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美色-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不等回答,下人又急匆匆的赶到。“李大人,李靖前来拜访。”李渊暗自头痛,没想到李靖催命一样的到了,急声说道:“快去迎接。”

    这次李渊却是接出了大门,见到李靖站在那里,堆出了热情,“原来是李大人驾到,老夫老迈,圣旨才说李大人会过来帮手,没想到这快就到,有失远迎。”

    李靖虽是副手,李渊却是不敢怠慢。李靖挤出了笑容,“我也昨日才接到圣旨,星夜赶来报道,不速之客,还请李大人恕罪。”

    二人一口一个李大人的叫着,不分彼此,却都是暗自提防。李靖瞥见了殷开山,诧异道:“这位可是太谷县令殷公吗?”

    殷开山颇为诧异,“员外郎如何认得我?”

    李靖笑道:“当初在长安之时,我颇为钦慕殷公的文采,曾经见过殷公一面,不过那时候殷公眼中恐怕只有李大人,所以对我视而不见。”

    殷开山老脸有些发红,“员外郎,不,应该说是李大人见笑了。老夫老矣,记不住很多事情。”

    李靖还是笑,“那殷公可是老地忘记了自己本是太谷县令,所以不理会一县百姓?还不知道殷公跑到这里作甚?”

    李靖言辞灼灼,一改常态,殷开山哑口无言,搞不懂一个副留守为什么好像比留守还要强横很多。

    李渊心中却想,李靖本来沉稳,这下当了自己的副手,如此姿态,难道……

    虽然根据李渊可靠的消息,萧布衣已经亡命天涯,李靖可没有什么后台。可李靖不但没有受到牵连,反倒提升,这里面就大有玄机。李渊老成持重,第一时间想到了李靖是有密旨过来监视自己,不由惶恐。

    “李大人这可冤枉了殷县令,其实是我事务繁忙,来不及征询太谷的事情,这才派人找殷县令来了解下情况。再说我和殷县令也是旧识,也算叙旧,李大人想必不会介意。”

    李渊觉得窝囊,却不得不如此。李靖嘿然笑笑,“李大人实在言重,我乃你的副手,怎么会介意大人所做之事,今日李靖前来报道,不知道李大人可有什么吩咐?”

    李渊含笑道:“副留守才到太原,总要休息几天才好,来人呀,招呼大公子来。”

    李建成很快来到,李渊吩咐道:“建成,如今李大人身为太原副留守。你赶快给李大人安排住宿地地方,不得怠慢。”

    李建成遵命离去。李靖拱拱手,也不客气。

    等到二人不见了踪影,殷开山恨恨跺足,“李大人,这成何体统,你是正职,他不过是个副手,怎么能对你如此无礼?也就李大人这种忠厚之人才不以为意,要是老夫。早就斥责了。”

    李渊心中舒服些,“开山贤弟,这都是小事,只有你没事就好。如今太原还有很多事情,恕我不能接待……”

    殷开山闻弦琴知雅意,为李渊难过,又劝慰了李渊几句。拱手告辞。

    李渊回到内堂,转来转去,琢磨着朝廷让李靖来这里地用意,焦灼不安。

    堂外突然窜进来一人,大声道:“爹,你猜我给你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李渊抬头望过去,见到是儿子李世民,见到他满怀喜意,心中烦躁,随口问道:“什么好消息?”陡然想到了什么。李渊稍微振奋点精神,“你找到关东马贩展风流了?”他一直在为这件事情发愁,如今民心浮动,波流暗涌,李渊还不想当什么皇帝,可要考虑后路,首先要壮大自己实力。如今战马奇缺,他一直让李世民寻找这条路子,可到如今,还是收效甚微。

    李世民多少有些得意。没有注意到父亲地愁眉苦脸,“没有找到关东马贩。”

    李渊愣住,“那你高兴什么?”

    “我们就算找不到关东马贩,也有旁人送上门来。”李世民笑道:“爹,你还记得那个晋阳令刘文静吗?”

    李渊皱眉道:“就是和裴寂经常喝酒赌钱那个。提他做什么?”

    李世民神秘道:“爹。你可别小瞧了那个刘文静,我才知道他认识始毕可汗。前几日我找裴寂地时候,他也在。他看到了我有心事,随口就猜中了我为马匹犯愁,说我若是有意,他可以从突厥为我们买来马匹。这样的话,我们的马匹不就源源不绝,还找关东马贩做什么?”

