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戎-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桧便问生什么事情,父老道:“门外百姓听说曹先生弃了海外的富贵回大宋助朝廷抗金,无不感念欢呼,如今要请曹先生出去相见,一来是表先前之歉意,二来是要见一见不爱富贵爱国家的英雄。”

    秦桧喜道:“若是这样,那却无妨了。”便促曹广弼出门。

    曹广弼心中颇不乐意,心道:“大敌当前,我寸功未立,算什么英雄1”但众意难违,只好出门。开封府胥吏眼见危机己过,便大开中门,众人走出,曹广弼居中。他本来就是个领导过千军万马的北国将军,不大长得高大健壮,而且身上自有一股历练出来的慑人气质,先前被围在暴怒的市民中还不觉得,这时站在开封府衙门前的阶级上,便显得气势雄浑,有如山岳。

    市井文化越达,市民就越无聊,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理性阶层作为主干,凡事便容易走极端——在这样的群体里一个人不分青红皂白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当狗屎和无缘无故被捧上九重天上做英雄是同样的容易!当此国难之时,忽然出了这么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市民们谁不兴奋,纷纷呼叫高唤,如捧明星,其兴奋的程度和他们刚才愤怒的程度完全成正比。

    曹广弼向四方拱手,待人群安静下来,这才大声道:“父老们,兄弟们,刚才的事情只是一场误会!现在没事了!”他本来不大习惯对着一群民众说话,但经过元部民会议的历练己经熟练了好多,这时两句话说出来,不经意间竞把开封府前市民们的热情推向另一个高峰!

    曹广弼心想这是个表明心迹的好机会,便朗声道:“现在女真人侵我大宋,我从北边来,也怨不得大伙儿怀疑我。幸好皇上、太子、太宰他们己查明真相,今日趁着这个机会,我便将我的来历与各位父老兄弟说知,好让大家明白我的处境。”

    其实赵佶、赵桓、白时中等人对曹广弼还是将信将疑,并未推心置腹。但政令一出宫门,总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扭曲。到那几个父老处己觉得皇帝是十分信任这个曹二将军的了,再由他们传达给几千个喧喧嚷嚷的市民,其中的扭曲就更严重了。此时曹广弼以大宋皇帝的口谕为背书说出来的话,说服力极强——这一点,却是大家都始料未及的事情。

    此时己是黄昏,兼且大雪纷纷,但几千人立在雪地中竞无人离去,都要听曹广弼如何述说。

    汉部的历史,本有一条非常清晰的轨迹。这条轨迹经过津门说书人的编辑早己变得有点有节,曹广弼此时开口几乎不用准备,就像回忆往事般叙述道:“曹广弼十年前本也是大宋的一介武夫,后来因故北游,与几个结拜兄弟去到混同江女真人的居处。当时北国还是契丹人的天下,女真人也深受压迫,所以我们和女真人同仇敌汽,奋起抗辽。那个时候,女真人还没侵犯到我们大宋,所以我们几兄弟也就当他们是可以结交的朋友,谁知道后来他们竟是如此狼子野心!”

    女真的崛起还是近几年的事情,相比之下,大宋的百姓还是对契丹的敌意更根深蒂固些。所以曹广弼这般迷说他们也还觉得可以接受。

    曹广弼继续道:“我们虽身在北国,但不敢忘记祖宗!因此尽管和胡人们相处,也都自称汉部!我们汉部在北国的地位,靠的不是女真酋长的册封,是靠我们自己一手一脚打下来的!而当时女真人还弱小,也需要借助我们的力量,所以招了我们的大哥折彦冲作女婿。这就是汉部的来历。”

    底下许多听过关于汉部历史故事的人心中都想:“怎么那些故事原来是真的么?我还以为是编的呢!”但这时曹厂弼是背靠着皇帝的“信任”说话,谁敢不信?

    曹广弼又道:“后来女真的疆土越打越大,我们几个兄弟便从中牵线,引他们和我大宋结盟,共抗契丹,希望能南北夹击,一来雪契丹二百年来侵我国土、凌我百姓之辱,二来是希望能帮大宋取回太祖皇帝、太宗皇帝念念在心的燕云十六州!”

    曹广弼又道:“后来女真的疆土越打越大,我们几个兄弟便从中牵线,引他们和我大宋结盟,共抗契丹,希望能南北夹击,一来雪契丹二百年来侵我国土、凌我百姓之辱,二来是希望能帮大宋取回太祖皇帝、太宗皇帝念念在心的燕云十六州!”

