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广却岔开了话头,“素颜今年也不知回来看看你我。。。。。。”

萧碧落点了点头,良久方道,“听说苏游在南中占了一片土地,把那儿经营得风声水起的。”

“也是朕误听了术士之言,若是当日招他为素颜驸马的话。。。。。。。”

杨广到底也还是没把这话说完,苏游的能力他还是有些忌惮的,一如他忌惮现在的李渊。

433天下大势(上)

萧碧落听着杨广的话,也深以为然,只是一想着杨素颜的倔强时,心中又不由得隐隐作痛起来。

真是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若说这事难道就没有补救的可能吗?

也不尽然,可若是萧碧落提出答应把杨素颜送去南中与苏游相会的话,杨广不大发雷霆才怪呢。

大隋如今的局势并不算好,杨广此时的神经,也是最最敏感的时候。

就在萧碧落胡思乱想之际,却听杨广忽然叹了口气道,“看来也只有迁都扬州了。。。。。。。”

“什么?陛下刚才说了什么?”萧碧落被杨广之语吓了一跳,有些不确信地问了起来。

“朕决定把都城迁往扬州。”杨广看着萧碧落,满脸痛苦地重复着刚才已说了一遍的话。

萧碧落这下可是听清了杨广之语,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地出语道,“陛下,您没有喝多吧?”

萧碧落早就听杨广说过喜欢苏游在扬州城外建起来的大观园,当时他还耿耿于怀说为了征伐高丽而无法久留扬州,若是能在扬州老去,也算是有所寄托。。。。。。。

可现在,杨广是承认自己老了吗?还是不再想着如何平复国内外的乱象,进而想通过下江都来逃避问题?

迁都江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杨广已经意识到自己现在已经没有实力剿灭乱军,意味着他开始准备退路,偏安一隅了!

杨广此时才四十出头而已,难道真因为这几年的处处碰头而消磨了志气?

杨广摇了摇头,长叹道,“大隋的根基在关内,朕的根基却在江南。若现在不迁都,就只能孤守关内,以后想去江都可就难了。。。。。”

萧碧落摇了摇头,若是此时留守关内,怎也是一步稳妥的旗啊。

大隋的各郡中,虽然或多或少都有乱军,但闹得最凶的还是山东河北以及江南,目前最大的乱军一共有三处,一是东都附近的瓦岗军,二是以渤海郡为根据地的窦建德军,还有盘踞在长江两岸的杜伏威军。。。。。

这三股势力已经逐渐吞并了他们周围的乱军,无论任何一方都已经有了与大隋的官军抗衡的实力。

除了这三股势力之外,还有上谷贼王须拔自称漫天王据地称燕国,还有魏刀儿拥众十万,北连突厥南掠燕赵,东海巨盗李子通则与杜伏威分分合合。

此外,城父县的朱粲自称迦楼罗王,众至十万;淮北贼左才相东山再起,残忍好杀。。。。。。

反正,从安全上考虑的话,南下江都绝对不是好主意!

萧碧落在心中准备了一番措辞,正想进谏杨广时,却发现他已发出了鼾声;她无可奈何之下,也只好给他盖上了一条毛毯。

她则在一旁默默垂泪,醒过来之后,杨广已急急忙忙赶去祭祀了。

每一年的第一天,朝廷上下都是最忙最累的时候,因为这一天不但要早早地起来祭祀先人,还要上朝应卯。

往年的正月初一早朝,多半是皇帝感谢诸位臣子的贺表,以及祝贺天下子民春节快乐罢了。

可这一年。。。。。。

百官们拜贺天子之后,杨广便抛出了最近一直考虑并最终在昨晚下定决心的结果,“朕决定再下江都,诸位爱卿议一议行程问题。。。。。。”

杨广之所以只说再下江都,而不是直接说迁都,实在是担心引来众人的反对。

即便这么说,除了虞世基来护儿等少数人江东人的附和之外,关陇门阀还是选择了沉默。

杨广看着鸦雀无声的大厅,直接点名苏威道,“纳言,你可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苏威无奈之下,只得出班奏道,“陛下以前乘坐的龙舟,已在杨玄感之乱中被叛党焚毁了,陛下欲要再下江南,首要解决的便是龙舟的问题。”

杨广点了点头,他第二次下江都所乘的龙舟是大业二年时所造,所以花费上比第一次下江都少了很多,这也是没有多少人反对的原因,可现在。。。。。。

难道因为没有龙舟就取消迁都?显然不能够!