    李渊却是凛然,“他和我们非亲非故,为什么要帮我们?”

    李世民叹息道:“爹,你这样前怕狼后怕虎可是不行,你现在怎么说也是太原留守,多少人都要依附你。就算刚才的老头殷开山都是眼巴巴的过来捧你,刘文静多半也想借力上位,我们彼此互惠,机不可失呀。”李渊犹豫半晌,断然摇头,“现在不行。”

    李世民愣住,“为什么?”

    他话音才落,李建成已经急冲冲的走进内堂,皱眉道:“爹,李靖来了对我们很不利。”

    “什么不利?”李世民不解问道,等到知道一切,也有些发呆,突然骂道:“这个昏君,派李靖过来,明显是给爹穿小鞋。”

    李渊一把捂住他的嘴,惊惶道:“世民,你胡说什么?”四下望了眼,李渊满脸惶恐。

    李建成低声道:“爹,我进来前让所有的下人都回避了,无妨地。”

    李渊这才松开了手,无力地坐在床榻上,“世民,你要能有你大哥的一半稳重,我也不会如此操心。买马的事情暂时放一放,一个王威就让我们小心翼翼,如今又来个精明的李靖,我们从现在开始,千万不能让李靖抓住什么把柄,如是让他参我们一本,所有的努力都是付之东流。世民,你不要再和刘文静往来了。”

    李世民哦了一声,很是不满,却不好再说什么。

    李渊又感慨道:“谁又想到,萧布衣成为了朝廷钦犯,世民,你一直都鼓动你姐姐嫁给萧布衣,幸好没成,不然我们只怕也要被牵连。”

    李世民不满道:“好像当初爹你也没有反对?”见到李渊老脸通红,李世民叹息声,“其实我觉得姐姐没有嫁给他是你我的失败。”

    李渊胡子撅起来,“你小子胡说什么,你姐姐真地要嫁给了萧布衣,现在你小子还能在这胡吹大气?”

    李世民摇头道:“爹,萧布衣这人并不简单,我听说张将军亲自出马都没有抓到他,萧布衣两年内就能官至极品,这次逃得性命,说不准马上声名鹊起,成为一方义军霸主,到时候……”

    “算了,算了,此事莫要再提。”李渊烦躁摆手道:“萧布衣不会和我们再有任何干系。”

    “爹,不提这件事,你去见个人吧?”李世民皱眉道。

    “谁?”

    “你总说手上缺乏猛将,我最近给你联系上了长安大侠史万宝,如今已经到了太原。此人武功超群,按我看来,不在刘弘基之下。”

    李渊摆手,“所有的事情都缓缓,李靖来到了太原,我们不适合和这些草莽之人交往过密。世民,你先找个借口,安顿史万宝。建成,你留意李靖的动静,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向我通报。”

    二子应诺,李渊轻叹一口气,喃喃道:“人活着,怎么就这么累?”

    李渊觉得很累的时候,窦仲却是觉得烦。

    窦仲是义阳郡地郡守,离襄阳郡并不远,一水之隔而已。过了汉水,就是襄阳。平日窦仲都是优哉游哉的过日子,可是最近的日子,盗匪横行,很让他心烦。可这并不阻碍他继续卖官捞钱。

    义阳郡天高皇帝远,如今圣上又去了江南,依照窦仲的想法,在天下彻底乱了之前捞上足足的一笔,然后谋求后路。

    现在盗匪不多还守得住义阳,可若是照眼下地速度发展下去,义阳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破,对他来说,过一天算一天就好。

    眼下他就在等一个人,校尉许玄说有人花黄金十两要买个校尉当当,他现在就等着那人送上门来。

    许玄带着那个年轻人到来地时候,窦仲觉得那人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双眉如刀,神色从容。

    懒得多想,窦仲懒洋洋的问,“金子带来了没有?”

    年轻人微笑起来,露出洁白地牙齿,轻声道:“窦太守,金子没有带来,我其实是想向你借点东西。”

    窦仲勃然大怒,霍然站起,呵斥许玄道:“你怎么做事,这种人也带来见我。”见到许玄不语,窦仲心中凛然,扭头望向年轻人,眼中突然露出怪异之色,颤声道:“你要借什么?”

