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职业女性环球礼仪-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接下来,在适当的时候,在这些小小的仪式中每个人还要手举名片于自己胸前以便对方识别。
  4.尽量不要在名片上做记号或标注。
  在中东和许多东南亚国家,递名片时一定要用右手递上,永远不要用左手,即使你是左撇子也不行。在这些地区,左手是用于清理身体卫生的,因此被认为是“不干净”的手。
  在任何文化中都不要把名片塞在衣服兜里。我们曾注意到有少数不拘小节的美国人竟用名片当牙签使!(在餐桌对面,你的客户一定在想:“喂!那是我的身份,不是你的牙签。”)
  双语名片
  在一些英语没有被普及的国家旅行时,一些有见识的游人就会使用一种一面印有英文,另一面印有当地国家语言的名片。确保两面的文字印刷质量相同,以免无意中有暗示当地语言是次等语言的嫌疑。在许多大城市中,有很多这方面的二十四小时服务。如果你去了东京或香港这样的城市,却没有双语名片,那就去问旅店的看门人哪里有这样的服务。
  头衔
  在任何情形下,你都要确保写清你的职务和头衔。选择一个头衔,既能让当地人理解又能最准确地反映你的职位。比如像“副手”(deputy)、“助理”(associate)或“行政助理”(executiveassistant)等职衔在美国以外就很容易被混淆。而像“主任”(director)和“经理”(manager)两词之间的差别,世界许多地方的人也很难理解。副总裁(vicepresident)这个头衔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很少用到,但其他国家的生意人却都知道其代表一种特殊的地位。同样像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官)和COO(首席运营官)等缩写也使得北美以外的人们感到迷惑不解。
  在我们的同族英语国家中,英国人使用的“主席”(chairman)与美国的法人头衔“总裁”(president)是相对应的。在英国,“director”是一个高层职位,对应于美国的“vicepresident”;同时,这样的头衔也暗示此人是董事会成员。
  两位美国商业妇女讲述了她们各自在日本使用商业名片时的一些经历。一位是其所在公司的总裁(president),在日本,无论她走到哪里,总是受到日本资深生意人的接待。而另外一位名片上标明是国际市场经理(director),她却受到完全相反的待遇——漠视和白眼。这两位女士都认为,在日本商业社会中,在公司中的身份和地位是相当重要的。结果,这位国际市场部主任在得到她们公司的许可下,任命自己为“某某国际公司”(她自己公司的名字)总裁,实际上,这一公司的名称是一个外国销售团体的官方称呼(FSC),是专门主管税务的一个部门,而她对自己的这一任命也是没错的。几个月之后,这位女士又一次去往日本,而这一次,她名片上重新命名的“总裁”头衔给她带来的却是相当热情的接待。
  警告:不要为了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而捏造自己的头衔。否则,一旦你的国际同行发现你是在吹牛,你将会失去信誉,从长远角度上看,这是有害无益的。
  特别提示:在那些以男性为主导的国家和地区(如:拉美、日本、韩国、沙特阿拉伯),如果你已经结婚,你可以考虑在你的名字前加上“Mrs。”,表明自己的身份。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阻止一些不希望发生的情爱攻势。
  问候
  谈到日常的社交问候或商业问候,大部分北美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学会:在与人相见互相问候时应该紧握对方的手,同时还要直视对方。反之,如果握住的是一只软绵绵的“死鱼”似的手,还有一双回避的眼睛,就会感到很不是滋味,同时还会觉得“这人不懂得怎样与人握手”。事实上,当你的父母训练你“紧握和直视”时,很可能另外一些父母则在教育他们的子女“如果你必须采用西方人的握手习惯,不要握得太紧,因为那样是粗鲁的表现;而且也不要直盯别人的眼睛,因为那样很不礼貌”。
