮手中,一边问起兰芮在王府的事情。

兰芮好容易插上嘴,问道:“福建的事情可有了眉目?”

吴王早知道兰芮会问,闻言并不意外,只收住准备踏进净房的脚,转过身来看着兰芮,拉兰芮在身边坐下。兰芮有孕在身,理应让她少操心,安心养胎,可是福建风起云动,京城亦是暗潮激涌,说不得近日就会掀起一场惊涛骇浪来,到时就是兰芮身在内宅,各路消息依旧会源源不断地传入她的耳中,与其让她那时费心去揣测担忧,倒不如趁机与她说一些。

早在福建落水时,兰芮就对那次遇袭有过揣测,她对朝政无兴趣,但现在她是吴王妃,有些事由不得她不上心,因此,她多少看出了些端倪,明白福建遇袭与京城脱不了各路人马脱不了干系,只是一时没想明白是谁会想置她与吴王死地。此时听吴王说出赵王时,她心里的恍然多过惊讶。

也是,禄米的事情之后,卫王已是强弩之末。而太后又对其失望,转而不加理会,如此情形下,卫王便是有心。也不可能将手伸到福建去。细数京城各路人马,除了卫王之外,迫切的想要将她和吴王置之死地的便是赵王夫妻了。

看来,朝廷上下传出赵王的平庸之名,恐怕是赵王夫妻为了藏拙故意为之的,目的是想让皇后一脉安心,毕竟赵王不是皇后亲生。皇后将他养大,心里却又担心养虎为患,矛盾的心情下,自然希望赵王无才无德,万事都听从她的吩咐。

想到这里,兰芮轻叹了口气。

狂风起,风雨欲来,置身风雨漩涡中。要想衣衫不湿,不是东躲西避,而是先发制人。

等吴王说完。她抬起头,轻声说道:“善思,若是有事要妾身出面周全,妾身一定竭尽全力。”

吴王闻言低头,对上那双关切的眼睛,朗声笑起来。没有惊慌失措地大呼小叫,没有语无伦次地发问,而是迅速捋清事情原委,镇定自若地找准了该站的位置。是的,他就是因为看重她这一点。在通州才会被她吸引……她身体里是否有鞑子的血液,又有何干系?

“倒是有一件事,一定要你亲力亲为才行……”吴王说着顿了顿,见兰芮凝神听他说话,又才缓声说道,“那便是好好的调养身子。//来年给我生个大胖小子——”

听出自己被耍,兰芮不由得气恼,伸手就往吴王身上招呼,只是她拳脚虽好,却不及吴王,连挥四五下,吴王左避又闪,一下子也未落到吴王身上,反倒是惹得吴王哈哈大笑。

两人笑闹一阵,方才凝重的气氛一扫而空,说了一会儿话,吴王突然说道:“往后安陆侯夫人金氏前来请安,你尽可给她几分薄面,你有身子倒不用你出面,让钱贵家的出面应酬一二就行。”见兰芮面露讶色,他笑笑,“胡愈今日来投诚,我已决定将他收归己用。此人生性狡猾,不过的确有些能力,如果投到他人门下,少不得要生事端。”

胡愈是怎样的人,兰芮十分清楚,而胡愈的能力,她更是了解,吴王将胡愈拢到自己身边,虽须得分心提防胡愈会为一己之私出卖他,但的确比让胡愈投向赵王更让人安心。不论从前的种种,兰芮终是不希望胡愈与吴王为敌,沉吟片刻,她轻轻点头,“我这边自有分寸。”

接下来的日子,玉桂成亲,卫王府迎娶侧妃,赵王府庶妃进门,迎来送往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朝中惊雷阵阵,暴风骤雨却迟迟没有落下来。

虽如此,兰芮却没有敢让自己松懈,每每进宫请安都谨言慎行,对于胡春意的挑拨,赵王妃渐露的防备和试探,从来都一笑置之,不与两人争长论短,免得一不小心就打破了这微妙的平衡。

不知赵王妃是不是为了讨皇后欢心,每次去坤宁宫都将新入王府庶妃唐氏带在身边服侍。唐氏闺名小柔,可谓人如其名,身姿如杨柳去骨,颦笑间无不将“柔”字发挥到极致,若旁人不问话,她决不会多插一言。而赵王妃待这位身份不显的庶妃极为客气,温言温语不提,但凡太后皇后贵妃处有赏赐,她都会将其中最好的分赏给唐小柔。当着众人的面,皇后几次赞扬赵王妃贤淑。

皇后真的认为赵王妃贤淑?兰芮不觉好笑,她都能看出赵王妃的心思,皇后又怎会看不出?大家不过做戏罢了。

吴王这边,照例早出晚归,兰芮清楚,他是在为那一场即将到来的风雨做准备。

转眼就到了中秋节,宫中依照祖制设家宴。以前都是皇后出面主持,今年皇后有孕在身,贵妃身子也不方便,而太后身为长辈,断没有为这些琐事操心的道理,因此皇后依旧挂着主持家宴的名,实际上却将所有事物丢给了赵王妃。因此赵王妃每日带着唐氏在宫中进出。

