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锋军前行,后军继进,相隔四十里,最后是杨广坐镇的御营六军。

历时四十天,大军才出尽涿郡城,这些军队旌旗招展,绵亘九百六十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仪容了。

到了途中时,杨广又命兵部尚书段文振为左侯卫出南苏道。

段文振此时已是身患重病,接令而行后,十余日便给杨广传来了自己的死耗;同一时间,先锋大将已冲杀到了高丽的辽东城,右屯卫大将军麦铁杖为国捐躯。。。。。

杨广听说麦铁杖战死,当即追封他为宿郡公,令他的长子麦孟才袭爵。

在隋军的大肆进攻之下,辽东城城垣塌陷,高丽守军悬白旗乞降。可是将领们没有杨广旨意既不敢接受,也不敢继续攻击,只好停战,一边急向御营报告杨广。

等到指示回来,守军已把缺口填住,恢复抵抗。一连三次,大军的指令都被耽误,以致那个并不坚固的孤城,竟不可动摇。。

等到杨广到得辽东城时,只能望城兴叹,——这辽东城城墙不高,壕沟不深,怎么就攻不下来呢?

事实上,这些被征召而来的士卒都已是“三而竭”了。

另一边,来护儿率领的二十万水军以蛙跳战术,直接攻打高丽王城,迫到王城时,却发现王城四门大开。面对高丽摆出的空城计,周法尚极力劝阻,来护儿却孤军深入,那想到才进城门洞就遭遇了伏击?

几番冲杀之下,来护儿狼狈而逃,再不敢前进。

宇文述、于仲文、薛世雄、赵孝材、卫文升、崔弘升等九路齐出,一齐往高丽王城杀来。宇文述七站七胜,到得王城时又遭遇了高丽王的派出的大臣诈降,竟也遭遇伏兵,一战而逃。

九路大军,只有卫文升一路独全。

杨广看着辽东城下的己方疲惫士卒,又陆续听说前方各将传来败信,甚至连军械也都丢了大半,最后也只得收军往还,只留民部尚书樊子盖留守涿郡。

一征辽东,虎头蛇尾。

411大业九年

大业八年夏季,临沧城成了茶马古道的起点和终点,苏游制造出来的商品已经销往西方的吐蕃各部,向东南方销售到了交趾、真腊等地。

临沧城,一举成为了茶马古道上商人们最恋恋不舍的港湾;与其把临沧城说是一座城,还不如说是一座花园更恰当些,一如扬州城的大观园。

中原经过了去年到今年的纷纷扰扰后,大观园已经日渐衰败了,但苏游却在南中这片土地上建成了临沧这个奇迹之地。

临沧城中,到处种满了来自各地的奇花异草,养殖着各类珍奇异兽,这座城市因此成为了一座旅游城市,四面八方的人也通过这个城市了解了一个新词——“世界”。

苏游再次如同机器猫叮当一样,从他的大箱子小箱子大袋子小袋子里掏出了各式各样的种子,临沧城中不但多了从中原带来的瓜果蔬菜,还有巴德从海外带回来的各种物种,比如油菜、棉花、紫罗兰、寒豆、小麦。。。。。

临沧城的奇珍异兽,奇花异草全部免费让游人游览。

不过,天下可没有免费的午餐,虽然进入临沧城不用递交城门税,但想要完成游览任务,确是这时代最花钱的一件事。

临沧城是一座消费的城市——对,“消费”这个词也是新诞生的。这座城市本身是个大花园,它不进行任何生产活动,但这座城市却以举世无双的美食而闻名,它苗圃里的大多数花卉都可以食用,而且食用过的人都交口称赞。

仅仅只是建城两年,临沧城每年收上来的商税便可以养活苏游手下的三千士卒了。

至于做买卖获得的财物,苏游理所当然让它变成了士卒们的战斗力,因为苏游知道,没有足够的力量,是无法守护自己的巨大财富的。

这一年夏天,图兰朵也为苏游诞下了一个孩子,而来雁北怀上了第二胎。

这个时候,十五岁的苏云帆和十三岁的长孙无垢正式完婚,他们从此过上了没羞没臊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

这个时候,杨广铩羽而归,结束了第一次征伐高丽之战。

这次战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天朝上国的皇帝及领兵大将们太过轻敌了,麦铁杖因轻敌致死,宇文述和来护儿轻敌落败,薛世雄也因此丧命;战败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杨广乾坤独断,而前方的将领不敢担负责任。

除了猪一样的队友外,神一样的对手也是主要原因,高丽人几经诈降,几经反复,实在是太令人讨厌了!

