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商言商-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家才知柴米贵
  
   打工的人常常这样算账:老板进了多少货,进价多少,卖价多少,赚了多少,才分给我多少;或者这样想,我工资多少,创造的价值多少,剩下多少被老板剥削了。照这样算下去,世界上有多少个老板,就有多少个黑心肝。
   其实有很多账是只有老板自己清楚的,也许一笔生意是赚了很多,但一年中还有很多没有生意的时候,没有生意仍然有支出,所以公司不能不有所储备。另外还有一些生意是亏本的,公司要办下去,总得扯平了算账,削高补低,才能维持。既然亏本的时候工资要照发,赚了钱也不可能全部分光,老板和打工仔的着眼点不同,算法也不一样。
   不少人往往过高估计自己,只算自己创造的价值,不算自己产生的消耗,更看不到自己所取得的一切,必须依靠企业这个平台,而搭建这个平台所消耗的庞大费用,是需要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来分担的。
   打工者的局限在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得见具体的业务,看不见整个企业的运作。要营造好企业这个平台,老板所付出的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还有精力、学识、智慧,这些也许就是他人生的全部贮备,是一个人的生命精华,这笔账又该如何去算呢?
   俗语说: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才知父母恩。小孩子往往只看见父母的威风,不知道父母的辛劳,老板的处境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是不为部属所理解的。
    宝贵的安全感
  
   现在,富豪越来越多,数量多了自然影响就大,不仅是风光无限的,就像被杀被害这样的黑色事件,也越来越屡见不鲜。
   2003年一开年,山西海鑫集团董事长李海仓在办公室遭枪击身亡;紧接着温州亿万富翁周祖豹又在家门口被一伙凶徒刺杀身亡。一时间关注私企老板的人身安全问题不仅成了街谈巷议,而且还成了2003年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热点话题。大陆首富刘永好直言不讳告诉媒体,他拥有一批私人保镖,“从部队下来的,相当不错。”还有四川省公安厅厅长特意为他提供的24小时热线电话,以便随时给予帮助。
   俗话说在商言商,但在商之人,并非一味的只言商,人之于社会,就像鱼之于水,水质恶化,鱼就呼吸困难,人要想生活得好,也必须有一个和谐的环境。
   富人的钱,其实是取之于社会的,从这个意义来说,环境对他尤为重要。商人为什么应酬多?并非都是在谈生意。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场,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影响,能量越大,影响的范围越广,影响的力量越强,如果以他为核心画一个圆,能量越大的人,圆周越大,与社会接确的面也越宽,需要培植的环境就更复杂。
   人类最初是不懂得保护环境的,只知道索取,什么东西有用就只管用,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刚富起来的人,也不大懂得环境的重要,一切向钱看,有奶便是娘,被人视为势利小人。创业之初的势利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形势严峻,容不得心慈手软,而且他也实在没有多少可以失去,可以忧虑的。
   现在的人类重视环保,是因为环境的恶化,已经危及了自身的安全,取之无度,最后就是取无可取。说到底,环保也是个功利的事情。
   当富人终于也像人类一样,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昌盛,身上的负担也就越来越沉重,不安全因素也多起来了。
   富人赚钱越多,整个社会的贫富悬殊越大,富人的财富,就越来越成为话题,让他听着就揪心。古人说,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太被人惦记不是个好事。于是富人尽量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给人慈祥可亲的印象,时不时还得施舍几个,让穷人的愤怒化为感激。蚀财免灾,主动拿出来总比被迫拿出来好。
   作为首富,刘永好说话也是有水平的,他说,除了政府的保护外,“企业家自身也要做得好些。比如,正确对待员工、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竞争对手。还有,民营企业家应以一种健康的、共赢的心态处世,这样可以减少激化矛盾。”
   大事往往是从小事引起,一言不慎,可能惹来杀身之祸。而多做好事,就算没有直接的利益,起码对安全是有好处的,不出事就是最好的事。
   每年人大、政协开会,都会有很多富人露脸,他们向来视时间为金钱,但尽管这个会不赚钱,他们还是开得很积极,并没有浪费时间的感觉。富人只有钱是不够的,很多时候,一种政治地位,不仅能给他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还有更多的安全感。
   富人身边的不安全因素,除了已经取得的财富,可能招致的觊觎,还有他自身在竞争中面临的风险。这种不安全感来自于事业本身。
   越快的车越危险,发展越快的企业风险越大。如果某个企业家发展到某个时刻就嘎然而止,把事业兑换成金钱,从此告老还乡,那笔巨款是一辈子也享用不完的。但这样的人几乎没有,事业一旦发展起来,人就像绑上了战车,想下也下不来了。一路拚杀的结果,也许是更加辉煌,也许是血本无归,人生就是这样。
   富人再富,永远都在焦虑之中,永远没有安全感。所以富人就算有很多钱可以保养身体,头发还是白得快,只是染过以后,外人发现不了而已。
    老板都有血泪账
  
