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现代名人演说精粹-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庶民的胜利》(1918 年11 月15 日)是作者于1918 年11 月15 日
在天安门前参加北京大学举行的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集会时的演说。
1914 年至1918 年,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而进行了世
界规模的战争,以欧洲为主战场,战火遍及欧、亚、非三大洲。中国也于1917
年8 月14 日被拖入协约国方面作战。1918 年,由德、奥、土、保等国组成
的同盟国一方逐渐不支,最终失败,停战协定于11 月11 日签订。中国亦属
“战胜”一方,自当庆祝。然而,究竟为谁庆祝?庆祝什么?对此人们并不
十分明确,许多人只是受着一种简单的民族情绪的驱使而随着统治阶级的鼓
点起舞。对此李大钊在演说中开门见山地指出:我们庆祝的“不是哪一国的
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的胜利,而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全世界的庶
民”的胜利。在大战中,各国的“庶民”、“劳工社会”纷纷反战、要求和
平,俄国的劳工更成功地进行了十月革命,这标志着“新纪元的世界改造”
的开始。因而大战的结束是各国的“民主主义”对各国的“军国主义”的胜
利,是庶民的胜利。在这篇演说中,作者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了大战的起
因,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昭示了世界的发展趋势,令听众耳目一新。当时人
们对即将举行的巴黎和会普遍抱有幻想。由李大钊、陈独秀主编的《每周评
论》在1918 年12 月的发刊词中说:大战结果是“真理战胜强权”,并对巴
黎和会有所期待。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尽管如此,李大钊对中国的民族与社
会解放道路的艰难曲折却是有清醒认识的。所以他在演说中号召人们对创造
“新纪元”的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不怕冒险,不要逃避。

《“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1919 年)是一篇充满诗意与激
情的演说。作者把理想中的新中国称作“少年中国”,呼唤有志于创造新中
国的青年们去努力进行“精神改造”与“物质改造”的运动。作者把“物质
改造”即改变社会的经济组织当作“精神改造”的前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观点。但作者当时的思想有着明显的道
德主义与民粹主义色彩,即主张用“互助”、“博爱”、人道主义改造人们
的心灵,以作为改造社会经济组织的补充;而实现心与物、灵与肉、精神与
经济组织两方面改造的方式则是效法于当年俄国的民粹派——到农村去,自
身成为劳动者,同时将文化传播到农民中,使他们亦被改造。这种主张显然
有较大的局限性。由此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接受也是一个
不断探索与发展的过程。

《追悼列宁并纪念“二七”》(1924 年)是作者在广州工会联合会等
团体联合举行的追悼列宁并纪念“二七”大会上的演说。作者满腔悲愤地控
诉了帝国主义、军阀势力对为争取集会结社自由而斗争的工人群众的血腥屠
杀,用列宁与“二七”死难工友的精神激励人们继续斗争,表现出无产阶级
革命者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的浩然正气。

庶民的胜利

我们这几天庆祝战胜,实在是热闹的很。可是战胜的,究竟是哪一个?
我们庆祝,究竟是为哪个庆祝?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
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哪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
全世界的庶民。我们庆祝,不是为哪一国或哪一国的一部分人庆祝,是为全
世界的庶民庆祝。不是为打败德国人庆祝,是为打败世界的军国主义庆祝。

这回大战,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政治的,一个是社会的。

政治的结果,是“大。。主义”失败,民主主义战胜。我们记得这回战
争的起因,全在“大。。主义”的冲突。当时我们所听见的,有什么“大日
尔曼主义”咧,“大斯拉夫主义”咧,“大塞尔维主义”咧,“大。。主义”
咧。我们东方,也有“大亚细亚主义”、“大日本主义”等等名词出现。我
们中国也有“大北方主义”、“大西南主义”等等名词出现,“大北方主义”、
“大西南主义”的范围以内,又都有“大。。主义”等等名词出现。这样推
演下去,人之欲大,谁不如我?于是两大的中间有了冲突,于是一大与众小
的中间有了冲突,所以境内境外战争迭起,连年不休。

