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偷票的流浪汉爬上了经长沙至上海的列车。
车上早已人满为患,宋君好不容易挨着一个霸占着三个座位的满脸麻子的妇女站着。他腿软软的,就势将屁股往靠边的一个座位落下去,那女人气汹汹地吼道:“起来,这里有人!”宋君嘿嘿一笑,答道:“你的人来了我站起来就是了!”说完死活不肯站起来,但他嘴虽硬心里却七上八下的,因为他害怕乘务员来查。列车走了约半个钟头之后,麻子女人就向车巷子里站着的人吼道:“喂,这里有个空位置,我丈夫不来了,哪个要,20元钱一个!”由于大热天,挤在过道里的人们早已想拥有一个座位了。不一会儿,那女人多霸占的那个位置连同她自已屁股下面的座位,都出售了。十分钟过后,车停了,麻子女人拿起包裹径直下车去了。宋君一惊:原来“麻子”女人是短途客,眨眼工夫便挣了40元钱。
宋君这一回算是开了眼界,他故意冲过道里的站客喊道:“哎哟,好热好挤哟,挤死了!热死了!”这一喊,让又热又挤的人们觉得车厢里更热更挤了。人们的眼睛四处贪梦地搜寻着,很是渴望自已能有一个哪怕巴掌大的座位。宋君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又故意冲一位胖个子老头大声吼道:“喂,哪个要座位,我这里有一个!”人们一听,都朝宋君挤来,这个说:“我给25块”,那个说:“我出35块……”最后,那个实在坚持不住了的胖老头一下给出了60元的天价!成交!宋君羞红着脸,硬着头皮从老者手里接过60元钱,在众目睽睽之下挤到另一节车厢里去了。用着同样的手法,宋君到了大上海时,除了在火车上的吃喝,居然手头还捏着180元的钞票!看来,还真得感谢那位不知名的湖南妇女,丢下一根救命稻草,让他给捡着了。殊不知这一捡,居然改变了他以后的一切!
大上海以名副其实的“大”著称,宋君下了火车,徘徊在火车站广场上,却不知道自已到底该走向哪里,去向何处。这时候,他才觉得自已的鼻子好酸好酸,哭出来吧,也只是干嚎几声,他却再也无法流下眼泪来了。正在犹豫之际,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人走近了他,操着英语问道:请问到邮局怎么走?他立马从衣袋取出从火车上捡来的半截上海市地图,很快地查到了一个邮局,然后冲那女人说道:请随我来!邮局找着了,分别时,那位女士居然给了宋君一张10美元的钞票。宋君兴奋不已,他终于相信别人说的话了:大上海真的遍地是黄金!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宋君没去繁华的南京路,而是来到了外滩,他只是想从江对面来看上海明珠塔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当他依傍着外滩的水泥栏杆看够了高耸入云的明珠塔正准备离开时,一对老夫老妻操着略带洋腔的普通话一边谈论一边搀扶着走着。从两老的谈话中,宋君终于听出来了:原来他们是居住在美国的华侨,二老无儿无女,想在上海置业,却苦于租不到合适的旺铺。宋君灵机一动,马上迎了上去,冲二老鞠了一躬,然后笑着说道:“您二老若不嫌弃,我愿意帮忙,我叔叔可有好大一个门面想出租呢……”为了使两位老人不至怀疑,宋君赶紧说道:“如果二老找不到好的铺面,你就呼这个号码骂我吧!”说完,宋君掏出笔写了个BP机号码给对方,接着,径直走开了。
正文 第7节:欲擒故纵很有效
爬书网 更新时间:2008…7…3 2:13:24 本章字数:2132
他这一欲擒故纵的伎俩果然很有收效,第二天下午,二老就呼他了,问他铺面找着没有,并在呼机上留下了他们的手机号码。宋君真是大喜过望了,他赶紧驱车去到《新民晚报》社,当天就打出了一则《定点租旺铺》的广告,晚上他的呼机“叽叽叽叽”地响个不停,第二天一大早,宋君就找到南京路上一个要出租铺面的业主。这个铺面约有130平方米,左谈右谈,宋君和对方达成口头协议:月租21万元!接着,他又拨响了那对华侨夫妻的手机,通知他们来看铺面。看完之后,他告诉二老,是他叔父委托他以月租26。8万元的价格出租。二老考虑了一下,当即签下3份合同。拿了一份合同,宋君高兴得心都差点儿蹦出了胸膛。因为他不费任何力气,每月可净赚5。8万元!这是个什么概念,他宋君过去连想都不曾想过呢。