杨广正要开口说话时,治书侍御史任宗却站了出来,奏道,“臣有本奏!”

任宗是五品官吏,之前就反对过杨广的一些治国理念,所以杨广对他十分不喜;如今见他站了出来,杨广下意识地奏了奏眉头,却还是大度地一摆手,“讲来!”

“臣以为,打造龙舟花费过巨,陛下请三思!再者说了,如今苏孝慈剿贼于河北,李渊剿贼于河东,陈棱剿贼于江南,张须陀剿贼于山东,阴世师则在陇右。。。。。。如今已是天下大乱了,臣所以冒死请谏,陛下当坐镇东都以拾人心!”任宗当即侃侃而谈,朝中众臣大多暗暗点头称善。

杨广心下也有些松动,他自然也想过安全问题;可自己苦苦思索了几个月才下定的决心,难道凭着一个区区五品官员的几句书生之语就打退堂鼓吗?

杨广摆手让任宗退了下去,阴沉着脸再次逡巡了众人表现不一的脸。

宇文述如今是主管军事的,他此时看到杨广的目光向自己脸上扫来时,顿时感觉到任宗刚才所言是对自己工作的怀疑,当即信誓旦旦地说道,“任宗夸大其词,事实上如今的盗贼已是十去七八,这天下哪有那么乱?老臣提议,可以把打造龙舟提上日程。”

杨广点了点头,不是因为宇文述说起剿灭了十之七八乱贼的事,而是因为他的最后一句话。

苏威看着宇文述如此明目张胆地指鹿为马,当即愤愤而出,不阴不阳地说道,“当日盗贼只是占据长白山,如今却已尽在汜水了。”

苏威所指,自然是瓦岗寨乱贼的迫近了,杨广听了,却大不以为然。

同一时间,临沧城苏游的客厅中,苏游宴请了李密王伯当以及彭声张龙赵虎等十余人,正在进行着新年的第一次聚餐。

待酒过三巡之后,苏游看着满堂众将,心中也极为开心,笑着说道,“如今南中的局势已经基本稳定了下来,我刚听说镇西将军已向西南方征服了骠国和户卢没;西爨的领地,已经大过南中了。。。。。。”

骠国和户卢没与他们西面的夫甘都卢以及掸国,共同组成了后世的缅甸;也就是说,爨国昭这小半年占领的领地,已经超过了后世缅甸国土的一半。

“只要父亲一声令下,咱们沿江而下,用两个月的时间占领下游的堕落钵林、真腊和扶南,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苏云帆听着苏游的忧虑,当即笑着应和道。

事实上,苏云帆和吕笙在前几年间便已沿着澜沧江进入过湄公河了,他们甚至在金三角地带建立起了秘密的转运站,至于画有湄公河沿岸的地图,更不是话下。

李密自从来到南中以后,以无上的求知欲学习了南中现有的知识,自然也见过苏云帆和吕笙等人绘制出来的地图。

此时听了苏云帆之言,李密当即附和着点了点头,“只要等到夏季山洪暴发,咱们的战船就能进入湄公河了,到时候只要咱们的火炮一响,这些小国便只有投降的份了。”

李密的说法,也是苏游一直制定的方案,他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因为早前在《东都新闻》上看到过苏游与杨瑓一齐用军事演习在涿郡震慑过外国使节的报道。

用大炮去征服处于青铜时代的老挝泰国和柬埔寨,显然没有很么悬念;但在此之前,先要让他们明白火炮的威力,这样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苏游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当然不会为了节省几百发炮弹而让人上去拼命。

不过,东南亚的天气,显然不是苏游所喜欢的。

“哎,还有等到半年之后才能出发。。。。。。”苏游摇了摇头,他此时的急切与杨广下江都一样,只是他们的听众显然不一样。

中原朝堂中的人听说杨广要下江南时,一个个恨不得拼死了阻止他,最后却只能噤若寒蝉;可苏游厅中的人,听说出击下游的小国时,一个个却是摩拳擦掌的。

征服那几个微不足道的小国,下一步所图的便是中原了。

俗话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又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若是苏游的率领诸人进军中原,从四方的乱军中脱颖而出显然是板上钉钉的事,到时候在座的当然都是开国功臣。。。。。