  在亚洲的许多地方,还有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地方,直盯别人的眼睛,尤其是直盯比你年长的人的眼睛被认为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而对于我们自己本国人来说也一样,直接和长辈对视表示对长辈缺少尊重,这也是美国本土的传统。
  在日本,传统的日常问候是鞠躬。许多美国人认为鞠躬是一种很失体面的行为,他们往往会大声地宣布:“我不会向任何人鞠躬!”而在日本,鞠躬则被视为尊重和谦虚的行为。大多数有经验的从事国际商务的人都明白“尊重别人”和“谦虚”的好处,所以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是会毫不犹豫的向别人鞠躬的。
  在东南亚,“wai”就表示问候。在印度,同样的这种问候被称作合十礼。合十礼就是以祈祷的方式双手合掌于胸前,同时微微把头低下。对于美国人来说,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此最合适的回应应该是礼貌地点头,不需要wai。
  在新西兰,毛利部落中人们相互问候的方式是互相磨擦鼻子;而在中非的部分地区朋友之间互相问候时就互相吐唾沫于对方的脚上;在中国西藏,传统的问候方式是要伸出你的舌头。对于初次来访的客人来说,人们往往不会期望他们使用任何类似的问候方式。但如果是第二次来来访,或者以后和招待你的主人熟悉了,为了表示尊敬,效仿当地人的问候方式则可能更受当地人的欣赏。
  妇女在问候上的特殊考虑
  在欧洲,妇女握手看起来似乎要比在美国频繁得多。握手不仅适用于商业领域也适用于各种社交场合,而且它不仅适用于男性也同样适用于女性。不要因为遇到越来越多的向你伸出的手而感到惊讶。你可能还会遇到一些令你心跳加快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又不是你所习惯的。在一些比较浪漫的国家如法国和意大利,如果你在某个社交活动中,有一位绅士握住你伸出的手亲吻时,你也不要被吓一跳。不过,在当今商业场合中,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几率也会小得多。
  在日本和沙特阿拉伯,那里做生意的男性尤其不习惯问候女性。如果你去往这样的国家,和大家一一问候时,就要考虑到下列可能性:
  1.招待你的主人或许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所以他能意识到应该以北美人的方式向你伸出手来。
  2.主人可能根本没有和你握手的想法。如果这样的话,你也别在意。
  3.事先向曾在这些地区住过的本国人或者向了解你要会见人的本国人打听一下情况,这样你就会知道可能发生什么,以及你应该如何反应。
  第三条建议同样适用于名字的使用。如果有个名字看起来非常复杂,你就应该事先问一下别人应该怎样读。而且,在许多太平洋沿岸的国家里,一个人通常会有三个名字,第一个名字是姓。在拉丁美洲,递给你的名片上通常也会印有三个名字,第一个名字是他本人的名字,第二个是他父亲家的姓,而第三个则是他母亲未出嫁时的名字。(请看第二部分中有关具体国家的细节说明)
  赠送礼物
  在北美商业圈内,赠送礼物有一定的讲究:⑴礼物绝不能奢侈,以免会有贿赂的嫌疑;⑵礼物通常多为纪念品,或者还可以是带有公司标识的礼物,因此这样的礼物多少还有些广告的意思;⑶赠送礼物一般应在娱乐场合进行,如在一次晚宴上,一次游玩中,一次体育活动中等等。但是,一旦你离开了美国和加拿大,你就需要花费时间学习你的目的地国家关于赠送礼物的讲究了。
  日本在赠送礼物的习俗上是最为有名的国家了。日本人是一个慷慨、有礼的民族;赠送礼物在他们的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每一个显要的日本家族都会有一个人是专门负责送礼物。如果你在日本旅游,或者想请日本客人,那么你就要做好准备——你一定会收到礼物的。而且这些礼物还会用彩色画纸包装(但绝不会用白颜色的纸包,因为白色只在葬礼上使用)。不要立刻拆开,要收下等以后只有自己的时候再拆。送礼物时,无论什么数量都不能是四个,因为“四”在日语中的发音是“shi”,还有“死”的意思。(详见第十五章有关更多日本人送礼的习惯。)