    年轻人笑起来,“我想要借兵一用。”

二五七节 夺关

    萧布衣和徐世绩都是随机应变,知晓变通之人。

    他们有了目标,并非一条道走到黑,往往喜欢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采用更为适用的方法。

    萧布衣这时候也终于明白了门阀的可怕之处,因为在中原各地,除非你的生死弟兄,在你身边的兵士手下说不准就是哪个世家门阀的子弟,也说不准或因为门阀的利益,或因为门阀的感情而背叛你。

    窦仲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买官卖官,但是手下的校尉多数都是门阀世家子弟,和汝南七姓或多或少都有瓜葛。

    许玄虽不在汝南七姓之内,却是袁家的外戚,被袁岚只是一说,就是磨刀霍霍,欣然响从。

    有些人求安宁,可求不得安宁的时候,物极必反,就会想到了造反。许玄又暗中策划,鼓动了其余的校尉造反,只是短短的数日,窦仲还是做梦数钱,聚财敛色之际,却不知道义阳郡早就被萧布衣架空。不过萧布衣看似举重若轻的控制了窦仲,却是和门阀暗中相助大有瓜葛。

    萧布衣现在手上可用之兵当然不止是李靖带到草原的三百兵士,他早就和袁岚暗中商定,秘密的培养袁家的子弟兵。

    这些子弟兵和原先的精兵装备都是绝对精良,甚至比大隋的卫兵还要精良,綦毋工布已经制造出第一批刀具数百把,虽然还比不上当初他在太原城所卖,可远比一般长刀要锐利。萧布衣将多数长刀配备给最精锐的兵士。

    徐世绩无疑就是这样的一种人,别人滴水之恩,他会涌泉相报。

    当初因为翟让的恩情,就算知道翟让不能成器,就算翟弘百般刁难,他也不忍遽去。

    徐世绩有了千余子弟兵可供指挥。战马亦是不缺,信心大增,根据他原先的计划。本来觉得可以诱敌出城,然后再夺襄阳城,可知道义阳郡袁家也有势力的时候,他决定还是用巧计。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些兵也一样要用在关键的地方,不要轻易折损。

    今日萧布衣去见窦仲,控制住窦仲,就是他们计划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窦仲这个人没什么骨气。”萧布衣沉吟道。

    徐世绩笑了起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窦仲多年搜刮,手上钱财实在不少。有钱了,自然舍不得轻易就死。”

    萧布衣微笑道:“他若是硬汉,我们地计划还是会改变。我让裴行俨控制他调兵,又完全控制了他的家业。他就算不愿意,我只怕也是不得其便。”

    “萧老大做事倒是不动声色,眼下义阳郡因为袁岚之功,又因为窦仲此人生性凉薄,贪财好色,无论百姓或者兵士都对他早有不满。现在大部分人都是跃跃欲试,他独木难撑。”

    “既然此人不是好人,为什么不索性杀了他,让萧大哥直接在义阳郡自立?”裴蓓一旁问道。

    徐世绩沉吟道:“现在在义阳郡举义旗自立对我们来说轻而易举,可对我们来说并非最好的机会。不在义阳郡自立其实这中间有个关键所在。首先一点我们地目标是襄阳城,而非义阳郡。襄阳扼南通北,实乃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无论在隋军,乱匪和百姓心目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分量,若是被我们占据,影响力之大不言而喻,这场仗务求一鼓而克,我等自然声望大震,萧老大的威望也会到了一个新的高点。再可想而知。周围郡县多会响从。其实据我观察,现在时机已是成熟,动手正好。若是早一些,百姓思稳,视你为盗匪。隋兵也来攻打你。如是晚一些,只怕被他人得手。再想鸠占鹊巢无论从影响还是威望都要差一些。从这些方面来考虑,义阳郡的影响要差上很多。所以我们在义阳暗中行事,不过是为取襄阳做准备,万万不要打草惊蛇为好。”

    裴蓓点头,“徐世绩果然名不虚传,怪不得裴小姐一直都是重视你。”

    “你家小姐也提过我?”徐世绩有些发愣,徐世绩知道裴蓓的小姐是裴茗翠,却不知道裴茗翠也注意过自己。

    对于裴茗翠这个人,他倒是早有所闻,只是一时无缘相见。可对于她的行事,徐世绩倒也钦佩。

    无论如何,坚持自己原则的人总让徐世绩敬佩。

    裴蓓点头道:“裴小姐经常说,世绩素有大才,可因为门第观念,一直得不到大用,实乃大隋憾事。”

    徐世绩过了良久才道:“我只以为她恨不得除我而后快。”

    裴蓓摇头,“虽然没有听她说过,可我知道她倒从未有过想除你之心,因为她知道杀个徐世绩对大隋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徐世绩沉默良久,“可惜了,或许目前是我们地机会,或许我们生不逢时。”

    他说的极为矛盾,萧布衣和裴蓓却都理解,乱世之中,也是取业良机,可又真正有谁希望出生在乱世?