“大。。主义”就是专制的隐语,就是仗着自己的强力蹂躏他人欺压他
人的主义。有了这种主义,人类社会就不安宁了。大家为抵抗这种强暴势力
的横行,乃靠着互助的精神,提倡一种平等自由的道理。这等道理,表现在
政治上,叫做民主主义,恰恰与“大。。主义”相反。欧洲的战争,是“大。。
主义”与民主主义的战争。我们国内的战争,也是“大。。主义”与民主主
义的战争。结果都是民主主义战胜,“大。。主义”失败。民主主义战胜,
就是庶民的胜利。社会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失败,劳工主义战胜。原来这回
战争的真因,乃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的界限以内,不能涵容他的生产力,
所以资本家的政府想靠着大战,把国家界限打破,拿自己的国家做中心,建
一世界的大帝国,成一个经济组织,为自己国内资本家一阶级谋利益。俄、
德等国的劳工社会,首先看破他们的野心,不惜在大战的时候,起了社会革
命,防遏这资本家政府的战争。联合国的劳工社会,也都要求平和,渐有和
他们的异国的同胞取同一行动的趋势。这亘古未有的大战,就是这样告终。
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


是这样战胜。世间资本家占最少数,从事劳工的人占最多数。因为资本家的
资产,不是靠着家族制度的继袭,就是靠着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垄断,才能
据有。这劳工的能力,是人人都有的,劳工的事情,是人人都可以作的,所
以劳工主义的战胜,也是庶民的胜利。

民主主义劳工主义既然占了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
成了工人。我们对于这等世界的新潮流,应该有几个觉悟:第一,须知一个
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有了母亲诞孕的劳苦痛楚,
才能有儿子的生命。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这等艰难,是进化
途中所必须经过的,不要恐怕,不要逃避的。第二,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
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人
类的历史,是共同心理表现的记录。一个人心的变动,是全世界人心变动的
征兆。一个事件的发生,是世界风云发生的先兆。1789 年的法国革命,是19
世纪中各国革命的先声。1917 年的俄国革命,是20 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第三,须知此次平和会议中,断不许持“大。。主义”的阴谋政治家在那里
发言,断不许有带“大。。主义”臭味,或伏“大。。主义”根蒂的条件成
立。即或有之,那种人的提议和那种条件,断归无效。这场会议,恐怕必须
有主张公道破除国界的人士占列席的多数,才开得成。第四,须知今后的世
界,变成劳工的世界。我们应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工人的机会,不
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强盗的机会。凡是不做工吃干饭的人,都是强
盗,强盗和强盗夺不正的资产,也是一种的强盗,没有什么差异。我们中国
人贪惰性成,不是强盗。便是乞丐,总是希图自己不作工,抢人家的饭吃,
讨人家的饭吃。到了世界成一大工厂,有工大家作,有饭大家吃的时候,如
何能有我们这样贪情的民族立足之地呢?照此说来,我们要想在世界上当一
个庶民,应该在世界上当一个工人。诸位呀!快去作工呵!

“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

我们的理想,是在创造一个“少年中国”。

“少年中国”能不能创造成立,全看我们的“少年运动”如何。

我们“少年中国”的理想,不是死板的模型,是自由的创造;不是铸定
的偶像,是活动的生活。我想我们“少年中国”的少年,人人理想中必定都
有一个他自己所欲创造而且正在创造的“少年中国”。你理想中的“少年中
国”,和我理想中的“少年中国”不必相同;我理想中的“少年中国”,又
和他理想中的“少年中国”未必一致。可是我们的同志,我们的朋友,毕竟
都在携手同行,沿着那一线清新的曙光,向光明方面走。那光明里一定有我
们的“少年中国”在。我们各个不同的“少年中国”的理想,一定都集中在
那光明里成一个结晶,那就是我们共同创造的“少年中国”。仿佛像一部洁
白未曾写过的历史空页,我们大家你写一页,我写一页,才完成了这一部“少
年中国”史。

