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商言商-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决定一只鸡的生活方式。而凤尾不过是高级附庸。虽然一个大公司的部门经理往往比小公司的董事长风光,但凤尾只占据配角位置,受制于凤头,服务于全体,固然也有它的作用,却并非举足轻重。
   人人都想当头,不管是鸡头还是凤头,世界才永远充满斗争。这也是自然规律。
   但问题是,鸡头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做了鸡头,就必须对整只鸡的生存和发展负责,鸡的竞争力差,鸡头所操的心就比别人多。当一个团体还很弱小时,作为它的领袖将饱尝艰辛。
   一只鸡没了鸡头,整只鸡将不复存在;一只凤少了凤尾,虽然难看,但还不至于殃及性命。鸡头凤尾各自所担的责任不同,对于自己所在团体的态度也大相径庭。鸡头往往把他的摊子当作事业的根基,倾注极大心血去耕耘;凤尾则常把单位当成饭碗,只想碗里装得越多越好,一旦有了更大的碗,升级换代势在必行,想留也留不住。
   凤尾的流动性很大,这是必然,它随时可能从一只凤飞到另一只凤身上,也有可能摇身变为鸡头或凤头。人的一生,变化很大,今天的凤尾,不一定是永远的凤尾。
   正如今天的鸡头也不是永远的鸡头一样,鸡头可以变鸡尾,或者变凤尾。说到底,你最终能成什么,除了选择以外,还有能力和机遇的问题。
    靠人不如让人靠
  
   人这一辈子,不是靠人,就是让人靠。靠别人,当然轻松一些,不足之处就是常常靠不住。
   在过去工业经济时代,蓝领失业率常常是随着工厂的资产变化不断地升降。而今,新经济时代,虽然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中,白领的失业状况和从前的蓝领如出一辙。
   美国1990…1991年经济衰退期间,失业率在蓝、白领之间基本持平。而现在,大学学历者成了裁员的首选,如何再培训“下岗白领”成了政府的议题,“不要指望靠一份工作过上一辈子”也成了各公司对员工的好心告诫。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是可以让你依靠一辈子的。
   虽然,对很多人来说,从别人手里领工资,远远比发工资给别人舒畅。但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一心只想领钱,你就永远是打工的命。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比如恋爱,你在收获“可爱的大眼睛”时,也就不会同时再拥有“可爱的小眼睛”了,这其间的损失,也就是机会成本。
   任何人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金钱、智慧、才能、精力、时间,等等,投入了一个项目,就不能再投入另一个项目,人生也是一样,你选择了一个目标,就丧失了为其它目标奋斗的可能。
  求人不如求已,靠人不如让人靠。
   有时候,当一个小老板,操持一个摊子,说不定还没有替人打工挣得多,但两者有质的区别。打工很快就会达到极限,自己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老板却是聚集很多人的智慧和精力。打工种的是一棵树,老板植的是一片林,一棵树再高大,也是不可能和森林相比的。
  老板建立一个自己的事业,就是建一座码头。俗话说,只要有码头,总有船来靠。船再大始终是漂泊的,码头再小也是踏实的。
    一无所有是种财富
  
  苦大仇深的人最具有革命性,因为他失去的是身上的锁链,得到的是整个世界,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今天大城市里的重要岗位,许多都被外来移民所占据。
   他们来自于艰苦的山区,贫穷的农村,闭塞的小县城,并没有什么先天优势,或者通过考学,或者通过打工,就凭着要在大城市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从社会的最底层开始,艰难地奋斗着,渐渐占据重要位置,以至于到后来,比土生土长的居民更像城里人了。
   一无所有是一种财富,它让人产生改变命运的冲动,产生出创造的激情,同时,一无所有就无所牵挂,能量就发挥得更彻底。
   农民要进城打工,丢掉的无非就是一把锄头,而对城里许多养尊处优的人来说,要离开原来的环境,去开创新的事业,需要放弃的东西就太多。结果大多数人割舍不了,创业也就成了幻想。
   所以当你原有的优势受到威胁时,你其实正面临着一次机会,当环境把你逼到一无所有的境地,实际上是给了你一把挖掘宝藏的锄头。
   不要扭住已有的东西不放,只有把自己置于一无所有的境地,你才能轻装上阵。到时候你会发现,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一笔宝贵财富。
    候鸟式生存
  