杨广看着粮饷用尽、士卒疲惫,不得不离开了前线。

而这个时候,百年难得一见的大雨再次降临大隋,这一年的大雨致使黄河决堤,几处改道,黄河两岸的“刁民”因此啸聚山林,自甘为贼。

大业八年秋,单雄信徐世绩等人先后投奔瓦岗山的翟让吕忠肃。

翟让看着山东各处农民闹得欢实,当即走下山来,帅二千手下建立离东都最近的势力——瓦岗寨。

瓦岗寨和梁山水泊一样,是一片由黄河泛滥形成的沼泽地,方圆数十里,位于韦城、灵昌、匡城交界的三不管地带,区域内小河纵横,四通八达,通过卫水甚至可以直达黄河,分布着十几块密集的芦苇荡。

在瓦岗腹地,翟让和吕忠肃以琴岛的那座船坞为样板,建立起了一圈方圆十里的小城,城周尽是浅水滩和芦苇荡,想要用大船或是兵马攻打,几乎是不可能的。

翟让的手下,多为吕忠肃的手下和码头工友,这些人都善使长枪,又又几百艘小船,实在是灵动异常,只要他们想要抢夺黄河和运河上过往的船只,真是易如反掌。

好在瓦岗的义军也还有些自知之明,从未惹过朝廷的乱子,所以虽与朝廷近在咫尺,杨广却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在瓦岗东面的齐郡,自大业七年张须陀率军击溃王薄部后,匪患已是基本平息了。在张须陀的治理下,农业生产也慢慢得到了恢复,齐郡由此渐渐有了几分生机。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了这年年底,杨广不顾众臣反对,正式作出决定,第二次攻打高丽。

在河南、山东及河北各郡征骁果五十万,再征民夫二百万,这个消息使天下民情激荡,谁也不愿去辽东送死,第二次大规模的造反又再次在各地爆发。

齐郡内已经平息的匪患再起,形成了数十股造反的力量,其中以长白山左君行部为最大,短短一个月内,便纠集了近万名乱匪。

大业九年正月,灵武人白瑜娑起义,夺取官马,北连突厥,众至数万。因白瑜娑出身奴隶,被诬为“奴贼”。

大业九年三月,济阴孟海公起义,据周桥,进占曹、戴二州,众至三万。

大业九年三月,齐郡人孟让起义,一度与王薄联合,后南下江淮,众达十余万。

大业九年三月,北海人郭方预起义,自号卢公,众至三万。

大业九年三月,平原人郝孝德聚众数万起义,与王薄、孙宣雅等部十余万结为联军。

大业九年三月,厌次人格谦起义,以豆子航为根据地,称燕王,众至十余万。

大业九年三月,渤海人孙宣雅起义,以豆子航为根据地,众至十万,自称齐王。

一时间,反贼的消息接连不断,如同约定好了一样同时作乱。齐郡、济北、东莱等地,盗匪横行,狼烟四起。

杨广却毫不动摇,定要向高句丽开战,一雪去年战败耻辱。

在杨广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反对声音,一定是因为自己上次没有击败高丽。只要这一次能够踏平高丽,一切都将自动平息。

大业九年四月,杨广再次来到辽东。

宇文述与上大将军杨义臣进军高丽王城,左光禄大夫王仁恭出扶馀道。王仁恭进军至新城,高丽兵数万拒战,仁恭帅精骑一千击破之,高丽婴城固守。

杨广命诸将攻辽东城,飞楼、云梯、地道四面俱进,昼夜不息,而高丽应变拒之,二十余日不拔,双方死亡惨重。

杨广见久攻不下,又令造布囊百余万口,满贮土,欲积为鱼梁大道,阔三十步,高与城齐,使战士登而攻之;又作八轮楼车,高出于城,夹鱼梁道,欲俯射城内。

辽东城眼看就要被打下来时,向来与齐王杨瑓沆瀣一气的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了。

之前的泥腿子们小打小闹,杨广并不放在心上,但杨玄感显然不同。

杨玄感是东征军督运军粮的主要负责人,他进入黎阳后,选少壮运夫五千余人,誓师反隋。

玄感召李密问计,李密提出三策,“上策,取蓟城,据临渝,绝杨广归路;中策,直取长安,据险而守;下策,袭取东都,号令四方。”

