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专利法详解-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人主动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提出修改的,应当在自申请日起两个月内进行。
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图片或者照片的修改,应当按照规定提交替换页。
除上述的修改方式外,还有一种方式也属于对申请文件的修改,更确切地说应当是一种特殊修改,这就是分案申请。根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分案申请可以保留原申请日,享有优先权的,可以保留优先权日,但是不得超出原申请公开的范围。
第四章 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
引言
本章规定专利中请的审批程序,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关于发明专利的审查和授权的规定(第三十四条至三十九条);二是关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审查和授权的规定(第四十条);三是关于复审的规定(第四十一条)。
专利法第二次修改后本章的内容有较大的变动,包括删除3条,修改4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取消了撤销程序;
(2) 修改了有关提交审查参考资料的规定;
(3) 取消了专利复审委员会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复审决定为终局决定的规定,规定申请人对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4) 明确了专利权生效的日期。
撤销程序是在专利法第一次修改中增加的程序。第一次修改专利法时取消了授权前的异议程序,增设了授权后的撤销程序,其目的是在保留原异议程序的功能,即为公众提供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机会的同时,简化授权前的审批程序,加快授权的速度,并与国际上采用的普遍作法相一致。取消授权前的异议程序是完全正确的,取得了预想的效果,但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撤销程序的设立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第一,撤销程序和无效宣告程序的性质基本上相同,撤销程序的作用可以通过无效程序来实现,因此是程序上的重复设置,使程序复杂化;第二,撤销程序与无效程序之间存在干扰。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专利制度,简化程序,消除程序上的重复,故而在专利法第二次修改时取消了撤销程序。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专利法虽然经过了两次修改,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基本审查制度没有实质性变化,即发明实行早期公开、请求审查制,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只进行初步审查。专利申请的审查、批准方式涉及到各国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专利主管机关的人力、物力等诸多因素,因此各个国家的作法不尽相同。实践证明,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三种专利的审批制度目前还是基本上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应予保留。当然,随着专利制度的发展,这些审批制度也需要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倒如在专利法第二次修改中给实用新型专利制度增加了一个辅助程序,规定在涉及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纠纷案件中,人民法院和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要求权利人出具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的检索报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用新型专利制度存在的不足。
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


本条规定发明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和公布。
一、发明专利申请的公布
发明专利申请的公布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请求书中记载的著录事项和说明书的摘要刊登在发明专利公报上,并将发明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和权利要求书另行全文出版。
我国专利法对发明专利申请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规定了不同的公开方式。对发明专利申请来说,规定自申请日起(要求优先权的,自优先权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开;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来说,规定在授权公告时才予以公开。其原因在于发明专利申请要经过实质审查,审查周期较长。如果要等到实质审查结束才公开申请的内容,对同一课题进行重复研究、重复投资和重复申请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不能很好地发挥专利制度的作用。从保护公众利益、避免资源浪费以及促进技术的交流与进步的角度出发.提早公开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从另一方面讲,申请人往往希望这种公开晚一些,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来最终决定是否公开其技术或为技术的公开做准备。过早公开申请内容也有可能损害申请人的利益。例如申请人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后,可能出于某种原因撤回其专利申请。对撤回的专利申请,公开和未公开就大不一样了。如果申请内容尚未公开,则申请人撤回专利申请后,该技术还可作为一项技术秘密由其拥有,并且日后还可以重新提出专利申请并获得专利权;如果申请内容已经公开,则意味着该技术进人了公知技术领域,申请人撤回专利申请之后就不能再就相同内容获得专利保护。为了平衡申请人和公众的利益,参照国际惯例,我国专利法规定自申请之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规定十八个月的期限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申请人第一次在外国提出专利申请后,在中国还享有12个月的优先权期限,有可能直到该期限届满前才向中国提出专利申请,而在他向中国提出专利申请后,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初步审查和公布的准备工作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规定满十八个月予以公布较为现实可行。这是世界多数国家采用的作法,也是经过实践检验较为合理的期限。