到了正日子,兰芮坐到席前,看清桌上的碗碟,不由暗暗吃了一惊,连年战火不断,内库空虚,故皇上有口谕下来,中秋家宴所费银两减半。而跟前的桌上一百零八只碗碟,流光溢彩。碗碟的中的菜肴精美绝伦,祖制上为家宴所定的菜式一样不少,甚至比兰芮前几次参加的家宴还要丰富些。

不过兰芮吃惊,并非完全惊讶赵王妃才智出色。而是她清楚赵王妃一贯喜欢藏拙,这次大张旗鼓的仗着众皇亲的面展示自己治家的才能,其中肯定别有原因。

猜不透具体,兰芮还是能摸出**分来,她借着饮茶的功夫,悄眼打量了一下众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些惊讶。唯独与太后皇贵妃闲话的皇后笑容有些僵硬。也是,同样的宴席,所花费的银两只是历年的一半,而历年的家宴又是皇后操持的,如此一来,赵王妃与皇后打理庶务的能力孰高孰低,众人只需一眼就能看出。

正当她沉思时,丝竹声起。舞姬从两面而出,翩翩起舞。

一曲罢了,皇后转向皇上。笑道:“皇上,魏氏用往年一半的银钱,置办出与往年分毫不差的宴席,足可见其聪慧过人,无人能及,依本宫看,假以时日,一定不比当年的巫氏女差。”

此话一出,众人脸色都变了变,感觉气氛异样。兰芮才想起,皇后口中的巫氏女应该是前朝以贤惠着称的巫皇后,只是她对这个时代的历史不熟悉,所以一时没转过弯来。

皇后把赵王妃比作巫皇后,那赵王……难怪众人色变。

赵王妃没料到皇后会当众让她难堪,一滞后赶紧起身盈盈拜下。“母后此言实在让媳妇惶恐,昔年巫皇后贤名天下闻名,媳妇纵是拼命在脚下加塞子,也难望其项背。”说着,悄眼看了看与皇后并坐的皇上,见一贯多疑的皇上笑容不减,似乎并未多想,她不由轻吁了口气。

“本宫看你这次家宴置办的好,想替你跟皇上讨个赏赐,谁知……”皇后轻轻摇头,“谁知竟把你吓成这样。”

一句话,将赵王妃说成上不得台面的人。

“皇后说的是,赏,一定得赏。”皇上朗声笑道。

金口一开,底下一片附和,有内侍将一套暖玉首饰捧到赵王妃身前,赵王妃忙跪下叩谢,而后退回到座位上。

赵王妃才坐下,一旁久不做声的皇贵妃站起身来,向皇上皇后施礼道:“皇上,臣妾斗胆,也想向您讨一个封赏。”

才露笑脸的人又都静了下来,目光落在皇贵妃身上。

“哦?”皇上脸上闪过一丝意外,在他的记忆里,二十余年来,皇贵妃不像别的妃嫔那样恃宠而骄,鲜少提请求,特别是这样当众讨封赏,因此略皱了皱眉,还是点了点头,“说来朕听听。”

皇贵妃似乎没看见皇上微皱的眉头,直起身来,目光朝嘴角含笑的太后瞟了过去,转瞬又收了回来,“滕氏妹妹诊出怀有皇嗣三月有余,皇上操劳国事,迟迟没有腾出时间来给滕氏妹妹一个位份……皇上和皇后娘娘今日说到封赏,那臣妾就斗胆替滕氏妹妹讨个赏,请皇上册滕氏妹妹为一品昭仪。”

柔声细语地将话说完,皇贵妃又朝面露惊讶的太后一笑,而后坦然地对着皇上探寻的目光,不避不躲。

这事兰芮之前一点都不知道,但听过后心里并未掀起多少波澜。她想,皇贵妃此举,大概是打算在皇上跟前立个贤名。滕氏有孕,母凭子贵,不论将来生女生女,皇上为着小公主或者小皇子面子好看,不会一直让滕氏无名无分的,便是皇上记不得,皇后因受罚的事情心中有根刺从而对滕氏不管不问,太后也不会坐视不理的,不然,她趁机将滕氏接入慈宁宫便失去了意义。既然滕氏的位份定下是早晚的事情,那由皇贵妃口中提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想着,她便看了看对面席上的吴王。吴王看着是在怡然吃酒,但目光却一刻也没有离开上首的太后、皇上、皇后及皇贵妃几人,实在看不出对皇贵妃的举动是否事前知晓。