    他说到这里,底下己有人不断喝彩,胡寅忽然想起一事,看了邓肃一眼,心道:“这件事情,邓志宏恐怕就有参与!如此说来,他虽人在海外,所作所为却比我们这些留在汴梁无所事事的士子胜过百倍!只是燕云一事,不知后来怎么闹成那样!”

    便听曹广弼叹道:“可惜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兵事凶险难测,朝廷的北伐大业颇见阻滞,不过后来总算把燕京给收回来了。”他正要和赵佶合作抗金,所以言语间便卖了皇帝几分面子,并不当众揭破赵估、|九月中文“skgiqp1”手|打。童贯等人的伤疤,又道:“但女真与我大宋接攘以后,竟然对我们又起了凯觎之心!汉部多方设法,希望宋、金两朝恪守盟约,永为邻好!但最后大金的皇帝听了他们国相、二太子的唆摆,竟然决议南侵!”

    民众听了这些都愤怒起来,纷纷指责金人蛮横无理,曹广弼接下来的几句话便被淹没,一个父老站起来道:“大家先听曹先生把话说完!”这才众议稍歇。

    曹广弼道:“我们汉部听说此事,当然紧张。我的大哥折彦冲,也就是汉部的大将军也接到了金国皇帝的诏书,命他作为侵略大宋的前锋!”

    秦桧听到这里厉声道:“那折将军奉命没有?”

    底下民众也纷纷道:“是啊是啊,奉命没有?”

    “没有!我大哥没有奉命!”曹广弼道:“我大哥接到命令后就前往大定府,劝说金国的元帅、国相和太子不要南侵,谁知道……”

    大定府在哪里大家都不知道,但那不重要,众人关注的是女真如何表态,纷纷问:“怎么样了?”

    曹广弼道:“谁知道,女真人竟然把我大哥也囚禁了起来。”

    众人一听无不喧哗,汴梁市民不像汉部民众,对折彦冲并没有那么深厚的忠诚与感情,只是觉得折彦冲为了阻止侵宋而被软禁,不免可惜,可惜之余又感同情,再想到折彦冲遭到软禁的原因是为了保宋,同情中又不免生出几分亲近的敬意来,就连秦桧、胡寅也在一旁为之叹息。

    曹广弼道:“女真人囚禁了我大哥以后,就想趁势南下,用我大哥的性命威胁我们作为侵宋的先锋,但大哥早有命令在,我们哪敢违抗?于是女真人恼怒之下,就要把汉部灭了!

    金军和我们汉部在辽口打了一仗,双方互有胜负。他们打不下我们,我们也赢不了他们。最后迫不得己,只好各退了一步,双方停战,我们送给他们许多钱粮,希望他们能放回我大哥。谁知道他们收了钱粮却不放人,反而转过头来,南下侵我大宋!”

    听到这里市民又沸腾起来,纷纷指责女真人背信弃义!等到喧闹稍歇,曹广弼才继续道:“如今汉部是我大嫂当家作主,我大哥落在女真人手里,我大嫂便不敢妄动!他们夫妻情深,我也不敢怨她。但大宋有难,我却不敢袖手,因此只身前来,虽不知道有无作用,但只要能为大宋出一点力气,总是好的。”

    听到这里秦桧胡寅己无怀疑,阶级下的民众更是鼓掌喝彩。曹广弼道:“现在误会己经冰释,我曹某人的来历也各位也己清楚,就请各位遵从皇上、太子令谕,回家去吧!”

    这时天色己颇为昏暗,正是催人归家之时,所以听到这里大多人便都散去了。但仍有一些好事之徒拥簇着曹广弼回孔壁书社。书社中的主事拿出酒水来稿劳,才算把他们打干净。

    眼见身边只剩下数人,胡寅问道:“曹先生,你今后就住在这里么?”

    曹广弼道:“不错,这事我己有和白相爷说过,他也己应允。这位张思明大人,就是来陪同我们的官员。”其实所谓的陪同,亦近于监视。

    秦桧问道:“只是不知曹先生为何会选在这里落脚?”

