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全身透明,有两支薄翼般的翅膀,心脏地带可透视底下红通通的、彷若拥抱一颗热情的红心。怎么看,它在水中冉冉飘动,都像浮在半空中的天使,难怪又被称作“海天使”
仅管在想像中,以及书籍或电影中,都找得到天使的踪跡,但是亲眼看见“冰海精灵”这种活生生的动物,那么神似云端的天使,心口还是涌上了赞叹。
尤其“冰海精灵”存活在零下二度的流冰中,天寒地冻的,那一颗火热的红心显得格外炽烈,甚至还感觉得到正在扑通扑通地跳。如果没有那红得如同一盏灯的心,它似乎只是一尾透明的浮生物罢了。
多么奇妙啊!它的独特长相提醒了我天使庇护世人的那份赤裸裸的爱。
海天使的外形让我想起了一段故事,有一晚我应“晶晶书店”老板阿哲的邀请,在那儿办了一场《晚安,忧郁》发布会。那一场,出席者几乎清一色年轻人,很多都还是在校学生,穿着制服赶来。
看着他们犹带着几丝稚嫩神色的脸庞,我的胸口登时一缩,无比心疼,很明显地阴恻恻的忧郁症果然连这些正要绽开蕾的青春生命也没有放过。
作为一名注定要承揽社会、家庭压力的青年人,又有忧郁症纠缠,宛如枷锁上身,我对这些年轻小朋友不免多了一份疼惜。
演讲结束后,一位穿制服的男学生拿着一份剪贴簿走过来,说:“学长,我知道你是中正高中毕业,所以我特地跑去图书馆里,把以前的校刊都翻出来,找到你所有发表过的文章,全收放在这本剪贴簿里,要送给你作纪念。”
我惊喜万分,随手一翻,天哪,在那个教忠教孝的年代里,我居然还写过像“如何发扬中华文化”这种喊口号的八股文章里,心头涌起了那个青涩岁月的若干记忆。
看着这位学弟卡其色制服上绣着熟悉的校名,感到窝心与亲切,也很感动他这么用心,我好像在他身上看到了当年的我,也是如此体贴人,乐于带给别人意外的惊喜。
忽然心血来潮,我于是一半祝福,也是一半提醒他,永远保有一颗体恤的心,因为这是人间最可贵的资产,但是千万不要忘了保护自己,不然常常会让自己受伤。
我会如此说,也许是有点敏感,但从经验上得知,细心而体恤的人常常以别人的感觉为思量,等于把自己的心放在一个众多脚跟踩来踩去的公共通道,难保随时有哪个冒失鬼一不小心,就会踩上去,造成好久都难以消肿的瘀伤。
而且,这样的人在真诚付出之后,多半也抱有比较高的期待值,希望事情会如己所愿,别人会有回响,不过往往只有失望的份,期盼得越高,摔得越惨。
当一再被人家有意无意踩伤了,或是再三承受失望的打击;这当儿往往便是忧郁症最容易趁虚而入的时刻了。
忧郁症的病友常常会有自己一片好心,竟被辜负了的失落感,其实这时不妨想像自己是那只拥有一颗红心的海天使,不管外界的寒流多冷,它的心房永远都是红通通,那才是道地的一颗赤子心哪。
想像自己是那样的海天使,在严冰的海里兀自悠游自在,仿佛在唱歌玩耍,我那有时梗塞的心情便舒畅了许多。
第三章七道保平安的护身符(1)
久病成良医,这句话用在时时都要在跟忧郁症对抗,进而深谙相处之道的患者身上而言,实在是最贴切的描述了。
每一个病友大概各凭本事,都在其复原过程里,养成了一些“应付狡猾忧郁症”的独家秘诀。