有了一定的资金后,宋君不仅配备了手机,住进了租来的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而且他的胆子也更大了,空手道的规模也玩大了不少。
2001年6月的一天,他实在闲得没事干,就去上海交大附近一个旧书摊上闲逛,当他随手拿起一本杂志时,那上面的一个标题吸引了他,原来那标题是说明星们换车率居各类人群之冠。这一看又触动了宋君敏锐的商业嗅觉,于是他立即盯紧了那些星级名人大腕。几天后的上海有线电视台黄金档上打出了这样一则广告:“想尝尝大明星名车的滋味吧,那就赶快扔掉你手中那快老掉牙的家伙吧——歌星影星名人车,任你选来任你挑!“极富冲击力的视觉画面,让人立即对自已过时的坐骑产生嫌弃之感,而对那些重量级名人的名车油然而生向往之意,广告在电视台重复了好几次,宋君的手机也老响个不停,然而他心里却没有底,因为居住在上海的名人大腕好像也不多,至少他还没遇见过,可听人说北京亚运村一带住的尽是满天“星”。
于是,宋君登上了去北京的飞机,脚一挨地,他就直奔亚运村,专瞅那些闪着高贵华丽光芒的豪宅去,他敲响了好几幢别墅的大门,可开门的人都摇摇头,说他们的主人并没有什么车要卖。无奈,宋君挥师北上不顺,只得暂且在一家宾馆住了一夜。躺在床头的宋君一点睡意也没有,有什么方法接触那些大明星们呢?突然,他想到一位前几年红得发紫的歌星在开办艺术学校,而且他还知道这所学校的大致位置,有了!宋君起了个大早,去商场换了一套高级西装,驱车来到了这所学校,也真的见到了那位明星校长。
寒暄之余,宋君发现明星校长并没有时下一些所谓明星的臭架子,而是一幅平易近人的模样,正因为这样,所以谈话便很快地进入了正题。明白了宋君的来意后,明星校长想了半天,忽然她一笑说道:“哦,对了,我倒有位朋友她很想卖掉手头的一辆卡迪拉克呢,你就拿这个地址去找她吧!”说完顺手给了宋君一张名片,宋君千恩万谢之后,驱车直奔某名别墅而去。
这一回,主人好像特意被打过招呼似的,前来为他开门的保姆态度友善不说,单是这位明星对他也是亲热有加。亮丽的明星披着一肩秀发,引领着宋君参观了自已的好几部轿车,嘴里一边嘀咕着:“嗨,车多了也没啥用,都是别人送的!”最后他们谈定了交易条件:价格从优,每部就80万元算了。宋君表面镇静,心里却吃惊不小,一百多万元的车子在这女人手里居然如同扔掉一堆垃圾一样随便。宋君赶紧飞回上海,约了上海的买主一起又飞来北京,用信用卡划账之后,买主运走了名车,也给宋君留下了近30万元的“辛苦费”,接着,宋君回头给了那位明星校长10万元的“信息费”请他继续帮着介绍,明星校长接过钱,满心欢喜地答应了。这样,北京特等级明星们的名车,像走马灯似地通过京沪线源源不断地流入上海,为那些一时还不太有名气却又渴望自已过一把特级明星瘾的上海二流明星们所抢购。
手头有了钱总得给它寻找出路——要么存进银行,要么花掉,要么让它钱生钱。宋君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后者。2001年7月,传来中国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利好消息,宋君立即敏锐地嗅到:英语时代在中国真的来临了。于是他赶紧拿出一笔钱与几位上海本地教授合伙,开了所取名为“AUSA”意即“进攻美国”的英语培训学校。起初一届,仅招得十来名前来培训英语的学生,但宋君等人并不气馁。他们还是约人从美国本地空运来了一些货真价实的“洋鬼子”。与教授们共同营造了一个理想的英语环境。学员们在极度强化的听、说、读、写、译训练下,三个月居然人人能说会道一口流利的美语。这一成功事件在美国一家报刊上登出后,“AUSA”居然挤破300人大关,当日进账160万元。
有一天宋君正在收看网络新闻,那上面一位化名为“Bob”的人声称:2008年会有数百万到数千万的外国人来中国“看球”。于是,宋君又从中嗅出了一种商业气息。也就是说:将其按照10%计算,会有数万到数百万的外国人想学汉语(普通话),不仅仅是前来看奥运,仅中国加入WTO后,对这些外国人的吸引力就非同寻常。那么为何不将“空手道”玩到外国去呢?让外国人出地方出设施,我方组织招募一些既能说普通话又能讲外语的人去做语言教师。我不是照样可能获得丰厚的报酬吗?2002年2月,宋君在美国开办的汉语培训学校正式开班了。
正文 第8节:我会遗憾一辈子的!
