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枕黄粱梦-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我倒不知情。

等到了茂松书院,两人给杨家二老磕了头,又接受了杨国良磕得头,腊月初十书院就放了假,因杨家二老病了这才一直没挪动,如今两老身子好了些,杨纯孝又回来了,自然是套了几辆车,慢悠悠地回了临山镇。

到家吃过团圆饭,一家人坐在一起闲话家常,陆氏佯装不经意地问起了隆昌顺的事,我们在路上听人说,小姑有了间买卖,名叫隆昌顺的,开得起兴旺,往日见小姑怯怯弱弱的,却没想竟有这样的腹内乾坤。

大嫂这是夸错人了,要说隆昌顺的女诸葛不是旁人,正是樱丫头。花氏笑道。

哦?陆氏一愣,此话怎讲?

花氏就把许樱怎么听说了许五奶奶江氏要卖嫁妆,怎么说动了杨氏出钱,杨老太太出面把店铺买了下来,又怎么力主自家做生意,让许忠出来做事的事说了一遍,她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见识志向,连我都自叹不如,大嫂真的是好福气。

陆氏点了点头,果然是个聪明的。脸上的笑容却淡得不行了,为女子的,相夫教子是正道,樱丫头却太聪明了些,自己的傻儿子怕是弹压不住她,再说了,若非她行事招摇,怎么会惹来那些流言蜚语,连累许、杨两家的名声呢?当初在婚事上,她想得太少了,没办法,只能等把许樱娶回来,好好的□了。

杨老太太看出了她的心思,微微一咳,男子做事,女子齐家也是正道,樱丫头有出息,我喜欢得很。这是对陆氏明确地表白她的意思了,杨老太太这辈子只有杨氏这一个女儿,许樱这一个亲外孙女,把她娶回来做杨家的嫡长孙媳,杨老太太满意得很。

樱丫头这般的灵巧,我也喜欢。陆氏笑道,可惜当初逢了许老太太的丧事,只下了小定。

樱丫头是曾孙女辈,按理明年就能出孝了,就算是为了孝道拖延个一两年,孩子们也不大,正好下了聘就成婚。

是。

唐氏原先不爱见杨氏,如今倒喜欢杨氏起来,每日让杨氏晨昏定省不说,还时常地让她立规矩,杨氏在唐氏跟前,唐氏必要说些女子节义啊,寡妇要守礼仪啊之类的话,杨氏穿件鸦青以外的衣裳都要说半天,恨不得杨氏日日穿缁衣往脸上抹白粉,才甘心,而且是越当着外人的面越说得厉害,大年下里的,杨氏每日都在那里堵着心,灌一肚子冷风回来,每日的膳食依旧是冷饭,而且一日不如一日,有次拿来的菜,一看就是用剩菜拼的,许樱想要去论理,被杨氏拉住了。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杨氏说道,好歹忍到过年吧。

过年的时候我倒要看看她要怎么作贱咱们,真到忍不了的时候,我拼着名声不要也要闹上一场。

樱丫头!杨氏的脸冷了下来,我怎么样都没什么,你却是要嫁人的,你知不知道你大舅母已经回来了?你没规矩的事若是被她知道了……

顶天了不过是退亲。

快别说这样的疯话!杨氏捂着许樱的嘴,她却不知许樱劈家俱烧火的事,也已经被陆氏知道了。

这事儿说来也是机缘巧合,听说这事儿的人是陆氏的陪房陆九家的,她出去采买年货,正遇上苗氏的陪房张家的,两个人本来就认识,又一同办着差事,花小半个时辰采买了东西,倒花了一个时辰一起吃酒闲话,酒憨耳热之时,陆九家的想起自家奶奶惦记着许四姑娘的事,有意打听许四姑娘为人行事到底如何,张家的就把许樱母女回许家之后的事情全说了,四姑娘是个有刚性的,一见柴房里连草棍都无,灶上的锅都被拨去了,当场就怒了,命人把东厢房上好的楠木大柜给抬到院子里,劈了做柴烧,拿和面的铜盆烧水,许家是多大点的地方啊,更不用说早有人瞧着他们母女呢,见到这阵式都吓着了,说四姑娘有穆桂英的派头。

陆九家的一听心里凉了半截,这姑娘也太过厉害了些,大少爷多么憨厚得人啊,怕是要被欺负死了,这些日子我们姑奶奶过得如何啊?

听说不怎么好,四姑娘几次想要与二太太理论,都被二奶奶给拉住了。

理论?唐氏再不好也是四姑娘的嫡祖母,四姑娘竟要与嫡祖母理论?日后自家大太太若是有什么事做得不对,四姑娘岂非也会与大太太理论?陆九家的越听越不是那么回事,回了杨家,当着陆氏的面,简单的这么一说,陆氏也皱起了眉,真是这样?