   我们常常指责频频跳槽的人,站在老板的立场,巴不得能干的部属永远效忠自己,别人的干将都跳槽而来,这当然是不现实的。
   对职员来说,企业只是种生存的环境,就象大自然中的环境一样,有四季变化,有荣枯更替,既然动物不必忠诚于环境,人对企业也没有更多的义务。
   当季节变化寒冬将至的时候,有的动物吃饱喝足,长一身脂肪,准备打一场持久战。而另一些动物却远走高飞,到更适宜的地方越冬。
   这是两种不同的智慧,前者立足忍耐,相信时间能改变一切;后者却坚守自我,以空间的运动来达到目的。
   如果一个人一生能够坚守一个行业一个地方,相信也会有所成就,在某个领域成为德高望重之人。但是如果他不停地迁徙,或许有更多的机会,人生会有更多的风景。不能说哪种方式更好,两种人都各有所获。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每个人都面临更多的机会,如果你没有去尝试过,你就不知道自己的潜能,不知道是否会有更好的前途。
   树挪死,人挪活,一般人总是过多地依赖环境,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但是这不能全怪他,对一个大山里的农民来说,要让他走出大山,其难度确实不是山外的人所能理解的。
  候鸟都是那种精壮的鸟,候鸟式生存对人的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要保证长途跋涉,必须得有充足的耐力和体力,还要明辩方向,要有足够的机敏,躲避沿途的风险。候鸟是不能贪图享受的,一旦上路,每天都得去寻找食物,每天都得在陌生的地方入睡。
   每种生存方式,都需要不同的素质,上帝将世间万物造得如此丰富多彩,就是为了让他们以不同的方式生存。冬眠并不意味着偷懒,冬眠也有冬眠的难处,要储存更多的能量,要有更好的耐性,甘于寂寞。
   每个生命都不容易。正如选择候鸟式生存的人,必须先问自己,你有怎样的梦想,怎样的品质?如果你很热衷于购置房屋,把家收拾得一尘不染,那么你不是候鸟;如果你经常聚会的对象,都是些多年的老朋友,你也不是候鸟,因为,追求新的,必将舍弃旧的,对候鸟式生存的人来说,动荡不安,这就是代价。
    炒股害人
  
  
   炒股害人,因为它既耗钱财又耗精神,搞得人内外俱伤,还很难自拔。
   严格说来,散户在股市里始终只是一群羔羊,尽管每一只羔羊都幻想能逃脱狼的利齿,甚至从它嘴边抢出食物,但整体来说,刀口舔血,牺牲的居多,只要你还置身在这场追逐中,迟早总有一天,会轮到你的。
   与狼共舞,最大的可能性是被狼吃掉。
   但股市里的人很难抽身,不是认识不到股市的险恶,而是人一旦置身其中,心理就会发生很多变化。赢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这里钱来得容易,与之相比,别的任何工作都太辛苦,钱都来得太慢,久而久之,就不愿再出去创业,脚踏实地干活了。
  炒股和所有赌博一样,很容易损害人的上进心,使人在社会生活中丧失激情。一个没有激情的人,当然也很难找到事业和成功,于是更加依赖股市,混在其中。
   一个人远离了社会,自然也被社会所抛弃,成为龟缩于钱龙图前消磨时间的人。而一旦炒作失败,那种巨大的挫折感又很容易摧毁人的意志。如果接连几个回合都输得很惨,眼见得多年的积蓄化成了水,难免万念俱灰。这时的股市不啻为一个刑场,即使死里逃生,活下来的也是一颗伤痕累累的心!
   过来人说,远离股市,让那些专业的人士去做,对于他们来说,炒股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事业。而我们常人,还是做一些踏实的事情好。
    你是不是大哥
  