爬书网 更新时间:2008…7…3 2:13:24 本章字数:2218
经典案例详解
从下岗女工到年薪百万的保险女皇
不满足小富即安
1990年10月,在成都某保温瓶厂干了10年车工的戴小蓉成为成都市第一批下岗职工。
像所有下岗女工一样,戴小蓉也有过彷徨迷茫,有过一段痛苦的心理适应期。一个月之后,戴小蓉的心态渐渐平和下来,她开始寻找新的人生目标。
1992年,戴小蓉听人说开饭馆能挣钱,于是,她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考察餐饮市场,然后借了2万元钱在火车南站开了一家快餐店。刚开始做生意时,由于没有经验,而且口岸又不好,生意也不景气。
为了让饭馆扭亏为盈,戴小蓉仔细留心起周围的同行。她发现,其他饭馆的生意之所以比她的饭馆好,待客的诚意和味道是关键。于是,她在味道和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慢慢地,有了小名气,回头客多了起来。当其他饭店的生意冷清时,只有她那一家还保持着顾客盈门。正是从那时开始,戴小蓉知道与人打交道讲的就是诚信二字。
她不断地关注着市场,半年后,正当饭店生意蒸蒸日上时,戴小蓉却做出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放弃正给她带来丰厚利润的饭店生意,而在九眼桥劳务市场摆起了一个卖香烟的烟摊。原来,戴小蓉听说摆烟摊能挣大钱,于是,不假思索地做起了烟摊生意。同样,做生意时,她的回头客也是最多的。其实,她的生意经很简单:首先是诚信,其次是待人热情。她的收入每个月直线上升。
但是,戴小蓉却不满足于这种小富即安的生活状态,她开始留意起更加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应聘首批保险营销员
1996年7月,戴小蓉从报纸上不经意地看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成都分公司的一则并不起眼的招聘广告。戴小蓉又动心了,她暗自说道:“保险公司招什么人啊?”她对保险公司的情况一点也不熟悉,觉得好奇。在这种好奇心理的驱使下,戴小蓉决定去试一试。
那一年,她已经36岁了。
招聘的第一天,戴小蓉起了个大早,6点过一点的时候,她来到保险人才招聘现场。来这里参加应聘的人特别多,整条街都站满了人,她粗略估计了一下,怎么也有1000多人。由于人太多,戴小蓉虽然起了个大早,但还是排在了后面。
那天来应聘的人太多了,戴小蓉又排在最后面,好半天才挪动一下,中间不时有人进进出出。应聘上了的欢天喜地;落选的则一脸愁容。戴小蓉开始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胆怯,自己对保险一无所知能有希望吗?但她却这样对自己说:这是一次机会,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坚持下去。所以,她从早上一直排到下午两点以后,没离开过一步,连中午饭都没去吃。她担心自己的位置被别人挤去。
下班的时间快到了,仍然还没轮到她。戴小蓉朝前看了看,发现排在她前面的人至少还有两百多个。然而,渐渐地,应聘队伍中出现了一股小小的骚动,有人耐不住性子开始抱怨了:一个保险公司聘人要这么挑剔。旁边有人说,保险公司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有点看不上了呢。在这种情绪影响下,有人开始离开了,不一会儿,队伍就开始向前移动得快了些。戴小蓉这时倒格外冷静,她认为别人不愿干了,对她来说又少了许多竞争对手。
直到快下班的时候,主考官才叫到戴小蓉的名字。她战战兢兢地走到主考官面前。然而,那个不苟言笑的主考官在简单地问了她的情况之后,连表都没让她填,就叫她站到一边去。顿时,戴小蓉的心就凉了大半截,因为她知道,自己年龄偏大,而且又没有推销经验。
面对这样的结果,戴小蓉没有像其他落选者那样垂头丧气,自怨自艾。她径自走到主考官面前诚恳地说道:“能不能给我一次机会,要不然我会遗憾一辈子的!”
