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246-美国与伊朗:曾经的亲密-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45,Vol8;pp448~455此外,莫雷还认为伊朗很快就要失去阿塞拜疆和库尔德斯坦这两个重要的省份。FRUS;1945,Vol8;p412    
    解决阿塞拜疆和库尔德危机的关键在于削弱苏联对这两个分离地区的支持,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使苏联军队尽快撤出伊朗。在1946年5月苏联完成从伊朗的撤军后,阿塞拜疆和库尔德的分离势力力量大减。1946年6月初,卡瓦姆政府与皮塞瓦里政权达成初步协议,协议规定阿塞拜疆在伊朗范围内保持自治;突厥语是阿塞拜疆的正式用语;阿塞拜疆可拥有独立的财政机关和军队;先前由民主党发起成立的民族议会改为省议会,省长由该议会提名,中央政府批准等。虽然这个协议并未使伊朗获得完全统一,但是它毕竟使得伊朗局势趋向稳定。〔伊朗〕阿布杜尔礼萨·胡尚格·马赫德维:《伊朗外交四百五十年》,前引书;第363页。


美国在伊朗优势地位的确立美国与苏伊争端(3)

    1946年12月,在为第15届议会选举恢复秩序的借口下,卡瓦姆首相向阿塞拜疆派去了部队,在政府军到达色拉子前,自发的人民起义就已经推翻了阿塞拜疆自治共和国。库尔德人民共和国也很快就被击败,有数百人被击毙或逮捕,另有1万多人逃亡苏联。卡瓦姆比较顺利地解决了阿塞拜疆和库尔德斯坦问题,伊朗重新获得统一,阿塞拜疆危机至此宣告结束。关于美国及伊朗对出兵时苏联没有干涉的原因分析,可见Richard WCottam,前引书;pp76~77。1947年10月23日,伊朗新议会以102票对2票否决了苏伊石油协议,苏联虽然进行了猛烈地口头攻击,但是并没有采取什么实质性的行动,这样,苏联在战后的伊朗一无所获。    
    当阿塞拜疆危机临近结束时,国务院和美国其他部门对美国在伊朗的利益做了全面评估,得出的结论是:因为波斯湾的石油在与苏联交锋中价值重大,所以伊朗具有“非常关键的战略利益”。Mark Gasiorowski;“USForeign Policy Toward Iran During the Mussdiq Era”,in David WLesch(ed);The Middle East and the United States:A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Reassessment;Westview Press,Colorado,1999,pp51~65尽管美国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直到四十年代晚期,美国的对伊政策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那时的美国决策者为了遏制苏联,正追求一个“重点防御”战略,这使得美国把防御重点放在苏联的东西两侧——日本和西欧,而对包括伊朗在内的苏联南部地区的关注力度不够,所以,尽管国王和首相一再呼吁美国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但在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这个咨文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在咨文中他说明了援助希、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要接替英国、填补东地中海的真空;进而指出任何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危害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和美国的安全”,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即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他还认为如果丧失希腊,就会立刻危及土耳其和整个中东,“影响不仅远及东方,而且远及西方”。这就是多米诺骨牌理论的早期说法。因此,他要求国会立即采取果断行动,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1947年5月22日,杜鲁门正式签署《援助希、土法案》。1947~1950年,美国援助希、土两国659亿美元。