   旧时江湖上的大哥,凡出场都是威风凛凛,肩一抖,自然有喽罗在后面把披风接住,手一伸,旁边的跟班赶紧把他想要的东西递上。如此派头,让很多人想入非非。
   喽罗不好玩,谁不想当大哥!但就很少有人能想,人都有趋利的本能,人家凭什么追随你?
   大哥不是那么好当的,大哥必须让追随者有所依傍。要给弟兄以庇护,帮他们解决困苦,甚至带领他们打一片江山,让他们分田封侯,光宗耀祖。所谓“大哥”,年龄不一定大,却要是经过风雨,见过世面,遇大事稳得起,遭风险能承受的人。
   和平时代的大哥,就是那种事业有成的人,而衡量事业成功的标准,最通俗的就是钱权二字。
   以前黑道上的人,靠一身横肉,两肋插刀,就可以混下去。现在不行了,黑道常常和红道、白道搅在一起,如今的黑帮老大也穿西装,打领带,有的还混成了杰出人物。说实话,人都是肉眼凡胎,都要吃喝拉撒,有了实力,就能给人好处,还怕没人跟你混?
   黑道尚且如此,其它各界更不必赘言。
   老板之所以有资格发号施令,是因为薪水掌握在他的手里。当然,雇员也可以对他说不,大不了卷铺盖走人,但走到哪里你都得吃饭,无非是换一个老板,换一种声音而已。要么支配别人,要么被人支配,你如果不能发工资给别人,赚取别人的剩余劳动,就只有从别人手里领取工资,不然就无钱买米。
   大哥必定是富人。但并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是大哥,大哥要有一种特殊的气质。
   大哥首先是社会性动物,一切孤芳自赏,脱离群众的人,都不适合担当大哥重任。
   大哥是那种有着强烈支配欲的人,领导别人夺取胜利,远比他自己去肉搏愉快得多,如此,他才能在组织和管理的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谦虚谨慎,事必躬亲,这种人有美德,但不是大哥。
   大哥的意志应该非常坚定,才不致于被旁人左右,从而失去主见,失去方向,也失去了威信。
   大哥还应该宽容为怀。每个人都有人格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平级人物之间彼此不容,对各自的命运影响不大,但大哥的态度关系到喽罗的前途,所以围绕着大哥的一切明争暗斗,都是可以理解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大哥的赏识,有时仅仅凭着这种赏识,就可以让人为他卖命,士为知已者死,中国人向来有感恩的传统。
   大哥的号召力来自于恩,震慑力来自于威,有恩无威,失之懦弱,有威无恩,使人疏远,这两者的结合,便是大哥的魅力所在。
    只有永远的利益
  
   前些年日本出现一个词叫“援助交际”,就是小女生和老头子交朋友,老头子提供经济援助,小女生接受之。当然,也不是白接受,来而不往非礼也,小女生的回馈就是自己的身体,对老头子来说,也相当丰厚了。
   真是笔合算的买卖,达到了双赢!
   现在这种模式在中国也渐渐流行了,叫“网络援助”,警方呼为网上卖淫,说法不同,实质一样,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而已。很多堂皇的字眼,只是听起来很美,背后的实质,其实都是赤裸裸的。
  生意的实质是什么?就是利益交换,这和人要吃饭鸡要啄米一样简单。
   中国人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很多人忌讳将利益和朋友联系起来,以为如果承认了利益是友谊的前提,就会被贴上“势利”的标签。
   其实人生中大部分朋友都是在谋取共同利益的过程中结交的,利益越一致,关系越深厚。尽管人与人之间有各种矛盾,但利益的凝聚力会使双方去磨合、修复,自动寻求平衡。
   国与国之间,因为利益,同志加兄弟,因为利益,朋友变仇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正是人际关系的缩影。
   人之所以需要聚在一起,过社会化的生活,是因为人们需要彼此的帮助和支持,有时是物质的,有时是精神的,如果这个前提不存在了,友谊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即使儿时的好友,如果谈的都是往事,难有新的火花,久而久之,关系也会淡化。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不是否定友谊的存在,而是探讨一种使其更长久、更丰富的途径。
    创业不是赶早市
  