主考官这时不禁抬起头,盯着她看了很久。然后说道:“你先到外面坐一会儿,5分钟后再叫你。”5分钟之后,主考官突然叫到她的名字,对她说:“你把这张表格填了吧,然后回家等通知。”
家人劝她“悬崖勒马”
戴小蓉回到家,向家里人说了自己要做保险营销员的事。全家人都惊呆了。丈夫摸了摸她的头说:“你没有发烧吧。你是哪根神经触电了,要去干那个差事?”
戴小蓉的父母听说女儿要当保险营销员,连夜跑到家里来给戴小蓉做思想工作,父母认为保险是骗人的,而且卖保险总给人低人一等的感觉。为这事,戴小蓉的父母、妹妹,还有一大帮亲戚,轮番上阵来劝她打消念头。双亲对她更是苦口婆心:“你做生意干得好好的,去做啥子保险啊。而且做保险又没有基本工资,全靠提成来挣钱,哪像你现在的生意,每个月旱涝保收能挣上几千呢。再说了,外面都说保险是骗人的,你不会去做一个被人唾骂的保险骗子吧?”
戴小蓉的丈夫当时是一家国营企业的营销科长,所以对妻子的选择坚决反对。但对这些,戴小蓉只是一笑了之,因为她主意已定。
15天过去了,戴小蓉还没有接到保险公司的录取通知书。在招聘截止的最后一天,她坐不住了,风风火火地跑到保险公司。当时,正是下班时间,公司办公室里没有人了。于是,她来到大门口找到保安询问,甚至连保险公司里的清洁工都要问一下。最后,有人提醒她说:“你先去看看红榜嘛,看上面有没有你的名字。”
戴小蓉提心吊胆地来到红榜前,她的心跳得快要蹦出来了。她鼓起勇气一看,差点晕过去了。那红榜上赫然有“戴小蓉”三个大字。
正文 第9节:挨家挨户地上门拜访
爬书网 更新时间:2008…7…3 2:13:25 本章字数:2366
她被录取了,成为成都保险公司首批向社会公开招聘的第一批80个保险业务员中的一员。
考试成绩荣登榜首
戴小蓉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因为当时有1000多人报名应聘,最终只录取了80人,而她就是这80个幸运者之一。而且,这80个人中每一个人都比她条件好,不论是学历还是能力都比她优秀,其中不乏机关干部、研究生、博士生甚至大学教授。她自己呢,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岗女工。
在一个月的保险培训期间,许多人对这个貌不惊人的下岗女工不屑一顾。有时,在上课时,有人取笑她:“戴小蓉,这些课目你看得懂吗?要不要我们帮忙啊。”
从这时开始,戴小蓉突然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压力。那些条文繁杂、极具专业化的保险法律法规,对戴小蓉来说简直有点像是天书。但戴小蓉却不服气。她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了看懂那些保险知识,戴小蓉在培训期间硬是把一本厚厚的《保险法》翻得卷了边,做了几大本共几十万字的笔记。工夫不负有心人,培训结束时,戴小蓉以第一名的成绩荣登榜首。那些瞧不起她的人,不得不对她另眼相看了。
第一天遇难题
1996年7月18日,这是一个让戴小蓉永远都无法忘记的日子。这一天,戴小蓉正式成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成都分公司营销部一个普普通通的保险营销员了。
可是,她没想到做保险营销员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难题。
那天,她从公司拿过保险资料之后,走在大街上,面对熙熙攘攘的人流,却不知从哪做起。一时间竟变得手足无措,茫茫然没有一点头绪。和她一起的同事在大街上落落大方地向路人讲解保险,而戴小蓉却像一只迷失方向的小鸟。那天,她在人民公园站了大半天,一份资料都没有发出去,而她的同事已经有了好几个准客户。不知所措的她一溜烟地跑回家去了。
回到家过了好大一会儿,她才开始平静下来。冷静下来的她想,呆在家里怎么去拉保户?她对自己说,不行,这样下去,自己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机会岂不要白白丧失吗?半个小时后,戴小蓉理了理思绪,再次走出家门。
戴小蓉先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做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