由美国出钱出枪,重新武装和改编希腊政府军队。1949年,在美军军官指挥下扑灭了希腊革命。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当时它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美苏两国由战时的盟国变为战后的敌国,标志着美国政府第一次公开宣布将“冷战”作为国策。在此后25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支配着美国的对外政策。的指导下,伊朗得到的美援非常有限。美国官方认为大量的美援对骚动不安的伊朗不会起作用,而且还会被苏联视作是一个挑衅举动。虽然在1946、1947年向伊朗分别提供了330万和2250万美元的贷款,但是美国拒绝了伊朗不还贷款的请求。Mark Gasiorowski,“USForeign Policy Toward Iran During the Mussdiq Era”In Lesch,David W(ed);The Middle East and the United States:A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Reassessment,Westview Press,Colorado;1999不过这一时期美国在其他一些方面增加了对伊朗事务的卷入,1947、1948年两国重新签订和拓宽了1943年达成的军事顾问协议,这个协议要求美国帮助伊朗训练军队和宪兵力量;驻德黑兰的美国大使馆人数有了迅速提升,双边的经济、商业、文化交流也有了大的增加;中央情报局的前身——战略情报局还于1947年初在德黑兰建立了分支机构,这个机构承担了美国军方人员和大使馆人员先前从事的秘密行动,在20世纪40年代晚期,它在伊朗的行动相当活跃,虽然这些行动的最终目标大都指向苏联,但是它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伊朗的国内政治,对不同的力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关于CIA在伊朗的活动,参见Ramazani,Irans Foreign Policy;1941~1973; 前引书;pp159~162。    
    在苏联被迫撤军、苏伊石油协议流产以及阿塞拜疆危机解除后,苏联已经没有干涉伊朗事务的直接工具,它在伊朗的影响也因此大大下降,这对美国在伊朗的地位非常有利,特别是在上述事件中,美国都比较积极地站在伊朗一边,赢得了伊朗政界和民众的广泛好感,使得美国在伊朗的形象日渐高大。在苏联撤出以后,就利益竞争而言,美国在伊朗仅剩下一个外部对手了,那就是先前和它一起反对苏联的英国。虽然二战以后英国的国力骤然下降,其国际地位也不复有当年之盛,但它仍然是对伊朗最有影响力的外部国家,因为英国人控制下的英伊石油公司仍然垄断着伊朗的石油,数十年来与伊朗部分势力建立的联系仍然存在。因此,在苏联之后,英国就成为美国在伊朗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若要控制伊朗,就必须先要击退英国在那里的势力,而接下来英伊冲突的爆发恰好为美国提供了一个打击英国在伊朗势力的绝好的机会。


美国在伊朗优势地位的确立美国和英伊冲突(1)

    战后英伊冲突源于石油。伊朗虽然是一个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因为国家的贫弱和技术的落后,最先从伊朗石油中受益的却是英国人。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英国人就涉入了伊朗的石油业,建立了“英波石油公司”,即后来的“英伊石油公司”的前身。英伊石油公司是40年代以及50年代初期英国垄断资本在海外最大的企业,它犹如是在伊朗的国中之国:拥有租让权的土地占伊朗领土的16%;年产石油3000万吨,占中东石油产量的364%;在1914~1950年间,公司从伊朗榨取的利润高达50亿美元;有自己的机场、铁路、港口和电讯设施;还建有武装警察等。张士智、赵慧杰:《美国中东关系史》,前引书,第147页。在英伊石油公司中,英国政府占有很大的股份,通过这个机构,英国把伊朗石油收益的绝大部分都据为己有。英国人控制的英伊石油公司垄断了伊朗石油,在1950年,公司实现利润几近2亿英镑,英国政府作为税收得到5000万英镑,但是伊朗政府仅仅获得1600万英镑的收入。英伊石油公司高层中也没有伊朗人,而且如果伊朗要从公司购买石油的话,出价比英国还要高,也比从苏联进口石油贵。