张家的是许家三太太的人与姑奶奶母女素无仇怨,她说的应是真的了,许家二太太确实行事过份,可许四姑娘也太厉害了些。

陆氏点了点头,我知道你们都替我忧心,可这桩亲事是老太太的意思,我就是不愿又能如何。做为大舅母,她很喜欢许樱,做为婆婆,她实在对许樱喜欢不起来。

唉……这都是造化弄人,舅爷家的三姑娘何等的样貌人品,本来两家都通过声气了,谁知这边老太太做了主,聘娶姑奶奶家的姑娘,这才亲事做了罢……

总归是我没福,没能有个好媳妇。陆氏叹道。

作者有话要说:婆婆看媳妇,总是越看越…………

73反击

小年再到年三十;就算是许家的人除了议论一下传说中不守妇道被太太整治的二奶奶和四姑娘之外,也议论了一下眼看着要绝收的冬麦和在腊月里就悄悄上涨的粮价,常嫂子去内厨房取饭食的时候,很是听厨娘们说了一些个怪话;常嫂子听了许樱的话也不恼;只是低头拿了属于杨氏和许樱的份例就走。

谁知刚出门就遇见了娇姨娘身边的小冬;小冬也是来替娇姨娘取饭食的;见了常嫂子就拿着食盒躲到了一旁等着她;娇姨娘如今在老爷的院子里;一是养胎二是躲唐氏三是照顾许国定,常嫂子刚转过转角,就被她拦住了。

娇姨娘让我告诉四姑娘,老爷的身子好了。小冬说完就拿着食盒跑了。

常嫂子拎着食盒回到了院子里,借着送饭,小声跟正在做绣活的许樱说了。

许樱点了点头,我算计着老爷的病也快好了。许国定身体的底子好,她送信及时,当初娇姨娘传过来的信儿就是病得虽重,但仔细调养定然无事,要不然她拼死也不会让杨氏带着她回来。

她掀开食盒瞧瞧,今天厨子好歹还有点良心,两荦两素虽说粗制烂造些,好歹是新做的,她知道这是六婶暗地里关照了。

许樱从荷包里拿出一块碎银子,您再去厨房替我要个羊肉炉。内厨房的规矩,加餐得给赏钱,可只有给铜钱的,没有给碎银的,常嫂子掂量了一下那块银子,至少五钱重,够治整一桌不错的酒席了。

姑娘这也太多了些。这还是许樱头一回赏厨房钱呢。

这个不算什么。许樱笑道,我还有一事要让常嫂子跑腿呢。

哦?

过年要送年礼啊。她现在别的没有,只有一样,钱多,有钱就是用来铺路的,唐氏惦记着她们母女的银子,她就要让唐氏看得见,摸不着,唐氏的那些手段,要是在心硬的人跟前屁也不是,偏母亲性子软,却没想到母亲听闻了自己梦里发生的事,竟然撑住了,由此可见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现在听见唐氏说那些话,如轻风过耳一般,浑然不在意,反倒把唐氏气得半死。

再有……马上要过年了,她跟姐妹们走动一下总是成的吧,太太把四婶害成那样,她不信四婶、许榴、许桔会老实得任人宰割,她回到许家,已经老实得够久的了。

唐氏没到下晌就听见了许樱四处送年礼的事,不光是厨房里用一锅羊肉炉就得了重赏,连带着许家大小的主子,都得了厚厚的年礼,孟氏、苗氏更是各得了一面京里玻璃房制的玻璃靶镜,许家的奶奶们得了时兴的衣料、上等的香料、香芬斋出的胭粉,姑娘们得了衣料胭脂水粉之外,又得了文房四宝;男丁们也各有礼物,说起来都很贵重,把唐氏气得不行,她在家中闲坐,这些东西是哪里来的?莫非家里还有人和她通着声气?

刘嬷嬷心道太太当许家是铁板一块吗?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四姑娘可不是任人欺负的,是啊,老奴也讷闷得很,又特意问了六奶奶是什么人送得礼,却原来是外面商行直接送得货,据说是有人递了礼单,他们置办的。

哼!必定是百合做的。百合这次并没有跟着杨氏和许樱回许家,外来是许樱留在外面的后手。

想必是的。

她这是在打我的脸!唐氏气哼哼地说道。

送货的人只说了给三位老爷、几位哥儿,大太太、三太太还有几位奶奶、姑娘送礼……四姑娘竟然特意忘了唐氏这个嫡祖母,这事儿做得……有些刻薄了。

她当我稀罕那些劳什子吗?本来她们母女就没把我放在眼里,我也不是那些个不值钱的东西能收买的,她不送更好,省了我往外丢,养不熟的白眼狼!唐氏原觉得杨氏和许樱好摆弄,现在看来简直母女两个都是属刺猬的,摸不得碰不得踢不得打不得,上次的蘑菇可还有剩余?