吴王察觉兰芮看自己,轻轻的点了下头,兰芮回以一笑,低头专心致志的看杯盏的花纹。

后宫妃嫔晋封,本是皇后分内的事情,这次皇后借有孕在身晾着滕氏不理,就是因滕氏是她心头的一根刺,一提便想起被皇上责令闭门思过的事情来。可偏被皇贵妃提起,心里暗自恼火,还偏不能表露丝毫,等皇贵妃的话音才落,她便站起身来,扶着竹姑姑的手走到皇贵妃身侧,屈膝向着皇上告了罪,又解释起来,“自有孕后,臣妾身子一直不爽利,一日一日的,给滕氏妹妹张罗宫苑的事情就这样拖了下来。”又想起那日的耻辱,皇后手上不由自主就用了力,捏得竹姑姑的手生疼。

“皇后身子不爽利,朕都听说了,滕氏的事情不怪你疏忽。你身子沉重,起来坐下吧。”皇上声音一贯清越,听不出喜怒,等皇后站直身子,他略抬了抬手,“爱妃也赶紧过来坐下,听御医说,爱妃有孕后小腿浮肿,久治不退,站久了恐怕愈发肿得厉害。”语气未变,但话中的关切之意却是席中所有人都听出来的,皇后也不例外,低垂的眼中慢慢聚满一层戾气。

皇贵妃将皇后的神色尽收眼底,浅浅一笑,谢了皇上,并未走回自己的座前,而是继续说道:“滕氏妹妹一人赏月多有些无趣,不如着人请她过来与大伙儿一同热闹,皇上以为如何?”

无名无分的绣娘自然不能与众人同席,但若是一品昭仪,那就又有不同。皇贵妃似乎是铁了心要让皇上当场下旨册封滕氏。

这可不像是皇贵妃的行事风格?兰芮又看了看吴王,吴王依旧端着酒杯,只是笑意留在唇边,全然没有方才怡然自得的样子,只留心着皇上,而皇上正捋须大笑。

兰芮看吴王许久,吴王一直没有发现。

似乎,他也觉得皇贵妃此举不妥。

皇后本来已经准备回座前,但皇贵妃的话让她止了步,难以遏制的怒火慢慢上涌,不等她开口,皇贵妃已经拉住她的手,“娘娘不会怪我多事吧?我记得娘娘从前也喜欢热闹。”

皇后好容易压住怒意,慢慢推开皇贵妃的手,挤出笑容,“皇贵妃妹妹愿意替本宫分担俗事,本宫高兴都来不及,又怎会怪妹妹?”贱婢就是贱婢,终究还是沉不住气,开始恃宠而骄了!

第249章推波助澜(二)

“好!好!好!”

皇上锐利的目光从众人脸上一扫而过,突地朗声大笑,洪亮的笑声一起,四下皆静,众人停了手中的动作。皇上笑罢,吩咐小内侍去慈宁宫接滕氏。

小内侍刚应下,一直饶有兴趣看着皇上几人的太后突然插嘴道:“滕氏住得偏僻,难找得很,易芸,你陪这位公公一起去吧。”

侍立太后身侧的易姑姑应诺着,悄眼看了看皇上,见皇上没做声,她才招呼小内侍悄然退了下去。

这一番吩咐,又在众人心中掀起涟漪,各有计较,不过很快,众人又开始若无其事地饮酒吃菜。

到了此时,兰芮隐约察觉今日的事情处处透着怪异,却又抓不住重点。稍作犹豫,她叫来随同入宫服侍的霜降,低声吩咐:“我有些凉,去车上把我的披风拿来。是了,你不常入宫,恐怕会迷路,去跟王爷说说,让山青陪你一起去。”人多口杂,她想借着拿衣服让霜降去吴王身边,看看吴王那边有什么说法。她怕自己看不透激涌的暗流会惹祸上身。

霜降不懂后宫事宜,却会察言观色,此时她也隐约觉得气氛不对头,因此听了兰芮的吩咐,会意地点点头,默默地退了出去,从另一侧绕到了吴王所在的男宾那边。少顷,吴王侧头看了看兰芮,微不可见地摇摇头,然后与霜降低语几句,接着霜降与山青前后离去。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先前的小内侍来回禀,称滕氏已到。

“宣。”皇上吩咐。

小内侍大声唱诺,须臾,一名宫装女子随易姑姑走了进来。

不仅兰芮,席中的其他人大多也是第一次看见滕氏,因此滕氏方一踏进门,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她。白皙的皮肤,浓眉大眼。宽大宫装遮挡不住她已经浑圆的腹部。看得出来,太后将她照顾得极好。

虽说是第一次见滕氏,但兰芮对她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直到滕氏行面君之礼时她才恍然,滕氏的眉眼与皇后竟有三四分相像!皇后万一不得已要将滕氏所生的孩子养在名下。为了长相上不引人怀疑,挑人选时肯定下了一番苦功夫。

皇上注视了滕氏一时,对滕氏隐约有些印象,有很多次他去坤宁宫时,皇后都以身体不适为由命滕氏侍寝。联想到皇后的那些腌臜事,皇上面色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