Tore TPeterson,The Middle East between the Great power:AngloAmerica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1952—57,Macmillan Press;2000,p19在40年代后期,伊朗经济陷入了困境,为了挽救濒临崩溃的经济,伊朗议会于1949年通过了一个7年发展计划,而要完成该计划每年需要5800万美元,当时伊朗决策者把资金来源寄托在伊朗的石油收入以及外部援助上。但是因为伊朗局势的动荡,美国仅仅向伊朗提供了1000万美元的援助。彭树智主编《二十世纪中东史》,前引书,第174~175页。深受资金匮乏之苦的伊朗就更加依赖自己的石油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伊朗政府希望能与英伊石油公司签署一个新的利润分成协议,大幅度增加伊朗政府的收入,但是遭到公司的拒绝,这让伊朗人非常愤恨,他们认为,只要把已经剥削伊朗多年的英伊石油公司国有化,伊朗所面临的经济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于是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起,伊朗的石油国有化运动便日益高涨起来,英伊关系也随之迅速恶化。    
    一伊朗局势的动荡    
    苏联撤军后伊朗虽然少了一个外部大敌,但是其内政却并没有因此而获得稳定。在捣毁阿塞拜疆和库尔德这两个自治共和国之后进行的第15届议会选举中,卡瓦姆的民主党获得了绝对多数,但是这个党成分比较复杂,既有富有的部落首领和地主,也有现代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党内的不和很快就表现出来,卡瓦姆也因此在1947年被迫下台。其后哈基姆(Ibrahim Hakimi)在巴列维和亲英势力的支持下出任首相,上台后他采取了一些加强国王权力的措施,这时巴列维也企图建立自己的独裁统治,为此他还向美国请求援助。哈基姆和巴列维向美国的靠拢惹恼了亲英势力,他们随之撤回了对哈基姆的支持,哈基姆政府也随即倒台。在此后从1948年6月到1950年6月这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伊朗政府竟然更迭了四次,从中可见伊朗政局是何等的动荡。彭树智主编《二十世纪中东史》,前引书,第175页。    
    在1948~1950年间,巴列维国王想在英美特别是美国的支持下建立自己的独裁统治。美国驻伊朗大使艾伦并不认同巴列维的这一观点,他认为要使伊朗获得稳定,开展民主化进程是更为可取的选择。FRUS;1947,Vol5;p998在艾伦之后出任驻伊大使的威尔利(John CWiley)认为苏联有把伊朗纳入到自己阵营的企图,他因此坚决主张美国要敦促伊朗取消苏伊1921年的友好条约的第六款大意是伊朗政府承诺不把苏联退还的各项特权转让给第三国,也不把伊朗领土作为进攻苏联的基地,否则,苏联有权出兵伊朗以消灭敌人。,他把这一款看作是苏联对伊朗干涉的必然。此外,威尔利还支持国王建立独裁统治的想法,认为时下的伊朗尚不具备实行民主化的条件,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反苏的权威主义的政权。FRUS,1948,Vol5;p161    
    威尔利的观点最初并没有得到华盛顿的认同,但是当时华盛顿正在以冷战的眼光来看待伊朗,华盛顿对伊朗的政治模式也逐渐有了思想上的转变。1949年2月,巴列维遭到刺杀,他利用人们的同情心理迅速修改了宪法,从而获得了广泛权力,对于巴列维的这一做法,美国表示认可。到这年的秋天,国务院已经把国王看作是保持伊朗稳定的关键人物了。FRUS;1949,Vol6;p590不过到1950年春,国务院又对巴列维产生怀疑,因为他固然有时也表现出进步与改革的一面,但同时也显示出他并没有指导人民的性格和能力,FRUS;1950,Vol5;p510威尔利因此受命向国王传递如下信息:他最好任命内政部长阿达兰(Ardalan)或拉兹马拉(Razmara)将军出任新首相。希望能得到美国帮助的国王自然不能违背美国的意愿,于是拉兹马拉在1950年6月成为新首相。随后,拉兹马拉进行了一些改革,包括任命一位美国人负责经济和社会规划;开展反腐败运动;限制王权等。拉兹马拉认为他的这些改革必能让美国感到满意,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其实美国最想看到的是他在遏制苏联方面的举措。关于美国与拉兹马拉的上台情况,参见Richard WCottam,Iran and the United States:A Cold War Case Study,前引书,pp87~89    