  对于礼物的重视程度,仅次于日本的就是中东、远东和拉美地区的国家。在中国送礼物是件很好的事,但却不一定非送不可。在送礼上,如果我们列出图表的话,那么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就处于图表的最下端了。在商业活动中,你也可以送礼,但如果你忘记了送礼,也不会被赶走。
  合适的礼物
  细心观察和留意,并能记住你朋友的喜好和需要,这是一种最好的送礼方式。当你第一次拜访朋友家时,可能你会注意到主人有一些特别的收藏爱好如:集邮、集币或收集其他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或者如果主人的孩子很喜欢北美的音乐或体育,那么,下次当你再来拜访这家人时,就一定要记住带一些这样的东西来。不过,你得确保挑选一些品质高档的东西。
  注:有关世界各地送礼习惯更详细的说明,请参阅罗杰·E·爱克斯泰尔的《全球规则与禁忌》第三版(Do'sandTaboosAroundtheWorld;Wiley;1993),此书详细列举了世界各地区的送礼习俗,同时对具体的礼物品种进行了推荐。
  特别提示:如果你决定带一些礼物给你在商务上的男性伙伴,记着还要给他的妻子和孩子带上一些合适的礼物,如:设计精美的围巾、香水、玩具等。但要小心,在一些大男子主义盛行的国家和地区,送礼物给一个男性可能会传达一种你并没有想到的信息。如果你不敢确定什么礼物是合适的话,你就打电话向202区编码(华盛顿区)电话簿助手询问,你可以问到你所到国家使馆的电话号码。一旦你接通使馆总机,你就可以找文化处官员或新闻官员进行咨询。
  社交用餐
  用餐时间与方式
  关于用餐的时间,你会发现世界上有许多地方的主餐是安排在中午,而在晚上却只会给你上些小甜点。但是,你生意上的朋友则可能不仅会在中午好好地请你吃上满满一大桌,而且到了晚上还会再给你同样的款待。
  特别提示:在这样大吃大喝了一个礼拜之后,如果你感到自己的腰围开始增大,那么你也许可以考虑一下下面的建议。为自己点两份开胃菜,一份当作你的开胃菜,另一份当作主菜。顺便提一句,entree这个单词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的用法。在美国它是指主菜。而在欧洲和许多其他国家,entree则是指主菜之前的小菜,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开胃菜。
  关于用餐的方式,美国人在餐桌前,一般为左手握叉,右手握刀切肉,切好以后餐叉则会转移到右手中,用右手握叉吃饭。而那种所谓的大陆式(即欧洲式)用餐方式,是指餐叉一直握在左手中。一般来说,这两种方式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有一条礼节规矩你必须知道,在欧洲,人们用餐时,双手都必须始终保持在桌面以上。暂且忘掉你的母亲曾教你把左手放在你大腿上的事情。这一欧洲习俗沿袭了好几个世纪,那个时候,由于人们害怕就餐的人一只手放在桌下意味着携带武器或捣鬼才制定了这样的规矩。
  至于如何用筷子进餐,还没有什么书可以教你。你只好自己去观察或者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吧。主人可能会很乐意教你。但你一定要注意观察别人是怎么握筷子的,还要看他们握筷子的位置。不同的位置表达着不同的含义,比如说“我吃好了”或“我还想再来点”。还有就是永远不要把筷子垂直插在米饭或其他食物里——这样通常被认为是晦气的象征。
  面对不熟悉的食物
  保拉·高兹(PaulaGolz),现从事国际市场业务,给我们讲述了她在一家香港饭店所经历的一次商业午餐。她的中国女主人劝她尝一种棕色的凝胶状的食物,并告诉她这种食物对她的皮肤有好处。吃过之后,她才知道她所吃的是凝结的鸡血。而像这样的故事对于常在国际上做生意的人来说则再平常不过了。
  有一样是肯定的:你在外面走动得越多,你的餐桌前就越可能摆上那些神秘的、无法形容的饭菜,而这些食物——在你的脑海中——只有在那种可怕的配有插图的烹调书中才会出现。像活鱼、熊掌汤、巧克力蚱蜢、海藻、鲨鱼翅汤、驯鹿舌,甚至做熟的蝎子等等。但还不只这些,更可怕的是,作为尊贵的客人,你可能还会吃到绵羊的眼珠(中东地区),或者甚至还有猴脑(东南亚)。