    徐世绩却已经转换了话题,“至于不径直杀窦仲,只是控制他,原因也有一些。s首先一点还是不想打草惊蛇,其次却是窦仲本是襄阳郡守窦轶的弟弟,以窦仲来取襄阳,定有出乎不易的效果。”

    裴蓓恍然,“原来你们早就算计好了一切,可是要想让窦仲去骗窦轶,然后出乎不易杀了窦轶,占领襄阳?”

    萧布衣笑道:“世绩本来就是这个方法,倒和蓓儿你不谋而合,不过这种方式只怕百姓不服,据我所知,窦轶本来在襄阳颇有威信,我们冒然斩了他,只怕遗患无穷。”

    “那怎么办?”裴蓓皱眉道。

    “我在等朱粲来帮我。”萧布衣微笑道。

    裴蓓大奇道:“我听说这人凶残无比,何况与你素不相识,怎么会帮你?”她说到这里。脸色多少有些愤怒,因为根据她所知,朱粲这人绝非凶残无比四个字来形容。这人生性好杀,禽兽不如,不储军粮,向来让兵士径直去吃俘虏的百姓,可算是人神共愤。可一想到吃人肉她就恶心,怎么也是说不出口。

    萧布衣微笑道:“素不相识也能相帮的,我听闻朱粲也要图谋襄阳,我也要打,大伙不谋而合。大可利用。”

    裴蓓醒悟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萧布衣徐世绩相顾一笑,默契于心,裴蓓又问,“那我们还在等什么?”

    萧布衣微笑道:“等机会,等朱粲抢先发难,反正我们已经等了这么久。不差于一时!”

    “先生在等什么?”

    “等机会,我们已经等了这么久,就在于这一时。”山巅之上,一人凭岩而立,凝望远方金堤关。

    金提关地处黄河,永济渠交汇之处,水陆畅通,亦是交通要道,此处向来都是重兵把守,亦是由北前往荥阳郡的通道。

    荥阳若破。西进过虎牢,偃师两大要塞,就是大隋东都。

    山巅那人远望金堤关,带有沉思之意。他眸子黑白分明,额锐角方,双手环袖,任凭山风吹拂,屹然不动。身躯虽不魁梧,却似蕴含着惊人地力量。

    李密等这个机会的确等了很久。

    他身后立着两人,一是王伯当。一是房玄藻,这两人都是极为信服尊敬的望着眼前的李密,他们这辈子也是李密地影子,不离不弃。

    方才问话之人却是王伯当,他对李密始终是毕恭毕敬。他不信这世上有鬼。却信这世上有神,而李密就是他心中之神。

    在王伯当看来。李密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大隋命运。

    这在十年前,谁都是认为绝无可能之事,当时大隋正逢盛世,四海朝拜,国泰民安,可这十年来,大隋坠落的速度实在惊人。可大隋根基尚在,李密虽是逃亡,却一直是暗中策反,从跟随杨玄感叛乱,到桃李子之言,再到诱骗杨广亲下江南,这些都是王伯当听说或者目睹,所有的一切和李密预测极为符合,不由王伯当不尊敬信服。

    “眼下我等实力不济,瓦岗才被萧布衣破了不久,元气大伤,冒然去取金堤关只怕力有不敌。”房玄藻沉吟道:“我知道先生已经忍耐很久,凡成非凡之业,必能忍人之不能忍。既然如此,我们再等待一段时间又有何妨?”

    李密笑起来,“现在我等实力虽是不济,瓦岗士气又是低落,可正是我等树立威望之际。瓦岗现在人分两派,或是拥护翟让,或是观望我等地举动,若能一举攻破金堤关,直取荥阳仓储,定能树我等在瓦岗的威信,引中原诸盗前来归附。到时候广积粮,高筑墙,图谋东都大业可成。”

    王伯当跃跃欲试,显然李密说什么他都是坚信不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