   事实上很多老板在日常生活方面花钱还不如职员潇洒,而且大老板往往比小老板朴素。
   当钱很少时,它是钱,每一角每一分都有具体的用处,而当钱很多时,钱就成了数字,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花销关系不大。大多数老板并非每天西装革履,随身带着支票本和信用卡,他们钱夹里的人民币也不比普通人多多少。
   老板一般都习惯于算账,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成本和利润之间,在花一笔钱时,自然而然就会计算。
   大多数老板都很“抠”,因为经营本来就必须精打细算,何况当了老板,你就等于是自己的长工,不管生意好不好,收入高不高,你都得扛着。
   当一个老板,因为企业是你自己的,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谁也不会因为你生意不好就同情你,谦让你,该交的税要交,该付的工资不能不付,房租、水电、办公费等等等等,一分也不能少。说穿了,大家都是在这个市场上找饭吃的,大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都必须首先考虑自己,就象打麻将,既然你点炮时谁也不会可怜你,那该你和牌时你也绝不会心慈手软。
   人在严酷的环境中,最强烈的本能就是生存;老板在激烈的竞争中,唯一的选择就是赢利。生意场上只有一条出路:赚钱!
   所以老板的压力不知比职员大多少。替人打工的,只要有本事,哪里找不到一碗饭吃!吃得饱就继续干,吃不饱,一走了之,炒你老板的鱿鱼。至于扔下来的是个什么摊子,有你老板收拾着,管他屁事。
   老板和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和责任心,永远都是没法比的。作为老板,企业是你的,只要一天不关门,你就一天不能停止去找米下锅。
   今天有米,谁也不能保证永远有米,所以老板即使赚了钱也有危机感,没有赚钱更是寝食不安,至于亏了本的,那彻骨的焦虑,外人又怎么能够体验。
   台湾灯饰大王林国光,当初从他大哥手里接过家族的贤林灯饰公司时,公司已经负债累累,大哥也累成肺癌,不久于人世。公司本来可以申请破产,但大哥不愿逃避债务,在身背骂名中离开世界。只好把远在美国闯天下的林国光招回来支撑危局,可以说林国光经营这个公司就是为了家族的荣誉,为了还债的。
   37岁林国光接手贤林公司后,把自己的房子以及可以变卖的家产都变卖了,先还了一部分现金,剩下的债务确实无法筹集了。林国光把所有的债权人找到一起开会,告诉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起诉,让他大哥带病坐牢,钱还是还不起;要么给他6个月时间,从第七个月开始,每人每个月还一点,直到还清。债主们权衡再三,都选择了第二个方案。
   据他自己说,此后的日子里,他每天早上八点上班,一直做到晚上二、三点,他和妻子两人吃的菜还不如一个小工。有一次在阳台上,望着脚下的万家灯火,真想跳下去,一了百了。但是自己一跳倒是解放了,债务还得由妻子承担,他最终还是咬牙挺了过来。
   就这样赚钱还债,一个月一个月地还,到41岁那年,他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接下来几年,一路拼杀,最终成了灯饰大王,资产上亿。
   其实每个老板都是苦出来的,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人们看见老板开豪华车,出入宾馆酒楼,就觉得老板活得潇洒。其实,他们既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大多数还是有强烈事业心的,吃苦耐劳,许多人甚至成为工作狂,哪里有功夫潇洒?他们确实比一般人更多地出入灯红酒绿,但那多半也是为了应酬,工作而已,与潇洒相去甚远。
   老板的乐趣未见得比普通人多,人们对老板的要求却比普通人高。普通人犯事,比如保安监守自盗,职员里应外合,收红包,吃回扣,这些事都司空见惯了,至于一般公司里小打小闹的损公肥私,简直不能当回事来说。老板则不然,一出事就是大事,就有社会影响,就要付出惨痛代价。
   当老板容易吗!老板都有一笔血泪账!
      二、生意是种智慧
  