玄感取其下策,引兵围东都。达官子弟四十余人投降杨玄感,众至十余万。

投降的主要官员和官员的儿子有,韩擒虎之子、杨雄之子、裴蕴之子,甚至是来护儿之子来雁北的兄长来整也都追随了杨玄感。

杨玄感对于头投降的来者不拒,一一收入军中,此外,韦福嗣和李子雄也都投降了他。

韦福嗣是大族,他一投降,杨玄感便把重要文稿交给他了。李子雄则是隋炀帝手下的右武侯大将军,他一反戈,立即城了叛军的最高级别军事专家。

杨广听到这些消息,哪还敢在辽东呆下去?他一面指示宇文述前往御敌,一面惊慌班师回转,军资器械辎重这些身外之物当然是顾不过来了。

高丽人看着杨广逃跑,当然是挥军杀来,因此而死亡的士卒,真是不计其数。

杨玄感举兵包围东都,梁郡的韩相国起兵响应,杨玄感任命他为河南道元帅;旬月间,拥众十余万,攻剽郡县。至于襄城,遇玄感败,兵渐溃散,为吏所执,传首东都。

余杭的刘元进听到杨玄感起兵的消息后,也想浑水摸鱼,当即举兵响应。

七月,杨玄感引兵西趋潼关,宇文述追至弘农宫。

杨玄感图谋发展,再逼关中,但他没有听从李密兵贵神速的谏说,据潼关縻留之前,攻宇军三日不克,被宇文述击败于董社原。杨玄感看大势已去,对其弟杨积善说:“事已败,我不能受人侮辱,你可杀我。”积善忍痛杀死兄长杨玄感后,自杀未死。

宇文述的追兵赶到,俘虏了杨积善,执杨玄感首级回报杨广。

同年八月,朱燮、管崇也举兵造反,拥兵十万,共迎刘元进,推刘元进为主,刘元进自称天子,朱燮、管崇都为仆射,署置百官。

杨广命令吐万绪、鱼俱罗率兵征讨刘元进。不久吐万绪、鱼俱罗二将均获罪,又命王世充发淮南兵攻刘元进,王世充大破刘元进军,刘元进与管崇都被杀。

同一年,章丘人杜伏威在长白山地区组织山贼,与辅国祏率众起义。两人就近参加了一只小起义军,刚加入时只是小卒,但杜伏威十分勇猛,出则居前,入则殿后,很快就取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信任,被推为首领,这是杜伏威势力的开始。

江淮一带隋朝的力量比较强大,杜伏威意识到自己的小部队实力太弱,如果不尽快壮大就根本无法生存,于是努力寻找机会去联合和吞并附近的其他起义军。

比较典型的例子有两个,其一是下邳苗海潮,杜伏威派辅公祏对他们说:“现在我们共同遭受隋朝暴。政之苦,各自为正义而起兵,力量分散势力薄弱,经常担心被抓获,为什么不联合起来使力量变得强大些呢,就不会担心隋军来制约我们了。如果你能够做首领,我定当恭敬地跟随您,如果你估量自己不能胜任,可以前来听从我的指挥,不然的话,我们就打一仗来一决高低。”

苗海潮害怕了,立即率领他的同伙归附了杜伏威。

另一个例子是海陵赵破阵,赵破阵听说杜伏威的士兵少就轻视他,派遣使者召唤他,要求和他合并兵力。杜伏威命今辅公祏整肃军队屯驻赵营外以防事态变化,亲自带领十个将士带着牛肉和酒进去拜见。

赵破阵非常高兴,拉着杜伏威进入营帐内,把所有的头目召集到一块,举行盛大宴会并尽情痛饮,杜伏威在席上斩杀了赵破阵,然后兼并了他的同伙。

从此,杜伏威军队的势力逐渐强盛起来。

实力大增后,杜伏威自称将军,纵横淮南,屯并**,威胁江都,江都留守派校尉宋颢前来镇压,杜伏威用计将其引入芦苇荡中,放火将其烧死,不久又屠安宜城。

412三征高丽

大业九年八月初十,杨玄感兵败皇天原,因不愿受杨广羞辱,自刎身亡。

杨积善随行,亦欲自尽,不想被追兵所阻,苦战之后,被俘!其后,杨积善被送往高阳,受千刀万剐而终。

杨玄感的尸体,在东都街头被车裂。

裴蕴之子裴爽虽然后来投降,还是被砍下了头颅。

因念其父功劳卓著,加之裴世矩深受信任,所以河东裴氏,未受太大牵连。可经此一事后,裴氏子弟变得小心谨慎,不再似往日那般飞扬跋扈。

因扬玄感之乱,受到牵连的权贵子弟,多达四十余人。

不过,杨玄感谋主李密,在押解高阳的途中逃走,杨广一怒之下诛杀李密满门后,向全天下发出了通辑令。

因为李密逃亡的事,杨广又叫来大理卿郑善果,让他从严查处杨玄感的党羽。

郑善果随声附和道,“杨玄感振臂一呼,迎者十余万人,可见天下不能养这么多人,人多了就会乱。如果不能从严处理他们,如何杀鸡儆猴?”