刘嬷嬷一愣,太太,这失心疯可不过人,四奶奶清醒了日日喊冤说人有害她,若是二奶奶和四姑娘也……怕是有人要起疑心了,若是找了大夫来看咱们可要前功尽弃。

唐氏眼珠子一转,想到了自己压箱底的毒物,可恨许樱拿银子收买了人,若真的是明目张胆的下毒,杨家怕也要闹起来,杨家老大虽说卸了任,也是正经的两榜进士出身,更不用说京里传来信儿,陆家的兄弟得了刘副首辅的赏识,前途大大地看好,大明府知府于大人对对杨氏母女也是关照的,虽说因为分产案遭了上面的申斥,可也只是说他内闱不休罢了,于大人上了请罪的折子,又把惹事的小舅子赶走了,知府还坐得稳稳当当的。

唐氏想到这里,那送货的人有没有说四姑娘还给谁送了年礼?

刘嬷嬷面带难色,老奴没问。

快差人去探听!

到了掌灯时分,刘嬷嬷探听回来了,许樱果然不止是在许家撒钱了,在大明府也是大模大样地撒钱,据说送给于知府家里两位老人一人一个金丝楠木的龙头拐仗、两对百年人参、鹿茸、犀牛角、天麻等等补身的补品整整装了四个锦盒,又送了于夫人一整套的头面首饰,于大人一副名人字画,于大人本说不收的,可送礼的人一不求于大人办事,二不求别的,只是说故交好友礼尚往来,于大人又碍于两位老人和夫人的面子,这才收了。

杨家、陆家、董家、展家、连家,这些姻亲故旧,也一样送了礼,大明府官场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一个也没落,据说隆昌顺的掌柜整整三天没干别的事,专门送礼,而且还明说了,这是主家许二奶奶的意思,这下人人都知道许家许二奶奶豪绰大方。

唐氏越听越生气,自己这个年要难过了,许二奶奶都送礼如此之厚,她送礼寒酸了,要被人瞧不起,婆婆竟不如媳妇有钱了,这世上也没这样的事。

到了第二日,杨氏一大早来给唐氏请安,看见的就是唐氏拉得老长得冷脸,杨氏也见惯了她难看的脸,施了个礼就到唐氏身后立规矩了,等到六奶奶梅氏来了,也是一样施了礼就立规矩,唐氏气得一宿没睡着觉,只觉得脑袋嗡嗡直响,嘴里直发干,也没有想要骂人都没力气,看见两个媳妇都不怕自己的脸色,更是生气。

许家的晚辈来请安时,看见唐氏的脸色,一个个都打定了主意不说话,偷偷地瞧着面色如常地许樱,许樱落坐之后,给母亲使了个眼色。

杨氏心里面只觉得堵得慌,可既然她为了女儿的将来回了许家,心里再难过也要硬撑着,扶了一下脸色发白嘴唇发青的唐氏,太太,您这是怎么了?

唐氏一甩胳膊,人人都知道许二奶奶有钱,我个穷老太太怎配让二奶奶服侍。

太太您误会了。杨氏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礼单,这是媳妇给您拟的礼单,因东西太多,有些要从京里采买,这才送来得晚一些。

唐氏接过礼单,见上面写得密密麻麻写了一大篇的东西,自己的女儿嫁得算是好的了,过年给自己送年礼也没有这礼单的五成厚,心气儿这才稍顺些,转念又一想,杨氏的东西应归入公中,这些无非是拿她的银子给她自己送礼,又不高兴了,你若是真有诚意送礼,就该把隆昌顺的生意归了公中。

她这么说话,一直坐在一旁装聋作哑的许昭龄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太太,二嫂的这桩生意,是拿二哥的抚恤银子做的本钱,并没有用公中的一分钱,太太您若要银子,自有儿子给您赚,您何必如此!这些天,太太明里暗里当面背后的整治二嫂,为的是什么?说到底还不是为了银子?许昭龄被梅氏劝着,又有孝义压着,这才一直忍着,这次唐氏实在是太过份了。

要说别人说唐氏的不是,唐氏怕是要立时站起来臭骂一顿,自己最倚重的小儿子这么说她,唐氏先是一窒,这才拍了桌子,大年下的,你就这么跟你亲娘说话?