以下便是我这两年来,真的算得上是用血泪代价换取来的宝贵经验,不敢说是熬成婆了,但也因多次实验,“三折肱”之后,证明有敷骨长肉的疗效,希望以因此对新近加入忧郁家族、经常摔得青一块;红一块的菜鸟伙伴们有所裨益。
第一,小心提防焦虑
依据我的经验,忧郁症发作时,情绪跌到深邃的谷底,全身虚脱,还不是最危险时刻。如果加上有焦虑在一旁搧风点火,就容易出事了。
因为忧郁症与焦虑双双调和,患者会有片刻都熬不住的感觉,亟想做点什么疯狂的举动,来平息内在的剧烈起伏。这时,自杀的念头最常趁虚而入。所以说,焦虑往往是忧郁症患者的杀手。
长期服用抗郁剂,用意除了提高脑中的血清素,也在克制焦虑,使其不能作怪,可见固定服药的重要。
通常那种又急又猛的焦虑感受一来,服用镇静剂会有不错的功效,大约三十分钟以内,会帮助患者进入放松的安宁状态,不会毛毛躁躁,一直想做点什么那样地坐立不安了。
一旦焦虑被妥善控制住,想死的那种固执想法,就去掉一大半了,剩下来的一小股叛乱势力就好对付了。
而看医师,是领取克制焦虑药物的正常管道。但是药物务必交由家人或亲近的朋友保管,不能放在伸手可取的地方,否则在一念不清明的情状下,很可能把全部药物都吞下。
如果晢时手头上找不到镇静剂,我的替代方法是让人有节奏地拍拍后背,最少达十分钟之久。这么一来,积压在胸口的一股闷气,就会慢慢被拍打的劲道先是转移注意力,再来化解掉,感觉好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废去全武功”。
万一你的身边没人可扮演这个拍背心的角色,也可以用站姿,背对墙壁,距离十公分,然后身子微微向前倾,再放掉力气,让身子往后倒,自然拍打壁面,连续动作下来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最后万不得已的一招,就是俗称“男抖穷,女抖贱”地抖腿。我发现有规律性地抖动双腿,是纾解内在焦虑很好的招数,只是看起来不雅观,适宜独处时使用之。
第二,不要看电视,多听轻柔的音乐!
电视的干搅十分强,尤其是立场鲜明的谈话节目,或者是通常没什么好消息的新闻节目,看了只会让坏心情雪上加霜,毫无娱乐放松的好处。
因此,现在就去开掉电视机,不必迟疑。
我在养病期间,只听两种音乐,一种是“新时代音乐”(NewAge),另一种是“古典音乐”。因为前者是以让自然界与人的心灵世界和谐相融为创作宗旨的乐风,后者则多抒发悠扬的情意。
新时代音乐还有许多跟冥想、身心灵松绑有关的助益,有时只是单纯地收录了海潮的拍打冲刷、林间的鸟鸣婉转、夏日的雨声潺潺,会使焦烦的内心产生减压效果。
古典音乐中有许多弦乐,例如小提琴、大提琴,正是古人所说的“丝”的声音,那种特有的平顺、滑溜音质能够潜移默化,帮助听众拉直内心的九弯十八拐。
至于有歌词的音乐容易分心则不推荐,而且它十之八九的辞意充满了哀伤与嗟叹,不是失恋就是人生无常,说不定会使病友触“歌”生情,反而不好。
偶尔,当独自听音乐听到接近忘我时,不妨鼓励自己随着律动翩翩起舞,不必按照什么舞步,只要是顺着情绪与音符的流动而扭腰摆臀、手舞足蹈,想像自己是一篷风中的草絮,有助于舒展身心。
第三,多看色彩鲜美的图片书或杂志!