   作家张爱玲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出名若是晚了,快乐也要打折。
   出名趁早,创业也要趁早,这个时代大家都是急急忙忙的。据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18至24岁的年轻人创业率超过30%,比香港整体创业率高出10多倍。可见年轻人创业是多么的符合潮流。
   出名难,创业也难,从某种意义来说,创业的难度可能更大,因为它不是一个人就能做的事,也不是一举就能成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创业者都是像当年刘永好兄弟一样,手里只有一两千块钱,然后魔术似的长到了现在的N个亿。“白手起家”确实是创业的一种模式,但那只是一种,那个时代本来就是个一穷二白的时代,白手起家顺理成章。
  现在整个社会市场经济已经渐渐成熟,财富已经相对集中,商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再摸着石头过河,呛水的危险就大了。创业不再是个盲目的举动。
  就说香港,那创业率超过30%的18至24岁年轻人,从事的大多是个人服务、商业服务或创造性行业等。太年轻就没有资本,无论是金钱还是经验,都还没有积累。有些行业虽然门槛低,容易进入,谁都能做,但起点也低了,从长远的眼光看,未必对人生有利。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婚嫁乃一个人的终身大事,尤其是对旧时的女性而言,嫁人那天就是决定她终身命运的一天,对于闯天下的男人来说,行业的选择也是如此。
  旧时武林中人,只要拜谁为师,终身就为其门徒,生死都交给他了。手艺人也将拜师学艺看得很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从开始打杂,到最后出师,算得上艰苦卓绝。学成之后,一般也就从一而终了,很少改行,因而一个手艺人的命运绝对和行业的兴衰息息相关。
  学习一门知识必定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人生有限,不允许你经常改道。而且你所学的那门技艺,所从事的那门行业,往往也影响着自己的思维和气质,要想改行,无异于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那当然很难。
  所以一开始选择事业的切入点很重要,虽然任何行业都有成功的机会,但并非所有机会都是为你准备的,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又被社会所认同的目标,成功才更有保证。
  曾经有媒体评论说,除了GE以外,宝洁是另外一个培育CEO和职业经理人的学校。近十年来,一届又一届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对宝洁趋之若鹜。每年中国宝洁都招聘大学生150人左右,而每年从“宝洁帝国”中走出去的人也在50人左右。 
  到一流的企业,不仅是为了一流的薪资,也是为了学到一流的本事,到宝洁打工,犹如到北大上学,具有相同的意义。
  管理学家德鲁克说:“那些典型的小企业没有经验,也没有训练。实际上,最成功的年轻企业家是在大企业组织中工作过5至8年的人,他们可以从中学到经营管理方法,学会如何作现金流分析,如何搞好人员培训,如何委派工作并建立一个班子……强大的能力是在你开创企业之前5至10年的管理经验中取得的。如果你没有,你就会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犯错误。”
   统计表明,在全球500家成长最快的企业中,71%的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资源都是来自企业创始人原来就职的企业。
   经历也是一种资源,从大公司出来创业的人拥有一种“年龄资产”,他们有着在职业生涯中累积起来的环境优势,受人尊敬的专业声誉、经济上的自由度以及行业中的“知情人”地位。
   创业不是赶早市,去得早就可能捡个便宜。也许开始得早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允许你多犯错误,跌倒了还有时间爬起来。但换个角度想,既然跌倒是难免的,为什么不在人家的企业里去多跌几次呢?把该跌的跤跌了,以后就走得顺了。创业毕竟是一辈子的事。
    当家才知柴米贵
  
   打工的人常常这样算账:老板进了多少货,进价多少,卖价多少,赚了多少,才分给我多少;或者这样想,我工资多少,创造的价值多少,剩下多少被老板剥削了。照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