  从认识自己开始
  
   我们常常听到各种人发财致富的故事,也看到周围有人不断成功,但自己去干,却远不是别人那样潇洒。
   许多钱是看得见得不到的,就像电视里的美人,只适合养眼。
  机会确实很多,但并非你都能抓住,因为每一个机会的实现,都有赖于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复杂的操作过程,这就将大多数人淘汰在外。
   我们往往只看见别人成功时的荣耀,却体会不到过程的艰辛,所以会产生错觉,以为遍地机会唾手可得。如此一来,很容易见异思迁,结果消耗了很多精力,还是一事无成。
   经商和治学、为人一样,也需要专一,需要有定性。共产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最后夺取政权,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建立了红色根据地。有了根据地,才有了立足点,有了事业发展的基础。经商若没有一个主攻方向,不能在某一领域潜心经营,则形同浅水,翻不起太大的波浪。
   许多人也并非自己想要东游西荡,但老是找不准方向,找不准角色,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自己的估计不准确。估计太高,则流于幻想,虽有远大抱负,却无实际可能,除了碰壁,终究是一场空;估计太低又可能浪费资源,高射炮打蚊子,不仅可惜了炮弹,蚊子也不一定打得好。
   杀鸡用牛刀,杀牛用鸡刀,都是不对的。
   决策失误总是由认识失误造成的,所以关键是认识自己,任何事业的成功之路,都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
    生意无雅俗
  