    这件事情其实却是林翼暗中打点,这时听秦桧问起,那:“这书社的东家福建林爷,与邓肃先生有旧。听说曹先生、邓先生的义举大为感动,所以早在邓先生来前,林爷己经来信,要把这书社过到邓先生名下。所以这书社以后就是邓先生做主了。”这番话却是林翼暗中吩咐的。

    邓肃对要他接掌孔壁书社虽是次听闻,但这孔壁书社是汉部的产业他早已知道,他在汉部身份不低,接掌一个书社也不算什么大事。但秦桧胡寅听见了却都惊叹道:“难得那位林当家如此热心慷慨!”

    自己既成了主人,曹广弼便不再客气,诚恳邀请秦桧、胡寅、张思明共进晚膳。秦、胡还有许多话要问曹、邓,所以也不拒绝。林翼在后面安排诸般事宜,不久下人便来请主人客人入席。席间邓肃又简略说了自己入汉部的见闻和经历,他说话极有分寸,对女真情实知无不言,但涉及汉部军国密谋则都跳过不提。说到燕云一事时不再客气,对童贯误国一事痛加鞭答,丝毫不顾及旁边还有一个张思明在听着。

    秦桧胡寅听了也无不咬牙道:“国家大事!都叫这些贼子给误了!”

    曹广弼道:“眼下不是跳脚痛骂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怎么保我中原免陷于夷狄之手!”

    胡寅都拍案道:“不错!”

    秦桧问道:“曹先生,你久在北国,可有却敌妙策?”

    曹广弼道:“却敌之策,说易不易,说难也不难。”

    秦桧、胡寅无不大喜,张思明道:“曹先生,这可是军国大事!我看圣上的旨意,迟早会召见先生,曹先生还是到了陛前再行奏对的好!此刻宴席之上说了,恐怕会机密泄露误了大事。”

    秦桧胡寅对望一眼,都道:“不错,是我们孟浪了。”

    曹广弼却叹道:“其实也不算什么妙策,既谈不上机密,便也不怕泄露不泄露的。”

    胡寅喜道:“若是如此,愿闻其详!”

    曹广弼叹了一口气道:“很简单,只有一句话:只要皇上有决心,有勇气,我们最后就一定能赢!”( )

第一九五章 李纲

    折彦冲为了阻止伐宋而遭到囚禁让大部分宋人为之味嘘,但对于汉部接下来的表现,一些宋人其实并不完全满意,比如秦桧就认为汉部应该贯彻折彦冲的理念、不顾折彦冲的生死奋起反抗,和金人拼到底再说一一现在这样妥协,未免不够武勇,而且“有失折将军原意”。邓肃在汴梁听到这种说话已觉诡异,为什么诡异呢?如果他不是身在汴梁而是身在津门,就一定会马上反应过来:这是不可能的!

    汉部,从文化和民族上与大宋亲近,但在政权上毕竟各有统属,在利益上更完全是两个独立的利益体1所以汉部会对宋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事到临头部民们根本不可能像秦桧说的那样,从宋人的利害出考虑问题,他们先得替自己设想,然后才能兼顾其它。至于要他们为了回护大宋不顾折彦冲的生死,那更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曹广弼在汁梁的事情,通过鸽书一站一站地传到津门和塘沽,杨应麒和欧阳适看了以后感觉各自不同:杨应麒是大喜过望,从此放心;欧阳适则是深表怀疑,不但怀疑折彦冲、杨应麒和萧铁奴,甚至怀疑曹广弼!

    “难道他们都在演戏?不,不可能啊!之前老七的样子不像在演戏,老二的样子也不像。”

    帘幕后现出一个老者的身影,咳嗽了一声道:“二将军也许还蒙在鼓里,七将军就难说了。但大将军和六将军的事情,恐怕大有可疑。”

    欧阳适道:“老二性子较直,但也不是个傻子。如果这事有诈,他会乖乖上当么?”

    “二将军不一定糊涂,但他太过固圈于助宋一事跳不出来,再加上他所知道的消息未必有我们多,所以就算一时被蒙在鼓里也是情理之中。但七将军那边,恐怕……”

    欧阳适点头道:“这样说来,也有道理。要是这样的话,那整件事情就说得通了。我们之前一直想不通这件事如果是老大的意思,那他为什么要瞒住老七,现在看来,老大要瞒的人其实不是老七,而是老二;只不过要瞒住老二,就不得不暂时瞒住老七!

    “不错,假如这件事情真如我们猜想的这样,那么以二将军的性格,如果他事前就己知道,恐怕没法像现在这样,在大宋士民面前表现得毫无破绽。”

    欧阳适沉吟道:“但他要是事后知道呢?会不会埋怨老大?”