尽早公布申请对于申请人有时也是有利的。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也就是获得所谓的“临时保护”。如果申请人自己的产品已经上市或即将上市,为了防止别人非法仿制,申请人可以要求早日公布其申请,以尽早获得专利法所规定的临时保护。
在第一次修改专利法之前,本条的规定为:“自申请日起十八个月内,予以公布。”从这一表述上看,国家知识产权局可以在十八个月内的任何时间予以公布。由于申请人不知道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于何时公布其申请,因而限制了其在申请公布前本来可以采取的某些行为,如撤回申请等,有可能使申请人的利益由于国家知识产权局较早进行公布而遭受损害。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第一次修改专利法时将其修改为“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从而排除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未满十八个月以前主动公布该申请的可能性。使本条规定更为准确与合理。
二、发明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本条对发明专利的公布还设定了一个条件,即必须经初审合格后才予以公布。这一规定既是为了维护申请人的利益,也是为了维护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将一项明显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发明作为可能授权的发明予以公布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作法。另一方面,申请人在初步审查过程中有机会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交换意见,并就形式上的缺陷进行补正,这对申请人无疑是有利的。
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的初步审查不同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申请文件时对该文件进行的检查。受理处的检查主要是察看规定的文件是否齐备、文件是否使用中文撰写、文件是否打字或者印刷、申请人是外国人时是否明显无权申请或者应委托专利代理机构而未委托、申请是否注明了申请的类型(是发明、实用新型还是外观设计)、以及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地址有无遗漏等,其目的是为了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受理,则给予申请日和申请号,否则不予受理并通知申请人。初步审查则是对申请文件内容的进一步审查,是受理申请和公布申请之同的一个必要的程序。初步审查的范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审查
按照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初步审查应对一些明显不符合专利法及其细则规定的实质性缺陷进行审查,其目的是尽早向申请人指出专利申请中存在的一般难以用补正方式来消除的实质性缺陷,尽早结束审查程序,以免不必要的拖延。应当审查的实质性问题包括:
(1) 申请发明专利的主题是否明显不属于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所规定的发明(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一款);
(2) 申请发明专利的主题是否明显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专利法第五条);
(3) 申请发明专利的内容是否明显属于不授予专利权的范围(专利法第二十五条);
(4) 申请是否明显不符合发明单一性的规定(专利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
(5) 初步审查中审查员为了公布申请的目的而要求申请人修改其申请时,申请人提出的修改是否明显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专利法第三十三条);
(6)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是否明显不符合有关规定(实施细则第十八条和第二十条)。
需要指出的是:初步审查中原则上不审查实质问题。上面所述的实质性缺陷应当以“明显”并影响公布为限。所谓“明显”是指进行初步审查的审查员阅读了申请文件之后,根据他的专业技术知识,不需要调查证实即可认为是明白的事情。如果审查员只是怀疑存在实质性缺陷,需要对申请文件仔细研究后才能确定的,就说明该缺陷不是明显的缺陷。对于此类缺陷,初步审查阶段不应处理,留待实质审查阶段研究处理。
2.对申请主体及代理事项的审查
我国专利法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第一款分别规定,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外国人、外国企业和外国其他组织才可以在中国申请专利,并要求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和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应当委托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所以,初步审查的过程中还应对下列事项予以审查:
(1) 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和外国其他组织向我国申请专利的,其申请人是否有权在中国获得专利保护;
(2) 经过对上一问题的判断,认定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和外国其他组织有权向我国申请专利之后,进一步核实该申请人是否委托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
3.形式审查
初步审查中还应审查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文件和其他与专利申请有关的文件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形式要求。具体而言,对于发明专利申请来说就是要审查:
(1) 请求书是否使用了规定的表格,其填写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2) 说明书的撰写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3) 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4) 是否有摘要,说明书中有附图的,摘要是否提供了合适的附图;