  生意无所谓雅的生意或俗的生意,所有生意的本质都是一样。任何外表看来雅的生意,都是通过背后俗的手法来完成的。
  时代在变化,人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
  俗并不等于粗劣卑琐,而是一种现实精神,是具体可行的与物质世界密切相关的处世方法。假如一个人仅仅把书看成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而忘了它同时也是商品,那这个人就只能是文化人而非文化经济人,万一他不幸选择了书商这种职业,而又不能承认这从根本上和卖麻辣烫是一种性质,那他在面对商务活动的种种麻烦时,就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内心时常充满矛盾。
  美国联邦快递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快递公司,它的雇员经常受到这样的理想教育:“你所从事的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商业,你每天在不停递送着的物品,不是沙子和瓦砾,它可能是某个心脏病患者的起搏器、治疗癌症的药品、F…18飞机的零部件,或者是决定一件案子审判结果的法律证据。” 最平凡的商业活动中也有崇高感,哪怕真的运送的是沙子和瓦砾,它也是一座伟大建筑的一部分。
  任何事情都是有意义的,对于生意人来说,事情的意义就体现在赚钱上。只有能够满足人需要的行为才能赚钱,满足人的需要,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善报,赚钱就是善报之一。
  在商言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要经常问“为了什么”,做生意就是为了做生意,雅和俗没有绝对的区别,只有做饮食做出了名堂,才可以高谈阔论“饮食文化”,假如你连垃圾都可以做到“绿色环保”的层次,岂不成了绝雅之人?相反,满怀雅的理想而无现实的俗的办法,不过是空中楼阁,孤芳自赏而已。
   不要想当翘脚老板
  很多人一出道就想当老板,而且是翘脚老板,以为投一点资就可以潇潇洒洒进入剥削阶级。
   殊不知当老板很苦,尤其是创业之初,你所付出的劳动量远远超过任何一位员工,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由血汗凝结而成的,大多数人要具有能当老板的基本财力,必须一手一脚奋斗多年。
   就算是有特别的运气或背景使你意外暴发,要想成为真正的老板,通过经营使这些财富增值,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管理好企业,自己首先必须是行家,而要成为行家,必须得亲自去干,在实践中学习。一个国产的MBA,如果没有实践经验,月薪也就是几千元,而发工资给他的老板,可能只是高中毕业,却早已是家资千万甚至更多。没什么不公平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事实上大多数老板选择的项目都是自己熟悉的老本行,一个厨师有可能成为出色的饭店经理,但让他去开个文物店或者办个纺织厂可能就很难。没有做过的事就难免陌生,陌生就做不好,更谈不上做得精。
  无论你是不是行家,很多事情都是必须亲自打理的。一个公司,老板在和老板不在,完全是两回事。老板站在职员身后,至少他不敢当面用公司的电脑,上QQ聊天。老板如果不能经常过问公司的管理,哪怕一些细节注意不到,问题都会越积越多。
   效益就是来自于严格管理,而严格管理的关键,就是有一个认真而刻苦的老板――你自己都喜欢睡懒觉,就别指望职员准时上班了。
  你不仅要吃苦在前,生意还得亲自去做。生意上的大忌是隔袋买猫、隔山买牛,这一个“隔”字就是问题的根源,凡是你不能亲自了解,亲自控制的事,最终都会出乱子。
   也许有人会想,只要有钱,请一个能干的经理人,自己就可以卸鞍了。
   且不说要达到能请得起经理人的境地,而且是能让你放心的德才兼备的经理人,你的钱就已经不是一点点,你就已经亲自奋斗了多年,劳累惯了,猛不丁让你闲下来,你心里可能会是空荡荡的。何况老板和经理人之间,也是一对矛盾,也有冲突和斗争,遇到凶险的经理人,闹不好连窝都给你掀了。没有经理人,老板睡不好,有了经理人,老板睡不着。
   想当翘脚老板的人,有这个想法本身,就说明他是从来没有当过老板的。当过老板的人都知道,老板无论大小,都不可能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等着别人给你送钱。
   发财是一件苦差事,任何一个成功者的第一桶金,都浸透着他的血汗。有了第一桶金,第二桶、第三桶就容易多了,原因并不是因为有了资本,而是因为他找到了赚钱的方法,有了赚钱的素质。这时候的他,哪怕这一桶金全部失去,不复存在了,也可以重新找回来。
  正因为老板亲自在做,亲自走过了发财的每一个阶段,这种经历和素质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哪怕他也有失败的时候,负债累累,比一个穷人还穷,但只要心不死,可以肯定他还会富的。
   没有经过这个过程的人,想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步登天,直接进入共产主义,首先在观念上就不能适应。
   不要想当翘脚老板,不劳而获的事是不存在的,资本家也很辛苦,要成功地剥削别人,也不是那么容易。
   当老板就是吃苦,就是全力以赴,就是呕心沥血。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当老板,也是同一个道理。
    堂堂正正赚钱
  
   中国有个厚黑学,教主叫李宗吾,招牌语言是:“脸皮厚,心子黑”,故曰“厚黑”。据说李氏得出的结论是,当官要厚黑,经商要厚黑,凡是要想出人头地,都离不开这厚黑二字,看来,老实人真个没法活了!
   其实不然,看看那些厚黑之人,未必就有好下场。清朝和坤,权倾一世,富可敌国,也厚了,也黑了,堪称楷模,最后还不是满门抄斩。
   犯罪学上有“洗钱”一说,说明钱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