    “事后?那时大事己定,二将军便没有选择了。当然,大将军到时候无论如何都要给二将军一个说法的。”

    欧阳适道:“现在老大、老七他们显然都己有行动,我们是不是也该做点事情了?总不能坐困在塘沽什么也不做吧?”

    帘幕后那老者道:“争衡于天下,先者未必制人,后都未必制于人!四将军不用着急,只要盯紧五件事情,便不怕天下事脱出我等掌中。”

    欧阳适道:“第一是维持我们在大流求和麻逸的力量,第二是笼络好我的本家和陈家,第三是暗助那些浙东商人控制辽口和率宾府(在后世海参威附近),第四就是在塘沽站好脚跟……嗯,是这些么?”

    “不错!汉部能够在上次大战中逼和女真,靠的就是东海贸易的钱和大流求、麻逸粮!笼络好欧阳家和陈家,我们在东海便公私两便!支持浙东商人北上,既有利于我们控制辽口,也有利于我们建立在两浙的势力;维持住率宾府的航道,不但能逐渐增强我们对东海女真的影响力,而且还能顺道控制日本、高丽的航道;而塘沽……”那老者顿了一顿,说道:“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在七将军心中,汉部未来的府可能是燕京!”

    欧阳适心头一震,说道:“燕京……现在那里可什么也不是啊1比起津门来,那里简直是一片荒凉!再说那里离中原又有些远。”

    “燕京这几年屡遭兵火,确实荒废了。但津门是个港口,所在太偏而且腹地全无,就长远而言并不宜作为都城。现在燕京确实什么都不是,但那里地扼关内关外,胡汉兼控,山海两便,正是一个极好的所在。”那老者叹道:“立国之本,本在于农。但我观七将军政略多学管仲,并不专专以农为本,而是农、工、商兼重。立国之基,本在守土,但七将军却对海路商货情有独钟。所以他心目中的府,必不会深入内6,但又不能离汉部己有的根本之地一一辽南太远。再看他对塘沽的经营如此看重,恐怕也是为了方便将来经营燕京。由此种种迹象看来,七将军想定汉部根本于燕京,怕是十有**了。”

    欧阳适点头道:“要是这样的话,那他可就想得很远了。”

    “正是,所以才令人佩服。”

    欧阳适道:“要是这样的话,那将来如果经营燕京,则一切人力物力,都将全从塘沽而来。”

    “不错!所以如能在塘沽扎下根本,便是为将来的燕京扎下根本!到得那时,四将军便能在中枢与七将军分庭抗礼了。”

    欧阳适微感不悦道:“才只是分庭抗礼么?”

    那老者叹道:“如果将来真的如我们所料:定根本于燕京,津门也要过去很多人的。再说七将军在汉部早己根深蒂固,难以撼动。就是我们现在也不得不顺着他的思路走才能顺利壮大。到时如能与他分庭抗礼,己算很不错了。”

    欧阳适沉吟道:“刚才你说五件事情,现在只说了四件,还有一件是什么?”

    “还有一件,就是汁梁即将生的大变!”说到这里那老者的声音也不禁微微颤抖,说道:“汴梁的大变,也将是天地间的大变。现在谁也说不清楚到时候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无论是谁得到因这次大变而散逸出来的人才、物力和名分,谁便有机会掌控中原,甚至整个大宋!”

    欧阳适连连点头,随手取出一封信来道:“那宗望给我许的诺……”

    “不要管他!敷衍着就可以了。”那老者道:“从女真人解了辽口之围那一刻开始,他们除了武力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从女真人把大宋卷入这场混乱那一刻开始,他们就输了!”

    欧阳适道:“你认为宗望宗翰打不赢大宋?”

    “这个和一时的输赢无关。”那老者道:“中原不是单纯靠武力就能征服的。女真人就算一时得了政权,也无法得到治权。到最后他们除了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之外将什么也得不到!”

    欧阳适点头道:“照你这样说,只要在不得罪宋人的情况下把大宋给卷进来,那大哥就赢定了?”

    “就大势而言,确实如此。至少形势会朝着对大将军、对汉部有利的=九=月=中=文=方向展。也正因为这样,我才会从一开始就认定大将军是故意的!”那老者叹道:“现在大将军虽身在虎穴,却稳如泰山!因为谁也不会无故害他!只要他能找到机会脱身回辽南,那天下就再也没人能拦住他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