  自然,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去寻求帮助,把这些食物推到一边,或者更糟,你的胃可能已经受不了而开始呕吐起来。在发生这样的事情之前,也许你可以考虑以下两点建议:
  1.你是尊贵的客人;主人请你吃的可能是他们国家的美味,而如果你拒绝的话,可能会被当成一种侮辱。
  2.这个国家的人们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都在吃这种特殊的食物,而不会受到任何的惩罚。
  而且,还要记住,国际游人到北美国家时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在许多外国人看来,我们所喜爱的许多菜也和我们看待蛇或烤蚂蚁等食物一样感到不可理解。以下一些北美人非常喜爱的食物就有可能是国际友人觉得恶心的食物:如:烤火鸡、肉汁、花生酱、无醇饮料(以黄樟油、冬青油为香料的无醇饮料)、酱(蕃茄酱等)、粗玉米面、山核桃饼、南瓜饼、半生肉排、爆米花、许多快餐甚至包括热狗。在远东的一些地区,那里的人们有吃狗肉的习俗,这使得一位从远东来的客人用奇怪的眼神盯着一份美国热狗说:“我们也吃狗肉……但却不是这个样子的。”
  当你面对那些令你感到厌恶、恶心的食物,你该怎么办呢?这里有几条能帮你免受伤害的方法。
  使用转移法。意思就是你可以把煮熟的蚱蜢暂且当作一种脆饼干,而把那些蚂蚁当成早餐时的谷类食品。
  只管吞下去——不要去想你所吃的动物活着时的样子。
  把它撕成小块,然后迅速吃掉。
  社交饮酒
  在我们的社会中,我们有“鸡尾酒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通常会喝上两杯饮料,一般需要一小时的时间。我们也会在自己的饮料里加许多冰块。我们会喝可乐、果汁、清水、葡萄酒和啤酒,但只在很偶然的时候才会在饭后来点烈酒或令人兴奋的饮料。
  我们的这一习惯可能会在海外出现翻版,尤其是在欧洲,饮料往往会被简化为一份。可能是因为那里的葡萄酒是和饭菜一起上的。在许多国家里,人们以他们自己的葡萄酒感到特别的自豪,因此,你与其要求喝你喜欢的加利福尼亚葡萄酒,还不如和当地人一起体验这种自豪的滋味。晚餐过后,再来点白兰地或令人兴奋的饮料。这里冰块用的很少,所以如果你喜欢加大量的冰块,那你就不得不自己去点——而且还可能一次又一次地去点。
  要是你不喝烈酒怎么办?
  自从伊斯兰教禁饮酒精饮料之后,在虔诚的穆斯林国家,不喝酒就不成什么问题了。而在别的地方,如果你不喝酒则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来委婉应对。
  把主人叫到一边,轻轻向他解释你不喝酒精饮料,但如果别人愿意的话,你也不介意。很可能主人会照顾到这一点而给你一些替代品,如:果汁或可乐。
  点一些加有酸橙或柠檬的矿泉水、滋补饮料或塞尔查水(一种德国矿泉水)。这些看起来像一种混合饮料,这样你周围的人会因为你的“加入”而感到舒服一点。
  向主人解释一下,由于健康原因你不能喝酒精饮料。这种理由在世界各地都会得到理解,但同时也会引起主人的同情而询问你的病情。然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在同一些良性疾病做斗争。
  敬酒
  实际上,敬酒在美国和加拿大以外的地方更普遍。如果你去拜访别人,就得事先准备一些祝福的话,你能记住的适用于各种场合的引语,或者其他一些适合于不同场合的言辞。祝酒词不要太长,也不要酒后开玩笑,而且还要让主人先祝酒。如果主人没有祝酒的意思,而你却想带个头,那么你事先一定要礼貌地征得主人的允许。而如果你不喝酒精饮料,你可以在祝酒时小嘬一口意思一下。
  谈话禁忌
  有关谈话的礼仪,常识性的知识是很重要的。一般情况下,你应该避免以下话题:
  敏感的政治话题
  宗教差别
  棘手或具有负面意义的历史事件
  即使主人先提起来,你的反应也一定要谨慎。
  人们可能会问你一些非常直白、生硬的有关你国家的问题,所以你一定要有所准备。在欧洲国家里,人们可能经常去往北美,但在很少旅游的国家里,人们可能会对你的国家表现出更明显的好奇。比如当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