    到拉兹马拉上台时,伊朗的石油国有化运动已经开展得轰轰烈烈了,民族主义情绪也日渐高涨,几乎达到不可遏止的程度。为了获得伊朗亲英势力的支持,拉兹马拉在与英国人的谈判中无法采取强硬立场,但是公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使他又不能对英国人采取妥协之势,这样他就进入了一个死胡同,其行动自由也直线下降。1951年2月10日,英国人通知拉兹马拉,说准备与伊朗达成一个收入均分的新石油协议,而且还说为了满足伊政府的开支,他们还可提前支付给伊朗一大笔钱。如果在6个月前,这个倡议肯定会使双方达成一个满意的协议,而且拉兹马拉的地位还能获得巩固,但是此时伊朗民众的情绪已经非常高涨,拉兹马拉面对强大的石油国有化呼吁,他也不敢贸然接受英国的这一建议。Richard WCottam,Iran and the United States:A Cold War Case Study 前引书;p92尽管如此,拉兹马拉对英国的暧昧态度还是招致灭顶之灾,1951年3月7日,他被刺身亡。随后巴列维不顾民意的反对,执意让忠于自己的阿拉出任新首相。    
    但是新任首相阿拉因为不能控制局势旋即被迫辞职。在当时伊朗的那一危急时刻,只有两大势力能得到人们的广泛支持,一是伊斯兰势力,二是民族主义势力。伊斯兰势力的代表人物是阿亚图拉卡萨尼(Kashani),他是宗教界的一位杰出领袖,当时他与后来的伊朗伊斯兰革命领袖霍梅尼还是盟友,但他们的策略已经有了一些分歧,霍梅尼对民族主义嗤之以鼻,拒绝与之合作,卡萨尼虽然并不认同民族主义,但他能审时度势,设想通过与民族主义联手推翻旧势力,然后再寻求群众的支持登台执政。


美国在伊朗优势地位的确立美国和英伊冲突(2)

    民族主义阵营是由在一些杰出人物周围产生的一些派系组成的。这时伊朗也出现了一些政党,例如具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倾向的伊朗党,它的主要成分是知识分子。还有劳工党(Toilers Party),他的领袖是世俗民族主义势力的二号人物巴凯(Dr Mozaffar Baqai),这个党容纳了一部分人民党的退出者、一些出色的知识分子和大学生,还有一些巴凯的推崇者,另外还有一些与卡萨尼在内的宗教领袖有联系的人。Richard WCottam;“Iranian Political Parties”,Iranian Studies 1;no3(Summer 1968)。    
    其实最众望所归的首相人选是伊朗当时头号民族主义者摩萨台(Mohammad Musaddiq)。穆罕默德·摩萨台(1880~1967)(关于摩萨台何年生人,有不同说法,例如1881、1879等),出身于贵族家庭,其父在伊朗恺加王朝时期任财政大臣达30年之久,其母是恺加王朝的一位公主。摩萨台从小在宫廷中生活,受过良好的教育,他15岁就出任财政检察官,政绩显著。〔法国〕热拉德·德·维利埃:《巴列维传》,商务印书馆,1986,第187页。后来摩萨台因为自己的政治激进倾向而被迫辗转欧洲,并在法国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学识非常渊博。他曾因为抨击礼萨王的政变和专制而遭逮捕,在二战中当礼萨王被流放后他再次进入伊朗政界并当选为议员。1944年12月,根据他的提议,议会通过一项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政府不得与外国政府或公司谈判或签订石油协议(伊朗议会正是根据这项法律在1947年废除了前首相卡瓦姆同苏联签订的石油协议),这使他名声远扬。因为他在贪污盛行的伊朗政界具有廉洁的名声,而且坚决反对给予外国石油租让权,积极呼吁对伊朗石油工业实施国有化,是位知名的爱国者,所以深受伊朗中下层人民的支持。彭树智主编《二十世纪中东史》,前引书;第176页。但是在巴列维国王眼中,摩萨台“很难说是一位政治家,因为他的言行总是互相矛盾。”“他一生始终追逐权力”,是个亲英分子,而且还亲近共产党,由于他的误政“使国家遭受苦难并负债累累。我们的经济受到破坏达上亿美元并整整耽误了3年的时间”〔伊朗〕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对历史的回答》,前引书;第80、90页。。    
    在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风起云涌之际,1949年10月,摩萨台组织成立了民族阵线,要求政治改革和对英伊石油公司在伊朗的资产实行国有化。民族阵线迅速得到一些民众的认同,并在接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