(5) 说明书写明有附图的,其附图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6) 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申请专利的,是否有委托书,以及委托书是否符合要求;
(7) 申请人要求优先权的,是否已在申请时提出了声明,并提供了必要的证明文件;
(8) 申请人主张享有不丧失新颖性的宽限期的,是否已在申请时提出了声明,是否已经提交了有关证明文件;
(9) 申请费(如果要求优先权,还有优先权要求费)是否已经缴纳。
4.对某些特殊专利申请的审查
如果专利申请属于分案申请或者涉及需要保藏的生物材料的申请,初步审查还应就有关专门事项进行审查:
(1) 对于分案申请,还应核实下列各项:分案申请请求书中注明的原申请日是否正确;分案申请的发明人、申请人与原申请注明的发明人、申请人是否一致,不一致的是否有转让证明;要求优先权的是否提交了原申请优先权文件副本;在分案申请的提交日是否已对原申请发出授予专利权的通知等;
(2) 对于涉及需要保藏的生物材料的发明专利申请,还应当审查是否提交了保藏生物材料的证明,并核实保藏日期是否在申请日之前或者最迟在申请日,保藏证明是否与请求书中所填写的一致等。
5.其他问题的审查
除上述审查外,对某些专利申请还可能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和审查。例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涉及国防方面的国家秘密需要保密的发明专利申请,应当移交有关主管机构进行审查;如果某些个人提出的专利申请主题明显不是非职务发明,则应当通知申请人提供所在单位出具的非职务发明证明等等。
第三十五条
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三年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请求实质审查的,该申请即被视为撤回。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自行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

本条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的启动。
对于发明专利申请,我国实行的是实质审查制,即对发明专利申请不仅进行初步审查,而且进行实质审查。在确定是否启动实质审查时,依照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并非对所有已经提出的发明专利申请都自动地进行实质审查,而是实行请求审查制,即在规定的期限内由申请人决定是否进行实质审查。要求进行实质审查的应提出请求;期满不提出实质审查请求的,该专利申请便被视为撤回。
我国之所以规定发明专利的审查采取早期公开、请求审查的方式,是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专利申请量大幅度增长,致使不少国家出现了申请案大量积压的现象,许多国家都在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调查研究表明:在提出专利申请的发明中,有相当数量的发明并没有商业前景。 一些申请的发明不够成熟,一些申请只是为了防御的目的而提出,它们不具有实施价值。据估计,一项发明如果从申请专利之日起两年内还未付诸商业上的实施,那么它今后在商业上应用的机会就只有5%。所以,一些国家感觉到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那些没有价值的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应当留一个合理的期间给申请人,使其有充分的时间来决定是否还有进行实质审查的必要。为此,荷兰率先实行了早期公开、请求审查制(有些学者也称作“延迟审查制”)。这一制度既能鼓励申请人及早申请,又为申请人提供了足够时间对其申请的市场前景作出估计,从而在是否继续投人精力和资金的问题上给申请人留出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该制度也有助于减少各国专利局的工作压力。由于具有上述优点,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欧洲专利局等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仿效,使早期公开、请求审查制成为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专利审查制度。
至于请求审查的期限,各国的作法有所不同。原则上,该期限既不应太长,也不应太短。太长了会延长发明专利申请处于不确定法律状态的时间期限,对社会和公众不利;太短了又起不到预期的作用。我国规定了三年的时间,实践证明还是较为合理的。如果申请人在这个期间内还不提出实质审查请求,则可以认为该专利申请没有商业前景。
本条第二款还规定了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主动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这是因为在理论上不能排除有些发明创造会涉及国家或社会的重大利益,但申请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为了某种原因而不顾社会需要,有意拖延请求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对国家和公众利益带来不良影响。不过实践中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到目前为止,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尚未行使过这一权力。
所谓“实质审查”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发明专利申请的申请文件进行仔细研究,对要求保护的发明进行检索,确定该申请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特别是有关专利性的规定,最终作出是否授予专利权的决定。实质审查程序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质审查部门接收初步审查部门送来的申请案卷开始,到发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通知或者驳回申请的决定或撤回申请为止。实质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1) 申请专利的主题是不是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意义下的发明,是否属于不能授予专利权的范围;
(2) 申请专利的主题是否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
(3) 专利申请是否符合关于发明单一性的要求;
(4) 如果申请人对申请提出了修改或者分案申请,它们是否超出了原说明书(包括附图)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
(5) 在申请要求优先权的情况下,如果发现在优先权日和申请日之间其他人就同一主题提出了另外的专利申请,或者经过检索发现存在在此期间公开的相关对比文件,应当审查优先权要求是否成立;
(6) 根据检索出的对比文件判断发明专利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是否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