在忧郁症搅人心神时,文字书很难看得下去,每一串字密密麻麻,真像一堆热锅上的蚂蚁,助长了心中的烦躁。这时,轻松地翻阅图片最实惠。
人的眼睛跟大脑有连线,观看愉悦的色泽、影像,自然会在悦目的同时,达到赏心。
我很幸运,刚好有一位大学时代的死党皮皮,在猫头鹰出版社担任副总编,他们除了与英国著名的DorlingKindersley出版社合作,引进了许多印刷精美的图鉴,也制作了不少精采的图片书。我因此有缘收集了一堆,刚好在忧郁症肆时派上用场。
我第一次注意到DK的系列产品,是一九九三年到伦敦旅行时的惊喜发现。他们出版的城市志图文并茂,尤其把图片镶进地图的架构中,显得丰富缤纷。我当时一口气买下了《纽约》、《伦敦》、《巴黎》三本书,使我在欧洲的旅程锦上添花,回到当时居住的纽约后,更是按图索骥,逐一寻宝,收获丰盛矣。
后来忧郁症发作,什么书都不太读得下去,我便想到用赏心悦目的图鉴;来取悦自己日渐灰黯的眼界。
这一招果然有效,像是收录了全世界五百种以上的《树木》图鉴,以及《观赏鱼》、《猫咪》、《鸟类》、等图鉴 ,印刷的各种动植物纤毛毕露,大自然艳彩的色泽跃然纸上,几乎就要溢出来似的,每翻一页,眼睛就亮一下。
听说他们最近又出版了《玫瑰》图鉴,我急着要去找来看看,因为有古诗“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为证,自古以来毕竟很少有愁眉苦脸的赏花人啊。
我的这个独家点子,后来被我一位朋友的姪女发扬光大。她才念初中,却因为脑里长了肿瘤而必须住院开刀治疗,年纪虽轻,已懂得体恤一路陪同的妈妈辛劳,从不喊苦,在医院里只是静静翻着精美的食谱,看那一道道可口的菜色解馋,以压制病中的烦闷。
所以生病期间,心头苦涩,靠视觉的取悦来平衡,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时翻风景、服装杂志,也都是不错的眼睛吃冰淇淋。
谈到色彩,注意床单宜选择清爽的颜色,如淡绿、天蓝、鹅黄、粉紫等,每天要躺那么久的地方,实在不适宜铺得很沉很重的感觉,如深蓝、黑色、墨绿,都会使人有躺在阴湿地,一直往下陷的错觉。
第四,准备一盒巧克力!
这可是专家者言喔,加上经过我的实验,才敢拍胸脯说有效!
伦敦中性大学的神经心理学家马丁在“英国心理学会”年会中报告指出,就科学作用而言,巧克力的味道能让人的脑波变得“狂乱”,达到安慰的效用。所有接受测验的志愿者都觉得巧克力味道让他们心平气和,情绪自然放松。
所有志愿者闻过了其他的实验品如薄荷、杏仁、草莓、大蒜等人工香味后,接着再闻巧克力、烘培过的豆子、咖啡、猪肉等物,结果发现巧克力脱颖而出,安定人体的功效一枝独秀。
实验小组证实,巧克力的味道会使脑中的α与β脑波增加,而α脑波最常见于清醒且心情愉快的成人,β脑波则常见于正在作心算的人。
第三章七道保平安的护身符(2)
他们猜测可能是巧克力的味道使人联想到蛋糕、甜点,可以转移当事人的注意力,进而松弛身心。
以我个人的猜想,巧克力其实是一种文化产物,被人类的历史赋予了许多浪漫与爱情的典故,所以一闻到巧克力,让人有一种被爱的幸福感,或是以往吃巧克力的甜美回忆便涌上来。
我在生病那段时日,有朋友送了巧克力,我固定每天吃一粒,让浓浓的甜味溶化在嘴里,心中总是会渗出一丝丝说不出的安慰,好像是在犒赏自己。
后来我也发现,神奇的冰淇淋也具有跟巧克力同样的安慰效果。只要舔一球香草或樱桃巧克力的冰淇淋,我的心就会轻飘飘起来,好像回到童年那段比较快乐的时光里去。
第五,找寻激发你能量的好气味!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验,在每次经过西点面包店前,如果刚好是糕点出炉的时间(通常是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你的鼻子飘满了香喷喷的面包气息,情不自禁就深吸一口气,然后舒服地拱起双肩,好像吸进了一口人间最纯洁的氧气,而有心旷神怡之感?
这种体验可一点也不希奇,根据纽约一所研究机构“润瑟勒科技中心”的实地观测,好闻的气味确实有神气效果,会使人变得乐于助人。
研究人员在一座大型购物中心内,选择飘出不同气味的店家前,向来往的顾客请求换零钱,或是故意笨拙地弄掉一枝笔,看看过往的人会不会有日行一善的行为?
结果,在同样的时间、相同的来往流量、距离商场进出口远近都一样,以及同等光度的情况下,测试了一百一十六位顾客后发现,在烘烤咖啡豆或是烤饼店的店面前,愿意替人换零钱或帮忙捡起笔的人数,比在没有任何气味的店前超出了一倍多。
主持这项调查计画的贝伦教授作结论说:“好的气味让人愉悦,愉快的人对别人就比较好。”
密苏里大学的安德森教授则指出,难闻的气味会使人变得具有攻击性。
所以,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记忆中甜美的气味,例如祖母煎鱼的味道、母亲擦万金油的气息、初恋情人身上佩带玉兰花的香味等,都会在我们的脑意识里储存,变成愉快的连结档案,一旦重新嗅到,心里的正向能量就会释出。
从这套理论出发,假如我们能够将激发自己能量的气味找出来,想办法在心情郁结时多嗅几口,将如大旱之望云霓。
万一你没有这种记忆里的味道,一般来说,时下流行的香精油倒不失为不错的取代品,像是薰衣草、佛手柑的味道,或燃烧或涂抹在脉搏跳动的腕际,都有舒畅身心的妙处。
第六,多听笑话,多看笑话!