我现在只说我自己理想中的“少年中国”。

我所理想的“少年中国”,是由物质和精神两面改造而成的“少年中国”,
是灵肉一致的“少年中国”。

为创造我们理想的“少年中国”,我很希望这一班与我们理想相同的少
年好友,大家都把自己的少年精神拿出来,努力去作我们的“少年运动”。


我们“少年运动”的第一步,就是要作两种的文化运动:一个是精神改造的
运动,一个是物质改造的运动。

精神改造的运动,就是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宣传“互助”、“博爱”
的道理,改造现代堕落的人心,使人人都把“人”的面目拿出来对他的同胞;
把那占据的冲动,变为创造的冲动;把那残杀的生活,变为友爱的生活;把
那侵夺的习惯,变为同劳的习惯;把那私营的心理,变为公善的心理。这个
精神的改造,实在是要与物质的改造一致进行,而在物质的改造开始的时期,
更是要紧。因为人类在马克思所谓“前史”的期间,习染恶性很深,物质的
改造虽然成功,人心内部的恶,若不剔除净尽,他在新社会新生活里依然还
要复萌,这改造的社会组织,终于受他的害,保持不住。

物质改造的运动,就是本着勤工主义的精神,创造一种“劳工神圣”的
组织,改造现代游惰本性、掠夺主义的经济制度,把那劳工的生活,从这种
制度下解放出来,使人人都须作工,作工的人都能吃饭。因为经济组织没有
改变,精神的改造很难成功。在从前的经济组织里,何尝没有人讲过“博爱”、
“互助”的道理,不过这表面构造(就是一切文化的构造)的力量,到底比
不上基础构造(就是经济构造)的力量大。你只管讲你的道理,他时时从根
本上破坏你的道理,使你永远不能实现。

“少年中国”的少年好友呵!我们的一生生涯,是向“少年中国”进行
的一条长路程。我们为达到这条路程的终点,应该把这两种文化运动,当作
车的两轮,鸟的双翼,用全生涯的努力鼓舞着向前进行,向前飞跃。

“少年中国”的少年好友呵!我们要作这两种文化运动,不该常常漂泊
在这都市上,在工作社会以外作一种文化的游民;应该投身到山林里村落里
去,在那绿野烟雨中,一锄一犁的作那些辛苦劳农的伴侣。吸烟休息的时间,
田间篱下的场所,都有我们开发他们,慰安他们的机会。须知“劳工神圣”
的话,断断不配那一点不作手足劳动的人讲的。中国今日的情形,都市和村
落完全打成两橛,几乎是两个世界一样。都市上所发生的问题,所传播的文
化,村落里的人,毫不发生一点关系;村落里的生活,都市上的人,大概也
是漠不关心,或者全不知道他是什么状况。这全是交通阻塞的缘故。交通阻
塞的意义,有两种解释:一是物质的交通阻塞,用邮电舟车可以救济的;一
是文化的交通阻塞,非用一种文化的交通机关不能救济的。在文化较高的国
家,一般劳农容受文化的质量多,只要物质的交通没有阻塞,出版物可以传
递,文化的传播,就能达到这个地方;而在文化较低的国家,全仗自觉少年
的宣传运动,在这个地方,文化的交通机关,就是在山林里村落里与那些劳
农共同劳动自觉的少年。只要山林里村落里有了我们的足迹,那精神改造的
种子,因为得了洁美的自然,深厚的土壤,自然可以发育起来。那些天天和
自然界相接的农民,自然都成了人道主义的信徒。不但在共同劳作的生活里
可以感化传播于无形,就是在都市上产生的文化利器,——出版物类——也
必随着少年的足迹,尽量输入到山林里村落里去。我们应该学那闲暇的时候
就来都市里著书,农忙的时候就在田间工作的陶士泰(按:托尔斯泰)先生,
文化的空气才能与山林里村落里的树影炊烟联成一气,那些静沉沉的老村落
才能变成活泼泼的新村落。新村落的大联合,就是我们的“少年中国”。