郑善果随即派兵四处追捕,只要与杨玄感造反有关,一个不留,因此而失望的达到三万之众。

兵部侍郎斛斯政原本是跟着杨广东征的,因为曾经与杨玄感有点关系,害怕连坐被杀,遂逃亡到高丽。

斛斯政与弘化留守元弘嗣是亲家,杨广因为前者的逃亡而怀疑了后者,当即派遣卫尉少卿李渊去拘捕了他,李渊由此取而代之,做了留守。

至此,杨玄感之乱当告一段落,但江湖中的草莽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完全没有停下来的节奏。

山东遍地的盗贼就不用说了,惟唐县出了个妖人宋子贤,自称弥勒佛出世,不到数月,总算被剿灭了;哪知东边的弥勒才被扑灭,西方的弥勒佛又复出来了,扶风僧徒向海明也自号弥勒佛,哄动愚夫愚妇,也要造反。

西方弥勒佛才被剿灭,贼帅躺弼已经拥立李弘芝为主,有十万余众,号称唐主。

东反西路乱,闹得不可开交,偏偏杨广并不把他们放在心上,反一心一意想要三征高丽。毕竟是上回差一点就拿下了辽东城,因为杨玄感的捣乱才功败垂成,实在是太憋屈了!

苏威等人百般劝告无效之后,只得走了寄厚望于皇后萧碧落了。

春季时候杨广二次征东时,萧碧落因病未能随行,但她对天下大势总还算是知道个七七八八的;她得知杨广念念不忘辽东城后,只得劝解道,“陛下久在边陲,关内乱兵四起,倘若再有第二个第三个杨玄感杀来东都,臣妾只怕。。。。。。只怕是。。。。。。。”

杨广无所谓地说道,“你也顾虑得太多了些,哪有那么些盗贼?”

“臣妾听说山东和江南盗贼横行,就连东都百里之内的瓦岗寨都被贼人占领了,陛下不可不察啊。”萧碧落摇了摇头,对于杨广的视而不见实在是担心已极。

“梓潼放心,我省得了。”杨广看着大病才愈的妻子楚楚可怜,又听她说得严重,这才对贼乱多了些关注。

第二日杨广便把苏威宇文述裴蕴虞世基几人招到观文殿,讨论起镇压宇内贼乱的事来。

苏威看着杨广的口气似有松动,料想着大约是皇后给他吹了枕边风,这才大胆说出了自己的计策,“杨玄感的党羽基本上已经被绞杀殆尽了,陛下何不把剩下的那些人招安了?天下的寇贼,老臣也觉得该以招安为主,正好补充兵源。。。。。”

听着苏威的谏言,杨广的脸色已经阴晴不定起来,他征战四方多年,什么时候听说过招安之计?他自然不会把苏威的建议放在心上。

宇文述显然更会做人,当即便打断了苏威的话,“陛下文治武功,前无古人,后。。。。。。总之,微臣觉得陛下与贼寇议和有失颜面,当以剿灭为主。”

杨广向来讲究的就是个面子,此时听了宇文述之语,自是微微点了点头。

裴蕴当即附和起来,“臣也主张动兵剿贼,否则天为何在?”

虞世基也奉承道,“大隋万国来朝,若是连区区几处贼寇都剿灭不了,怎能算是天朝?臣附议许国公说的。。。。。。”

苏游听着他们说得热闹,只得默然无语。

杨广当即便要拟旨,命齐郡郡丞张须陀、东莱郡守来护儿、江都郡丞王世充、营养将军杨善会等全力剿贼。

杨广下了决心之后,剿贼的工作果然得到了伟大的进展,王世充张须陀相继传来捷报,但因此而丧命的百姓何止万数?

大业九年一年,因战乱而死亡的大隋百姓,何止百万之众?

杀伐之后,大业十年不快不慢地到来,杨广再次提出东征的议案,“黄帝五十二战,成汤二十七征,方乃德施诸侯,令行天下。”

殿中百官心中虽不以为然,却没有一个出声,他们都知杨广此时已是鬼迷心窍,谁还敢出声触他的霉头?

诏令发布之后,全国再次动员征兵,仍是到涿郡集结,向辽东进发。

第一次东征时,士兵们是穿戴整齐,共有一百一十三万人,号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