果然,苏游斩钉截铁地说道,“咱们最迟会在今年六月离开临沧,争取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到达湄公河的出海口嘉定,然后航行向北,回到中原。”

真正的湄公河出海口,其实与嘉定(也就是后世的西贡,胡志明市)还隔着七八十里的路程,但苏游为了方便,还是把出海口标在了嘉定。

“中原之路该怎么走,才是咱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苏游抛出这个问题后,便低头用刀叉摆弄起桌上的食物了。

李密点了点头,笃定地说道,“古人云,‘天下大棋局,棋局小天下。’若是明白棋局,这天下也差不了多少。。。。。。”

434天下大势(下)

听着李密卖关子,吕笙当即有些不以为然起来,转头对苏游道,“先生,我倒有个主意。不如我们咱们直接去瓦岗,你觉得如何?”

吕笙主动说起瓦岗,其实也有刷存在感之嫌,他想的是向李密证明,自己比他更早投靠苏游。

座中诸人,除了苏游王伯当和吕笙来雁北几人知道如今瓦岗寨的人是苏游的旧部外,其余人并不知道。

此时听了吕笙之言,众人皆往苏游这便看来。

苏游笑了笑,简单地说道,“如今的瓦岗寨大当家翟让,便是以前跟在我身边的虚行之,吕笙的父亲如今也在瓦岗,但这几年我们并没有联系过。”

苏游这么一说,张龙赵虎们可算是知道了,毕竟以前他们和吕忠肃翟让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尽管他们听苏游解释最近一直没有和翟让联系,但他们相信苏游的人格魅力,相信只要苏游一到瓦岗,就必然还是翟让的老大。

张龙当即目光灼灼地说道,“既然虚先生和吕前辈都是先生的旧部,到时候咱们到了那儿,他们难道不尊先生为寨主吗?以瓦岗为根基召集诸郡百姓,攻克荥阳,取虎牢偃师,直接拿下东都也不是什么难事啊!”

张龙连比带划,好像东都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一般,苏游却摇了摇头,也不知如何开口才好。

翟让和王伯当倒像是同一类人,他们同样胸怀宽广,如果苏游真的去瓦岗的话,十有七八翟让会把寨主之位交给自己,可如今的东都委实不是那么好拿的。

最重要的是,现在各地的军阀都还没有起事,现在要夺取杨广的天下,大义何在?

李密看着苏游犹豫,也说道,“瓦岗地理位置虽好,可若取东都绝非轻易之事!我当日跟着杨玄感起事,号令十数万还是攻不下东都。而且,一旦咱们攻打东都的话,势必会引起大隋兵马的死抗,而大隋卫府精兵多屯聚左近。。。。。”

苏游点了点头,“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如今身为隋朝的臣子,若是悍然对东都发起攻击的话,必然会受到全天下的唾骂。”

“若是这么说的话,咱们现在倒还真没到进入中原的时机。”李密微笑这摇了摇头,又补充道,“可杨广哪还想得起你来?若是等着他的召唤再进入中原,到时候怕是没几个百姓了。。。。。。”

李密之语,算是一种反讽,在嘲笑苏游为了大义之名而不顾百姓的生死。

李密之语,苏游是深有体会的,来自后世的他明白隋末的战乱中到底死了多少人。

据他有限的历史知识知道,大业六年中原的人口达到九百万户,近四千五百万人;这到了唐武德九年时,中原的人口不到一千三百万,且穷尽整个唐朝,人口也没恢复到隋大业六年的峰值。

二十余年的战乱,丧生的百姓超过三千万,十个人中就有七个因此遇难。

苏游对李密的说法点头表示同意,又望着他问道,“那你说说,咱们要进入中原,应该以哪位根据地?”

李密当即站了起来,用手绢擦了擦嘴后便走到了苏游身后的大地图前,指着一个位置说道,“就是这里!”

“襄阳?”苏游转过头来,看了一眼之后,皱眉问道,“我记得你刚才还用棋局来比天下,这襄阳算什么?”

“用棋局比喻天下的话,中原之地可分四边四角以及中腹这九大块。。。。。。”李密取下了放在一边的小铁棍,指着中原的地图侃侃而谈。

此时的李密,更像是后世的教书先生,座中诸人皆或是抬头或是扭头看向了他棍子的方向。

苏游不喜非黑即白的哲学,所以从不下围棋,但他对围棋的一些规则总还是懂的。

此时听着李密信誓旦旦,苏游便问道,“俗话说‘金角银边草肚皮’,第一步应当取角吧?”