太太,儿子是作官的人,求太太给儿子留些脸面!许昭龄一撩衣服,跪了下来。

你这个不孝子!唐氏一伸手拿了桌上的茶杯,直直地往许昭龄的脑瓜顶飞了过去,许昭龄也不躲,任茶杯在脑袋上开了花,砸得额头鲜血淋漓,唐氏原来只是想要吓吓许昭龄,却没想到这茶杯扔得这么准,立时慌了神,刚想去看儿子,却没想到梅氏比她还要快,把许昭龄护在身后。

太太,您要打杀了六爷,就一并把媳妇也打杀了吧!梅氏说罢哭了起来,许昭龄一是头上疼,二是心疼媳妇,也跟着抹起了眼泪,许元铮年龄还小,见父亲受伤母亲哭,也跟着哭了起来,一家子三口人愁云惨雾的。

许榴这个时候也跪了下来,太太,我娘病得蹊跷,如今快要过年了,求太太给我娘找个大夫吧。

许樱也跟着跪,太太,都是孙女的不是,求太太开恩。

剩下的孩子们一见这阵式,也跟着又跪又哭的,倒显得唐氏不似慈爱长辈,倒似是催名的阎罗一般。

你们这一个一个的,都要造反了吗?唐氏手拍着桌子吼道。

我瞧着是你要反了。不知什么时候,门被人推开了,大着肚子的娇姨娘,扶着披着紫貂鹤氅的许国定进了正屋,我不过病了短短的时日,咱们家怎么成了这样?大人哭孩子闹的?大过年的没个家的样子,你就是这么为人母为人祖母的?

唐氏看见许国定来了,有心辩白几句,可这屋里的阵式,实在容不得她辩白,这……

这什么!还不快给老六请大夫!大过年的,亲戚们要来串门子,他又是要作官的人,破了相可怎么办?

唐氏理亏,只得谴人出去请大夫。

许榴这个时候跪爬了几步,扯住许国定的袍角,祖父,求祖父给我娘也请个大夫,我娘不是失心疯,也不是鬼上身,眼看就要过年了,求求祖父开恩!

许国定还没个决断,许桔扯着不怎么懂事的许元凯也跪了过来,祖父!求祖父开恩啊!

许国定原想着家丑不能外扬,可如今许家的丑事多了,一跺脚,罢,罢,罢,再找个好大夫,给四奶奶瞧瞧。

唐氏做贼心虚,不成!

有什么不成的?许国定抬起头,这些日子以来娇姨娘吹得风起了作用,是啊,为什么四奶奶凭白无故地病了呢?四奶奶病了没人主事,太太就病好出来了……

许家四奶奶得了失心疯,万一传出去……

太太,我娘不是失心疯,她如今说话做事都妥当得很,实在不像是有病的人。许榴说道,她说完看了眼许樱,若非是许樱夹在礼物里的那封信,她也没这个胆子跟太太对抗,可是四妹妹说得对,她不替娘出头,娘这一辈子就毁了。

唐氏一见许榴的脸色,扬手就给了离自己最近的杨氏一巴掌,都是你这个不守妇道的搅家精,是不是你和四丫头挑唆三丫头的!

杨氏挨了这一巴掌,立刻哭了起来,太太您说媳妇旁地话媳妇能忍,媳妇自嫁到许家循规蹈矩没有半点行差踏错,守寡之后除了回娘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杨家也是书香门弟,规矩人家,为防瓜田李下就算是在娘家也是身边没有断过旁人,哪曾有过不守妇道之事?婆婆您这么说,是要逼死媳妇吗?媳妇一死不要紧,可怜了樱丫头和元辉,无父无母在世上无人怜惜。

许国定听杨氏这么说,再加上他本就怀疑唐氏在他生病这事儿上是主谋,心里更恨唐氏,你这个黑心肝的贼婆娘!你诚心让我许家家无宁日!原先我不怜惜你,只怜惜儿女,如今看来为了儿女我也要休了你!

你!你!你!唐氏站了起来,指着许国定却说不出话,捂着胸口张口结舌,眼睛一番,晕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咱们许樱姑娘绝地反击了。

杨氏也从白莲花变成了有点黑心的黑莲花(白莲花是没活路滴!杨氏为了女儿也变了。)

74过年

来许家拜年的众亲眷故旧;打从一进门就晓得许家八成又变了天,依着规矩拜了年;回家里又能跟人嚼半个多月的舌头,许家二太太病了,据说是中风;口歪眼斜的;之前传说不孝不守妇道的许二奶奶实在是个孝顺的;鞍前马后地服侍着唐氏,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帮人都是接受过许二奶奶重礼的;背地里都说许二奶奶是个贤良的,实在不似外面传言的一般,又有明眼人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