我们“少年中国”的少年好友啊!我们既然是20 世纪的少年,就该把眼
光放得远些,不要受腐败家庭的束缚,不要受狭隘爱国心的拘牵。我们的新
生活,小到完成我的个性,大到企图世界的幸福。我们的家庭范围,已经扩


充到全世界了。其余都是进化轨道上的遗迹,都该打破。我们应该拿世界的
生活作家庭的生活,我们应该承认爱人的运动比爱国的运动更重。我们的“少
年中国”观,决不是要把中国这个国家,作少年的舞台,去在列国竞争场里
争个胜负,乃是要把中国这个地域,当作世界的一部分,由我们居住这个地
域的少年朋友们下手改造,以尽我们对于世界改造一部分的责任。我们“少
年运动”的范围,决不止于中国:有时与其他亚细亚的少年握手,作亚细亚
少年的共同运动;有时与世界的少年握手,作世界少年的共同运动,也都是
我们“少年中国主义”分内的事。

总结几句话,就是:

我所希望的“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是物心两面改造的运动,是
灵肉一致改造的运动,是打破知识阶级的运动,是加入劳工团体的运动,是
以村落为基础建立小组织的运动,是以世界为家庭扩充大联合的运动。

少年中国的少年呵!少年中国的运动,就是世界改造的运动,少年中国
的少年,都应该是世界的少年。

追悼列宁并纪念“二七”

今天是追悼列宁同志及“二七”工友。列宁同志是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
解放者,他的死是全世界被压迫阶级与民族,尤其是东方被压迫民族若中国,
一件莫大的损失。

列宁同志一生的事业,大家大概都晓得。现在只拿出一点来说:俄国自
革命后,非常困苦,常人只有一餐过日,列宁同志也一样。据我由俄回国的
朋友说,列宁同志自被人枪击后,病中须多些调养费,但薪水甚薄,不得已
增加——但还没有两百元,其刻苦俭朴精神,真可为吾侪国民革命者的模范!
关于其他事略,鲍先生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但是今日何日?就是中国劳动界为人民争自由、为无产阶级向军阀争自
由流血的纪念日。去年“二七”前几天,兄弟适因演讲事情到汉口,亲看同
志为集会结社自由做很大的运动,又见如狼似虎的军人残杀工人,及在船上
又知道流血的事情,今天回想起来,实在难过。军阀压迫工人何等残酷,为
自由而战的劳动同志何等壮烈!现在还有许多工友们在那里流离失所,保定
监狱里还有工人同志,长辛店还有许多同志家属非常可怜,这些都是我们后
死者的责任!至于他们为什么要死,他们不是为自己利益而死,实为全国工
人争回集会结社的自由,为争自由而死,与在军阀底下争自由都是很壮烈的。
现在中国是在资本帝国主义压迫之下,试看全国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知识阶级谁能反抗?只有无产阶级。在国民革命中当先锋的亦只有无产阶
级。今日纪念会当中,有一位林祥谦同志,当时被军阀拿去,迫他开工,但
他不肯,说“非有工会命令,头可断而车不可开”,军阀遂将他的头砍下。
又有一位施洋律师,他为保障工人的正当利益,也被军阀杀了。施洋同志的
死,在我尤为伤心,当我在汉口时,曾见他一次。这一次会面是第一次见面,
也是最后一次的见面。

国民革命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与“二七”死难工友有同一的价值,京
汉路流血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流血同埋下第二次革命的种子,将来不久是要
爆发的。“二七”被难同志虽然死了,然“二七”同志们仿佛常常在我们面
前,他们的精神,还是像车轮——京汉火车的车轮不息的在工友方面转,好


像指导我们后死者要不断的前进。
列宁同志与“二七”工友皆已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