第一步下在棋盘的角上,这是后世的围棋法,这个时代下棋还是会选择中腹落子的。

听了苏游的说法,王伯当等几个会下棋的都有些奇怪地看向苏游,来雁北也都微不可查得摇了摇头,只有苏云帆一个不以为意。

李密则是一愣,当即竖起大拇指对苏游说道,“‘君子居者贵左,用兵则贵右,’主公能说出这话,真是高屋建瓴。。。。。”

左为阳,所以君子坦荡荡;右为阴,体现的是用兵是诡道。

李密之所以夸赞苏游,一来是苏游这个从不下棋的人能把下棋看成是用兵,二来自然是与自己所想不谋而合了。

苏游点了点头,示意李密继续,王伯当和吕笙等人则早知苏游写下了《三国演义》,所以对苏游什么天才的军事眼光都不会有任何的怀疑。

“在我眼中,天下四角应为关陇、河北、巴蜀、东南。”

“苏先生说下棋下角好,玄邃也是赞同的,为何我们不去这四角发展,却要跑到襄阳?”王伯当不解问道。

“下角虽好,可却是极为不易,毕竟别人也会知道这个道理不是?河北不差,但是眼下有窦建德、高士达、王薄、魏刀儿等人作乱;可朝廷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啊,张须陀是名将,杨善会是去过新罗百济回来的,他们对贼寇几乎未尝一败。。。。。。”

苏游听到李密说起新罗百济时,顿时心中一动,已是有了自己的主意。

但现在李密说得挺好的,他也希望自己手下的其他人能够有他一样的军事素养,所以还是静静地听着他分析起来。

吕笙听了李密的分析,也大以为然,当即点了点头,“河北是占不成了,东南倒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东南是不错,但历史上从南打到北的势力几乎没有啊。。。。。。”苏游当即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当然,苏游没有把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说出来,那就是杨广很快就会再下江都。

可想而知,江南一带会是剿匪的重点,从这个形势上看,东南实在不是发展的好地方。

苏云帆当即笑道,“关陇也算一角,据我所知,很多皇帝出自那里;可惜的是,咱们的战船去不了那儿,就算到了那儿了,也早把东都推平了。”

苏云帆提起战船时,众人才意识到刚才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其实他们的主要战斗力还是战船上的火炮;真要从这一点出发的话,可以直接从黄河口直取东都,也可以直接从长江口直取江都,或是襄阳什么的。。。。。。

对于苏云帆所言,苏游却还是摇了摇头,“你说的对,陇西是周秦汉以及大隋的龙兴之地,只是那儿的关陇门阀的势力太过强大了;如李渊这些手握重兵的门阀,怕是早就对关中有了自己的打算。再者说了,关中离着突厥有些近了,如何对待突厥是个问题。”

李渊最终会起义,这是苏云帆知道的;但他不知道的是,李渊竟然偷偷与突厥结盟了,这在苏游看来,是无论如何都没法接受的。

说到门阀,李密何尝不是门阀?

杨玄感的失败意味着门阀势力的一次失败,可想对杨广取而代之的,杨玄感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东南没法发展,窦建德占据河北,李渊对关陇虎视眈眈,四角之地只剩下巴蜀了。

对于巴蜀,李密没有直接应答,而是看着苏游问道,“主公怕是对巴蜀之地早已有心思了吧?”

“巴蜀之地与南中差不多,以少数民族居多不易约束;而且最近颇为安定,想要以之为根据地,没有设么群众基础。按我的想法,会在其他势力企图征服巴蜀之地时,飞鸽传书南中大军,到时候可顺理成章取之。。。。。”苏游点了点头,笑着解释道。

说完这话,苏游又转向云帆,“到时候就看云帆的了。”

云帆听了苏游之言,也知苏游要把自己留在南中镇守临沧了,他当即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你们出外征战之后,我会大力建设南中的交通的,争取把珠江水系打通,并修一条从临沧到昆川的水泥路。”

苏云帆所言的珠江水系,众人都有些茫然,苏游只得解释道,“云帆所说的珠江水系,其实说的是南盘江下游,包括红水河,左江右江以及灵渠等支流,如果真能打通这条水路,三四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