我在旧金山养病期间,多亏了一位从台湾来就业的朋友杰森,常常为我带来免费的一丝欢笑。
他住在硅谷附近,每周日都会开一小时的车程,来旧金山与我们会合,下午一起去健身房运动(即使我想偷懒,也会被他或哄或强制去动动筋骨)。途中,我们最大的娱乐就是听笑话,他时常有备而来,我也颇捧场,每一回我都笑得乐不可支。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的笑话“叫爸爸”。有一天美玲家里有人按电铃,她一打开门,发现站着一位相貌不错的男人,身后的妈妈立即开口说“叫爸爸!”
美玲一下愣住了,怎么妈妈莫名其妙忽然要她对眼前这个人叫爸爸呢?她迟疑着,妈妈又催促了:“叫爸爸啊!”
美玲仍无法置信,站着发呆,妈妈更急了,连续催她:“你这个孩子怎么搞的,叫你叫爸爸啊!”
美玲心想天啊,时隔那么多年,突然一个陌生男子现身,妈妈要她叫爸爸,居然是来认亲的,原来她另有身世,一时无限委屈,不禁哽咽着,小声叫出口:“爸爸!”
妈妈马上提高音量抱怨:“叫那么小声,爸爸在楼上怎么听得见,好带这个人上楼去修电视呢?真是的!”
我记得当时还笑得弯下腰去呢!往后只要我这个朋友一提起“叫爸爸”三个字,我就会噗哧笑出声,变成我们之间的好默契。后来为了报答友人解闷的好意,有一趟我回台湾度假,特地上书店去买了好几本笑话集送他,“吃人一斗,回人一升”。为了让书的实效提高,送他之前,我一口气看完了那几本笑话集,有些笑话还真绝,让我笑得前心贴后背。
笑话的神奇,就是它抓住人们的理解漏洞,能常在最后关键点击破,造成“喔,原来如此”的效果,使人产生意想不到的爆笑。
当忧郁症发作时,自己不要因情绪惨跌而闹笑话就很好了,哪有心思去听笑话、看笑话?话虽不错,但平常养成看笑话的习惯,确实会让自己的肚子有强烈蠕动的下意识经验,那会提醒笑的感觉。
尤其,现在的网络提供许多免费笑话,有些还真逗趣,即使在我懒洋洋、万事皆无力之际,仍能扎我一针,就射些许苦笑的能源。因为即便是苦笑,也是一种笑喔!
第七,一天只烦一天的事!
电影《乱世佳人》最后一幕,郝思嘉在经历了人生的巨变后,荘园百废待举,说出了一句旷古名言:“明天的事明天再烦吧!”
这个处世哲学,正是忧郁症患者最该学习的榜样。因为忧郁症有一个典型症状,就是容易失去耐心,很急躁,“一口气”便烦起了全天下的事情,然后才觉得压在肩头的担子越来越沉重,强撑的结果终于拦腰折断。
我因此很注意到意大利正在推行的一项运动,主旨在放慢生活步调、保护本土传统的“慢拍城市”。它开始于格利弗市,现在已有七十座城镇加入。例如格利弗一家餐厅坚持故乡菜的风味,所有的菜肴、调味料和高汤均以细火慢炖,拒绝席捲全球的速食文化。
这家餐厅的主厨说,现代网际网络世界使得人们对所有事情囫囵吞枣,该餐厅不仅秉持古老的烹调传统,还坚持找回失落的悠闲自在。
意大利另有一项呼应的运动,就是每个月有一天规定禁止开车上路,如今已有将近两百个城市享受到了无车干扰、悠哉宁静的礼拜天。
这两项崇尚悠闲的运动,给予我不少启示,当我在忧郁症侵扰时,完全去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